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頁/共1頁2025北京高一(上)期末歷史匯編西漢與東漢——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鞏固一、單選題1.(2025北京石景山高一上期末)《漢書》記載,西漢剛建立時,“剖裂疆土……藩國大者夸(跨)州兼郡,連城數十”;漢武帝時,“齊分為七,趙分為六……大國不過十余城”。造成這種變化的原因是(
)A.中朝的設立 B.“推恩令”的實行C.西域都護府的設置 D.鹽鐵官營的實行2.(2025北京昌平高一上期末)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漢武帝將全國劃分為13個監察區,稱為十三州部。每州部設刺史一人,負責對轄區內郡級官員及子弟和豪強勢力進行巡視監察。這一措施有利于(
)A.拓展漢朝疆域 B.增強諸侯勢力C.促進中外交往 D.加強中央集權3.(2025北京昌平高一上期末)東漢張仲景博采眾方,著《傷寒雜病論》,被后世譽為“醫圣”。下列事件也發生在這一朝代的是(
)A.張騫兩次出使西域 B.霍去病北擊匈奴C.司馬遷撰寫《史記》 D.蔡倫改進造紙術4.(2025北京西城高一上期末)通過建立歷史現象和結論之間的邏輯關系能夠促進歷史學科素養的提升。下列邏輯關系正確的是(
)A.秦暴政速亡——漢初“與民休息”——出現“文景之治”B.漢初采取郡國并行——頒布“推恩令”——削弱相權C.士族沒落——九品中正制創立——官員選拔更加公開公平D.北宋崇文抑武——王安石強兵之法——解決了邊防危機5.(2025北京密云高一上期末)兩漢人民創造了燦爛的文化,成就斐然,下列文化成就說法正確的是(
)A.西漢司馬遷撰寫的《漢書》首創紀傳體斷代史體裁B.東漢蔡倫發明造紙術后紙張成為主要的書寫材料C.漢賦講究排比鋪陳、辭藻華麗,代表作品《離騷》D.東漢張仲景著《傷寒雜病論》奠定中醫臨床學基礎6.(2025北京密云高一上期末)讀如圖,判斷下列各項表述正確的是(
)A.周平王遷都①,中國進入東周時期B.漢武帝在②推行推恩令,強干弱枝C.《清明上河圖》反映了③的繁華景象D.明太祖在④廢丞相,強化專制皇權7.(2025北京順義高一上期末)下表為漢武帝時期采取的治理措施,其反映的時代特征是(
)政治頒布“推恩令”、設置刺史經濟將鑄幣權收歸中央思想尊崇儒術軍事反擊匈奴襲擾A.早期國家的形成與發展 B.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C.政權的更迭與民族交融 D.奠定了現代中國的版圖8.(2025北京朝陽高一上期末)《史記·平準書》記載:“漢興,接秦之弊……自天子不能具鈞駟(四匹毛色相同的馬),而將相或乘牛車,齊民無藏蓋?!睂Υ?,漢初統治者采取的措施是(
)A.“察茂才尤異孝廉之吏” B.“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C.“掃除煩苛,與民休息” D.“冶鑄煮鹽,財或累萬金”9.(2025北京東城高一上期末)據《漢書》記載:自徐聞、合浦沿今印度支那半島近海南行,可達半島南部及馬來半島各國;又經今馬六甲海峽,西過印度洋,可達黃支國(今印度東南)。漢人遠航到這些國家或地區,采購明珠、寶石等,帶去的則是黃金和絲織品。東漢和帝時,天竺幾次遣使前來贈送方物?;傅蹠r,大秦國王安敦遣使送來象牙、犀角等。據此可推斷(
)A.兩漢時期在地方行政管理上實行郡縣和分封并行制度B.西漢對東南沿海和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的治理更加有效C.雙向交流的海上絲綢之路大約在東漢時期就已經暢通D.西南絲綢之路的開通推動了東西方的貿易和文化交流10.(2025北京海淀高一上期末)下表為我國東漢時期一部科技著作的內容摘錄,該書最可能是(
)今有田廣十五步,從十六步。問為田幾何?答曰:一畝。又有田廣十二步,從十四步。問為田幾何?答曰:一百六十八步。方田術曰:廣從步數相乘得積步?!渡褶r本草經》 B.《九章算術》 C.《傷寒雜病論》 D.《農政全書》11.(2025北京西城高一上期末)人名的命名習慣受到社會、歷史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社會狀況。在《漢書》和《后漢書》“王子侯表”中,記錄了東漢有“劉義”“劉仁”“劉忠”“劉奉義”等一些體現倫理道德的名字。這可以說明東漢時(
)A.中央集權制度趨于完善 B.命名受到主流意識形態的影響C.文學形式開創了新局面 D.造紙術的改進促進了文化傳播12.(2025北京房山高一上期末)漢朝宮廷“鼓吹”按使用場合分為兩類:一是殿廷鼓吹,用于宴享與典儀,招待外邦君主,確認君臣關系;二是鹵簿鼓吹,用于出行車駕儀仗,“天子出,車駕次第謂之鹵簿?!睋丝芍獫h朝宮廷“鼓吹”(
)A.興起于“文景之治”時期 B.體現分封諸侯的重要儀式C.標志著儒學成為主流意識 D.成為專制皇權獨尊的象征13.(2025北京石景山高一上期末)《史記》記載:“周武王之滅紂,封召公於北燕?!?021年,北京琉璃河西周燕國墓葬遺址新出土了刻有“太保(召公)墉(筑城)燕”的青銅卣(如圖)。由此可知(
)①青銅卣銘文與《史記》記載相印證
②青銅卣銘文有助于了解北京建城史③召公想通過修建城墻來對抗商紂王
④燕國是周武王時分封的諸侯國之一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二、綜合題14.(2025北京密云高一上期末)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材料一
董伸舒適應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的需要,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漢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議,并付諸實行?!?004年版高中歷史教材《政治文明歷程》漢武帝繼位后。加強中央集權……思想上,接受董伸舒的建議。尊崇儒術,此后,儒學成為我國封建社會的主流意識形態。——2019年版2024年印刷《中外歷史綱要(上)》(1)指出2019版教材與2004版教材在闡述“西漢加強中央集權在思想領域的措施”方面的主要變化。材料二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說法最早出自新文化運動時期《青年雜志》中的一位作者——易白涉。他在《孔子平議(上)》說:“(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利用孔子為傀儡,壟斷天下之思想,使失其自由”這一觀點影響直至上世紀90年代。材料三①司馬遷(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曾問學董仲舒(前179年~前104年),在《史記》中以三百余字簡述其生平,對其學術成就,僅說:“終不治產業,以修學著書為事、故漢興至于五世之間。唯董仲舒名為明于《春秋》。其傳《公羊氏》也。”②《春秋繁露》是董仲舒代表作,其中多篇以“陰陽”或“五行”命名,除陰陽家外,道家的順應天道、法家的君尊臣卑等。均被董仲舒吸收改造③《漢書·武啼紀》:“孝武初立、卓然罷黜百家、表彰《六經》。”在《漢書·董仲舒傳》記載:“自武帝初立……及伸舒對策、推明孔氏、抑百家?!雹軗稘h書》記載,漢宣帝以尊崇的態度對待儒學,但在行政實際運作方面仍然注重任用熟悉法令政策的“文法吏”,并以刑名為基準考核臣下。漢宣帝聲稱:我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雹萁鷮W者呂思勉考察《漢書·藝文志》指出“諸子十家,惟名、墨二家無秦、漢人著述,余率皆有,或頗多”。(2)依據材料二并結合材料三中任意兩則史料說明2019版教材表述發生變化的依據。三、材料題15.(2025北京東城高一上期末)中國民族史撰述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中國的歷史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各民族共同創造的?!妒酚洝贰稘h書》《后漢書》在民族史方面也都有杰出的撰述。史書編撰體例概況《史記》(西漢司馬遷)紀傳體通史把環繞中原的各民族作了完整和井然有序的記載,與先秦記載局限于一個民族或幾個民族的有關事跡大不相同。它寫了《匈奴列傳》《南越尉佗列傳》《東越列傳》《朝鮮列傳》《西南夷列傳》《大宛列傳》,分別按地區寫出北方、南方、東南、東北、西南、西北的民族歷史?!妒酚洝氛撌隽瞬煌褡宓纳鐣l展的不平衡,但不計較于夷夏之別,司馬遷對待少數民族的態度是理智的《漢書》(東漢班固)紀傳體斷代史繼承《史記》,在民族史方面,對前史或續或補,對創新的新史專立篇目?!稘h書》的《匈奴傳》收錄了《史記·匈奴列傳》的舊文,又增加李廣利降匈奴等相關史事。班固認為匈奴“貪而好利……其與中國殊章服,異習俗……”?!稘h書·西域傳》系統地記錄了天山南北各民族的情況,對于道里和戶口也都有所記載?!段髂弦膬苫洺r傳》幾乎全是抄錄舊史,而所收文帝賜趙佗書和趙佗的上書,是《史記》所缺略的重要文獻《后漢書》(南朝宋范曄)紀傳體斷代史《后漢書》的民族史部分,收羅繁復,甚見功力。其中,《西域傳》《匈奴傳》接續前史,記錄了匈奴和西域在東漢時期的重大變化?!赌闲U西南夷傳》記載翔實,過于前史?!段髑紓鳌泛汀稙趸铬r卑傳》是新創的篇章。《后漢書》對兩漢時期民族關系的發展,指陳形勢,立論相當概括,表現了作者的史才,但強調少數民族對中原王朝的威脅《漢書》《后漢書》繼承《史記》的編纂方法,在表述民族史事時,往往穿插著有關的中外關系,使讀者可以看到民族地區在中外關系史上的地位。這一點對后來的民族史撰述有很大影響——摘編自白壽彝主編《中國通史》(第一卷)(1)依據材料,比較《史記》《漢書》《后漢書》在民族史撰述方面的異同。結合所學,簡析秦漢時期民族史撰述取得成就的原因。(2)依據材料,結合所學,概括指出《史記》《漢書》《后漢書》在中國民族史研究中的史學價值。
參考答案1.B【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原因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漢代(中國)。據所學知識可知,漢初實行郡國并行制,王國勢力較大,漢武帝時期實行推恩令,削弱了王國勢力,出現“齊分為七,趙分為六……大國不過十余城”的現象,B項正確;中朝是加強專制主義的措施,與王國問題無關,排除A項;西域都護府是對西域地區的管轄,材料反映的是王國問題,排除C項;鹽鐵官營增加了財政收入,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但不會導致“齊分為七,趙分為六……大國不過十余城”的王國范圍縮小,排除D項。故選B項。2.D【詳解】據本題主題干的提示詞,可知這是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西漢(中國)。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漢武帝為加強對地方的控制,將全國分為13個州部,分設刺史一人,刺史雖然級別不高,但是巡查代表中央,強化了對地方的控制,加強了中央集權,D項正確;刺史的職責是對地方的監察,無法擴展疆域,排除A項;刺史負責對轄區內郡級官員及子弟和豪強勢力進行巡視監察,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地方勢力,排除B項;刺史的職責是對地方的監察,與對外交往無關,排除C項。故選D項。3.D【詳解】根據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是正向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東漢(中國)。據題干及結合所學可知,東漢蔡倫改進了造紙術,D項正確;漢武帝時期張騫出使西域,排除A項;漢武帝時期霍去病北擊匈奴,排除B項;漢武帝時期司馬遷撰寫《史記》,排除C項。故選D項。4.A【詳解】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秦漢時期(中國)。秦朝因暴政而迅速滅亡,漢初吸取教訓,采取“與民休息”的政策,減輕賦稅徭役,恢復和發展生產,最終出現了經濟繁榮、政治穩定的“文景之治”,A項正確;漢初郡國并行導致地方勢力坐大,頒布“推恩令”是削弱地方諸侯勢力而非相權,排除B項;九品中正制在魏晉時期逐漸成為士族壟斷選官的工具,不利于官員選拔公開公平,排除C項;王安石強兵之法未解決邊防危機,排除D項。故選A項。5.D【詳解】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材料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兩漢時期的中國。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系統論述中醫辨證施治原則,他被后世譽為“醫圣”,其著作是中醫臨床學奠基之作,D項正確;《漢書》是東漢班固所著,首創紀傳體斷代史體裁;司馬遷的《史記》是紀傳體通史,記載從黃帝到漢武帝的史事,排除A項;東漢蔡倫改進了造紙術,并不是發明造紙術,西漢時期已經有紙。紙張普及為“主要書寫材料”是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排除B項;漢賦的代表作是司馬相如的《上林賦》、班固的《兩都賦》等,《離騷》是戰國屈原的楚辭作品,排除C項。故選D項。6.B【詳解】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材料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西漢時期的中國。根據材料及所學可知,①是開封,②是西安(長安),③是杭州,④是北京。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漢武帝時期,在長安推行推恩令,削弱了王國勢力,加強了中央集權,起到了強干弱枝的效果,B項正確;周平王遷都洛陽,中國進入東周時期,排除A項;《清明上河圖》反映了東京(開封)的繁華景象,排除C項;明太祖在南京廢除了宰相制度,強化了專制皇權,排除D項。故選B項。7.B【詳解】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漢代(中國)。根據材料信息及所學知識可知,漢武帝在政治上頒布“推恩令”、設置刺史,經濟上將鑄幣權收歸中央,思想上尊崇儒術,軍事上反擊匈奴侵擾,這些措施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鞏固國家統一,B項正確;早期國家的形成與發展時期為夏商周時期,排除A項;漢武帝時期并沒有政權更迭,排除C項;清朝奠定了現代中國的版圖,排除D項。故選B項。8.C【詳解】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漢朝(中國)。根據“漢興,接秦之弊……自天子不能具鈞駟(四匹毛色相同的馬),而將相或乘牛車,齊民無藏蓋”可知,材料反映了漢初經濟凋敝的景象,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漢初統治者鑒于秦朝的暴政和漢初的社會經濟凋敝,采取了休養生息的政策,減輕百姓的負擔,以恢復經濟,“掃除煩苛,與民休息”符合休養生息的政策,C項正確;“察茂才尤異孝廉之吏”是漢武帝時期實行的選官制度——察舉制,與漢初的情況不符,排除A項;“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指漢初吸取秦朝滅亡的教訓,分封同姓諸侯王,這與解決漢初社會經濟凋敝無關,排除B項;漢武帝初年民間富商“冶鑄煮鹽,財或累萬金”,但是不幫助解決國家急難,黎民百姓陷于重困之中,因此漢武帝時期采取打擊大商人的政策,這與漢初的情況不符,排除D項。故選C項。9.C【詳解】根據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本題是推斷題。根據材料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漢代的中國。根據材料“自徐聞、合浦沿今印度支那半島近海南行,可達半島南部及馬來半島各國;又經今馬六甲海峽,西過印度洋,可達黃支國(今印度東南)。漢人遠航到這些國家或地區,采購明珠、寶石等,帶去的則是黃金和絲織品。東漢和帝時,天竺幾次遣使前來贈送方物?;傅蹠r,大秦國王安敦遣使送來象牙、犀角等”并結合所學可知,東漢時期,不但有漢人遠航到達南亞及東南亞地區進行采購,同時也有天竺和大秦等國遣使來到漢朝,可見在東漢時中外之間就已通過海上絲綢之路進行雙向交流往來,C項正確;西漢建立之初在地方上實行郡縣和分封并行制度,并不是整個兩漢時期,排除A項;材料只是強調通過絲綢之路加強了中外之間的雙向交流,并不是西漢對東南沿海和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的治理問題,排除B項;材料不僅涉及了西南絲綢之路,還有東南沿海的海上絲綢之路,D項不符合題意,排除D項。故選C項。10.B【詳解】據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西漢時期(中國)。根據材料“今有田廣十五步,從十六步。問為田幾何?”“方田術曰:廣從步數相乘得積步”可知,該科技著作屬于數學方面的成就,結合所學可知,《九章算術》是西漢的數學專著,全書采用問題集的形式,收有246個與生產、生活實踐有聯系的應用問題,體現了其實用性的特點,B項正確;東漢時的《神農本草經》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藥物學專著,排除A項;東漢張仲景著有醫學著作——《傷寒雜病論》,被后世譽為“醫圣”,排除C項;《農政全書》是明代徐光啟創作的農書,排除D項。故選B項。11.B【詳解】據本題提示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時空是:東漢(中國)。據材料“《漢書》和《后漢書》‘王子侯表’中記錄了東漢‘劉義’‘劉仁’‘劉忠’‘劉奉義’等一些體現倫理道德的名字”和所學知識可知,儒家思想是東漢主流意識形態,“仁、義、忠”是其倡導的道德觀念,反映出命名受主流意識形態影響,B項正確;據所學知識可知,中央集權制度完善涉及中央與地方權力關系等,材料僅提及人名,從人名體現的倫理道德無法得出中央集權制度趨于完善,排除A項;據材料可知,材料圍繞人名及倫理道德,未提及文學形式相關內容,命名習慣與文學形式開創新局面無邏輯聯系,排除C項;據材料可知,造紙術改進促進文化傳播主要體現在書寫材料等方面,與材料中人名受倫理道德影響的命名習慣無邏輯推導關系,排除D項。故選B項。12.D【詳解】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材料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漢朝時期的中國。根據材料及所學可知,漢朝的“鹵簿”是天子出行儀仗的專屬稱謂,其核心功能不僅是護衛,更通過嚴整的車馬隊列和禮制規范彰顯皇權的至高無上性,體現了皇權的獨尊地位,D項正確;材料未提及“鼓吹”制度起源的具體時期,無法確認與文景之治的直接關聯,排除A項;鹵簿鼓吹專屬于天子儀仗,與諸侯分封無關,排除B項;儒學成為主流始于漢武帝“獨尊儒術”后,題干中的“鼓吹”屬于禮制范疇,與儒學主流化無直接聯系,排除C項。故選D項。13.B【詳解】本題是組合選擇題。時空是周朝(中國)。根據材料“《史記》記載”“北京琉璃河西周燕國墓葬遺址新出土了刻有”“太保(召公)墉(筑城)燕”可知,青銅卣銘文與《史記》都提及了召公與燕的關系,燕國是周武王時分封的諸侯國之一,相互印證;青銅卣銘文顯示召公在燕地筑城,這為研究北京地區的早期城市建設和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有助于了解北京建城史,①②④符合題意,B項正確;周武王滅紂后才分封召公于燕,此時商紂王已死,不存在召公修建城墻對抗商紂王的情況,符合題意,③錯誤。排除ACD項。故選B項。14.(1)主要變化:從“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到“尊崇儒術”。(2)依據:材料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說法最早出自新文化運動時期;近代學者認為辛亥革命后共和制度之所以不能真正得到鞏固,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對舊思想、舊文化、舊孔教的徹底批判,國民頭腦仍被專制和愚昧束縛,為喚醒民眾思想覺醒,反封建專制、學習西方思想文化發起新文化運動;新文化運動期間“易白涉”批判漢武帝任用董仲舒通過強權手段,“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進一步鞏固了儒家思想的統治地位,實行文化專制。該思想影響直至上世紀90年代,從中可知,“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為后世學者強加給漢武帝、董仲舒。對材料三史料考證可知:據史料①中提及的《史記》可知,該史書為司馬遷私人修著的史書,司馬遷與董仲舒是同時代且關系較密切,司馬遷在《史記》中并未提及此事。據史料②,《春秋繁露》是董仲舒代表作,是其思想的主要體現,該著作融匯了諸子百家的思想,體現其思想并未“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據史料③,《漢書》為東漢班固所著,并在《武帝紀》《董仲舒傳》中雖提及“罷黜百家”“抑百家”,但又說“表彰《六經》”“推明孔氏”,提升儒家地位,未提及“獨尊儒術”。據史料④,東漢班固的《漢書》中對漢宣帝的記載可知,在政治方面,漢朝并非純用儒術,而是廣泛吸納法家思想和手段,外儒內法,“霸王道雜之”是西漢政治的本質特點。據史料⑤,近代學者呂思勉考察《漢書·藝文志》指出,終兩漢之世,諸子之學并未廢絕。由此可知,漢武帝尊崇儒術是從思想大一統的需要出發,突出儒家思想的主導地位,但并沒有禁絕諸子學說。在他治國的實際過程中,也很重視法家思想,與儒家思想糅雜并用,被后人歸納為“外儒內法”或“陽儒陰法”。【詳解】(1)本題是對比題。據題干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西漢時期(中國)。主要變化:據材料一“董伸舒適應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的需要,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漢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議,并付諸實行——2004年版高中歷史教材《政治文明歷程》”可知,2004年版高中歷史教材《政治文明歷程》中,強調董伸舒適應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的需要,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并被漢武帝所接受;據材料“……尊崇儒術,此后,儒學成為我國封建社會的主流意識形態——2019年版2024年印刷《中外歷史綱要(上)》”可知,材料反映的是2019年版2024年印刷《中外歷史綱要(上)》中,漢武帝繼位后,為加強中央集權,接受董仲舒的建議“尊崇儒術”,此后,儒學成為我國封建社會的主流意識形態。即從“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到“尊崇儒術”。(2)本題是認識題。據題干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古代、近代(中國)。依據:材料二:據材料“‘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說法最早出自新文化運動時期;據材料“他在《孔子平議(上)》說:‘(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利用孔子為傀儡,壟斷天下之思想,使失其自由’這一觀點影響直至上世紀90年代”并結合所學可知,新文化運動時期近代學者認為辛亥革命后共和制度之所以不能真正得到鞏固,根本原因在于辛亥革命反封建不徹底,缺乏對舊思想、舊文化、舊孔教的徹底批判,國民頭腦仍被專制和愚昧束縛,為喚醒民眾思想覺醒,反封建專制、學習西方思想文化發起新文化運動;新文化運動期間“易白涉”批判漢武帝任用董仲舒通過強權手段,“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進一步鞏固了儒家思想的統治地位,實行文化專制,因此新文化運動的斗爭矛頭直接指向“孔教”。該思想影響直至上世紀90年代,從中可知,“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為后世學者強加給漢武帝、董仲舒。對材料三史料考證可知:①、據史料①“司馬遷(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曾問學董仲舒(前179年~前104年),在《史記》中以三百余字簡述其生平,對其學術成就,僅說:‘終不治產業,以修學著書為事、故漢興至于五世之間’……”可知,《史記》為司馬遷私人修著的史書,而且司馬遷曾經是董仲舒的學生,這說明司馬遷與董仲舒是同時代且關系較密切,司馬遷在《史記》中并未提及此事。②、據史料②“《春秋繁露》是董仲舒代表作”可知,《春秋繁露》是董仲舒代表作,是其思想的主要體現;據材料“其中多篇以‘陰陽’或‘五行’命名,除陰陽家外,道家的順應天道、法家的君尊臣卑等。均被董仲舒吸收改造”可知,董仲舒的著作融匯了諸子百家的思想,并未體現其思想“罷黜百家,獨尊儒術”。③、據史料③“《漢書·武啼紀》:孝武初立、卓然罷黜百家、表彰《六經》。在《漢書·董仲舒傳》記載:自武帝初立……及伸舒對策、推明孔氏、抑百家”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漢書》為東漢班固所著,并在《武帝紀》《董仲舒傳》中雖提及“罷黜百家”“抑百家”,但又說“表彰《六經》”“推明孔氏”,提升儒家地位,未提及“獨尊儒術”。④、據史料④“據《漢書》記載,漢宣帝以尊崇的態度對待儒學,但在行政實際運作方面仍然注重任用熟悉法令政策的‘文法吏’,并以刑名為基準考核臣下”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東漢班固的《漢書》中對漢宣帝的記載可知,在政治方面,漢朝并非純用儒術,而是廣泛吸納法家思想和手段,外儒內法;據材料“漢宣帝聲稱:我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可知,材料反映的是“霸王道雜之”是西漢政治的本質特點。⑤、據史料⑤“近代學者呂思勉考察《漢書·藝文志》指出‘諸子十家,惟名、墨二家無秦、漢人著述,余率皆有,或頗多’”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近代學者呂思勉考察《漢書·藝文志》指出,兩漢時期諸子之學并未廢絕。最后總結,漢武帝尊崇儒術是從思想大一統的需要出發,突出儒家思想的主導地位,但并沒有禁絕諸子學說。在他治國的實際過程中,也很重視法家思想,與儒家思想糅雜并用,被后人歸納為“外儒內法”或“陽儒陰法”。15.(1)同:作者都是中原王朝史家,以關注民族關系為前提,重視對少數民族歷史進行記載和書寫;都是采用紀傳體的編纂體例;在編纂方法上都將民族史事與有關的中外關系相結合,凸顯民族地區在中外關系中的地位;都對后世的民族史研究產生重要的影響。異:在內容和篇目上,《史記》是一部完整的民族史撰述,超越先秦記載?!稘h書》和《后漢書》在延續前史基礎上,有補充和創新,記載更加翔實;在歷史觀上,司馬遷對待少數民族是理智客觀的,班固和范曄對少數民族的部分撰述帶有較強的夷夏之別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小學四年級口算題大全(10000道)
- 統編版語文五年級下冊第15課《自相矛盾》精美課件
- 山西運城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康復工程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西同文職業技術學院《乒乓球V》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益陽職業技術學院《徽州民間音樂采風》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西信息應用職業技術學院《BIM基礎》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揚州環境資源職業技術學院《高級管理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西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外國建筑史(Ⅰ)》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陽光學院《古樹導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西省湖口縣第二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防疫期間“停課不停學”網上周考(三)物理試題含解析
- 建筑物理聲復習歸納總結
- 污水處理池 (有限空間)作業安全告知牌及警示標志
- 海為工業物聯網整體解決課件
- 電子商務數據分析教學課件匯總完整版電子教案
- 浙江省公安民警心理測驗考試題目(含答案)
- (精品)3D打印機畢業論文
- 森林防火安全責任書(施工隊用)
- 自卸車液壓系統安裝手冊
- 裝載機 維護保養檢查記錄表
- CIE1964_CIE1931_標準照明體_1nm間隔
- (完整word版)建筑工程公司員工證書管理辦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