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G預激化療方案治療急性白血病療效分析.doc_第1頁
AAG預激化療方案治療急性白血病療效分析.doc_第2頁
AAG預激化療方案治療急性白血病療效分析.doc_第3頁
AAG預激化療方案治療急性白血病療效分析.doc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AAG預激化療方案治療急性白血病療效分析作者:孫雨梅呂德暉張彥明【關鍵詞】白血病,急性;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阿糖胞苷;阿克拉霉素;化學治療;預激急性白血病是一種較常見的危及人類生命的血液系惡性腫瘤,隨著強烈化療和骨髓移植的進展,急性白血病的完全緩解率和長期無病生存率不斷提高,而難治性、復發性急性白血病的治療比較棘手,患者并發癥多,緩解率低。我們自2003年以來用阿克拉霉素(ACR)、阿糖胞苷(Ara-C)和重組人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方案(AAG預激化療方案)治療難治性、復發性急性白血病,取得較滿意療效,現報道如下。1資料和方法1.1一般資料30例均為住院治療患者,其中男21例,女7例,年齡1573歲。根據FAB分類標準診斷,M18例,M210例(其中1例繼發于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M57例,L24例,L31例。難治性19例,復發性11例。難治性白血病的判斷標準參照文獻1。12治療方法ACR714mgm-2d-1,靜脈輸注,第18天;Ara-C10mgm-212h-1,皮下注射,第114天;G-CSF(商品名瑞白)300gm-2d-1,皮下注射,在第1次注射Ara-C之前給予,至最后1次注射Ara-C之前12h停用。如果白細胞計數大于20109/L,暫停用G-CSF而不停化療,待白細胞計數回落后再用G-CSF。13支持治療患者住普通消毒隔離病房;用制霉菌素、5%碳酸氫鈉漱口保持口腔衛生;在骨髓抑制期,如果血紅蛋白小于70g/L或血小板小于20109/L,予以成分輸血;發生感染后采用抗生素治療。14療效標準療效標準參考文獻2標準,判定為完全緩解(CR)、部分緩解(PR)和未緩解(NR),CR+PR計為有效。2結果21化療效果30例患者中CR13例,PR7例,NR10例,總有效率66.7%。接受1個療程治療緩解者8例,10例治療無效者均為復發性。22不良反應在誘導治療中,主要不良反應為輕度骨髓抑制,以血小板減少最多。6例合并肺部感染,1例合并肛周感染,經抗感染治療均控制。其他非血液學不良反應均較輕,主要有惡心、嘔吐、乏力、肌肉酸痛,患者均能耐受。無神經、腎和心臟毒性發生。4例出現輕度的肝功能異常,給予保肝降酶治療后恢復正常。所有患者無一例在治療中死亡。3討論如何提高難治復發性白血病的療效是目前治療白血病的難點。用化療結合G-CSF的AAG預激化療方案,在化療前應用G-CSF,使處于G0期的白血病細胞動員至S期,提高白血病細胞對化療的敏感性3,同時加速化療后中性粒細胞的恢復。G-CSF的應用不僅改變細胞周期,更重要的是促進細胞的藥物攝入和代謝。根據細胞動力學理論,化療藥物對處于G0期細胞的殺傷作用差,這是化療難以根治腫瘤的癥結所在,AAG預激化療方案的特點在于這幾種藥物在細胞動力學方面的合理組成。ACR是一種蒽環類抗腫瘤抗生素,為周期非特異性藥物,靜脈給藥后很快下降到一定水平,并維持較久。ACR可嵌入DNA雙股螺旋結構,干擾DNA的模板功能,影響DNA聚合酶4。Ara-C是嘧啶類抗代謝藥物,目前有觀點認為小劑量Ara-C可能兼具促進原始細胞分化成熟和抑制白血病克隆生長的雙重作用機制5。以上兩藥聯合應用具有協同抗白血病效應。體外實驗證明,G-CSF能有效增強小劑量Ara-C對髓系白血病細胞的誘導凋亡及分化作用6。G-CSF能加速骨髓粒系細胞的增殖,促進骨髓造血功能恢復。難治性、復發性白血病患者經過2個療程的常規化療后外周血象及一般狀況均明顯下降,往往不能耐受大劑量的化療,而AAG預激化療方案化療強度弱、毒副作用小、有效率高,與其他化療藥可能無交叉耐藥,值得推廣使用。AAG預激化療方案治療髓系白血病的療效已有報道,而用于治療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報道甚少。我們用AAG預激化療方案治療5例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取得較滿意的效果,1例L2CR,3例L2PR,1例L3NR。對于難治性、復發性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特別是年老、體弱、外周血白細胞低,用常規治療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方案無效者,可試用AAG預激化療方案。【參考文獻】1陸道培.白血病治療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2:92-93.2張之南.血液病診斷及療效標準M.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214-227.3HarousseauJL,WuDP.TheuseofGM-CSFandG-CSFinthetreatmentofacuteleukemiasJ.LeukLymphoma,1995,18(5-6):405-412.4吳學賓,高雪芝,金寶翠,等.鬼臼乙叉甙誘導HI-60細胞凋亡作用的實驗研究J.中華血液學雜志,1996,17(12):651-652.5楊天楹,張之南,郝玉書.臨床血液學進展M.北京:北京醫科大學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聯合出版社,1992:239.6BaiA,KojimaH,HoriM,etal.PrimingwithG-CSFeff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