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考點16碳的氧化物(解析版)
★考點技的【彳氧祀技的、易布點、客量丈我感、連時可用】
歸納1二氧化碳
歸納2一氧化碳
歸納3CO與C02的相互轉化
歸納4寫出圖中含碳物質間轉化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歸納5、2019年、2020年、2021年化學中考試題《碳的氧化物》匯編
如:2021年全國中考《碳的氧化物》精選145道試題(容量大、一次下載、值
得擁有)
★考點歸軸
歸納1二氧化碳
1.CO2物理性質:
⑴常況下是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大,能溶于水。
⑵降溫加壓時能變成下冰(俗名),即固體二氧化碳。
⑶用CO2生產汽水是利用CO2能溶于水且加壓時能溶的更多的性質。
2.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
(1)向放有階梯蠟燭的燒杯中傾倒CO2:J面的蠟燭先熄滅。這個實驗說明了①CO2的密度比
空氣_i_;②一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一。
(2)CO,通入水中生成碳酸(或H2co3),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H2O+CO2=H,CC)3,碳酸不
穩定,易分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H,CO3=H2O+CO2T。
(3)向澄清的石灰水里通入CO2,石灰水變一渾濁一,這是由于生成了一碳酸場—的緣故,其化學
方程式為CO2+Ca(OH)2=CaCChl+H2O,這個反應可用來鑒定CO2氣體。
(4)固體二氧化碳叫“干冰_升華時_吸收一熱量,因此可作一制冷劑.,廣泛應用于一食品冷
藏保鮮_和」令藏運輸一,醫療上血液制品的儲存和運輸等方面,還可以用于人工降雨。
3.二氧化碳對生活和環境的影響:
(1)二氧化碳本身沒有毒性.,但不能供給啰吸
(2)二氧化碳的用途:①一光合作用_(6cO,+6H,($顰C6Hl2O6+6O?。);②一滅火一;③作化
工產品的原料;④一氣體肥料_。
(3)溫室效應的氣體除一二氧化碳一外,還有臭氧(03)、甲烷(CH。、氟氯代烷等。
(4)危害:全球氣候變暖,兩極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淹沒部分沿海城市,使土地沙漠
化、農業減產等。
歸納2一氧化碳
1.一氧化碳是無色、無味的氣體。其密度比空氣電域_溶于水。
2.在點燃的條件下:C0可與02反應,具有一可燃性_?燃燒時火焰呈_藍色同時放出大量
占燃
一熱一,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co+O2^^2CO2,要注意點燃前必須一驗統
3.煤氣中毒即C0中毒,原因是C0很容易跟血液里的血紅蛋白相結合,使血紅蛋白不能很
好地跟一氧氣_結合。
4.一氧化碳還具有原—性,可與CuO、FezCh等反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分別為:
△
⑴CO+CuOCu+CO2
⑵3co+Fe2Ch/鱉2Fe+3co2。
5.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實驗:
⑴A硬質玻璃管中現象:黑色固體變成紅色;化學方程式為CO+CuoZcu+CCh。
⑵B中現象為澄清石灰水變渾了;化學方程式為CO2+Ca(OH)2—CaCChI+H2O。
⑶C處現象:燃燒產生藍色火焰并放出熱量;化學方程式為2co+02蟲燃一2CO2。
⑷B裝置作用:證明反應生成了C02并吸收CCh;C裝置作用:防止有毒的CO污染空氣。
⑸尾氣的處理辦法有:直燃、用氣球收集、用排水法收集。尾氣最好的處理辦法是再接上一段導
管把尾氣通到A的酒精燈上點燃,此法優點是節能、環保。
⑹實驗操作注意事項:
①實驗前要檢查裝置氣密性和C0的純度。
②實驗開始時要先通入co-會兒再加熱氧化銅,目的是:排凈裝置內的空氣,防止co與空
氣混合遇明火而爆炸。
③實驗結束時要先停止加熱,繼續通入一氧化碳直到冷卻為止;原因是:防止很熱的銅被氧化,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2CU+O2A-2CUO。【即:co一燈一燈一co】。
⑺此實驗可證明—?氧化碳性質有還原性和可燃性。
歸納3CO與CO2的相互轉化
轉化化學方程式
占燃
co轉化為co22co+02占a2cCh、CO+CuO=Cu+CO2
82+0^^28
CO2轉化為co
歸納4寫出圖中含碳物質間轉化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CO—③冷,CaCO、
①2C+Ch^^=2CO或C+CO2=^^2CO
②C+Ch^^CO=或C+2CuO^^^2Cu+CO2t
③28+02^^=282或CO+CUO=A:=CU+CO2
④CCh+C更逵2co
⑤CCh+Ca(OH)2===CaCO31+H:;O
<>\i!
⑥CaCO3=^^=CaO+CCM或CaCO3+2HCl===CaCb+H2O+CO2T
⑦CCh+H20===H2cCh
⑧H2cO3===H9+CO2T
★三耳虞做
2021年中考真題
一、選擇題(共82道題):
1.(2021年遼寧省營口市中考)下列關于二氧化碳與一氧化碳用途的說法,錯誤的是
A.CO2可用于滅火B.CO2可用作氣體肥料
C.CO可用于人工降雨D.CO可用作燃料
【答案】C
【解析】
A、由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既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所以二氧化碳可以用于滅火,此選項
說法正確;
B、由于二氧化碳能夠促進植物的光合作用,所以二氧化碳常作為氣體肥料?,此選項說法正確;
C、固體二氧化碳俗稱干冰,升華后吸熱,可用于人工降雨,CO無此性質與用途,不能用于人工降
雨,此選項說法錯誤;
D、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此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C。
2.(2021年廣西百色市中考)下列舉措不符合“碳達峰、碳中和”生態理念的是()
A.使用風能、太陽能等綠色能源
B.用自行車代替汽車上下班出行
C.垃圾分類處理,實現資源再利用
D.焚燒廢舊塑料,消除“白色污染”
【答案】D
【解析】“碳達峰”,即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長,“碳中和”是指單位或個人在一定時間內直接
或間接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總量,通過二氧化碳去除手段抵消這部分碳排放,達到“凈零排放”目
的,結合題意進行分析判斷。
解:A、使用風能、太陽能等綠色能源,可以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碳達峰、碳中和”的生
態理念,故選項錯誤。
B、用自行車代替汽車上下班出行,可以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碳達峰、碳中和”的生態
理念,故選項錯誤。
C、垃圾分類處理,實現資源再利用,能節約資源、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碳達峰、碳中
和”的生態理念,故選項錯誤。
D、焚燒廢IH塑料,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不符合“碳達峰、碳中和”的生態理念,故選項正
確。
故選:D。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了解“碳達峰、碳中和”的含義、降低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措施是正確
解析本題的關鍵。
3.(2021年廣西百色市中考)把二氧化碳氣體通入石蕊溶液后,加熱溶液,最后溶液的顏色為()
A.無色B.紅色C.紫色D.藍色
【答案】C
【解析】本題從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來考慮.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變
紅,碳酸不穩定,受熱易分解.
解:CO2能溶于水井與水反應生成碳酸,使紫色石蕊試液變成紅色:CO2十H9=H2co3,H2co3
又是一種不穩定的酸,易分解重新放出CO2,使試液又由紅色變成紫色:H2CO3=CO2t+&0,因
此溶液的變化為紫色-紅色-紫色;
故選:C。
【點評】通過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和受熱碳酸的分解實驗對比,在做題的過程中,學生很自
然得出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不穩定,易分解的結論,便于以后這方面的學習.此題雖
簡單,但考查了學生的分析能力.
4.(2021年北京市中考)將CO2通入下列液體中,能產生白色沉淀的是()
A.水B.稀硫酸C.食鹽水D.澄清石灰水
【答案】D
【解析】根據二氧化碳的性質,判斷下列物質是否能與二氧化碳發生反應,若能反應還需要判斷反
應是否有明顯的實驗現象。
A、二氧化碳既能溶于水又能與水發生反應,但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不能產生白色沉淀,
說法錯誤;
B、二氧化碳不能與稀硫酸反應,不能產生白色沉淀,說法錯誤;
C、二氧化碳不能與食鹽水反應,不能產生白色沉淀,說法錯誤;
D、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生成不溶于水的碳酸鈣而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能產生白色沉淀,
說法正確;
故選:D。
【點評】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變渾濁,實驗室通常利用這一反應檢驗氣體二氧化碳。
5.(2021年遼寧省撫順市中考)關于二氧化碳的用途,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滅火B.生產汽水C.氣體肥料D.供給呼吸
【答案】D
【解析】
A、由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既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所以可以用于滅火,故A說法正確;
B、由于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生成碳酸,所以可以用來生產碳酸飲料,故B說法正確;
C、由于二氧化碳能夠促進植物的光合作用,所以常作為氣體肥料,故C說法正確;
D、氧氣是供給呼吸,二氧化碳不能供給呼吸,故D說法錯誤。
故選:D。
【點評】根據二氧化碳的用途考慮,性質決定其用途,用途反應其性質。解析本題的關犍是
要知道二氧化碳的性質,根據性質決定用途,考慮其用途。
6.(2021年四川省瀘州市中考)化學與生活密切相關。下列有關物質性質與用途的說法錯誤的是
A.燒堿能中和酸,可用于治療胃酸過多
B.小蘇打受熱分解產生CO?,可用于滅火
C.金具有很好的延展性,可壓成很薄的片
D.鋁熔點很高。可用于制造燈泡中的燈絲
【答案】A
【解析】
A、燒堿是氫氧化鈉的俗稱,氫氧化鈉能與酸反應,但是氫氧化鈉的腐蝕性較強,不能用于治療胃
酸過多,符合題意:
B、小蘇打受熱分解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燃燒、不支持燃燒,密度比空氣大,故可用于滅火,
不符合題意;
C、金具有良好的延展性,故可壓成很薄的片,不符合題意;
D、鴿的熔點很高,故可用于制作燈絲,不符合題意。
故選Ao
7.(2021年湖北省十堰市中考)下列關于碳及其氧化物的說法正確的是()
A.金剛石、石墨和Coo的性質相似
B.CO2可以使干石蕊紙花變紅
C.CO?滅火既利用了CO2的物理性質,又利用了其化學性質
D.CO與CuO反應,利用了CO的氧化性
【答案】C
【解析】解:根據碳單質的性質、碳的氧化物的組成、性質以及用途來分析解析。
A、金剛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組成的單質,但它們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故化學性質相似
但物理性質差異很大,錯誤;
B、二氧化碳沒有酸性,C02不能使干燥的石蕊紙花變紅,錯誤;
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所以CO?可用于滅火,這既利用了它的
物理性質也利用了它的化學性質,正確:
D、CO與CuO反應,利用了CO的還原性,錯誤;
故選:Co
【點評】本題考查了碳單質性質存在差異的原因、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質與用途。
8.(2021年廣州市)燃油汽車發動機排出的氣體中含有CO和NO等,安裝催化轉化器可減少這些
有害氣體的排放。CO和NO在經過催化轉化器時相互反應,示意圖如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催化轉化器
A.該反應屬于置換反應
B.CO和NO按個數比1:1進行該反應
C.該反應中兩種生成物的質量比為11:7
D.安裝了催化轉化器的汽車,尾氣中不含CO和NO
【答案】B
【解析】將題意中的粒子與圖中粒子進行對比,可以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催化轉化器
2CO+2NO.......2CO2+N2?
A.置換反應是單質與化合物反應生成新單質和新的化合物,所以,這個反應不是置換反應;
B.CO和NO的分子個數比是2:2,即1:1進行反應,故B正確;
C.生成物CO?與N?的質量比為2X44:28=22:7,故C錯誤;
D.安裝催化轉化器只能是減少這些有害氣體的排放,不能保證所有的C0和N0均能全部反應生
成了無害的CCh和N2,故D錯誤。
故選:Bo
9.(2021年湖南省長沙市中考)2021年全國兩會期間,政府工作報告中的“碳達峰”、“碳中和”
成為熱詞,這也體現了我國對全球環境治理的大國擔當。下列有關二氧化碳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難溶于水
B.有還原性,常用來冶煉金屬
C.有可燃性,常用作燃料
D.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答案】D
【解析】根據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能與水反應,能使氫氧化鈣反應等)、物理性質,結合題意進
行分析判斷。
A、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故選項說法錯誤。
B、二氧化碳不具有還原性,不能用來冶煉金屬,故選項說法錯誤。
C、二氧化碳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用作燃料,故選項說法錯誤。
D、二氧化碳能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故選項
說法正確。
故選:D=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物理性質等是正確解析本題的關鍵。
10.(2021年黑龍江省伊春市中考)下列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解析】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叫化學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叫物理變化,干冰升華、海水曬
鹽、蔗糖溶解于水都屬于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質生成。判斷物理變化和化學變
化的依據是:是否有新物質生成。
A、干冰升華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選項錯誤;
B、海水曬鹽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選項錯誤;
C、蔗糖溶解于水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選項錯誤;
D、葡萄釀酒,酒精是新物質,屬于化學變化;故選項正確;
故選:D。
【點評】本考點考查了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區別,基礎性比較強,只要抓住關鍵點:是否有新
物質生成,問題就很容易解決。本考點主要出現在選擇題和填空題中。
11.(2021年山東省東營市中考)“碳中和”是指一定時間內排放的碳總量與吸收的碳總量
相互抵消,實現碳“零排放”,下列有關碳循環、碳中和的說法,錯誤的是()
A.每個人都在參與碳循環,碳循環中的“碳”是指碳單質
B.開發可再生能源,降低化石燃料的需求量,以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
C.大力植樹造林,嚴禁亂砍濫伐森林,以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
D.碳中和能有效維持碳循環的相對穩定,控制日趨嚴重的溫室效應
【答案】A
【解析】解:根據碳循環的過程以及“碳中和”是指一定時間內排放的碳總量與吸收的碳總量相互
抵消,實現碳“零排放”來分析解析。
A.每個人都在參與碳循環,碳循環中的“碳”是指碳元素,選項說法錯誤;
B.開發可再生能源,降低化石燃料的需求量,以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有利于實現碳“零排放”,
選項說法正確;
C.大力植樹造林,嚴禁亂砍濫伐森林,增大二氧化碳的吸收量,以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選項說
法正確;
I).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較高會導致溫室效應,所以碳中和能有效維持碳循環的相對穩定,控制
日趨嚴重的溫室效應,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Ao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考查了對碳循環以及“碳中和”的理解,聯系生活實際是化學常考的題型。
12.(2021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工業煉鐵的部分反應如下所示,則()
O+Xco+Xco+丫Fe
A.X可以是木炭
B.X與CO都具有氧化性
C.③反應后的尾氣可直接排放
D.Y中鐵元素以游離態存在
【答案】A
【解析】解:根據碳與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與碳在高溫下反應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
碳具有還原性,能與氧化鐵在高溫下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進行分析判斷。
A、碳與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木炭的主要成分是碳,可以是木炭,故選項說法正確。
B、碳與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與碳在高溫下反應生成一氧化碳,X是碳,碳與CO
都具有還原性,故選項說法錯誤。
C、③是與氧化鐵在高溫下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直接排放到空氣中會污染環
境,反應后的尾氣不能直接排放,故選項說法錯誤。
D、Y是氧化鐵,鐵元素以化合態存在,故選項說法錯誤。
故選:A。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了解鐵的冶煉原理、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的反應原理等是正確解析本題的
關鍵。
13.(2021年廣西北海市中考)下列有關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說法,正確的是()
A.焦炭能用于冶金工業,是因為其具有氧化性
B.在一定條件下,一氧化碳與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轉化
C.碳具有可燃性,木炭在空氣中燃燒只生成二氧化碳
D.高溫條件下,一氧化碳與氧化鐵發生的反應屬于置換反應
【答案】B
【解析】
A、焦炭能用于冶金工業,是因為其具有還原性,故選項說法錯誤。
B、由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質可知,在一定條件下,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轉化,故
選項說法正確。
C、碳具有可燃性,碳燃燒時不是總是生成二氧化碳,燃燒不充分還會生成一氧化碳,故選項說
法錯誤。
D、高溫下,一氧化碳與氧化鐵的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該反應的反應物均為化合物,不屬于
置換反應,故選項說法錯誤。
故選:Bo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掌握有關碳和碳的化合物的性質是解決此題的關鍵。
14.(2021山東濰坊中考)2021年《化學教育》第3期,報道了一種“氧化銅還原實驗”一體化裝
置,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用酒精燈加熱氧化銅部位,無明顯現象,證明二氧化碳不能還原氧化銅
B.先用酒精燈加熱炭粉再加熱氧化銅,黑色氧化銅變為紅色,證明炭粉還原氧化銅
C.加熱炭粉過程中發生反應CC)2+C32CO
D.氣球可防止有害氣體外逸,污染空氣
【答案】B
【解析】
A、用酒精燈加熱氧化銅部位,無明顯現象,說明二氧化碳和氧化銅不反應,二氧化碳不能還原氧
化銅,不符合題意;
B、先用酒精燈加熱炭粉再加熱氧化銅,黑色氧化銅變為紅色,是因為碳和二氧化碳在高溫下反應生
成了一氧化碳,?氧化碳和氧化銅在加熱的條件下反應生成銅和二氧化碳,證明一氧化碳還原氧化
銅,符合題意;
C、加熱炭粉過程中,碳和二氧化碳在高溫下反應生成一氧化碳,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高溫
C+CO2=2CO,不符合題意;
D、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溫下反應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散逸到空氣中,會污染空氣,氣球
可以收集尾氣,防止污染空氣,不符合題意。
故選B。
15.(2021年吉林省中考)下列對物質用途的描述錯誤的是()
A.用生石灰作發熱劑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用氫氧化鈉治療胃酸過多
D.碳酸氫鈉用于焙制糕點
【答案】C
【解析】解:物質的性質決定了物質的用途,解題時根據物質的性質來分析解析。
A.生石灰與水反應會發出大量的熱,所以可用生石灰作發熱劑,描述正確;
B.干冰易升華,會吸收大量的熱,所以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描述正確;
C.氫氧化鈉具有強烈的腐蝕性,所以不能用氫氧化鈉治療胃酸過多,描述錯誤;
D.碳酸氫鈉在加熱時會分解產生二氧化碳氣體,所以碳酸氫鈉可用于焙制糕點,描述正確。
故選:Co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掌握常見的物質的性質和用途的關系是正確解析本題的關鍵。
16.(2021年寧夏中考化學試卷)實驗室制取一氧化碳發生的化學反應是HCOOH(甲酸)
熟的茉竦酸H2O+8to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制取一氧化碳并還原氧化銅時,下列說法不正確的
A.反應過程中a處黑色粉末逐漸變成紅色
B.濃硫酸在制取一氧化碳的反應中起催化作用
C.大氣球的作用是收集一氧化碳,防止其污染空氣
D.該實驗所涉及到的反應類型有分解反應和置換反應
【答案】D
【解析】解:A、一氧化碳具有還原性,能與氧化銅在加熱條件下反應生成銅和二氧化碳,反應過
程中a處黑色粉末逐漸變成紅色,故選項說法正確。
B、由HCOOH(甲酸)熱的/硫豫團0+81,濃硫酸在制取一氧化碳的反應中起催化作用,
故選項說法正確。
C、一氧化碳有毒,會污染環境,大氣球的作用是收集一氧化碳,防止其污染空氣,故選項說法
正確。
D、HCOOH(甲酸)熱的冷詵酸H2O+COt,屬于分解反應,但一氧化碳與氧化銅反應生成
銅和二氧化碳,反應物均為化合物,不屬于置換反應,故選項說法錯誤。
故選:D。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掌握一氧化碳具有還原性、分解反應和置換反應的特征等是正確解析本題
的關鍵。
17.(2021年四川省涼山州中考)碳和碳的化合物是一個龐大的家族,下列說法完全正確的個數是
()
①金剛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原子構成的單質
②CO、甲烷、酒精都可用作燃料,其中甲烷中碳元素的化合價為-4價
③CO有毒而CO?無毒,是因為它們的分子構成不同,兩者的相互轉化只能通過化合反應實現
④工業煉鐵中焦炭只起提供熱量的作用,煉得的生鐵與鋼的最大區別是含碳量不同
⑤醋酸(CH3coOH)、葡萄糖(C6Hl2。6)、維生素C(C6H8。6)都屬于有機物
A.1個B.2個C.3個D.4個
【答案】B
【解析】
①金剛石、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構成,但C60是由分子構成,由分子構成,說法錯誤;
②CO、甲烷、酒精都可用作燃料,其中甲烷中氫元素化合價為+1價,碳元素化合價為-4價,
說法正確;
③CO有毒而C02無毒,是因為它們的分子構成不同,CO轉化為C02的方法有:
點燃
2co+0?‘'2cCh,CO+CuC△Cu+CO,,而CO+CuO△Cu+CO,不屬干化合反應.
說法錯誤;
④工業煉鐵中焦炭起到提供熱量和提供還原劑的作用,說法錯誤;
⑤醋酸(CH3co0H)、葡萄糖(C6Hl2。6)、維生素C(C6H8。6)都屬于有機物,都含有碳元素,
都屬于有機物,說法正確;
故選:Bo
18.(2021?營口中考)下列關于二氧化碳與一氧化碳用途的說法,錯誤的是()
A.CO2可用于滅火B.CO2可用作氣體肥料
C.CO可用于人工降雨D.CO可用作燃料
【答案】c
【解析】
由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既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所以可以用于滅火;由于二氧化碳能
夠促進植物的光合作用,所以常作為氣體肥料;固體二氧化碳是干冰,升華后吸熱,可用于人工降
雨,co無此性質與用途;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P
19.(2021年湖北省鄂州市中考)2020年鄂州市被評為全國文明城市。保持文明靠大家,下列措施
中與文明城市有違是
A.積極開展植樹造林B.鼓勵燃放煙花爆竹
C.禁止露天焚燒秸稈D.提倡垃圾分類回收
【答案】B
【解析】
A、積極開展植樹造林,有助于環境保護,凈化空氣,綠水青山是國家需要的,所以A正確;
B、燃放煙花爆竹,是可以增添節卜I氣氛,但會產生有毒、有害的氣體,污染空氣,所以B錯誤;
C、焚燒秸稈會釋放有害氣體,時空氣造成污染,所以需要禁止露天焚燒秸稈,所以C正確;
D、垃圾分類回收,有助于環境保護,增強節約意識,也可以節約資源,所以D正確;
故選:B。
【點睛】本題考查生活中的化學,我們要學會低碳生活,節能減排,環境才會變得更美好。
20.(2021江蘇省徐州中考)下列說法與“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不相符的是
A.要積極開發利用氫能、太陽能等新能源
B.對生活垃圾要分類,以便回收再利用
C.工業廢水、生活污水排入水體不會引起污染
D.固定利用CO2有利于實現“碳中和”
【答案】C
【解析】
A、積極開發利用氫能、太陽能等新能源,可以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減少污染物的排放,保護環
境,不符合題意:
B、對生活垃圾分類,以便回收再利用,可以實現資源的有效利用,減少污染物的排放,保護環境,
不符合題意;
c、工業廢水、生活污水排入水體會污染水源,應處理達標后排放,符合題意;
D、固定利用CO2可以減少二氧化碳含量,有利于實現“碳中和”,不符合題意。
故選C
21.(2021?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中考真題)“微觀-宏觀-符號”三重表征是化學獨特的表示
物質及其變化的方法。下圖是液化石油氣成分之一燃燒前后分子種類變化的微觀示意圖,下列說
法氐熊的是
O氫原子
點燃
?氧原子
甲乙?碳原子
A.生成丙與丁物質的質量比為33:18
B.反應前后各元素的化合價均不變
C.參加反應甲與乙的分子個數比為1:1
D.甲中碳、氫元素質量比為3:8
【答案】A
由圖可知,反應為石油氣成分之一的C3H8完全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C3H8+5O2=3CO2+4H2O;
A.生成丙與丁物質的質量比為(44x3):(18x4)=33:18,正確;
B.單質中元素化合價為零;反應前后氧元素的化合價分別為0、-2,發生改變,錯誤;
C.參加反應甲與乙的分子個數比為1:5,錯誤;
D.由化學式可知,甲中碳、氫元素原子的個數比為3:8,錯誤。
故選Ao
22.(2021?江蘇中考真題)將CO和鐵的氧化物Fe、Oy置于密閉容器中,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至完
全,反應過程中容器內部分物質的質量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m的值為12.6
B.鐵的氧化物中x:y=3:4
C.參加反應的鐵的氧化物的質量為16g
D.當CO2質量為4.4g時,容器內CO質量為14g
【答案】D
【解析】
CO和鐵的氧化物FexOy置于密閉容器中,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至完全,生成鐵和二氧化碳;
A、由圖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13.2g,根據碳元素守恒,參加反應的一氧化碳的質量為
1212
13.2gx—x100%4-(—x100%)=8.4g,in的值為8.4+8.4=16.8,說法錯誤;
4428
B、由于m=16.8,即生成鐵的質量為16.8g,根據質量守恒定律,FexOy的質量為
高溫
13.2g+16.8g-8.4g=21.6g,mFexOy+yCO—xFe+yCO2,生成的二氧化碳中的氧元素,一半來自
132
FeQy,FexOy中氧元素的質量為13.2gx5x/xl00%=4.8g,FexOy中鐵元素、氧元素質量比為
56x_21.6g-4.8g
鐵的氧化物中x:y=l:l,說法錯誤;
16y4.8g
C、參加反應的鐵的氧化物的質量為13.2g+16.8g-8.4g=21.6g,說法錯誤;
D、由以上分析知,該鐵的氧化物為FeO,設當二氧化碳質量為4.4g時,消耗一氧化碳的質量為z,
則
高溫
FeO+COFe+CO?
2844
z4.4g
28_z
444.4g
解得z=2.8g;
此時容器內CO質量為16.8g-2.8g=14g,說法正確。
故選:D。
23.(2021年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中考)下列物質的用途,利用其化學性質的是
A.氧氣用于醫療急救
C.干冰用作制冷劑n
【答案】A
【解析】
A、呼吸作用屬于化學變化,氧氣用于醫療急救是利用氧氣的氧化性,屬于化學性質,故選項正確;
B、銅用于制作銅火鍋是利用銅的導熱性,屬于物理性質,故選項錯誤;
C、干冰用作制冷劑是利用干冰升華吸熱,屬于物理性質,故選項錯誤:
D、洗滌劑有乳化作用,能把大的油滴乳化成無數細小的油滴,隨水沖走,利用的物理性質,故選
項錯誤。
故選:Ao
24.(2021年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中考)下列有關敘述和對應的化學方程式均正確的是
A.用含氫氧化鎂的藥物治療胃酸過多癥MgOH+HCl=MgCl2+H2O
B.正常雨水顯酸CO?+H2O=H2c。3
比較銅和銀的金屬活動性
C.Ag+Cu(NO3)2=CU+AgNO3
D.乙醇燃燒C2H,OH+O2=CO2+H2O
【答案】B
【解析】
A、該化學方程式中氫氧化鎂的化學式錯誤,正確的化學方程式應為Mg(OH)2+2HCl=MgCl2+2H2O,
故選項錯誤;
B、正常雨水顯酸性的原因是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顯酸性的碳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CO2+H2O=H2CO3(故選項正確;
c、銀的金屬活動性比銅弱,銀不能與硝酸酮溶液反應,故選項錯誤;
D、該化學方程式配平沒有配平,沒有注明反應條件錯誤,正確的化學方程式應為
點燃
C2H5OH+3O2—2CO2+3H2O故選項錯誤。故選B。
25.(2021年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中考)除去下列物質中的少量雜質,所用試劑和操作方法都正確的
是
選少量雜
物質所用試劑和操作方法
項質
通過灼熱的
AN2coCuO
BNaClNa2sO4加入Ba(NO3)2溶液
CMnOzKC1加入足量水溶解,過濾、洗滌、干燥
DAlChMgCh加入AgNCh溶液,過濾
A.AB.BC.CD.D
【答案】C
【解析】
A、CuO與一氧化碳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會引入新的雜質,不符合除雜原則,故選項錯誤;
B、Na2s04加入Ba(NO3)2溶液反應生成硫酸領沉淀,引入新的雜質,硝酸鈉,不符合除雜原則,
故選項錯誤;
C、MnCh不溶于水,KC1易溶于水,加入足量水溶解,過濾、洗滌、干燥,可以除去雜質,故選項
正確;
D、MgCb加入AgNCh溶液反應會有新的沉淀氯化銀產生,氯化鋁也會和硝酸銀反應,不符合除雜
原則,故選項錯誤;
故選:Co
26.(2021?寧夏中考)分類是化學學科的基本思想方法之一。下列分類正確的是
A.冰、干冰、氯酸鉀屬于氧化物B.汞、鋼、鈦合金屬于金屬材料
C.煤、石油、氫氣屬于化石燃料D.生石灰、熟石灰、石灰石屬于堿
【答案】B
【解析】
氯酸鉀不屬于氧化物,氫氣不屬于化石燃料,生石灰、石灰石不屬于堿。
故選:Bo
27.(2021?寧夏中考)總結是化學學科的基本方法之一。下列知識內容的總結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A.化學與生活B.化學與能源C.化學與環境D.化學與安全
①炒菜時油鍋著火,應①石油加工可得到汽①使用可降解塑料可以①煤爐上放一盆水不能
立即用水澆滅油、煤油等產品降低“白色污染”防止C0中毒
②食用甲醛水溶液浸泡②開發使用地熱能、太②保護水資源,一方面②向燃著的酒精燈內添
過的海產品陽能等新能源符合低碳要節約用水,另一方面加酒精
③洗潔精有乳化作用,生活的要求要防止水體污染③點燃氫氣前,一定要
可用來清洗油污③增大煤與空氣的接觸③推廣新能源公交車,檢驗氫氣的純度
面積不利于煤充分燃燒有利于改善空氣質量
【答案】C
【解析】炒菜時油鍋著火,不能用水澆滅,應該用鍋蓋蓋滅;
甲醛有毒,不能食用甲醛水溶液浸泡過的海產品;
增大煤與空氣的接觸面積,有利于煤充分燃燒;
不能向燃著的酒精燈內添加酒精,否則會發生危險。故選:C?
28.(2021年本溪遼陽葫蘆島市中考)下列有關含碳化合物的說法,正確的是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組成元素相同,則二者的化學性質一定相同
B.有機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則含有碳元素的碳酸氨鈉一定屬于有機物
C.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則澄清石灰水變渾濁一定是通入了二氧化碳
D.某物質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則該物質一定含有碳、氫元素
【答案】D
【解析】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組成元素相同,但是二者結構不同,化學性質不相同,A錯誤。
B、有機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但是含有碳元素的碳酸氫鈉不屬于有機物,B錯誤。
C、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但是澄清石灰水變渾濁不一定是通入「二氧化碳,還有可能是
碳酸鈉溶液,C錯誤。
D、某物質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根據質量守恒元素種類不變,則該物質一定含有碳、
氫元素,D正確。
故選:D。
29.(2021河北中考)下列實驗方案能夠達到目的的是
A.用點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中的少量一氧化碳
B.用溶解、過濾、蒸發的方法從粗鹽中提取純凈的氯化鈉
C.分別加入熟石灰研磨、聞氣味,鑒別化肥氯化鉀和氯化錢
D.分別將鎂片、鋅片放入硝酸銀溶液中,驗證鎂、鋅、銀的金屬活動性順序
【答案】C
【解析】
A、二氧化碳不燃燒、不支持燃燒,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一氧化碳,當一氧化碳的濃度較低時無法
點燃,不符合題意;
B、溶解、過濾、蒸發,只能除去粗鹽中的難溶性雜質,無法除去可溶性雜質,不能得到純凈的氯化
鈉,不符合題意;
C、氯化錢能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氨氣,具有刺激性氣味,氯化鉀和熟石灰不反應,故可分別加入熟
石灰研磨、聞氣味,鑒別化肥氯化鉀和氯化鍍,符合題意;
D、分別將鎂片、鋅片放入硝酸銀溶液中,鎂、鋅均能與硝酸銀反應,有銀白色固體析出,說明鎂、
鋅比銀活潑,但是無法驗證鎂、鋅的金屬活動性順序,不符合題意。
故選Co
30.(2021?寧夏中考)實驗室制取一氧化碳發生的化學反應是
執的濃硫酸
HCOOH(甲酸)^凡0+(20個。用圖1所示的裝置制取一氧化碳并還原氧化銅時,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反應過程中a處黑色粉末逐漸變成紅色
B.濃硫酸在制取一氧化碳的反應中起催化作用
C.大氣球的作用是收集一氧化碳,防止其污染空氣
D.該實驗所涉及到的反應類型有分解反應和置換反應
【答案】D
【解析】
甲酸分解屬于分解反應,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的反應中反應物是兩種化合物,生成物是一種單
質和一種化合物,不屬于置換反應。
故選:D.
31.(2021?寧夏中考)科學家近年來在“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和Ni基催化劑”的研究方面取得突破。
圖2是甲烷與二氧化碳反應的微觀示意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O一氫摩f
O—軾原子
■一碳原子
A.丙物質是C0B.反應前后各元素的化合價均不變
C.參加反應的甲和乙的質量比為4:11D.生成物中的兩種分子的個數比為1:1
【答案】B
【解析】根據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和個數不變可知,C應該是C0;反應前后,氫元素化合價由+1變為
0,碳元素化合價由+4變為+2;該反應是甲烷和二氧化碳催化劑作用下生成一氧化碳和氫氣,化學
方程式為CH,+CONi基催化劑」CO+2H,.生成物中的兩種分子的個數比為1:1,參加反應的甲和乙
的質量比為(12+4):(12+32)=4:11.
故選:B?
32.(2021?寧夏)下列實驗操作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括號內為雜質)
選項物質目的主要實驗操作
ACHi、CO、N2檢驗將燃著的木條分別伸入集氣瓶中
B稀H2sCa(OH)2溶液、NaNOs溶液鑒別取樣,滴加碳酸鈉溶液
CKN03、NaCl分離取樣,加水溶解,蒸發結晶
DFe(Fe20s)除雜取樣,加入稀鹽酸,過濾
【答案】B
【解析】將燃著的木條分別伸入集氣瓶中,是木條熄滅的是收,能夠燃燒的是CH」、CO,A不能檢驗:
取樣,滴加碳酸鈉溶液,產生氣泡的是稀HzSO.”產生沉淀的是Ca(OH)?溶液,無明顯變化的是Na\O;
溶液,B可以鑒別;取樣,加水溶解,蒸發結晶,KNO:,、NaCl都有析出,C無法分離;取樣,加入稀
鹽酸,Fe、Fe。都和稀鹽酸反應,D無法除雜。
故選:Bo
33.(2021年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中考)對下列事實的微觀解釋錯誤的是
選項事實解釋
A氧氣和二氧化碳化學性質不同分子構成不同
B丁香花開,香滿冰城分子在不斷的運動
C氧氣加壓液化可以裝入鋼瓶中加壓后,分子變小
D蔗糖溶液不導電溶液中沒有自由移動帶電粒子
A.AB.BC.CD.D
【答案】C
【解析】
A、相同分子化學性質形同,不同分子化學性質不同,氧氣和二氧化碳化學性質不同,是因為分子
構成不同,說法正確;
B、構成花香的分子在不斷的運動,運動我們周圍,可以聞到花香,說法正確;
C、氧氣經加壓后變成液體裝入鋼瓶中,加壓后分子之間的間隔變小,不是分子變小,說法錯;
D、蔗糖是由分子構成的,在水溶液中,蔗糖以分子的形式存在,溶液中沒有自由移動的帶電粒子,
蔗糖溶液不導電,說法正確;
答案:Co
34.(2021?呼和浩特中考]碳及其部分化合物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其中X、Y表示相應轉化中的其
他反應物。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CH4
①]
xvY
COCO?―?NaiCOs
②t
H2CO3
A.X可以是單質或氧化物
B.反應物Y可以用來檢驗CO2
C.反應①不屬于置換反應
D.打開碳酸飲料瓶蓋時發生反應②
【答案】B
【解析】
CO和X反應生成C02,X可以是02或Fe2O3等金屬氧化物;CCh和Y反應生成Na2co3,則Y
為NaOH,NaOH不能用來檢驗CO2.;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為CH4+2O2點京CO2+2H2O,不屬于置
換反應;反應②的化學方程式為H2cO3=CO2+H2O,打開碳酸飲料瓶蓋時,會發生碳酸的分解反應。
答案:Bo
35.(2021?麗水中考)我國宣布力爭于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即二氧化碳的排放與吸收相互平衡(如
圖)。下列途徑中屬于吸收二氧化碳的是()
排放II吸收
A.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B.化石燃料的燃燒
C.微生物的氧化分解D.生物的呼吸作用
【答案】A
【解析】植物的的光合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和水生成淀粉和氧氣的過程,化石燃料的燃燒、微生物
的氧化分解、生物的呼吸作用均為釋放二氧化碳的過程。
故選Ao
A
36.(2021年重慶市中考B卷)已知CO+CuO=Cu+CO2,該反應中發生還原反應的物質是:
A.COB.CuOC.CuD.CO2
【答案】B
【解析】
在該反應中,一氧化碳得到氧,屬于還原劑,發生了氧化反應,氧化銅失去氧,屬于氧化劑,發生
了還原反應。
故選B.
37.(2021年貴州銅仁市中考)生活中的下列物質前者屬于純凈物,后者屬于單質的是
A.水泥、鎂B.食鹽、干冰C.硫酸亞鐵、金剛石D.空氣、H2
【答案】C
【解析】由一種物質組成的物質為純凈物;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叫做單質。
A、水泥是由多種物質組成,屬于混合物;鎂只含有鎂元素,屬于單質,此選項錯誤:
B、食鹽中含有氯化鈉、氯化鎂等物質,屬于混合物;干冰是固態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
氧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不屬于單質,此選項錯誤;
C、硫酸亞鐵是由一種物質組成的,屬于純凈物;金剛石是由碳原子直接構成的物質,由同種元素組
成的純凈物,屬于單質,此選擇正確;
D、空氣中含有氮氣、氧氣等多種氣體,屬于混合物;氫氣是氫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單質,此
選項錯誤。
故選;Co
38.(2021年江西省中考)二氧化碳和氫氣在一定條件下生成甲爵(一種燃料)和水,反應的微觀
示意圖如下、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O氫原子
■碳原子
O氧原子
A.甲醇的化學式為CH3O
B.甲醇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小
C.參加反應的二氧化碳和氫氣的分子個數比為1:4
D.利用該反應可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答案】D
【解析】
由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可知,二氧化碳和氫氣在一定條件下生成甲醇(一種燃料)和水,反應的化學
一定條件
方程式為CO2+3H2CHQH+H2。;
A、由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可知,甲醇的化學式為CH3OH,說法錯誤;
B、甲醇CHaOH中碳、氫、氧元素的質量比為12:4:16,氫的質量分數最小,說法錯誤:
C、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知,參加反應的二氧化碳和氫氣的分子個數比為1:3,說法錯誤;
D、利用該反應可消耗二氧化碳,可以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說法正確;
故選:D。
39.(2021年貴州銅仁市中考)現有幾種生活中常見的物質:①葡萄糖;②甲烷;③一氧化碳;④
酚醛塑料;⑤白棉花;⑥氯化鈉;⑦淀粉;⑧氧氣,其中全部屬于無機物的是
A.①③⑧B.②④⑧C.③⑥⑧D.③⑤⑦
【答案】C
【解析】
①葡萄糖含碳元素,屬于有機物;
②甲烷含碳元素,屬于有機物:
③一氧化碳雖然含碳元素,但是屬于無機物;
④酚醛塑料含碳元素,屬于有機物;
⑤白棉花含碳元素,屬于有機物;
⑥氯化鈉屬于無機物;
⑦淀粉含碳元素,屬于有機物;
⑧氧氣屬于無機物。
故屬于無機物的是③⑥⑧。
故選Co
40.(2021年黑龍江牡丹江、雞西地區中考)下列物質中,不屬于氧化物的是
A.干冰B.生石灰
C.蒸儲水D.純堿
【答案】D
【解析】
A、干冰是固體二氧化碳的俗稱,是由氧元素和碳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屬于氧化物;
B、生石灰是氧化鈣的俗稱,是由氧元素和鈣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屬于氧化物;
C、蒸儲水是是由氧元素和氫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屬于氧化物;
D、純堿是碳酸鈉的俗稱,是由三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不屬于氧化物。
故選D。
【點睛】純凈物由一種物質組成,混合物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組成;單質是由一種元素組成的
純凈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另外一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
41.(2021年黑龍江牡丹江、雞西地區中考)分析和推理是學習和研究化學的重要方法。下列說法
正確的是
A.有機物一定含有碳元素,則含碳的化合物也一定是有機物
B.同種元素的原子質子數相同,則質子數相同的原子一定是同種元素
C.氧化物一定含有氧元素,則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D.中和反應能生成鹽和水,則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
【答案】B
【解析】
A、有機物一定含有碳元素,但含碳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機物,例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等含有碳
元素但不屬于有機物,故A錯誤;
B、同種元素的原子質子數相同,則質子數相同的原子一定是同種元素,故B正確;
C、氧化物是由兩種元素組成,其中一種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氧化物一定含有氧元素,但含有氧
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例如高鎘酸鉀由于含有三種元素,不屬于氧化物,故C錯誤;
D、中和反應是酸和堿反應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但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不一定是中和反應,例如二氧
化碳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鹽和水,不屬于中和反應,故D錯誤。
故選B。
42.(2021年貴州省黔東南州中考)在化學世界里沒有生命的阿拉伯數字也變得鮮活起來,它們在
不同的位置表示著不同的含義。下列化學符號中數字“2”:表示的意義不氐闞的是:
A.Ch中的“2”:表示一個氧氣分子由兩個氧原子構成
B.Mg6中的“-2”:表示氧化鎂中氧元素的化合價為負二價
C.Fe2+中的“2+”:表示一個鐵離子帶兩個單位的正電荷
D.2co中的“2”:表示兩個一氧化碳分子
【答案】C
【解析】
A、位于化學式中元素符號(或原子團)的右下角,表示一個分子中所含的原子或原子團的個數。
故。2中的“2”,表示一個氧氣分子中含兩個氧原子,故選項正確;
B、位于元素或原子團的正上方,表示元素或原子團的化合價。中的“-2”,表示氧化鎂中氧
元素的化合價為負二價,故選項正確;
C、位于離子符號中元素或原子團的右上角,表示一個離子所帶的電荷數。Fe2+中的“2+”,表示一
個亞鐵離子帶兩個單位的正電荷,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企業節能商業模式創新與成功實踐案例分析
- 科室健康教育計劃
- 企業內部培訓的新模式結合精準醫療的培訓策略
- 從HR角度談如何優化醫護人員的薪酬福利體系
- 保護資產區塊鏈安全的合規實踐
- 創新驅動的教育變革-基于區塊鏈的現代教育體系探討與實踐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脛腰護理墊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從區域到全球區塊鏈促進教育資源均衡發展
- 2025年甲基丙烯酸甲酯項目發展計劃
- 個性化醫療服務在老年護理中的運用
- 商業銀行員工家訪制度
- 英語練習漢譯英100句
- 六年級下冊經典誦讀DOC
- 來料檢驗指導書鋁型材
- 基于單片機的無線射頻收發系統
- 工程項目監理常用臺賬記錄表格(最新整理)
- Purchase Order模板參考模板
- 質量保證體系調查表
- -腦梗死臨床路徑2016
- 財綜[2001]94號
- 發電機組防腐保溫施工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