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歷史復習:專題11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講義)(原卷版)_第1頁
2025年中考歷史復習:專題11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講義)(原卷版)_第2頁
2025年中考歷史復習:專題11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講義)(原卷版)_第3頁
2025年中考歷史復習:專題11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講義)(原卷版)_第4頁
2025年中考歷史復習:專題11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講義)(原卷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鴻鵠志鴻鵠志鴻鵠志專題11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01考情透視·目標導航02知識導圖·思維引航03考點突破·考法探究知識點1新文化運動知識點2五四運動知識點3中國共產黨誕生04拓展·大單元素養導向拓展01結合相關史實說明“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使中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拓展02新民主主義革命與舊民主主義革命的比較、聯系05提升·新情境&新考法考點課標要求考情分析命題預測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了解新文化運動的基本內容,知道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等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人物,認識新文化運動在中國近代思想解放運動中的地位和作用。通過了解五四運動的基本史事,理解五四精神的內涵,認識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通過了解陳獨秀、李大釗傳播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召開等史事,認識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歷史意義,理解偉大建黨精神。對新文化運動的標志、口號、陣地、代表人物、學習內容、評價和影響分析是中考歷史出題的熱點。五四運動導火線、口號、爆發、擴大、性質及意義、五四精神是常考的重點內容。馬克思主義思想的傳播、中共一大召開的條件、標志、代表、主要內容及意義、紅船精神是高頻考點。從思想解放的角度,通過史料和結合所學,考查新文化運動的背景、內容、代表人物、作用及局限性。通常史料結合教材所學,從革命精神或人民的力量的角度,分析五四運動的口號、過程、性質、特點及意義等。從革命精神或黨的領導、工人力量等角度,通過史料比較分析中共誕生的歷史意義,分析其紅船精神。命題點:馬克思主義的傳播;中國共產黨成立,主要考查誕生的標志、意義(考查重點);中共二大、全國工人運動的高漲。知識點1新文化運動【課標要求】了解新文化運動的基本內容;知道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等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人物;認識新文化運動在中國近代思想解放運動中的地位和作用。背景中華民國建立后,民主、自由、平等、博愛西方思想傳人中國;袁世凱倒行逆施,實行獨裁和專制開始標志陳獨秀于1915年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后改名《新青年》)代表人物陳獨秀創辦《青年雜志》(后改名為《新青年》),掀起新文化運動,發表《文學革命論》蔡元培1916年出任北京大學校長,使北京大學成為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大本營胡適發表《文學改良芻議》,主張以白話文作為新文學的語言魯迅發表我國現代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以新文學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禮教的吃人本質主要陣地《新青年》和北京大學兩面大旗民主(“德先生”)與科學(“賽先生")主要內容抨擊舊道德和舊文化;提倡民主與科學;文學革命性質一場反對封建思想的資產階級文化運動,一場空前的思想解放運動評價進步性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領域的延續,動搖了封建道德禮教的統治地位,使中國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與科學的洗禮,為隨后爆發的起了思想宣傳和鋪墊的作用局限性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看法帶有一定的片面性第一階段第二階段第三階段內容學習西方先進技術學習西方政治制度學習西方思想文化事件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派別地主階級洋務派資產階級維新派資產階級革命派資產階級激進分子口號“自強”“求富”變法圖強三民主義“民主”“科學”特征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層層遞進啟示地主階級、資產階級均不能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救中國考向新文化運動【跨學科】文言文是指美好的語言文章,也叫語體文;白話文是使用常用的直白的口頭語言寫成的文章。比如,白話文表述“吃飯了嗎?”,而文言文表述則是“飯否?”。由此可知,新文化運動普及白話文(

)A.降低了文盲識字率 B.豐富了漢語語言詞匯C.增加了閱讀負擔 D.有利于新思想的傳播知識點2五四運動【課標要求】通過了解五四運動的基本史事,理解五四精神的內涵,認識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時間1919年5月4日地點:北京導火線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口號“外爭主權,內除國賊”;“誓死力爭,還我青島”“廢除二十一條”“拒絕在和約上簽字”等要求嚴懲賣國賊曹汝霖,陸宗輿,章宗祥過程階段時間斗爭中心主力前期6月5日前北京學生后期6月5日后上海工人結果取得初步勝利(直接目標得到實現)北洋政府釋放被捕的學生罷免曹汝霖等人的職務中國代表拒絕在“巴黎和約”上簽字。性質一次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地位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的開端意義①是一場傳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識的偉大思想啟蒙運動;②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為中國共產黨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準備;③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在近代以來中華民族追求民族獨立和發展進步的歷史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五四精神內容“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等精神具體內涵誓死捍衛國家、民族權益;徹底地、不妥協地反帝反封建的愛國精神;高度的社會責任感;追求民主和科學;追求真理與社會進步、勇往直前的斗爭精神考向五四運動【新情境】下圖三幅漫畫共同反映了某一歷史事件,這一歷史事件(

)A.批判了舊社會的吃人禮教 B.是新舊民主革命的分界線C.使中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 D.建立了第一個農村根據地知識點3中國共產黨誕生【課標要求】通過了解陳獨秀、李大釗傳播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召開等史事,認識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歷史意義,理解偉大建黨精神。李大釗傳播馬克思主義(1)1918年,李大釗接連發表<法俄革命之比較觀》《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等文章,熱情謳歌俄國十月革命。(2)1919年,《新青年》刊載李大釗的文章《我的馬克思主義觀》,對馬克思主義作了較為系統的介紹中共一大時間1921年7月地點先在上海,后轉移至浙江、嘉興南湖的一艘游船上(這艘紅船見證了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變,成為中國革命源頭的象征)代表毛澤東、董必武、李達等13位代表。共產國際代表馬林等出席了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會議主要內容(1)通過了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第一個黨綱。(2)確定黨的中心工作是領導和組織工人運動(3)成立了黨的中央領導機構中央局,陳獨秀當選為中央局書記意義宣告了中國無產階級的先鋒隊——中國共產黨誕生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歷史意義①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變。②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③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適應近代以來中國社會進步和革命發展的客觀需要,是近代歷史選擇的必然結果。中國共產黨的成立精神(1)充分展現了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紅船精神就是其重要體現(2)偉大建黨精神: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中共二大1922年7月在上海召開,重申了黨的最終奮斗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制定了黨的最低綱領。綱領規定,在民主革命階段,黨的主要任務是打倒軍閥,推翻帝國主義的壓迫,將中國統一為真正的民主共和國。中國共產黨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明確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全國工人運動的高漲(1)1922年初至1923年春,全國掀起了第一次工人運動高潮(2)1923年2月,京漢鐵路工人舉行大罷工,將第一次全國工人運動高潮推向頂峰。罷工遭到帝國主義和軍閥鎮壓。全國工人運動暫時轉入低潮.考向中國共產黨誕生【學科素養·時空觀念】觀察并識讀歷史地圖、獲取重要的歷史地理信息是學習歷史的重要方法。從下圖中我們可以認識到中國共產黨成立的(

)A.階級基礎 B.外部條件 C.組織基礎 D.思想基礎一、結合相關史實說明“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使中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論述: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使中國革命有了堅強的領導核心——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中國共產黨,有了科學的指導思想——馬克思主義。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際相結合,為中國人民指明了斗爭的目標,為中國革命確定了新的奮斗目標——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實現共產主義。同時形成了偉大建黨精神,激勵著中國人民的斗爭。結論:因此,中國共產黨誕生后,中國革命以新的精神面貌朝著新的方向不斷前進。【典例1】【核心素養·歷史解釋】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上海中共一大會址、嘉興南湖紅船是我們黨夢想起航的地方。”以大歷史觀對習近平總書記所述事件作出理性闡釋,正確的是(

)A.無產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 B.中國革命從此轉危為安C.中國革命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D.中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二、新民主主義革命與舊民主主義革命的比較、聯系項目新民主主義革命舊民主主義革命區別領導力量無產階級資產階級指導思想馬克思主義資產階級的自由、平等思想和民主共和觀念;三民主義革命前途建立社會主義社會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區別革命對象封建主義、帝國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群眾基礎廣泛動員了工人、農民、城市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等各個階層,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有一定的群眾基礎,但動員范圍和深度有限結果取得勝利,成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動統治,宣告了中國兩千多年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但未真正實現資產階級追求的民主、共和聯系(1)連續性:①都是中國人民前赴后繼地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救亡圖存運動;②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一系列實踐和探索,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興起創造了條件(2)繼承性:舊民主主義革命未能徹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但它動搖了封建統治的根基,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興起創造了條件,新民主主義革命繼承了反帝反封建的歷史任務(3)革命性質:都屬于資產階級性質的民主革命【典例2】【核心素養·歷史解釋】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根本區別在于(

)A.革命的對象 B.革命的領導階級C.革命的任務 D.革命的規模1.【新情境】這是劉復的一首詩歌《相隔一層紙》:屋子里攏著爐火,老爺吩咐開窗買水果,說“天氣不冷火太熱,別任它烤壞了我。”屋子外躺著一個叫花子,咬緊了牙齒,對著北呼“要死!”可憐屋外與屋里,相隔只有一層薄紙!”這種平易通俗的文風受益于(

)A.護法運動 B.新文化運動 C.一二·九運動 D.華北自治運動2.【新情境】下圖是一幅繪制于民國四年的諷刺漫畫:帶著清朝官帽、象征著帝王的龍,用其爪子鉗住了象征著新生的民國的青年人。該漫畫反映出(

)A.清朝殘余勢力卷土重來 B.立憲制度得到民眾支持C.辛亥革命缺乏群眾基礎 D.新文化運動發起的必要性3.【核心素養·歷史解釋】對比同類歷史事件是學習歷史的基本技能之一。從下面材料所描述重大史事中,反映二者的相同之處是(

)去秋武漢起義,不數月,而國體不變……世人或以吾國之大,給數千年之帝政。然則謂我中華民國之成立,乃以黑血革命代紅血革命焉可也。——梁啟超要擁護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對孔教、禮法、貞節、舊倫理,舊政治。要擁護那賽先生,便不得不反對舊藝術、舊宗教。——陳獨秀A.都改變了中國社會性質 B.都采用了暴力手段C.都建立了新的社會制度 D.都沖擊了封建勢力4.【核心素養·時空觀念】近代歷史上許多事件的發生,對于中華民族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和影響。以下圖片反映的歷史事件(

)A.拉開了中國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B.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C.促進了全國抗日救亡運動新高潮的到來D.使中國人民受了一次民主與科學的洗禮5.【跨學科】李大釗曾在《晨報》刊文:“五月四日這一天,是中國學生界的‘MayDay’。因為在那一天中國學生界用一種直接行動反抗強權世界,與勞動界的五月一日有同一的意味;所以要把他當作一個紀念日。”這一天的紀念意義在于(

)A.弘揚愛國主義,傳承五四精神 B.敢于身先士卒,追求社會進步C.踐行忠誠為民,感悟紅船精神 D.紀念五四運動,發揚創業精神6.【核心素養·歷史解釋】下圖是存于北洋政府內務部檔案中的一份傳單。當時發放該傳單的原因是(

)勸告吾最親愛之軍人警察吾最親愛之軍人警察,皆是吾中華民國的好百姓,何苦去幫助日本,反來摧殘吾中華民國之愛國學生。況軍、警兩界大半出身山東,祖宗血地被人侵占,良心上應有何種痛苦。尚望急起挽救,與學生商民取一致行動,萬勿借口長官命令,忘卻國民義務,虐待愛國學生。——上海紳商學界忠告A.抗議日本制造九一八事變 B.聲援五四學生愛國運動C.譴責日本制造“濟南慘案” D.支持一二·九學生運動7.【核心素養·時空觀念】構建時空坐標是提升時空觀念的有效途徑之一。下圖是《新民主主義革命》這一單元的時空坐標,其中①②③代表的歷史事件分別是(

)A.①新文化運動②中國共產黨成立③五四運動B.①新文化運動②五四運動③中國共產黨成立C.①五四運動②中國共產黨成立③新文化運動D.①五四運動②新文化運動③中國共產黨成立8.【跨學科】“南湖船上一燈懸,照亮九州暗夜天。血雨腥風心不易,鐵馬冰河志猶堅。”詩句中“南湖船上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