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APA 000- 2024 黃褐斑臨床治療及長期管理_第1頁
T-CAPA 000- 2024 黃褐斑臨床治療及長期管理_第2頁
T-CAPA 000- 2024 黃褐斑臨床治療及長期管理_第3頁
T-CAPA 000- 2024 黃褐斑臨床治療及長期管理_第4頁
T-CAPA 000- 2024 黃褐斑臨床治療及長期管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11.020

CCSC05

團體標準

T/CAPA000—2024

黃褐斑臨床治療及長期管理

Treatmentandlong-termmanagementofmelasma

(征求意見稿)

2024-00-00發布2024-00-00實施

中國整形美容協會發布

黃褐斑臨床治療及長期管理規范

1.范圍

本標準主要用于指導臨床皮膚科醫師科學、合理地診治黃褐斑,規范其診療

行為,同時,為治療黃褐斑的光電儀器、微針及祛斑美白類護膚品等生產企業開

發新產品提供參考。

2.規范性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標準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

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

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727號,2020年6月16

《化妝品功效宣稱評價規范》,國家藥監局2021年第50號公告

《化妝品標簽管理辦法》,國家藥監局2021年第77號公告

《微針治療操作規范》T/CAPA5-2021

《中國黃褐斑診療專家共識》(2021版),2021年中華皮膚科雜志54(2)110-115

3.術語和定義

(1)黃褐斑(melasma):是一種慢性、獲得性面部色素增加性皮膚病,

臨床表現為對稱分布于面頰、前額及下頜深淺不一、邊界不清的淡褐色或深褐色

斑片。

(2)黃褐斑臨床分期:可依據黃褐斑的臨床表現,采用玻片壓診和反射式

共聚焦顯微鏡(reflectanceconfocalmicroscopy,RCM)等,將黃褐斑分為活動

期和穩定期。①活動期:近期有皮損面積擴大,顏色加深,皮損泛紅,搔抓后皮

損發紅,玻片壓診大部分褪色;RCM下見表皮基底層較多高折光的、樹突多且

長的樹枝狀及星爆狀黑素細胞,真皮淺層可見數量不等的中等折光的單一核細胞

浸潤,部分可見高折光的噬色素細胞;皮膚鏡下可見血管增多和毛細血管擴張。

②穩定期:近期皮損面積無擴大,顏色無加深,皮損無泛紅,搔抓后皮損不發紅,

玻片壓診大部分不褪色,RCM下見表皮基底層較少的樹枝狀黑素細胞,樹突較

4

活動期黑素細胞縮短,星爆狀黑素細胞較罕見,真皮淺層浸潤的單一核細胞減少。

(3)黃褐斑臨床分型:根據面部皮膚色素沉著及微循環狀況可將黃褐斑分

為單純色素型(melanizedtype,M型)及色素合并血管型(melanizedwith

vascularizedtype,M+V型)。①單純色素型(melanizedtype,M型):玻片

壓診皮損不褪色,Wood燈下皮損區與非皮損區顏色對比度增加;②色素合并

血管型(melanizedwithvascularizedtype,M+V型):玻片壓診皮損部分褪

色,Wood燈下皮損區與非皮損區顏色對比度增加不明顯。分型對治療藥物及方

法的選擇有指導意義。

(4)祛斑美白類化妝品:有助于減輕或減緩皮膚色素沉著,達到皮膚美白

增白效果;通過物理遮蓋形式達到皮膚美白增白效果,該類化妝品還包括改善因

色素沉積導致痤瘡后遺色素沉著的產品。作為特殊化妝品管理,須經國家藥監局

注冊后方可上市。

(5)舒緩類化妝品:有助于改善皮膚刺激狀態的化妝品。

(6)保濕類化妝品:用于補充或增強施用部位水分、油脂等成分含量;保

持施用部位水分含量或減少水分流失。

(7)無創性皮膚檢測:利用聲、光、電、電磁學、影像學等技術手段,結

合計算機信息科學研制的儀器設備,能夠在體實時動態檢測皮膚生理生化(如:

經表皮水分流失、表皮含水量、紅斑指數、黑色素指數、PH值、Lab值等)、

組織形態結構、以及皮膚影像特征。

4.黃褐斑的臨床治療

需結合患者分期、分型選擇合適治療方案。

4.1活動期:

由于大部分祛斑類外用藥物多有刺激性,活動期黃褐斑皮膚屏障受損,炎癥

反應明顯,可暫不予外用藥物治療,系統藥物治療可選擇靜脈滴注復發甘草酸苷

針、口服氨甲環酸、谷胱甘肽等藥物,在系統藥物治療基礎上可以聯合應用舒緩

類及祛斑美白類護膚品,建議在清潔、保濕基礎上嚴格進行防曬。

4.1.1系統用藥:

(1)氨甲環酸:

氨甲環酸的臨床療效及長期口服的安全性逐漸得到認可,已成為黃褐斑治療

5

的一線用藥。氨甲環酸可競爭性抑制酪氨酸酶,減少黑素形成;還可抑制肥大細

胞數目、減少纖維蛋白溶酶及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的分泌,減少血管生成。對各

期及各型黃褐斑均有較好療效。

口服最為常用,臨床推薦用量為0.25~0.5g/次,每日2~3次,用藥1~2

個月起效,治療時間越長,療效越好,建議連續使用6個月以上,總有效率可達

90%以上。其安全性較好,常見不良反應主要有月經量減少、胃腸道反應等。建

議服藥前及治療過程中最好監測血常規、凝血酶原時間及血黏度等。既往患有血

栓、心絞痛、中風病史或家族史者禁用。

(2)甘草酸苷

可抑制肥大細胞脫顆粒,減少白三烯等炎癥因子產生,以達到抗炎作用。多

選用靜脈滴注的方式給藥,活動期黃褐斑可聯合維生素C針治療,將復方甘草

酸苷注射液80mg加入0.9%氯化鈉250ml中靜脈滴注,2次/周,治療4-6周。

其不良反應主要有:低鉀血癥、高血壓和極少見的橫紋肌溶解。

(3)維生素C:研究表明黃褐斑色素生成是一個氧化過程,維生素C能使

深色氧化型色素還原成淺色還原型色素,并將多巴醌還原成多巴,阻止黑素代謝

的氧化過程,抑制黑素合成?;顒悠诳陕摵蠌头礁什菟彳蔗樦委?,將維生素針

3g加入0.9%氯化鈉針250ml中靜脈滴注,1次/日,7天后可改為2次/周,再治

療3周。

4.1.2微針治療:

(1)治療原理:

微針治療黃褐斑主要機制為局灶性皮膚損傷誘導重建效應,通過適當的機械

損傷,啟動皮膚組織一系列的修復機制,且微針作用于表皮可產生大量的微細孔

道,增加了經皮給藥效率,提高藥物或祛斑美白活性物質的透皮吸收,充分發揮

其療效。同時,微針的刺激也激發真皮內吞噬細胞吞噬黑素,有利于黑素的代謝,

從而達到黃褐斑的治療目的。

(2)微針治療工具的選擇:

常用于活動期黃褐斑的微針治療工具主要有納米微針、電動微針、單針微針,

滾輪微針,由于需在面部皮膚來回滾動,易刺激皮膚,因此,在活動期黃褐斑中

盡量不選用滾輪微針。不論采用哪種微針工具治療,微針的深度、力度非常重要,

6

一般在活動期黃褐斑的微針治療時,宜選用的微針深度常<0.5mm,以達到淺表

損傷,原則上以皮膚微紅,不出血為宜。

(3)用于活動期黃褐斑的微針導入產品選擇:

在用微針治療黃褐斑時,因皮膚屏障處于受損狀態,應選擇藥品和械Ⅱ類和

Ⅲ類產品,待皮膚微孔道閉合后(約24-48h)再使用含有修復、抑制炎癥的功效

性護膚品繼續治療。

活動期黃褐斑所選用的微針產品以修復皮膚屏障、抗炎等活性成分為主,如:

透明質酸、膠原蛋白、肌肽、氨基酸等。

(4)微針治療的操作及注意事項:

可參照《微針治療操作規范》團體標準。

4.1.3化學剝脫:

由于活動期黃褐斑局部皮損處炎癥反應較重,一般不選擇化學剝脫治療。

4.1.4光電治療:

活動期的黃褐斑有炎癥反應及皮膚屏障受損,不選擇光電治療。

4.1.5射頻導入治療

對于活動期黃褐斑患者,可用射頻導入的方法,加速舒緩類護膚品及祛斑美

白類護膚品的滲透吸收。能量1~4檔,治療時間20~30分鐘,7~10天一次,

8~10次為一療程,術后加強日常保濕及防曬。

射頻導入規范操作流程以及注意事項:簽署知情同意書;術前評估患者皮膚

狀況,選擇導入的舒緩類護膚品;讓患者平躺,用毛巾將患者頭發包好,圍好頸

部,防止操作中護膚品和水流到頭發,頸部及衣領;卸妝潔面后用75%酒精擦拭

治療頭(待酒精完全揮發后,治療頭才可接觸皮膚);將儀器切換到治療模式,

調節好儀器操作時間和能量(能量1~4,時間20~30分鐘);把舒緩類護膚品

均勻涂抹到顧客面部,然后開始操作;操作時由下頜向面中部、額頭方向打圈滑

動,操作時按壓手據上的出水按鈕,添加水分,保持面部始終處于濕潤狀態;注

意操作時治療頭輕貼治療區域皮膚,操作過程中不得硬壓皮膚,不得飄離皮膚,

操作中途可適當添加舒緩類護膚品及祛斑美白類護膚品,保持操作順滑;治療結

束后將患者臉上多余的產品按摩吸收,并涂上舒緩類護膚品,告知術后注意事項。

4.2穩定期:

7

4.2.1穩定期(單純色素型黃褐斑)

穩定期(單純色素型黃褐斑)治療上可采用系統及外用藥物基礎上聯合光電、

化學剝脫、射頻導入等綜合治療,并可選用祛斑美白類護膚品加強皮膚護理。

(1)系統用藥:

①氨甲環酸:

使用方法同活動期黃褐斑。

②谷胱甘肽:

谷胱甘肽是人體內的一種重要抗氧化劑,由谷氨酸、半胱氨酸及甘氨酸組成,

含γ-酰胺鍵和巰基,能夠清除體內自由基,可口服或靜脈滴注。穩定期多選用口

服的方式,谷胱甘肽,0.3g/次,3次/天,依據皮損的好轉調整治療周期及用量。

(2)外用藥:

①氫醌及其糖苷衍生物(熊果苷、脫氧熊果苷):可阻斷被酪氨酸酶催化的

從酪氨酸到多巴的反應過程,抑制黑素小體形成,是治療穩定期(單純色素型黃

褐斑)的一線外用藥,濃度越高脫色效果越強,但對皮膚刺激也越大,不良反應

主要有刺激性接觸性皮炎、永久性色素脫失、炎癥后色素沉著和甲漂白等,因此,

常用濃度是2~5%,需配合舒緩類護膚品,每晚在外搽舒緩類護膚品后外用氫醌

及其衍生物,3~6周可有明顯效果,6~10周效果最佳。

(2)維A酸類:加速表皮更新、縮短其更替時間,促進角質形成細胞脫落,

從而清除角質形成細胞中的黑素顆粒;同時降低酪氨酸酶活性,抑制多巴胺色素

轉換因子和黑素合成等。臨床上常用0.025~0.1%維A酸類軟膏或凝膠。長時間

外用維A酸類藥物易于出現皮膚刺激反應,如:皮膚干燥,出現紅斑、脫屑、

炎癥后色素沉著等,一般建議采用聯合療法替代單用維A酸治療,將4%氫醌、

0.01%氟輕松及0.05%維A酸混合外用,三種藥物的協同作用抑制酪氨酸酶活性

及黑素合成,同時兼具抗炎、增加藥物滲透性等作用,利于色斑的清除,且不良

反應降低。最常見的不良反應是輕微局部刺激、紅斑和脫屑,使用時間不超過1

個月,由于發生不良反應的概率較大,也需配合外用舒緩類護膚品減少不良反應。

(3)壬二酸:是一種皮膚脫色劑,作用于功能亢進的黑素細胞酪氨酸酶,

抑制線粒體氧化還原酶和DNA合成,產生細胞毒性效應并抑制其增殖,同時能

抑制活性氧,減少炎癥過程中的氧化反應,起到抗炎、祛色素的作用。臨床上常

8

用15~20%壬二酸乳膏,2次/天,療程約6個月。1~5%患者可出現瘙癢、燒灼

感、針刺感和麻木感,<1%患者有紅斑、干燥、脫屑反應,也可引起接觸性皮炎,

應配合外用舒緩類護膚品減少不良反應。

此外,外用左旋維c、谷胱甘肽、木質素過氧化物酶、氨甲環酸等均能抑制

表皮黑素合成,可作為外用制劑。

(3)化學剝脫

反復多次的淺層化學剝脫治療可加速表皮更替和含有黑素小體的角質形成

細胞脫落、促進色素代謝,并能促進美白/祛斑成分進入表皮深層,淺層化學剝

脫還可刺激表皮中的角質形成細胞釋放細胞因子,可調節細胞外基質的降解和膠

原合成,進而達到改善黃褐斑的治療效果。穩定期黃褐斑可以在系統及外用藥物

治療的基礎上聯合化學剝脫。

采用化學剝脫治療黃褐斑需要注意治療時機的選擇,對于穩定期(單純色素

型黃褐斑)患者在系統及外用藥物治療的同時,可配合化學剝脫治療。由于化學

剝脫治療對皮膚有一定刺激性,如外用氫醌及其衍生物、壬二酸、維A酸等藥

物時,術前需停用2~3天,術后建議停用一周。術后每晚外用舒緩類保濕面膜,

約3~5天,修復受損的皮膚屏障,加強保濕,可以提高化學剝脫治療的安全性,

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然后在2次治療期間外用祛斑類藥物或祛斑美白類護膚品

可提高治療效果。

化學剝脫治療黃褐斑的具體方法參見《化學剝脫術在皮膚科的應用指南》,

其中果酸為剝脫劑的可以參考《果酸換膚術操作標準》《果酸化學剝脫術臨床應

用專家共識》。需嚴格執行規范化操作,以果酸為例,起始濃度一般為20%,隨

后治療濃度不超過35%,停留時間5分鐘以內,根據上一次治療狀況及皮膚反應

綜合判斷,可逐漸增加濃度或延長停留時間。一般每2周1次,4~6次治療為1

個療程。針對黃褐斑患者需要注意控制損傷的程度,損傷過重可導致炎癥后色素

沉著或加重黃褐斑,尤其是深膚色患者應更慎重。

(4)激光治療:

近年來,隨著光電技術迅速發展,激光治療越來越多地應用在黃褐斑的治療,

由于黃褐斑有易反黑、易復發的特點,針對黃褐斑的激光治療方案更需要臨床醫

生仔細評估黃褐斑患者的皮膚是否處于敏感狀態或處于活動期、Fitzpatrick光分

9

型,然后慎重選擇合適的激光。對于穩定期黃褐斑可選用激光治療,目前臨床治

療黃褐斑的激光技術主要包括Q開關激光、皮秒激光、點陣激光、長脈沖532nm

激光等。

1Q開關激光

Q開關激光治療黃褐斑的機制主要基于選擇性亞細胞光熱作用,針對色素細

胞內的黑素進行分解而不殺傷黑素細胞,降低了治療后色素減退的風險,減少炎

癥因子的釋放。臨床上用于治療色素增生性疾病的Q開關激光主要包括波長532

nm、1064nm的摻釹釔鋁石榴石(Nd:YAG)激光、波長755nm的翠綠寶石激

光和波長694nm的紅寶石激光等。國內研究發現因755nm更易被黑素吸收,治

療時如選擇照射劑量以及發生脈沖堆疊,可導致色素沉著加深。因此,黃褐斑的

治療最常采用Q開關Nd:YAG1064nm激光。

依據國內外臨床研究,針對FitzpatrickⅣ-Ⅴ型亞洲女性黃褐斑患者,應選用

黃褐斑的Q開關Nd:YAG1064nm激光治療,參數設定建議為大光斑、低能量,

能量密度2.0J/cm2,頻率10Hz,光斑直徑8mm,掃射全面部2~3次,15~20%

重疊率,以出現全面部輕度潮紅為治療終點,一周一次,12周為一療程。還可

調整光斑直徑為10mm,能量密度1.2J/cm2,頻率10Hz,多次平掃,以有紅斑、

無白霜為治療終點,2周1次,6~10次為一個療程。

治療后不良反應為短暫的刺痛和紅斑,很少產生灼傷等并發癥。

②皮秒激光

皮秒激光是脈沖持續時間為皮秒級(10-12s)的一種激光,常用的激光介質

主要為755nm翠綠寶石。皮秒激光治療黃褐斑的機制主要因其兼有光熱作用與

光機械作用,可用更低的能量擊碎黑素,減少對周圍皮膚的損傷,同時激發細胞

新生,促進膠原生成。

皮秒激光相較于Q開關激光,在治療黃褐斑方面更為安全有效。采用能量

密度0.4J/cm2,光斑直徑8mm,頻率5Hz,脈寬550×10-12s,重復掃2遍,每

3周1次、總療程約為5次。對于病程長、非表皮型、FitzpatrickⅣ型、病情嚴

重以及有黃褐斑家族史的患者,可延長療程并采用聯合系統藥物治療以提高療效。

2點陣激光

點陣激光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點陣式光熱作用,以水為作用靶點,激光光束呈

10

陣列樣作用于皮膚后,形成多個大小一致、排列均勻的微熱損傷區(MTZ),

MTZ內是三維柱狀的熱損傷區域,周圍正常的組織細胞受熱刺激新生。根據對

水吸收的強弱以及是否對皮膚具有氣化作用,可將點陣激光分為剝脫型點陣激光

和非剝脫點陣激光兩大類。非剝脫點陣激光不損傷表皮角質層,保留了皮膚的屏

障功能,并發癥更少,在黃褐斑的治療中較剝脫型點陣激光更為常用。操作前,

盡量選擇皮膚屏障恢復時進行激光治療,術后及時進行護理、冷敷,減少術后紅

腫時間,減少炎癥后色沉出現的概率。主要包括點陣模式紅寶石激光(694nm)、

Nd:YAG激光(1064nm、1440nm、1320nm)、Er:Fiber激光(1410nm)、鉺

玻璃激光(Er:glass;1540nm、1550nm)、銩纖維激光(thuliumfiber,1927nm)

等。

694nmQ開關紅寶石點陣激光可采用能量密度4~8J/cm2,頻率1Hz,或光

斑大小7.1×7.1mm,脈寬40ns,覆蓋面積27.7%,能量2~3J/cm2,兩周一次,6

次一療程,可在保證有效率基礎上降低炎癥后色素沉著(post-inflammatory

hyperpigmentation,PIH)的風險。

1064nmQSNY可采用光斑直徑8.5mm,能量密度2.6~3.6J/cm2,頻率2Hz,

每2~3周治療1次,8次為一療程。

1550nm鉺玻璃激光可選用劑量10mJ/MTZ,密度2000~2500MTZs/cm2,

2周一次,4次為一療程,可作為對外用藥物不耐受或無效患者的替代選擇。

1927nm銩纖維激光主要用于改善膚色不均的黃褐斑患者。能量密度10~

20mJ/cm2,覆蓋面積60~70%,總能量1.72~4.42kJ。

④長脈沖532nm激光

血管的數量和黃褐斑的色素沉著之間存在相關性,532nm的Nd:YAG靶向血

紅蛋白,也能被黑色素吸收,因此用長脈沖532nm處理黃褐斑的血管成分可以

改善臨床結果。通過減少潛在的血管,長脈沖532nm可以改善美容外觀,并可

能降低黃褐斑復發的嚴重程度。

長脈沖532nm采用10mm光斑一次治療二個循環,第一循環:脈沖寬度10

~15ms,能量密度5.4~6.6J/cm2,冷卻5攝氏度;第二循環:脈沖寬度15~20ms,

能量密度5.4~7.0J/cm2,冷卻5攝氏度,共1000至1500發。治療終點為輕度紅

斑和水腫,24小時消退。

11

(5)光子治療

光子治療黃褐斑的機制主要是是通過其特定的光譜,深入皮膚組織,產生瞬

間的爆破能量作用在黑素顆粒以及毛細血管部位,可以把黃褐斑部位的色素顆粒

擊碎,并隨著人體的代謝排出體外。

穩定期黃褐斑的治療波長可選擇640nm或590nm,采用三脈沖,脈寬5~8

ms,延遲25~30ms,能量密度15~17J/cm2?;旌闲忘S褐斑治療波長可選擇640

nm,采用三脈沖,脈寬5~8ms,延遲25~30ms,能量密度15~17J/cm2。治

療前在隱蔽部位測試光斑反應,測試3~5min后,輕微發紅,5~10min后消退,

則可以此能量進行治療。治療參數可根據患者的皮膚色澤、質地、敏感度,皮損

部位和顏色深淺進行調節。在治療過程中需使治療頭垂直輕貼面部皮膚進行照射,

全面部光斑均不重疊。一般間隔4~6周治療1次,5次為一療程。

穩定期(單純色素型黃褐斑)的光電治療

激光類型能量頻光斑掃射脈寬劑量密度總能間療治療不良

密度率次數量(或隔程終點反應

總發

數)

Q開關Nd:YAG1064nm2.010H8mm2~3----1周12全面短暫

激光J/cm2z次次部輕的刺

1.210H10mm-----2周6~度潮痛和

J/cm2z10紅紅斑

755nm翠綠寶石皮秒激0.458mm2次---3周5次--

光J/cm2Hz550×10-12

s

點陣激694nmQ開關4~1------2周6次-PIH

光紅寶石點陣激8J/cmHz

光2

2~7.1×7.-40ns---2周6次-降低

3J/cm1mmPIH

2風險

1064nmQ開關.6~28.5-----2~8次--

ND:YAG點陣3.6Hzmm3

激光J/cm2周

1550nm鉺玻璃-----10mJ/MTZ10m2周4次--

激光2000~J/M

2500TZ

12

MTZs/cm2

1927nm銩纖維10~------1.72----

激光20mJ/~

cm24.42

kJ

長脈沖第一循環5.4~---10~15ms--1000--輕度-

532nm6.6J/c至紅斑

激光m21500和水

發腫

第二循環5.4~---15~20ms-----

7.0J/c

m2

光子治表皮型(640nm15~---5~8ms,---4~5次--

療或590nm,采用17延遲25~6周

三脈沖)J/cm230ms

混合型15~---5~8ms,---4~5次--

(640nm,采用17延遲25~6周

三脈沖)J/cm230ms

(6)微針治療

針對穩定期(單純色素型黃褐斑)患者,可采用納米微針、電動微針、單針

微針以及水光針等器械,選用含有較高濃度的脫色劑,如:維生素C、硫辛酸等,

以及谷胱甘肽等抗氧化和輔酶、氨基酸等營養成分,對黃褐斑局部皮損進行治療,

操作如前,一般1次/2周,6次/療程。術后輔以舒緩類護膚品修復皮膚屏障,加

強保濕,兩次治療期間可外用美白淡斑功效性護膚品護理皮膚。

(7)射頻導入:

在系統或外用藥物期間,可聯合射頻導入加強祛斑美白類護膚品的滲透吸收,

約7~10天一次,在治療前3天及治療后5天需停用外用祛斑類藥物,治療后可

選擇舒緩類護膚品加強皮膚護理。

(8)術后護理

①光電治療術后護理

治療后如后明顯灼痛感,可即刻用冷敷貼冰敷,待灼痛感消退后可停止冰敷;

如只有明顯灼熱,無疼痛,則可用冷敷貼冷敷約20~30分鐘,降低皮溫。因光

電治療后表皮屏障恢復約需24~48小時,因此,治療后24~48小時內,不要用

13

清水洗臉,如需清潔,可用0.9%生理鹽水或滅菌水進行清潔。治療后2~7天內,

每晚用舒緩類保濕面膜外敷1次,每次約15~20分鐘,然后再外搽舒緩類保濕

乳或保濕霜,治療后1周內以遮蓋式防曬為主,暫時不外搽防曬霜。治療后1

周~1個月內,除了每日外搽舒緩類保濕霜外,還需堅持每日外涂防曬霜。此外,

治療部位若出現結痂,建議自然脫落,不要用手去搔抓。治療后4~5天內,避

免在治療部位按摩、桑拿、溫泉等;治療后1個月內避免再行如化學剝脫、微針

等治療。

②化學剝脫術后護理

化學剝脫術后可即刻外敷舒緩類保濕面膜,鎮靜皮膚,減輕紅斑反應,如有

明顯的紅斑,必要時可用冷凝膠面膜進行冷敷,降低皮溫。每晚清潔皮膚后外敷

面膜,約10-15min,加強皮膚修復及保濕,然后再外搽舒緩類護膚品;早上清

潔皮膚后可直接外搽舒緩類護膚品,然后再外搽防曬霜。治療一周后,在皮膚耐

受的情況下可繼續使用祛斑美白類護膚品。

③微針術后護理

微針術后可選擇舒緩類護膚品進行修復,術后即刻外敷含有透明質酸等成分

貼敷料,然后連續5-7天每晚外敷舒緩類面膜,每次約15-20min。需要注意的是,

黃褐斑患者進行微針治療后面部皮膚有輕微灼熱、紅斑、緊繃感,很多患者往往

過于緊張,頻繁外敷修復類貼敷料,有時適得其反,導致角質層出現過度水合作

用而解離增加,反而不利于術后的恢復。術后24小時可在早上清水清潔面部后

外用舒緩類保濕水及保濕霜。

4.2.2穩定期(色素合并血管型黃褐斑)

穩定期(色素合并血管型黃褐斑)治療上可采用系統及外用藥物治療基礎上

聯合激光、光子、化學剝脫、射頻導入等綜合治療,并可選用祛斑美白類護膚品

加強皮膚護理。

(1)系統用藥:

穩定期(色素合并血管型黃褐斑)口服藥可選擇口服氨甲環酸;靜脈滴注復

方甘草酸苷針及谷胱甘肽針,配制方法同活動期黃褐斑,每周2次,一個月為一

療程。

(2)外用藥:

14

多選擇壬二酸、熊果苷等刺激性較小的外用藥物,建議晚上外搽舒緩類護膚

品后再外用藥物。此外,還可外用左旋維C、氨甲環酸。

(3)激光治療:

①Q開關激光

在充分皮膚護理基礎上,可使用雙脈沖模式治療,光斑直徑7mm、單脈沖

能量密度0.7J/cm2、脈沖間隔80μs、脈寬8ns,雙脈沖模式QSNY有更短的

脈沖間隔,能更好地清除黑素并抑制其再生,明顯減輕治療過程中疼痛、紅斑及

色素沉著等不良反應的風險。術后冰敷,能有效緩解疼痛等不適感。

②皮秒激光:

使用方法同穩定期(單純色素型黃褐斑)。

③長脈沖532nm激光:

使用方法同穩定期(單純色素型黃褐斑),為了減少對皮膚的炎癥刺激,建

議單pass治療。

(4)光子治療:

使用方法同穩定期(單純色素型黃褐斑)。

色素合并血管型黃褐斑穩定期的光電治療

激光類型能量密度頻光斑掃射脈寬間隔療程

率次數

Q開關Nd:YAG1064nm激光0.7J/cm27mm-8ns,脈沖間隔80μs--

(雙脈沖模式治療)

755nm翠綠寶石皮秒激光(同0.4J/cm2582次550×10-12s3周5次

單純色素型黃褐斑)Hzmm

長脈沖532nm激光5.4~--1次10~15ms4周5次

6.6J/cm2

光子治表皮型(640nm或59015~17---5~8ms,延遲25~304~6周5次

療(同nm,采用三脈沖)J/cm2ms

單純色混合型15~17---5~8ms,延遲25~304~6周5次

素型黃(640nm,采用三脈J/cm2ms

褐斑)沖)

(5)化學剝脫治療

使用方法同穩定期(單純色素型黃褐斑),但需注意,穩定期(色素合并血

15

管型黃褐斑)患者皮膚耐受性較單純色素型黃褐斑弱,治療時需縮短停留時間,

約3-4min,兩次治療間隔時間也需延長至20-30天。術后可外用舒緩類護膚品加

強皮膚護理。

(6)微針治療

可選用納米微針、電動微針、單針微針、水光針等器械,所選擇的產品多含

有維生素C及谷胱甘肽等抗氧化劑、透明質酸等保濕劑以及輔酶劑氨基酸等營

養成分,操作如前,如用納米微針治療,可2周/次,6次/療程,如用電動微針、

單針微針、水光針等器械則每月一次。術后輔以舒緩類護膚品加強皮膚護理。

(7)射頻導入

使用方法同穩定期(單純色素型黃褐斑)。

(8)術后護理

同穩定期(單純色素型黃褐斑)。

5.黃褐斑的中醫藥治療

中醫藥治療黃褐斑宜內外合治,標本兼顧。內服法宜疏肝健脾補腎,理氣活

血化瘀。

5.1內服中藥

(1)肝郁氣滯證:治宜疏肝解郁,調理氣血,方用逍遙散加減。

(2)氣滯血瘀證:治宜疏肝理氣,化瘀通絡,方用桃紅四物湯加減。

(3)脾虛濕阻證:治宜健脾理氣,祛濕通絡,方用參苓白術散加減

(4)肝腎陰虛證:治宜補益肝腎,方用六味地黃丸加減。

5.2中成藥:

化瘀祛斑膠囊:主要成分有柴胡、薄荷、黃芩、當歸、紅花、赤芍。有疏風

清熱,活血化瘀之功,有效淡化色斑。

舒肝顆粒:主要成分有當歸、白芍、柴胡、香附、白術、茯苓、梔子、牡丹

皮、薄荷、甘草。其有補血活血,疏肝止痛,潤腸通便之功,用于血虛萎黃斑。

5.3中醫特色外治

5.3.1中藥濕敷:

用珍珠粉、紅景天、紅花、白芨等活血祛斑藥物,水煎后紗布浸泡藥液,常

溫濕敷,或打粉后以溫水調糊敷面,或打粉后加入基質制作成美白藥膏外用,20

16

分鐘后溫水洗凈,每晚1次。加強局部氣血流通,美白養顏。

5.3.2針刺療法

毫針針刺。主穴:取局部皮損,面積直徑<1cm,皮損中央直刺;面積直徑

大于1cm,采用皮損圍刺。配穴:毒損絡瘀型取血海、風池、合谷清熱涼血,手

法采用瀉法;肝郁氣滯型取肝俞、期門、膻中疏肝理氣,手法采用瀉法;氣血兩

虛型取足三里、脾俞、胃俞健脾胃補氣血,手法采用補法;腎虛血瘀型取腎俞、

血海、膈俞補腎活血,腎俞用補法、血海、膈俞用瀉法。一周做一次治療。4次

一個療程。

5.3.3穴位注射療法

取穴: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腎俞,每次選取2穴(雙),交替使用。藥物:

血虛者用5%當歸注射液4ml,血瘀者用復方丹參液4ml,每穴1ml,垂直刺入注

射,每周2次,10次為1療程,療程間隔1周。進針時應掌握好深度,以防傷及

內臟,治療期間不用祛斑類化妝品。

5.4艾灸法

根據辨證取穴中補法的穴位,采用溫針灸,先針刺繼用艾條實施懸灸法。背

部、腹部穴位也可以采用溫灸器做艾灸。4次一個療程。

4.5其他特色中醫外治療法還包括埋線療法、走罐療法、刮痧療法、熏蒸療法、

按摩療法等。

6.黃褐斑的長期管理:

6.1健康教育

研究表明,日曬、睡眠障礙、激素紊亂、使用汞、鉛含量超標等劣質化妝品、

烹飪等熱輻射、甲狀腺疾病、女性生殖系統疾病和肝臟疾病等都可誘發或加重黃

褐斑,且黃褐斑的治療周期較長,需告知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有信心及耐心,并避

免誘發因素。

由于紫外光及藍光是誘發和加重黃褐斑的首要因素,需告知黃褐斑患者應避

免日照,減少手機及電腦的使用時間;減少烹飪熱/職業熱接觸,可避免因熱輻

射加重黃褐斑;避免使用汞、鉛含量超標等劣質化妝品以及避免服用引起性激素

水平變化的藥物及光敏藥物也可阻止黃褐斑的復發加重;還需告知患者保持心情

舒暢的良好心態以及充足的睡眠,適當運動,勞逸結合對黃褐斑的防治也起到促

17

進作用。

此外,因黃褐斑患者需較長時間外用祛斑美白類護膚品,需根據黃褐斑發生

機制,不僅涉及到色素合成,還涉及皮膚屏障受損、炎癥反應、血管增生及老化,

應告知患者在購買祛斑美白類護膚品是需了解其中的活性成分、臨床應用及注意

事項,如煙酰胺、維生素C等,若濃度過高有一定刺激性,在恢復期時需小心

謹慎、循序漸進使用,以免加重黃褐斑。由于祛斑美白類護膚品包括有潔面、補

水、精華液、日霜及晚霜等,還需告知患者如何正確使用。

6.2防曬

紫外線可引起及加重黃褐斑,近年研究還表明,由于藍光能夠深入皮膚層,

誘導細胞功能障礙和DNA損傷,也會加重黃褐斑的色素沉著,因此,防曬應貫

穿黃褐斑的整個治療過程。建議長期使用日光防護指數(sunprotectionfactor,

SPF)≥30、UVA防曬指數(protectiongradeofUVA,PA)+++的廣譜(UVA+UVB

+藍光),并具有抗藍光對皮膚損傷的防曬劑,對控制黃褐斑的發生發展更有效。

每2小時涂搽1次,每次2mg/cm2,以減少色素增加;在外用防曬霜的基礎上加

強遮擋性(規避性)防曬,有利于黃褐斑的防治,減少復發。

當進行了光電、化學剝脫或微針治療后不能馬上外用防曬霜,可選擇遮蓋式

防曬為主,如:太陽鏡、遮陽帽、防紫外線口罩、遮陽傘。當紅斑完全消退后,

再開始涂抹防曬霜。

6.3合理選擇護膚品

黃褐斑患者皮膚角質層水分減少,經表皮水分流失升高,角質層變薄,皮脂

腺分泌減少,皮脂膜變薄等皮膚屏障功能降低,有炎癥和血管增生,尤其是活動

期黃褐斑炎癥反應和血管增生更明顯。而且,黃褐斑治療上所選用祛斑類外用藥

物、光電治療、化學剝脫等都可造成皮膚屏障不同程度受傷,因此,還需配合使

用舒緩類功效性護膚品。

(1)清潔

注意皮膚的清潔保濕,清潔產品一般選用性質溫和的表面活性劑,對皮膚刺

激性小的清潔類產品,兼有清潔和舒緩作用,可選用洗面奶、潔面泡沫等劑型。

夏季可每日早晚用洗面奶或潔面泡沫清潔皮膚;秋冬季節只需晚上用洗面奶或潔

面泡沫清潔皮膚,早上用清水潔面。如需使用卸妝類清潔產品,建議可選擇卸妝

18

油、卸妝乳或卸妝膏。如需使用卸妝類清潔產品,建議可選擇卸妝油、卸妝乳或

卸妝膏?;顒悠邳S褐斑、或光電治療、化學剝脫、微針治療后5-7天,由于局部

有炎癥反應,建議暫不予卸妝類清潔護膚品使用。

(2)補水保濕

活動期黃褐斑暫不建議外搽祛斑類藥物,可選用抑制局部炎癥反應、抑制血

管增生、修復屏障的舒緩類保濕水及保濕霜,每日清潔皮膚后早晚各一次。

大部分祛斑類外用藥物對皮膚均有不同程度的刺激性,因此在治療穩定期黃

褐斑時需配合使用舒緩類護膚品。建議每天早晚清潔面部后外搽舒緩類保濕水及

保濕霜,晚上在外搽舒緩類保濕霜后在黃褐斑皮損處再外搽祛斑類藥物,如外用

藥物后有明顯的皮膚發紅現象,則表示祛斑類藥物有一定刺激性,面部皮膚無法

耐受,這時可減少使用頻率,可隔天外搽一次,或換用及停用祛斑類藥物。

6.4全程祛斑美白

隨著對黃褐斑病因、發病機制的深入研究,祛斑美白類護膚品不斷更新。最

新發病機制研究及臨床應用結果表明,具有抑制色素、抗炎、抗氧化、抑制血管

增生及恢復皮膚屏障作用的祛斑美白類護膚品治療黃褐斑療效顯著,優于單純外

用祛色素制劑。在2022年發表的《祛斑美白類護膚品在黃褐斑中的應用指南》

中也強調祛斑美白類護膚品的使用應當貫穿黃褐斑日常護理和疾病管理的全程。

穩定期黃褐斑系統及外用藥物時可聯合祛斑美白類護膚品。如進行了光電治

療,則可在術后半個月選擇祛斑美白類護膚品外用;化學剝脫、微針治療1周后,

可選用祛斑美白類護膚品。當祛斑美白類護膚品中含有果酸、水楊酸等成分時,

有時外用后皮膚會出現紅斑反應,則可聯合舒緩類護膚品一起使用,可在外搽舒

緩類護膚品后每晚外搽祛斑美白類護膚品。

6.5復發后如何處理

長期以來,黃褐斑病因復雜、表現多樣,治療周期長,極易復發。單一的藥

物、光電等治療往往不能在較短時間內有效祛除黃褐斑,而且即便當時好轉了,

在停用口服藥物及化學剝脫、光電治療后,如果身體內環境變化、妊娠、流產、

煩躁、不良生活習慣如熬夜、日曬均可引起黃褐斑復發,從而增加了黃褐斑的治

療難度。因此,治療黃褐斑需動態監測,如出現復發后應再次就診,并在專業醫

師指導下進行系統治療,并做好基礎護理工作,注意規避引起黃褐斑復發的誘發

19

因素,才能有效鞏固黃褐斑治療效果并預防其再次復發。

黃褐斑分期系統藥外用藥激光光子射頻導化學剝功效性

物治療物治療入脫護膚品

活動期一線二線一線

穩定期(色一線一線二線三線二線一線一線

素型)

穩定期(色一線二線三線三線二線二線一線

素合并血管

型)

附錄1:常用于祛斑美白類護膚品的活性成分

依據黃褐斑發生機制研究結果,用于黃褐斑的護膚品其活性成分應具有以下

功效:祛斑美白、保濕功效、修復皮膚屏障、抗氧化、活血化瘀及抗炎功效。

(1)祛斑美白類活性成分

主要具有抑制減少黑素生成及轉運的作用。

①減少黑素生成

氨甲環酸:不僅可靜脈滴注、口服,還可外用,被廣泛用于祛斑美白類護膚

品中。由于氨甲環酸水溶性很強,皮膚吸收率較低,一般多采用精華液、乳劑、

面膜貼,以提高其透皮吸收。外用氨甲環酸可引起皮膚局部出現紅斑、刺激、干

燥和脫屑。

壬二酸:是一種飽和直鏈二羧酸,通過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減少色素沉著。

其優點是安全性高,無毒、無致畸性、無致突變性,哺乳期婦女可使用。最常見

的不良反應是短暫、輕度的皮膚刺激。

熊果苷:又稱為對苯二酚葡萄糖苷,因從熊果葉提取而得名,結構與氫醌相

似,最常用熊果苷是β-熊果苷。

20

苯乙基間苯二酚:是氫醌的衍生物,作為脂溶性美白淡斑成分在乳液、霜等

劑型中可以有更好的透皮吸收效率。對光照不穩定,易與金屬離子螯合、對pH

值較敏感,在水溶性基質化妝品中較難保持穩定。屬于限量添加成分,添加比例

不得高于0.5%。

光甘草定:是光果甘草根提取物中的主要成分,天然來源溫和無刺激,能抑

制酪氨酸酶和TRP-1活性,還具有與SOD(過氧化物歧化酶)和維生素E相似

的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其水溶性差,需以脂質體、納米、超分子化處理。

滇山茶提取物:主要成分是山茶皂苷,可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減少黑素生成,

并具有較強抗氧化性,清除自由基,阻斷脂質過氧化反應。天然來源,溫和刺激

性小,抑制酪氨酸酶活性作用優于熊果苷。

谷胱甘肽:既可靜脈滴注或口服,也可用于護膚品中,作用較全面,具有美

白淡斑、抗氧化、抗過敏、增強皮膚彈性等功效。但由于其穩定性差,易氧化,

需要使用特殊工藝提高其穩定性。

②抑制黑素小體轉運

煙酰胺:屬B族維生素,又名尼克酰胺,是煙酸的酰胺形式。抑制黑素顆

粒從黑素小體向角質形成細胞的轉運,因其皮膚刺激性與其濃度相關,一般多選

用5%濃度既可,且需注意低PH值時煙酰胺易轉變為煙酸,加大對皮膚刺激性,

因此,一般不能與高濃度果酸、水楊酸、高濃度維生素C一起使用。

(2)保濕類活性成分

理想的保濕劑應具有低敏、無刺激性等特點,可分為吸濕劑、封閉劑、保濕

修復劑三類。

1吸濕劑

吸濕劑能夠從真皮及外界環境中吸收水分,保存于表皮中,一些小分子物質,

如:氨基酸、吡咯烷酮羧酸、乳酸鹽、尿素、有機酸、肽類等是皮膚中天然保濕

因子(NMF),能夠起到皮膚保濕和促進皮膚代謝的作用。一些大分子物質,

如:透明質酸、硫酸軟骨素、膠原蛋白等,不論外界環境濕度的高度均能保持較

高的吸水性。此外,一些外源性的吸濕性活性成分,如:甘油、丙二醇、丁二醇

等多元醇類、蜂蜜、糖類、泛醇、糖醇、尿囊素、羥乙基脲、聚乙烯吡咯烷酮羧

21

酸、聚乙二醇、動物膠原類、煙酰胺、依克多因、蠶絲蛋白等活性成分也具有保

濕作用。

②封閉劑

封閉劑的主要構成為油脂,可以在皮膚表面形成封閉疏水性的薄膜,減少皮

膚的經皮水分流失。

根據化學結構分類,化妝品中的封閉劑主要包括如下六大類:油類和蠟類,

如:石蠟油、石蠟、礦物油、礦脂(凡士林)、角鯊烷等;脂肪醇,如:軟脂醇、

硬脂醇、山崳醇等;脂肪酸,如:硬脂酸、軟脂酸、羊毛脂酸等;植物和動物油

脂,如:可可脂、霍霍巴酯等;植物和動物蠟,如:小燭樹蠟、棕櫚仁蠟、蜂蠟

等;硅油,如:二甲基硅氧烷、環聚硅氧烷、聚二甲基硅氧烷醇等。

2新的植物活性成分

目前有大量的植物來源的活性成分也具有保濕作用,如:石斛提取物能夠上

調絲聚蛋白(FLG)等蛋白的基因表達;麥冬提取物、稻糟提取物、沒食子提取

物等可上調水通道蛋白3(AQP3)基因的表達并提高天然保濕因子的含量。

(3)修復皮膚屏障類活性成分

狹義的皮膚屏障功能主要指角質層表皮通透屏障功能,是由5~15層扁平無

細胞核的角質細胞-“磚”,鑲嵌于富含脂質的細胞外基質-“灰漿”中形成特有的“磚

墻結構”所構成。角質層中的角質細胞、細胞間脂質和角化套膜(cornified

envelope)在維系表皮的物理屏障中起重要作用。任何影響這三個方面的活性成

分都可影響表皮通透屏障功能。

1影響角質形成細胞及角化套膜功能的活性成分

研究表明,多種植物提取物或海洋來源的活性成分可通過影響角質形成細胞

功能達到修復屏障功能的功效。如:橙皮苷、姜黃素、二十二碳六烯酸

(docosahexenoicacid,DHA)、多糖類活性成分、異山梨酯、尿素、紫草根提取

物等

2影響細胞間脂質的活性成分

表皮細胞間脂質主要成分神經酰胺有很好的修復皮膚屏障的功效。神經酰胺

由長鏈鞘氨醇堿基(LCB)和脂肪酸(FA)組成,LCB中的氨基和FA中的羧基

通過酰胺鍵連接。根據LCB和FA的兩兩不同結合,可將皮膚角質層中神經酰

22

胺分為12個亞類。其中含有ω-OH的神經酰胺能共價結合于角化細胞的角化包

膜的內披蛋白上,由此將脂質基質和角化細胞連接起來,增強皮膚的屏障功能。

研究表明,摩洛哥堅果油、葵花籽油、椰子油、大豆油、花生油、琉璃苣油、

荷荷巴油、燕麥油以及青刺果油植物脂質提取物具有明確修復皮膚屏障的作用。

此外,凡士林、甘油也可修復皮膚屏障。

(4)抗氧化類活性成分

抗氧化劑(antioxidants)是一類可通過捕獲并中和氧自由基,阻止或清除

ROS的物質。可分為非酶類、酶類抗氧化劑,某些植物提取的活性成分也具有

抗氧化作用。

1非酶類抗氧化劑

可清除過剩的自由基,主要包括:維生素A及其衍生物、維生素E和維生

素E酯、維生素C、類胡蘿卜素、維生素B5、煙酰胺、輔酶Q10、谷胱甘肽等硫

醇類抗氧化劑。

2酶類抗氧化劑

其作用是使ROS中間產物失活。主要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lutathioneperoxidase,GSH-Px)、谷

胱甘肽還原酶(glutathionereductase,GR)、醛酮還原酶(alde-ketoreductases,AKR)、

過氧化氫酶(Catalase,CAT)等。

3植物性抗氧化劑

植物源性抗氧化劑來源于植物,具有特殊官能團的生物活性物質,其種類包

括:茶多酚、白藜蘆醇等多酚類活性成分;蝦青素、α-紅沒藥醇等萜烯類活性成

分以及多酚、多糖、多肽等。

(5)活血化瘀類活性成分

煙酰胺(nicotinamide,niacinamide)具有促進真皮層微循環,增加角蛋白合

成的作用。人參、三七、甘草、積雪草和柴胡等的主要有效成分都含有皂苷,可

促進皮膚角質降解,加速表皮生發層細胞增生代謝,且對皮膚的微循環改善作用

顯著。丹參具有保護血管內皮細胞、改善微循環、抑制和解除血小板聚集等功效。

洋甘菊、金盞花中的黃酮類化合物具有消炎、抗血管增生的功效,還可減少細紅

血絲、調整膚色不均。當歸中的當歸多糖可抑制VEGF-Akt信號通路,從而對氧

23

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誘導的血管內皮細胞損傷起到保護作用。

(6)抗炎類活性成分

可抑制炎性細胞因子的釋放,減輕炎癥反應,主要包括化學合成及天然植物

提取物。

1化學合成原料

葡聚糖及其衍生物可誘導朗格漢斯細胞的活化,誘發局部或系統的免疫和修

復功能。白藜蘆醇可降低血管通透性,抑制白細胞游出,抑制PEG2、一氧化氮

等炎癥介質的產生及增強清除氧化自由基、提高脂質抗氧化能力。

2天然植物提取物

積雪草提取物可抑制包括一氧化氮、TNF-α和IL-6在內的多種炎癥介質,

減輕炎癥反應。甘草提取物主要活性成分為甘草酸鹽,能夠降低IL-1α和IL-6等

炎癥因子的分泌,改善炎癥反應,還可下調辣椒素受體TRPV1和環氧合酶COX-2

的表達。春黃菊脂溶性提取物中的α-紅沒藥醇可減少炎癥因子白三烯和IL-1α的

釋放。生姜根部的提取物姜醇可抑制炎癥因子導致的環氧化酶和TNF-α的表達、

減少PEG2的產生。青蒿素類物質可抑制由TNF-α誘導的IL-1、IL-6、IL-8等細

胞炎癥因子的產生。馬齒莧提取物能抑制前列腺素及白三烯等炎癥因子釋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