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上海市上外附大境中學高三第六次模擬考試語文試卷含解析_第1頁
2024-2025學年上海市上外附大境中學高三第六次模擬考試語文試卷含解析_第2頁
2024-2025學年上海市上外附大境中學高三第六次模擬考試語文試卷含解析_第3頁
2024-2025學年上海市上外附大境中學高三第六次模擬考試語文試卷含解析_第4頁
2024-2025學年上海市上外附大境中學高三第六次模擬考試語文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上海市上外附大境中學高三第六次模擬考試語文試卷注意事項1.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2.答題前,請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簽字筆填寫在試卷及答題卡的規定位置.3.請認真核對監考員在答題卡上所粘貼的條形碼上的姓名、準考證號與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對應選項的方框涂滿、涂黑;如需改動,請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選擇題,必須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簽字筆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無效.5.如需作圖,須用2B鉛筆繪、寫清楚,線條、符號等須加黑、加粗.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材料一2010年《國家競爭力藍皮書》近日在京發布。《藍皮書》指出,中國的核心競爭力與大國地位不相符合,高端人才指數、教育與健康指數等均與美國等發達國家有很大差距。在人力資源總量上,中國依靠人口眾多的優勢,在C20國家中排名穩居第一,并遠遠領先其他國家。這得益于我國高等教育的日漸普及。但更能反映一國人力資本水平的人力資本構成指數卻連續五年排在第18位,指數值僅是美國的1/12,日本的1/10,差距非常大。這說明中國人力資源總量雖大,但是擁有技能人才、工程師和科學家的比例很低,勞動力整體素質不高。(摘編自2010年10月25日中國新聞網)材料二1949年,中國的起跑線非常低,各項指標甚至低于一些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的平均水平。當時印度的鐵路是中國的三倍;印度人的平均壽命比中國人長5.6歲;印度的主要工業產出,比如鋼鐵、化肥、煤炭、水泥、電力等,都遠超中國。短短半個多世紀的時間,是什么讓中國以如此驚人的速度發展呢?這其中的關鍵就在于,中國一直為之奮斗而印度忽視的一件事——全民掃盲運動。新中國成立之初,全國5.5億人口,其中80%是文盲。而到2018年,中國人的識字率已經達到了96.4%,已接近中等收入國家水平。而當今印度的識字率不到75%,這意味著與印度相比,我們少了2.6億文育。這堪稱人類文化教育史上的奇跡。“掃盲”為每一個中國人帶來的,不僅是基本知識文化水平的進步,更是一種教育普及、終身學習的理念。20世紀60年代以來,“功能性掃盲”概念開始在全世界傳播。功能性文盲是指具有閱讀、書寫或計算能力,但是卻缺乏利用這些能力來處理某些日常生活事務的人。因此,以識字為主要目的的掃盲方式已經逐漸難以為繼,掃盲向更廣泛的教育內容拓展。消滅文盲,最終要靠基礎教育的發展。經過數十年努力,我國教育普及程度已達到或超過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中國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0.6年,義務教育機制的建立、發展和普及、完善,堵住了新文盲產生的源頭。(摘編自瞭望智庫《憑啥中國能遠超印度?》)材料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中國婦女的文盲率在90%以上,女童入學率僅有20%。建國后45年內,全國1.1億婦女脫盲,女性文盲率到1993年已降至30%。經過義務教育普及和“春蕾計劃”推動,上世紀90年代以來,女童入學率顯著提升。到2000年,中國婦女文盲率降至4.21%,成果較男性更加突出……但女性文盲率仍高于男性。到2002年,全國仍有500萬婦女文盲。占總數的65%。女性文盲主要分布在邊遠貧困農村,這些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比較落后,女童的輟學率高,婦女文盲新生、復盲現象還時有發生。有關資料顯示,2003年,我國貧困農民家庭勞動力文盲率為22.4%,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掃盲問題,特別是婦女掃盲問題不得到解決,勢必影響全面脫貧和區域均衡發展目標的實現。(摘編自溫友祥《西部貧困地區婦女教育和培訓問題的思考》)材料四黨的十八大以來,總書記把科教興國、人才強國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放在國家發展的核心位置,高度重視人才,重視科技。未來綜合國力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人才的優勢就是國家實力的優勢,誰能培養和吸引更多優秀人才,誰就能在競爭中占據優勢。(摘編自2018年05月26日人民網《科教興國,人才強國》)1.下列對文章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截止至2010年,我國的人力資源總量居世界第一,但相比于美日等發達國家,我們的勞動力整體素質尚有較大差距。B.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之初,我國各項事業發展都比較落后,全國文盲人口超過4億,可以說是一個“文盲大國”。C.經過建國后全社會幾十年的不斷努力,我國已經建立并基本普及了義務教育,國民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已到10.6年。D.截止到上世紀90年代中期,我國共有超過1億名女性脫盲,女性文盲率顯著下降,相較于男性脫盲成果更為突出。2.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材料一成文于2010年,彼時我國正處于綜合國力快速提升的階段,這篇文章反映了作者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和長遠眼光。B.材料二回顧我國1949年以來取得的掃盲成就,主要通過與印度等發展中國家相關數據的比較,凸顯了我國教育的高速發展。C.材料三側重從婦女教育角度以客觀辯證的態度審視建國以來的掃盲運動成果,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也正視了存在的不足。D.綜合前三則材料可知,中國不斷前進的進程,也是掃除文盲不斷推進的過程,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我國綜合國力的提升。3.結合材料內容,簡要概括發展教育對于中國崛起和未來發展的意義。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總書記在敦煌研究院的講話中深刻指出,研究和弘揚敦煌文化,既要深入挖掘敦煌文化和歷史遺存背后蘊含的哲學思想、人文精神、價值理念、道德規范等,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更要揭示蘊含其中的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懷和文化自信。大量的各類歷史文物遺存,啟示我們去認識敦煌文化內涵的博大精深。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佛教在古代敦煌宗教文化中始終占據著主要地位。佛教文化的昌盛,不僅體現在中國大乘佛教的各個主要思想宗派的相互促進和發展,傳譯、抄寫佛經以及開窟造像、舉行法會等正統的宗教活動的頻繁和規模,也體現在敦煌古代人民的日常生活、歲時節慶和娛樂活動中所反映的幾乎無時、無處不在的佛教文化印跡。同時,道教作為土生土長的中國宗教,也以它所特有的根深蒂固的多神崇拜的思想方法存在于古代敦煌。另外,其他外來宗教如祆教、摩尼教、景教和伊斯蘭教等,也在特定的民族文化圈內暢行其道。敦煌文化這一現象的價值在于不同文化價值體系的和睦相處。敦煌文獻中還有大量非漢語文獻,許多是已經消失的“死語言”,如回鶻文、于闐文和粟特文等。這些文獻對于相關民族的歷史文化研究的價值和意義自不待言,其與漢文文獻以及多種宗教的共處、交流本身,展示了敦煌文化的自信、自由、開放和包容并蓄。在這樣文化基礎上的文化昌盛和博大精深,是文化發展的必然結果。這種文化昌盛的因果邏輯,對于我們今天的文化建設和價值取向,應該具有很強的啟示意義。敦煌文學作品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傳世文人詩文的抄本,屬傳統的文人士大夫的正統文學作品;一類是以講經文、變文、詞文、話本、緣起故事、俗賦、曲子詞、白話詩等為代表的俗文學作品。特定意義上的“敦煌文學”顯然是指敦煌特有的俗文學,它鮮活、明快,具有濃郁的宗教、生活氣息。鴻篇巨制《維摩詰經講經文》,已經孕育了后代章回體白話小說的雛形。敦煌的文學藝術體現著兼收并蓄、自信創新的恢弘氣度。敦煌壁畫題材極為豐富,壁畫繪制積極汲取相應時代最先進的繪畫技法和理念,于線條和色彩的騰轉挪移中緊扣時代脈搏,深涵經義意蘊,致使畫作美不勝收。在兩晉南北朝至隋唐時代中原畫家作品大都失傳的今天,敦煌壁畫就成為我們認識中古時代中國繪畫史的重要依據。在南北朝時期,傳自西域的畫法逐漸被中國的畫家所吸收,畫史記載北齊畫家曹仲達畫人物衣紋稠疊如出水之狀,被稱為“曹衣出水”。南朝張僧繇曾采用“凹凸法”在南京一乘寺繪制壁畫。曹、張的畫法正是傳自印度和西域的畫法,在敦煌早期壁畫中十分流行。其中展現的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懷和文化自信,為我們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提供了豐富的精神支撐。(摘編自樊錦詩《保護傳承敦煌文化增強中華文化自信》,有刪改)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佛教在敦煌宗教文化中始終占據著主要地位。B.敦煌文獻中的大量非漢語文獻,因為屬于“死語言”,對于歷史文化研究價值很大。C.“敦煌文學”中的俗文學包括講經文、變文、詞文、話本等多種體裁,極具研究價值。D.曹仲達的“曹衣出水”和張僧繇的“凹凸法”,正是傳自印度和西域的畫法。2.下列對原文論述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采用了“總——分”的論述結構,具體分析了敦煌文化中蘊含的精神財富。B.文章以講話開篇,同時作為全文中心觀點,既高屋建瓴又提綱挈領。C.文章第四段舉出《維摩詰經講經文》,旨在論證敦煌文學的兼收并蓄自信創新。D.文章基于“古為今用”的邏輯前提,重點論述了敦煌文物遺存、文獻等兩方面。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在古代敦煌,各種宗教都大體和睦相處,表現了敦煌文化的自信自由、包容并蓄。B.因為兩晉南北朝至隋唐時代中原畫家作品大都失傳,敦煌壁畫更顯珍貴。C.敦煌曲子詞屬于特定意義上的“敦煌文學”,與傳統的文人士大夫作品沒有關系。D.我們進行今天的文化建設,應該認真總結發揚古代敦煌的經驗,擴大國際文化交流。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成各題材料一:當今界處于因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代,消除矛盾、化解危機,實現全人類的可持續發展,是全球治理的大課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中國順應時代發展大勢向世界貢獻的中國方案,其中“堅持對話協商”“堅持共建共享”“堅持合作共贏”“堅持交流互鑒”“堅持綠色低碳”的行動主張直接回應了“世界怎么了、我們怎么辦”這一全球治理難題。目前,中國正通過一系列舉措將理念落實為現實行動,以自己的實踐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展現中國大國擔當,為完善全球治理貢獻中國力量。2014年至2016年,中國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貿易總額超過3萬億美元,對沿線國家投資累計超過500億美元,“一帶一路”倡議取得的豐碩成果為發展開放型世界經濟注入了強大的“中國力量”。(摘編自任潔《人類命運共同體:全球治理的中國方案》、譚星宇《開放的世界開放的經濟》)材料二:2019年1月3日,嫦娥四號探測器自主著陸在月球背面,實現了人類探測器的首次月背著陸和巡視探測,并通過“鵲橋”中繼星傳回了世界第一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像圖。嫦娥四號中繼星“鵲橋號”201B車5月21日發射成功目前運行在地月引力平衡點L2點為嫦娥四號探測器提供地月中繼通信支持嫦娥四號任務引入了德國、瑞典、沙特等多項國際合作項目,開辟了我國月球與深空探測國際合作的新范式。這些國際合作載荷將向全世界科學家開放數據,為人類和平利用太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中國方案、中國力量。過去十年,中國向亞太空間合作組織提供22萬幅衛星圖像,約8000景衛星圖像在成員國得到應用,促進了亞太區域科研、災難監測與管理能力和水平的提高;中國利用優勢資源,服務航天領域的博士研究生學位教育,為各成員國培養青年英才;中國提出與亞太空間合作組織各成員國共同構建“一帶一路”空間信息走廊的倡議,并在第一屆高峰論壇期間與各成員國共同發布《北京宣言》,以提升各成員國航天基礎能力、共享服務能力、快速響應能力、產業驅動能力和互聯互通能力。(摘編自新華網《“嫦娥四號”月背探索記》、張克儉《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為亞太空間合作頁獻中國力量》等)材料三:2017年5月我國首次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又稱“可燃冰”)試采成功,這是中國能源開發一次歷史性突破,對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具有重要而深遠的影響。每立方米的可冰天然氣燃燒產生的能量是等量常規天然氣的1.43倍,明顯高于煤炭、石油,燃燒污染卻又比煤炭、石油小,更加清潔環保。神狐海域可燃冰試采攻堅克難獲得成功,依賴于“中國理論”的創新。試采現場指揮部辦公室主任邱海峻介紹說,我國在全球率先建立了可燃冰“兩期三型”成礦理論,創立可燃冰“三相控制”開采理論,應用于試采模擬和實施方案制定,確保了試采過程安全可控。“低滲粉砂質儲層水合物礦藏在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廣泛分布,很多國家對可燃冰有強烈需求。我們現在掌握了這一技術,將來可以進行技術輸出,有利于解決一帶一路’沿線資源、能源問題,推動‘一帶一路’沿線的經濟發展和融合。”邱海峻說。(摘編自吳濤、攀,張旭東《我國可燃冰資源可用百年以上》)材料四:新世紀以來,能源、環境、氣候變化問題嚴重制約著全球可持續發展,而中國倡導的建設全球能源互聯網,加快清潔能源國際共享,正在成為世界各國的共識。目前,我國正加快構建清潔能源低碳體系。在核電研究方面,作為四代核電技術的高溫氣冷堆是一種近乎理想的安全的核反應堆,業內人士將其稱為“固有安全性”。清華大學核能與新能源研究院院長張作義指出:“關于第四代核能技術,國際上美國、德國、日本、俄羅斯都做了大量的研究,但只做到方案研究,而我們國家是世界上第一個實際建造電站的。2018年10月31右,由哈電集團(秦皇島)重型裝備有限公司承建的蒸汽發生器通過出廠驗收,標志高溫氣冷堆示范工程關鍵設備的研發制造難題已全面攻克。對此,哈電重裝董事長王守革自豪地說:“這臺高溫氣冷堆核電蒸汽發生器的研制成功,從設計、材料、工藝各個環節都實現了完全的自主創新,為我國核電在‘一帶一路’中順利走出去開辟了一條全新道路。”(摘編自王璐、左翰嫡《全球能源互聯網頂層設計已完成》,韓維正《低頭有勇氣抬頭靠實力》)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我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著力打造共建共享、合作共贏的國與國關系,內容涵蓋了經濟、科技等多個領域,其中又以貿易投資為工作重心。B.“鵲橋”中繼星把接收到的地面站的遙控指令通過前向鏈路轉發給著陸器、巡視器,再經由返向鏈路把收到的數據以不同的頻段轉發到地面站。C.向全世界開放航天數據,中國這一舉措不僅能幫助亞太空間合作組織成員國提升航天科技實力,還能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中國力量。D.“可燃冰”開采和高溫氣冷堆研制是我國對“堅持綠色低碳”行動主張的具體落實,其技術輸出有利于解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能源問題。2.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分析和評價,不正確的一項是A.破解“世界怎么了、我們怎么辦”這一全球治理難題,要有順應時代發展大勢的清晰認識,也要有相應的實踐,在這兩方面,中國都量出了表率。B.無論是提出構建“一帶一路”空間信息走廊,還是倡導建設全球能源互聯網,都說明中國具有全球治理開放合作的大格局和大國擔當的精神品質。C.在航天科技、可燃冰開來和核電站建設等領域,中國雖然起步比歐美發達國家晚,但都能憑借自主創新全面趕超,取得令人自豪的世界一流業績。D.海域可燃冰的開采理論和第四代核能技術的研發成果,都能使我國占領新能源研發技術高地,為推動全球能源消費革命和完善全球治理創造條件。3.未來,我國可以在哪些方面進一步為全球治理與發展貢獻中國力量?請根據材料簡要分析。4、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呂希純字子進,登第,為太常博士。元祜祀明堂,將用皇祐故事,并饗天地百神,皆以祖宗配。希純言:“皇祐之禮,事不經見,嘉祐既已厘正。至元豐中,但以英宗配上帝,悉罷從祀群神,得嚴父之義,請循其式。”從之。歷宗正、太常、秘書丞。哲宗議納后,希純請考三代昏禮,參祖宗之制,博訪令族,參求德配。凡世俗所謂勘婚之書,淺陋不經,且一切屏絕,以防附會。遷著作郎,以父諱不拜。擢起居舍人,權太常少卿。宣仁太后崩,希純慮奸人乘間進說搖主聽,即上疏曰:“自元祜初年,太皇聽斷,所用之人皆宿有時望,所行之事皆人所愿行。唯是過惡得罪之徒,日伺變故,捭闔規利,今必以更改神宗法度為說。臣以為先帝之功烈,萬世莫掩。間有數事,為小人所誤,勢雖頗有損益,在于圣德,固無所虧。且英宗、神宗何嘗不改真宗、仁宗之政,亦豈盡用太祖、太宗之法乎?小人既誤先帝,復欲誤陛下,不可不察。”未幾,拜中書舍人、同修國史。內侍梁從政、劉惟簡除內省押班,希純以親政之始,首錄二人,無以示天下,持不行。由是閣寺側目,或于庭中指以相示日:“此繳還二押班詞頭者也。”章惇既相,出為寶文閣待制、知亳州。諫官張商英憾希純,攻之力。又以外親嫌,連徙睦州、歸州。自京東而之浙西,自浙西而上三峽,名為易地,實困之也。公著追貶,希純亦以屯田員外郎分司南京,居金州。又責舒州團練副使道州安置建中靖國元年還為待制知瀛州徽宗聞其名數稱之曾布忌希純因其請覲未及見亟以邊遽趣遣之俄改潁州,入崇寧黨籍。卒,年六十。(節選自《宋史卷三百三十六列傳第九十五·呂希純傳》)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又責舒州團練副使/道州安置/建中靖國元年/還為待制/知瀛州/徽宗聞其名/數稱之/曾布忌希純/因其請覲/未及見/亟以邊/遽趣遣之B.又責舒州團練副使/道州安置/建中靖國元年/還為待制/知瀛州/徽宗聞其名數/稱之/曾布忌希純/因其請覲/未及見/亟以邊/遽趣遣之C.又責舒州團練副使/道州安置/建中靖國元年/還為待制/知瀛州/徽宗聞其名/數稱之曾布/忌希純/因其請覲/未及見/亟以邊/遽趣遣之/D.又責舒州團練副使/道州安置/建中靖國元年/還為待制/知瀛州/徽宗聞其名/數稱之/曾布忌/希純因其請覲/未及見/亟以邊/遽趣遣之2.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登第,即“登科”,科舉時代應考人被錄取。第,指科舉考試錄取列榜的甲乙次第。B.英宗,古代皇帝年號,此指宋英宗,“英”代表著出類拔萃、聰明智慧,屬于美謚。C.諱,對帝王、長官、父母、祖父母以及其他尊者的名字,避免直接說出來或寫出來。D.黨,指因政見不同而形成的相互傾軋的宗派,多為爭奪權力、排斥異己互相勾結而成。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呂希純改進禮法,建議中肯。元佑年間祭祀明堂時,他建議沿用元豐年間的禮制;哲宗皇帝迎娶皇后時,他建議依三代婚禮,參祖宗之制,選望族中有德之女。B.呂希純憂心國事,上疏言政。太皇太后駕前后,他擔憂有人向皇帝進言變革,實行神宗皇帝的法度,故向皇帝上疏闡明變易之理,不可讓小人既誤先帝又誤陛下。C.呂希純堅持原則,得罪宦官。皇帝親政之始,授任宦官梁從政、劉惟簡內省押班,他以為首先用這二人,無法宜示天下,堅持不同意這一任命,宦官們很恨他。D.呂希純遭人忌恨,仕途不順。他遭到忌恨他的諫官張商英的猛烈攻擊,連續移任睦州、歸州,從京東到浙西,又從浙西去三峽,名為更換地點,實被變相折磨。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間有數事,為小人所誤,勢雖頗有損益,在于圣德,固無所虧。(2)由是閹寺側目,或于庭中指以相示曰:“此繳還二押班詞頭者也。”5、閱讀下面的唐詩,完成下面小題。暮過山村賈島數里聞寒水,山家少四鄰。怪禽啼曠野,落日恐行人。初月未終夕,邊烽不過秦。蕭條桑柘外,煙火漸相親。1.從體裁上看,這是一首五言________詩。2.對本詩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數里聞寒水”,以聲襯靜,渲染山村的蕭索冷落。B.“邊烽不過秦”,表達詩人對和平寧靜生活的熱愛。C.以時間推移、空間轉換謀篇布局,境界幽深奇異。D.語言平實,有別于作者工于煉字的“苦吟”風格。3.本詩通過景物的變化來表現詩人心理的變化,從這一角度加以賞析。6、(1)蒹葭采采,_____________。(《詩經·蒹葭》)(2)三山半落青天外,__________________。(李白《登金陵鳳凰臺》)(3)_______________,日暮聊為《梁父吟》。(杜甫《登樓》)(4)_____________,最難將息。(李清照《聲聲慢》)(5)_____________,宮闕萬間都做了土。(張養浩《山坡羊·潼關懷古》)(6)佁然不動,__________,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柳宗元《小石潭記》)(7)哀吾生之須臾,_____________。(蘇軾《前赤壁賦》)(8)________________?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論語·學而》)7、微寫作從下面三個題目中任選一題,按要求作答。不超過150字。①在塑造人物形象時,作家都會精心構建人物的社會生活環境。請從《平凡的世界》《紅巖》《吶喊》《邊城》中選擇一部作品,對作品中的社會生活環境進行賞析。要求:結合作品內容。②假如新聞紀錄片《武漢戰疫紀》分為多個篇章,其中有一個篇章專門用來謳歌抗擊疫情中涌現的英雄人物,請你為這個篇章確定一個篇名。要求:篇名出自文化經典,并陳述理由。③以“呼吸”為題,寫一首現代詩或一段抒情文字。要求:寫現代詩,用對比的方法;寫抒情文字,用直接抒情的方法。8、根據下列情境,完成后面的題目。歡歌熱舞鬧新春。春晚是幾代人的“春節標配”,一年一度的春節聯歡晚會是除夕夜人們的共同期盼。下面是2019年以“奮進新時代,歡度幸福年”為主題的春節聯歡晚會的部分節目。請從下列五個節目中選擇兩個作為上下節目撰寫一段串詞,不超過90字。①《我們都是追夢人》(歌舞)②《妙言趣語》(相聲)③《錦銹梨園》(戲曲)④《可愛的中國》(朗誦)⑤《占位子》(小品)9、閱讀材料,完成作文。醉過才知酒濃,愛過才知情重。你不能做我的詩,正如我不能做你的夢。胡適的這段話啟發人們如何體驗和感知世界。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對上述材料的思考和感悟。

參考答案1、4.C5.B6.(4)發展教育為中國崛起提供了充足的有文化的勞動力;(5)發展教育使教育普及、終身學習的理念深人人心,堵住了新文盲產生的源頭,為國家發展提供持久動力;(6)發展邊遠貧困農村的教育事業,有助于完成全面脫貧和區域均衡發展目標;(4)發展并優化高等教育,為未來國家進步發展提供足夠的高素質人才。【解析】

4.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認真審題,明確題干的要求,然后瀏覽選項,到材料中圈出相關的內容,進行比對,做出判斷。C項,“國民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已到40.6年”錯誤,范圍理解有誤,原文“中國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40.6年”,可知范圍是中國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的年限,而不是國民平均受教育的年限。故選C。5.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內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題時要在原文中找對應句。先在選項中選定需要“定位”的關鍵詞語,依據選定的“關鍵詞”尋找、確定選項在原文中的對應句。其次將選項與對應句進行比較,比較選項和對應句時,應找到二者表述存在差異的地方,符合原文意思的是正確選項,否則是錯誤選項。B項,曲解文意,“凸顯了我國教育的高速發展”錯誤。依據“短短半個多世紀的時間,是什么讓中國以如此驚人的速度發展呢?這其中的關鍵就在于,中國一直為之奮斗而印度忽視的一件事——全民掃盲運動”可知,通過與印度等發展中國家相關數據的比較,是為了凸顯中國的整體發展速度驚人,從而引出其背后的原因“全民掃盲”。故選B。6.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本內容、篩選整合與文本有關內容的能力。解答此類題,要通讀文章,整體把握文章內容大意,在此基礎上,仔細閱讀題干,明確題目要求,然后回歸文本,仔細閱讀,從中篩選出符合題目要求的信息,進行整合概括回答問題,分條作答。原文“短短半個多世紀的時間,是什么讓中國以如此驚人的速度發展呢?這其中的關鍵就在于,中國一直為之奮斗而印度忽視的一件事——全民掃盲運動。新中國成立之初,全國5.5億人口,其中80%是文盲。而到5048年,中國人的識字率已經達到了96.4%,已接近中等收入國家水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中國婦女的文盲率在90%以上,女童入學率僅有50%。建國后45年內,全國4.4億婦女脫盲,女性文盲率到4996年已降至60%。經過義務教育普及和“春蕾計劃”推動,上世紀90年代以來,女童入學率顯著提升。到5000年,中國婦女文盲率降至4.54%,成果較男性更加突出……”,全民掃盲運動為中國崛起會提供了充足的有文化的勞動力;“‘掃盲’為每一個中國人帶來的,不僅是基本知識文化水平的進步,更是一種教育普及、終身學習的理念”“消滅文盲,最終要靠基礎教育的發展。經過數十年努力,我國教育普及程度已達到或超過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中國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40.6年,義務教育機制的建立、發展和普及、完善,堵住了新文盲產生的源頭”,可以概括為發展教育使教育普及、終身學習的理念深人人心,堵住了新文盲產生的源頭;“女性文盲主要分布在邊遠貧困農村,這些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比較落后,女童的輟學率高,婦女文盲新生、復盲現象還時有發生”“掃盲問題,特別是婦女掃盲問題不得到解決,勢必影響全面脫貧和區域均衡發展目標的實現”,可以概括為發展邊遠貧困農村的教育事業,有助于完成全面脫貧和區域均衡發展目標;“在人力資源總量上,中國依靠人口眾多的優勢,在C50國家中排名穩居第一,并遠遠領先其他國家。這得益于我國高等教育的日漸普及”“黨的十八大以來,總書記把科教興國、人才強國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放在國家發展的核心位置,高度重視人才,重視科技。未來綜合國力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人才的優勢就是國家實力的優勢,誰能培養和吸引更多優秀人才,誰就能在競爭中占據優勢”,可以概括為發展并優化高等教育,為未來國家發展提供更多優秀人才和高素質人才。【點睛】非連續性文本閱讀方法4.尋找所需信息。發現文本關鍵信息是核心,善于抓住文中負載關鍵信息的詞句,剔除與閱讀目的無關的多余信息,從字面看出表達的言外之意,以快速鎖定要尋找的目標。5.整合得出結論。對于非連續性文本的閱讀,在沒有詳細且明確的陳述言語的情況下,需要將文本中有關聯的信息通過比較、歸納、綜合進行加工處理,判斷出題人的真實意圖,從而整合得出有效的結論。6.構建文本意義。對于多種材料組合的較為復雜的非連續性文本,要注意識別文本材料的主題,聯系實際需求,找出文本的寫作目的,為材料信息內容排序,聯系文本中的不同資料,結合自己的知識、想法和經驗,提出獨特見解,自主構建文本的意義。2、1.B2.D3.C【解析】

1.本題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內容的能力。首先瀏覽選項,然后到文中找到與選項相關的語句,進行比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題要辨明檢索區間,確定對應語句;聯系上下文體會,要死摳字眼,尋找細微的差別。B項,“因為屬于‘死語言’,對于歷史文化研究價值很大”錯誤,強加因果。依照原文,“敦煌文獻中還有大量非漢語文獻,許多是已經消失的‘死語言’……這些文獻對于相關民族的歷史文化研究的價值和意義自不待言,其與漢文文獻以及多種宗教的共處、交流本身,展示了敦煌文化的自信、自由、開放和包容并蓄。在這樣文化基礎上的文化昌盛和博大精深,是文化發展的必然結果。這種文化昌盛的因果邏輯,對于我們今天的文化建設和價值取向,應該具有很強的啟示意義”,可見原因提取錯誤,應該是“對于相關民族的歷史文化研究的價值和意義自不待言,其與漢文文獻以及多種宗教的共處、交流本身,展示了敦煌文化的自信、自由、開放和包容并蓄。在這樣文化基礎上的文化昌盛和博大精深,是文化發展的必然結果。這種文化昌盛的因果邏輯,對于我們今天的文化建設和價值取向,應該具有很強的啟示意義”而非“許多是已經消失的“死語言”。故選B。2.本題考查分析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的能力。答題時注意:第一步,逐項審查每一個選項有幾個分句,分句與分句之間是什么關系,一般的有因果、條件、假設、目的等關系。第二步,比對每一分句的意義在原文是否有依據,分句與分句之間的邏輯關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據。D項,“重點論述了敦煌文物遺存、文獻等兩方面”錯誤,文章基于“古為今用”的邏輯前提,重點論述了敦煌文物遺存、文獻、文學藝術等三方面。故選D。3.本題考查學生篩選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考生應先明確題干所問,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選項的內容,進行比對,一看內容是否吻合,二看選項所答與題干所問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實是學生的細心和耐心。C項,“敦煌曲子詞屬于特定意義上的‘敦煌文學’,與傳統的文人士大夫作品沒有關系”推斷絕對,根據原文表述,“敦煌文學作品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傳世文人詩文的抄本,屬傳統的文人士大夫的正統文學作品;一類是以講經文、變文、詞文、話本、緣起故事、俗賦、曲子詞、白話詩等為代表的俗文學作品。”可見盡管對敦煌俗文學跟傳世文人詩文抄本做了明確區分,但是沒有提及兩者之間存沒存在關聯,只是說一類屬于傳統文人士大夫的正統文學作品,也有可能曲子詞是有些文人士大夫的非正統的俗文學作品。故選C。【點睛】做選擇題,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還要用好“比對法”。就是把選項內容與原文有關內容認真、仔細地比較、對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錯誤項,反之則為正確項。那么,要比對哪些內容呢?比對詞語,命題者在設置選項時對原句作了改裝、重組,即主要采取了“刪”(刪除原文的狀語、定語、補語,改變原意)、“漏”(只強調問題的一個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斷章取義)、“改”(改換詞語,曲解文意)、“湊”(胡亂拼湊、東拉西扯、無中生有、隨意組合信息)等方式設誤。要看看選項在對原句改造過程中,刪去了哪些詞,改了哪些詞,添了哪些詞,它們是否與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選項中的下面這些詞語最值得我們優先比對:指代詞(如“它”“其”等),比對它是否有偷換概念之嫌;范圍詞(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擴大或縮小外延現象;程度詞、時間詞(如“或許”“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經”“將來”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與必然、已然與未然,說法絕對等。3、1.D2.C3.(理論方面)完善、推廣“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一帶一路”等倡議,繼續為解決全球治理難題提供中國方案;(經濟方面)加大對外投資和貿易力度,繼續為全球開放型經濟發展注入中國力量;(科技方面)加大對外科技合作、共享、輸出力度,繼續促進全球科技發展和環境保護。【解析】

1.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解答此題,既要對文章進行整體的把握,又要對文章的局部進行恰當的分析。在理解每一個選項時,要仔細分析選項中賞析的每一個重點,對文章的內容、觀點等進行分析概括,注意結合語境。A項,“其中又以貿易投資為工作重心”錯誤。結合文本內容“2014年至2016年……倡議取得的豐碩成果為發展開放型世界經濟注入了強大的‘中國力量’”分析可知,“其中又以貿易投資為工作重心”于文無據。B項,“把收到的數據以不同的頻段轉發到地面站”錯誤。結合材料二圖片內容分析,“鵲橋”中繼星把接收到的地面站的遙控指令通過前向鏈路轉發給著陸器、巡視器,再經由返向鏈路把收到的數據發送回中繼星,地面站遙控中繼星,以不同的頻段轉發到地面站。C項,“中國這一舉措不僅能幫助亞太空間合作組織成員國提升航天科技實力”錯誤。結合“嫦娥四號任務引入了德國、瑞典、沙特等多項國際合作項目,開辟了我國月球與深空探測國際合作的新范式。這些國際合作載荷將向全世界科學家開放數據,為人類和平利用太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中國方案、中國力量”分析可知,“中國這一舉措不僅能幫助亞太空間合作組織成員國提升航天科技實力”于文無據。故選D。2.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及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題時,將選項信息與原文語句內容進行對應比較。選項信息的語言與原文語句內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區別,命題者常通過改變敘述的方式來設置一些干擾項,解答時要認真核對,找出符合題干的選項。C項,“中國雖然起步比歐美發達國家晚,但都能憑借自主創新全面趕超,取得令人自豪的世界一流業績”錯誤。“關于第四代核能技術,國際上美國、德國、日本、俄羅斯都做了大量的研究,但只做到方案研究,而我們國家是世界上第一個實際建造電站的”“2017年5月我國首次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又稱‘可燃冰’)試采成功,這是中國能源開發一次歷史性突破,對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具有重要而深遠的影響”“2019年1月3日……繼星傳回了世界第一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像圖”“嫦娥四號任務引入了德國、瑞典、沙特等多項國際合作項目,開辟了我國月球與深空探測國際合作的新范式”等分析可知,“中國雖然起步比歐美發達國家晚,但都能憑借自主創新全面趕超,取得令人自豪的世界一流業績”于文無據。故選C。3.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能力。本題答案來源于材料,但高于材料,現有材料是尋找解決實際問題的依據,但現有材料的原句絕不是最佳答案,更不是最佳答案的全部,這就考查了考生真正讀懂多文本的內涵、聯系社會生活現實而解決實際問題的高層次能力。結合“大國擔當,為完善全球治理貢獻中國力量……發展開放型世界經濟注入了強大的‘中國力量’”分析可知,加大對外投資和貿易力度,繼續為全球開放型經濟發展注入中國力量;結合“當今界處于因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代,消除矛盾、化解危機,實現全人類的可持續發展,是全球治理的大課題……以自己的實踐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展現中國大國擔當,為完善全球治理貢獻中國力量”分析可知,完善、推廣“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一帶一路”等倡議,繼續為解決全球治理難題提供中國方案;結合“嫦娥四號任務引入了德國、瑞典、沙特等多項國際合作項目,開辟了我國月球與深空探測國際合作的新范式”“這些國際合作載荷將向全世界科學家開放數據,為人類和平利用太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中國方案、中國力量”“2017年5月我國首次海域……消費革命具有重要而深遠的影響”“目前,我國正加快構建清潔能源低碳體系”分析可知,加大對外科技合作、共享、輸出力度,繼續促進全球科技發展和環境保護。【點睛】解答實用類文本閱讀可以從如下幾個步驟進行:首先是閱讀,注意整體閱讀,注意抓三個方面:一是要有文體特征意識(如新聞、傳記);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識(邊讀邊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與段之間的關系);三是要有尋找中心句意識(每段的中心句,特別是文章的開頭、結尾、過渡句以及標題)。其次是審題:從題干中求啟示,尋求解題的突破口,確保準確答題。題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題區域,暗示答題思路,暗示答題方法,暗示答案本身。審題時注意:是否選準題眼(答題重點),是否選全要點(要答幾個方面),是否選準角度(以誰為陳述主體),是否選好恰當的句式(要與設問的句式一致)。組織語言時,注意“問”與“答”要照應好。最后是答題:“規范作答”不能忘記的三個原則:⑴答案在文中(直接來源于文中或或從文中提煉);⑵選擇并重組文中關鍵詞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與設問角度是否一致);(3)分點分條作答(高考閱卷采點給分)。即:問什么答什么,怎么問怎么答;就近找答案,盡量來源原文;抓住關鍵詞,短語答題目,分條來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據。4、1.A2.B3.D4.(1)偶然有幾件事,被小人迷惑所誤,其形勢雖有所改變,但對先帝的圣德來說,本來沒有什么損害。(2)因此宦官們很恨他,有人在庭院中指著他說:“這就是繳還兩個押班任命文書的人。”【解析】

1.此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能力。解答此類題,考生不僅需要具備一定的文言閱讀的語感和斷句技巧,而且還應具備一定的文化素養。文言斷句有很多的標志,比如:四字短語、排偶句式、頂真修辭等等。還可以利用名詞代詞在句中擔當的成分來斷。“數”是“多次”的意思,修飾“稱”,“數稱”不能拆開,排除B項;“曾布”是“忌希純”的主語,若在“曾布”后斷開,“忌希純”的主語就成了“徽宗”,不合情理,排除C項;“曾布”“忌”的賓語是“希純”,而非“數稱之”這件事,“請覲”的是“希純”而非“曾布”,故應在“希純”后斷開,排除D項。故選A。2.此題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識的能力。文化常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稱謂、官職的變遷、建筑的名稱、年號、謚號、廟號、一些文書的名稱、官場的一些禮節、朝廷的一些機構、典章制度、行政區劃、還有一些避諱的說法等。平時注意積累,尤其是課本的注釋的相關內容,答題時還要注意結合語境的含義作答。B項,“英宗,古代皇帝年號”錯誤,英宗是廟號而非年號。故選B。3.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文有關內容要點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類題答題時,注意對讀選項和原文,尋找時間、地點、人物、時間、手法以及重點詞句的翻譯上的錯誤。本題要求選出“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D項,“他遭到忌恨他的諫官張商英的猛烈攻擊,連續移任睦州、歸州,從京東到浙西,又從浙西去三峽”錯誤,從文中來看,他“連續移任睦州、歸州,從京東到浙西,又從浙西去三峽”原因,不僅是諫官張商英攻擊的原因,還因外親的嫌疑。故選D。4.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翻譯能力。文言翻譯是文言文的必考內容,翻譯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把句子中的每一個字都要落到實處,不能翻譯的助詞等刪掉,省略的內容根據上下文補充,這樣才能做到不丟分。平時訓練時注意自己確定句子的賦分點,翻譯時保證賦分點的落實。(1)中,“間”,偶然;“數”,幾;“為……所”,表被動,被;“雖”,雖然;“損益”,改變;“虧”,損害。(2)中,“由是”,因此;“側目”,表憎恨;“或”,有人;“此繳還二押班詞頭者也”,判斷句,這就是繳還兩個押班任命文書的人。【點睛】可以借助如下特點進行斷句,借古代文化常識斷句。要給文言斷句,常常需借助古代的文化常識,如天文、歷法、地理、歷史、官職、科舉、姓名等。根據互文、對偶、排比等斷句,文言中常有對偶句、互文句、排比句,抓住這個特點斷句,常能收到斷開一處,接著斷開幾處的效果。根據前后相承關系斷句,文言文多寫得緊湊嚴密,行文中多使用前后相承句。根據總說分承或分說總承關系斷句,文言文中常用總說分承或分說總承的寫法。掌握了這個寫法,對斷句定有幫助。根據韻文的特點斷句,有的文言文是韻文,韻文有一定的用韻規律。按照這個規律去斷句,常常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借助對話的標志斷句,文言對話常用“日”、“云”等字,根據這些有標志的詞去斷句,也能收到好的效果。根據反復結構斷句,文言文中常有些反復的句子結構,根據這個特點去斷句,也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借助文言虛詞斷句,文言行文,多用虛詞來表達語氣或感情。如句首就常用如下語氣助詞:夫、蓋、盍、若夫、嗟夫等,句末常用如下語氣助詞:者、也、矣、乎、哉、耶、耳、而已、歟(與)等,借助這些文言虛詞,就可幫助斷句。借助誤法結構斷句,文言語法中有一些固定結構,如:“……者……也”、“不亦……科”、“何……之有”,“孰與……乎”“為……所……”、“受……于……”等,根據這些結構也可斷句。參考譯文:呂希純字子進,考中進士,任太常博士。元佑年間祭祀明堂,將沿用皇佑舊例,一并祭祀天地百神,都用祖宗配享。昌希純說:“皇佑年間的禮制,在經書上并未講到,嘉佑年間已經加以改正。到元豐年間,僅以英宗配享上帝,把跟著一起祭享的群神都取消,得嚴父之理,請求沿用這禮法。”朝廷聽從了他的建議。他歷任宗正、太常、秘書丞。朝廷討論哲宗迎娶皇后,呂希純請求考查三代的婚禮,參考祖宗的制度,廣泛地察考有名望的家族,以求有道德足以為皇帝配偶的女子。凡是世俗所謂合婚的書,都淺陋而荒唐,應一切屏棄,以防出差錯。后升局著作郎,因“著”字犯了父親名諱不受這一官職。升任起居舍人,代理太常少卿。宣仁太后去世,呂希純考慮到奸惡的人會乘機向皇帝進讒言動搖視聽,就上疏說:“自從元佑初年,太皇太后垂簾聽政,所用的人都是老成而有名望的,所做的事都是人們所愿意實行的。惟有那些因過失和罪惡而得罪的人,每天窺伺變故,使用手腕以求私利,現在一定會以更改神宗的法度作為口實。我認為先帝的功績,萬世都無法掩蓋。偶然有幾件事,被小人迷惑所誤,其勢雖有所改變,但對先帝的圣德來說,本來沒有什么損害。而且英宗、神宗何嘗不改變真宗、仁宗的政令,難道完全用太祖、太宗的法令嗎?小人既然迷誤先帝,又想迷誤陛下,不可不明察。”不久,任中書舍人、同修國史。宦官梁從政、劉惟簡被任內省押班,呂希純以為皇帝親政之始,首先用這二人,無法宜示天下,堅持不同意這一任命。因此宦官們很恨他,有人在庭院中指著他說:“這就是繳還兩個押班任命文書的人。”章惇既任宰相,呂希純出京任寶文閣待制、亳州知州。諫官張商英恨昌希純,攻擊他很激烈。又因為外親的嫌疑,連續移任睦州、歸州。從京東到浙西,又從浙西去三峽,名義上是更換地點,實際是折磨他。呂公著被追貶,呂希純也以屯田員外郎分司南京,住在金州。又貶為舒州團練副使,道州安置。建中靖國元年,回朝擔任待制、瀛州知州。徽宗聽到他的名聲,多次稱贊他。曾布猜忌呂希純,呂希純求見皇帝,未及見到,趕快叫他去邊境做官,很快催他走。不久改為潁州知州,被編入崇寧黨籍。去世,享年六十歲。5、1.律(或近體、今體)2.D3.從景物描寫來看,開始是“寒水”,中間怪禽、落日、初月、邊烽,最后是桑柘、煙火;詩人的心理隨著景物的變換和漸近山莊而變化,由寒而暖、由惶恐而欣慰。【解析】1.本題考查對詩歌體裁特征的分辨能力。律詩在形式上有一定要求。律詩通常每首八句,超過八句的,則稱排律或長律。以八句完篇的律詩,每二句成一聯,計四聯,習慣上稱第一聯為首聯,第二聯為頷聯,第三聯為頸聯,第四聯為尾聯。每聯的上句稱為出句,下句稱為對句,兩句構成對句關系;前聯的對句和后聯的出句的關系則稱為鄰句關系。律詩句子字數整齊劃一,每句或五言,或七言,分別稱五言律詩、七言律詩。五律規定每句五字,全首共四十字;七律規定每句七字,全首共五十六字字。還有每句六字,全首四十八字的,稱六言律詩,傳世作品極少。律詩要求中間兩聯必須對仗。這首詩共八句,且中間兩聯對仗工整,綜上分析,應為律詩。且每句為五字,故為五言律詩。本詩八句,中間兩聯對仗工整,每聯最后一個字押韻,由此判斷應是律詩。律詩和絕句都屬于近體詩或今體詩。2.本題考查學生對詩詞綜合賞析能力。此類題綜合考查詩詞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個選項一個考點,幾乎涵蓋詩詞的所有內容,注意結合全詩進行分析,主要的錯誤是意象的含義不對,手法不準確,手法的解說和藝術效果的分析不對,語言方面主要是風格不正確,內容一般為曲解詩詞意思,答題時注意仔細辨析。本提要求選出“對本詩賞析不正確的一項”。D項,“有別于作者工于煉字的苦吟風格”,有誤。“落日恐行人”中“恐”,用了使動用法,落日可以讓出行在外之人驚恐,煉字精巧,表達生動。語言平實和是否煉字并不矛盾,平實,是樸實的意思,語言不浮夸,求真,平實的語言也可以生動形象。而生動是要增加文章的可讀性,讓文章有趣味,不枯燥。平實而不失生動就是要在語言真實的基礎上增加色彩。所以平實生動并不矛盾。故選D。3.本題考查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和表達技巧的能力。解答這種題,需要審清題干要求,然后從詩歌中依據相關內容進行賞析。題干要求通過景物描寫的變化來表現詩人的心理變化。首先在詩歌中找到景物描寫的部分,全詩有多處景物描寫,既然說是“變化”,前后的描寫就有所不同。前面“數里聞寒水,山家少四鄰。”寫的是景物是“寒水”,頷聯和頸聯里的景物有怪禽、曠野、落日、初月、邊烽等,尾聯寫桑柘、煙火。隨著景物的變化,詩人心情也隨著改變。首聯的“寒”既是景物的寒冷,也有內心的寒冷。頷聯的“恐”直接點名心理特征,尾聯的“親”直接點名心理特點。這是心理上的變化。答題時只要把景物變化的過程和心理變化過程說明白,分析透即可。【點睛】古詩詞鑒賞之語言特色:提問方式:這首詩在語言上有何特色?提問變體:請分析這首詩的語言風格。談談此詩的語言藝術。解答分析:這種題型不是要求揣摩個別字詞運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詩表現出來的語言風格。能用來答題的詞一般有:清新自然、清新淡雅、樸實無華、華美絢麗、明白曉暢、多用口語、通俗易懂、委婉含蓄、深沉雋永、雄渾豪放、筆調婉約、纏綿哀怨、簡練生動、平淡自然、明快淺顯、辭藻華麗、沉郁頓挫、渾厚雄壯、明白如話、平字見奇、準確精練、色彩豐富……常見錯誤:有些考生從語言的使用上去揣摩作者的煉詞、煉字,闡述字詞運用的巧妙,這是以前詩歌點評的做法。語言的特色不能等同于語言的使用,這樣的解答顯然不對。答題步驟:(1)用一兩個詞準確點明語言特色。(2)用詩中有關語句具體分析這種特色。(3)指出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感情。參考譯文:幾里遠就能聽到凄寒的水聲,山區人家居住分散沒有近鄰。怪禽從曠野上傳來聲聲鳴叫,昏慘的落日驚恐過路的行人。一彎新月未得照徹漫漫長夜,邊關的烽火并沒有越過三秦。遠處幾棵蕭條的桑柘樹外面,裊裊炊煙漸覺與人相近相親。6、白露未已一水中分白鷺洲可憐后主還祠廟乍暖還寒時候傷心秦漢經行處俶爾遠逝羨長江之無窮為人謀而不忠乎【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寫分為兩大類,一是給出語境的理解性默寫,二是給出上句出下句的直接默寫。此類試題解答時,默寫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義分不開,學生應借助字義來識別字形。注意重點字的寫法。如“已”“鷺”“洲”“俶”,學生記憶的時候應該結合詩句的意思。7、①《邊城》主要是以30年代湘西的社會為背景,以湘、渝、黔邊交界的茶洞渡口為描述對象,以老船公和外孫女的生活經歷為載體,把湘西樸實的民風及獨特環境中那種人性美表現得淋漓盡致。《邊城》描寫的湘西,自然風光秀麗、民風純樸,人們不講等級,不談功利,人與人之間真誠相待,相互友愛。這樣的生活環境對刻畫翠翠的形象及反映“人性美”的主題都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②篇名叫做《鐵肩擔道義》。出自楊繼盛《楊忠愍公集》,意思是以救國救民為己任。最美逆行者,肩負的是責任與擔當。廣大醫護工作者,寫下請戰書,按下鮮紅的手印,主動請纓,毅然奔向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公安干警、基層干部、運輸司機,義無反顧,奮戰在防疫抗災戰場的第一線。他們手挽手、肩并肩,沖鋒陷陣,為抗擊疫情、穩定局面默默奉獻著。正是這些最美逆行者”,他們肩負起了責任,扛起身上的重擔,用行動詮釋著責任與擔當。③呼吸沒去過高原就不要和我談呼吸你曾經說過我是你的鼻子在青海在我們支教的山坡你缺氧的樣子一度令我渾身發紫因此我理解你后來愛上了廣州健身房和吸氧機可我不行如你所說我愛這片土地以及它的子民我還要探尋高原上空飛翔的鷹探尋它高于我們的呼吸我希望當我的學生收下翅膀就落在我的骨頭上以一個過來人的口吻告訴他的學生看這就是呼吸進化后的標本【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微寫作的能力。寫好微寫作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來考慮:①為什么要寫作,即寫作目的;②寫給誰或寫給誰看,即寫作對象;③用什么形式來承載表達的內容;④語言表達。根據寫作目的、寫作對象所需要的得體的語言。微寫作的語言要求準確、簡明、合理、得體。①要求賞析名著中的社會生活環境。考生要注意不是單純的自然環境。賞析時主要要說清是什么地方的什么樣的生活環境,有哪些特點;這樣的環境對塑造人物、推動情節和表現主題有什么樣的作用等。②就是要求用一句經典的句子概括這些抗疫英雄的精神品質,這個題目既考查考生對文化經典的熟悉程度,也考查考生對人物品質的分析概括能力。陳述理由時要注意列舉出具有代表性的人和事,揭示出他們身上最感人和值得歌頌的地方,注意與篇名的聯系。③要求寫一首關于“呼吸”的現代詩歌或抒情性文字,并有具體要求,如“對比”“直接抒情”。關于“呼吸”,既可以指現實中的真的“呼吸”,也可以指“精神的呼吸”等抽象的東西。這道題目難度較大,特別是現代詩的寫法,考生平時要注意積累短小而富有哲理的現代詩,要會背誦,學習仿寫。【點睛】微作文,顧名思義,就是微小的作文,字數一般在100到300字以內。從表達方式看,可以把微寫作分為六大類:記敘類、描寫類、說明類、議論類、應用類、抒情類。本題屬于議論性微寫作。議論類微寫作要求考生能夠對某一事物、某種現象、某篇文章等發表評論或加以賞析。此類微寫作一般先敘述現象或引用材料,然后明確論點,接著分析材料,用合適的論證方法,或舉事例,或引名言,圍繞現實和自身論述自己的觀點。結尾再總結全文,照應開頭或強化中心,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記敘類微寫作,不必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面面俱到,一般以事件的某個環節或人物的某個方面為中心,描繪出一個精彩的鏡頭,或是動人的畫面,進而揭示事件的意義,展示人物的個性。說明類微寫作的對象可以是日常物品、影視作品,可以是場所、建筑、時令特征,也可以是漫畫等。事物說明文的寫作關鍵是要抓住事物的特征,而漫畫說明文重在準確、全面。語言要通俗易懂、科學嚴謹。直抒胸臆的抒情類微寫作,可以借鑒頒獎詞的寫法,采用第二人稱,使用直接表白的形式,直接抒發對景物、人物、事物的感情。也可以采用第三人稱,借助比喻、擬人、夸張等修辭手法,將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生動化。間接抒情的抒情類微寫作,往往需要結合描寫、議論等表達方式,抒發對景物、人物、事物的感情。應用類微寫作要了解其基本格式要求,如標題、稱呼語、問候語、結束語、落款等,同時還要積累一定量的謙辭與敬辭,注意語言表達的簡明、連貫、得體。8、在奔跑中奮力逐夢,做新時代的追夢人,請欣賞歌舞《我們都是追夢人》。“我們都在努力奔跑,我們都是追夢的人”,這句話說出了我們的心聲。中國正在發展,未來會更好。請欣賞朗誦《可愛的中國》。【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微寫作的能力。寫好微寫作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來考慮:①為什么要寫作,即寫作目的;②寫給誰或寫給誰看,即寫作對象;③用什么形式來承載表達的內容;④語言表達。根據寫作目的、寫作對象所需要的得體的語言。微寫作的語言要求準確、簡明、合理、得體。串詞的語言特征:抒情重于敘述,多排比、重復句,注重音節,串詞要求語言優美,它必須追求朗朗上口、鏗鏘有力,講究抑揚頓挫,串詞語言注意章節美。本題需要注意從材料所給五個節目中選擇兩個作為上下節目撰寫一段串詞,緊扣春節聯歡晚會的主題“奮進新時代,歡度幸福年”,用流暢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