搓絲機機械設計課程設計計算說明書.doc_第1頁
搓絲機機械設計課程設計計算說明書.doc_第2頁
搓絲機機械設計課程設計計算說明書.doc_第3頁
搓絲機機械設計課程設計計算說明書.doc_第4頁
搓絲機機械設計課程設計計算說明書.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計算說明書設計題目:搓絲機傳動裝置設計班級:宇航學院371513班設計者:37151328張勇指導老師:傅少敏2010年6月10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機械設計基礎課程設計-2-目錄前言.-3-一、設計任務書.-4-二、方案設計.-5-三、傳動零件設計.-9-3.1帶傳動設計.-9-3.2高速級齒輪設計.-10-3.3低速級齒輪設計.-16-四、軸的設計.-22-4.1高速軸的設計.-22-4.2中速軸的設計.-26-4.3低速軸的設計.-29-五、軸承的選擇與校核.-32-5.1高速軸軸承.-32-5.2中速軸軸承.-33-5.3低速軸軸承.-34-六、鍵的選擇與校核.-35-6.1高速軸的鍵.-35-6.2中速軸的鍵.-35-6.3低速軸的鍵.-36-七、減速器各部分尺寸.-38-7.1箱體.-38-7.2潤滑及密封形式選擇.-39-7.3箱體附件設計.-39-八、參考文獻.-40-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機械設計基礎課程設計-3-前言本設計為機械設計基礎課程設計的內容,在大一到大三先后學習過畫法幾何、機械原理、機械設計、工程材料、加工工藝學等課程之后的一次綜合的練習和應用。本設計說明書是對搓絲機傳動裝置的設計,搓絲機是專業生產螺絲的機器,使用廣泛,本次設計是使用已知的使用和安裝參數自行設計機構形式以及具體尺寸、選擇材料、校核強度,并最終確定形成圖紙的過程。通過設計,我們回顧了之前關于機械設計的課程,并加深了對很多概念的理解,并對設計的一些基本思路和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掌握。感謝傅少敏老師在整個過程中的指導與幫助,也感謝周圍同學的幫助!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機械設計基礎課程設計-4-一、設計任務書軸輥搓絲機傳動裝置設計1電動機2傳動裝置3床身4搓絲機1.1設計背景搓絲機用于加工軸輥螺紋,基本結構如上圖所示,上搓絲板安裝在機頭4上,下搓絲板安裝在滑塊3上。加工時,下挫絲板隨著滑塊作往復運動。在起始(前端)位置時,送料裝置將工件送入上、下搓絲板之間,滑塊向后運動時,工件在上、下搓絲板之間滾動,搓制出與搓絲板一致的螺紋。搓絲板共兩對,可同時搓制出工件兩端的螺紋。滑塊往復運動一次,加工一個工件。1.2工作條件室內工作,動力源為三相交流電動機,電動機單向運轉,載荷較平穩。1.3使用期限工作期限為十年,每年工作天,雙班制工作;檢修期間隔為三年。1.4生產批量與加工條件生產批量5臺,中等規模的機械廠,可加工級精度的齒輪、蝸輪。1.5原始數據表最大加工直徑最大加工長度滑塊行程搓絲動力生產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機械設計基礎課程設計-5-二、方案設計2.1總體設計見下圖:2.2原動機的選擇根據設計任務書,選擇電動機作為原動機。2.3傳動裝置的選擇電動機輸出部分:考慮到過載保護,因此選用帶傳動。減速器內部布局:二級圓柱齒輪展開式,見下圖。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機械設計基礎課程設計-6-2.4執行機構選擇曲柄滑塊機構,理由是結構簡單,加工比較經濟,只要有偏心,即可實現急回特性。以下為尺寸設計。插入圖如圖,由最小傳動角取大于40知40又由圖中關系可知=350由兩式,試取以下兩種方案:方案一:a=170mm,e=180mm,得b=778.359mm,繼而得k=1.07,=63.28方案二:a=165mm,e=170mm,得b=539.386mm,繼而得k=1.16,=51.61相比較,由于方案二的k比較大,工作時間長,因此選用方案二。2.5相關參數的確定項目-內容設計計算依據和過程計算結果電動機的選擇按工作要求選用Y系列全封閉自扇冷式籠型三相異步電動機,電壓380V。wdPP210001000wFvFsPt其中V帶的效率1=0.96,滾動軸承的效率電動機型號Y132M1-6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機械設計基礎課程設計-7-2=0.99,閉式圓柱齒輪的效率3=0.98,計算效率=0.8946。而wdPP=3.13kw,選取=4kw,電動機型號Y132M1-6,性能如下:同步轉速滿載轉速額定功率極數1000r/min960r/min4kw4分配傳動比(1)總傳動比:(2)各級傳動比a.V帶傳動=2.5,減速器i=40/2.5=16;b.高速級傳動比,則低速級傳動比=16/4.733=3.3各軸參數計算0軸(電動機軸):1軸(高速軸):如左側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機械設計基礎課程設計-8-2軸(中速軸):3軸(低速軸):最后,將運動和動力參數計算結果進行整理并列于下表軸功率P/kW轉矩T/Nm轉速nr/min傳動比i效率輸入輸出輸入輸出0軸3.1331.149602.50.95軸2.912.88343.1339.781.134.4330.97軸2.822.791125.31114.0243.3810.97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機械設計基礎課程設計-9-三、傳動零件設計3.1帶傳動設計項目-內容設計計算依據和過程計算結果設計要求每天工作16小時,載荷較平穩計算功率Pc由表31-7知,=1.1由公式=1.13.13kw=3.44kw=1.1=3.44kw確定帶型由圖31-15選用帶帶輪直徑和小帶輪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