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瀘州市市合江縣合江天立學校高2025屆高三第二次聯考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1頁
四川省瀘州市市合江縣合江天立學校高2025屆高三第二次聯考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2頁
四川省瀘州市市合江縣合江天立學校高2025屆高三第二次聯考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3頁
四川省瀘州市市合江縣合江天立學校高2025屆高三第二次聯考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4頁
四川省瀘州市市合江縣合江天立學校高2025屆高三第二次聯考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四川省瀘州市市合江縣合江天立學校高2025屆高三第二次聯考歷史試卷請考生注意:1.請用2B鉛筆將選擇題答案涂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請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主觀題的答案寫在答題紙相應的答題區內。寫在試題卷、草稿紙上均無效。2.答題前,認真閱讀答題紙上的《注意事項》,按規定答題。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農民詩人王老九受到新中國領導人的接見,回鄉后,他走街串巷用自己的詩歌宣傳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他領導的互助組經過整頓,發展成為農業生產合作社。這些情景最有可能發生在A.解放戰爭時期B.社會主義改造時期C.“文化大革命”時期D.國民大革命時期2.至1952年,我黨共接管官僚企業數量:2400多家銀行,2858家工礦企業,還有交通運輸招商局系統所屬企業和十多家壟斷性的內外貿易企業,并將它們逐步改造為國有。這反映了我國A.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并舉 B.社會主義改造全面推開C.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初見成效 D.計劃經濟體制已經確立3.在中共七大上,毛澤東做了《論聯合政府》的報告,明確指出:“資本主義某種程度的發展代替了外國和本國封建的壓迫,不但是進步,而且有利于資產階級?!痹搱蟾鎯热軦.根植于近代中國的特殊國情 B.指明了民族民主革命的道路C.指引了社會主義革命的方向 D.批評了黨內右傾機會主義錯誤4.唐朝中央政府實行三省六部制,其中有政策“設計廳”之功能的是A.中書省B.尚書省C.門下省D.行中書省5.在人類文明史上,漢字顯得十分獨特:這一套書寫系統的基本結構原則自商朝以來就未曾改變。當甲骨文在19世紀末被重新發現時,中國的學者幾乎立刻就能夠辨識,他們通過甲骨文與金文、篆文互證的方式成功釋讀了大約600多個甲骨文字。如圖是甲骨文、金文與篆文的“日”字,這說明甲骨文A.是中國發現最早的文字雛形B.對后世的造字方式產生重要影響C.阻斷了后世文字的創新發展D.是研究先秦時期歷史的重要資料6.一位詩人在紀念某一歷史事件時賦詩一首:“平地驚雷乾坤轉,百萬學子赴考場。十年夢縈斷筆墨,一張考卷通殿堂。”這一歷史事件是A.教育領域撥亂反正 B.落實十一屆三中全會的精神C.實施科教興國戰略 D.貫徹“三個面向”教育方針7.學者許倬云認為,東漢時期長江流域、四川盆地及東南地區的人口增長非常顯著。政府通過移民,使人口最為密集地區的人口壓力大為減輕。根據許倬云的分析,漢代人口分布的變化A.加劇了漢代的人地矛盾 B.加快了少數民族內遷的步伐C.緩解了邊境地區的危機 D.有利于中國社會發展的平衡8.13世界末到17世紀,被稱為西歐的”原初現代化”時期?,F代意識的興起是其中一個表規,其歷程包括文藝復興、宗教改革、科學革命和啟蒙運動,他們并非環環緊扣,但精神實質卻機通相融。這四場運動的共同作用是A.建立人在信仰事務上的自主性 B.培養新的思維方式和科學精神C.激發人運用理性的勇氣和決心 D.推進人類自主自覺自信的形成9.下表是2006-2008年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率(%),可以說明A.發達國家經濟增速放緩國力衰退 B.世界經濟增長呈現出多元化局面C.美國不再是世界第一大經濟實體 D.發達與發展中國家經濟差距縮小10.下面法國《時事畫報》刊登的漫畫反映了近代史上哪一現象?A.五口通商 B.租界設立 C.瓜分狂潮 D.門戶開放11.二十世紀初,《浙江潮》載《民族主義論》說:“三十年來之制造派,十年來之變法派,五年來之自由民主派”。這一說法反映了當時中國A.派系斗爭十分尖銳 B.政權更替相當頻繁C.社會思潮演進加快 D.民主革命進程加速12.下圖是中國近代發生于華北地區的一次著名戰役的示意圖。這一戰役()A.主要參戰部隊是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 B.屬于抗國民族統一戰線下的正面戰場作戰C.八路軍一一五師在戰役中取得平型關大捷 D.劉鄧率晉冀魯豫解放軍拉開戰略反攻序幕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32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李牧(?—前229年),戰國末期趙國名將,柏仁(今河北邢臺)人,無論是守邊還是抗擊秦軍,都是戰功顯赫的“常勝將軍”,但卻因秦國反間計,遭受趙王猜忌與佞臣暗算而慘遭殺害。之后,秦軍如入無人之境,三個月后趙國滅亡。據《史記》載,趙國共歷十二代國君,其間僅大規模的政變就發生了九次。李牧的悲劇就是在趙國常年兵變的大背景下發生的。法治缺位,人治當道,趙國君主處理國事隨意性較大,且重用佞臣,導致了李牧被誤殺。另外,在駐守邊關抵御匈奴的過程中,李牧的保守策略,招致君臣上下與整個趙國軍民對其作戰勇氣的極大質疑。當時“趙王讓李牧,李牧如故。趙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將”。李牧這種只善于謀國而不善于謀身的做法能不招致殺身之禍嗎?其實李牧不是沒有脫險的機會。當被解除兵權時,如果他能順利地交出來,或許會免于一死。——摘編自王新利《趙國名將李牧人生悲劇探源及鑒示》(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趙國名將李牧悲劇發生的原因。(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李牧悲劇留給后世統治者的啟示。14.(20分)(歷史選修1: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1948年,東北行政委員會吸取蘇聯的經驗,頒布了《東北公營企業戰時暫行勞動保險條例》,該條例對企業職工的醫療、養老、生育保險方面都做了細致的安排,有統一的待遇標準并進行統一管理。這是我國第一次在較大范圍內實行的社會保險制度,為1951年頒布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提供了很好的借鑒。在全國統一的保險條例頒布之前,東北共有79.6萬名職工參加了該保險。1982年,東北部分城市開始試行合同制工人社會養老保險制度。1986年國務院頒布《國營企業實行勞動合同制暫行規定》,借鑒了東北地區的改革成果,決定實行勞動合同制,合同工的養老保險實行社會化統籌,費用由國家、企業、個人共同承擔,同時探索替代公費醫療的改革辦法,這是我國社會保障領域的重大變化?!幾陨蹪h明等《東北地區社會保障建設》(1)根據材料,概括東北地區企業社會保障建設的特點。(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東北地區企業社會保障建設的影響。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B【解析】

根據“過渡時期的總路線”“發展成為農業生產合作社”等信息可知,這一時期是社會主義改造時期,開展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故B正確,排除ACD。2、A【解析】

把帝國主義企業轉變為國有企業一方面是反帝的表現,另外一方面是把私有制變成公有制,既有民主革命的性質,又有社會主義革命的性質,故選A;社會主義改造從1953年開始,B錯誤;社會主義工業化從1953—1957年,C錯誤;計劃經濟得以確立是在三大改造完成以后。D錯誤。3、A【解析】

毛澤東一方面堅持反帝反封,一方面強調發展“資本主義”,體現了新民主主義理論根植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特殊國情。故答案為A項;B項20世紀20年代末已經開辟“工農武裝割據”的革命道路,排除;C項社會主義的方向是消滅資本主義,排除;D項此時中共黨內不存在右傾機會主義錯誤,排除。4、A【解析】

唐朝中央政府實行三省六部制,中書省負責草擬政令,具有“設計廳”之功能,故A正確;門下省負責審核,尚書省負責執行,不符合題意,排除BC;行中書省是元朝的地方行政區劃單位,不符合題意,排除D?!军c睛】解答本題的關鍵信息是“唐朝中央政府實行三省六部制”“設計廳”,聯系所學三省六部制的內容分析解答。5、B【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甲骨文與后來的漢字之間的傳承性和連續性,可知材料體現的是甲骨文對中國漢字的影響,故選B;A說法不符合史實,排除;漢字的書寫系統基本沿襲了甲骨文,排除C;甲骨文主要是商朝時期的文字,西周流行的金文和東周時期的篆字都是在甲骨文基礎上的演進,故甲骨文不能作為研究整個先秦時期的主要的文字載體,排除D。故選B。6、A【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1977年恢復高考制度,百萬學子參加高考的場景,體現了文革結束以后教育領域的撥亂反正,故選A;1978年召開十一屆三中全會,1995年提出科教興國戰略,1983年鄧小平提出“三個面向”教育方針,BCD時間不符合題意,排除。7、D【解析】

依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可知,“東漢時期長江流域、四川盆地及東南地區的人口增長非常顯著”和東漢政府遷移北方人口有關。這不僅減輕了北方經濟重心地區的人口壓力,也促進了南方地區的經濟開發,這有利于中國社會發展趨于平衡,故D項正確;這一措施減緩了北方的人地矛盾,促進了南方的開發,故A錯誤;少數民族內遷是在東漢末年以后,原因是由于中原地區中央集權體制的削弱和社會動蕩,排除B項;緩解了邊境地區的危機與材料無關,故C項的結論。8、D【解析】

根據材料“他們并非環環緊扣,但精神實質卻機通相融”結合所學可知,文藝復興、宗教改革、科學革命和啟蒙運動均彰顯了人們在自然界與社會中的主體意識,共同推進人類在精神層面自主自覺自信的形成,故D項正確;建立人在信仰事務上的自主性指的是宗教改革,排除A項;培養新的思維方式和科學精神指的是科學革命,排除B項;激發人類運用理性的勇氣和決心指的是啟蒙運動,排除C項。故選D。9、B【解析】

2006-2008年間,發達國家經濟增長率呈現下降趨勢,美國下降幅度高于平均水平;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率整體有所下降,但中國和拉美地區呈現上升趨勢,印度有所下降,這說明發展中國家間經濟增長速度出現了分化,由此可見,世界經濟增長呈現多元化局面,故B正確;表中所示發達國家經濟增速放緩,但仍然是正增長,不能說明發達國家國力衰退,故A錯誤;表中沒有美國不再是世界第一大經濟實體的信息,故C錯誤;表中信息反映的是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國家經濟增長率,無法得出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經濟差距縮小的結論,D錯誤。10、C【解析】

圖片中文字“中國之險象”及圖中寓意可知,中國面臨被瓜分的形勢,C正確;材料中不能看到五口通商、租界的設立、門戶開放等信息,故A、B、D與材料無關。11、C【解析】

試題分析:根據題目“二十世紀初...三十年來之制造派,十年來之變法派,五年來之自由民主派”即可說明當時的社會思潮呈現多元化的特點。故C正確??键c:中華民族的覺醒與抗爭?辛亥革命與中華民國的建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詳解】12、A【解析】

根據題干中“華北地區”和圖片中的“晉西北”“晉綏”“晉冀豫”可知,該圖片反映的是抗日戰爭時期敵后戰場的一場戰役,從圖片可以得知,我軍的主要目標是敵人的鐵路,由此可知,該戰役是百團大戰,結合所學可知,百團大戰的主要參戰部隊是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第八路軍,故A項正確;百團大戰是抗日戰爭相持階段八路軍在華北地區發動的一次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戰役,華北地區屬于敵后戰場,不是正面戰場,故B項錯誤;根據所學可知,平型關大捷是太原會戰中的一次戰役,屬于正面戰場,故C項錯誤;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拉開了解放戰爭戰略反攻的序幕,千里躍進大別山不是發生在抗日戰爭期間,故D項錯誤。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1)原因:趙國政變頻發,政局動蕩;趙國法制不健全;奸臣當道,君王昏庸;本人性格倔強,缺少變通;趙國誤中秦國反間計。(2)啟示:統治者自身要有良好的政治素質;善于知人、用人和納諫;完善法制,避免決策的隨意性等?!窘馕觥?/p>

(1)原因:據材料“據《史記》載,趙國共歷十二代國君,其間僅大規模的政變就發生了九次”可知,趙國政變頻發,政局動蕩;據材料“法治缺位,人治當道,趙國君主處理國事隨意性較大,且重用佞臣,導致了李牧被誤殺?!笨芍?,趙國法制不健全;奸臣當道,君王昏庸;據材料“李牧這種只善于謀國而不善于謀身的做法能不招致殺身之禍嗎?其實李牧不是沒有脫險的機會”可知,李牧性格倔強,缺少變通;據材料“但卻因秦國反間計,遭受趙王猜忌與佞臣暗算而慘遭殺害”可知,秦國使用反間計,趙國誤中秦國反間計。(2)啟示: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從統治者自身要有良好的政治素質;善于知人、用人和納諫;完善法制,避免決策的隨意性等角度回答。14、(1)政府頒布相關政策,統一管理;覆蓋面較廣;影響較大;探索走在全國前列;社會保障建設制度與時俱進;前期借鑒了蘇聯經驗。(2)保障和改善了民生;促進了社會主義政權的建立和鞏固;促進了東北地區經濟的發展;為全國性改革積累經驗?!窘馕觥?/p>

(1)依據材料“1948年,東北行政委員會吸取蘇聯的經驗,頒布了《東北公營企業戰時暫行勞動保險條例》”可知東北地區企業社會保障建設前期借鑒了蘇聯經驗;依據材料“《東北公營企業戰時暫行勞動保險條例》,該條例對企業職工的醫療、養老、生育保險方面都做了細致的安排,有統一的待遇標準并進行統一管理。”可知東北地區企業社會保障由政府頒布相關政策,統一管理,并且覆蓋面較廣;依據材料“這是我國第一次在較大范圍內實行的社會保險制度,為1951年頒布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提供了很好的借鑒?!笨芍獤|北地區企業社會保障建設影響較大,走在了全國前列,并為國家企業社會保障建設提供了借鑒;依據材料“1982年,東北部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