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我們生活的大洲-亞洲 2025年中考地理一輪專題復習魯教版解析_第1頁
第五章 我們生活的大洲-亞洲 2025年中考地理一輪專題復習魯教版解析_第2頁
第五章 我們生活的大洲-亞洲 2025年中考地理一輪專題復習魯教版解析_第3頁
第五章 我們生活的大洲-亞洲 2025年中考地理一輪專題復習魯教版解析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五章我們生活的大洲——亞洲某中學地理學習小組,繪制了一幅框圖,解釋某大洲自然地理要素的作用與影響,據此回答1、2題。1.該大洲可能是 (B)A.非洲 B.亞洲 C.北美洲 D.歐洲2.在框圖中,各數碼與其填入的內容,不合適的是(A)A.①跨經度最廣的大洲 B.②氣候復雜多樣C.③季風氣候顯著 D.④大陸性氣候分布廣(2024·淄博沂源縣模擬)博鰲亞洲論壇2024年年會于3月28日至31日在海南博鰲舉行。年會主題為“不確定的世界:團結合作迎挑戰,開放包容促發展”。讀圖,完成3~5題。3.從圖中亞洲河流的流向特點,可以判斷亞洲的地勢特點是 (A)A.中間高,四周低 B.東高西低C.南高北低 D.西高東低4.博鰲亞洲論壇成員國在甲、乙、丙三地區占半數以上,甲、乙、丙代表的半島分別是 (C)A.中南半島、巴爾干半島、阿拉伯半島B.印度半島、中南半島、阿拉伯半島C.阿拉伯半島、印度半島、中南半島D.巴爾干半島、亞平寧半島、伊比利亞半島5.亞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但人口分布不均。圖中甲、乙、丙、丁四地人口相對稀少的是 (A)A.甲 B.乙 C.丙 D.丁(2024·南京模擬)亞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不同區域的地理環境差異顯著。讀亞洲南部三大半島示意圖,完成6~8題。6.亞洲南部三大半島共同的地理特征是 (C)A.都瀕臨印度洋,降水豐富B.地形都以平原為主,平坦廣闊C.都以熱帶氣候為主,熱量充足D.居民都以白色人種為主,使用阿拉伯語7.關于圖示區域的地理信息敘述錯誤的是 (D)A.甲半島石油外運的咽喉要道是霍爾木茲海峽B.乙半島受西南季風影響,水旱災害頻發C.丙半島山脈河流南北縱列,相間分布D.三大半島海運便利,種植業發達8.圖中①②兩地傳統民居反映出的自然環境差異是 (A)A.降水 B.氣溫 C.地形 D.土壤9.(2024·達州學業考)閱讀材料,運用區域地理學習的方法,完成下列各題。材料一2024年5月,中國—中亞峰會在中國西安舉行,中亞與中國的聯系進一步加強。材料二棉花喜熱、喜光、生長期對水需求大,但收獲期不喜雨水。材料三如圖所示。(1)由材料可知,中亞位于亞歐大陸的內部。主要受海陸位置因素影響,氣候干旱,降水稀少。(2)由材料可知,中亞地勢特征為東南高、西北低。(3)由材料可知,我國通過管道運輸(填運輸方式)從中亞大量進口油氣資源。(4)下列景觀,最有可能出現在中亞的是B。(5)由材料可知,中亞發展棉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