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上饒市“山江湖”協作體2025屆高三第六次模擬考試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1頁
江蘇省上饒市“山江湖”協作體2025屆高三第六次模擬考試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2頁
江蘇省上饒市“山江湖”協作體2025屆高三第六次模擬考試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3頁
江蘇省上饒市“山江湖”協作體2025屆高三第六次模擬考試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4頁
江蘇省上饒市“山江湖”協作體2025屆高三第六次模擬考試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江蘇省上饒市“山江湖”協作體2025屆高三第六次模擬考試歷史試卷請考生注意:1.請用2B鉛筆將選擇題答案涂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請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主觀題的答案寫在答題紙相應的答題區內。寫在試題卷、草稿紙上均無效。2.答題前,認真閱讀答題紙上的《注意事項》,按規定答題。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2008江蘇卷,歷史,20)1946年,美國前總統發表聲明:“目前,只有我們能夠把自己的政策強加給世界?!?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發明聲明:“美國決心用一種新的彬彬有禮的態度來很好地傾聽北約伙伴的意見?!泵绹鴳B度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美國實力衰弱,尋求歐洲支持B.古巴導彈危機爆發,美國尋求歐洲幫助C.美歐關系惡化,美國力圖緩和D.歐洲共同體建立,美國重視歐洲地位2.《倉頡篇》是秦朝李斯編寫的識字學書范本,漢代廣為流傳。在西漢后期,社會上出現了“《倉頡》多古字,俗師失其讀”的局面,朝廷甚至專門派人講解傳授。這是由于A.王朝更替造成文化中斷B.隸書在社會上普遍使用C.文字教育普及程度有限D.書法藝術追求個性審美3.“一五”期間建設的項目,特別是蘇聯援建的項目,主要配置在東北地區、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150項中的106個民用工業企業,布置在東北50個、中部32個;44個國防企業,布置在中西部地區35個,其中21個安排在四川、陜西兩省。由此可見,該布局A.意在強化東北地區工業中心地位 B.突出資源分布與軍事需要的結合C.照搬了蘇聯社會主義工業化模式 D.以經濟的協調發展為根本出發點4.下表反映的是新中國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的相關數據。表格數據反映了當時中國項目工業增值農業增值糧食(億噸)計劃值14.7%4.3%1.9完成值18%4.5%1.95A.著手國民經濟恢復任務B.優先發展重工業C.制定的經濟目標較為穩妥可靠D.發展生產力與變革生產關系相結合5.歷史地圖包含了政治、經濟、文化等多種信息,比較《唐代詩人分布》和《宋代詞人分布》圖,二者的差異可以說明A.民族融合利于社會文化繁榮B.地域的差異逐漸影響文化特點形成C.宋代經濟文化發展優于唐代D.經濟重心的南移帶來文化重心南移6.以下最能體現19世紀末20世紀初至20世紀中葉世界歷史變化主題的是A.世界現代化的縱深發展B.世界體系的裂變與重組C.全球一體化的波浪推進D.東西方世界的持久對立7.商代出土的青銅器,禮器居多,大多凝重莊嚴,配以繁縛、神秘的飾紋。然而,西周中期以后的青銅器,食器組合漸趨增多,形制較前期簡便,飾紋也趨于簡化,漸漸失去神秘意味。促成這一變化的主要因素是A.分封制度的影響 B.儒家思想的岀現C.治國理念的轉變 D.工商食官的衰敗8.2020年1月29日,歐洲議會全會以621票贊成、49票否定、13票棄權,通過了英國脫歐協議。這說明A.歐盟是合作較為松散的組織 B.經濟區域集團化發展受到重大的挑戰C.歐洲議會的作用正逐步減弱 D.英國為經濟全球化探索出一種新模式9.下面表格匯集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為紀念抗日戰爭勝利所發行的郵票。其中,60周年的紀念郵票與之前相比,其主題的最主要變化在于紀念周年枚數和內容20周年4枚:毛主席的著作、八路軍東渡黃河、人民戰爭勝利、光榮參軍40周年2枚:盧溝橋抗日、戰斗在長城內外50周年8枚:七七戰火、臺兒莊大捷、百團大戰、敵后游擊戰、芒友會師、華僑捐獻、臺灣光復、偉大勝利60周年4枚:全民抗戰、中流砥柱、諾曼底登陸、攻克柏林1枚小型張:和平與正義A.強調中國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作用B.肯定了美蘇兩國對中國抗戰的援助C.展示了中華民族團結抗戰的偉大力量D.突出了中國共產黨在抗戰中的地位10.夏、商王位的傳承多實行兄終弟及或父子相傳,而周代強調“嫡長子繼承制”。這一變化從本質上說明了A.宗法觀念開始形成B.貴族政治走向衰落C.宗法體系逐步完備D.家國體制正式確立11.湯因比說:“如果歷史學家是誠實的、具有自我批評精神的,并且很擅長反省藝術和心理分析,那么他肯定將盡最大努力去撰寫一部沒有偏見的歷史;但是即使如此,我相信,他的成功最多只能是局部的。”可見作者認為A.歷史本身不具有客觀性 B.歷史學家必須具有自我批評糖神C.歷史作品都帶有主觀性 D.歷史學家應該帶著偏見研究歷史12.下表是建國后某次會議的部分決議內容。據此判斷這次會議是A.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 B.中共八大C.全國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 D.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32分)材料1919年1月,參戰國在巴黎召開國際會議,經過六個月的爭吵,最后制定了《凡爾賽和約》。美國總統威爾遜帶著他的“十四點原則”參加了巴黎和會,強調重建國際秩序與和平。但是,美國在巴黎和會中并沒有起到主導作用,其中一個重要影響因素是威爾遜患了流感。從1919年4月3日傍晚開始,威爾遜突然發病,一些緊急會議和談判都在病床或者他的臥室里舉行。在生病之前,他揚言,如果要他放棄原則的話,他寧可不簽訂協議,退出和會但在病后的談判中,威爾遜同意了由克里蒙梭制定的規則,要求德國賠款并承擔發起戰爭的全部責任。威爾遜不僅對意大利的大多數要求做出讓步,并且同意日本獲得德國在中國的特權。這些都違反了威爾遜先前宣稱的那些不可侵犯的絕對原則。——摘編自王葉英《1918年大流感對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影響》(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美國在巴黎和會中沒有起到主導作用的原因。(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凡爾賽和約》的制定帶來的影響。14.(20分)(歷史選修3: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材料1970年,拉美21國通過了《拉丁美洲國家關于海洋法宣言》,宣布各簽字國在200海里海域內享有主權和專屬經濟區的管轄權。美蘇則鼓吹“公海自由”論,極力抵制拉美國家的海洋權主張。1973年,非洲統一組織通過了《關于海洋法問題的宣言》,宣布非洲國家有權建立限度為200海里的專屬經濟區或管轄范圍。同年,在美蘇等國推動下,聯合國第三次海洋法會議開幕,擬締結《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會期長達10年。1981年里根政府上臺后,立即宣稱對公約中的第十一部分“國際海底區域制度”不滿。該部分規定,將國家管轄范圍以外的海洋底土及其資源規定為''人類共同繼承財產”,建立“國際海底管理局”代表全人類行使這一權利。還規定海底資源開采者有義務向發展中國家無償轉讓深海采礦技術,并要求開發海底礦產資源時要保護發展中國家利益。到1982年,與會國最終以壓倒多數通過了該公約,但美、英、法、德四國反對?!幾悦甾@佟睹绹醇尤耄悸摵蠂Q蠓üs>之原因探析》等(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締結的原因。(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評美國反對《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行為。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D【解析】從材料可以看出美國態度由“強加”(1946年)到“很好的傾聽”(1972年),主要原因在于歐洲的聯合使歐洲的實力大大提升,沖擊了戰后的兩極格局。所以正確選項是D項。2、B【解析】

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可知,李斯所編的《倉頡篇》以小篆書寫,漢代流行隸書,小篆已是“古字”故而民間不識,這說明隸書在社會上普遍使用,故B項正確;中國古代的文化沒有中斷,故A項排除;材料沒涉及到教育的普及,故C項排除;材料沒有涉及到書法藝術,故D項排除。3、B【解析】

蘇聯援建的項目多布局在東北、中部和西部地區,此布局一方面迎合了資源的分布,有利于發展,另一方面布局中部和西部地區也有利于維護國防安全,故選B;東北只是布局地區之一,沒有體現中心地位,排除A;C項與材料主旨無關,排除;該布局兼顧資源分布與國防安全,并不僅僅是協調經濟發展,排除D。故選B。4、C【解析】

1949年到1952年,我國著手國民經濟恢復任務,排除A;材料沒有反映優先發展重工業的信息,排除B;一五計劃的計劃值與完成值大致吻合,說明制定的經濟目標較為穩妥可靠,故選C;材料沒有反映社會主義建設與社會主義改造相結合的信息,排除D。5、B【解析】

材料地圖可見唐代詩人主要分布于關中一帶,這與當時政治經濟重心分布有關,而宋代政治重心分別在開封和杭州,經濟重心逐漸南移,因此宋代詞人分布于黃河和長江中下游由此可見地域差異逐漸影響文化特點的形成,選項B正確;材料中民族融合并不明顯,選項A排除;材料僅僅是唐代詩人和宋代詞人的分布情況簡介,無法由此推斷兩個朝代經濟和文化發展的優劣,選項C排除;宋代詞人的分布區域既受到政治重心的影響,也受到經濟重心的影響,不能得出文化重心南移結論,選項D排除。6、B【解析】

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導致帝國主義分裂成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矛盾激化的結果是第一次世界大戰。20世紀中葉,法西斯主義國家的侵略擴張促使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成立,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成立又加速法西斯國家的敗亡,故B符合題意;19世紀末20世紀初至20世紀中葉主要大事是兩次世界大戰,戰爭的環境不利于世界現代化和一體化,故AC不符合題意;D中“持久對立”不符合史實,故D不符合題意。7、C【解析】

依據材料,結合所學可知,西周的青銅器紋飾神秘意味漸淡,而青銅器在商周時期多為禮器,商周青銅器的紋飾風格變化反映了周代政治倫理相對于商代更加世俗化,即治國理念的轉變,故C正確;分封制不是紋飾風格變化的主要原因,排除A;儒家思想在西周并未出現,排除B;西周時期實行工商食官政策,并沒有衰敗,故D項錯誤。8、B【解析】

依據材料“通過了英國脫歐協議”并結合歐盟的發展可知,英國脫離了歐盟影響了歐盟一體化進程,表明經濟區域集團化發展受到重大的挑戰。B正確;歐盟是一個政治、經濟一體化的組織,A錯誤;英國脫離歐盟是歐洲議會投票的結果,體現了歐洲議會的作用,C錯誤;材料反映的是經濟區域集團化的挑戰,而不是經濟全球化的新模式,不符合材料主旨,D錯誤。故選B。9、A【解析】

表格中20﹣50周年均以強調共產黨敵后抗戰為主,而60周年明顯注重全民抗戰以及世界反法西斯在抗戰中的作用,故本題選擇A項;B、C只是表格中反映的一部分,不全面,排除;選項D屬于20﹣50周年主題,排除。10、C【解析】據材料“嫡長子繼承制”,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嫡長子繼承制解決了貴族在權力、地位、土地和財產方面的矛盾,從本質上說明了宗法體系逐步完備,故C項正確;周代之前宗法觀念已經開始形成,故A項錯誤;“嫡長子繼承制”不能說明貴族政治走向衰落,故B項錯誤;材料沒有反映家國體制的確立,故D項錯誤。故選C。11、C【解析】

從材料中的”如果歷史學家是誠實的、具有自我批評精神的,并且很擅長反省藝術和心理分析,那么他肯定將盡最大努力去撰寫一部沒有偏見的歷史;但是即使如此,我相信,他的成功最多只能是局部的“其實,這是在說,以為優秀的歷史學的作品,不可能做到完全還原歷史,它始終帶有歷史學家對這個世界的看法和理念。故選C。12、B【解析】

1956年中共八大《有關政治報告的決議》中規定:社會主義的統一市場應當以國家市場為主,同時附有一定范圍內的國家領導下的自由市場,作為國家市場的補充。B正確;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的召開主要是為了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A排除;全國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召開主要是為了籌備新中國成立的相關問題,C排除;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做出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D排除。故選B。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1)原因:列強之間的利益關系錯綜復雜;十四點原則過于理想化;美國的實力不足以主導世界;威爾遜患了流感。(2)影響:戰勝國在不同程度上實現了自己的目的,戰后帝國主義國際秩序開始確立;違背了和平平等原則,損害了中國等國家的利益;對德國的處置過于苛刻,在國際關系中埋下了罪惡的種子【解析】

(1)依據材料“美國總統威爾遜帶著他的‘十四點原則’參加了巴黎和會,強調重建國際秩序與和平。但是,美國在巴黎和會中并沒有起到主導作用”“威爾遜患了流感”,結合一戰后的國際關系、威爾遜十四點原則的局限性以及一戰后美國的實力狀況分析。(2)依據材料“威爾遜同意了由克里蒙梭制定的規則,要求德國賠款并承擔發起戰爭的全部責任。威爾遜不僅對意大利的大多數要求做出讓步,并且同意日本獲得德國在中國的特權。這些都違反了威爾遜先前宣稱的那些不可侵犯的絕對原則”,結合所學從對戰勝國、戰國國際秩序、對中國等國以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