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教育論文-探析體育術科訓練與文化學習的關系.doc_第1頁
學科教育論文-探析體育術科訓練與文化學習的關系.doc_第2頁
學科教育論文-探析體育術科訓練與文化學習的關系.doc_第3頁
學科教育論文-探析體育術科訓練與文化學習的關系.doc_第4頁
學科教育論文-探析體育術科訓練與文化學習的關系.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科教育論文-探析體育術科訓練與文化學習的關系摘要:通過座談,數據對比等研究:科學的體育訓練并不影響文化學習,相反能促進學習成績的提高。關鍵詞:體育術科訓練文化學習科學合理一、前言:作為體育考生,必須具備較高的體育術科成績,同時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識水平,無論誤了哪一頭都將是白辛苦不上線,所以考生肩挑重擔,要平衡好兩頭的關系。而傳統的觀點認為體育與學習成績之間存在著矛盾,即體育訓練會影響學習成績,如何處理好體育訓練與文化學習兩者的關系,在時間、精力方面如何更科學合理的安排,且收到意想中的效果,是我們每個考生和教練值得反復思考,認真去對待,并處理好它。二、研究對象和方法1、研究對象:本人所帶2003屆體育考生(6名)2、研究方法:座談法:每學期進行二次座談,了解他們的學習、思想、生活等方面情況。數據對比:每學期最后一次體育術科測試成績(測試項目:100m、800m,原地推鉛球、立定跳遠、四項分數總和,滿分100分)和期末文化成績(班級排名)作對比。高考隊6名學生從高高三體育成績對比表(單位:分)年級高一高二高三分數姓名第一學期第二學期第一學期第二學期第一學期高考龔文越515864687279舒麗霞525760656976巫勇軍485561666875徐金慧515661657377金鑫56646674毛文星586675(注:2003年體育術科最低錄取線為70分)高考隊六名學生從高一高三期末文化考試班級排名對比表年級高一高二高三現就讀學校名次姓名第一學期第二學期第一學期第二學期第一學期高考總分龔文越5352474238454(文)寧波大學舒麗霞4550443935442(文)寧波大學巫勇軍4750463940420(理)紹興師范徐金慧5551524946388(理)臺州師范金鑫503836446(文)杭州師范毛文星4435424(理)華南理工(注:2003年體育院校文化錄取分數:文科360分,理科320分)三、結果分析每學期組織二次座談會,從座談會上了解到學生通過訓練,更能讀得進書,因為他們本來文化基礎差,沒有學習目標,加入體育訓練,他們有了奮斗的目標,激發了他們學習的興趣,而且訓練時間和運動量并不太大,尤其是高一年級,主要抓學習。所以并不影響他們的學習成績。像徐金慧和金鑫兩位同學,平時很容易犯錯誤,違反校規校紀,通過訓練,提高了他們德性修養,培養了良好的品德,不但不犯錯誤,而且訓練和文化成績大幅度提高,尤其是金鑫,現就讀于杭州師范大學。從這六名學生的體育成績和文化成績統計數據對比表可以看出,他們體育術科和文化都上線,其中兩名上重點大學,三名本科,一名專科。他們通過兩到三年的訓練,在體育術科成績逐漸提高的情況下,文化成績并沒有退步,反而進步,在班級排名逐漸靠前。所以體育訓練與文化學習并不矛盾,有時隨著訓練時間的加長,體育成績與學習成績逐漸提高,兩者之間明顯的正相關系。從實踐和理論上分析,本人認為主要是以下原因:1、訓練時間安排要科學合理:根據訓練、學習、高考的實際需要及特點,必須確保文化學習為主,堅持課余訓練為輔的原則,也就是說,體育訓練必須在不影響上正課為前提下進行,保證每天都有9小時學習文化,每天訓練安排,早練:5:506:30左右,下午4:205:40左右,每天約用兩個小時。這樣安排處理,從時間上算既體現了長短的比重,也符合文重體輔的原則,從體力、精力安排比較科學合理。它符合學習、考生生活、訓練、作息制度的規律特點,是處理訓練與學習的最佳形式。它既保證了文化學習,也不影響體育訓練。因為高考要考兩科,且各有分數最低線,兩科都上線才叫上線,如果顧此失彼,就不行了。時間上朝短夕長,運動量朝小夕大,既不影響上午4節正課聽課、學習,如果訓練量過大,人疲勞,那就會影響學習效果。至于那種“我集中時間、精力先把體育搞上去,待體育考各再攻文化”是不明智的表現。結果就像猴子撿玉米,拾得體育丟了文化,何況時間不等人,再者,教師也不可能專門給補課,所以早上訓練量和時間應小而短,中等強度較為合理和科學。如果訓練時間過長,體力吃不消,效果不好,即使硬加量,可能搞垮身體,適得其反。下午時間可練長一點,加大運動量,或用于較長時間的動作技術摸索、體會實踐練習、糾正、改進動作上。下午量大,對晚自修是有些影響,但影響不大。為什么呢?因為下午學生自由支配時間較長,訓練后可以沖涼、洗衣、吃飯等,及時消除疲勞、恢復體力、放松、補充食物,這樣不論從體力、衛生、體育、學習等角度看都是較合理、科學。另一方面,冬訓抓中長跑(800m),因冬訓是加量的季節,同時利用學生夏令營時間進行訓練,提高100米、鉛球、立定跳遠成績,夏令營相對學習任務較輕,對文化學習影響不太,這樣從各方面科學合理地調配好訓練與學習的時間,才能保證訓練與文化雙豐收。2、體育能對大腦產生積極的影響。的高低取決全人腦的發育狀況,而大腦是人體結構中的一部分,它的機能狀況與整個身體健康息息相關,長期用腦需要氧量較大。通過體育訓練,可以使大腦補充大量的氧,能促進大腦新陳代謝,同時能提高大腦皮層的興奮和抑制的協調作用,從而改善大腦皮質神經系統的均衡性和準確性,促進人體感知觀察能力的發展,并使思維的靈活性、協調性和反應速度等得到改善與提高,促進文化學習的效率,并不是有人說的那樣“四肢發達,頭腦簡單”。3、學習是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的相互作用的過程,學習能力也就是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的合力。智力因素指與人的認識過程直接相關的因素,包括記憶、思維、想象、觀察。非智力因素則指人為了一定的目標,需要某種動力和支持力。如興趣、愛好、動機、意志、情感等。提高教學效果,光靠傳授理論知識來開發學生的觀察、記憶、思維、想象力等智力因素是不夠的,學習不僅要通過理論教學獲得豐富的想象力,以及敏捷而有創造力的思維能力等智力因素。同時也要在這個過程中培養與個性相關的非智力因素。這些都與體育訓練密不可分的,所以,科學合理的安排體育訓練,不但不會影響文化學習,反而能培養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從而促進文化成績的提高。四、結論理論與實踐都已表明,體育術科訓練與文化學習并不矛盾,如果鍛煉時間過長,運動量過大或者方法不當,是有它不利的一面,只要合理運用時間,運動量和方法得當,體育訓練能培養非智力因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提高大腦皮層的興奮和抑制的協調作用,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所以,體育術科訓練對文化學習還具有運動和促進作用,能做到體育訓練、文化學習兩不誤。五、建議1、報名參加體育訓練必須有一定的體育基礎和身體條件,如身高、視力等,并不是每個同學都適合參加訓練的。在訓練中要按老師的要求、規定、布置、按質按量去完成,樹立信心,自覺、主動、認真、刻苦、用腦去訓練,力求做到練一次有一次的收獲,有一次的提高。2、于學習,要有自知之時,不要貪深求難,根據自己智力水準和時間特點,不花太多時間、精力去學去攻那太深太難的問題,應更多地學習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