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解讀

《GB/T 36838-2018 墻藜檢疫鑒定方法》是一項國家標準,專門針對墻藜(Bassia scoparia (L.) A.J. Scott)這種植物在進出口或國內流通過程中的檢疫鑒定制定了具體的操作規程。該標準適用于檢驗檢疫機構對墻藜進行識別與檢測時使用。

根據此標準,首先明確了墻藜的形態學特征,包括但不限于植株高度、葉子形狀及大小、花序類型等關鍵識別點。接著,詳細描述了從樣品采集到實驗室處理的一系列步驟,確保每一步驟都能準確無誤地執行,以達到最佳鑒定效果。其中特別強調了樣本保存條件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過顯微鏡觀察等手段來進一步確認物種身份。

此外,《GB/T 36838-2018》還列舉了一些常見的混淆物種,并提供了區分這些物種的方法和依據,幫助檢驗人員更加精確地區分墻藜與其他相似植物。同時,對于分子生物學技術的應用也有所涉及,指出可以采用DNA條形碼等現代生物技術手段輔助傳統形態學鑒定,提高準確性與效率。

該標準不僅為專業技術人員提供了科學嚴謹的操作指南,也為相關管理部門實施有效監管提供了技術支持,有助于防止有害雜草傳播,保護生態環境安全。


如需獲取更多詳盡信息,請直接參考下方經官方授權發布的權威標準文檔。

....

查看全部

  • 現行
  • 正在執行有效
  • 2018-09-17 頒布
  • 2019-04-01 實施
?正版授權
GB∕T 36838-2018 墻藜檢疫鑒定方法_第1頁
GB∕T 36838-2018 墻藜檢疫鑒定方法_第2頁
GB∕T 36838-2018 墻藜檢疫鑒定方法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2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GB∕T 36838-2018 墻藜檢疫鑒定方法-免費下載試讀頁

文檔簡介

ICS6502001

B16..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GB/T36838—2018

墻藜檢疫鑒定方法

DetectionandidentificationofChenopodiummuraleL

.

2018-09-17發布2019-04-01實施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GB/T36838—2018

前言

本標準按照給出的規則起草

GB/T1.1—2009。

本標準由全國植物檢疫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提出并歸口

(SAC/TC271)。

本標準起草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福建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福州市園林

:、、

科學研究院福建省農業科學院

、。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虞赟范曉虹林谷園鄧真劉向國胡進鋒沈建國李敏

:、、、、、、、。

GB/T36838—2018

墻藜檢疫鑒定方法

1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墻藜Chenopodiummurale的檢疫鑒定方法

(L.)。

本標準適用于墻藜的檢疫鑒定

2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21

.

胞果utricle

由二至三心皮合生而成內含粒或數粒種子果皮不緊包種子成熟時開裂或不裂

,1,,。

注胞果又稱囊果

:。

22

.

團傘花序glomerule

頭狀密集的聚傘花序

23

.

苞片bract

在花或花序基部的退化的葉或葉狀結構

注苞片又稱苞葉

:。

24

.

小苞片bractlet

著生于花序梗上的小的苞片

3基本信息

中文名墻藜

:

學名Chenopodiummurale

:L.

英文名

:Nettleleafgoosefoot

分類地位藜科藜屬Chenopodium

:(Chenopodiaceae),(L.)。

藜屬植物約種分布遍及世界各地溫帶和亞熱帶地區分布較多我國分布有種

170,,,15。

墻藜原產于歐洲地中海地區北非及亞洲亞熱帶地區墻藜的胞果及種子易隨植物原糧植物種子

、。、

及其他產品的調運而傳播

4方法原理

藜屬植物種子的形態特征是該屬植物重要且必要的鑒定依據本標準以墻藜種子的形態特征為主

要鑒定依據結合墻藜植株根莖葉花的形態特征按系統分類學方法鑒定種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文本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之用,未經授權,嚴禁復制、發行、匯編、翻譯或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均為PDF格式電子版文本(可閱讀打印),因數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經售出,不提供退換貨服務。
  • 3. 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量問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