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第一單元中國古代的中央集權制度第3課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教學素材岳麓版必修1_第1頁
高中歷史第一單元中國古代的中央集權制度第3課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教學素材岳麓版必修1_第2頁
高中歷史第一單元中國古代的中央集權制度第3課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教學素材岳麓版必修1_第3頁
高中歷史第一單元中國古代的中央集權制度第3課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教學素材岳麓版必修1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41·3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1.孫中山在談到科舉取士時說:“自世卿貴族門閥舉薦制度推翻,唐宋厲行考試,明清峻法執行,無論試詩賦、策論、八股文,人才輩出;雖所試科目不合時用,制度則昭若日月。”孫中山認為A.舉薦制度在歷史上沒有進步性B.唐宋考試制度過于嚴厲推行難度較大C.明清八股取士制度值得推崇D.科舉考試是我國選官制度的一大進步【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科舉制。抓住題干中關鍵信息“人才輩出”、“制度則昭若日月”的信息,可以看出孫中山認為科舉制培育了許多人才,這一選官制度值得確定,D項正確;題干信息只是確定了科舉制,沒有涉及到對其他制度的評價,無法得出舉薦制度在歷史上沒有進步性,A項錯誤;B項在材料中沒有體現,故解除;從材料“雖所試科目不合時用”的信息可以看出,孫中山認為八股取士是不合時宜的,C項錯誤。2.地方割據是地方和中心權力博弈的結果。歷代王朝為了避開地方割據而實行不同的政策,下列政策中后來對中心集權威逼最大的是①漢初實行郡國并行制②唐朝在邊疆設節度使③北宋在府州縣三級之上加設“路”一級④元朝推行行省制度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A【解析】“割據”是指地方勢力擁兵自重,有相對較強的獨立性,中心政府難以指揮調度,西漢的王國和唐朝的節度使有這種性質。故答案是A。3.徐天麟《東漢會要》載:“西都(西漢)止從郡國奏舉,未有試文之事;至東都(東漢)則諸生試家法,文吏課箋奏,乃得應選。”這種改變不能反映出當時A.孕育了考試制度的萌芽B.體現了相對公允競爭的精神C.察舉制被科舉考試所取代D.體現了“以文取人”的原則【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對察舉制的改革,這種改革是“試家法,文吏課箋奏”,因此A、B、D正確;科舉考試始于隋唐時期,故C錯誤。4.《隋書·楊尚希傳》記載:“當今郡縣,倍多于古。或地無百里,數縣并置;或戶不滿千,二郡分領;具僚以眾,資費日多;吏卒人倍,租調歲減;清干良才,百分無一。……所謂民少官多,十羊九牧。”產生上述歷史現象的根本緣由是A.濫設郡縣等官僚機構B.官吏的委任超越編制C.君主專制中心集權制度的發展D.官民之比畸形發展【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中心集權制度,意在考查考生正確解讀材料信息的實力。由材料信息可知,隋朝郡縣設置出現了“十羊九牧”的局面,造成機構臃腫、財政支出過多、人浮于事等弊端,究其根源在于君主專制中心集權制度的發展,故選C項。5.歷史探討不僅須要發掘史料,而且須要通過史料發揮想象,做出合理推斷。據下表推想最為合理的是宋代皇帝御賜神道碑額數量分布北宋南宋皇帝碑額數(人)皇帝碑額數(人)宋仁宗24宋富宗5宋英宗2宋孝宗4宋神宗6宋寧宗3宋哲宗14宋理宗2宋徽宗7合計53合計14(注:御賜神道碑額是宋代皇帝對大臣的一種特別褒獎方式)A.北宋君臣關系可能較南宋和緩B.北宋冗官現象可能較南宋更嚴峻C.南宋皇帝可能較北宋主動有為D.南宋的嘉獎可能較北宋更重物質【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宋代的政治制度。御賜神道碑額是宋代皇帝對大臣的一種特別褒獎方式,依據圖表可知南宋皇帝御賜神道碑額數量比北宋大大削減,反映出北宋君臣關系可能較南宋和緩,A符合題意。6.元初,中書省“省規”:三日一奏事,軍國急務不拘于此限;定時由首領官排定需議事項,逐項探討,事關重大且看法不同時將實情稟奏皇帝。這表明中書省A.專為處理軍國急事而設B.強調集體議決防止大臣專權C.通過分割權力強化相權D.任何決策之事實時稟報皇帝【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從漢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化。題干材料“三日一奏事,軍國急務不拘于此限”說明軍國急務不拘于“三日一奏事”的時限,無法說明中書省只是處理軍國急務,故A項錯誤;從題干材料“定時由首領官排定需議事項,逐項探討,事關重大且看法不同時將實情稟奏皇帝”可知,材料強調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