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制中醫眼科學——白澀癥.ppt_第1頁
七年制中醫眼科學——白澀癥.ppt_第2頁
七年制中醫眼科學——白澀癥.ppt_第3頁
七年制中醫眼科學——白澀癥.ppt_第4頁
七年制中醫眼科學——白澀癥.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廣 州 中 醫 藥 大 學 第一臨床醫學院眼科教研室,中醫眼科學各論第三章 第六節 白澀癥,李志英,2,教學要求 一 了解白澀癥的病因病機 二 了解白澀癥的臨床表現及其治療要點 慨說 一 病名含義 白睛不紅不腫,只是自覺患眼沙澀不爽,甚至視物昏蒙. 白-不紅不腫 澀沙澀不爽 又名:白睛澀痛 白眼痛 俗稱害白眼,3,二 歷史沿革 諸病源候論:目澀候 從經文分析,類似于角膜干燥癥. 證治準繩雜病七竅門:論述較詳,但未以病單獨列出.包括在“白眼痛” 審視瑤函白痛:首次命名為“白澀癥”,選桑白皮湯作為治療本病的主方. 高等醫藥院校教材中醫眼科學第一版:稱為“白睛澀痛”.,4,三 討論范圍 本節系討

2、論白睛不紅不腫,反感沙澀昏痛的眼病. 與西醫眼科慢性結膜炎,淺層點狀角膜炎,視疲勞相似. 眼部癥狀 桑白皮湯為主方,白睛疾病,5,高等醫藥院校教材中醫眼科學第3.4.5版:慢性結膜炎,淺層點狀角膜炎. 高等中醫藥院校教材中醫眼科學第6版:慢性結膜炎,淺層點狀角膜炎,視疲勞. 關于病變部位 大部分學者認為:本病病變部位在白睛,屬白睛疾病范疇 高等中醫藥院校教材中醫眼科學第1-6版 李巧鳳主編. 中西醫臨床眼科學1998年,6,趙建浩主編.高等醫藥院校選用教材中西醫臨床眼科學 2000年 謝學軍主編.中西醫結合臨床醫學專業系列教材中西醫臨床眼科學 2001年 也有學者認為白睛澀痛的病變部位:黑睛,

3、屬黑睛疾病: 1.沙澀不爽黑睛疾病,角膜上皮點狀染色. 2.“白”:不紅也,并非指白睛. 李傳課主編.新編中醫眼科學 1997年,7,李傳課主編.中醫藥高級叢書中醫眼科學 1999年 李傳課主編.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中西醫結合專業系列教材中西醫結合眼科學 2001年,8,西 醫 中醫 瞼結膜 胞瞼 球結膜 白睛 淺層點狀角膜炎 角 膜 黑睛 干眼癥 淚 腺 兩眥 視疲勞,以眼睛干澀不舒為主要癥狀的病變,白澀癥,慢性結膜炎,9,病因病機 一 暴風客熱或天行赤眼治療不徹底,余熱未清,隱伏肺脾之絡. 二 肺陰不足,目失濡潤. 三 飲食不節,嗜煙好酒,偏好炙煿辛燥,致脾胃蘊積濕熱,清氣不升,目竅失養.

4、四 肝腎虧損,陰血不足,目失濡養. 病性 虛癥 本虛標實相兼 病因 陰虛 濕熱,10,此外,白澀癥也可以由以下原因引起: 1. 環境污染,空氣質素差. 2. 忽視眼部衛生,過勞目力. 3. 應配戴眼鏡而不配戴,或配戴不合適的眼鏡. 4. 飲食起居無規律,經常熬夜. 5. 久冒犯風沙煙塵等,11,臨床表現 一 自覺癥狀 (一) 眼干澀不爽 (二) 頻頻瞬目 (三) 輕度畏光,灼熱,癢,12,二 檢查 (一) 可完全沒有陽性特征 (二) 瞼結膜/球結膜隱見淡赤血洛 (三) 裂隙燈顯微鏡下見角膜點狀浸潤,熒光素染色陽性 (四) 屈光不正(遠視、近視、弱視、屈光參差) (五) 老視 (六) 淚液分泌減

5、少,13,診斷依據 自覺癥狀是診斷主要依據 一 自覺癥狀 (眼干澀不爽、 頻頻瞬目、輕度畏光、灼熱、癢) 二 檢查體征 無或有結膜、角膜、屈光不正、老視、淚液分泌減少等病變相應的體征.,14,治 療 本病的診斷依據主要是自覺癥狀,治療時應以注重全身征候的辨證,給予適當的內服藥是比較重要的,配合使用相應的外用藥物,也是不可忽視的環節. 一 中醫辨證 (一)邪熱留戀 治法:清熱利肺 方藥:桑白皮湯審視瑤函,15,清肺熱,利肺氣 桑白皮、黃芩、菊花、 旋覆花、桔梗、地骨皮 滋肺陰,清伏火 玄參、麥冬 利濕明目 茯苓、澤瀉 調和諸藥 甘草,桑白皮湯,16,(二)肺陰不足 治法:滋陰潤肺 方藥:養陰清肺

6、湯重樓玉鑰加減 養陰清肺潤燥 生地黃、玄參、麥冬、白芍 助生地、玄參涼血解毒而散節 丹皮 清熱散熱 浙貝 宣肺利咽,清散肺熱 薄荷 調和諸藥 甘草,17,(三)脾胃濕熱 治法:清利濕熱,宣暢氣機 方藥:三仁湯溫病條辨 輕開上焦肺氣,氣化則濕亦化 杏仁 芳香苦辛,行氣化濕 白蔻仁 甘淡,滲利濕熱 薏苡仁 行氣散滿除濕 制半夏、厚樸 增強清利濕熱 滑石、通草、竹葉,宣上暢中滲下,濕利熱清,18,(四)肝腎虧損,陰血不足 治法:補益肝腎,滋陰養血 方藥:杞菊地黃湯醫級 滋腎填精 熟地黃 養肝腎 山萸肉 補益脾腎之陰 山藥 健脾滲濕,助山藥之益脾 茯苓 清泄腎火,防熟地之滋膩 澤瀉 清肝腎之熱,制山萸

7、肉之溫 丹皮 養肝明目 枸杞子、菊花,三陰并補,補中有瀉 寓瀉于補,19,二 外治 根據不同病因選擇有效的滴眼液,一般1-2種 (一)珍珠明目滴眼液滴眼,每日6次 (二)黃連西瓜霜滴眼液滴眼,每日6次 (三)研立爽滴眼液滴眼,每日6次 (四)角膜寧滴眼液滴眼,每日6次 (五)麝香明目滴眼液滴眼,每日6次,,20,三 養生保健 (一)合理安排生活,起居有常,飲食有節,勞逸結合. (二)戶外作業宜戴墨鏡,防止紫外線照射. (三)若有屈光不正,應及時專業驗光配鏡 (四)避免長時間近距離使用目力 (五)閉目養神 閉目靜坐.閉目時須全身自然放松,排除雜念. 每次10分鐘,每日3次. (六)閃爍增視配合眼

8、眶周穴位電刺激 (七)飲食療法 1. 黃豆豬骨湯:黃豆30g,山藥30g,豬骨500g,用清水1500ml煲至500ml,入精鹽適量,喝湯吃豆.,21,2核桃魚頭湯:枸杞子15g,核桃仁20g,草魚頭500g,用清水1500ml煲至500ml,入精鹽適量,溫服. 3. 黑豆漿250ml,鮮蜂蜜15ml,核桃泥30g,將煮沸黑豆漿攪拌核桃泥,加入鮮蜂蜜,拌勻后即可飲用. 4粟米100g,番茄75g,鴿肉150g,用清水1500ml煲至250ml,入精鹽適量,喝湯吃肉. 5白木耳15g,番茄75g,兔肉200g,用清水1500ml煲至250ml,入精鹽適量,喝湯吃肉. 6鮮牛奶250g,蜂蜜50g

9、,先將牛奶煮沸,隨即加入蜂蜜,拌勻,待蜂蜜融化后即可飲用. (八)環境保健,22,1工作學習環境的合理設計 照明條件的設計非常重要.強度與白澀癥有一定關系,過強或過弱的照明,均會引起白澀癥,造成雙眼干澀不爽. 工作和閱讀環境應有良好的照明.建議使用可調節亮度及配置光線柔和燈泡的臺燈,并置于書桌的左前方,避免右手遮擋光源,不要在太陽光直射下或照明不足的地方閱讀和工作. 總之,學習工作環境的陽光充足,空氣暢通,潔凈安寧,給人以良好的視覺環境,可預防和緩解白澀癥.,23,2環境保護 社會發展,人的精神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物質生活日益豐富. 環境保護卻未引起人類足夠的重視,自然生態環境日漸惡化,尤其是

10、大都市,城市建設規劃欠合理,高樓林立,道路狹窄,大氣污染嚴重,綠化面積過小,在如此環境生活工作,極易出現白澀癥. 呼吁社會重視環保,美化環境,保護生態環境平衡外,還要重視改善居住環境,房前屋后,栽種花草樹木;室內設計宜光線充足,空氣流暢;家具墻壁色調要柔和,避免對視覺產生不良刺激. 適時到郊外青山綠水處,登高望遠,呼吸清新空氣,對白澀癥的防治頗有裨益.,24,小結 1.白澀癥是一個常見癥狀,包括西醫的慢性結膜炎、淺層點狀角膜炎、視疲勞、干眼癥等. 2.主要表現為眼睛干澀不爽.臨床可無陽性體征,或有相應疾病的眼部癥狀. 3.以全身癥候辨證為主,不要忽視眼局部用藥.眼部養生保健是防治白澀癥有效措施.,25,復習思考題 1.白色癥的診斷依據 2.白澀癥的治療與保健原則,26,結膜充血,結膜下出血,27,白睛溢血 (教材85-86頁) 西醫:結膜下出血(注意與結膜充血的鑒別) 原因 外傷、手術、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