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道里區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物理試題【含答案解析】_第1頁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道里區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物理試題【含答案解析】_第2頁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道里區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物理試題【含答案解析】_第3頁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道里區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物理試題【含答案解析】_第4頁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道里區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物理試題【含答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試卷第=page22頁,共=sectionpages88頁試卷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88頁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道里區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物理試題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一、單選題1.小鳴同學在研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時,用同一木塊和同一砝碼等器材,做了如圖所示a、b、c三次實驗,他用彈簧測力計拉動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則三次實驗中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A. B. C. D.2.如圖所示的四種動物器官,具有減小壓強功能的是()A.啄木鳥的喙 B.駱駝的腳掌 C.鱷魚的牙齒 D.

蚊子的口器3.賽龍舟是端午節的傳統體育項目,運動員奮力劃槳,龍舟飛速前進。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運動員同時用力時,合力最大B.運動員使用的船槳是費力杠桿C.龍舟劃行的越快具有的慣性越大D.運動員奮力向后劃槳,龍舟向前運動,說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4.平衡車在當今是非常時尚的交通工具,深受年輕人的喜愛。下列關于平衡車的說法中錯誤的是()A.平衡車踏板上有凸凹不平的花紋,可以增大踏板與腳之間的摩擦力B.平衡車車輪做的比較寬厚,可以減小車輪與地面之間的壓強C.平衡車加速上坡時,動能和機械能都增大了D.人站在車上勻速行駛時,人的重力與地面對車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5.如圖所示是在野外用滑輪組拉越野車脫困時的情景,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A.車對地面的壓力與地面對車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B.用力拉車時,車沒被拉動前拉力沒有對車做功C.繩索自由端移動的距離是車移動距離的3倍D.若脫困需2400N的拉力時,繩索自由端的力F至少為1200N6.生活處處有物理,留心觀察皆學問。下列生活中的現象及其解釋正確的是()A.菜刀不鋒利了在磨石上磨一磨,是為了減小受力面積減小壓強B.打開高速行駛的大巴車車窗時,窗簾往外飄,是因為車外空氣流速大,壓強小C.水壩修建為上窄下寬是為了增大受力面積減小水對壩底的壓強D.珠穆朗瑪峰頂的大氣壓強比哈爾濱市地面的大氣壓強大,是因為珠穆朗瑪峰海拔高7.如圖所示,輕質杠桿支點為O,在已調平的杠桿兩端分別掛上一些鉤碼,每一個鉤碼的質量相等,杠桿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兩邊各拿走一個鉤碼,杠桿將A.仍保持平衡并靜止 B.不平衡,向順時針方向轉動C.不平衡,向逆時針方向轉動 D.仍保持平衡,但要轉動8.小鳴復習整理了壓強一章的知識,其中有錯誤的是()A.海綿塊的形變顯示了壓力作用效果B.用微小壓強計可以準確測量液體壓強C.托里拆利實驗可以測出大氣壓值D.船閘是連通器原理的應用9.如圖所示是“推斷物體不受力時的運動”的實驗,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實驗時小車可以從斜面上的不同位置開始下滑B.實驗中運動的小車會停下來,說明物體的運動需要力來維持C.小車在木板上運動的距離最長,所以它消耗的動能最多D.小車在毛巾、棉布和木板上運動的距離不同,但每次小車克服阻力所做的功相同10.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兩次拉著同一物體在同一水平面上運動,兩次運動的圖像如圖所示,其對應的測力計示數分別為和,功率分別為和,則他們大小關系正確的是()A. B.C. D.二、多選題11.如圖所示是小鳴同學在運動會上投擲鉛球從出手到將要落地的過程,如果不計空氣阻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鉛球由時,動能逐漸減小B.鉛球由時,機械能逐漸減小C.鉛球在c點時動能最大D.鉛球在b點的機械能大于a點的機械能12.如圖是甲、乙兩種液體的質量與體積關系圖像,將相同的木塊分別放入盛有甲、乙兩種液體的容器a和b中,木塊靜止時兩容器液面相平,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a容器盛的是甲液體,b容器盛的是乙液體B.木塊在a容器內排開液體的質量較大C.a、b兩容器底部受到液體的壓強相等D.a、b兩容器中木塊下表面受到液體的壓力相等三、填空題13.2024年德國歐洲杯比賽開始了。球場上,足球離開腳仍可以在空中飛行,是因為足球具有,守門員接住球,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14.如圖所示是生活中常用的指甲刀,為了能更省力,使用時通常把手放在點;銼刀上刻有花紋是為了增大。15.一本物理書靜止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對書有支持力。與該支持力相平衡的力是;與該支持力是相互作用的力是。16.如圖C919是我國自行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客機。若不計飛機質量的變化,當C919在水平跑道上加速滑行時,跑道對飛機的支持力飛機的重力;當C919騰空加速上升時,其機械能的增加量動能的增加量。(均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7.如圖所示是一個小型智能水電站的工作原理。用電低谷時(如深夜),電站利用電網多余電能把水從下水庫抽到上水庫中儲存起來;用電高峰時,再利用上水庫中的水發電。(1)蓄能時,水被抽到上水庫中,電能轉化為水的;(2)發電時,若該電站上水庫可用于發電的庫容量為7×106米3,上下水庫平均水位差600米。上水庫中可用于發電的水流到下水庫,水的重力做功為J。()18.如圖所示,用相同的滑輪安裝成甲、乙兩種裝置,分別用FA、FB勻速提升重力為GA、GB的A、B兩物體,不計繩重和摩擦.若GA>GB,則η甲η乙;若FA=FB,則GAGB.(選填“>”、“<”或“=”)19.如圖所示,完全相同的兩塊磚分別平放和立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磚的長:寬:高為4:2:1,若磚平放時對地面的壓力為、壓強為;立放時對地面的壓力為、壓強為,則等于,等于。20.小鳴為了測量一個石塊浸沒在水中的浮力,他先用彈簧測力計測出石塊在空氣中的重力為5N,然后將石塊完全浸沒在水中,彈簧測力計的讀數如圖所示,則石塊所受的浮力為N;繼續讓石塊在水中下沉一些,但未碰到容器底,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將。(填“變大”、“變小”或“不變”)21.如圖所示是我市部分中小學投入使用的新型安全校車。若校車和學生總質量為9000kg,車輪與地面的接觸總面積為0.15m2,則校車對水平路面的壓強為Pa;若校車以12m/s的速度在一段平直路面是勻速行駛,校車受到的牽引力是4500N,則校車發動機牽引力的功率為W。(g=10N/kg)四、簡答題22.出門旅行時,我們都習慣把重物放在行李箱的底部,這樣拉動箱子時會感覺輕便一些。如圖,穩定拉動行李箱時,可以把行李箱看做是一個平衡的杠桿,請用所學杠桿知識解釋其中的道理。五、作圖題23.如圖所示,小鳴將一個玻璃球浸沒在水中,觀察到松手后玻璃球下沉。請畫出水中正在下沉玻璃球的受力示意圖。(水的阻力忽略不計,O為重心)24.如圖所示為生活中使用的“開瓶起子”,請在圖中畫出作用在“開瓶起子”上動力F1的力臂和阻力F2的示意圖.()六、實驗題25.如圖是小鳴用微小壓強計探究液體內部壓強規律的實驗過程。(1)對比圖甲、乙、丙可知:同種液體在同一深度處向各個方向的壓強;(2)對比圖丙和圖丁,U形管兩側液面的高度差相等,由此可知兩種液體密度的大小關系是:;(3)在圖丁中保持探頭的位置不變,向燒杯中逐漸加入水(未溢出),U形管兩側液面的高度差將(選填“變大”、“不變”、“變小”);(4)若要探究液體內部壓強與深度的關系,應進行的操作是:。26.小鳴在復習浮力知識時,整理了一些問題。(1)如圖甲,小鳴想要探究的是浮力大小與的關系。根據測量的數據可知,小鳴所使用物體的密度為;()(2)小鳴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開的液體所受重力的關系”,做了如圖乙所示的實驗,你認為更合理的實驗順序是。彈簧測力計使用和讀數準確的情況下,小鳴得出的實驗結果是:。請分析,產生這一結果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操作過程中;(3)每當看到電視中出現演員被倒塌的房屋砸中,小鳴都為演員捏一把汗。他想測出道具磚的密度。已知:道具磚不吸水,質地較軟且密度小于水;水的密度為。請幫他完成下面實驗步驟。步驟:①在量筒中倒入適量的水,測出水的體積為;②,讀出此時水面對應的刻度為;③將道具磚樣品用細針壓入水中,使其完全浸沒在水中,讀出此時水面對應的刻度為。請用所測出的物理量寫出道具磚密度的表達式,。27.在探究“滑輪組機械效率”時,小鳴利用兩組滑輪組進行了4次測量,用一個動滑輪和一個定滑輪測得前3組數據,用兩個動滑輪和兩個定滑輪測得第4組數據,如下表:實驗次數物重動滑輪重鉤碼上升的高度拉力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滑輪滑輪組的機械效率110.50.10.70.347.6220.50.11.10.3340.50.120.366.74410.10.60.550.0(1)在實驗中,測量繩端拉力F時,應盡量勻速向上拉動彈簧測力計,第2次實驗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保留一位小數)(2)由表中第1、2、3組數據可得出的結論是;(3)滑輪組的機械效率還與繩重及摩擦有關,請計算出第3組實驗中克服繩重及摩擦所做的額外功J;(4)小鳴認為:“機械越省力,它的機械效率越高”。請利用小鳴收集的數據分析這句話是否正確。(寫出分析過程及判斷結果)七、計算題28.如圖是小鳴為養牛場設計的牲畜自動飲水器的示意圖。設計儲水箱A的蓄水深度為0.5m,閥門K處出水口的橫截面積為。支點O到浮球球心的距離為0.8m,浮球C的體積為。要求浮球浸入水中時杠桿水平,K處的活塞即能將出水口關閉。(,g取10N/kg)(1)出水口閥門K受到水的壓力為多少N?(2)杠桿水平時,浮球所受浮力為多少N?(3)若不考慮活塞、桿KB、OC及浮球的重力,支點O到B點的距離應為多少m?(4)實際使用時,活塞、桿及浮球的重力是需要考慮的,若考慮它們的重力,你認為采取什么措施可保證飲水器正常工作?(答出一種措施即可)答案第=page88頁,共=sectionpages99頁答案第=page99頁,共=sectionpages99頁《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道里區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物理試題》參考答案題號12345678910答案ABCDCBCBDA題號1112答案ACAD1.A【詳解】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因素有兩個: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壓力越大,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由圖可知,b、c實驗中接觸面相同,粗糙程度相同,b的壓力大,則b中受到的摩擦力大;a、b實驗中,壓力相同,a的接觸面更粗糙,則a中受到的摩擦力要大一些,故可得故選A。2.B【詳解】A.啄木鳥的喙尖又長,是在了壓力一定時,通過減小受力面積來增大壓強的,故A不符合題意;B.駱駝的腳掌寬大,是在了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受力面積來減小壓強的,故B符合題意;C.鱷魚的牙齒很尖,是在了壓力一定時,通過減小受力面積來增大壓強的,故C不符合題意;D.蚊子的口器也很有尖細,是在了壓力一定時,通過減小受力面積來增大壓強的,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點睛:重點是增大和減小壓強的方法,牢記影響壓強大小的兩個因素,可以通過增大壓力或減小受力面積的方法來增大壓強,反之減小壓強.3.C【詳解】A.運動員同時用力時,方向相同,故合力最大,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運動員使用的船槳,在使用的過程中,動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費力杠桿,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慣性大小只與物體的質量有關,與物體的速度無關,因此龍舟劃行的越快,由于龍舟的質量不變,所以龍舟具有的慣性不變,故C錯誤,符合題意;D.運動員奮力向后劃槳,槳給水一個向后的力,水給槳一個向前的力,使龍舟向前運動,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C。4.D【詳解】A.平衡車踏板上有凸凹不平的花紋,通過增大接觸面粗糙程度,可以增大踏板與腳之間的摩擦力,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平衡車車輪做的比較寬厚,壓力不變,受力面積增大,壓力可以減小車輪與地面之間的壓強,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平衡車加速上坡時,質量不變,速度增大,高度升高,動能、重力勢能均變大,機械能為動能與重力勢能的總和,則機械能增大了,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人站在車上勻速行駛時,人的重力與地面對車的支持力大小不相等,不是一對平衡力,故D錯誤,符合題意。故選D。5.C【詳解】A.車對地面的壓力與地面對車的支持力,這兩個力分別作用在地面和車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用力拉車時,車沒被拉動前,車受到拉力的作用,但在拉力的方向上沒有移動距離,所以拉力沒有對車做功,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由圖可知,承擔物重的繩子的股數是n=2,所以繩索自由端移動的距離是車移動距離的2倍,故C錯誤,符合題意;D.不計繩重和摩擦,則繩子自由端的拉力為因為繩重和摩擦必然存在,所以繩索自由端的力F至少為1200N,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C。6.B【詳解】A.菜刀不鋒利了磨一磨,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減小受力面積來增大壓強,故A錯誤;B.打開高速行駛的大巴車車窗時,窗簾往外飄,是因為車外空氣流速快、壓強小,車內空氣流速慢、壓強大,從而產生向外的壓力差,故B正確;C.水壩修建為上窄下寬是因為液體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這樣可承受更大的壓強,故C錯誤;D.由于海拔越高,氣壓越低。珠穆朗瑪峰頂的大氣壓強比哈爾濱市地面的大氣壓強小,是因為珠穆朗瑪峰海拔高,故D錯誤。故選B。7.C【詳解】根據杠桿平衡條件4G×3=3G×4杠桿平衡,如果兩邊各拿走一個鉤碼,則左邊3G×3>2G×4故杠桿不再平衡,左端下沉,右端上翹,即杠桿向逆時針方向轉動。故選C。8.B【詳解】A.在壓力作用下,海綿發生形變,所以,我們可以通過觀察實驗時海綿的凹陷程度來顯示壓力的作用效果,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在探究液體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當中,通過比較微小壓強計U形管內液面的高度差反應液體壓強的大小,可以研究液體壓強,但不能精確測量出液體壓強的大小,故B錯誤,符合題意;C.托里拆利實驗第一次精確的測出了大氣壓強的數值約等于760mm水銀柱所產生的壓強,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船閘的上游閥門打開時,上游和閘室構成連通器,下游閥門打開時,下游和閘室構成連通器,是連通器原理的應用,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B。9.D【詳解】A.為了讓小車每次到達水平面時的速度相同,實驗時應讓小車從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靜止自由下滑,故A錯誤;B.實驗中運動的小車會停下來,是因為受到阻力的作用,其運動狀態發生了改變,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而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故B錯誤;C.小車到達水平面時的速度相同,說明一開始的動能相同,最后靜止時動能都為零,因此,消耗的動能是相同的,與小車運動的距離無關,故C錯誤;D.小車從同一斜面的統一高度自由下落,到達水平面時速度相等,而小車的質量不變,因此小車的動能相等,機械能是指物體動能和重力勢能的總和,因此小車一開始到達水平面時的機械能是相同的,其最終克服阻力做功,動能變為零,重力勢能不變,因此機械能減少的量相同,每次小車克服阻力所做的功相同,故D正確。故選D。10.A【詳解】由圖像可知,兩次運動的圖像都是過原點的傾斜直線,因此兩次物體都是做勻速直線運動,受到的是平衡力作用,所以兩次的拉力都等于摩擦力,摩擦力不變,拉力不變。因此F1=F2;由圖像可知,在相同時間內,①經過的路程大,所以①的速度大于②的速度,根據公式拉力相同,,故A正確,BCD錯誤。故選A。11.AC【詳解】A.鉛球由a到b時,質量不變,高度增大,重力勢能增大;速度減小,動能減小,故A正確;BD.不計空氣阻力時,整個過程中機械能守恒,所以a、b、c三點的機械能相等,鉛球由時,機械能不變,故BD錯誤;C.a、b、c三點的機械能相等,鉛球的質量不變,b點的鉛球的重力勢能大于a點鉛球的重力勢能,又大于c點的鉛球的重力勢能;b點的鉛球的動能小于a點鉛球的動能,又小于c點的鉛球的動能;a點鉛球的重力勢能大于c點的鉛球的重力勢能,所以a點鉛球的動能小于c點時動能最大,所以鉛球在c點時動能最大。故C正確。故選AC。12.AD【詳解】A.由圖像知,體積相同時,甲液體的質量比乙的大,據知,甲液體的密度比乙的大,相同的木塊放入兩個容器的液體中,都漂浮,但a容器中排開液體的體積比b的小,據阿基米德原理知,a容器中的液體密度比b的大,所以a容器盛的是甲液體,b容器盛的是乙液體,故A正確;B.木塊在兩種液體中都漂浮,則所受的浮力等于木塊自身的重力,所以所受的浮力相等,據知,木塊在兩容器內排開液體的重力相等,質量相等,故B錯誤;C.由圖示知,a、b容器中液體的深度相同,密度不同,據知,容器底部受到液體的壓強不同,故C錯誤;D.物體所受的浮力等于其上、下表面受到液體對它的壓力差,木塊漂浮,上表面受到液體的壓力為0,所受的浮力相等,所以下表面所受到液體的壓力相等,故D正確。故選AD。13.慣性運動狀態【詳解】[1]球場上,足球離開腳仍可以在空中飛行,是因為足球具有慣性,會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2]守門員接住球,球在力的作用下由運動變為靜止,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14.A摩擦【詳解】[1]生活中常用的指甲刀,為了能更省力,使用時通常把手放在A點,因為A點離支點更遠,力臂更大,用到的力就會變小。[2]銼刀上刻有花紋是為了通過增大接觸面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15.書的重力書對桌面的壓力【詳解】[1]物理書在重力和桌面對它的支持力的作用下處于靜止狀態,故與支持力平衡的力應是向下的書的重力。[2]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桌面對書有支持力,同時書對桌面的也有力的作用,即書對桌面的壓力。16.小于大于【詳解】[1]C919加速滑行時,飛機上方的空氣流速大于下方空氣的流速,因而飛機上方氣體的壓強小于下方氣體的壓強,從而對飛機產生升力,使得跑道對飛機的支持力小于飛機的重力。[2]若不計飛機質量的變化,當C919在水平跑道上加速上升時,高度增加,重力勢能增加,速度增大,動能增加,由于機械能是動能與勢能之和,所以機械能的增加量大于動能的增加量。17.重力勢能4.2×1013【詳解】(1)[1]蓄能時,水被抽到上水庫中,消耗了電能,得到了(水的)重力勢能,因此電能轉化為水的重力勢能。(2)[2]上水庫中水的質量為水的重力為水的重力做功為18.><【詳解】不計繩重和摩擦,克服物體重力做的功為有用功,克服物體重力和動滑輪重力做的功為總功,則滑輪組的機械效率:η=×100%,因物體的重力G越大,1+越小,越大,且動滑輪的重力相等,所以,GA>GB時,η甲>η乙;由圖可知,n甲=2,n乙=3,由F=(G+G動)可得,提升物體的重力:G=nF﹣G動,則FA=FB時,提升物體的重力關系為GA<GB.19.1:11:4【詳解】[1]平放或立放時對地面的壓力相同,都為自身重力,故[2]平放時對地面的壓強為立放時對地面的壓強為故20.2.2不變【詳解】[1]由圖可知,測力計的分度值為0.2N,石塊重為5N,石塊浸沒在水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2.8N,根據稱重法可得,石塊浸沒在水中受到水的浮力為[2]根據可知,繼續讓石塊在水中下沉一些,但未碰到容器底,石塊排開水的體積不變(都等于石塊的體積),所以石塊受到的浮力不變,根據稱重法可知,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將不變。21.6×1055.4×104【詳解】[1]校車對水平路面的壓力為根據可得,校車對水平路面的壓強為[2]根據可得,校車發動機牽引力的功率為22.略【詳解】由杠桿平衡原理知,F1L1=F2L2,動力臂和阻力不變,把重物放在行李箱的底部,阻力臂減小,動力越小,越省力,所以這樣拉動箱子時會感覺輕便一些。23.【詳解】根據題意知,玻璃球正在下沉,根據物體的浮沉條件可知,重力大于浮力;二力的作用點都畫在重心,重力豎直向下,所以豎直向下畫出箭頭,并標了重力的符號G;浮力豎直向上,所以豎直向上畫出箭頭,并標了浮力的符號F浮;重力大于浮力,所以重力作用線比浮力作用線長一些,如圖所示:24.【分析】(1)知道力臂是從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距離,由支點向力的作用線引垂線,垂線段的長度即為力臂;(2)掌握動力和阻力的概念,在此題中蓋對起子的力即為阻力.【詳解】(1)首先在F1的方向上作出力F1的作用線,然后從支點O向F1的作用線作垂線,垂線段的長度即為動力臂L1.(2)F1使起子沿逆時針轉動,而瓶蓋對起子的力阻礙了起子的轉動,所以阻力F2的方向豎直向下,如下圖所示:25.相等(或大于)變大將探頭分別浸沒在同種液體不同深度處,觀察比較U形管兩側液面高度差【詳解】(1)[1]對比圖甲、乙、丙可知,U形管兩側液面的高度差相等,則同種液體在同一深度處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2)[2]對比圖丙和圖丁,U形管兩側液面的高度差相等,根據液體壓強公式,丙深度小,則丙的密度大。(3)[3]在圖丁中保持探頭的位置不變,向燒杯中逐漸加入水,深度變大,故U形管兩側液面的高度差將變大。(4)[4]若要探究液體內部壓強與深度的關系,應進行的操作是將探頭分別浸沒在同種液體不同深度處,觀察比較U形管兩側液面高度差。26.物體浸入液體中體積2.2×103DABC略將道具磚樣品放入量筒中,使其漂浮在水面【詳解】(1)[1]圖甲中,液體的密度相同,物體浸入液體的體積不同,因此探究的是浮力大小與物體浸入液體中體積的關系。[2]由圖甲可知,物體的重力為6.6N,物體完全浸入水中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3.6N,則物體受到的浮力為由可得物體的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