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中山一中2025屆高考全國統考預測密卷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1頁
廣東省中山一中2025屆高考全國統考預測密卷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2頁
廣東省中山一中2025屆高考全國統考預測密卷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3頁
廣東省中山一中2025屆高考全國統考預測密卷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4頁
廣東省中山一中2025屆高考全國統考預測密卷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廣東省中山一中2025屆高考全國統考預測密卷歷史試卷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考生信息條形碼粘貼區。2.選擇題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必須使用0.5毫米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書寫,字體工整、筆跡清楚。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4.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知是心之體,心自然會知。見父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悌,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此言出自A.孔子 B.孟子 C.朱熹 D.王陽明2.《權端的年代》一書在介紹大蕭條時宣稱:“蘇聯,卻仿佛免疫似的,絲毫不為所苦……最保守的估計,從1929年開始,一直到1940年,蘇聯工業產量便增加了3倍”。蘇聯取得如此成就的內因在于A.新經濟政策調動了人民的熱情 B.資本主義的危機帶來了發展機會C.高度集中經濟體制的推動 D.國營企業的自主權擴大3.王守仁是這樣闡述他的“良知”概念的:“夫人者,天地之心;是非之心,不慮而知,不學而能,是故謂之良知”;“本來面目,即吾圣門所謂良知”。據此可知,心學A.衍生出一定的思想解放傾向 B.體現出濃厚的客觀唯心主義C.適應了資本主義萌芽的需要 D.形成了鮮明的實用主義特征4.下列是有關黃海海戰細節的記述,據此可以得出的歷史事實是記述出處致遠彈藥盡,適與倭艦吉野值,管帶鄧世昌……謂倭艦專恃吉野,茍沉是船,則我軍可以集事,遂鼓快車,向吉野沖突。吉野即駛避,而致遠中其魚雷,機器鍋爐迸裂,船遂左傾,頃刻沉沒……(清)姚錫光《東方兵事紀略》致遠忽出陣沖突吉野,于是吉野以紐狀火藥連彈裝入快炮擊之,密如雨下,三點三十分遂沉沒。淺野正恭《日清海成史》日艦第一游擊隊見致遠艦奮然挺進,連連轟擊。有數顆榴彈同時命中致遠水線,致使其舷旁魚雷發射管內一枚魚雷爆炸,右舷隨即傾斜,最終艦首先行下沉。1895年出版《普拉茨塞海軍年簽》A.致遠艦被日艦魚雷擊沉 B.致遠艦欲與吉野同歸于盡C.吉野號發炮擊沉致遠艦 D.致遠艦直沖日艦被擊而沉5.某小組為制作“過渡時期大事記”展板搜集了部分資料。其中適合列入展板的是A.和平解放西藏 B.實施聯產承包責任制C.高舉三面紅旗 D.提出初級階段的理論6.下表是對漢代部分畫像磚石主旨內容的歸納。據表格內容可得出的結論是漢代A.個體小農經濟耕作方式簡單 B.牛耕技術得到普遍推廣C.注重在實踐中傳習農業技能 D.小農經營模式正式形成7.第一次工業革命是一場經濟和社會關系的變革。它包括生產組織變革、技術變革和社會階級關系變革。下列與之對應最具代表性的是A.工廠…蒸汽機…工業資產階級B.工場…蒸汽機…產業工人階級C.工場…珍妮機…金融資產階級D.工廠…飛梭…中小資產階級8.假如你是一位導游,需要帶團重走紅軍長征路,以下哪一地點不在此行之列A.江西的瑞金 B.貴州的遵義 C.廣東的廣州 D.甘肅的會寧9.羅馬共和國時期,大法官被授予自行決定訴訟程式的權力,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和“公平”“正義”對《十二銅表法》及其他法律進行解釋、補充和糾正。這一現象表明A.法律的創制具有隨意性 B.貴族仍享有較大的政治特權C.平民與法官矛盾尖銳化 D.羅馬法形成過程具有開放性10.元朝時右丞相鐵木迭兒掌管宣政院,他的兒子也為宣政院使。《元史·奸臣傳》記載了時人的批評,稱其“無功于國,盡居貴顯。”宣政院的“貴顯”在于A.向各省宣達政令 B.負責中央官員選拔C.管理佛教事務和吐蕃地區 D.掌管蒙古兵馬征發11.毛澤東曾提出設想;“是否可以仿照人民代表大會的辦法,設黨的常任代表。我們有人民的國會,有黨的國會黨的國會就是黨的代表大會。我們已經有十年沒有開黨的代表大會了,有了常任代表制度,每年就非開會不可。是否可以考慮采用這個辦法,比如五年一任。”基于這一設想,中國共產黨A.召開了一屆人大一次會議 B.召開了中共“八大”C.初步建立起政治協商制度 D.提出了“一國兩制”12.某同學在《中國歷代行政區劃的變遷》一書中看到下圖。這幅行政區劃體系圖最早出現于哪位君主在位時期A.周武王B.秦始皇C.漢高祖D.漢武帝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32分)材料在1902年新學制頒布之前,中國的新式學堂沒有相互街接的學校體制。據此,張謇認為發展教育須循序漸進,“師范啟其塞,小學導其源,中學正其流,專門別其派,大學會其歸”。經過幾十年的努力,張謇在南通建立起從幼兒園到大學,從普通教育到職業教育,包括社會教育和特殊教育在內的一套比較完整的教育系統。他不僅親自創辦了農校、紡校、商校、師范、醫校、女紅傳習所等許多職業學校;還資助創辦了南京河海工程專門學校、吳商船專科學校、吳縣鐵路學校;創辦了保姆傳習所、政法傳習所、巡警傳習所等職業培訓班。他鑒于全國有近百萬殘疾兒童,缺乏職業能力謀生困難,于民國初年創辦了南通狼山盲啞學校。這些職業學校的創辦,把各種技藝的傳習引進教育領域,破除了封建學校教育中沒有技藝傳授的立足之地和技藝傳播的家族、師徒局限性,是對中國職業教育的創造性開拓。——摘編自程紹珍《張客與中國近代職業教育研究與探索》(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張謇職業教育實踐的特點。(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張謇職業教育實踐的作用。14.(20分)材料董仲舒,廣川人,西漢著名思想家,被歷代學者稱為名儒,著作有《賢良對策》和《春秋繁露》。《漢書》稱他“為群儒首”“為儒者宗”。東漢哲學家王充說:“文王之文在孔子,孔子之文在仲舒。”20世紀六七十年代,學術界普遍認為董仲舒是反面人物,《中國哲學史》中認定他的宇宙觀是天人感應的神學目的論的唯心主義,方法論是“天不變,道亦不變”的形而上學。他提倡“大一統”,主張“獨尊儒術,罷黜百家”,都是為當時封建地主階級建立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專制制度服務,于是就被定性為“反動的思想家”,一無是處。——摘編自《儒家大圣人——董仲舒》(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董仲舒被歷代學者稱為名儒的原因。(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20世紀六七十年代學術界對董仲舒評價的認識。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D【解析】試題分析:“此便是良知”由此,可以看出作者是在解釋良知,聯系所學知識可知,心學家王陽明的核心主張便是“致良知”,故此題應選D項考點:宋明理學點評:進入封建社會中期以來,儒學與佛教、道教的相互影響和融合,出現了“三教合一”的局面。宋明時期,理學獲得極大發展。二程發明宋明理學,把儒家傳統的“天人合一”思想用“天人一理”的形式表達了出來,這是二程對中國哲學思想的一大貢獻。南宋儒家學者朱熹,是理學的集大成者。其思想學說從元代開始成為中國的官方哲學。到了明朝中期,王陽明把“理學”發展到“心學”的新階段,他將“天理”“良知”的封建道德倫理的準則賦予絕對權威性,把程朱理學的客觀唯心主義轉變為陽明心學的主觀唯心主義。中國封建社會中后期儒家思想發展到“理學”和“心學”,反映了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儒學不斷發展完善并走向極端化。2、C【解析】

結合所學可知,斯大林執政時期開創了高度集中的經濟體制,國家按照統一計劃調配人力、物力和財力資源,在較短時間里實現了經濟的快速發展,受益于此,蘇聯迅速實現了工業化,故選C;1929年,斯大林已經公開宣布停止實施新經濟政策,排除A;B項是外因,不是內因,排除;斯大林模式下的國營企業的自主權很低,排除D。3、A【解析】

王守仁對良知的解釋,強調每個人都有內在良知,還原本來面目,據此可知心學注重人的主觀能動性,衍生出了一定的思想解放傾向,A項正確;心學主張天理即是本心,屬于主觀唯心主義,B項錯誤;心學維護封建倫理、致良知與適應資本主義萌芽發展不符,C項錯誤;實用主義與心學強調明心見性不符,D項錯誤。4、D【解析】

由材料信息“遂鼓快車,向吉野沖突……而致遠中其魚雷……頃刻沉沒”“致遠忽出陣沖突吉野,于是吉野以紐狀火藥連彈裝入快炮擊之……遂沉沒”“日艦第一游擊隊見致遠艦奮然挺進,連連轟擊……最終艦首先行下沉”可知,三則史料都明確了黃海海戰中致遠艦直沖日艦被擊而沉,故D正確;三則史料中只有姚錫光的《東方兵事紀略》中提到致遠艦被日艦魚雷擊沉,故A錯誤;三則史料中只有姚錫光的《東方兵事紀略》、淺野正恭的《日清海成史》提到致遠艦欲撞擊吉野,同歸于盡,故B錯誤;三則史料中也只有姚錫光的《東方兵事紀略》、淺野正恭的《日清海成史》提到了吉野號發炮擊沉致遠艦,故C錯誤。5、A【解析】

“過渡時期”就是社會主義過渡時期,是指從1949年新中國成立到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完成,是新民主主義社會向社會主義社會過渡的時期,具有新舊社會交替時期的特征。和平解放西藏是1951年,符合過渡時期的內容,答案為A;B是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不符合題意,排除;1958年產生了“三面紅旗”即總路線、大躍進和人民公社,不符合“過渡時期”,C錯誤;1981年6月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中最早提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排除D。6、A【解析】

根據材料“江蘇省睢寧縣出土的牛耕畫像石”“四川省德陽縣出土的芟草播種畫像磚”“山東省藤縣出土的耕耱畫像石”的內容可以看出當時的小農耕作是牛耕技術、用鐮刀割草、用鋤頭耕地等,都是使用最簡單的工具進行耕作,從而說明漢代的個體小農經濟耕作方式簡單,故選A;單從陜西和江蘇省出土的牛耕畫像石不能表明牛耕技術得到普遍推廣,B錯誤;表格中反映的不是農業技能,C錯誤;材料沒有體現小農經營模式,D錯誤。7、A【解析】

依據材料結合所學可知,第一次工業革命之時,工廠取代手工工場成為主要生產組織形式,蒸汽動力和機器生產是主要的技術變革,產業工人階級和工業資產階級成為社會的主要階級,因此A選項正確。工場是在工業革命之前的生產組織形式,B、C選項錯誤;D選項錯誤,工業革命開始的標志是1765年珍妮紡車的創制,而飛梭是在1733年發明,是在工業革命之前。故正確答案為A選項。8、C【解析】

本題要求選出錯誤的選項。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共創建農村革命根據地,活動中心非中心城市,故C不符合題意;1934年10月,中央紅軍從江西瑞金出發,開始長征。1935年1月,中央紅軍在貴州遵義召開遵義會議。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會師于甘肅會寧。故ABD均與長征有關,故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9、D【解析】

由材料可知,大法官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不斷地豐富和完善羅馬法,這表明羅馬法形成過程具有開放性靈活性,故D項符合題意;法律的創制是根據社會公平正義的需要,不是隨意的,A項不符合題意;材料中看不出貴族享有特權以及平民與法官矛盾尖銳,B、C兩項不符合題意。故選D。10、C【解析】宣政院是元朝掌管全國佛教事務和藏族地區軍政事務的中央機關。忽必烈始置總制院,后改為宣政院。A項為元朝中書省。11、B【解析】

黨的代表大會制度是實現黨內民主和監督的最基本的形式和制度,也是黨的集體領導最基本的形式和制度。根據毛澤東的設想,在聽取了各省、市、自治區黨委負責人的意見后,1956年9月召開的八大“決定采取一項根本的改革,就是把黨的全國的、省一級的和縣一級的代表大會,都改作常任制,多少類似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那樣”。即全國代表大會每屆任期五年,省級代表大會每屆任期三年,縣級代表大會每屆任期二年。這三級黨代表大會一律每年開會一次,即實行年會制。每隔五年、三年、二年換屆時才改選代表,即實行黨代表常任制。黨代會常任制改革,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全面執政后對密切聯系群眾、實行民主決策和民主監督的制度化追求。B正確;召開一屆人大一次會議主要是為了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A排除;政治協商制度屬于愛國統一戰線組織,與材料無關,C排除;鄧小平系統的闡述了“一國兩制”,D排除。故選B。12、C【解析】

根據材料“郡縣”、“王國”、“侯國”等信息可知,漢高祖劉邦在建立漢朝后,在地方行政制度上推行郡國并行制,故C項正確。周武王時期不存在郡縣制,A項錯誤。秦始皇廢除了分封制,與材料“王國”、“侯國”等信息不符,B項錯誤。漢武帝時期,實行推恩令削弱諸侯王實力,但要遲于漢高祖時期,D項錯誤。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1)特點:教育系統比較完整;范圍較廣,類型多種多樣;傳統職業教育與現代職業教育并舉;具有開拓性。(2)作用:培養一大批職業技術人才,有利于當地社會發展;沖擊了傳統教育體制,推動了中國教育的近代化進程;在職業教育體系改革方面起了示范引領作用。【解析】

(1)依據材料中“經過幾十年的努力,張謇在南通建立起從幼兒園到大學,從普通教育到職業教育,包括社會教育和特殊教育在內的一套比較完整的教育系統。”、“他不僅親自創辦了農校、紡校、商校、師范、醫校、女紅傳習所等許多職業學校;還資助創辦了南京河海工程專門學校、吳商船專科學校、吳縣鐵路學校;創辦了保姆傳習所、政法傳習所、巡警傳習所等職業培訓班。”、“……是對中國職業教育的創造性開拓。”等信息結合所學從教育系統比較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