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1835-2019 冬小麥農業氣象災害野外調查技術規范_第1頁
DB41∕T 1835-2019 冬小麥農業氣象災害野外調查技術規范_第2頁
DB41∕T 1835-2019 冬小麥農業氣象災害野外調查技術規范_第3頁
DB41∕T 1835-2019 冬小麥農業氣象災害野外調查技術規范_第4頁
DB41∕T 1835-2019 冬小麥農業氣象災害野外調查技術規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DB41河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I1冬小麥農業氣象災害野外調查技術規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GB/T27961-2011氣象服務分類GB/T27966-2011災害性天氣預報警報大氣對自然和人類生命財產造成直接或間接損害的天氣氣候事在冬小麥生產過程中發生的導致冬小麥減產、4.1組建調查組當發生災害并對冬小麥造成一定影響時,應在災害發生后或影響出現后48小時內啟動災害野外調查。根據受災范圍大小,確定至少1個調查組,當轄區內50%以上氣象臺站達到災害指標,或50%以上區域受災時,應確定多個調查組。每個調查組成員一般為相對固定的3~5人,其中調查組組長應24.2制定調查方案初定4個代表性較強的野外調查點。電話聯系災區相關部門,綜合各方面情況(道路可通行、是否為災害強度中心、次生災害發生程度、作物主要品種等最終確定2個點。點調查地區、野外觀測調查要素、數據存儲傳5.1基本信息收集受災面積、成災面積和絕收面積等。選擇不同受災程度、受災作物主栽品種的三塊地,用GPS測定觀測度、葉溫(受災植株、對照)、有無倒伏、災情程度等。調查內容見附5.5冬小麥生理生態觀測5.6影像記錄3在冬小麥氣象災害野外調查結束3天內,按附錄F要求完成冬小麥氣象災害野外調4開展野外調查前,應先制定調查計劃,具體內容見 代號,如“JH_HNZZ_20110320_GH”,表示河南鄭州2011年5hm2kg/hm2h6 村m%%%gg%%注:調查表名稱:以“YW”打頭,短下劃線依次連接地名代號、年月日、災害類型代號和地段序號,如7旗支架插在采樣點處。拍攝遠景照片時,拍攝點可據實際情況增大與采樣點之間的距離。D.5遠景照片要能表現出樣方整體的種植布局,地平線與天空之間的大小占照片D.6拍攝近景照片時,要突出土壤墑情和作物整體長勢情況。取景范圍拍攝點到最遠端100米。見的近照方向,按照拍攝方向北、東、西、南與字母N8gg注:調查表名稱:以跟蹤漢語拼音首字母“GZ”打頭,短下劃線依次連接地名代號、年月日、災害類型代號和地段序號,如“GZ_HNZZ_20110320_GH_01”,表示河南鄭州2011年3月20日干旱第一地段跟蹤調查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