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其它相關論文-淺議下崗失業人員的社區援助.doc_第1頁
社會其它相關論文-淺議下崗失業人員的社區援助.doc_第2頁
社會其它相關論文-淺議下崗失業人員的社區援助.doc_第3頁
社會其它相關論文-淺議下崗失業人員的社區援助.doc_第4頁
社會其它相關論文-淺議下崗失業人員的社區援助.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社會其它相關論文-淺議下崗失業人員的社區援助內容摘要:九十年代中后期,隨著我國經濟體制轉軌與社會結構轉型的加速進行,城市居民大量下崗失業已成為一類嚴重的社會問題在社會生活中凸現出來。與此同時,迅速發展的城市社區逐漸承擔起計劃經濟體制下“單位”對下崗失業人員的援助。但是目前社區對下崗失業人員的援助仍停留在初步階段。本文試依據社區具有的區位、情感等優勢,以此建立起對下崗失業人員的多方面,成體系化的援助,重點從對下崗失業人員的就業援助,日常生活援助,心理援助三方面來探討社區對下崗失業人員的援助。關鍵詞:下崗失業人員社區社區援助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以來,中國成為世界上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雖然在經濟和社會領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也帶來了一系列日趨嚴重的社會問題,而且這些社會問題與矛盾隨著改革的深入化,將體現愈加突出的特征。在城市里,進入九十年代中后期,隨著我國經濟體制轉軌與社會結構轉型的加速進行,城市居民大量下崗失業已成為一類嚴重的社會問題在社會生活中凸現出來。如果不能做好對下崗失業人員的援助工作,將會影響到社會的穩定發展和我國現代化建設,阻礙我們目前構建和諧社會的進程。當前,在強調政府與社會對下崗失業人員進行援助的同時,應充分發揮和利用社區與下崗失業人員之間熟悉和便利的條件,整合社區優勢,搭建起對下崗失業人員援助最有效的平臺。一、下崗失業人員的援助現狀分析(一)目前下崗失業人員的現狀及特點目前我國正處在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的過程中,國家的經濟體制和經濟增長方式都在進行著重大調整,存在著難以避免的結構性失業。我國每年城鎮需要就業的勞動力達到2400萬人,按經濟增長速度保持在89%計算,在現有經濟增長就業彈性的約束下,每年新增的就業崗位最多也就是900萬個左右,勞動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突出1。雖然國家對于下崗失業人員的再就業與援助極其重視,但是下崗失業問題仍然很嚴峻,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下崗失業人數規模龐大。根據中國勞動與社會保障部的統計,2000年末我國城鎮登記失業人數為595萬人,國有企業下崗職工人數為657萬人;2001年分別為681萬人和515萬人;2002年分別為770萬人和410萬人;2003年分別為800萬人和260萬人;2004年分別為827萬人和153萬人2。雖然近幾年來,下崗職工的人數有所下降,但是失業人數卻大幅度上升。這是因為在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的過程中,下崗是傳統計劃經濟的產物,在市場經濟中只有失業而沒有下崗。這也意味著,下崗職工的數量和規模將隨著中國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而逐漸下降,但取而代之的必定是失業及“喪失信心”的問題3(P260)。全國總的情況是下崗人數略有下降而失業人數有所攀升,總體壓力仍然很大。第二,就業與再就業形勢日趨嚴峻。總體上來說,經過近幾年國家對于下崗失業人員的日益重視,下崗失業人員的就業與再就業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績。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提供的資料:1998年到2001年四年間,全國合計國有企業下崗職工人數達2552.6萬人,進入再就業服務中心的國有企業下崗職工有2400多萬人,實現再就業人數為1687.7萬人。但是不可回避的是隨著經濟體制深化改革的進行,再就業率形勢日趨嚴峻:1998年的再就業率為50%多一點,1999年則下降到42%,2000年為35%,2001年為30.6%,2002年則降到26.2%的低點4。這僅僅是關于下崗職工的再就業率統計,而失業人員的就業形勢則更不令人樂觀。第三,下崗失業人員自身素質較低。下崗失業人員普遍自身素質較低,大部分人僅具有初中學歷的文化水平;年齡偏大,“4050”人員占到很大一部分;更主要的是絕大多數下崗失業人員缺乏必要的謀生技能,沒有接受過相關的職業培訓,在逐步以高新產業為主的產業鏈中處于弱勢地位,很難找到合適的工作崗位。第四,“隱性失業”人員的大量存在。這里所提到的“隱性失業”人員主要由兩部分構成:一部分是那些本該進行失業登記而未登記的大量失業人員;另一部分是由于歷史原因而造成的真正“隱性失業”人員。建國后,由于社會主義本質和計劃經濟的要求,我國的就業政策實行的是國家統一分配和“充分就業”的原則,以相對公平的原則來換取效率原則,造成了大量“隱性失業”人員的存在,眾多單位人浮于事,效率低下。隨著企業體制改革的深化,這部分人員必將會被剝離出來,進入下崗失業的行列。可以預知,在未來幾年,我國的下崗失業問題將會面臨著更為巨大的壓力。(二)下崗失業人員的援助現狀面對日益嚴峻的下崗失業現狀,對于下崗失業人員的援助不僅關系到他們的生存發展問題,而且對于我們社會生活的穩定發展及黨和國家提出的關于構建和諧社會都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當前,對于下崗失業人員的援助已經不是社會某一方面能夠解決的,而應是建立一個多層次,全方位的援助體系。目前對于下崗失業人員的援助主要有以下幾種途徑:第一,政府機構。政府機構對下崗失業人員的援助是當前援助的主要途徑,這是因為國家掌握了最大化的資源體系。這種援助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政府制定和頒布一系列保障下崗失業人員的政策和法規,從宏觀和法律上對下崗失業人員進行援助;二是政府建立起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失業保險制度,從物質上保障下崗失業人員的生存發展。例如:國務院在1995年頒布的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勞動部關于實施再就業工程報告的通知,1997年由國家體改委、勞動部等四部委聯合頒布的關于在全國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1998年由國務院頒布的關于切實做好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業工作的通知及1999年頒布的失業保險條例5(P346)。隨著上述政策及法規性文件的頒布,以及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失業保險制度的健全,無疑對下崗失業人員的援助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第二,再就業服務中心與職業中介機構。再就業服務中心的援助對象是下崗職工,它的職能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為下崗職工建檔建卡,并將下崗職工變動情況按月報告當地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2)為下崗職工發放基本生活費。(3)代下崗職工繳納養老、醫療、失業、等社會保險等。(4)組織下崗職工進行再就業培訓。(5)為下崗職工提供就業指導。(6)為下崗職工提供崗位需求信息,組織勞務輸出6(P260)。職業中介機構的援助對象主要是失業人員,例如定期或不定期的組織面向下崗失業人員的招聘會,低償或無償的為下崗失業人員提供就業服務咨詢與信息。第三,社會組織。這里的社會組織主要指的是民間團體組織和群眾性組織,包括NGO組織(非政府組織)、NPO組織(非贏利性組織),也包括國內國外的一些基金會。由于這些組織絕大多數是私人(或私營)性質的組織,因此具有比政府更高的靈活性。他們作為援助下崗失業人員的一支重要力量,能發揮例如提供就業指導,心理咨詢,給下崗失業人員提供創業的小額貸款的作用。第四,親朋好友和自己。尋求親朋好友的幫助和依靠自己的努力奮斗也是下崗失業人員尋求援助的一個重要途徑。中國是一個以血緣關系為基礎的國家,家庭本位的思想在人們心中仍然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對親朋好友的幫困扶貧是家族觀念中的一個重要概念。中國傳統文化中自強不息和奮發進取的積極因素也激勵著下崗失業人員擺脫現實困境,在社會中重新創造屬于自己的新天地。(三)當前下崗失業人員援助的不足以上幾種對下崗失業人員的援助途徑,從政府援助到個人自身的援助,都在現實生活中對下崗失業人員起到了不同程度的積極作用。可以說,一個援助下崗失業人員的體系已初步建立起來。但是,由于現階段我國各個單位條塊分割嚴重,極大影響了這些援助措施的到位率。政府的優惠政策能否被下崗失業人員所熟知,再就業服務中心和社會組織是否能清楚地針對下崗失業人員的具體情況而作出援助讓人值得懷疑。可見在援助途徑與方式上很明顯缺乏一個連接下崗失業人員的平臺,不能直接和明確的對下崗失業人員的援助起到有效的作用。于是,作為與下崗失業人員最為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