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度高一年級第二學期期中檢測語文試題及答案_第1頁
2023-2024學年度高一年級第二學期期中檢測語文試題及答案_第2頁
2023-2024學年度高一年級第二學期期中檢測語文試題及答案_第3頁
2023-2024學年度高一年級第二學期期中檢測語文試題及答案_第4頁
2023-2024學年度高一年級第二學期期中檢測語文試題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2024學年度高一年級第二學期期中檢測語文試題及答案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等填寫在答題卡和試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題與答題卡一并上交。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材料一:①2016年,“后真相”被《牛津詞典》選為年度熱詞,“后真相”的釋義為:訴諸情感和個人的信念要比客觀事實對形塑公眾輿論的作用更大。很多學者把它與社交媒體和個性化推薦技術聯系起來,認為社交媒體使用者不經查證分享來路不明的內容,推動了假新聞的泛濫;同時社交媒體所使用的算法技術,導致了“過濾氣泡”效應,使公眾更不易接觸到與自己想法相左的信息,加劇了群體偏見。②“過濾氣泡”最早由互聯網活動家帕里澤提出。他發現兩個人使用谷歌檢索同一詞語,得到的結果頁面可能完全不同;不同政治立場的人瀏覽同一個新聞事件,看到的新聞傾向也可能完全不同。互聯網時代,搜索引擎可以精準掌握用戶偏好,為用戶過濾掉異質信息,打造個性化的信息世界。但同時,信息和觀念的“隔離墻”也會筑起,令用戶身處在一個“網絡泡泡”的環境中,阻礙多元化觀點的交流。帕里澤將此稱為“過濾氣泡”。③盡管“過濾氣泡”受到高度關注,但事實上仍屬于“新瓶裝舊酒”。早在十多年前,有關“信息繭房”“回音室效應”“協同過濾”等問題已經引起了學界的廣泛討論。傳播學家桑斯坦認為,信息的協同過濾會造成信息窄化,使群體成員傾向于加強與本群體的聯系,忽略同外部世界或者其他群體進行信息交流,導致群內同質、群際異質現象,促使“信息繭房”的產生。處于“信息繭房”之中的公眾有如把自己封閉在自我設計的回音室里,每個人聽到的只是自己的回音,相同的意見會不斷被重復,異質的觀點會被過濾掉。也有學者把“回音室”效應與虛假新聞聯系在一起,認為社交媒體上聚合了相似的信息和同樣的觀點,使人們原本的態度不斷被印證和強化,隔離了其他領域的信息和異己的表達。人們聽到的只是封閉空間內被放大的回聲,而不是網絡空間中全面而真實的聲音。④問題在于,隨著算法推薦時代到來,大數據公司通過智能技術手段獲得用戶的閱讀搜索痕跡,總結用戶的心理、習慣、興趣和偏好,投放其感興趣的信息,現在為特定群體實現精準內容發放已經成為一種常態化操作。新聞傳播概念實現了從“人被動尋找感興趣的內容”到“內容主動定位到感興趣的人”的轉變。用戶的興趣習慣成為內容推薦的核心要素,用戶不再需要手動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機器算法代替用戶完成了選擇的過程。⑤正是由于對被左右的選擇權的憂慮,人們嘗試開展一系列“戳泡運動”來進行矯正,但這些措施總體上看只是一些算法邏輯上的技術調整,針對的是那些已經認識到“氣泡”并意圖解決“氣泡”的用戶。事實上,“過濾氣泡”的形成非常復雜,有算法推薦技術的推波助瀾,也有人性和情感結構的內在需求,還與社會結構和權力息息相關,我們對此既不能過于樂觀,也不必過于夸大“過濾氣泡”的負面影響。一方面如果沒有算法過濾技術,我們注定會被信息洪流所淹沒。另一方面從前那種傳統的、非定制的新聞也未必能保證多樣性。“我們必須要弄清楚,是經過濾的媒體世界造就了我們所見的在線集結,還是本來就擁有不同信念的人建構了自我增強的過濾器。”“戳泡運動”不僅需要不斷改進算法技術,使用戶可以接觸到多元化的觀點,還需要借助一個平等、自由、開放而理性的公共領域平臺,開展協商對話、凝聚共識,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治本之道。(摘編自郭小安、甘馨月《“戳掉你的泡泡”——算法推薦時代的“過濾氣泡”的形成及消解》)材料二:①針對過濾氣泡是否存在,過去西方學者從不同視角展開實證研究。我們則認為過濾氣泡是否存在應關注的是單個用戶的信息結構是否存在偏倚,將單個用戶信息結構的均衡性作為衡量過濾氣泡的指標,更符合對這一概念的定義。而當個性化推送超過用戶整體信息占比的50%,該用戶的結構存在失衡。值得注意的是,平臺為吸引流量,在作算法推薦時可能對某些特定內容存在偏好。而對某些投放基數較大的內容而言,推薦數量的小幅增加也可能導致用戶信息結構的失衡。鑒于此,我們計算個性化內容的占比對“過濾氣泡”的影響就要觀察個性化推送是否滿足以下條件:第一,個性化推送超過用戶整體信息占比的50%;第二,在既有推送基數水平上,相應內容的個性化推送的增量顯著,一般超過10%。同時滿足上述兩個條件,則過濾氣泡存在。②為進一步探究微博在算法推薦下的過濾氣泡現象存在情況,我們將微博中規模龐大的用戶群體分為有代表性的四類:用戶A,28歲碩士單身愛美北京女青年(生活穿搭人設);用戶B,22歲中專學歷的劇綜迷、追星女粉絲(劇綜文娛人設);用戶C,38歲高收入陸家嘴金融行業男博士(財經人設);用戶D,34歲本科畢業后參加工作的新手爸爸(科教人設)。③首先對四個賬號的用戶進行為期一周的訓練。每天重復如下操作:在“微博搜索”中搜索與用戶興趣相關的5個關鍵詞,根據推薦結果點擊前5條內容;點擊微博推薦中5條與用戶興趣相關的內容;使用微博賬號登錄抖音、小紅書等任意一款應用,點擊或轉評與用戶興趣相關的內容。④訓練結束后,進入記錄階段。連續4天記錄用戶ABCD在微博推薦中的前40條內容,并按照時事、財經、科教、文娛、生活和體育六個類別進行分類。⑤為排除微博既有的信息推薦結構對結果的影響,設立一個中立賬號作為對照組,以訪客身份選擇“隨便看看”登錄微博。中立賬號反映了未經任何訓練的情況下,微博對信息內容的初始偏好。計算個性化內容在用戶賬號和中立賬號中的占比,兩者之差為個性化內容的增量,如增量顯著,證明過濾氣泡存在。(摘編自陳逸君《微博算法推薦的過濾氣泡現象探究》)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很多學者認為社交媒體使用者不經查證分享來路不明的內容會推動假新聞的泛濫,而導致“過濾氣泡”效應產生的是社交媒體所使用的算法技術。B.早在十多年前,“信息繭房”等問題已經引起了學界的廣泛討論。傳播學家桑斯坦認為社交媒體上聚合了相似的信息和同樣的觀點,使人們原本的態度不斷被印證和強化,隔離了其他領域的信息和異己的表達。C.平臺在作算法推薦時可能對某些特定內容存在偏好是為了吸引流量。對某些投放基數較大的內容而言,推薦數量的小幅增加也會導致用戶信息結構的失衡。D.實驗中,微博設立一個中立賬號作為對照組,目的是為排除微博既有信息推薦結構對結果的影響。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材料一提到的“新瓶裝舊酒”指用新概念“過濾氣泡”去分析,討論內容實質相同的信息過濾問題。B.隨著算法推薦時代的到來,用戶的興趣習慣成為內容推薦的核心要素,機器算法有時可以代替用戶完成選擇的過程。C.如果用戶身處在“網絡泡泡”的環境中,“過濾氣泡”雖然不會阻礙多元化觀點的交流,卻會讓人們聽不到全面而真實的聲音。D.材料二的調研結果能作為判定微博是否是一個平等、自由、開放而理性的公共領域平臺參考,從而斷定其是否有助于“戳泡運動”。3.根據材料一的內容,下列現象屬于“過濾氣泡”的是(

)(3分)A.某短視頻平臺搜尋其他平臺優勢,改版自身推送,向用戶推薦優質視頻。B.用戶通過多種平臺或社交媒體獲取不同觀點的信息。C.父母師長根據孩子的個性特長為孩子制定未來發展規劃。D.網絡閱讀平臺為用戶隨機推薦熱門文章,并記錄用戶閱讀情況。4.根據材料二的內容,下列選項對圖表的解讀推斷不恰當的是(

)(3分)用戶賬號與中立賬號的內容推薦占比統計表(單位:%)內容用戶時事財經科教文娛生活體育用戶A(生活穿搭人設)4.8%3%7.8%38%45.8%0.6%用戶B(劇綜文娛人設)

2.6%0%7.1%53.5%32.9%3.9%用戶C(財經人設)8%31%6%28.5%26%05%用戶D(科教人設)7.5%0.6%34.4%15.6%33.8%8.1%中立賬號7.5%1.25%4.4%47.5%38.1%1.3%A.從用戶ACD的信息結構來看,因為個性化內容占比均小于50%,用戶ACD仍然保持了相對均衡的信息結構。B.用戶B的個性化內容占比接近54%,而微博本身對文娛類內容的推送基數較大,用戶B個性化推薦的增量僅為6%左右,增量并不顯著。C.四個用戶賬號均表現出對個性化內容的明顯偏向,且偏向程度超過中立賬號,說明用戶興趣對微博個性化推送未產生影響。D.用戶興趣的確減少了微博推薦中其他類型內容的推送比例,但尚未達到對用戶信息結構造成威脅的地步,過濾氣泡效應不成立。5.《鄒忌諷齊王納諫》中,鄒忌在妻、妾、賓客所構成的傳播圈層里難以知道自己相貌不如城北徐公這個真相,有人認為當下互聯網環境與這種情況有相似之處。請結合材料一,從產生原因的角度加以分析。(6分)(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7分)閱讀下面文字,完成6~9題。賽力克與馬吳溪君秋日的陽光散發著陣陣暖意,擠過枝葉,漫過夯土圍墻,灑在空曠的大院里。院子里彌漫著牛羊糞的味道。門前的一排白楊樹整齊地排列著,不時有成熟的葉子掉落下來。摩托車倚在窗戶邊,擦得錚亮,把手飄帶在微風中輕輕擺動。一架車斗散發著機油味。幾只舊輪胎摞在樹底下,橡膠味很濃。

賽力克從院子里牽出一匹馬,拴在院外的一個臨時拴馬樁上。又從儲物間里抱出了馬鞍子。也許是有些時日沒用了,賽力克用羊絨布仔細地擦洗著灰塵。馬鞍子看上去有些年份了,有一種包漿的質地,帶著明顯的沉重感。賽力克反復擺弄著馬鞍子,大概是要在馬背上找到最佳的平衡點。接下來的操作像一個匠人,各種粗細不一的皮帶、皮筋、穿孔、扣子、銷子等在他的手上像編織工藝品一樣,仔細地穿梭、折轉、拉緊、捆綁,費了不少功夫,其間還反復了多次,直到披掛完成,賽力克才長長出了一口氣。賽力克像是一個即將出征的騎士,欣賞著他的馬。他跨上馬,勒住韁繩在原地轉了一個圈,雙腳輕輕夾了一下馬肚子,緩緩走向村子的巷道。走出村口,青紗帳一望無垠。陽光斜穿過枝葉,光線中漂浮著細細的浮塵,一群牛羊剛剛通過。遠處的東天山向兩邊延伸,黛青色勾勒出清晰的輪廓。平頂山廣闊的傾斜面上映著淡淡的明黃色的主色調。應該是旱田的小麥、燕麥、蕎麥,不久就會被收割,留下的麥茬依然是黃色的。高聳的山峰呈現著藏青色,小斧劈般的皴染。山頂上有積雪,是入秋的初雪,不是很厚重,是那種清淺的抹頂。田野里的玉米、油葵、甜菜、打瓜漸漸成熟,高高低低,青黃相接,畫面十分廣闊。賽力克騎著馬,時而策馬前行,時而閑庭信步,巡視著他的莊稼地。時間在靜靜地流淌,整個田野仿佛就他一個人。他的世界只有天空、流云、莊稼、草地、飛禽、馬。村子里很多家庭亦耕亦牧,不管是放牧還是干農活,絕大部分人都駕駛著各種車輛,快捷、方便,尤其是年輕人。賽力克通常也是騎著摩托車去地里干活。但今天則是特意騎馬。農事澆水都是分配好時間段的,即使是三更半夜也要守在田間,將水妥妥澆入地里,心里就踏實了。賽力克圍繞著幾百畝的條田轉圈,會不時下馬查看一下滴灌帶是否跑水,有無霉葉斑病,有無踩踏的痕跡。正午的陽光斜照下來,濃烈的秋燥彌漫在田野上,漂浮的植物塵埃鉆進鼻孔,讓人直打噴嚏,附著在皮膚上,蜇得人奇癢。一種類似于“走鵑”的灰鳥跳躍于田地間,是那種滑翔式的,發出尖細的叫聲,給燥熱的午間田野帶來一些生機。

賽力克下馬躺在樹蔭下的田埂上,閉著眼,仿佛睡著了。山坳的松林里,一匹健碩的栗色馬在少年的駕馭下,昂首闊步,向著一個山脊攀爬而上。那么奮力踏蹄,肌肉抖動,鬃毛飄逸,長長的一聲嘶鳴,馬與少年就已經站在了高處的山脊上。那是一幅馬與少年的堅毅影像,像一個騎士在瞭望著,這種影像分明烙上了遠去的號角、古道的煙云,也承襲著阿肯彈唱、刺繡、叼羊、獵鷹等傳統游牧文化的時光印記。須臾,少年縱馬沖下山脊,向著河谷策馬飛奔。清淺的河水被馬蹄趟開,發出有節奏的聲響,激起的水花在陽光下如碎銀般地飛濺。沖出河谷叢林,少年來到廣闊的草原上。碧草如茵,天空如洗,沒有一絲風。少年立馬平視,凝神靜氣,開始緩緩前行,整個草原向他張開懷抱。不久,馬兒慢慢亢奮起來,血脈僨張,經絡通衢,由碎步轉小跑,加速、騰空、飛奔。馬上的少年身姿變得輕盈,如翱翔的雄鷹,如雨燕的身影。身子整個離開了馬鞍,匍匐在馬頭上,馬鐙子向后用力支撐著,馬載著主人如旋風般地狂奔。鏗鏘的馬蹄聲在草原上空久久地回蕩著,終是打破了時空的沉寂和遠古的遺夢,夕陽將草原染成了古銅色,漸漸歸于平靜。賽力克猛地打了一個噴嚏,少年的影像回到了他的腦海中。醒來的第一件事就是尋找他的馬鞭子。還好,馬鞭子在手腕上掛著。水澆完了,天色漸漸暗下來,空氣轉涼,賽力克騎著馬繞著田地又轉了一圈。在一個開闊處,賽力克一抖韁繩,策馬揚鞭,在夕照下奔馳起來。馬蹄聲敲擊在礫石的路面上,發出清脆而有力的聲響。揚起的塵土一溜煙飄散開,路邊不時驚起歸巢的野鴿子、布谷鳥、沙雀。賽力克盡情地奔跑著,絲毫沒有停下來的意思。也許是受了地形的限制和地勢的影響,終究不能像廣闊的草原,一覽無余,縱橫馳騁將馬的威猛、奔放、力量發揮到極致,但也足以讓賽力克回到兒時的夢里。還是在二三十年前,在國家“退牧還林”“退牧還草”政策的影響下,賽力克走出大山,走出祖輩們世居的雪峰、森林、河谷、草原,來到牧民安居點定居下來,成了亦耕亦牧的新型居民,但那種血脈里的游牧基因和草原文化一直在流淌著,始終不曾泯滅。

如今定居點養馬,很多時候已經成了一種存在和象征,而賽力克則每隔一段時間都要盡情狂奔,享受一種馬背上的快樂,一種大山里的延續。遠處的天山映著金碧的余暉。起風了,玉米地蓬勃葳蕤,似萬馬奔騰。夕陽如濃烈的釅茶,漫過田野,人與馬的背影拉得很長很長。(有刪改)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擦洗馬鞍、安裝馬鞍和為馬披掛的程序細致而繁瑣,賽力克卻做得一絲不茍,可以看出他對馬上生活的熱愛。B.“圍繞著幾百畝的條田轉圈”“不時下馬查看”等,說明賽力克已熟悉了農業生產方式,適應了搬遷后的新生活。C.賽力克醒來的第一件事就是尋找馬鞭子,卻忘記在手腕上掛著,說明他因不經常騎馬造成了對騎術的恐慌。D.限于地形和地勢條件,賽力克在開闊處騎馬雖不能像兒時騎馬那樣發揮到極致但他仍然享受到騎馬的過程。7.下列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小說第二段特意寫了摩托車、車斗等,接下來卻寫賽力克牽出馬來,敘述上的反接會引發讀者的好奇。B.小說描摹細致,如寫走出村口所見,“光線中漂浮著細細的浮塵”,再現了牛羊走過帶來的細微變化。C.文中少年騎馬的夢境,既體現了賽力克的潛意識,也助推了下文賽力克在現實中騎馬奔馳情節的發展。D.小說先寫有暖意的陽光,再寫燥熱的午陽,最后寫如濃烈釅茶的夕陽,象征了馬的作用由大到小的變化。8.小說畫線段落是如何塑造騎馬少年的?請簡要分析。(5分)

9.小說中的“馬”是傳統和現代的連接點,對此你是怎么理解的?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6分)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材料一:圣人之于天下百姓也,其猶赤子乎!饑者則食之寒者則衣之將之養之育之長之,唯恐其不至于大也。齊桓公北伐山戎氏,其道過燕,燕君逆而出境,桓公問管仲曰:“諸侯相逆固出境乎?”管仲曰:“非天子不出境。”桓公曰:“然則燕君畏而失禮也,寡人不道而使燕君失禮,乃割燕君所至之地以與燕君。”諸侯聞之,皆朝于齊。景公游于壽宮,睹長年負薪而有饑色,公悲之,喟然嘆曰:“令吏養之。”晏子曰:“臣聞之,樂賢而哀不肖,守國之本也;今君愛老而恩無不逮,治國之本也。”公笑有喜色。晏子曰:“圣王見賢以樂賢,見不肖以哀不肖;今請求老弱之不養,鰥寡之不室者,論而供秩焉。”景公曰:“諾。”于是老弱有養,鰥寡有室。孔子之楚,有漁者獻魚甚強,孔子不受,獻魚者曰:“天暑遠市賣之不售,思欲棄之,不若獻之君子。”孔子再拜受,使弟子掃除將祭之,弟子曰:“夫人將棄之,今吾子將祭之,何也?”孔子曰:“吾聞之,務施而不腐余財者,圣人也,今受圣人之賜,可無祭乎?”(節選自《說苑·貴德》)材料二:無恒產而有恒心者,惟士為能。若民,則無恒產,因無恒心。茍無恒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及陷于罪,然后從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兇年免于死亡;然后驅而之善故民之從之也輕。今也制民之產,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苦,兇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贍,奚暇治禮義哉!王欲行之,則盍反其本矣!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節選自《齊桓晉文之事》)10.材料一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

)(3分)饑者A則食B之C寒者D則衣E之F將之養之G育之H長之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寡人不道”與“道芷陽間行”(《鴻門宴》)兩句中的“道”含義不同。B.“孔子之楚”與“臣之壯也,猶不如人”(《燭之武退秦師》)中的“之”含義相同。C.鰥寡,在中國古代,男子老而無妻叫鰥,女子老而無夫叫寡,常有鰥夫、寡婦之稱。D.孝悌,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善事父母稱為“孝”,敬愛兄長稱為“悌”。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齊桓公經過燕國,燕國國君畏而失禮,齊桓公認為是自己的原因,于是決定把燕國國君所到之地割讓給燕國。B.晏子勸諫齊景公按照等級,供養老弱鰥寡之人;孟子勸諫齊宣王要做明君,以民為本;二人都有君子之德。C.孔子拜了兩拜,接受打漁人的獻魚并準備祭拜,這是因為孔子是一心施舍別人而不讓多余財物腐爛的圣人。D.孟子認為,普通百姓沒有可以維持生活的固定財產,就很難有不變的善心,而有禮義道德的讀書人卻能做到。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1)今君愛老而恩無不逮,治國之本也。(2)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14.“貴德”就是以德為貴,主要包括德政和德行兩個方面。請根據材料二概括孟子勸諫齊宣王“保民而王”的德政舉措。(3分)(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5~16小題。山路木芙蓉崔槽不向橫塘①泥里栽,兩株晴笑碧巖隈。枉教絕世深紅色,只向深山僻處開。萬里王孫應有恨,三年賈傅②惜無才。緣花更嘆人間事,半日江邊悵望回。[注]①“橫塘”,古堤塘名,故址在今南京市秦淮河南岸,為古代煙柳繁華的游樂之地。②賈傅,即賈誼,西漢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學家。少有不羈之才,后為公卿嫉妒排擠,貶為長沙王太傅,故稱賈傅。15.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首句點明了此花為山路上的木芙蓉,不是栽種在橫塘泥中的花,說明此花清高脫俗。B.“晴笑”二字精妙,展現了晴空萬里、艷陽高照、山花含笑的動人畫面,意境優美。C.頸聯寫賈誼被貶之事,詩人對其遭遇深表同情,但也因其才華名不副實而感到遺憾。D.詩人由山路上看到的具有絕世之美卻無人欣賞的木芙蓉引發了自己對人間事的感嘆。他徘徊在江邊嘆花自嘆,后來懷著悵惘的心情回到家中。16.這首詩歌是如何表達作者思想感情的?請簡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6分)(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中子路急忙回答問題,他想通過軍事強國來達到“

”的目的。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中,冉有以“

”兩句表明了自己治國能力的不足,這也從側面表現了其謙遜的態度。(3)古代的詩人受到《楚辭·湘夫人》“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的啟發,創造出“落木”一詞,以指代落葉。該詞在古典詩詞中經常出現,如“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2小題,7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題。文化建設是培根鑄魂、凝神聚力的重要事業。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對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具有

的作用,有助于更好滿足人民的文化需求、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我國文化建設

,但也存在顯而易見的問題。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作用還未充分發揮;文化創新和創造能力還不夠強,優秀文化產品和服務還不夠多;我國文化話語權與國際地位還不相匹配,要達成維護國家文化安全和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的目標還

。為了解決以上問題,我們必須堅定文化自信,推進文化自強,發揮文化賦能的作用,釋放文化鑄魂的潛力。緊緊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以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為目標,以滿足人民文化需求為著力點,努力創作優秀文藝作品,提供優秀文化產品,大力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為經濟社會發展賦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聚力。18.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3分)19.文中畫橫線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其表達效果。(4分)(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3小題,13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題。辣椒是蔬菜里的"維生素C之王"。辣椒的種類很多,有甜椒、彩椒、小紅尖辣椒、青尖椒等。其中,___①___,它的含量相當于橙子的4倍、蘋果的43倍。吃100克甜椒所攝入的維生素

C含量,就可達到成年人每日維生素

C

推薦攝入量的130%。不過,由于蔬菜在烹調時要經受高溫,并在加熱條件下與金屬炊具接觸,使許多維生素導致被氧化與破壞而受損。所以甜椒、彩椒這類口感甘甜的辣椒可以洗干凈后生吃,以避免在烹調過程中損失營養。而且甜椒的顏值也很高,瑪瑙紅啊檸檬黃啊,切成甜椒圈拌到涼菜里,給萊色品相添彩的同時,___②_____,簡直兩全其美。

可是一部分青少年,為了不長瘟而拒絕吃辣椒。實際上,____③___,反而還有研究稱辣椒素能夠用于治療痤瘡。也許有人會說:“那我為啥每次吃完辣的食物,臉上的瘟痘就會馬上蹦出來?”這是因為吃辣可能會導致面部炎癥更明顯,看上去本不明顯的痘痘會因為“辣”的刺激而變得更紅,看起來也就更明顯。再有,辛辣的食物往往伴隨著高糖高脂,比如紅油火鍋、水煮肉片、辣子雞等,這些因素才是導致皮膚爆疽的主要原因。20.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請修改。可以改變語序、少量增刪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4分)21.下列各項中引號的用法,與材料中畫波浪線句子中引號的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A.對治療失憶有效的石杉堿甲,也是從中草藥"千層塔"中提取的。(《青蒿素:人類征服疾病的一小步》)B.我曾想:在水底的魚群中可能有一些鯉魚"科學家"。(加來道雄《一名物理學家的教育歷程》)C.在這里我們乃看見“木葉”是那么突出地成為詩人們筆下鐘愛的形象。(林庚《說“木葉”》D.兩柱之間也常用墻壁,但墻壁并不負重,只是像"帷幕"一樣,用以隔斷內外。(梁思成《中國建筑的特征》)22.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6分)四、寫作(60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材料一:《荀子》:“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家無禮則不寧。”《禮記》:“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圣人作,為禮以教人,使人以有禮,知自別于禽獸。”

材料二:我國自古就被稱為“禮儀之邦”,然而在生活中,我們常看到一些無“禮”的現象:學校食堂買飯不排隊,升國旗時交頭接耳,在公物上亂涂亂畫,公共場合大聲喧嘩,隨手丟棄垃圾,高鐵霸座等。讀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樣的思考和感悟?請針對材料中提到的無“禮”現象,寫一篇議論文,體現你的認識和思考。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參考答案一、現代文閱讀(36分)(一)現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8分)1.B(張冠李戴,“傳播學家桑斯坦”錯,原文:也有學者把“回音室”效應與虛假新聞聯系在一起,認為社交媒體上聚合了相似的信息和同樣的觀點。)2.C(“不會阻礙”“還能幫人們接觸到不同領域的知識”錯,原文:令用戶身處在一個“網絡泡泡”的環境中,阻礙多元化觀點的交流。)3.D(A.綜合各家平臺優勢的營銷方式,并未體現筑起信息和觀念的“隔離墻”。B.該觀點答非所問,提出的是打破“過濾氣泡”的方法。C.“父母師長根據孩子的個性特長為孩子制定未來發展規劃”根據自身特長,不是令孩子生活在“網絡泡泡”之中。D.“為用戶隨機推薦熱門文章,并記錄用戶閱讀情況”是為用戶過濾掉異質信息,打造個性化的信息世界,屬于“過濾氣泡”。)4.C(“……說明用戶興趣對微博個性化推送未產生影響”錯誤。由“中立賬號反映了未經任何訓練的情況下,微博對信息內容的初始偏好”可知,個性化偏向超過中立賬號,則說明微博根據用戶興趣進行了個性化推送,用戶興趣對微博個性化推送產生了影響。)5.原因:①與算法推薦技術有關。②與人性和情感結構的內在需求有關。③與社會結構和權力相關。如何擺脫:①不僅需要不斷改進算法技術,使用戶可以接觸到多元化的觀點。②還需要借助一個平等、自由、開放而理性的公共領域平臺,開展協商對話、凝聚共識。③最后還要不斷提升個人媒介素養,主動改變信息獲取方式。(原因每點1分,如何擺脫每點1分,意思對即可。)

(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7分)6.C(“因不經常騎馬造成了對騎術的恐慌”錯)7.D(“象征了馬的作用由大到小的變化”錯)

8.①環境烘托。用環境的開闊映襯騎馬少年從容的氣度。②側面描寫。用馬的速度變化表現少年駕馭技術的嫻熟。③正面刻畫(或動作描寫)。“離開馬鞍”“匍匐馬頭”等動作,直接表現少年馬上矯健的姿態。(5分。答對一點2分,兩點4分,三點5分)9.①“馬”代表了古老的游牧生活方式,能喚醒人們對游牧基因、草原文化的回憶與熱愛。②“馬”變成了一種存在和象征,其實用功能的弱化正體現了時代的進步性。③小說用“馬”將現代生活與過去游牧生活連接起來,不僅表現了牧民們對傳統游牧生活的懷戀,而且表現了國家政策給牧民生活帶來的可喜變化,豐富了小說內涵。(6分。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10.CFG句意:(對待)饑餓的人就給他吃的東西,(對待)寒冷的人就給他衣服穿;撫養他,培育他。“饑者則食之”“寒者則衣之”結構一致,各自斷開,應在C、F處斷開;“將”“養”意思相近,“育”“長”意思相近,且“將之養之”“育之長之”結構一致,因此應斷成“將之養之”“育之長之”,G處斷句。故在CFG處斷句。11.B(A.講道義;取道。句意:我不講道義。/取道芷陽,從小路走。B.錯誤。到,往/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C.正確。D.正確。故選B。)12.C.(“是因為孔子是一心施舍別人而不讓多余財物腐爛的圣人”錯,曲解原意,原文是孔子認為打漁人是一心施舍別人而不讓多余的財物腐爛的人,是圣人。故選C。)13.(1)現在君王您愛護老年人恩惠無所不及,這是治國的根本啊。(4分,“愛”,愛護;“逮”,及;“本”,根本。句意1分)(2)慎重地興辦學校教育,把孝悌的道理反復講給百姓聽。頭發花白的老人不會在路上背著或者頂著東西了。或:慎重辦理學校教育,反復地用孝順父母、尊重兄長的道理告誡他們,頭發斑白的老人不會在路上背著或頂著東西。(4分,“謹”,慎重;“申”,反復;“頒白”頭發花白;句式1分)

14.①物質上:制民之產,種植養殖勿失其時,使百姓不饑不寒;②精神上:驅民向善,以庠序之教、孝悌之義教化百姓。(答出一點2分,兩點3分)(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15.C(“因其才華名不副實而感到遺憾”錯)16.①借景抒情。通過對有絕世之奇美,卻無人欣賞的兩株木芙蓉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木芙蓉的喜愛和嘆惋之情。②運用典故。借才華卓的著賈誼被貶的遭遇,表達了詩人懷才不遇的激憤之情。③直接抒情。尾聯通過“嘆”“悵望”等詞語,直接表達了詩人現實不公的苦悶與悵惘之情。④托物言志。以木芙蓉自比,表達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抑郁感傷(6分,每點2分,答出三點即可。表現手法1分,分析1分)(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1)可使有勇,且知方也(2)如其禮樂,以俟君子(3)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2小題,7分)18.舉足輕重

成績斐然(蓬勃發展)

任重道遠(相差很遠)(每處1分)19.結構一致,句式整齊,語言節奏鏗鏘,增強了表達的語勢;(2分)強調了文化建設具體實施的關鍵點。(2分)(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3小題,13分)20.示例:蔬菜在烹調時要經受高溫,并在加熱條件下與金屬炊具接觸,使許多維生素被氧化與破壞而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