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瑪瑙斯 亞馬孫河科考記[文檔資料]_第1頁
走向瑪瑙斯 亞馬孫河科考記[文檔資料]_第2頁
走向瑪瑙斯 亞馬孫河科考記[文檔資料]_第3頁
走向瑪瑙斯 亞馬孫河科考記[文檔資料]_第4頁
走向瑪瑙斯 亞馬孫河科考記[文檔資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走向瑪瑙斯 亞馬孫河科考記 本文檔格式為 WORD,感謝你的閱讀。 凱門鱷在鱷魚世界中只能算是 “ 小個子 ” ,它們只靠魚類和鳥類為食,而且生性膽小,我用魚竿敲打了一下水面,那條鱷魚立即膽怯地潛入了水底。 食人魚在發現獵物時,通常會有 1 3 條魚組成 “ 先遣部隊 ” 進行試探,在確定獵物可口或安全后,后面的大部隊才會蜂擁而至。 在亞馬孫釣魚,最令人擔心的不是釣不到魚,而是需要隨時保持警惕,以防被魚 “ 釣 ” 走,一條重達 100 公斤的巨型鯰魚,很可能 會把你迅速拖下水 我第一次認識亞馬孫河,是在小時候看過的一套連環畫哈爾羅杰歷險記上面,但那時的我剛剛啟蒙,根本沒有確切的地理概念,所以對亞馬孫河及熱帶雨林的理解,只是停留在簡單的插圖和憑空的幻想上面。 最近,一次難得的機會,讓我有幸跟隨一支科考隊親密接觸了亞馬孫河,探訪了我想象中的神奇與美麗。這支科考隊由水利專家、魚類學家以及野生動物紀錄片攝制組組成,考察的主要對象為亞馬孫河流域的淡水魚類,我的任務則是對此次科考進行全程跟蹤報道。 亞馬孫河流域是公認的 “ 生命王國 ” ,在這 龐大的水域中,豐富綺麗的淡水觀賞魚一直吸引著全世界魚類愛好者和生物學家。但其實,這里不僅有美麗的觀賞魚,還有許多巨大、奇特甚至危險的魚類 就在亞馬孫河里,我們用生牛肉釣起食人魚,親身體驗了食人魚的尖牙利齒;我們學習本地漁夫的奇葩釣魚法,用肥皂釣起紅尾鯰魚。當然,為了破解當地流傳的 “ 食人鱷 ” 真相,我們還利用手電筒抓捕到了凱門鱷 1、從科考起點瑪瑙斯出發 從瑪瑙斯乘船開始科考之旅,一路上,在河道兩岸的樹冠層中,不斷有猴子穿梭跳躍,在遠處江面,偶爾還有魚兒躍出水面 晚上 10 點,我們乘坐的飛機抵達巴西最大的城市 圣保羅。剛剛飛越了大西洋,考察隊隊員們滿臉倦容,但距離我們此次科考的目的地瑪瑙斯還有 2000 多公里的路程,我們只得強打精神,登上最后一架紅眼航班,到達瑪瑙斯時已是深夜,夜色中,只見路燈下佇立著一排排粗壯的棕櫚樹。 第二天早晨,我們在碼頭登上一艘雙層客船,一切準備就緒后,上午 10 點,我們的船漸漸駛離了港口,本次科考行程正式開始。 瑪瑙斯是亞馬孫雨林的中心城市,這里的水路交通發達,有開往圣塔侖、貝侖、波多韋柳等地的客船,還有到世界各地的遠洋貨輪。我們很 快進入了亞馬孫河的主干道,這條河道比我想象的還要寬闊許多,平均深度達 90 米,如果不從生態學上考慮的話,亞馬孫河就是巴西最主要的交通干線。 在當地,任何人不得在亞馬孫河主干道捕魚或釣魚,這也許是因為主河道里生活著巨大的亞馬孫江豚,在早晨,人們經??梢钥吹剿鼈兂扇航Y隊在江面露出背鰭。船只平穩地前進,我此刻卻突然想到,也許在船下面某處的江水中,就隱藏著這種巨大的江豚,這不由得讓我有點恐懼而又期待,但遺憾的是,這一次我并沒有看到它們出現。 船夫還帶著一個 10 歲小男孩。一路上,在河道兩岸的樹冠層中 ,不斷有猴子穿梭跳躍,在遠處的江面,偶爾還有魚兒躍出水面,這個小男孩不斷對著這些場景指指點點,興奮之情溢于言表。他還讓向導告訴我們,到了晚上,河里會出現吃人的鱷魚。 我們一路緩緩航行,時不時停下來采集標本、收集數據,各項科考內容有條不紊地進行。下午,我們來到瑪瑙斯西側 30 多公里的區域,這里是主干道和支流的交界之處,兩邊水體的顏色涇渭分明。這是因為大量叢林落葉在水中浸泡、腐爛,讓大部分支流水體都呈現出與主干道明顯不同的茶色。 2、在湖泊中智取 “ 食人鱷 ” 我們將手電捆綁在相機的三角 架上,插在沼澤里,手電光對準一條鱷魚的眼睛,致使鱷魚一動不動,然后我們再輕輕地接近,一舉捕獲。 我們在河道寬闊處準備靠岸,剛剛將錨鉤搭在一棵樹上,一條長約 2 米的鱷魚就突然從船邊的水中露出腦袋,嚇了我們一跳。向導說,這就是會吃人的大鱷魚,但我們很快發現他在信口開河 因為這是一條凱門鱷。凱門鱷只能算是鱷魚種類中的小個子,它們以魚類和鳥類為食,而且生性膽小,比較懼怕人類,所以我們還從沒聽說過凱門鱷吃人的案例。我用魚竿敲打了一下水面,果然,這條鱷魚立即膽怯地潛回了水里。 在亞馬孫河流域,若某個 區域存在凱門鱷,往往就發出了這樣一種信號:這個區域有著豐富的魚類資源。于是我們決定在此逗留 1 小時,看看能否有所收獲。隊員李彥拿出了一個魚形假餌,掛上釣鉤投入水中。過了一會兒,魚竿抖動了幾下,他趕忙收線拉起,原來上鉤的是一條外形奇特的鴨嘴鯰魚。 船夫建議往支流深處進發,說那里的魚種類更多,于是我們繼續溯流而上。這一路上大河套小河,小河套湖泊,湖泊連著沼澤,簡直就像天然的迷宮。好在船夫在這里生活了多年,對每個區域都相當熟悉,不會迷路。 傍晚,船開進了一個小湖泊,天色漸漸變暗,周圍的昆蟲也逐漸 多了起來。我們在船上享用晚餐后,決定乘坐充氣船,到小河道去觀察凱門鱷,并伺機抓捕幾條。尋找這種鱷魚的方法很簡單,就是用強光手電照射在水面上,照到鱷魚的眼睛就會有明顯的反光,然后就可以悄悄靠近去捕捉。 我們劃著小船,很快來到一條狹窄的河道,手電筒掃射之下,河道邊上出現了幾個零星的反光點,根據眼睛大小,我們判斷出那是兩條鱷魚幼崽。我們輕輕把充氣船劃了過去,但剛剛靠近,它們就猛然潛入水中去了。我們不甘心,又繼續向前劃行了約 50 米,來到一片淺水沼澤,眼前的景象讓我們驚呆了: 3 支手電照射過去,水面上反射出大 大小小的鱷魚眼睛,足有 50 多個光點。我興奮地脫掉了鞋子,跳進了沼澤,踩著水底的淤泥悄悄地向鱷魚靠近,不過起初都沒能成功。但我們很快總結了經驗:將手電捆綁在相機的三角架上,插在沼澤里,手電光對準一條鱷魚的眼睛,致使鱷魚一動不動,然后我們再輕輕地接近,一舉捕獲。這種方式出奇地有效,不到半小時,我們就成功抓到了兩條約 50 厘米長的小鱷魚。 3、親歷食人魚的尖牙利齒 食人魚正好躥到我左手拿鉗子的位置,在手掌心上咬了一口?;蛟S是它的牙齒太鋒利了,我還沒來得及感覺到疼痛,鮮血就已經從手上滴落了下來。 夜間的亞馬孫河上最好不要開燈,哪怕是一根小小的蠟燭,都會吸引過來大量的昆蟲。對這點,我們深有體會。當我們抓捕凱門鱷歸來之后,向導為我們準備了夜宵,有菠蘿、橙子、木瓜,雖然水果大餐的味道甜蜜無比,但令人郁悶的是,我們也吃進了不少被燈光吸引而來的葉蟬。到半夜時分,河上下起了暴雨,我們仔細地檢查了船上的設備,確認了安全之后,就陸續躺下休息了。 第二天清晨,經過一夜的暴雨,河水的流速有些湍急,我們遇到一些駕著獨木舟的漁民,他們正在趁著天亮收網。清晨的陽光穿透密林,在水面投射出斑駁的光彩,稍遠處寬闊的 水面上,一群群白鷺在自由地飛翔,我趕緊舉起相機,拍了不少精美的相片。 我們的下一個目的地,是位于瑪瑙斯西北部約 40 公里處的一個河段,這里分布著數量龐大的紅腹食人魚。在當地,雖然 “ 凱門鱷吃人 ” 只是謠傳,但 “ 食人魚殺人 ” 卻是事實。村民們將房子建在河道的淺水區,日夜生活在水上,偶爾有小孩不小心掉進河里,就被食人魚吃掉,這樣的案例時有發生。 到達目的地后,我們將船靠在岸邊,這段河道兩邊的泥土還不時有小規模的塌方,使得河水異常渾濁。向導告訴我們: “ 現在我們周圍就可能存在食人魚了,可以用生牛肉把它們 釣上來。 ” 他從冰箱里拿出了帶著血絲的牛肉,用匕首切成小塊,然后分發給我們幾個,讓我們用簡易的魚竿垂釣。他先用竹竿在水面上攪動了幾下,模仿有動物落水的聲音,然后放下掛好牛肉的釣鉤。 我也放下釣鉤,腦海里回想起此前看過有關食人魚的資料。這種食人魚喜歡成群活動,它們有著簡單的分工,在發現獵物時,通常會有 1 3 條魚組成 “ 先遣部隊 ” 進行試探,在確定獵物可口或安全后,后面的大部隊才會蜂擁而至。沒過多久,我手中的魚竿便輕微抖動了幾下,我立即沉住氣,穩住釣竿,再過了一小會兒,就感覺到魚鉤被什么東西咬住往水下拖,我 猛然抬竿,一條肥大的紅腹食人魚被拉出水面。 我迅速把它甩在了甲板上,右手緊緊按住它的身體,它鋒利的牙齒還不停地咬著魚鉤,此時如果用手直接摘掉魚鉤,恐怕是非常危險的,因此我拿出了鉗子。但它卻突然大力掙扎了一下,從我右手里滑脫了,還正好躥到我左手拿鉗子的位置,在手掌心上咬了一口。 一開始我并沒有覺得疼痛,只是覺得手被扎了一下,或許是它的牙齒太鋒利了,我還沒來得及感覺到疼痛,鮮血就已經滴落了下來。我抬起手掌一看,傷口被撕開得很深,然后才漸漸感覺到鉆心的疼痛。在船上沒有工具可以對傷口進行縫合,但在雨林環境中,就這樣暴露著傷口是很危險的,好在經驗老道的船夫拿出了自己獨創的草藥,為我處理了傷口。他還叫我不用擔心,并給我看了看食人魚在他手上留下的 3 處傷疤。 4、出乎想象的奇葩魚類 在亞馬孫河水草茂盛的淺水區,生活著一種非常兇猛的魚類,當地人稱之為 “ 雷龍 ” ,它們能捕食其他魚類,甚至能捕食水面上的鴨子。 在亞馬孫釣魚,最令人擔心的并不是釣不到魚,而是要隨時保持警惕,以防被魚 “ 釣 ” 走。如果你的魚鉤鉤到了一條 100 公斤重的紅尾鯰魚,那你最好立即放手,否則它很可能把你迅速拖下水。 向 導告訴我們,在亞馬孫河上,夜間捕獲的魚類主要是各種鯰魚。當地漁夫經常使用一種非常奇葩的方法來釣鯰魚 他們把一小塊肥皂掛上魚鉤,丟進河里然后等待。鯰魚竟然喜歡吃肥皂,這引起了我們極大的興趣,我也抱著好奇心嘗試了一下,果然很快就收獲了一條約 20 厘米長的紅尾鯰魚。 在亞馬孫河縱橫密布的支流中,有許多水草茂盛的淺水區,這些地方生活著一種非常兇猛的魚類,當地人稱之為“ 雷龍 ” ,它們能捕食其他魚類,甚至能捕食水面上的鴨子。實際上,這是一種外來的 “ 入侵者 ” ,它們的原生地在印尼的蘇門答臘島附近,學名叫 “ 側眼鱧 ” 。 側眼鱧有點像胎生魚 它們的后代是直接從母魚的卵巢中游出來的。不僅如此,這還是一種雌雄同體的獨特物種,一些母魚在到達一定年齡后會自動轉變成雄性,以延續族群的繁殖。側眼鱧幼崽通常集群游動,在淺水區捕食昆蟲,大魚就在暗地里保護,如果小魚受到威脅,它們就會進攻來襲者。 在隨后幾天的考察中,我們陸續收獲了多種魚類標本,其中還有好幾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