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種植結構的介紹.doc_第1頁
海南省種植結構的介紹.doc_第2頁
海南省種植結構的介紹.doc_第3頁
海南省種植結構的介紹.doc_第4頁
海南省種植結構的介紹.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海南省種植結構海南全省播種面積1371萬畝,水稻1000萬畝,反季節蔬菜180萬畝,分布在儋州,東方,三亞,陵水,瓊海和文昌。水果150萬畝,幾種在萬寧,瓊海,陵水,三亞,樂東。全年用藥8545噸,銷售額0.8個億,以殺蟲劑,殺菌劑為主。海南早稻238.65萬畝,晚稻276萬畝,玉米29.85萬畝,大豆11.7萬畝,薯類239.85萬畝,花生68.25萬畝,芝麻6.45萬畝,甘蔗103.65萬畝,蔬菜242.85萬畝,果用瓜29.55萬畝,香蕉46.2萬畝,菠蘿19.8萬畝,荔枝48.3萬畝,橡膠569.7萬畝,椰子67.35萬畝。文昌 增加常年瓜菜種植面積4000畝據悉,文昌市今年計劃增加常年瓜菜種植面積4000畝:一是由海南永青公司在馮坡白茅洋建設一個1500畝瓜菜基地;二是下達25個鄉鎮在原來的基礎上各增加100畝瓜菜種植任務。加大對蔬菜生產扶持力度。2011年計劃投入3600萬元,用于發展瓜菜產業和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工作。瓊海 將擴大瓜菜基地面積達8萬畝瓊海市加強基地建設,大力發展蔬菜生產。計劃用三年時間把嘉積鎮南中洋、塔洋鎮打犁洋、萬泉鎮沐皇洋、潭門鎮福田土冬等建設成為種植面積達8萬畝、產量達11萬噸、旱澇保收的現代化常年瓜菜生產基地。計劃三年建成設施大棚5000畝,利用大棚種植常年蔬菜,解決好夏季蔬菜供應問題,加強蔬菜價格監測預警。在全市各鎮設下了12個監測站和224個監測點,堅持每日專人深入全市各集貿市場和大型超市一線采價,實行蔬菜等重要農產品價格一日一報制度。萬寧 建立常年蔬菜生產基地萬畝萬寧市全面制定了全市蔬菜基地發展規劃。全市計劃建立常年蔬菜生產基地1萬畝,其中大棚蔬菜生產基地3個,面積共計500畝,主要分布在禮紀鎮萬寧豐凱種養基地300畝,萬城車頭洋100畝,東澳鎮安置區100畝。此外全市計劃發展露地蔬菜種植面積9500畝,12個鄉鎮都落實種植任務。加大蔬菜生產資金投入和扶持力度。建設設施大棚蔬菜生產基地總投資2000萬元,其中市政府投入扶持資金500萬元,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業生產企業投資1500萬元。屯昌 建立6.3萬畝瓜菜生產基地建立常年瓜菜標準化示范基地。屯昌縣政府2010年8月與永青集團共建瓜菜標準化服務體系,組建了21個“3311”服務站,在全縣建立起覆蓋6.3萬畝瓜菜標準化的生產基地。并在此基礎上推廣應用“海南省冬季瓜菜質量安全田頭監管3G系統”,實現全縣瓜菜可溯源,還將建立400畝常年瓜菜標準化示范基地。樂東縣以繁育豇豆和甜瓜為主,在利國鎮建設面積3000畝,計劃年產種子15萬公斤。此外,樂東縣還利用現有的蝗災地面應急防治站、植物醫院基層服務站建立大型農資貨倉與超市。屯昌、瓊中、樂東三縣總人口80多萬人,常年蔬菜種植面積共計8172畝,蔬菜全年平均自給率約47%,其中屯昌、樂東自給率較高,分別為67%、60%,瓊中蔬菜主要依賴外進,全年自給率僅達到15%,夏季自給率僅為10%,缺口的蔬菜主要從海口、三亞蔬菜批發市場或周邊市縣調入。海南省目前共有18個市縣,省會為海口。分別如下:包括海口市,三亞市,萬寧市,瓊海市,文昌市,儋州市,東方市,五指山市定安縣,樂東縣,澄邁縣,屯昌縣,臨高縣白沙黎族自治縣,保亭黎苗族自治縣,陵水黎族自治縣,瓊中黎苗族自治縣,昌江黎族自治縣。海口市種植結構:海口市城市陸地規劃總面積2304.8平方公里,現有陸地面積236.44平方公里。海域面積530平方公里,海岸線131公里,設瓊山、秀英、龍華、美蘭四個區。海口市植物四季常綠,種類繁多。主要的植物種類中,糧油類有水稻、玉米、薯芋、豆類、芝麻等;瓜菜類有各種瓜類、青菜類、茄類、椒類和蔥蒜等;水果類有荔枝、龍眼、菠蘿、柑桔等;經濟作物類有橡膠、椰子、咖啡、甘蔗等;棉麻類有海島棉、木棉、紅麻、劍麻等;竹類有麻竹、黃竹、石竹、金竹等;林木類有木麻黃、桉樹、相思樹、海棠等;草灌木類有席草、白茅、竹節草、野牡丹等;花草類有茉莉、菊花、杜鵑、大麗等;水生植物類有江籬、馬尾藻、水浮蓮、紅萍等;中草藥類有土花椒、黃牛茶、穿破石、了哥王等。近年來,隨著熱帶高效農業的發展,海口市引種的植物優良品種不斷增多,植物種質不斷豐富。主城區椰子樹繁茂,素有“椰城”的美稱。瓊山區地勢北部和東南部高,東北部和南渡江沿岸低平,有二種類型: (一)東部和東南部緩坡丘陵區海拔30100米,土壤除部分新老沉積物或變質巖發育而來外,其余都是玄武巖風化而形成,土層深厚,紅色; (二)海、河新老沉積小平原區海拔2.530米,分布在南渡江沿岸,土壤以沙壤為主。土地結構也有二種類型:紅壤土、沙土、石礫土。紅土區主要分布在東部、中部、南部,是商品糧基地和熱帶作物基地。沙土區主要分布在南渡江沿岸的沖積平原,適宜種植水稻、花生、番薯和蔬菜。實施無公害瓜菜工程,全面改善和提高產品質量,建設生態農業,是冬季生產的特點。計劃種植冬春瓜菜12萬畝,總產18萬噸,主要品種有:泡椒、青皮尖椒、黃皮尖椒、圓椒、青皮冬瓜、日本小南瓜、福州杭州葫蘆瓜、苦瓜、絲瓜、角豆、四季豆、長茄、櫻桃番茄等。此外,種植香蕉4.5萬畝、產量8.5萬噸,菠蘿1.2萬畝、產量1.7萬噸,還有荔枝、香蜜楊桃、毛葉棗、珍珠石榴等多種名優特水果。三亞市種植情況:三亞市是全國沒有設區的三個地級市之一(其他二個分別是廣東省的中山市和東莞市。三亞市設2個虛擬管理區(河東管理區、河西管理區),轄6個鎮(海棠灣鎮、吉陽鎮、鳳凰鎮、崖城鎮、天涯鎮、育才鎮),境內有5個國有農場:國營南田農場、國營南新農場、國營南島農場、國營立才農場、國營南濱農場。三亞目前的蘭花種植面積已居全省首位,是全國重要的蘭花基地之一,2007年的蘭花種植面積達1020畝,預計2008年將超過1800畝。陵水種植結構:2006年,陵水黎族自治縣轄9個鎮、2個鄉:椰林鎮、光坡鎮、三才鎮、英州鎮、隆廣鎮、文羅鎮、本號鎮、新村鎮、黎安鎮、提蒙鄉、群英鄉。境內有2個國有農場(國營嶺門農場、國營南平農場)和國營吊羅山林業公司。陵水縣自然資源十分豐富,礦產、熱作、旅游和海洋資源尤為得天獨厚。全縣現有土地面積160多萬畝,宜于發展熱作的土地有36萬畝,宜橡膠地5萬畝,宜椰子地2.5萬畝,宜其他熱作地3.5萬畝。已開發利用面積25萬畝,尚有大量土地待開發利用。陵水光溫充足,素有“天然大溫室”之稱,主要熱作物有檳榔、椰子、橡膠、腰果、芒果、龍眼、香蕉等,尤其是檳榔、香蕉以其量多質優居全省第一,此外,陵水還是冬季瓜菜的主要生產基地,冬種西瓜聞名島內外。椰林鎮,2004年全鎮共種植蔬菜14136畝,該鎮依托桃萬檳榔交易市場,匯集了陵水縣、保亭縣、五指山市、樂東縣、三亞市等市縣的檳榔貿易,形成了檳榔、西瓜、南藥、香蕉等產、供、銷一條龍的農貿市場。儋州種植結構:儋州工農業總產值占全省十分之一。經濟總量僅次于海口市居全省第二位。 農業方面,已形成了33萬畝甘蔗、27萬畝瓜菜、13萬畝水果、100萬畝橡膠、30萬噸水產品、75萬畝糧食等農業支柱產業的生產規模;本市輻員面積3265.18平方公里,合4897768畝,可耕地面積206.20萬畝,其中水旱田47.02萬畝,旱地81.79萬畝,待墾荒地77.38萬畝。儋州市轄17個鎮:那大鎮、和慶鎮、南豐鎮、大成鎮、雅星鎮、蘭洋鎮、光村鎮、木棠鎮、海頭鎮、峨蔓鎮、三都鎮、王五鎮、白馬井鎮、中和鎮、排浦鎮、東成鎮、新州鎮。境內有10個國有農場:國營西培農場、國營西華農場、國營西慶農場、國營西流農場、國營西聯農場、國營藍洋農場、國營新盈農場、國營八一農場、國營龍山農場、國營紅嶺農場。1993年,其中,儋縣水稻面積30613公頃,總產15.62萬噸,分別增長0.5%和10.4%,平均每公頃產量5100公斤,全縣年人均糧食320公斤,實現糧食自給的目標;油料播種面積4080公頃,總產量0.78萬噸,分別減少2.4%和增長8.3%;甘蔗種植面積17753公頃,總產量75.03萬噸,分別增長6.6%和9.7%;年末實有橡膠面積18567公頃,其中新種面積420公頃,干膠總產量0.67萬噸,分別增長1.3%、50%和26.4%;蔬菜種植面積5653公頃,總產量6.12萬噸,分別增長17.8%和12.9%。東方市種植結構:境內有3個國有農場和1個華僑農場。市政府駐八所鎮。瓊海市種植結構:境內有5個國有農場、1個華僑農場。市政府駐地嘉積鎮。國營東紅農場11135人,國營東太農場9991人,國營東平農場10021人,國營東升農場6150人,國營南俸農場5652人,彬村山華僑農場6242人。今年全市計劃種植冬春瓜菜14萬畝,總產量37.8萬噸。文昌市種植結構:文昌市陸地面積2403平方千米。人口52.99萬人。轄22個鎮、3個鄉、274個村(居)委會、3236個自然村,境內有5個國有農(林)場和1個華僑農場。市政府駐地清瀾經濟開發區。國營東路農場3436人,國營南陽農場3783人,國營羅豆農場13441人,國營文昌橡膠研究所2799人。瓜菜種植面積28.8萬畝,總產量46.8萬噸。全市無公害果菜生產基地達49個、面積16萬畝。熱帶水果基地進一步發展,種植面積達7.2萬畝。椰子種植面積達26萬畝,加工企業達196家,產值達4.9億元。胡椒種植面積達7.6萬畝。“菜籃子產品生產先進市”:1996年,國家農業部授予文昌市菜籃子產品生產先進市稱號。樂東市種植結構:境內有樂中、山榮、樂光、報倫、福報、保國、保顯7個國有農場(國營農場)以及國營尖峰嶺林業公司、國營鶯歌海鹽場。海南省重要的南繁育種基地、冬季瓜菜生產基地、高位池養蝦基地、香蕉生產基地和糧油、芒果、檳榔、橡膠生產基地。樂東在致力強化農業基礎地位、穩定糧食生產、提高單產的同時,大作特色文章。以市場為取向、科技為先導、流通為動力,調整和優化了農業產業結構,按照不同地域和特點,合理安排種養業的布局,扭轉單一的種植經營格局,形成了山區作山文章,以發展熱作、水果、畜牧業為主;沿海作水文章,以養殖、捕撈業為主;平原地區作果菜文章,以發展名優特色瓜菜、香蕉為主的具有一鄉一色、一村一品區域特色的農業主導體系,確立了以反季節瓜菜生產、香蕉芒果生產、高位池養蝦業為主的三大產業,促使本地資源得到合理的配置,提高了各類資源的有效利用率和特色農業的主體效益水平。萬寧市種植結構:有1635個自然村、7個國營農林場、1個華僑農場、1個國營林場。萬寧市人民政府駐地為萬城鎮。東興農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