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2《刑法總論》教學大綱(修正版)_第1頁
2014—2015—2《刑法總論》教學大綱(修正版)_第2頁
2014—2015—2《刑法總論》教學大綱(修正版)_第3頁
2014—2015—2《刑法總論》教學大綱(修正版)_第4頁
2014—2015—2《刑法總論》教學大綱(修正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刑法總論課程教學大綱General Introduction of Criminal Law制定單位:法 學 院制 定 人:錢 小 平審 核 人:編寫時間:2015年2月第一部分 課程概述一、基本信息(一)課程代碼06110470(二)課程屬性、學分、學時本課程為法學專業學科基礎課,3學分,54課時(三)適用對象法學專業本科學生(包括法務會計和法務金融方向)(四)先修課程與知識準備先修課程為法學導論、法理學、憲法學等,需要具備一定的公法基礎。二、課程簡介刑法學分為刑法總論和刑法分論兩個部分。刑法總論是研究刑法及其所規定的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科學,是部門法學中最重要的學科之一。刑法總論的主要內

2、容包括:刑法概述;刑法的基本原則;刑法的效力范圍;犯罪概念與犯罪構成;犯罪客體;犯罪客觀方面;犯罪主觀方面;犯罪主體;正當行為;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態;共同犯罪;罪數形態;刑罰概述;刑罰的體系和種類;刑罰裁量制度;刑罰的執行;刑罰的消滅。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能基本熟悉刑法總則的立法規定,具備堅實的刑法學理論基礎,并學會運用刑法知識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Criminal law can be divided into to two parts, the general introduction part and specific provision part. The general introd

3、uction part researches on criminal law, crime, criminal liability and penalty. It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disciplines of branch law jurisprudence. The main contents of this course include: the basic principle of criminal law, the scope of validity of criminal law, the concept and constitutive e

4、lements of crime, the object and objective aspects of crime, the subject and subjective aspects of crime, reasonable act, the suspended situation of intentional crime, joint crime, the form of quantity of crime, the general introduction of penalty, the system and types of penalty, the penalty measur

5、ement regime, the execution of penalty and the elimination of penalty. Through the course, the students can master the basic criminal theory and well know the legislation as well as have the ability to analyze and solve relevant problems with the criminal knowledge.三、教學目標本課程的教學目標在于:(1)使學生能較為系統地掌握中國刑

6、法中犯罪、刑事責任與刑罰的基本原理,對兩大法系的刑法原理發展也能有一定范圍的了解;(2)在對中國刑法基本理論充分理解的基礎上,使學生能熟練掌握刑法總則的立法規定以及相關的司法解釋,對立法規定所存在的問題也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3)使學生能對刑法原理及規定在案例分析中的運用規則較為熟悉,較為熟練地運用相關知識來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四、師資團隊課程組長:魏昌東,男,法學博士,副教授,changdongw。執行組長:錢小平,男,法學博士,副教授,procedure_law;成員:盧小毛,男,法學學士,副教授,lxm62623 ; 施衛忠,男,法學碩士,副教授,swz; 周 蔚,女,法學碩士

7、,副教授,sarah_101 。五、教學資源本課程使用教材為高銘暄、馬克昌主編:刑法學,北京大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擴充閱讀資料包括:馬克昌主編,刑罰通論,武漢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馬克昌主編,近代西方刑法學說史略,中國檢察出版社 2004年版;趙秉志主編:當代刑法學,中國政法大學2010年版;張明楷:刑法學,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周光權,刑法學讀本,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梁根林:刑事一體化的本體展開,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意貝卡利亞:論犯罪與刑罰,黃風譯,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德漢斯·海因里希·耶賽克,托馬斯·魏根特:德國刑

8、法教科書,徐久生譯,中國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德李斯特:德國刑法教科書,徐久生譯,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日大谷實:刑法總論,黎宏譯,法律出版社2003版;法卡斯東·斯特法尼:法國刑法總論精義,羅結珍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專題網站包括:正義網、人民法院報網、北師大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網、中國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網等等。實踐性教學資源:目前校內有法學示范實驗室,校外有固定的實踐基地。六、教學要求本課程的教學要求包括:(1)授課前做好充分的教學準備,關注學術及立法發展,及時更新教學內容;(2)結合學生專業特點及司法考試需求,強調對重點內容的透徹掌握;(3)通過布置作業、課前

9、檢查等方式調動學生的自學積極性,提高其復習及自學能力;(4)通過網絡教學平臺進行作業布置、批改和案例討論;(5)豐富教學資料內容,積極引導學生閱讀相關課程資料;(6)協調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的關系,采取聽庭、專題研討等方式將實踐教學案例融入課堂教學;(7)科研與教學相結合,吸收或推薦具有研究潛質的學生參與相關課題研究。七、學習要求本課程學習要求包括:(1)有必要的課前預習及課后復習,預習及復習情況作為平時成績的考察依據;(2)倡導課堂學習與自學緊密結合,課堂學習圍繞核心要點,其他部分自學;(3)積極關注教師提供的網絡資源,學會利用網絡進行案例查詢和小組討論;(4)積極參與課堂討論和課堂演講環節,

10、參與情況作為平時成績的考察依據;(5)認真完成教師所布置作業;(6)組成學習小組進行課外自主學習;(7)積極參與教師的課題研究。八、考核方案考核方式包括平時成績、期中成績和期末考試(閉卷上機考試),比例分別為40%、10%和50%,其中,平時成績來自于課后作業、課前抽查、課后閱讀、課堂討論、網上案例討論、實踐活動參與、考勤等情況。第二部分 教學進度表周次授課次數授課章節主要授課內容課時作業、測驗、實驗 及其他安排1第一章刑法概述刑法的概念、特征、性質;刑法的目的和功能;刑法的制定依據;刑法的任務;刑法的體系和解釋。2布置課程論文一篇(題目自擬,不少于3000字,第14周之前提交)1第二章刑法的

11、基本原則刑法基本原則概述;罪刑法定原則;適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則;罪責刑相適應原則。2案例討論2第三章刑法的效力范圍刑法效力范圍概述;刑法的空間效力;刑法的時間效力。2案例討論作業31第四章犯罪概念與犯罪構成犯罪的一般概念及其階級性;我國刑法中的犯罪概念;犯罪的基本特征及其相互關系。23第四章犯罪概念與犯罪構成犯罪構成的概念、特征;犯罪構成與犯罪概念的關系;犯罪構成要件的分類;犯罪構成的共同要件、具體要件、選擇要件;研究犯罪構成的意義。241第五章犯罪客體犯罪客體概述;犯罪客體的種類;犯罪客體與犯罪對象。251第六章犯罪的客觀方面犯罪客觀方面概述;研究客觀方面的意義;危害行為。2案例討論作業51第

12、六章犯罪的客觀方面危害結果;刑法中的因果關系;犯罪的時間、地點、方法或手段。26第七章犯罪主體犯罪主體概述;自然人犯罪主體。27第七章犯罪主體自然人犯罪主體;單位犯罪主體;犯罪的一般主體與特殊主體。271第八章犯罪的主觀方面犯罪主觀方面概述;犯罪故意;直接故意、間接故意。2案例討論作業8第八章犯罪的主觀方面犯罪過失;無罪過事件;期待可能性理論;嚴格責任;犯罪的動機與目的。 291第八章犯罪的主觀方面刑法上的認識錯誤(法律上的認識錯誤、事實上的認識錯誤)。29第九章正當行為正當行為概述;正當防衛。2案例討論作業101第九章正當行為防衛過當及其刑事責任;緊急避險、避險過當的刑事責任;正當防衛與緊急

13、避險的異同點。2期中測驗11第十章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態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態概述;犯罪既遂;犯罪預備;犯罪未遂;犯罪中止。2案例討論11第十一章共同犯罪共同犯罪概述;共同犯罪的成立條件;共同犯罪的形式;共同犯罪人的分類及其刑事責任。212第十一章共同犯罪第十二章罪數形態共同犯罪人的分類及其刑事責任。罪數形態概述。2案例討論作業131第十二章罪數形態實質的一罪;法定的一罪。213第十二章罪數形態法定的一罪;處斷的一罪;罪數的類型。2案例討論作業14第十三章刑事責任第十四章刑罰概述刑事責任概述、刑事責任的根據、發展階段和解決方式。刑罰的概念、特征;刑罰與其他強制方法的區別;刑罰的功能、目的。215第十五

14、章刑罰的體系和種類刑罰體系的概念、特點;主刑:管制概念、特點、刑期及執行;拘役概念、特點、刑期及執行;有期徒刑概念、特點、刑期及執行;無期徒刑概念、特點、刑期及執行;死刑概念、死刑的適用死緩。215第十五章刑罰的體系和種類第十六章刑罰裁量 附加刑: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驅逐出境;非刑罰的處理方法。刑罰裁量概述、量刑的原則、量刑的情節(法定情節、酌定情節)、量刑情節的適用。216第十七章刑罰裁量制度累犯的概念、分類(一般累犯和特殊累犯)及其構成條件;累犯的刑事責任;自首的概念、種類(一般自首和特別自首)及其成立條件;自首的認定及法律后果;立功的概念、認定及法律后果。2171第十七章刑罰裁

15、量制度數罪并罰的概念、原則、三種不同情況的數罪并罰及其適用。217第十七章刑罰裁量制度第十八章刑罰執行制度緩刑的概念、意義、種類(一般緩刑、戰時緩刑)、適用條件、考察期及其考察。刑罰執行的概念、原則;減刑的概念、條件、程序及減刑后的刑期計算。218第十八章刑罰執行制度第十九章刑罰的消滅假釋的概念、條件及考驗期;假釋的程序、對假釋期滿的罪犯的處理。刑罰的消滅概述、刑法消滅的事由;時效的概念、意義、種類、法律規定及計算;赦免的概念、種類、特點。2第三部分 教學要點刑法概說【安排課時】6【教學目的和要求】了解刑法的淵源、性質,掌握刑法的機能、解釋方法和基本原則,全面把握刑法的效力范圍【重點、難點】1

16、.刑法的解釋方法2.罪刑法定原則3.刑法的空間效力刑法概說1一、刑法的淵源廣義、狹義刑法的含義。二、刑法的性質三、刑法的機能四、刑法的發展五、刑法的體系結構刑法體系的概念;刑法體系的結構。六、刑法的解釋(一)解釋的必要性(二)解釋的界限(三)解釋的類型(四)解釋的方法【課后復習思考題】1.怎樣理解刑法的機能?2.如何把握刑法的體系?3.試述刑法解釋的方法。【課后學習閱讀資料】1.高銘暄、趙秉志:中國刑法立法之演進,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2.趙秉志主編:當代刑法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3.張明楷:刑法學(第四版),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4.趙秉志主編:刑法解釋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

17、2007年版。刑法概說2一、刑法基本原則的概念和特征二、罪刑法定原則(一)罪刑法定原則的概念和內涵(二)罪刑法定原則的思想基礎(三)罪刑法定原則的基本要求(四)罪刑法定原則的立法體現及司法適用(五)典型案例討論三、平等適用刑法原則(一)適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則的概念和內涵(二)適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則的思想基礎(三)適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則的基本內容四、罪責刑相適應原則(一)罪責刑相適應原則的概念和內涵(二)罪責刑相適應原則的理論基礎(三)罪責刑相適應原則的具體內容【課后復習思考題】1.簡論罪刑法定原則的基本內容。2.簡述平等適用刑法原則的基本內容。3.罪責刑相適應原則的基本含義和要求是什么?【課后學習閱

18、讀資料】1.李潔:論罪刑法定原則的實現,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2.趙秉志主編:當代刑法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3.張明楷:刑法學(第四版),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4.聶立澤:刑法中主客觀相統一原則研究,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刑法概說3一、刑法的空間效力(一)刑法空間效力的概念(二)對國內犯的適用原則屬地原則(三)對國外犯的適用原則屬人原則、保護原則、普遍原則、外國裁判效力原則二、刑法的時間效力(一)刑法的時間效力的概念(二)我國刑法對時間效力的規定刑法的生效;刑法的失效;刑法的溯及力。(三)溯及力原則的具體應用【課后復習思考題】1.簡論我國刑法的屬地管轄。2.簡述我國刑法

19、溯及力所遵循的原則。3.試述我國區際管轄權沖突及其解決原則。【課后學習閱讀資料】1.張明楷:刑法學(第四版),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2.趙秉志主編:當代刑法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犯罪論【安排課時】37【教學目的和要求】了解犯罪的概念和構成要件類型,把握客觀要件、主觀要件及犯罪主體的各項要素,明確犯罪阻卻事由的類型及適用條件,學會辨明犯罪的停止形態,全面掌握共同犯罪的基本理論、犯罪形式和共同犯罪人的刑事責任,正確把握一罪和數罪的類型。【重點、難點】1.犯罪的概念2.危害行為3.故意4.過失5.犯罪未遂6.犯罪中止7.正當防衛的適用條件8.共同正犯9.特殊的共同犯罪10.一罪的類型

20、犯罪論1一、犯罪的概念(一)犯罪的形式概念(二)犯罪的實質概念(三)犯罪的分類二、犯罪構成的機能及其分類三、犯罪構成要件要素四、犯罪客體五、危害行為(一)危害行為的概念和特征(二)危害行為的基本表現方式正確理解危害行為(作為與不作為)的含義。六、犯罪對象(一)犯罪對象的概念和特點(二)犯罪對象與犯罪客體的聯系和區別七、危害結果(一)危害結果的概念和特征(二)危害結果的種類(三)危害結果在刑法中的規定及其刑法意義掌握危害結果的含義、種類及危害結果在刑法中的規定及其刑法意義。八、刑法上的因果關系(一)因果關系的一般原理(二)刑法中因果關系的特點及其認定(三)刑法中的因果關系與刑事責任的關系明確刑法

21、上的因果關系特點并能運用刑法上的因果關系原理分析解決實際案件。九、犯罪的其他客觀要件注意犯罪的其他客觀要件在刑法中的作用【課后復習思考題】1.如何理解犯罪概念中的“社會危害性”?2.如何把握犯罪構成的結構層次?3.如何理解刑法中的危害行為? 4.如何區分作為和不作為犯罪?5.如何理解持有型犯罪?6.如何理解危害結果?7.如何判斷刑法上的因果關系?【課后學習閱讀資料】1.高銘暄主編:刑法學原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2.馬克昌主編:犯罪通論,武漢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3.肖中華:犯罪構成及其關系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4.張明楷:刑法學(第四版),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

22、5.黎宏:不作為犯研究,武漢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犯罪論2一、犯罪主體概述(一)犯罪主體的概念和種類(二)犯罪主體在犯罪構成中的地位二、自然人犯罪主體(一)刑事責任能力概念與內容(二)與刑事責任能力相關的因素1.年齡因素2.精神因素3.生理功能缺失與刑事責任能力4.醉酒與刑事責任能力三、單位犯罪(一)單位犯罪主體的概念(二)單位犯罪主體的特征(三)單位犯罪的處罰原則理解單位犯罪主體的概念、特征和處罰原則四、犯罪主體的特殊身份(一)刑法中的身份(二)身份的分類(三)特殊身份對定罪量刑的意義【課后復習思考題】1.什么是刑事責任能力?辨認能力與控制能力的關系如何?2.如何理解我國刑事責任年齡階段的

23、劃分?3.如何理解和把握未成年人的刑事責任能力?4.如何理解單位犯罪及其雙罰制?【課后學習閱讀資料】1.何秉松主編:法人犯罪與刑事責任,中國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2.趙秉志:犯罪主體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9年版。3.杜國強:身份犯研究,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4.張明楷:刑法學(第四版),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犯罪論3一、犯罪的主觀方面概述(一)犯罪主觀方面的概念和內容(二)犯罪主觀方面的刑法意義二、犯罪故意(一)犯罪故意的概念和特征(二)犯罪故意的種類1.直接故意2.間接故意三、犯罪過失(一)犯罪過失的概念和特征(二)犯罪過失的種類1.疏忽大意的過失2.過于自信的過失四、認識錯

24、誤(一)認識錯誤的概念(二)研究認識錯誤的刑法意義(三)行為人在法律上的認識錯誤(四)行為人在事實上的認識錯誤五、主觀方面特殊問題六、犯罪的目的和動機(一)犯罪的目的與動機的概念(二)犯罪的目的與動機的聯系和區別【課后復習思考題】1.如何理解故意中的“明知”?2.如何理解間接故意中的“放任”?3.如何理解犯罪過失中的“應當預見”?4.如何區分間接故意和過于自信的過失?5.認識錯誤對定罪量刑是否有影響?【課后學習閱讀資料】1.高銘暄主編:刑法學原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2.馬克昌主編:犯罪通論,武漢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3.趙秉志主編:當代刑法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4

25、.張明楷:刑法學(第四版),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犯罪論4一、正當行為概述概述二、正當防衛的基本問題(一)正當防衛的本質屬性(二)正當防衛的條件(三)防衛過當三、緊急避險的基本問題(一)緊急避險的本質屬性(二)緊急避險的條件(三)避險過當四、其他正當行為【課后復習思考題】1.特殊正當防衛與普通正當防衛有哪些區別?2.如何理解正當防衛的必要限度?3.如何理解防衛過當的成立條件?4.如何理解緊急避險的成立條件?【課后學習閱讀資料】1.田宏杰:刑法中的正當化行為,中國檢察出版社2004年版。2.陳興良:正當防衛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3.謝雄偉:緊急避險基本問題研究,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

26、版社2008年版。犯罪論5一、故意犯罪停止形態的概述(一)停止形態的特征(二)停止形態的類型(三)故意犯罪過程與犯罪停止形態的關系二、犯罪既遂(一)犯罪既遂的概念和特征(二)犯罪既遂的類型(三)既遂犯的處罰原則三、犯罪預備(一)犯罪預備的概念和特征(二)犯罪預備的表現形式(三)犯意表示的概念及其與犯罪預備的異同(四)犯罪預備的處罰原則及其理由四、犯罪未遂(一)犯罪未遂的概念和特征(二)犯罪未遂的類型(三)未遂犯的處罰原則及其理由五、犯罪中止(一)犯罪中止的概念和設立犯罪中止的意義(二)犯罪中止的特征(三)犯罪中止的種類(四)中止犯的處罰原則及其理由【課后復習思考題】1.犯罪停止形態與犯罪階段的

27、關系?2.犯罪預備與犯意表示的區別?3.如何理解犯罪中止形態的特征?4.我國刑法對預備犯、中止犯、未遂犯的處罰原則有何不同?根據何在?【課后學習閱讀資料】1.趙秉志:犯罪未遂形態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2.馬克昌主編:犯罪通論,武漢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3.張明楷:刑法學(第四版),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犯罪論6一、共同犯罪概述(一)共同犯罪的概念(二)共同犯罪的構成條件(三)不構成共同犯罪的情形掌握共同犯罪的概念及構成要件,明確共同故意的內容及其對認定共同犯罪的影響。二、共同犯罪的形式(一)共同犯罪形式的概念及意義(二)共同犯罪形式的種類任意共同犯罪與必要共同犯罪。事先通謀的

28、共同犯罪與事先無通謀的共同犯罪。簡單共同犯罪與復雜共同犯罪。一般共同犯罪與特殊共同犯罪。(三)我國刑法中的共同犯罪形式了解共同犯罪的形式及劃分共同犯罪形式的意義;掌握犯罪集團的概念和特征;弄清共同犯罪人的種類及分類依據。三、共同犯罪人的種類及其刑事責任(一)主犯及其刑事責任1.主犯的概念2.主犯的種類3.主犯的認定4.主犯承擔刑事責任的原則(二)從犯及其刑事責任1.從犯的概念2.從犯的種類3.從犯的認定4從犯承擔刑事責任的原則(三)脅從犯及其刑事責任1.脅從犯的概念和特征2.脅從犯的認定3.脅從犯承擔刑事責任的原則(四)教唆犯及其刑事責任1.教唆犯的概念2.構成教唆犯的條件3.教唆犯的認定4.

29、教唆犯承擔刑事責任的原則。正確地理解主犯、從犯、脅從犯、教唆犯的特征并加以準確劃分。【課后復習思考題】1.簡述共同犯罪的成立條件。2.簡述主犯和從犯的刑事責任。3.試述犯罪集團的成立條件。4.試述教唆犯的基本理論。【課后學習閱讀資料】1.陰建峰、周加海主編:共同犯罪適用中的疑難問題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2.馬克昌主編:犯罪通論,武漢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3.趙秉志主編:當代刑法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4.張明楷:刑法學(第四版),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犯罪論7一、罪數形態的概念和意義二、一罪的類型(一)實質的一罪(二)法定的一罪(三)處斷的一罪掌握罪數的類型及其與定

30、罪的關系,弄清實質的一罪、法定的一罪、處斷的一罪的概念和特征。三、數罪的類型(一)實質數罪與想象數罪(二)異種數罪與同種數罪(三)并罰數罪與非并罰數罪(四)判決宣告以前的數罪與刑罰執行期間的數罪【課后復習思考題】1.區分罪數的標準是什么?2.什么是想象競合犯?與法條競合犯的區別是什么?3.什么是連續犯?與繼續犯有什么不同?4.什么是牽連犯?對牽連犯如何處罰?【課后學習閱讀資料】1.陳興良:規范刑法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2.馬克昌主編:犯罪通論,武漢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3.趙秉志主編:外國刑法原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4.吳振興:罪數形態論,中國檢察出版社1996年

31、版。刑罰論【安排課時】10【教學目的和要求】了解刑罰的目的和功能,全面掌握主刑和附加刑的種類及特點,明確量刑情節的性質和適用規則,深刻理解累犯、自首、立功等量刑制度的適用條件,學會辨析減刑和假釋的適用條件,了解刑罰消滅制度。【重點、難點】1.死刑制度改革2.累犯制度3.自首制度4.立功制度5.數罪并罰刑罰論1一、刑罰的屬性和目的(一)刑罰的屬性(二)刑罰與其他法律制裁之關系(三)刑罰的目的二、主刑(一)管制管制的概念和特點;管制的適用對象;管制的期限;管制刑期的起算及執行。(二)拘役拘役的概念和特點;拘役的適用對象;拘役的期限;拘役的刑期起算及執行。(三)有期徒刑有期徒刑的概念和特點;有期徒刑

32、的適用對象;有期徒刑的刑期、起算及執行。(四)無期徒刑無期徒刑的概念和特點;無期徒刑的適用對象;無期徒刑的執行。(五)死刑死刑的概念;死刑的適用對象;限制適用死刑的具體表現;死刑核準程序;死刑的執行方法;死緩制度;適用死緩的條件;對死緩罪犯的處理。三、附加刑(一)罰金罰金的概念。罰金數額的確定。罰金的適用方式。罰金的繳納(二)剝奪政治權利剝奪政治權利的概念和內容。剝奪政治權利的適用對象 。剝奪政治權利的期限。剝奪政治權利的刑期計算及執行。(三)沒收財產沒收財產的概念。沒收財產的范圍。沒收財產的適用及執行。沒收財產與民事賠償沖突的處理。(四)驅逐出境驅逐出境的概念。驅逐出境的適用對象。驅逐出境與治安管理處罰中的驅逐出境的區別。驅逐出境的執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