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民主制度論文-重論民主或為民主辯護(上)問題的提出民主是文明社會的基本價值,是近代政治文明的偉大成果,是不同國家、不同意識形態共識的政治哲學,“民主已成為整個世界頭等重要的政治目標。”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為了民主而前赴后繼,做出了巨大的犧牲。但是,民主制度仍然還很不完善。然而,就在中國人民經過20多年的經濟改革,創造了中國有史以來的經濟繁榮,人民渴望進一步發展民主,追求更廣泛自由的時候,一股反民主的理論思潮悄然升起,它與過去長期以來以“國情論”拒絕民主的理論匯合,成為當前中國發展社會主義民主的嚴重障礙。反民主論者對民主的歪曲和批判主要有以下理論:一是“民主危險論”。近年有的學者不知何因炮制出了一套民主危險的理論,猛烈地抨擊民主。他們認為,所謂的民主就是多數決定論(他們把它簡稱“多數決”),這種“多數決”的制度會導致“多數人的暴政”。還有人認為,現在中國經濟改革,社會繁榮,出現了少數富人階層,如果搞民主,出現“多數人的暴政”,少數富人的財產就會受到侵犯,破壞社會繁榮。這種理論由于片面甚至錯誤地理解民主,從根本上否認民主的價值。二是“民主有害論”。認為民主雖然是好的目標,但中國當前不適合搞民主,中國當前主要目標是發展經濟,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民主不利于社會穩定,影響效率。為了經濟發展,穩定是壓倒一切的,效率是優先的。所以,中國要奉行權威主義,而不是民主。特別是新近在經濟改革的爭論中,有的學者認為,如果現在要講民主,改革就不能前進。因為,在改革中利益受損的人會反對改革,如國有企業改革要有很多人下崗,講民主,改革就搞不了。這一理論雖不完全否認民主價值,但認為民主在當前中國是切不可行的。三是“公民素質論”或“國情論”。這是耳熟能詳的一套不贊成中國當前發展民主的理論。他們口頭上也講民主是國家的奮斗目標,但又夸大實現民主的條件。中國人口眾多,經濟不發達,公民素質低,特別是有9億農民等等,所以,中國國情決定現在不能搞民主。這一理論口頭上也贊賞民主,但借口“公民素質”和“國情論”又把它推到不盡的未來。這些理論或是出于學術偏見,或是出于利益所惑,有意無意地使民主變得面目猙獰,或者使它變得遙不可及。在他們看來,中國不能搞民主,至少現在中國不能搞民主,或者民主應該緩行。中國人民為了民主理想奮斗了一百多年,正在走向富裕、走向全球化、走向現代文明的中國,要不要搞民主竟又成了一個問題!因此,非常有必要對各種抹黑、歪曲民主的錯誤理論加以澄清,以堅定中國走民主化發展之路的決心。一、究竟什么是民主?何為民主?是反民主論者搞得混亂不堪的問題。他們說民主就是選舉,民主就是“多數決”,民主就是精英決策,等等。為了澄清對民主有意無意的曲解,有必要對民主制和民主理論的發展歷史做一些梳理。我們知道,民主制產生于古希臘。古希臘人創造的民主(Democracy)意指人民的權力。古希臘實行直接民主制,當時城邦的公民大會由年滿18歲的全體男性公民組成,公民大會對國家政策有最終決定權,執政官由公民大會選舉產生,雅典的500人會議中有一個專門委員會負責召開公民大會,每兩年半舉行一次。如有需要,也可以召開不定期的特別會議。會議日程由500人會議討論。任何公民都可以在公民大會上自由發言,大家用舉手表決的方式做出決定。所以,亞里士多德在他的經典著作政治學中對政體的分析是從統治者人數的多寡入手,把一人執政的制度稱為君主制政體;少數人執政的制度稱貴族制政體;多數人執政的制度稱為民主制政體。可見,在古希臘,民主作為一種國家制度形態而言,它就是指一種多數人統治的政權,是一種簡單直接的民主形式,人民既是統治者,又是被統治者。現代民主制度是近代資產階級創造的。資產階級民主是建立在自然法、社會契約和天賦人權等原則基礎上的代議制民主。代議制民主已經不同于古希臘時期簡單的“多數人統治”的直接民主制,而是把民主制建立在一種復雜的政治權力構架上。代議制民主建立在以平等、自由選舉為基礎,遵循以下原則:人民主權、多數人的統治原則;民主需要精英治理,以防止多數人的庸俗,因而對多數人權力實行分權和制約的原則;民主必須是權力分散和多元化的。這些是資產階級民主制建立的重要出發點。如果對資產階級創建時期的代議制民主做一定義的話,那就是人民通過普遍選舉產生、屬于人民主權的政府,政府實行分權統治、相互制衡,以防止權力的濫用和多數人或任何個人專斷的政體。近代資產階級民主把古希臘簡單多數人的直接民主制,轉變成一套多數人選舉,少數人統治,實行分權制衡的代議制民主。根據這些理論構建的典型民主制度就是英國的議會主權和美國的三權分立的政體。馬克思主義民主觀是一種徹底自由主義的民主觀,他試圖沖破當時的國家制度,創造比資產階級更為廣泛和高級的民主制。馬克思的民主理論淵源于資產階級代議制民主,特別來自于盧梭的人民主權理論,強調人民的絕對意志和權利至上。馬克思主義還特別主張建立平等基礎上的民主制度,主要是以生產資料平等為基礎,建立由人民更加直接參與政府管理(議行合一),更有效地監督和控制政府的制度(人民的監督罷免權)。美國著名政治學家亨廷頓指出,近代民主制的發展經歷了“三波”浪潮:第一波始于19世紀20年代,以美國選舉權擴大到大部分男性為標志。這一波一直持續到20世紀20年代,期間約有29個民主國家出現。第一波的退潮或逆潮始于1922年,由意大利的墨索里尼登臺直到1942年為止。民主的第二波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戰盟軍勝利,并在1962年達到高峰期,民主政權增加到36個。1962年至1970年代為第二波的低潮,民主政權的數目減少到30個。然而,自1974年以來,民主的第三波已使民主政權又增加了約30個,把原來的數目擴大了一倍還沒有包括目前在蘇聯及非洲一些地方發生的政治革命在內。民主制的發展從來不是一帆風順的,它在兩次資本主義危機導致的世界大戰中遭受了嚴重挫折,特別是20世紀20年代第三帝國納粹的興起,多數人的暴政給人類造成了嚴重災難。“民主”顯現出它的危險性,戰后人們由此引起對民主制度的深刻反思。這些反思使人們對代議制民主有了新的認識,這就是違憲審查制度的發展和國際人權保障制度的建立,從而在制度上大大完善了民主,這在很大程度上建立起了防止多數人暴政的制度措施。對民主反思的另一原因是,20世紀60-70年代,在經歷戰后美國麥卡錫主義和對民權運動的壓制,越戰的失敗,以及冷戰時期的對抗,世界民主發展處于低潮,選民參與投票率下降,人們對選舉代議制民主普遍存在相當嚴重的悲觀情緒。鑒于上述原因和二戰的教訓,歐美民主派對權利理論和資產階級代議民主制度進行了一系列深刻的理論反思和批判。歐洲的反思是從馬克思主義(主要是改良馬克思主義)開始的,為什么馬克思指出的無產階級革命不但沒有發生,社會都走入議會民主制的道路,而代表社會進步力量的工人階級支持的德國國家社會民主黨會把希特勒選上臺?民主也會缺少理性;古典馬克思主義認為權利是資產階級發明的用來自我保護的神話,但權利概念在20世紀產生了極大的積極影響,它迫使理論家們反思如何重新定義權利,并給予它一個進步的基礎。在美國和其他國家的自由民主派也對權利進行反思。他們的出發點不是馬克思主義,而是古典自由主義對權利的解說。這方面的思想領袖立場殊異,反思主要是對權利、公正、正義和政治自由主義的重新定義和解釋。所以,上世紀70年代中期以后,民主理論和民主制度都有許多新的、重大的發展。80年代以后,東亞等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后,威權體制也紛紛向民主制度轉型,催發了西方國家以外的民主制度的擴張。近30多年以來,民主在全世界獲得了強有力的發展,大大完善了民主理論,深化了人民對民主的認識和信念,豐富了現代民主制度形式。盡管傳統的民主制繼續受到強烈的批判,(11)但民主已經在世界范圍內成為不可動搖的社會價值、國家的原則和政治制度。從資產階級革命代議民主制度的建立,到今天民主制度在全世界獲得普遍的發展,民主制度內容極大地豐富和發展了。民主制度的發展不僅體現在版圖上的擴展,更重要的是它的形式和內容有了根本變化。總結民主制度的發展歷程,從議會民主發展到街頭民主,(12)進而發展到公眾參與式民主和協商性民主等更為廣泛的社會民主形式。現行各國的民主已不僅是通過選舉產生的議會討論和決策,還包括利益集團的影響和街頭行動,非政府組織的廣泛參與,第四權力媒體無所不在的監督,都已經超出選舉議會式的民主模式。民主已不僅是一種國家制度的形態,而且還成了一種社會形態和廣大公眾的生活方式。在對人類社會民主制度的發展及理論動力作了十分簡練精要的描述以后,我們需要對民主理論也來做一歷史敘述和分析。古希臘的“民主是指大多數人的統治,這在古希臘所有的政治學著作中是一個公認的標準。”(13)它是一種直接的、“多數決”的民主制。但正是古希臘這種簡單“多數決”的民主制,導致多數人與少數人的矛盾名義上的多數實際上的少數在決定問題,即少數社會精英和多數公民之間的沖突,古希臘的“民主制”始終沒有真正解決好民主的問題,導致城邦的崩潰。(14)從資產階級代議制民主發展到現代民主,民主理論發生了巨大的嬗變。民主經歷了從代議制民主到“選舉民主”,再發展到“自由民主”和“法治民主”的過程。從民主的形式上看,資產階級革命時代的民主理論核心是代議制民主,它試圖通過選舉建立不僅是代表多數,而是代表全體公民的“真正的民主制”。在代議制民主理論大師約翰密爾看來,“為了保證多數人在國家有發言權,而完全剝奪了少數人的選舉權。按一般見解,少數人必須服從多數人,但不能由此認為多數人在戰勝少數人以后,就可以完全取代少數人的代表權,無視少數人的意志。相反,在一個真正的民主制國家里,每一部分的人都應當有其代表,少數人和多數人一樣將得到充分的代表權,雖然是按比例分配的。”否則,就不是平等、公正的政府。“違反一切公正的政府,首先是違反民主制的。”(15)所以,早期資產階級的民主制主旨可以簡單概括為:多數人決定,同時保護少數人的利益。民主浪潮的發展,拓展了民主的廣度和深度,給人們提供了越來越從不同角度透視民主的視角和思維。約瑟夫熊彼特(JosephAloisSchumpeter)的理論(16)是這方面開拓性的代表。他提出選舉民主理論,引發了一系列新的民主理論。他第一次以選舉界定民主,認為民主是“一種形成政治決定的制度安排,在這種安排之下,個人通過競爭性的方式爭取人民的選票來獲得決策的權力。”(17)根據這一標準,判斷一個國家是否是民主制度時,主要看其強有力的決策者是否通過公平、誠實、定期選舉產生,而且這種選舉是以候選人是可以自由競爭選票,每個成年公民都享有平等的投票權為前提。熊彼特的“選舉民主”理論貢獻在于給人們提供了從選舉的角度理解民主的思維,把選舉定義為民主的本質。公平、自由、競爭的選舉是判斷一個國家民主制最重要的標志,從而使人們能從選舉程序的角度衡量一個國家是否是民主國家。但是,他的理論只不過是傳統“代議制民主”理論的一種新解釋,是當時對民主制度極度悲觀的反映,他認為代議制民主公民只有在選舉的那一刻才行使權利,才是統治者,其他時間都是被統治者。今天看來,他的民主理論是相當片面和狹隘的,我們的一些學者們正是利用“選舉民主”理論的缺陷來大肆攻擊民主的。民主理論和民主制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自20世紀70年代后有巨大的發展。美國著名政治學家羅伯特達爾(RobertA.Dah1)提出了“多元民主”理論。他指出,民主是多種利益集團相互作用,而公民的廣泛參與是民主的核心,“民主是所有成年公民都可以廣泛分享參與決策機會的政治體系。”(18)民主不僅是在國家層面上,而且是在地方和基層各個層面上多元化的參與,民主最基本也是最必不可少的條件首先是社區的所有成員都享有平等的參與社區集體決策的權利。他的重要貢獻是,把個人權利和自由引入民主制度。他認為,民主不僅有廣泛的競爭和參與,而且有真正的自由,諸如言論自由、結社自由,與其說是民主的政治生活要實現的目標,還不如說是實現平等政治參與的必要條件。(19)在同一方向上為完善民主理論作出貢獻的是卡爾科恩,他提出“公眾參與”的民主理論,民主就是人民參與政治決策的理論。他說:“民主是一種社會管理體制,在該體制中社會成員大體上能直接或間接地參與影響全體成員的決策。”(20)他從政治參與的角度,對民主的性質、實現民主的前提、手段和條件作了系統的闡述。一個國家的民主程度取決于公民參與的深度、廣度和范圍。這種參與不僅是投票選舉,還包括立法和參與社會事務的過程。(21)民主理論在上世紀后期的發展是“自由民主”理論。喬薩托利(GiovanniSartori)在他的民主新論中系統提出了“自由民主”的新理論。他說民主只能是“被統治的民主”,即作為統治者的少數,統治被統治的多數這一既定事實下的民主。民主的關鍵并不在于被統治的多數親自掌握和行使政治權力,而在于有效制約統治的少數,這樣才能防止個人獨裁。由于他對代議制民主缺乏信心,所以他提出,實現民主的目標,最基本的前提是確保公民的個人自由,首先是政治自由,從而防止民主走向自己的反面:多數專制。在他看來,沒有政治自由的民主,根本就不是民主。他的自由民主理論是從分析古典民主理論出發,對如何防止古典民主制中多數人的暴政的弊端作了補救。所以,他提出了以個人自由和平等為基礎的民主理論,從而解決了過去民主制長期以來沒有很好解決的如何保護少數人的問題。新近20年來,民主的發展是呈多元化趨勢,協商式民主(deliberativedemocracy)理論興起并流行于歐美就是民主最重要的發展。協商式民主認為,公共事務的決策應通過協商而不是通過金錢和權力的途徑進行,而且協商決策的參與度應該盡可能平等和廣泛。協商是通過社會價值規范、傳統和語言實現社會協調的媒介,以市民社會為制度核心。(22)它強調民主的協商性、協商的平等性、公開性和責任性。協商式民主是對以選舉為基礎的代議制民主和社會為基礎的自由民主的反思和發展。(23)如果我們對當今民主理論和民主制度的基本原則做一總結歸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各個班組三級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及答案研優卷
- 2025年CDMA移動通信手機合作協議書
- 陶瓷工業智能制造-全面剖析
- 鐵礦石資源高效利用-全面剖析
- 物聯網設備的身份驗證與數據加密-全面剖析
- 跨層網絡互操作-全面剖析
- 跨平臺Web開發框架的比較與選擇-全面剖析
- 數字貨幣監管研究-全面剖析
- 酒店銷售培訓課程
-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平房區2019-2020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物理試題【含答案解析】
- 年產16.6萬噸工業涂料用樹脂、2.8萬噸裝配式建筑用硅烷改性膠粘劑用樹脂、2萬噸高性能防水涂料用樹脂項目(一期)公眾參與說明
- 員工食堂就餐協議書
- 創傷緊急救護知識課件
- 醫院單位單位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報告
- 湖北省第十屆湖北省高三(4月)調研模擬考試數學試題及答案
- 五一勞動節前安全檢查重點
- 2025年03月廣東深圳市光明區科技創新局公開招聘專干5人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
- 內蒙古通遼市科左中旗實驗小學2025屆數學三下期末質量檢測試題含解析
- 高溫急救知識培訓
- 學前教育學 課件 第1、2章 緒論;學前教育的目標、內容的方法
- 2025北京豐臺高三一模物理試題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