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吉林省松原市乾安縣七中2025屆高三考前全真模擬密卷生物試題試卷(6)考生請注意:1.答題前請將考場、試室號、座位號、考生號、姓名寫在試卷密封線內,不得在試卷上作任何標記。2.第一部分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需將答案寫在試卷指定的括號內,第二部分非選擇題答案寫在試卷題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須保證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小題6分,共42分。)1.土壤內含有松散的顆粒,有利于微生物和小動物的生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土壤中微生物的存在有利于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B.土壤中微生物能將有機物分解,釋放的能量供給綠色植物利用C.利用土壤小動物的避光趨濕怕高溫,可采用帶燈罩的日光燈制作誘蟲器來進行收集D.為調查土壤中小動物的豐富度,可選用樣方法,并隨機取樣2.幾種性染色體異常果蠅的性別、育性等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A.正常果蠅減數第一次分裂中期的細胞中染色體組數是2B.正常果蠅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細胞中染色體數是8條C.白眼雌果蠅(XrXrY)產生的Xr、XrXr、XrY、Y四種配子比值為2︰1︰2︰1D.白眼雌果蠅(XrXrY)與紅眼雄果蠅(XRY)雜交,子代中紅眼雌果蠅的基因型為XRXr3.關于植物染色體變異的敘述,正確的是A.染色體組整倍性變化必然導致基因種類的增加B.染色體組非整倍性變化必然導致新基因的產生C.染色體片段的倒位和易位必然導致基因排列順序的變化D.染色體片段的缺失和重復必然導致基因種類的變化4.下列有關種群和群落的描述錯誤的是()A.對跳蝻進行種群密度調查時選擇樣方法B.在“S”型曲線中,種群增長速率持續增加C.群落演替過程中,物種豐富度不一定增加D.群落的垂直和水平結構利于提高生物對資源的利用率5.下列是關于生物學實驗操作、實驗結果或實驗現象的描述,其中正確的是A.用紙層析法分離菠菜濾液中的色素時,橙黃色的色素帶距離所畫濾液細線最遠B.韭菜葉含豐富的還原糖,可選其作為實驗材料做還原糖的鑒定實驗C.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可以用是否產生CO2來確定D.鑒定蛋白質需要的試劑是NaOH和CuSO4溶液,并加熱至沸騰6.下列關于生物進化的敘述,正確的是A.群體中近親繁殖可提高純合體的比例B.有害突變不能成為生物進化的原材料C.某種生物產生新基因并穩定遺傳后,則形成了新物種D.若沒有其他因素影響,一個隨機交配小群體的基因頻率在各代保持不變7.某研究人員模擬赫爾希和蔡斯關于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進行了以下4個實驗:①用35S標記的噬菌體侵染未標記的細菌②未標記的噬菌體侵染35S標記的細菌③用15N標記的噬菌體侵染未標記的細菌④用32P標記的噬菌體侵染3H標記的細菌一段時間后攪拌和離心,以上4個實驗檢測到放射性的主要部位是()A.沉淀、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上清液 B.沉淀、上清液、沉淀、沉淀和上清液C.上清液、沉淀、沉淀和上清液、沉淀 D.上清液、沉淀、沉淀和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8.(10分)下列關于冠狀病毒的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冠狀病毒是一種致病性很強的DNA病毒B.抗生素對冠狀病毒具有較強的殺傷作用C.冠狀病毒屬于非細胞生物,不能獨立代謝D.冠狀病毒只感染人體,不能感染其它動物二、非選擇題9.(10分)提高作物的光合速率是提高作物產量的關鍵措施。請回答下列問題:(1)小面積種植時,當陽光不足或日照時間過短時,可以通過____________的措施來提高作物光合效率。植物吸收的光能用于___________。光照強度較弱時,植物吸收CO2的速率減慢,出現這種變化的原因是_________。(2)研究發現,噴施低濃度的NaHSO3溶液能提高光合速率從而提高小麥生長速率。為了驗證NaHSO3是通過影響光合速率而不是通過影響呼吸速率來提高小麥植株的生長速率的,請以小麥幼苗和2mmol·L-1的NaHSO3溶液等為材料。設計實驗驗證這一結論。(要求簡要寫出實驗思路和預期結果)實驗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預期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4分)池塘養魚歷史悠久,魚的種類豐富,食性多樣:有素食性的魚類,如草魚、鰱魚、鳙魚,有肉食性的魚類,如青魚、鯰魚等。回答下列問題:(1)養殖品種上最好選擇___________(填食性)魚類,以期獲得最大產量。(2)如果給池塘補充投放飼料,池塘的環境容納量(K值)將___________(填“增大”、“不變”或“減小”),從生產者到素食性魚類的能量傳遞效率將_______(填“增大”、“不變”或“減小”)。(3)要確保持續高產,應在種群數量___________(填“小于”、“等于”或“大于”)K/2時捕撈。(4)在池塘水體中的某一水深處取水樣,將水樣分成三等份,一份直接測定O2含量(A);另兩份分別裝入不透光(甲)和透光(乙)的兩個玻璃瓶中,密閉后放回取樣處,經過24小時后測定甲瓶中的O2含量為B,乙瓶中的O2含量為C。假設甲、乙瓶中生物呼吸作用相同,完善有關問題:①寫出能間接表示該水層太陽能輸入總量的表達式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②據此分析,池塘水層過深不利于養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答出兩點即可)。11.(14分)果蠅的眼色中有白色(不含色素)、紅色和紫色三種,細胞中紅色色素的合成必需有基因A控制合成的酶催化。若細胞中基因D控制合成的酶存在時,紅色色素會轉化為紫色色素,使眼色呈紫色。當細胞中不能形成紅色色素時,眼色為白色。現以兩個純系果蠅進行雜交實驗,結果如下圖。請回答下列問題:(1)根據F2代表現型,可以推測果蠅的眼色性狀由_______對等位基因控制,且果蠅眼色性狀遺傳遵循________定律。(2)F1中紅眼雄果蠅產生的精子的基因組成有___________。F2中紫眼雌果蠅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3)若讓F2中全部紅眼雌果蠅測交,則后代表現型及比例為____________。(4)若讓F2中全部紫眼雄果蠅與白眼雌果蠅隨機交配,則后代中白眼雄果蠅所占比例為_________。12.柿子椒是雌雄同株的植物,開兩性花。已知每對相對性狀均由一對基因控制,且為完全顯性,其中果實圓錐形(A)對燈籠形(a)為顯性,紅色(B)對黃色(b)為顯性,辣味(D)對甜味(d)為顯性。三對基因在染色體上的位置情況如圖所示。現利用3個純合親本作雜交實驗,甲為燈籠形紅色辣味,乙為燈籠形黃色辣味,丙為圓錐形黃色甜味。若不考慮基因突變和交叉互換,請回答問題:(1)基因A和a的堿基數目________________(一定/不一定/一定不)相同。上述三對等位基因中不遵循自由組合定律的基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甲、乙、丙兩兩分別雜交,F2中燈籠型黃色甜味果實植株所占比例最高的親本組合是_______________,這對組合產生的F2表現型及比例為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某甜味植株與乙雜交,F1中圓錐紅色辣味:圓錐黃色辣味=1∶1,則該甜味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4)若基因型為如圖所示的個體與某一基因型未知的植株雜交,產生的后代為AaBbDd∶AaBbdd∶aabbDd∶aabbdd=1∶1∶1∶1,則該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小題6分,共42分。)1、A【解析】
土壤中微生物能將有機物分解成無機物可供綠色植物利用,但其分解釋放的能量不能供給綠色植物利用;利用土壤小動物的避光趨濕怕高溫,可采用帶燈罩的熱光源制作誘蟲器來進行收集;在進行調查土壤中小動物的豐富度時常用取樣器取樣的方法進行采集、調查。【詳解】A、土壤中既有分解者也有生產者和消費者,因此,土壤中微生物的存在有利于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A正確;B、土壤中微生物能將有機物分解成無機物可供綠色植物利用,但其分解釋放的能量除了滿足自身生命活動需要,其余均以熱能的形式散失了,綠色植物無法利用這部分能量,B錯誤;C、利用土壤小動物的避光趨濕怕高溫,可采用帶燈罩的熱光源制作誘蟲器來進行收集,C錯誤;D、許多土壤動物有較強的活動能力,而且身體微小,因此不適于用樣方法或標志重捕法進行調查,在進行調查土壤中小動物的豐富度時常用取樣器取樣的方法進行采集、調查,D錯誤。故選A。2、D【解析】
果蠅是二倍體,含有2個染色體組,每個染色體組是4條染色體,共8條染色體,其中1對性染色體、3對常染色體;減數第一次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聯會形成四分體,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發生自由組合,減數第二次分裂過程中,著絲點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詳解】A、正常果蠅為二倍體,減數第一次分裂過程中雖然同源染色體已復制,但姐妹染色單體共用著絲點,染色體數未改變,所以后期仍為2個染色體組,A正確;B、在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著絲點分裂,細胞中染色體數有8條,B正確;C、白眼雌果蠅(XrXrY)產生配子的過程中,由于性染色體為三條,其中任意兩條配對正常分離,而另一條隨機移向一極,產生含兩條或一條性染色體的配子,可以是Xr或者Y單獨移向一極,形成的配子種類及比例為Xr∶XrY∶XrXr∶Y=2∶2∶1∶1,C正確;D、白眼雌果蠅(XrXrY)與紅眼雄果蠅(XRY)雜交,子代中紅眼雌果蠅的基因型為XRXr、XRXrY,D錯誤。故選D。3、C【解析】
1、染色體變異可分為染色體結構異常和染色體數目異常兩大類型2、染色體結構變異可分為缺失、重復、倒位、易位。缺失:染色體中某一片段缺失引起變異。例如,果蠅缺刻翅的形成。重復:染色體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變異。例如,果蠅棒狀眼的形成。倒位:染色體中某一片段位置顛倒引起變異。易位:染色體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條非同源染色體上引起變異。例如,夜來香經常發生這種變異。3、染色體數目變異可分為兩種:①個別染色體的增減;②以染色體組的形式成倍的增加或減少。【詳解】染色體組整倍性變化會使排列在染色體上的基因的數目成倍減少或增加,不會改變基因的種類,A錯誤;染色體組非整倍性變化不會改變基因的種類,但排列在染色體上的基因的數目會減少或增加,因此不會產生新的基因,B錯誤;染色體片段的倒位和易位必然導致基因排列順序的變化,C正確;染色體片段的缺失,引起片段上的基因隨之丟失,導致基因的數目減少。染色體片段重復,引起片段上的基因隨之增加,導致基因的數目增加。這兩種情況下,基因的種類均不會改變,D錯誤。故選C。理解染色體變異的發生改變了基因在染色體上的數目或排列順序,不會改變基因的種類是解答本題的關鍵。4、B【解析】
1、種群密度:單位空間內某種群個體數量。特點:面積相同,不同物種種群密度不同;同種生物不同條件下種群密度可能不同。
調查方法:樣方法、標志重捕法。種群數量變化分為“J”型和“S”型。
2、群落演替: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個群落被另一個群落代替的過程。
主要類型: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初生演替:是指一個從來沒有被植物覆蓋的地面,或者是原來存在過植被,但是被徹底消滅了的地方發生的演替。
次生演替:原來有的植被雖然已經不存在,但是原來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還保留有植物的種子和其他繁殖體的地方發生的演替。群落的結構包括垂直結構和水平結構。【詳解】A、對一些活動能力弱,活動范圍小的動物,如跳蝻,可以用樣方法調查種群密度,A正確;B、在“S”型曲線中,種群增長速率先持續增加,當種群數量超過K/2值時,種群增長速率開始持續下降到0,B錯誤;C、群落演替時,物種豐富度一般會增加,若演替時氣候等環境條件不適宜,也會使豐富度下降,C正確;D、群落呈現的垂直結構、水平結構利于提高生物對光、土壤等資源的利用,D正確。故選B。1、人類的活動會改變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2、群落的垂直結構有分層現象,水平結構呈鑲嵌分布。5、A【解析】
還原糖的鑒定實驗中,最理想的實驗材料是含糖量較高的生物組織(或器官),而且組織的顏色較淺,易于觀察;可選用蘋果、梨、白色甘藍葉、白蘿卜等,但不能選用甜菜、甘蔗,因為它們所含的蔗糖是一種非還原糖;馬鈴薯因含淀粉較多也不能做實驗材料;不能選西瓜、血液(含葡萄糖)、含還原糖的綠色葉片等做實驗材料,以避免顏色的干擾。【詳解】A、用紙層析法分離菠菜濾液中的色素時,橙黃色的色素帶是胡蘿卜素,在層析液中溶解度最高,則距離所畫濾液細線最遠,A正確;B、韭菜葉含豐富的還原糖,但含有色素會妨礙觀察,一般不可選其作為實驗材料做還原糖的鑒定,B錯誤;C、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用是否產生酒精來確定,而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都能產生二氧化碳,C錯誤;D、鑒定蛋白質需要的試劑是NaOH和CuSO4溶液,先加NaOH溶液2毫升,再加CuSO4溶液3-4滴,搖均觀察,不要加熱,D錯誤。故選A。【定位】葉綠體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檢測蛋白質的實驗,檢測還原糖的實驗,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本題相關實驗應注意以下內容:(1)用紙層析法分離菠菜濾液中的色素時,由上到下(濾液細線在下方)依次為胡蘿卜素、葉黃素、葉綠素A、葉綠素B,橙黃色的胡蘿卜素距離所畫濾液細線最遠。(2)鑒定生物組織中的還原糖、脂肪和蛋白質,只有鑒定還原糖時才需加熱,其他的常溫即可觀察顏色變化。6、A【解析】
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基本觀點: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生物進化的實質在于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突變和基因重組、自然選擇及隔離是物種形成過程的三個基本環節,通過它們的綜合作用,種群產生分化,最終導致新物種的形成。其中突變和基因重組產生生物進化的原材料,自然選擇使種群的基因頻率發生定向的改變并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詳解】A、群體中的近親攜帶相同基因的可能性較大,因此近親繁殖可以提高后代純合子的比例,A正確;B、突變包括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大多數是有害的,可以為生物進化提供大量的選擇材料,B錯誤;C、某種群生物產生新基因后改變了種群的基因頻率,說明生物進化了,而新物種形成的標志是生殖隔離,C錯誤;D、雖然沒有其他因素的影響,但是由于群體數量較少,因此小群體的基因頻率在各代可能會發生改變,D錯誤。故選A。解答本題的關鍵是識記和理解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基本觀點,明確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新物種產生的標志是生殖隔離。7、C【解析】
T2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①研究者:1952年,赫爾希和蔡斯。②實驗材料:T2噬菌體和大腸桿菌等。③實驗方法: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法。④實驗思路:S是蛋白質的特有元素,DNA分子中含有P,蛋白質中幾乎不含有,用放射性同位素32P和放射性同位素35S分別標記DNA和蛋白質,直接單獨去觀察它們的作用。⑤實驗過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體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體的DNA;原料:細菌的化學成分)→組裝→釋放。⑥實驗結論:DNA是遺傳物質。【詳解】①35S標記噬菌體的蛋白質外殼,因此用35S標記的噬菌體侵染未標記的細菌,蛋白質外殼沒有進入細菌,所以離心后主要在上清液中檢測到放射性;②用未標記的噬菌體侵染35S標記的細菌,35S將出現在新的噬菌體,存在于細菌體內,所以離心后主要在沉淀物中檢測到放射性;③15N標記的是噬菌體的DNA和蛋白質外殼,而用15N標記的噬菌體侵染未標記的細菌時,蛋白質外殼離心到上清液中,而噬菌體的DNA和細菌離心到沉淀物中,因此放射性存在的部位是沉淀和上清液;④32P標記噬菌體的DNA,侵染后進入子代噬菌內;用3H標記細菌,子代噬菌體的蛋白質外殼和DNA含有3H,子代噬菌體(未釋放出的)和細菌均離心到沉淀物中,所以放射性主要存在部位是沉淀。故選C。本題考查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要求考生識記噬菌體的繁殖過程,掌握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過程,明確離心的目的是將噬菌體的蛋白質外殼和含有子代噬菌體DNA的細菌分開,再對各選項作出判斷即可,屬于考綱識記和理解層次的考查。8、C【解析】
病毒無細胞結構,只含有核酸和蛋白質,必需寄生在活細胞中才能生存。【詳解】A、冠狀病毒是一種致病性很強的RNA病毒,A錯誤;B、抗生素只對細菌有較強的殺傷作用,對冠狀病毒無殺傷作用,B錯誤;C、冠狀病毒屬于非細胞生物,不能獨立代謝,必需寄生在活細胞中,C正確;D、冠狀病毒可感染包括人在內的脊椎動物,D錯誤。故選C。二、非選擇題9、補充人工光照光反應中水的光解和ATP的合成光反應產生的[H]和ATP較少,還原C3化合物較慢,使CO2的固定速率減慢,故植物吸收的CO2減少取生長狀況相同的小麥幼苗若干,平均分為四組,置于密閉容器中,記為甲、乙、丙、丁組,測定各組密閉容器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并記錄。甲組用一定量的2mmol·L-1的NaHSO3溶液噴施小麥幼苗,不遮光,乙組用等量清水噴施小麥幼苗,不遮光;丙組用與甲組等量的2mmol·L-1的NaHSO3溶液噴施小麥幼苗,并遮光,丁組用等量清水噴施小苗幼苗,并遮光。將四組置于其他培養條件相同且適宜的環境下,一段時間后測量并記錄各組密閉容器中二氧化碳含量。甲組和乙組對比,甲組密閉容器中二氧化碳減少的更多,丙組和丁組對比,兩組中CO2增加的量相同【解析】
影響光合作用的主要外界因素有光照強度、CO2濃度和溫度等,光合作用過程分為光反應和暗反應,光反應為暗反應提供[H]和ATP,暗反應為光反應提供ADP和Pi,所以光反應和暗反應是緊密聯系、缺一不可的整體。【詳解】(1)小面積種植時,當陽光不足或者光照時間過短時,可以通過補充人工光照的措施提高作物光合效率。植物吸收的光能一方面使水光解產生[H]和氧氣,另一方面可促使ADP與Pi轉變成ATP。光照強度較弱時,植物吸收CO2的速率減慢,主要是因為光照強度較弱時,葉片中葉綠體中的光反應速率減慢,產生的[H]和ATP減少,還原C3化合物較慢,使CO2的固定速率減慢,因此所需要的CO2減少。(2)本實驗是為了驗證低濃度的NaHSO3是通過影響光合速率而不是通過影響呼吸速率來提高小麥植株的生長速率的,即實驗目的為兩個,所以應設四組實驗,兩兩對照。其中兩組用來驗證低濃度的NaHSO3可影響光合速率,另外兩組可用來驗證低濃度的NaHSO3不影響呼吸速率。所以實驗思路為:取生長狀況相同的小麥幼苗若干,平均分為四組,置于密閉容器中,記為甲、乙、丙、丁組,測定各組密閉容器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并記錄。甲組用一定量的2mmol·L-1的NaHSO3溶液噴施小麥幼苗,不遮光,乙組用等量清水噴施小麥幼苗,不遮光;丙組用與甲組等量的2mmol·L-1的NaHSO3溶液噴施小麥幼苗,并遮光,丁組用與乙組等量清水噴施小苗幼苗,并遮光。將四組置于其他培養條件相同且適宜的環境下,一段時間后測量并記錄各組密閉容器中二氧化碳含量。實驗的預期結果為:甲組和乙組對比,甲組密閉容器中二氧化碳減少的更多,丙組和丁組對比,兩組中CO2增加的量相同。本題考查影響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因素,意在考查考生的實驗分析和設計能力。10、素食性增大不變大于C-B下層水體光照不足,生產者一天的有機物積累量過低,難以養活魚類;氧含量過低,不利于魚類生存【解析】
能量通過食物鏈和食物網逐級傳遞,其特點是:1.單向流動;2.逐級遞減,生態系統中各部分所固定的能量是逐級遞減的。一般情況下,愈向食物鏈的后端,生物體的數目愈少,這樣便形成一種金字塔形的營養級關系。能量在相鄰的兩個營養級之間傳遞效率為10%~20%。在環境條件不受破壞的情況下,一定空間中所能維持的種群最大數量稱為環境容納量,又稱為K值,同一種生物的K值不是固定不變的,會受到環境的影響,當生物生存的環境改善,K值會上升。【詳解】(1)根據能量流動遞減規律,為最大程度利用能量,提高產量,最好選擇素食性魚類飼養;(2)如果投放飼料,池塘的環境容納量(K值)將增大,但能量傳遞效率不變;(3)處種群增長速率最大,捕撈后的剩余量維持在點可以保證持續高產,所以應在大于時捕撈;(4)①甲瓶溶解氧量(B)=原有溶解氧量?呼吸量,乙瓶溶解氧量(C)=凈光合量+原有溶氧量,那么乙瓶溶解氧量?甲瓶溶解氧量=(凈光合量+原有溶氧量)?(原有溶解氧量?呼吸量)=凈光合量+呼吸量=實際光合量=C?B;②池塘水層過深導致下層水體光照不足,生產者通過光合作用積累的有機物過少,難以養活魚類;同時氧含量過低,不利于魚類生存。本題考查種群K值、能量流動、光合作用總量計算等知識,學生需分析24h后所測得的溶氧量的變化,甲瓶是由呼吸作用引起的變化,乙瓶是由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共同引起的變化。11、兩基因自由組合定律AXd、aXd、AY、aYAAXDXd、AaXDXd紅眼雌果蠅:紅眼雄果蠅:白眼雌果蠅:白眼雄果蠅=2:2:1:1(或紅眼:白眼=2:1)1/6【解析】
1、根據題意“細胞中紅色色素的合成必需有基因A控制合成的酶催化;若細胞中基因D控制合成的酶存在時,紅色色素會轉化為紫色色素,使眼色呈紫色;當細胞中不能形成紅色色素時,眼色為白色”,可以判斷基因型和表現型之間的關系:白色個體基因型為aa--,紫色個體基因型為A_D_,紅色個體基因型為A_dd。
2、分析雜交實驗可知,子一代的表現型與性別相關聯,說明有一對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綜合兩種情況(A、a位于X染色體上或D、d位于X染色體上),可以確定D、d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詳解】(1)根據子二代的表現型及比例=6:6:4=3:3:2可知,果蠅的眼色性狀由兩對等位基因控制;又由于子一代的表現型與性別相關聯,說明有一對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綜合兩種情況(A、a位于X染色體上或D、d位于X染色體上),可以確定D、d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則A、a位于常染色體上,因此控制果蠅眼色的兩對基因遺傳時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
(2)由于親本均為純種,親本基因型為AAXdXd、aaXDY,因此F1中紅眼雄果蠅的基因型為AaXdY,產生的精子的基因組成有AXd、aXd、AY、aY;F1中紫眼雌果蠅的基因型為AaXDXd,因此F2中紫眼雌果蠅的基因型有AAXDXd、AaXDXd。
(3)若讓F2中全部紅眼雌果蠅(1/3AAXdXd、2/3AaXdXd)測交(與雜交aaXdY),先分析第一對:1/3AA、2/3Aa×aa→2/3Aa、1/3aa,紅眼:白眼=2:1,再分析第二對,XdXd×XdY→XdXd、XdY=1:1,則后代表現型及比例為紅眼雌果蠅:紅眼雄果蠅:白眼雌果蠅:白眼雄果蠅=2:2:1:1(或紅眼:白眼=2:1)。(4)若讓F2中全部紫眼雄果蠅(1/3AAXDY、2/3AaXDY)與白眼雌果蠅(1/2aaXDXd、1/2aaXdXd)隨機交配,則后代中白眼雄果蠅(aaXY)所占比例=2/3×1/2(紫眼雄果蠅產生a配子概率)×1/2(雄果蠅概率)=1/6。本題考查了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和伴性遺傳的有關知識,要求考生根據題干信息確定基因型和表現型的關系,同時根據遺傳圖解確定基因的位置以及相關個體的基因型,并結合所學知識準確答題。12、不一定A、a和B、b乙和丙圓錐黃色辣味∶圓錐黃色甜味∶燈籠黃色辣味∶燈籠黃色甜味=9∶3∶3∶1A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旅游客運企業文化建設與團隊精神考核試卷
- 生活初二語文滿分作文
- 女媧補天初二語文作文
- 媽媽做飯的初三語文作文
- 礦石開采的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考核試卷
- 電能表的電網能效提升技術發展策略研究考核試卷
- 市場調查在人力資源行業的應用考核試卷
- 稀土金屬壓延加工質量成本控制方法考核試卷
- 漁業與食品安全體系的協同管理考核試卷
- 竹材物理性能與加工適應性研究考核試卷
- 【MOOC】電子線路設計、測試與實驗(二)-華中科技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2024年人大題庫考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題庫答案
-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書分享
- 第47屆世界技能大賽江蘇省選拔賽平面設計技術項目技術工作文件
- 2024年網絡與信息安全考試題庫
- 安橋功放機TX-NR3010說明書
- 《畜禽糞肥還田利用技術規范(征求意見稿)》編制說明
- GB/T 44309-2024陶瓷巖板
- 小學五年級下學期科學《我們面臨的環境問題》教學課件
- 血透病人低血壓護理查房
- 2024年工程承包合同書范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