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2014江西公務員考試申論:科技服務公共文化_第1頁
__2014江西公務員考試申論:科技服務公共文化_第2頁
__2014江西公務員考試申論:科技服務公共文化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版權所有 翻印必究 中公教育 給人改變未來的力量 中公教育學員專用資料 2014 江西公務員考試申論:科技服務公共文化 【背景鏈結】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基本特點,也是公益性文化事業發展的根本目標。廣東省文化廳 2014年 1月 13日舉行廳黨組 (擴大 )會議傳達學習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精神。廣東省文化廳黨組書記、廳長方健宏稱,將按照中共廣東省委全會的部署,以開拓創新、穩中求進的精神,大力推進文化創新,完善文化體制機制,努力開創文化強省建設新局面。 【標準表述】 科技,讓文化更加精彩 ;文化,讓科技更具魅力。中宣部副部長蔡赴朝曾說, “ 從人類童年時期開始 ,文化與科技就相生相伴,如影隨形 ” ,文化與科技的互動貫穿于人類文明的發展史。 “ 磨石繪陶,青銅美玉,秦磚漢瓦,宮殿園林,刻錄著中國技術發展的生動歷程,更積淀著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二者渾然一體、密不可分。科技之于文化,為體,承載著文化發展的成果 ;文化之于科技,為魂,引領著科技進步的方向。文化與科技的每一次大融合,都推動了人類文明發展的飛躍。 ”1 不言而喻,作為文化建設重要組成部分的公共文化服務建設與科技創新亦是相輔相成、辯證統一的。 一、科技創新是公共文化服務大繁榮的重要內容 縱然讀者熟知 “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 力 ” ,并深刻體驗之 ;但是,應知曉的是 “ 觸發并推進技術發展的創造力的動力絕不是幾個技術數據,因為優秀的技術總是根植于優秀的文化之中的。 ”2 很顯然,科技創新不是狹義上的幾個技術數據創新,也不僅僅是推動公共文化服務發展的工具而已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科技創新更是公共文化服務大繁榮的重要組成部分: “ 科技文化以科學技術為載體 ,它是一個哲學文化學意義上的活動論概念 ,它是以自然現象和自然過程為對象的認識在社會生活中所衍生開來的廣泛的文化樣態。 ”3 科技創新作為一種廣泛的文化樣態,固然具有其階段性的特殊性,在一定條件下 又對公共文化服務形成反作用,制約改造著公共文化服務的性質、特點和面貌,不斷豐富了公共文化服務的內容和變更了公共文化服務的形態。亦即人類總是借助科學技術創新來改變自己的勞動生產生活,進而形成了特定的、階段性的公共文化服務內容、業態。所以,公共文化服務建設脫離科技創新的引領和支撐是破碎的、扭曲的、不完整的。 二、科技創新是推動公共文化服務大發展的重要途徑 科技創新迅猛發展是助推當代文化發展的重要動力。縱觀科技文化發展之歷程,每一次科學技術的重大突破和創新,都會刺激文化生產力的極大解放和發展,同時與之相適應的公共 文化生產、產品形態也應運而生,甚至成為推動國民經濟快速發展的支柱產業。從最初的局域廣播、膠片電影、黑白電視,到如今的基于多媒體融合下的網絡文化平臺的興起,正是 2 版權所有 翻印必究 中公教育 給人改變未來的力量 中公教育學員專用資料 科技不斷創新的外延表現。從某種層面上講,文化也是第一生產力,誰掌握了科技創新的主動權,誰就能更好地實現文化事業的發展。很顯然,此時此刻我們正生存在科技創新所引領和支撐的現實社會中。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相互作用,科技創新與公共文化服務相互作用,相互融合。換句話講,現代人的公共文化生活已經呈現出了一種技術化、信息化、數字化的發展形態。時下,科技創新與公共文化 服務建設的融合是開辟文化發展新途徑、提升公共文化事業服務能力的重要途徑和舉措。積極推進高新技術在公共文化服務領域的應用,將極大提高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的使用效率,有效提升公共文化服務能力和水平。 三、科技創新與公共文化服務建設具有辯證統一性 科技創新對公共文化服務建設所起到的作用,不僅僅局限于只是一種傳播的平臺和表達的載體,究其本身而言也在潛移默化地改變著公共文化服務的內在性質和本質內涵。從矛盾論的角度講,科技創新與公共文化服務建設是一對矛盾的兩個方面,通過發揮 “ 人 ” 的主觀能動性可以實現二者相輔相成、辯證統一, 促使其向有利于公共文化事業發展的良好局面轉變。比如,各類報紙和書刊雜志因彩色印刷技術的創新,給廣大讀者帶來了極大的多彩視覺沖擊,讓審美閱讀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國際民航的開通,可以讓人們于 24小時內到達全球各大城市 ;無線電視的推廣,可以讓人們第一時間了解發生在世界各地的各類信息,亦即 “ 地球村 ” 式的公共文化服務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同。科技創新日新月異,如今的互聯網信息技術又把微博和網絡購物帶給了世人,讓 “ 全球信息生產消費一體化 ” 成為現實,與此同時公共文化服務的生產與消費也向雙向互動、同步進行的領域發展 。總之,科技創新為人們提供了全方位的、多維式的公共文化服務環境,有利于社會人最大限度地去實現自由而全面發展。 縱觀全球發展,科技創新已成為文化發展的重要動力,文化發展已逐步成為助推世界各國進一步深化發展的重要生產力。從上世紀末開始,世界各國陸續出臺了一系列促進科技創新與文化發展相融合的措施,助推世界文化事業的快速發展,特別值得強調的是在科技創新與公共文化服務建設方面也實現了較為深入的辯證融合,使科技創新對公共文化服務建設的支撐作用大幅提升,一批核心技術取得突破。在人們享受越來越多的文化大餐的同時,一大批以紐 約和深圳為代表的新興城市公共文化形態和公共文化業態也得到長足發展,實現了為公共文化服務的騰飛插上科技創新的 “ 翅膀 ” ,發揮 “1+12” 的效應。 注釋: 1陳磊 .文化與科技 ,加速融合進行時 N .科技日報 .2012-05-23 (01) 1 美 約翰 .H.立恩哈德著 ,劉晶等譯 .智慧的動力 M長沙:湖南科技出版社 .2004,第 9頁 1楊懷中 .科技文化與當代中國和諧社會建構 (第 1版 )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8.第 12頁 1陳磊 .文化與科技 ,加速融合進行時 N .科技日報 .2012-05-23 (01) 3 版權所有 翻印必究 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