




已閱讀5頁,還剩34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管理學課程教學大綱 . 1 運籌學課程教學大綱 . 5 統計學課程教學大綱 . 7 建模與決策技術課程教學大綱 . 10 數據庫技術課程教學大綱 . 14 微觀經濟學課程教學大綱 . 19 宏觀經濟學課程教學大綱 . 22 電子商務概論課程教學大綱 . 25 土木工程技術與計量課程教學大綱 . 28 專 業外語課程教學大綱 . 31 工程造價管理課程教學大綱 . 33 建設法規課程教學大綱 . 36 房地產開發與經營學課程教學大綱 . 40 質量管理學課程教學大綱 . 43 工程財務課程教學大綱 . 46 工程建設監理課程教學大綱 . 49 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課程教學大綱 . 52 房地產估價課程教學大綱 . 56 工程定額與概預算 課程教學大綱 . 59 工程量清單投標與報價課程教學大綱 . 61 國際項目管理課程教學大綱 . 63 招投標與合同管理教學大綱 . 66 工程項目管理課程教學大綱 . 69 項目投融資課程教學大綱 . 73 工程經濟學課程教學大綱 . 76 施工組織設計課程教學大綱 . 79 經營管理學課程教學大綱 . 82 管理心理學課程教學大綱 . 85 數據分析方法課程教學大綱 . 88 技術經濟學課程教學大綱 . 91 專業外語課程教學大綱 . 94 質量管理學課程教學大綱 . 97 市場營銷學課程教學大綱 . 100 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教學大綱 . 104 生產管理學課程教學大綱 . 107 產業組織理論課程教學大綱 . 109 國際企業管理課程教學大綱 .112 企業戰略管理課程教學大綱 .115 管理信息系統課程教學大綱 .118 會計學基礎課程教學大綱 . 122 財務管理課程教學大綱 . 125 物 流與供應鏈管理課程教學大綱 . 128 技術管理課程教學大綱 . 131 市場營銷學教學大綱 134 2 市場調查與分析預測課程教學大綱 . 138 商務談判與推銷技巧課程教學大綱 . 142 生產管理學課程教學大綱 . 146 CI 理論與實務課程教學大綱 . 149 國際市場營銷課程教學大綱 . 152 組織行為學課程教學大綱 . 156 市場競爭戰略課程教學大綱 . 159 客戶關系管理課程教學大綱 . 163 服務營銷課程教學大綱 . 166 廣告學概論課程教學大綱 . 169 合同管理課程教學大綱 . 172 渠道管理教學大綱 . 175 品牌經營課程教學大綱 . 178 專業外語課程教學大綱 . 181 消費心理學課程教學大綱 . 184 價格學課程教學大綱 . 188 營銷信息系統課程教學大 綱 . 191 成本會計課程教學大綱 . 194 非盈利組織會計課程教學大綱 . 196 投資學課程教學大綱 . 199 審計學課程教學大綱 . 202 高級財務會計課程教學大綱 . 205 專業外語課程教學大綱 . 208 資產評估課程教學大綱 . 214 中級財務會計課程教學大綱 . 216 管理會計課程教學大綱 . 220 會計理論課程教學大綱 . 223 財務管理課程教學大綱 . 226 稅法及稅收籌劃課程教學大綱 . 229 電子商務概論課程教學大綱 . 232 網絡數據庫技術課程教學大綱 . 236 市場調查與分析預測課程教學大綱 . 239 專業外語課程教 學大綱 . 242 電子商務技術基礎課程教學大綱 . 246 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教學大綱 . 249 經濟法與電子商務法課程教學大綱 . 253 電子商務系統建設與管理課程教學大綱 . 256 電子商務安全與風險管理課程教學大綱 . 259 電子商務物流管理課程教學大綱 . 263 網絡營銷課程教學大綱 . 266 網上金融與電子支付課程教學大綱 . 269 企業信息化建設與管理課程教學大綱 . 272 XML 程序設計及其應用課程教學大綱 . 275 3 網絡經濟學課程教學大綱 . 278 市場競爭戰略課程教學大綱 . 281 網絡廣告學課程教學大綱 . 284 工業工程學課程教學大綱 . 287 物流系統論課程教學大綱 . 289 國際物流課程教學大綱 . 292 供應鏈管理課程教學大綱 . 295 物流信息管理課程教學大綱 . 299 倉儲管理課程教學大綱 . 302 運輸管理課程教學大綱 . 305 企業物流管理課程教學大綱 . 309 物流中 心設計與運作課程教學大綱 . 313 第三方物流理論與實務課程教學大綱 . 316 配送管理課程教學大綱 . 319 物流系統規劃與設計課 程教學大綱 . 323 物流成本管理課程教學大綱 . 326 商品學課程教學大綱 . 329 物流技術與設備課程教學大綱 . 333 物流質量管理課程教學大綱 . 336 物流項目管理課程教學大綱 . 339 企業制度課程教學大綱 . 341 專業外語課程教學大綱 . 344 C 語言程序設計課程教學大綱 . 348 1 管理學課程教學大綱 英文名稱: Management 課程類型:學科基礎課 學時 /學分: 48 學時 /3 學分 適用專業: 工程管理、工商管理、會計學、市場營銷、電子商務、物流管理專業 一、課程的性質、目的和任務 管理學是管理類各專業的必修課。它是系統地研究管理活動的普遍規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學。本課程全面闡述了管理活動與管理理論、道德與社會責任、全球化管理、信息與信息化管理、決策與計劃、組織、領導、控制、創新等內容。通過本課程的學習,為學生進一步學習專業課和為日后的實際管理工作奠定理論基礎。 二、教學基本要求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管理學的基礎理論 ,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如管理學的理論學派、原則,決策方法、計劃、組織、領導 、控制、創新等理論與方法,達到初步運用管理學的基礎方法解決有關問題的目的。 三、課程內容 1. 管理活動與管理理論 教學內容:管理活動,中外早期管理思想,管理理論的形成與發展 教學重點:管理理論與思想發展 教學難點:管理學的性質、對象與方法 2. 道德與社會責任 教學內容:道德與崇尚道德的管理,管理者道德行為的影響因素,提升員工道德修養的途徑, 社會責任與利潤取向 教學重點:管理者道德行為的影響因素 教學難點:社會責任與利潤取向 3. 全球化管理 教學內容:國際化經營的內涵、特征與動機,國際化經營中的環境, 國際化經營的競爭戰略 教學重點:國際化經營的競爭戰略 教學難點:國際化經營的內涵、特征與動機 4. 信息與信息化管理 教學內容:信息及其特征,信息管理工作,信息化管理 教學重點:信息化管理的手段 教學難點:信息管理工作的內容 5. 決策與決策方法 教學內容:決策與決策理論,決策過程,決策的影響因素,決策方法, 教學重點:決策方法 教學難點:決策過程 6. 計劃與計劃工作 2 教學內容:計劃的概念及其性質,計劃的類型,計劃編制過程 教學重點:計劃編制過程 教學難點:計劃的概念及其性質 7. 戰略性計劃與計劃實施 教學內容:戰略遠景和使命陳述,戰略環境分析,戰略性計劃選擇,計劃的組織實施 教學重點:戰略性計劃選擇 教學難點:計劃的組織實施 8. 組織設計 教學內容:組織與組織設計,組織的部門化,組織的層級化, 教學重點:組織與組織設計 教學難點:組織的部門化 9. 人力資源管理 教學內容:人力資源計劃,員工的招聘與解聘,員工培訓,績效評估 教學重點:績效評估 教學難點:人力資源計劃 10. 組織變革與組織文化 教學內容:組織變革的一般規律,管理組織變革,組織文化及其發展 教學重點:管理組織變革 教學難點:組織文化及其 發展 11. 領導概論 教學內容:領導的內涵,領導風格類型,領導理論 教學重點:領導理論 教學的難點:領導風格類型 12. 激勵 教學內容;激勵原理,激勵的需要理論,激勵的過程理論,激勵實務 教學重點:激勵的需要理論 教學難點:激勵的過程理論 13. 溝通 教學內容:溝通的原理,組織溝通,溝通管理,組織沖突與談判 教學重點:溝通管理 教學難點:組織沖突與談判 14. 控制與控制過程 教學內容:控制活動,控制過程,有效控制 教學重點:有效控制 教學難點:控制過程 15. 控制方法 教學內容:預算控制,生產控制 ,財務控制方法,綜合控制方法 教學重點:財務控制方法 教學難點:綜合控制方法 16. 管理的創新職能 教學內容:創新及其作用,創新職能的基本內容,創新過程及其管理,工作流程的再造 3 教學重點:創新過程及其管理 教學難點:工作流程的再造 17. 企業技術創新 教學內容:技術創新及其貢獻,技術創新的源泉,技術創新的戰略及其選擇,技術創新與產品開發 教學重點:技術創新的戰略及其選擇 教學難點:技術創新與產品開發 18. 企業組織創新 教學內容:企業制度創新,企業層級結構創新,企業文化創新 教學重點:企業層級結構創新 教學難點:企業文化創新 四、教學環節學時分配 序 號 教學內容 學 時 學時分配 課外 上機 學時 課外 實驗學時 備 注 講授 實驗 上機 1 管理活動與管理理論 3 3 2 道德與社會責任 2 2 3 全球化管理 2 2 4 信息與信息化管理 2 2 5 決策與決策方法 3 3 6 計劃與計劃工作 3 3 7 戰略性計劃與計劃實施 3 3 8 組織設計 3 3 9 人力資源管理 3 3 10 組織變革與組織文化 3 3 11 領導概論 2 3 12 激勵 2 3 13 溝通 2 2 14 控制與控制過程 3 3 15 控制方法 3 3 16 管理的創新職能 2 2 17 企業技術創新 2 2 18 企業組織創新 3 3 合計 48 48 五、選用教材及參考教材 1 教材: 1 管理學 .周三多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2 參考教材: 1管理學 .許慶瑞 .高 等教育出版社 , 2001 2管理學 .斯蒂芬 . P .羅賓斯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999 3管理學 . 哈羅德 .孔茨,海因茨 .韋里克 .經濟科學出版社, 2000 4 六、說 明 1.本大綱本著與時俱進的指導思想,緊跟管理學的最新的理論和研究成果,結合現階段對學生培養的具體要求,對原有大綱進行修改和補充。 2.本課程與其它課程的聯系: 管理學是工商管理類各專業的核心課程,與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管理信息系統、會計學、統計學、財務管理、市場營銷學、經濟法等課程能夠共同構成工商管理類各專業的核心課程。 3.教學改革措施: ( 1)以課堂講授為主,課堂討論、展示,上習題課,課下自學等為輔的教學方法。 ( 2)加強互動教學,采用多媒體教學方式,學生主動講授專題、案例討論相結合,以加強學生的主動學習熱情。 4.在本課程的全部教學過程中,通過讓學生進一步閱讀參考書目,使學生提高自學能力,利用課后思考題的討論加強學生的實踐與創新能力,鼓勵學生上臺演講一部分內容來鍛煉表達能力。 5 運籌學課程教學大綱 英文名稱: Operations Research 課程類型:學科基礎課 學時 /學分: 56 /3.5 適用專業:工程管理、工商管理、物流管理、電子商務、會計學、市場營銷專業 一、課程性質、目的和任務 運籌學是管理學院各專業的必修課程。運籌學是一個主要的數學分支,其核心是研究優化的理論與方法 ,它廣泛地應用現有的科學技術知識和數學方法,解決實際中其提出的一些專門問題,根據問題的要求,通過分析與運算,做出綜合性的合理安排,使有限資源發揮更大效益 為決策者選擇最優決策提供定量依據。運籌學的理論與方法已廣泛地應用于工業、農業、財政金融、交通運輸、物資存貯、城市建設、醫療保健、教育科研、經濟管理、國防軍 事等社會的各個領域。該課程主要介紹運籌學幾個重要分支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 二、教學基本要求 通過本課程的教學,使學生掌握一些運籌學的基本模型、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同時掌握應用數學模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基本過程和主要方法,培養和提高學生建立數學模型的綜合能力,應用運籌學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實踐能力。 三、課程內容 1.緒論部分 教學內容:學習運籌學發展簡史,了解運籌學性質、特點以及應用。 2.線性規劃及單純形法 教學內容:線性規劃問題及其數學模型,解線性規劃問題的圖解法,單純形法理論依據,單純形法的 計算步驟,單純形法的進一步討論(人工變量法) 教學重點與難點:單純形法計算過程;單純形法的理論依據 3.運輸問題 教學內容:運輸問題的數學模型,表上作業法,產銷不平衡的運輸問題及其求解方法,應用舉例 教學重點與難點:表上作業法,產銷不平衡的運輸問題及其求解方法 4.整數規劃 教學內容:整數規劃問題的提出,分枝定界法,指派問題 教學重點與難點:分枝定界法,指派問題 5.圖與網絡分析 教學內容:圖、樹的基本概念及最小樹問題,最短路問題,網絡最大流問題及最小費用最大流問題,網絡計劃圖 教學重點與難點:最短路問題 ,網絡最大流問題及最小費用最大流問題 6.決策論 教學內容:決策分類與過程,不確定型決策,風險決策,效用理論在決策中的應用,序列決策 教學重點與難點:風險決策,序列決策 6 7.對偶理論 教學內容:對偶問題的提出,線性規劃的對偶理論,對偶問題的經濟解釋影子價格 教學重點與難點:線性規劃的對偶理論 8.動態規劃 教學內容:多階段決策過程及實例,動態規劃的最優性原理和最優性定理,機器負荷分配問題,資源分配問題 教學重點與難點:動態規劃的最優性原理和最優性定理,多階段決策過程及實例 9.對策論 教學內容:對策概念 及對策的三個要素,矩陣對策的解 教學重點與難點:矩陣對策的解 四、教學環節學時分配 序 號 教學內容 學 時 學時分配 課外 上機 學時 課外 實驗 學時 備 注 講授 實驗 上機 1 緒論 2 2 2 線性規劃及單純形法 10 10 3 運輸問題 5 5 4 整數規劃 5 5 5 圖與網絡分析 10 10 6 決策論 8 8 7 對偶理論 8 8 8 動態規劃 4 4 9 對策論 4 4 合 計 56 56 五、選用教材 1教材: 1運籌學(第三版) .運籌學教材編寫組編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5. 六、說 明 1修訂大綱的指導思想 加強教學內容與實際管理工作的聯系,引入案例以加強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本課程與其它課程的聯系 本課程的先修課程為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論。 3教學方式與教學方法的具體改革措施 采用引入案例教學的教學方法;結合實際問題講解運籌學思想。 4在本課程的全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含自學能力、創新能 力、實踐能力、表達能力等)培養幾個方面入手,采取哪些措施。 注重引入實際案例,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注重教學過程中運籌學思想的建立,使學生能夠開拓思路。 7 統計學課程教學大綱 英文名稱: Statistics 課程類型:學科基礎課 學時 /學分: 40 學時, 2.5 學分 適用專業:經濟管理類專業 一、課程性質、目的和任務 本課程是經濟管理類專業必修的學科基礎課,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收集數據和分析數據的能力,能夠運用統計分析方法解決經濟管理中的實際問題,并為后續課程的學習及學生日后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內從事統 計分析工作奠定理論基礎。本課程主要講授統計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及統計方法在經濟管理領域中的應用。 二、教學基本要求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能夠掌握統計學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正確地理解和使用常用的統計指標;了解國內外統計學研究的最新動態;學會使用 EXCEL 或 SPSS 統計軟件,提高分析和處理數據的能力;能夠運用統計分析方法解決經濟管理中的實際問題。 三、課程內容 1 緒論 教學內容:統計與統計學的含義 ,統計學的學科體系以及統計學產生和發展的歷史,統計學中的幾個基本概念。 教學重點:統計與統計學的含 義,統計學中的幾個基本概念。 教學難點:統計學中的幾個基本概念。 2統計資料的收集與整理 教學內容:統計資料的收集與審核,統計調查,調查方案的設計,資料整理的方法。 教學重點:統計調查,調查方案的設計,資料整理的方法。 教學難點:調查方案的設計 3統計資料的描述 教學內容:總量描述與相對比較,集中趨勢的描述,離散程度的描述,統計資料的圖形描述。 教學重點:總量描述與相對比較,集中趨勢的描述,離散程度的描述。 教學難點:集中趨勢的描述,離散程度的描述。 4參數估計 教學內容:參數估計的原理,總體參數 的區間估計,樣本容量的確定。 教學重點:參數估計的原理,總體參數的區間估計。 教學難點:參數估計的原理。 5假設檢驗 教學內容:假設檢驗原理,總體均值的假設檢驗,總體成數與方差的假設檢驗。 教學重點:假設檢驗原理,總體均值、總體成數的假設檢驗。 教學難點:假設檢驗原理。 6方差分析 8 教學內容:方差分析的原理,單因素方差分析。 教學重點:方差分析的原理,單因素方差分析。 教學難點:方差分析的原理。 7相關與回歸分析 教學內容:相關與回歸分析的基本概念,一元線性回歸分析,多元線性回歸分析,非線性回歸分析 。 教學重點:一元線性回歸分析, 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教學難點:一元線性回歸分析, 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8時間數列分析 教學內容:時間數列的概念及種類,描述時間數列的主要指標,不同時間數列計算序時平均數的方法。 教學重點:描述時間數列的主要指標及序時平均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序時平均數計算方法。 9統計指數 教學內容:指數概述,綜合指數,平均指數,指數體系與因素分析,指數的應用。 教學重點:綜合指數,平均指數,指數體系與因素分析。 教學難點:指數體系與因素分析。 四、教學環節學時分配 序 號 教學內容 學 時 學時分配 課外 上機 學時 課外 實驗學時 備注 講授 實驗 上機 1 緒論 2 2 2 統計資料的收集與整理 4 4 3 統計資料的描述 4 4 4 參數估計 4 4 5 假設檢驗 6 6 6 方差分析 2 2 7 相關與回歸分析 8 8 8 時間數列分析 4 4 9 統計指數 6 6 合 計 40 40 五、選用教材 1教材: 應用統計 . 朱 洪文、宋力主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參考教材 1管理統計 . 馬慶國編著 . 科學出版社 ,2002. 2統計學 . 賈俊平、何曉群、金永進編著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0. 3社會統計方法 SPSS 軟件應用 . 郭志剛主編 ,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1999. 4Excel 統計分析與決策 .于紅彥主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六、說 明 9 1修訂大綱的指導思想 確保基礎知識,加強知識更新,優化教學內容,革新教學方法。 2本課程與其它課程的聯系 統計學是一門應用 性很強的學科。由于幾乎所有的學科都要研究和分析數據,因而統計學與這些學科領域都有著或多或少的聯系。這種聯系表現為,統計方法可以幫助其他學科探索學科內在的數量規律性,而對這種數量規律性的解釋并進而研究各學科內在的規律,只能由各學科的研究來完成。通過本課程的學習,為學生日后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內從事統計分析工作奠定理論基礎。 3教學方式與教學方法的具體改革措施 本課程以課堂講授為主、自學和討論為輔的方式開展教學,采用傳統教學與 “案例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方法著重對學生的分析問題能力、實踐能力以及運用統計軟件能力等 方面的培養。 4在本課程的全部教學過程中,為了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含自學能力、創新能力、實踐能力、表達能力等),采取以下措施: ( 1)采用案例教學法,針對經濟管理中的有關統計問題,分小組討論,形成報告。 ( 2)要求學生業余時間閱讀統計公報或統計年鑒等統計資料,并把感興趣的內容記錄下來,課堂上交流。 ( 3)培養學生熟練運用 EXCEL 或 SPSS 統計分析軟件對實際問題進行統計分析。 10 建模與決策技術課程教學大綱 英文名稱: Model Establishment and Decision Technique 課程類型:學科基礎課 學時 /學分: 48 學時 /3 學分 適用專業:管理學院各專業 一、課程性質、目的和任務 建模與決策技術是管理類專業的必修課。運籌學是一門應用科學 ,為決策機構在對其控制下業務活動進行模型描述與決策時,提供以數量化為基礎的科學方法。本課程的開設能夠培養學生系統科學的思想、觀點和方法,了解系統工程的特點,掌握系統工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工作步驟。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學生在管理科學與工程實踐應用中的運用系統工程的理論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的綜合能力,將學生培養成為高級系統分析人才。 二、教學基本要求 掌握系統工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工作步驟;理解系統科學的思想、觀點和方法;了解系統工程的特點、系統工程的理論的應用分析。 三、課程內容 1.系統與系統工程 教學內容:了解系統、建模與決策技術的概念;理解系統工程、建模與決策的性質;了解系統工程學科的發展、趨勢與性質,建模與決策的性質。 教學重點:建模與決策的性質。 教學難點:建模與決策的性質。 2.系統工程的方法論 教學內容:了解系統工程方法論框架、實現的步驟和程序;理解闡明問題 階段,謀劃備選方案闡明問題階段的準備工作,謀劃備選方案的方法;掌握建模與預計后果在問題描述的方法、建模的步驟與預計后果;理解預測未來環境,評比備選方案預測未來環境的方法,評比備選方案的理論與步驟;了解系統工程分析報告系統工程分析報告的內容、撰寫的方法。 教學重點:系統工程實現的步驟和程序。 教學難點:系統工程實現的步驟和程序。 3.結構模型化技術 教學內容:了解結構模型化技術的概述、應用范圍;掌握解釋結構模型法的理論、可達矩陣的求解、結構的劃分;了解解釋結構模型的應用 教學重點:可達矩陣的求解、結構的劃分。 教學難點:可達矩陣的求解、結構的劃分。 4.分析模型 教學內容:了解矩陣,文氏圖,卡氏圖模型的概念;掌握矩陣,文氏圖,卡氏圖分析問題的方法;理解權重有向圖的含義、應用步驟;掌握擬合法,經驗法的原理、步驟;掌握機理法,優化技術的原理、步驟;掌握狀態空間模型的原理、應用。 教學重點:擬合法,經驗法擬合法,經驗法的原理、步驟,狀態空間模型的原理、應用。 11 教學難點:狀態空間模型的原理、應用。 5.系統評價 教學內容:了解系統評價概述,評價的步驟,構成;掌握系統評價的理論和方法;掌握費用效益分析,關聯矩陣法的原理 、步驟與應用;掌握 PATTERN 法,可能、滿意度的計算方法;掌握層次分析法,模糊評價法的原理、步驟與應用分析。 教學重點:關聯矩陣法費用效益分析的原理、步驟與應用,層次分析法。 教學難點:層次分析法。 6.決策分析 教學內容:了解效用值,效用函數的推導;理解決策樹的含義、建立、決策步驟與應用;理解信息價值分析及其對決策的影響研究;了解決策支持系統的概述、 DSS 的構架、開發研制程序;掌握沖突分析的背景、步驟與應用。 教學重點:決策樹的含義、建立、決策步驟與應用,沖突分析。 教學難點:決策樹的含義、建立、決策 步驟與應用,沖突分析。 7.戰略研究 教學內容:了解戰略管理研究的意義;掌握戰略管理的形成、實施過程;理解戰略研究的步驟。 教學重點:戰略管理的實施過程,戰略研究的步驟。 教學難點:戰略管理的實施過程,戰略研究的步驟。 四、實驗(上機)內容及要求 1.三維函數與條形圖繪制 實驗學時數 : 2 1.1 實驗類型:驗證型 1.2 實驗類別:技術或專業基礎實驗 1.3 每組人數: 20 1.4 實驗要求:必修 1.5 實驗目的: 掌握三維立體圖形的繪制方法,使常用的數據可視化處理,將數據的各方面特征表現出來;掌握離散數據的條形 圖并疊加其他圖形,使大量數據計算結果可視化。 1.6 實驗內容 根據離散數據調用 BAR()函數繪制條形圖;利用可視化技術,將表達式進行圖形顯示,更好的理解表達式含義。完成這項工作需要使用 plot3 函數繪制三維曲線圖,其調用格式為 plot3( x1,y1,z1,x2,y2,z2)其中 x1,y1,z1,x2,y2,z2.等分別為維數相同的向量。 1.7 主要儀器設備及軟件:計算機、投影儀、大屏幕、展示臺、 MATLAB6.5。 1.8 所在實驗室:管理機房 2.三維立體圖繪制及數據可視化處理 實驗學時數 : 2 2.1 實驗類型:驗證型 2.2 實驗類別:技術或專業基礎實驗 2.3 每組人數: 20 2.4 實驗要求:必修 2.5 實驗目的:掌握三維立體圖形的繪制方法,進行常用的數據可視化處理。 2.6 實驗內容:利用可視化技術,將表達式進行圖形顯示,熟悉使用 MESHGRID 函數。 12 2.7 主要儀器設備及軟件:計算機、投影儀、大屏幕、展示臺、 MATLAB6.5。 2.8 所在實驗室:管理機房 3.區域圖形與餅形繪制 實驗學時數 : 2 3.1 實驗類型:驗證型 3.2 實驗類別:技術或專業基礎實驗 3.3 每組人數: 20 3.4 實驗要求:必修 3.5 實驗目的:掌握不同數據的區域圖形和制作餅形圖的方法,利用 MATALAB 實現大量計算結果的可視化。 3.6 實驗內容:根據離散數據利用 AREA()函數繪制區域圖形;利用 PIE()函數繪制餅形圖。 3.7 主要儀器設備及軟件:計算機、投影儀、大屏幕、展示臺、 MATLAB6.5。 3.8 所在實驗室:管理機房 4.平方根法解線性方程組 實驗學時數 : 2 4.1 實驗類型:驗證型 4.2 實驗類別:技術或專業基礎實驗 4.3 每組人數: 20 4.4 實驗要求:必修 4.5 實驗目的:掌握平方根法求解線性方程組的功能。利 用 MATLAB 具有強大的數值計算功能,進行矩陣、數值插值、曲線擬合、數值微分和數值積分等運算。 4.6 實驗內容:利用平方根法來求解界面中的線性方程組,根據數據分析中的平方根法原理編制了 ch.m 函數用來完成方程組的求解。調用 UNICONTROL()函數制作用戶界面。在“平方根法”的按鈕的回調屬性中調用 ch.m 函數解該方程組,調用 MSGBOX()函數顯示結果。 4.7 主要儀器設備及軟件:計算機、投影儀、大屏幕、展示臺、 MATLAB6.5。 4.8 所在實驗室:管理機房 五、教學環節學時分配 序 號 教學 內容 學時 學時分配 課外 上機 學時 課外 實驗 學時 備 注 講 授 實 驗 上機 1 系統與系統工程 6 6 2 系統工程方法論 4 4 3 結構模型化技術 6 4 2 4 分析模型 8 6 2 5 系統評價 12 10 2 6 決策分析 8 6 2 7 戰略研究 4 4 合計 48 40 8 六、選用教材 1.教材: 1系統工程理論、方法與應用 .汪應洛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13 2.參考教材: 1系統工程 .田村坦 .科學出版社, OHM 社, 2001. 2系統工程 .杜瑞成 .機械工業出版社, 1999. 3系統工程與管理導論 .欣內斯 .第五機械工業部科學研究院系統工程研究室, 2001. 七、說 明 1.本課程的學習需要以線性代數、高等數學與運籌學為基礎,為進一步學習專業課和為日后的實際建模與決策工作奠定定量分析基礎。 2.教學方式與教學方法的具體改革措施。 采用啟發式、討論式等教學手段,充分利用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手段,整體優化教學過程和教學內容,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貫徹精講的原則,注重三基內 容的講解,突出重點,圖文并貌,重在基本概念的理解;貫徹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原則,講述中輔以一定量的案例分析、課堂討論課,給學生出一定量的思考題和習題,并要求學生完成一定量的作業,以提高學生對課程基本概念的深入理解。分析與總結相結合,宏觀講授與微觀分析相結合,對講授內容及時總結,對重點內容深入分析,深入淺出,循序漸進。 3在本課程的全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含自學能力、創新能力、實踐能力、表達能力等)培養幾個方面入手,采取哪些措施。 本課程采用多種媒體、多種手段和方式教學,目的是提供盡可能多的媒體 ,以利于學生隨時隨地開展學習,盡快掌握課程要求掌握的知識、技能,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面授課是本課的重要教學環節,是學生學習的主要方式之一。教學輔導主要通過兩條途徑進行。一是網上輔導; 二是教師進行的面授輔導。學生獨立完成作業是學好本課程的重要手段,廣大師生都應認真對待。作業題的布置將盡可能規范化。作業的量將盡可能適度。作業將偏重于對學過知識的復習;形式將盡可能同期末考試題型保持一致;內容安排要偏重于對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 14 數據庫技術課程教學大 綱 英文名稱: Database technology 課程類型:公共基礎課 學時 /學分: 40/2.5 適用專業:非計算機專業 一、課程性質、目的和任務 本課程是在學生學完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后開設的一門面向全校各專業的公共基礎課。本課程的主要任務是 從應用的角度出發 使學生理解數據庫技術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掌握數據庫開發的基本操作及系統開發的思想, 掌握一定的程序設計方法, 了解面向對象可視化編程、應用系統開發的方法和步驟, 具備相應的程序編寫能力,并能運用數據庫技術解決簡單的數據處理問題。 二、教學基本要求 1了解數據庫系統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計算機信息管理技術的發展及應用; 2掌握 Visual FoxPro 語言的語法規范,掌握 SQL 語言的使用; 3掌握基本的編程技巧,能夠獨立編寫較小規模完整的程序。 三、課程內容 1 數據庫基礎知識 教學目標:了解數據庫的基本概念及其發展狀況,了解 VFP 基本知識。 主要內容:數據庫技術的發展,數據庫系統的組成,數據的關系模型、關系運算 及 VFP的基本概念, VFP數據類型、數據存儲,函數及表達式的使用。 2 Visual FoxPro系統概述 教學目標:掌握 VFP 的命 令方式、菜單方式和程序設計方式的使用、掌握程序文件的建立、調用方法及程序的基本結構。 主要內容:程序文件的建立、調用方法及程序的基本結構。 3. 表的建立與操作 教學目標:掌握利用 VFP進行表的建立、修改及查詢方法。 主要內容:表的建立、修改、刪除,表中數據的顯示、定位、恢復及快速修改表,表索引的建立及使用 ,數據的檢索與統計。 4 數據庫的創建與操作 教學目標:掌握數據庫的創建方法及數據庫表的使用, 主要內容: 掌握數據庫表的基本概念及使用方法 5 關系數據庫標準查詢語言 教學目標:了解 SQL 語言的特點和使用環境,掌握創建查詢 SQL 語句及表記錄操作 SQL 語句。 主要內容: SQL簡介, SQL數據定義, SQL查詢語句使用。 6 視圖與查詢 教學目標: (1) 掌握視圖的概念及視圖的創建 15 (2) 掌握利用查詢設計器創建查詢 (3) 掌握項目的創建方法 主要內容:視圖的概念及視圖的創建、利用查詢設計器創建查詢方法、項目的創建方法。 7 程序設計基礎 教學目標:掌握 VFP 的命令方式、菜單方式和程序設計方式的使用、掌握程序文件的建立、調用方法及程序的基本結構。 主要內容:程序文件的建立、調用方法及程序的基本結構。 8 表單設計 教學目標: ( 1)掌握表單的創建、修改、運行操作 ( 2)掌握表單控件的添加及表單控件的屬性設置 主要內容:表單的創建、修改、運行操作;表單控件的添加及表單控件的屬性設置。 9 面向對象程序設計 教學目標: ( 1)掌握面向對象的概念(對象、類、屬性、事件與方法) ( 2)掌握類的創建 ( 3)掌握對象的操作 (調用對象、設置對象的屬性和觸發對象的事件 ) 主要內容:面向對象的概念(對象、類、屬性、事件與方法)、類的創建、對象的操作 (調用對象、設置對象的屬性和觸發對象的事件 )。 10.創建報表與標簽 教學目標: ( 1)掌握報表的創建(利用表單設計器和表單向導) ( 2)掌握報表頁面布局及報表中數據的顯示格式設置 ( 3)掌握報表控件添加 主要內容:報表的創建、報表頁面布局及報表中數據的顯示格式設置、報表控件添加。 11菜單設計 教學目標: ( 1)掌握菜單系統的建立(包括主菜單、子菜單) ( 2)掌握指定菜單項任務并生成 菜單程序的方法及菜單的運行 主要內容:菜單系統的建立、指定菜單項任務并生成菜單程序的方法。 12小型數據庫系統開發實例 教學目標:使學生對數據庫管理系統及應用有個整體的概念和認識 主要內容:結合實際應用介紹小型數據庫系統開發實例。 四、實驗(上機)內容及要求 實驗 1 Visual FoxPro 啟動、退出與設置 1 掌握 Visual FoxPro 的啟動與退出操作。 2了解 Visual FoxPro 的主窗口界面。 3掌握 Visual FoxPro 選項的設置。 實驗 2 變量、表達式和函數 1掌握變量 的賦值和顯示。 16 2掌握表達式的使用。 3掌握常用函數的使用。 4 &函數和 MESSAGEBOX 函數的使用 實驗 3 數據表的建立與結構的修改 1掌握表結構的建立和修改 2掌握表中數據的編輯和追加 3掌握表的復制 4掌握備注字段和通用字段的編輯 實驗 4 記錄的定位、計數、求和及多工作區的使用 1掌握對數據表記錄的定位、刪除、恢復操作。 2掌握對數據表的計數、求和、求平均值以及分類匯總的方法。 3掌握多工作區的使用方法。 4掌握對數據表的更新、連接操作。 實驗 5 數據表的排序與索引 1掌握表的排序命令。 2掌握表的索引操作命令。 實驗 6 數據庫的建立與操作 1掌握建立數據庫的命令。 2掌握數據庫設計器的使用和數據庫操作的相關命令。 3掌握向數據庫添加表的操作。 4掌握數據庫表之間永久關系的建立和參照完整行設置。 5了解數據字典的概念、掌握字段級、記錄級規則和觸發器的設置。 實驗 7 查詢與視圖 1掌握查詢向導的使用。 2掌握查詢設計器的使用。 3掌握視圖建立的命令。 4掌握視圖設計器的使用。 實驗 8 SQL 語言 1熟練掌握 SQL_SELECT 簡單查詢命令的使 用方法。 2掌握 SQL_SELECT 條件查詢命令的使用方法。 3掌握 SQL_SELECT 連接查詢命令的使用方法。 4掌握 SQL_SELECT 分組計算查詢命令的使用方法。 實驗 9 程序設計 1掌握命令文件的建立和修改。 2掌握常用輸入輸出語句的使用。 3掌握順序結構的程序設計方法。 4掌握分支結構的程序設計方法。 5掌握循環結構的程序設計方法。 6掌握過程調用的方法。 實驗 10 表單設計 1掌握利用“表單向導”設計表單的操作。 17 2掌握利用“表單向導”設計一對多表單的操作。 3掌握利用“ 表單設計器”設計表單的方法。 4掌握表單控件屬性的定義。 5掌握表單控件事件、方法的定義。 6掌握表單控件的合理組合。 7掌握類的設計及對象的調用方法。 實驗 11 報表與標簽設計 1掌握使用“生成快速報”的方法。 2掌握使用“報表向導”設計報表的方法。 3掌握使用“報表設計器”設計報表的方法。 4掌握分組報表、分欄報表的設計方法。 5能夠根據不同的數據源設計美觀實用的報表。 實驗 12 菜單設計 1了解菜單系統的組成。 2掌握菜單設計器的基本操作。 3了解快速菜單的建立過程。 4掌握應 用程序菜單的設計。 5掌握快捷菜單的設計。 五、教學環節學時分配 序 號 教學內容 學 時 學時分配 課外 上機 學時 課外 實驗學時 備注 講授 實驗 上機 1 數據庫基礎知識 2 2 2 Visual FoxPro 系統概述 4 2 2 3 表的建立與操作 4 2 2 4 數據庫的創建與操作 4 2 2 5 關系數據庫標準查詢語言 4 2 2 6 視圖與查詢 1 1 7 程序設計基礎 6 3 3 8 表單設計 5 2 3 9 面向對象程序設計 2 2 10 創建報表與標簽 3 2 1 11 菜單設計 3 2 1 12 小型數據庫系統開發實例 2 2 合 計 40 24 16 六、選用教材 18 1教材: Visual FoxPro程序設計 .秦維佳 孟艷紅 .中國鐵道 出版社 ,2006.08 Visual FoxPro 程序設計實驗及習題 .秦維佳 孟艷紅 .中國鐵道 出版社 , 2006.08 七、說 明 數據庫開發與應用課程的先修課程大學計算機基礎, 應具備一定計算機的基本操作能力。 本課程學習的方式為:教師授課 +上機實踐兩個環節。 19 微觀經濟學課程教學大綱 英文名稱: Microeconomics 課程類型:學科基礎課 學時 /學分: 48 學時 /3 學分; 適用專業:管理類專業 一、課程性質、目的和任務 微觀經濟學是管理類專業的必修學科基礎課。為相關的學科和課程的學習鋪平道路、提供分析工具。是學生能夠運用微觀經濟學的原理和方法分析經濟問題和管理問題。 二、教學基本要求 掌握供求規律的應用,掌握需求價格彈性;掌握消費者行為最 佳化,掌握產量變動規律和成本變動規律,掌握經濟成本、會計成本、機會成本、經濟利潤、會計利潤、貢獻利潤、正常利潤之間的區別與聯系。掌握廠商理論中的完全競爭市場中廠商的決策。掌握差別定價的條件與方法。 理解理解恩格爾曲線、基尼系數、帕累托均衡及一般均衡。理解信息非對稱下的市場失靈。 了解古諾模型、斯威奇模型、卡特爾模型、生產要素的價格決定。 三、課程內容 1.概論 教學內容:經濟學研究對象,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經濟學的研究方法,經濟學發展簡史。 教學重點:掌握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和微觀經濟學的三個基本問題、宏觀 經濟學的四個基本問題 教學難點:理解什么是實證分析、什么是規范分析以及什么是邊際分析 2.供求規律 教學內容:需求理論,供給理論,價格的決定及對經濟的調節,供求規律的應用。 教學重點:掌握供求規律 教學難點:供求規律的應用 3.彈性理論 教學內容:彈性、彈性系數及計算方法,需求價格彈性,需求收入彈性、交叉彈性、供給彈性,彈性理論的應用 教學重點:掌握需求價格彈性、需求收入彈性、交叉彈性 教學難點:正負值的意義及其現實指導意義,彈性系數與斜率的關系 4.效用論 教學內容:基數效用論分析,序數效用論分析,價格變 化和收入變化對消費者均衡的影響,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從單個消費者的需求曲線到市場需求曲線,不確定條件下的消費者選擇。 教學重點:掌握邊際效用、邊際替代率、無差異曲線的概念,并用均衡條件求解最佳組合點。基數效用論,序數效用論。需求曲線的推導 教學難點:對消費者均衡條件的理解、替代效應與收入效應 5.生產理論 教學內容:生產與生產函數,邊際收益遞減規律與一種生產要素的合理投入,規模經濟與兩種生產要素的合理投入,生產要素的最適組合。 20 教學重點:掌握 TP、 AP、 MP 三者的變動關系、掌握生產要素的最佳組合條件,掌握邊 際技術替代率、規模收益率之間的區別與聯系 教學難點:對產量變動曲線形狀的理解 6.成本與收益 教學內容:關于成本的概念,短期成本分析,長期成本分析,收益與利潤最大化。 教學重點:掌握成本變動規律與利潤最大化原則,掌握 TC、 FC、 VC、 AC、 AVC、 AFC、 MC、 TR、AR、 MR 之間的區別和聯系,掌握經濟成本、機會成本、會計成本、沉沒成本、經濟利潤、會計利潤、貢獻利潤、正常利潤之間的區別和聯系。 教學難點:對成本變動曲線形狀的理解及其與產量變動曲線的內在聯系。 7.廠商均衡理論 教學內容:完全競爭市場上的廠商 均衡,完全壟斷市場上的廠商均衡,壟斷競爭市場上的廠商均衡,寡頭壟斷市場上的廠商均衡。 教學重點:掌握四種市場上廠商均衡條件及其應用,掌握廠商的供給曲線、需求曲線。掌握卡特爾定價、差別定價、成本加成定價的方法 教學難點:對寡頭市場納什均衡的理解 8.分配理論 教學內容:生產要素的需求與供給,工資與利息理論,地租與利潤理論,洛倫茲曲線與基尼系數。 教學重點:掌握四種市場要素的均衡價格決定。掌握 MFC、 MRP、 VMP、 AFC 的區別與聯系 教學難點:理解要素需求曲線 9.市場失靈和微觀經濟政策 教學內容:壟斷與尋租 ,公共物品,外部效應,信息非對稱及其市場失靈。 教學重點:信息非對稱及其市場失靈 教學難點:對科斯定理的理解 四、教學環節學時分配 序 號 教學內容 學 時 學時分配 課外 上機 學時 課外 實驗 學時 備 注 講授 實驗 上機 1 概論 2 2 2 供求規律 6 6 3 彈性理論 6 6 4 效用論 6 6 5 生產理論 6 6 6 成本與收益 6 6 7 廠商均衡理論 8 8 8 分配理論 4 4 9 市場失靈和微觀經濟政策 4 4 合 計 48 48 五、選用教材 1.教材 21 1微觀經濟學教程 .劉東,梁東黎 .科學出版社, 2006. 2.主要參考書 1西方經濟學教程 .梁小民 .中國統計出版社, 2001. 2西方經濟學 .宋承先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3. 3西方經濟學 .薩繆爾森,諾德豪斯 .華夏出版社, 2002. 4西方經濟學第三版(微觀部分) .高鴻業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4. 六、說 明 1修訂大綱的指導思想 按教育部要求,宏觀經濟學與微觀經濟 學分開提高對學生經濟學的教學質量和豐富教學內容。 2本課程與其它課程的聯系 本課程與其它課程的聯系:首先,它的方法論體現在經管類所有的專業課程中為這些專業課提供分析工具;其次,它容納了近、現代諸多的數學分析方法所以學習本科程前必須具備起碼的高數基礎;再次,它也是一門綜合性學科,它從自然、社會各個學科吸收概念和營養 3教學方式與教學方法的具體改革措施。 課堂講授與案例教學相結合。 4在本課程的全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含自學能力、創新能力、實踐能力、表達能力等)培養幾個方面入手,采取哪些措施 。 從平時課堂練習和提問答疑等方面入手,結合經濟生活的實際提高學生掌握經濟學原理和方法的能力。 22 宏觀經濟學課程教學大綱 課程英文名稱: Macroeconomics 課程類型:學科基礎課 學時 /學分: 24/1.5; 適用專業:管理類專業 一、課程性質、目的和任務 微觀經濟學是管理類專業的必修課。為相關的學科和課程的學習鋪平道路、提供分析工具。 二、教學基本要求 掌握國民收入的核算及決定原理、掌握國民收入的變動規律、掌握乘數原理與加速原理,掌握宏觀調控的四大目標及其 宏觀的三種管理政策(需求管理政策、供給管理政策、對外經濟政策)。掌握掌握通貨膨脹與失業的原因和治理,掌握經濟增長模型。掌握 IS LM 模型 理解為解決消費函數之謎的而產生各種消費函數,理解絕對優勢和比較優勢,理解費雪方程和劍橋方程;理解宏觀經濟的微觀基礎。 了解影響宏觀經濟效果的一些經濟參數。了解宏觀經濟增側的配合,了解蒙代爾弗萊明模型,了解開放經經濟的模型。了解美國未來十年對華對亞洲的經濟政策。 三、課程內容 1.國民收入理論與核算方法 教學內容:國民生產總值的核算方法,國民收入核算中的其他總量,國民 收入核算中的恒等關系。 教學重點:掌握國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關系及國民收入核算中應注意的問題 教學難點:對那些量計入國民收入那些量不能計入國民收入的理解。 2.國民收入決定理論 教學內容:總需求分析(一):簡單的國民收入決定模型,總需求分析(二): IS LM 模型,總需求 總供給模型,經濟運行分析(案例)。 教學重點:掌握國民收入決定的機理,掌握 IS LM 模型的運用,掌握總需求 總供給模型對宏觀經濟的分析 教學難點: IS LM 中曲線的斜率對政策效果的影響 3.失業與通貨膨脹理論 教學內容:失業理論,通 貨膨脹理論,失業與通貨膨脹的關系。 教學重點:掌握周期性失業、自然失業率、潛在增長率的概念,掌握奧肯定律和菲利蒲斯曲線,掌握凱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論,掌握乘數原理 教學難點:對菲利蒲斯曲線各種形狀的理解 4.經濟周期理論: 教學內容:經濟周期的基本知識,經濟周期理論的歷史回顧,現代經濟周期理論 教學重點:掌握現代經濟周期理論,掌握乘數 加速原理 教學難點:用乘數 加速原理解釋經濟周期。 5.經濟增長理論 23 教學內容:經濟增長理論概況,經濟增長模型,經濟增長因素分析,零經濟增長理論。 教學重點:掌握哈羅德 多 馬增長模型、新古典經濟增長模型 教學難點:理解上述三種模型的異同點 6.宏觀經濟政策 教學內容:宏觀經濟政策概況,需求管理(一)財政政策,需求管理(二)貨幣政策,供給管理政策,宏觀經濟政策的運用。 教學重點:掌握宏觀經濟政策的運用,掌握擠出效應、內在穩定器、相機抉擇、政策時滯、貨幣乘數的概念 教學難點:宏觀經濟政策的配合 7.開放經濟概論 教學內容:開放經濟與國際貿易,國際收支,匯率理論 教學重點:掌握影響國際收支平衡的因素,掌握匯率與利率的關系以及它們對國際收支的影響 教學難點:對比較優勢的理解 8.開放 經濟中的國民收入的均衡與調節 教學內容:開放經濟中的國民收入均衡,開放經濟中的國民收入調節,對外經濟政策。 教學重點:掌握對外經濟的幾種政策,掌握馬歇爾 勒納條件和 J 曲線,掌握宏觀經濟的九種狀態 教學難點:理解開放條件下的 IS LM BP 模型中的曲線變動 四、教學環節學時分配 序 號 教學內容 學 時 學時分配 課外 上機 學時 課外 實驗 學時 備 注 講授 實驗 上機 1 國民收入核算理論與方法 2 2 2 國民收入理論 8 8 3 失業與通貨膨脹理論 2 2 4 經濟周期理論 2 2 5 經濟增長理論 2 2 6 宏觀經濟政策 4 4 7 開放經濟概論 2 2 8 開放經濟中的國民收入的均衡與調節 2 2 合 計 24 24 五、選用教材 1教材: 1 宏觀經濟學教程與實務 .崔東紅 .北京大學出版, 2007. 2參考用書: 1 宏觀經濟學 .高鴻業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4.11. 2 西方經濟學 .梁小民 .中國統計出版社, 2001. 3 經濟學 (下 ).斯 蒂格利茨 .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0. 4 宏觀經濟學 .多恩布什,費希爾 .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0. 24 5 宏觀經濟學 .普利高津 .曼昆 .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0. 6 現代西方經濟學習題指南(宏觀經濟學) .尹伯成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0. 7 經濟學 .薩謬爾森 .華夏出版社, 2000. 六、說 明 1修訂大綱的指導思想 按教育部要求,宏觀經濟學與微觀經濟學分開提高對學生經濟學的教學質量和豐富教學內容。 2本課程與其它課程的聯系 本課程與其它課程的聯系:首先,它的方法論體現在經管類所有的專 業課程中為這些專業課提供分析工具;其次,它容納了近、現代諸多的數學分析方法所以學習本科程前必須具備起碼的高數基礎;再次,它也是一門綜合性學科,它從自然、社會各個學科吸收概念和營養 3教學方式與教學方法的具體改革措施。 課堂講授與案例教學相結合。 4在本課程的全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含自學能力、創新能力、實踐能力、表達能力等)培養幾個方面入手,采取哪些措施。 從平時課堂練習和提問答疑等方面入手,結合經濟生活的實際提高學生掌握經濟學原理和方法的能力。 25 電子商務概論課程教學大綱 課程英文名: Electronic Commerce Outline 課程類型:學科基礎課 學時 /學分: 32 學時 /2 學分 適用專業:工程管理、工商管理、市場營銷、物流管理、會計學 一、課程性質、目的、任務 電子商務概論是管理類專業的必修專業基礎課。電子商務概論作為一門信息技術與經營管理活動的融合,它要求學生既要懂一定的信息技術,同時更多的是要掌握企業經營管理知識。電子商務是各種具有商業活動能力和需要的實體 (生產企業、商貿企業、金融企業、政府機構、個人消費者)為了提高商務活動效率,而采用計算機網絡和各種數字化傳媒技術等電子方式實現商品交易和服務交易的一種貿易形式。電子商務的發展得益于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迅速發展,也得益于信息處理技術和通信技術的迅速發展和成熟。同時,商業企業管理信息系統及金融業自動服務系統的形成和不斷完善也為電子商務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并為電子商務的進一步發展創造了更有利的條件。全球性的電子商務正在逐漸滲透到每個人的生存空間,將對人們的工作方式,日常生活、商業關系和政府作用等方面產生深遠的影響。本課 程從企業經營管理的角度,在吸收國內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礎上,根據多年對電子商務的探討和研究,有針對性的結合我國網絡虛擬市場發展狀況,同時結合中國企業大量的電子商務案例對電子商務進行系統的介紹和分析。 二、教學基本要求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將掌握電子商務是各種具有商業活動能力和需要的實體為了提高商務活動效率,而采用計算機網絡和各種數字化傳媒技術等電子方式實現商品交易和服務交易的一種貿易形式。電子商務作為信息類和管理類的學科基礎課,已成為 21 世紀人們的主要商務模式和用來推動社會、經濟、生活和文化進步的重要動力和 工具。 三、課程內容 1.電子商務概述。主要內容:電子商務的概念,電子商務的產生與發展,電子商務的發展環境,電子商務的典型案例。 本章重點:實施電子商務環境下的競爭優勢;電子商務對當今社會的影響; 2.電子商務的框架模型 主要內容:電子商務的基本要素,電子商務的結構模型,電子商務的中介服務結構 本章重點:電子商務的一般框架結構;各種技術標準和網絡協議; 3.電子商務與企業 主要內容:電子商務對企業組織結構的影響,電子商務對企業資源管理的影響,電子商務對企業運作流程的影響,電子商務對企業經營戰略的影響 本章重點:電子商務對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影響;電子商務對企業財務方面的影響;電子商務對企業信息流的影響; 本章難點:電子商務對企業資源管理的影響;電子商務對企業運作流程的影響 4.電子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四川省成都市溫江縣2024-2025學年數學四下期末統考模擬試題含解析
- 內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左翼中學旗縣重點中學2025屆初三下-期中質量評估數學試題試卷含解析
- 江蘇省無錫市濱湖中學2024-2025學年初三下五校聯考化學試題含解析
- 借款居間服務合同個人版本3篇
- 二手車買賣合同內容3篇
- 大白工程進度合同2篇
- 合作社入股協議書范文3篇
- 工程裝修合同書范本2篇
- 銀行業務部門工作總結(4篇)
- 安徽省安慶市懷寧縣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數學試題
- 2025年稅務師考試知識回顧試題及答案
- 2025年CFA特許金融分析師考試全真模擬試題與解析
- 眼科急救知識培訓課件
- 留置胃管技術操作
- 第三單元 走向整體的世界 單元測試A卷基礎夯實含答案 2024-2025學年統編版高中歷史中外歷史綱要下冊
- 圍手術期病人安全管理
- 物理跨學科實踐:制作微型密度計+課件2024-2025學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下冊
- 泵房基坑開挖專項施工方案
- 幼兒園安全制度
- 人工智能在信號處理中的應用-全面剖析
- 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2022-2023學年二年級下學期數學期中檢測練習卷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