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G(交通) 140-2017 水運工程 淺地層剖面儀_第1頁
JJG(交通) 140-2017 水運工程 淺地層剖面儀_第2頁
JJG(交通) 140-2017 水運工程 淺地層剖面儀_第3頁
JJG(交通) 140-2017 水運工程 淺地層剖面儀_第4頁
JJG(交通) 140-2017 水運工程 淺地層剖面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JJG(交通)140—2017水運工程淺地層剖面儀2017-07-04發(fā)布2017-11-01實施JJG(交通)140—2017水運工程淺地層剖面儀主要起草單位:交通運輸部天津水運工程科學研究院國家水運工程檢測設備計量站江蘇中海達海洋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北京海卓同創(chuàng)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星天海洋科學技術有限公司上海地海儀器有限公司本規(guī)程委托全國水運專用計量器具計量技術委員會(籌)負責解釋JJG(交通)140-2017韓鴻勝(交通運輸部天津水運工程科學研究院)竇春暉(國家水運工程檢測設備計量站)曹玉芬(交通運輸部天津水運工程科學研究院)陳允約(交通運輸部天津水運工程科學研究院)楊鯤(天津水運工程勘察設計院)秦志亮(天津水運工程勘察設計院)羅宇(江蘇中海達海洋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么彬(北京海卓同創(chuàng)科技有限公司)鄔松(浙江星天海洋科學技術有限公司)呂銀杰(上海地海儀器有限公司)施劍(江蘇中海達海洋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魯東(北京海卓同創(chuàng)科技有限公司)羅昌林(浙江星天海洋科學技術有限公司)魏玉闊(北京海卓同創(chuàng)科技有限公司)湯云龍(北京海卓同創(chuàng)科技有限公司)I引言 Ⅱ 12引用文件 13術語和定義 14概述 15計量性能要求 16通用技術要求 27計量器具控制 28檢定結果處理 69檢定周期 6附錄A檢定證書內頁格式 7附錄B檢定結果通知書內頁格式 9JJG(交通)140—2017Ⅱ本規(guī)程的編寫符合JJF1002—2010《國家計量檢定規(guī)程編寫規(guī)則》的要求。JJG(交通)140—20171水運工程淺地層剖面儀檢定規(guī)程本規(guī)程適用于水運工程淺地層剖面儀的首次檢定、后續(xù)檢定和使用中檢查。2引用文件本規(guī)程引用下列文件:JT/T11555水運工程淺地層剖面儀JJG(交通)032水運工程回聲測深儀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規(guī)程;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規(guī)程。3術語和定義JT/T1155界定的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規(guī)程。4概述淺地層剖面儀又稱為聲學地層剖面儀,是研究水底各地層形態(tài)構造及其厚度的有效工具。淺地層剖面儀主要由聲發(fā)射基陣、聲接收基陣、發(fā)射單元、控制處理單元等部分組成。聲發(fā)射基陣受發(fā)射單元的控制,周期性地向海底發(fā)射寬頻帶聲波脈沖,當聲波到達海底及以下地層界面時,產生發(fā)射,返回信號,經聲接收基陣輸給控制處理單元,并自動繪出水底地層剖面,工作原理示意圖見圖1。□5計量性能要求5.1最大允許誤差5.1.1測量水深不大于40m時,水深最大允許誤差為±1.0%F·S;測量水深大于40m時,水深最大允許誤差為±3.0%F·S。5.1.2垂直分辨力最大允許誤差為±30%D,D為淺地層剖面儀能夠識別的最小標準土25.1.3對于20m黏土層和10m砂層的標準地層,穿透深度最大允許誤差為±2m;對于50m黏土層和20m砂層的標準地層,穿透深度最大允許誤差為±5m。5.2.1水深重復性應不大于其最大允許誤差絕對值的0.3倍。5.2.2垂直分辨力重復性應不大于其最大允許誤差絕對值的0.3倍。5.2.3穿透深度重復性應不大于其最大允許誤差絕對值的0.3倍。a)室溫:5℃~25℃;b)水溫:5℃~30℃;c)相對濕度:不大于80%。7.1.1.2供電電源a)交流供電220V,50Hz,允許偏差為±10%;b)直流供電12V、24V,允許偏差為-15%~+10%。7.1.2檢定設備a)長度不小于40m,寬度不小于3m,深度不小于5m;JJG(交通)140—20173土層長度a)剖面示意圖b)平面示意圖2——水槽邊壁;5——黏土粉砂。圖2試驗水槽標準土層鋪設示意圖表1水槽土層配置參數(shù)單位為米土層類型土層寬度的土層長度土層總長度5種厚度分布:0.05、0.10、32黏土層7種厚度分布:0.05、0.10、32黏土粉砂層7種厚度分布:0.05、0.10、32試驗土槽與試驗水槽相連,其中土槽土層區(qū)域長度不小于70m,寬度不小于8m,高度不小于3m,按圖3進行配置土槽土層,土層配置參數(shù)見表2。表2試驗土槽土層配置參數(shù)單位為米長度寬度高度配置1黏土層4343配置2黏土層4343JJG(交通)140—201741土層長度說明:1——水槽;4——黏土層;2——土層配置1;5——砂層。3——土層配置2;圖3試驗土槽平面示意圖7.1.2.5溫度計:測量范圍為0℃~50℃,最大允許誤差為±0.2℃。7.1.2.6溫濕度計:溫度-10℃~+45℃,相對濕度10%~100%。7.2檢定項目檢定項目見表3。序號首次檢定后續(xù)檢定1外觀+++2水深最大允許誤差+++3垂直分辨力最大允許誤差+++4穿透深度最大允許誤差+++5+++注:凡需檢定的項目用“+”表示。7.3檢定方法采用目測和手檢的方法進行,試驗結果應符合6.1的規(guī)定。7.3.2水深最大允許誤差按照JG(交通)032的深度測量要求進行,結果應符合5.1.1的規(guī)定。7.3.3垂直分辨力最大允許誤差7.3.3.1將淺地層剖面儀換能器固定安裝在水槽行車的安裝支架上,保持淺地層剖面儀換能器發(fā)射面垂直對準試驗水槽底部。7.3.3.2啟動淺地層剖面儀和水槽行車,以不小于0.05m/s的速度移動水槽行車,實施對水槽底部全部地層的探測。7.3.3.3通過圖像解譯,讀出地層剖面圖上淺地層剖面儀能夠分辨出的最小土層,并在該地層的剖面圖上均勻選取10個點讀取該土層厚度,按式(1)計算淺地層剖面儀的垂直JJG(交通)140—20175分辨力示值。d,——第i次讀取的淺地層剖面儀垂直分辨力示值,單位為米(m)。7.3.3.4利用標準鋼卷尺測量試驗水槽中對應位置的土層厚度,均勻選取10個點,按式(2)計算土層厚度。D,——第i個點測得的土層厚度,單位為米(m)。7.3.3.5按式(3)計算淺地層剖面儀垂直分辨力示值誤差,結果應符合5.1.2的規(guī)定。7.3.4穿透深度最大允許誤差7.3.4.1將淺地層剖面儀換能器固定安裝在水槽行車的安裝支架上,保持淺地層剖面儀換能器發(fā)射面對準試驗土槽的墻面,啟動淺地層剖面儀。7.3.4.2以0.5m/s的速度移動水槽行車,測量土槽土層。7.3.4.3通過圖像解譯,讀出地層剖面圖上淺地層剖面儀穿透深度測量值,按式(4)計算淺地層剖面儀穿透深度的示值誤差,結果應符合5.1.3的規(guī)定。σ=S-HS——淺地層剖面儀穿透深度測量值,單位為米(m);7.3.5重復性7.3.5.1水深與垂直分辨力重復性選擇厚度為1m的粗砂層進行試驗,分別按7.3.2和7.3.3的方法重復測量10次,按式(5)、式(6)計算水深重復性與垂直分辨力重復性,結果應符合5.2.1和5.2.2的規(guī)定。式中:h——水深測量平均值或垂直分辨力測量平均值,單位為米(m);h,——第i次測量得出的淺地層剖面儀的水深示值或垂直分辨力示值,單位為米s——水深重復性或垂直分辨力重復性,單位為米(m)。7.3.5.2穿透深度重復性選取配置1的標準土層,按7.3.4的方法測量10次,按式(7)、式(8)計算穿透深度重復性,結果應符合5.2.3的規(guī)定。JJG(交通)140—20176S,——第i次測量得出的淺地層剖面儀的穿透深度示值,單位為米(m);8檢定結果處理經檢定合格的淺地層剖面儀,出具檢定證書,檢定證書內頁格式見附錄A;檢定不合格的淺地層剖面儀,出具檢定結果通知書,并注明不合格項目,檢定結果通知書內頁格式見附錄B。9檢定周期淺地層剖面儀的檢定周期一般不超過1年。7檢定證書內頁格式檢定證書第2頁證書編號××××××-××××檢定機構授權說明檢定環(huán)境條件及地點:溫度℃地點相對濕度%名稱測量范圍不確定度/準確度等級/最大允許誤差證書編號名稱測量范圍不確定度/準確度等級/最大允許誤差證書編號第2頁共3頁JJG(交通)140—20178檢定證書第3頁被檢項目結論1外觀2水深最大允許誤差34穿透深度最大允許誤差51本報告檢定結果僅對該計量器具有效;2本證書未加蓋“××××××”無效;以下空白第3頁共3頁9附錄B檢定結果通知書第2頁證書編號××××××-××××檢定機構授權說明檢定環(huán)境條件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