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牛主斜井井筒施工作業規程_第1頁
晉牛主斜井井筒施工作業規程_第2頁
晉牛主斜井井筒施工作業規程_第3頁
晉牛主斜井井筒施工作業規程_第4頁
晉牛主斜井井筒施工作業規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山西晉煤集團臨汾晉牛煤礦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90Kt/a礦井改造工程主斜井井筒

編制單位:重慶千牛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晉牛項目經理部

編制日期:2012年3月10日

第一章概述..............................................................-1-

第一節工程概況............................................................................-1-

第二節編寫依據.............................................................................-1-

第二章水文及地質條件......................................................-2-

第一節地質條件............................................................................-2-

第二節水文條件............................................................................-7-

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技術特征................................................-11-

第一節巷道位置.............................................................................-11-

第二節施工條件.............................................................................-12-

第三節巷道布置...........................................................................-12-

第四節巷道技術特征.......................................................................-12-

第五節使用材料規格.......................................................................-14-

第四章施工方法...........................................................-14-

第五章掘進施工作業.......................................................-15-

第一節掘進施工工藝流程...................................................................-15-

第二節施工作業...........................................................................-15-

第三節運輸作業...........................................................................-25-

第四節超前支護、臨時支護及控頂距要求.....................................................-25-

第五章永久支護...........................................................-33-

第一節施工設備、工具及材料...............................................................-33-

第二節支護方式...........................................................................-33-

第六章頂板支護質量監測...................................................-36-

第七章通風工作...........................................................-37-

第一節風量計算...........................................................................-37-

第二節壓風................................................................................-38-

第三節防塵................................................................................-40-

-1-

第四節防滅火............................................................................-40-

第五節安全監控...........................................................................-41-

第八章供電、供水、排水、供風設備及能力..................................-42-

第一節供電...............................................................................-42-

第二節供水...............................................................................-42-

第三節排水...............................................................................-42-

第四節供風...............................................................................-43-

第九章施工組織管理.......................................................-44-

第十章主要經濟技術指標....................................................-48-

第十一章主要安全技術措施及避災路線......................................-48-

第一節預防冒頂堵人安全技術措施..........................................................-48-

第二節預防透水事故安全技術措施..........................................................-49-

第三節預防瓦斯積聚安全技術措施..........................................................-50-

第四節預防火災安全技術措施..............................................................-50-

第五節防止片幫傷人安全技術措施...........................................................-51-

第六節運料安全技術措施.....................................................錯誤!未定義書簽。

第七節綜合防塵安全技術措施..............................................................-51-

第八節皮帶使用安全技術措施..............................................................-52-

第九節溜子使用安全技術措施...............................................................-54-

第十節保證煤質、提高塊率的安全技術措施...................................................-55-

第十一節錨桿巷道頂板監測安全技術措施....................................................-55-

第十二節鉆機的操作、使用及注意事項......................................................-56-

第十三節頂板管理安全技術措施............................................................-58-

第十四節防止巷內產生靜電火花安全技術措施................................................-59-

第十五節安裝、回收安全技術措施..........................................................-60-

第十六節挑頂及處理網兜、補打錨桿錨索安全技術措施........................................-61-

第十七節高空作業安全技術措施.............................................................-62-

第十八節高冒區充填管理安全技術措施......................................................-63-

-2-

第十九節其它相關安全技術措施.............................................................-64-

第二十節避災路線.........................................................................-65-

第十二章工程質量標準.....................................................-66-

第一節基本項目...........................................................................-66-

第二節允許偏差項.........................................................................-67-

第三節保證質量措施.......................................................................-67-

-3-

第一章概述

山西晉煤集團臨汾晉牛煤礦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煤礦位于臨汾市堯都區土門鎮老腰、小腰、

上莊村及枕頭鄉后掌村一帶。地理坐標:北緯:36°11'48"-36°14'23"東經:111°18,

21〃-11102y53〃。臨(汾)一黑(龍關)縣級公路從井田中北部東西向通過,往東30km沿臨

(汾)一黑(龍關)公路可達南同蒲鐵路臨汾火車站,同時可達大(同)一運(城)高速公路及霍(縣)

—候(馬)一級公路。交通較為便利,2010年1月28日山西省國土資源廳頒發的

C1400002009111220045741號采礦許可證批復山西晉煤集團臨汾晉牛煤礦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開采2-n號煤層,兼并重組后的礦井生產能力為90萬t/a。礦井采用斜井開拓方式,利用已

有老君廟井筒進行改造,即刷大并延伸老君廟煤礦副斜井仍作為晉牛煤礦副斜井;刷大并延

伸原有回風斜井作為主斜井;利用原有回風立井井筒并裝備梯子間作為回風井及安全出口。

第一節工程概況

工程概況:

晉牛煤礦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主斜井由原回風斜井改造。原回風斜井長207.731m,傾角3°

/8°,凈寬3.1m,凈高2.445m,凈斷面6.4m2。改造方案為:利用并刷大其一、二段井筒(長

度207.731m),在此基礎上,方位角不變,以傾角17.5°延伸53.039m,這樣主斜井井筒長度

260.77m,凈寬5.0m,凈高4.0m,斷面17.32m2。布置一條1000mm寬,運量260t/h的帶式

輸送機,作為煤炭運輸。同時布置一套架空乘人器,用于運輸人員上下井。井筒內敷設消防

灑水管路以及下井電纜,同時用于安全通道。

第二節編寫依據

1、晉煤集團晉牛煤礦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主斜井井筒工程招標文件。

2、晉煤集團晉牛煤礦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主斜井井筒工程,平面圖、剖面圖、斷面圖。

3、《煤礦井巷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J50213-2010

4、《煤礦井巷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MT5009-94

5、煤礦安全規程(2011年版)

6、《錨桿噴射混凝土支護技術規范》GB50086-2001

-1-

7、《山西省煤礦建設安全規定》(試行)

8、《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393號文

9、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礦山部分建設標準[2001]92號文

10、《煤炭工業建設工程質量管理規定》

11、《煤炭工業煤礦井巷工程建筑安裝工程單位工程質量保證資料評級辦法》

12、《煤炭建設工程質量技術資料管理規定與評級辦法》

13、《建設工程質量責任主體和有關機構不良記錄管理辦法》2003年7月1日實行。

6、現行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及其它有關規范、規定。

第二章水文及地質條件

第一節地質條件

一、地層

本井田位于山西省霍西煤田霍州礦區南西部。井田為基巖半裸露區,在溝谷及山梁出露

陶系中統峰峰組、石炭系中統本溪組、石炭系上統太原組、二疊系下統山西組及下石盒子組、

二疊系上統上石盒子組地層、第四系分布于山梁及溝谷兩側。根據地表出露情況及鉆孔揭露

資料,將井田地層由老至新分述如下:

1、奧陶系中統下馬家溝組(O2x)巖溶裂隙含水組

巖性以厚層白云質灰巖為主,中厚層石灰巖、薄層白云質泥質灰巖互層,厚40--130m,

巖溶、裂隙、溶隙、溶孔發育。

2、奧陶系中統上馬家溝組(02s)巖溶裂隙含水組巖性為豹皮狀厚層灰巖,CaO含量高,

雜質少,厚40-130m,巖溶裂隙發育。

3、奧陶系中統峰峰組(O2f)為含煤地層基底,一般厚度90.80—110.44m,平均100.50m。

分為上下兩段。下段巖性為灰及深灰色泥灰巖及石膏層,夾薄層厚層狀石灰巖,石膏層多為

纖維狀。上段巖性為灰色厚層狀石灰巖,夾薄層泥灰巖。

4、石炭系中統本溪組(C2b)平行不整合覆蓋于峰峰組之上。厚度9.14-25.90m,平均為

20.16m,由灰色及淺灰色鋁質泥巖、石灰巖、灰黑色泥巖、粉砂巖、中細粒砂巖、不可采的

極不穩定12煤層及“山西式鐵礦”組成。

-2-

5、石炭系上統太原組(C3t)整合覆于本溪組地層之上。K1石英砂巖底至K7砂巖底,厚

度為72.68-100.06m,平均85.42m。為本區主要含煤地層之一。巖性主要以灰黑色泥巖、粉砂

巖、中細粒砂巖、石灰巖(K2、K3、K4)及煤層(5、6上、6、6下、7、7下、8、9、9+10+11、

11下號)組成。本井田內9+10+11號煤層穩定可采,其它煤層為不可采的不穩定煤層。分三段

敘述如下:

(1)、下段(C3tl)Kl石英砂巖底至K2石灰巖底,厚度12.08-22.78m,平均17.58m。K1

為中細粒石英砂巖,鈣質或硅質膠結,致密、堅硬,厚1.10—7.23m,平均2.42m。為灰白色

鋁土巖夾黑色泥巖,含不穩定的薄層狀石灰巖及9、9+10+11、11下煤層,其頂部為9、9+10+11

號煤層,9+10+11煤層穩定,厚度大,結構復雜,為本區的主要可采煤層之一。9煤層穩定,

大部與10+11煤層合并,分叉區內9煤層零星可采。

(2)、中段(C3t2)K2石灰巖底至K4石灰巖頂,厚28.67-43.15m,平均36.65m,該層灰

巖全區穩定,巖性主要以深灰色K2、K3石灰巖、灰黑色泥巖、粉砂巖、灰色中細粒砂巖及

7、7下、8號薄煤層組成。K2石灰巖全區穩定,厚9.62—13.26,平均H.62m,巖性為深灰

色生物碎屑石灰巖,含燧石結核,夾泥巖簿層;其上為黑色泥巖夾8號煤層,8號煤層上為

K3灰巖,厚度1.95-8.05m,平均6.10m,全區穩定。K3石灰巖之上為泥巖、細砂巖、砂質泥

巖和粉砂巖,夾7、7下號兩層薄煤層。本段頂部為K4石灰巖在本區極不穩定,厚0.37-2.85m,

平均1.71m。K4石灰巖之下為砂質泥巖和粉砂巖,夾7、7下薄煤層。7、7下、8號煤層在

本井田未見可采點,為不穩定不可采煤層。

(3)、上段(C3t3)從K4石灰巖頂至K7砂巖底,厚22.56—42.20m,平均30.44m,由砂

巖、粉砂巖和泥巖組成,其主要特點是該段上下均為灰白色或灰黑色砂巖或粉砂巖,中間為

厚層灰黑色或黑色泥巖,含5、6上、6、6下不可采薄煤層。底部K5砂巖,厚0.95—7.81m,

平均3.910m,巖性為灰白色中細粒砂巖,層面富含黑色有機質。5、6上、6、6下號煤層在

本井田未見可采點,為不穩定不可采煤層。

6、二疊系下統山西組(Pls)整合覆于太原組之上,K7砂巖底至K8砂巖底。厚度為

24.75-43.01m,平均34.81m。為本區主要含煤地層之一。巖性主要以黑灰色泥巖、粉砂巖、

砂質泥巖和灰白色細粒砂巖為主,含1、2上、2、2下、3、3下號煤層。其中2號煤層為可

-3-

采煤層。其它煤層均為不可采煤層。

7、二疊系下統下石盒子組(Plx)與下伏山西組地層呈整合接觸,由K8砂巖底至K10砂

巖底,厚度106.00—147.60m,平均12318m,據巖性組合特征可分為上、下兩段:下段(Plxl)

由K8砂巖底至K9砂巖底,厚度為52.50-73.20m,平均59.90m。巖性主要以灰白色細一

中粒砂巖為主,夾灰色、深灰色粉砂巖、泥巖及薄煤線。底部為K8砂巖,厚度1.20-12.75,

平均6.73m,巖性為灰白色、巨厚層狀中、粗粒砂巖,成分多以石英為主,長石次之,分選

較好,孔隙式膠結,K8砂巖不穩定,局部相變為粉砂巖或砂質泥巖。下部以灰色、深灰色、

灰黑色泥巖、粉砂巖為主,夾1-3層薄煤線。上部以深灰色泥巖、粉砂巖為主,局部夾一層

煤線;上段(Plx2)K9砂巖底至K10砂巖底,厚度為53.50—74.40m,平均63.28m。巖性主要

由灰綠色粉砂巖、灰綠色含紫色斑塊泥巖及灰綠色中粒砂巖組成。底部K9砂巖為綠色中粒

砂巖,碎屑含量約90%,主要由75%的石英和10%的長石組成,雜基占10%,主要為水云

母、高嶺石等粘土礦物,分布較均勻。其上多以灰色、深灰色粉砂巖為主,夾紫色斑塊的灰

綠色泥巖,是K9砂巖的輔助標志層。頂部為紫紅色、灰綠色鋁質泥巖,巨厚層狀,俗稱“桃

花泥巖”,是確定K10砂巖的輔助標志層。

8、二疊系上統上石盒子組下段(P2sl)K10砂巖底至K12砂巖低,厚度一般為200m左右,

本井田內保留厚度約160m,為黃綠色、紫紅色泥巖、粉砂巖夾中、細粒砂巖組成。底部為

K10砂巖,厚度4.95—11.00m,平均7.93m,為黃綠色中細粒長石石英砂巖,底部為粗粒或

含礫。

9、第四系中更新統(Q2)厚20?50m,平均35.00m。巖性以淺黃色亞粘土、亞砂土、耕

植土及鈣質結核等組成。

二、含煤地層

本井田含煤地層包括石炭系中統本溪組、上統太原組及二疊系下統山西組、下石盒子組。

其中太原組、山西組為主要含煤地層,前者含主要可采9+10+11號煤層,后者含主要可采2

號煤層,本溪組、下石盒子組含1—2層薄煤層。現就主要含煤地層簡述如下:

(一)太原組(C3t)

(1)、下段(C3tl)

-4-

K1石英砂巖底至K2石灰巖底,厚度12.08-22.78m,平均17.58m。K1為中細粒石英砂

巖,鈣質或硅質膠結,致密、堅硬,厚1.10—7.23m,平均2.42m。為灰白色鋁土巖夾黑色泥

巖,含不穩定的薄層狀石灰巖及9、9+10+11、11下煤層,其頂部為9、9+10+11號煤層,9+10+11

煤層穩定,厚度大,結構復雜,為本區的主要可采煤層之一。9煤層穩定,大部與10+11煤

層合并,分叉區零星可采。

(2)、中段(C3t2)

K2石灰巖底至K4石灰巖頂,厚28.67-43.15m,平均36.65m,該層灰巖全區穩定,巖性

主要以深灰色K2、K3石灰巖、灰黑色泥巖、粉砂巖、灰色中細粒砂巖及7、7下、8號薄煤

層組成。K2石灰巖全區穩定,厚9.62—13.26,平均H.62m,巖性為深灰色生物碎屑石灰巖,

含燧石結核,夾泥巖簿層;其上為黑色泥巖夾8號煤層,8號煤層上為K3灰巖,厚度1.95-8.05m,

平均6.10m,全區穩定。K3石灰巖之上為泥巖、細砂巖、砂質泥巖和粉砂巖,夾7、7下號

兩層薄煤層。本段頂部為K4石灰巖在本區極不穩定,,厚0.37285m,平均1.71m。K4石灰

巖之下為砂質泥巖和粉砂巖,夾7、7下薄煤層。7、7下、8號煤層在本井田未見可采點,為

不穩定不可采煤層。

(3)、上段(C3t3)

從K4石灰巖頂至K7砂巖底,厚22.56-42.20m,平均30.44m,由砂巖、粉砂巖和泥巖

組成,其主要特點是該段上下均為灰白色或灰黑色砂巖或粉砂巖,中間為厚層灰黑色或黑色

泥巖,含5、6上、6、6下不可采薄煤層。底部K5砂巖,厚0.95—7.81m,平均3.910m,巖

性為灰白色中細粒砂巖,層面富含黑色有機質。5、6上、6、6下號煤層在本井田未見可采點,

為不穩定不可采煤層。

(二)山西組(Pls)

K7砂巖底至K8砂巖底,厚度為24.75-43.01m,平均34.81m。底部K7砂巖為灰一灰白

色中細粒砂巖,厚L36-9.60m,平均4.01m。中下部為黑灰色泥巖、砂質泥巖及3、3下號煤

層組成,,含少量植物化石,上部由黑灰色粉砂巖、砂質泥巖、細粒砂巖及1、2上、2、2下

號煤層組成,含豐富的植物化石。2號煤層為賦煤區全區穩定可采煤層。1、2上、3下號煤

層在本井田未見可采點,為不穩定不可采煤層。2下號煤層僅一個孔可采。3號煤層在本井田

-5-

僅見2個不連續可采點,為不穩定不可采煤層。

三、井田構造

受區域克城—南灣里復式向斜構造的控制,本井田為一軸向北東的褶曲構造,地層總

體向北傾斜,傾角一般5-12°,井田內發育9條褶曲,2個陷落柱,未發現斷層,現將本井

田內發育的褶曲、陷落柱構造敘述如下:

1、褶曲

1)、S1向斜

位于井田北部邊界一帶,軸向為N24°E—S79°E,兩翼巖層基本對稱,傾角6-8°,

軸長3.3kmo

2)、S2背斜

位于井田北西部ZK3-4南,軸向為N61°E,兩翼巖層基本對稱,傾角6-8°。軸長Llkm。

3)、S3向斜

位于S2背斜南,軸向為N69°-42°E,兩翼巖層基本對稱,傾角6-8°。軸長1.5km。

4)、S4背斜

位于井田中部補一5、補一8、補一3南一帶,軸向為N63°-39°E,兩翼巖層基本對稱,

傾角6-8°o軸長3.5km。

5)、S5向斜

位于井田中南部補一4、ZK3-2、補一10南一帶,軸向為N43°E,北西翼巖層緩,傾角

6-8°,南東翼巖層陡,傾角8-12°。軸長3.2km。

6)、S6背斜

位于井田中南部煤層露頭一帶,軸向為N37°E,北西翼巖層陡,傾角8-12°,南東翼

巖層緩,傾角8-10°。軸長2.0kmo

7)、S7向斜

位于井田南部S6背斜東一帶,軸向為N21°E,兩翼巖層基本對稱,傾角6-10°。

軸長2.0kmo

8)、S8背斜

-6-

位于井田南東部,軸向為N39°E,兩翼巖層基本對稱,傾角8-10°。軸長2.5km。

9)、S9向斜

位于井田南東部,軸向為N38°E,兩翼巖層基本對稱,傾角6-10°。軸長2.0km。

四、陷落柱

1)>XI陷落柱

位于井田的北西部邊界花山東一帶,呈橢圓形,長軸呈北東向,軸長200m,短軸呈北西

向,軸長180m。刁尚溝礦2號煤層巷道揭露。

2)、X2陷落柱

位于井田的南東部邊界上莊村北西一帶,呈橢圓形,長軸呈北西向,軸長70m,短軸呈

北東向,軸長50m。原上莊礦9+10+11號煤層巷道揭露。

五、煤塵、瓦斯、自然、地溫和礦壓

1、根據山西晉煤集團臨汾晉牛煤礦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礦井瓦斯涌出量預測報告的批復,

晉牛煤礦0.90Mt/a規模,開采2號煤層時,礦井最大絕對瓦斯涌出量7.61m3/min,最大相對

瓦斯涌出量4.02m3/t;開采9+10+11號煤層時,礦井最大絕對瓦斯涌出量7.38m3/min,最大

相對瓦斯涌出量3.90m3/to屬低瓦斯礦井屬低瓦斯礦井。

2、2、9+10+11號煤層煤塵均有爆炸危險性。

3、本井田2、9+10+11自燃傾向性等級為H級,自燃傾向性為自燃煤層。

4、2、9+10+11號煤層最高地溫分別為13.2℃、14.5C,地溫總體變化向向斜軸部增高,

這是因為向斜軸部煤層埋藏較深,隨煤層埋深的增加而地溫增高。地溫梯度在0.6C-L7c

/100m,平均為1.2℃/100m;恒溫帶深度120-150m。總之,本區為地溫屬正常區。未發現地

壓異常區。

第二節水文條件

一'、地表水系

井田地表沿臨(汾)一黑(龍關)縣級公路展布東西向分地表水嶺。分水嶺南側發育西坡河、

老窯莊河,分水嶺北側發育洞上河、鳳嶺河、河底河。井田地表大氣降水匯集于分水嶺兩側

溝谷或河流;洞上河、鳳嶺河、河底河往北至井田北部邊界匯入王家崖河,王家崖河往南東

-7-

經土門至臨汾匯入汾河;西坡河、老窯莊河往南至井田南部邊界匯入仙洞溝河,仙洞溝河往

南東至臨汾匯入汾河;汾河往南西經侯馬、新絳至河津禹門口注入黃河。本井田屬黃河流域,

汾河水系。

井田地表發育的西坡河、老窯莊河、洞上河、鳳嶺河、河底河均為季節性水流基本常年

無水,僅在雨季有短時流水,流量極小,河床為現代沖積、洪積層,調查的最高洪水位線均

在水文地質圖上填繪。井田內各井口標高與所處地段的最高洪水位及有無洪水威脅。見附表

井田內各井口與所處地段洪水位線關系

調查單位:晉城澤祥勘探測繪有限公司

礦井名稱或編號開采煤層井口標高所處地段最高洪水位線有無洪水灌井威脅

2-82平恫11451140無

2-92平恫11531140無

2-102平恫11631155無

2-112平恫11911130無

2-122平恫12011130無

2-232平恫11781140無

2-142平山同11651140無

2-152平恫12001140無

2-162平胴12001120無

2-172平胴12041150無

2-182平帽12251150無

2-192平恫12251130無

2-202平胴12101130無

2-212平恫11781100無

2-222斜井11351140無

2-232平山同11841120無

-8-

2-242平恫11931100無

2-252平恫1186100無

2-262平恫11481120無

2-272平恫11601120無

2-282斜井11171120有

2-292平恫11851120無

2-302平山同11201125有

2-312斜井11681120無

2-322斜井11321125無

2-332斜井11201125有

2-342斜井H401125無

10-19+10+11平恫11201110無

10-29+10+11平山同11221110無

10-39+10+11平幅11151110無

10-49+10+11平恫11451140無

10-59+10+11平山同11281120無

10-69+10+11平恫11351130無

10-79+10+11平恫11421130無

10-89+10+11平胴10801085有

10-99+10+11平恫10761060無

10-109+10+11平恫1110990無

10-119+10+11平恫988990有

10-129+10+11平恫985950無

、主要含水層

井田的含水層自下而上有:

-9-

1、奧陶系中統石灰巖巖溶裂隙含水層(I)

主要富水含水層為中奧陶統峰峰組上段及上馬家溝組二、三段,以厚層狀石灰巖及泥巖

為主,巖溶裂隙發育,奧灰頂部具古風化殼,鉆孔沖洗液消耗量達15m3/h,埋藏淺,接受補

給條件較好,屬富水性強含水層組。1990年8月20日-1990年10月14日山西煤田地質勘

探144隊喬家灣詳查時曾在井田北東部約1.5km處施工1703號水文孔,對O2f+O2s進行抽

水試驗資料,水位標高為828.66m,單位涌水量為1.015L/s.m;2010年6月5日—2010年8

月26日,山西省煤炭地質144勘查院在本井田西部(X=4012252.39Y=19524485.71H=1267.56)

豹子溝煤礦施工了BZG1水文孔,對02件02s進行抽水試驗資料,水位標高為594.27m,單

位涌水量為L0392L/s.m;屬富水性強的溶隙含水層。1703孔施工時間較長,巖溶孔水位下降。

本報告采用BZG1水文孔資料推測本井田奧灰水水位標高為565—595m(詳見地形地質圖)。

2、太原組石灰巖(K4、K3、K2)巖溶裂隙含水層

主要由K4、K3、K2三層石灰巖組成,為9+10+11號煤層直接充水含水層。K2灰巖平

均厚度11.62m,巖石致密堅硬,K3灰巖平均厚度6.10m,K2、K3灰巖裂隙多由方解石脈充

填,裂隙不發育,鉆孔沖洗液消耗量較大,在施工過程中,K2灰巖大部分鉆孔出現掉鉆漏水

現象,掉鉆高度0.50—1.50m,難以堵漏,漏水現象很嚴重。據井田北部約5km處的喬家灣

煤炭詳查區1703號鉆孔抽水試驗單位涌水量為0.0094-0.133L/S.m,滲透系數為0.01074—

0.0119m/d,水質類型為HCO3?CO3—Ca型水,屬富水性弱一中等的溶隙含水層。

3、山西組(K7)砂巖含水層

K7砂巖巖性以細粒砂巖為主,常相變為粉砂巖,裂隙不發育。鉆孔消耗量小于0.05m3/h,

裂隙不發育,富水性弱,屬富水性弱的裂隙含水層。

4、下石盒子組(K9、K8)砂巖裂隙含水層

砂巖含水層位于2號煤層以上,K9、K8砂巖裂隙含水層為2號煤層直接充水含水層,

巖性為灰白色、灰綠色、黃綠色厚層狀石英長石砂巖,多為鈣質膠結,裂隙稍發育,鉆進消

耗量小于0.05m3/ho據井田西部約6km處的喬家灣煤炭詳查區901號鉆孔抽水試驗水位標高

為1238.09m,單位涌水量為0.0097L/s.m,滲透系數為0.0119m/d,水質類型為HCO3?CO3

一Na型水,屬富水性弱的裂隙含水層。富水性與蓄水構造及風化裂隙有關。

-10-

5、上石盒子組底部(K10砂巖)裂隙含水層

砂巖含水層較穩定,多呈透鏡體,巖性為黃綠色,淺灰綠色中一細粒厚層狀石英長石砂

巖,埋藏淺時,風化裂隙及節理發育,局部含小礫。泉水流量0.22L/S,因此,該層富水性為

較弱裂隙含水層。

6、第四系砂礫層孔隙潛水含水層

分布于山間河谷及溝谷地帶,主要由砂質粘土、粘土、砂礫石層組成,厚0-10m,賦存

孔隙水,富水性受季節影響明顯;總體上富水性較弱,僅做一般生活用水。據民井提水試驗

得知,涌水量為L35L/S,單位涌水量1.96L/s.m,滲透系數19.77m/d。

三、隔水層

1、下石盒子組泥巖、粉砂巖隔水層(K1O砂巖底至K8砂巖頂)

隔水層主要由泥巖、粉砂巖夾有砂巖而組成,其間夾有裂隙不發育或稍發育的中粒砂巖,

厚度變化大,一般厚90m左右,致密巖層對地表水及潛水起隔水作用。

2、太原組上部泥巖、粉砂巖隔水層(2號煤下至K3石灰巖頂)

隔水層由泥巖、粉砂巖夾有細粒砂巖組成,層位穩定,一般厚30nl左右,在無斷層貫

通情況下,太原組石灰巖溶隙水將不會影響上組煤的開采。

3、太原組下部至奧灰之間泥巖、粉砂巖、石英砂巖隔水層(9+10+11號煤底板至O2f)

隔水層主要由本溪組鋁土巖、泥巖、粉砂巖、石英砂巖等組成,由于沉積時古地形起伏

不平,因而厚度變化較大,厚25-35m之間,對下伏奧灰含水層具有良好的隔水作用。

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技術特征

第一節巷道位置

1、地面位置:主斜井井口中心坐標X=4008014.745、Y=1952443.672、Z=+ll05.446o地

面標IWJ+1105.446,井底標IWJ+1071.474。

地面豎向交錯排開主斜井、副斜井和回風立井。主斜井距副斜井約400m、副斜井距回風

立井約700m。

地面相對位置及建筑物:四周有原老君煤礦宿舍樓、辦公樓以及其他房屋,井下施工對

地面建筑物無影響。

-11-

2、井下位置與四鄰采掘情況:井下近鄰無其他礦井井巷開拓(現有地質資料提供)。

3、巷道用途:主斜井用于礦井生產期間的煤炭運輸及人員升、入井。

4、服務年限:58.9年

5、施工期限:主斜井自2012年3月開工,預計2012年9月竣工。

第二節施工條件

1、主斜井井口坐標:X=4008014.745、Y=19529443.672、Z=+1105.446、a=151°41'41〃。

自井口0m施工至41.441m以坡度-7°施工,41.441m至67.621m以坡度-7°變-2°(a=5°、

R=300000、T=13098、KP=26180,單位為mm)施工,67.621m至180.68m以坡度-2°施工,

180.68m至207.732m以坡度-2°變17.5°(a=15°30'、R=100000>T=13609>KP=27052,

單位為mm)施工,207.732m至260.77m以坡度-17.5°施工至井底煤倉。(附巷道斷面圖)

2、巷道底板起伏不平,運輸線路復雜,運輸設備多,因此,運輸過程中要加強運輸管理。

第三節巷道布置

設計藍圖顯示在原有回風斜井改擴為主斜井擔負煤炭提升任務,兼進風井及安全出口;

主斜井半圓拱斷面,凈寬5.0m,凈高4.0m,凈斷面積為17.32m2,斜長為260.77m(其中:

鋼筋碎段92.621m,素碎段168.149m)井筒落底于15號煤層底板,井筒內每40m設一個躲

避胴。

第四節巷道技術特征

1、主斜井井筒由原回風斜井的井筒長207.732m,傾角3°/8°,凈寬3.1m,凈高2.445m,

凈斷面6.4m2o刷大其井筒(長度207.732m)在此基礎上,方位角不變,以傾角17.5°延伸

53,039m,這樣主斜井井筒長度260.77m,凈寬5.0m,凈高4.0m,斷面17.32m2。

(1-1斷面)為鋼筋碎支護形式,直墻半圓拱斷面,設計尺寸為:凈寬5m、墻高1.5m、

凈高4m,凈斷面17.32itf,左幫基礎0.25m、右幫基礎0.5m,支護厚度為0.45m,強度C30;

主鋼筋選用直徑20mm的螺紋鋼,箍筋選用用直徑8mm的圓鋼。鋪底0.1m,水溝設計寬0.3m、

凈深0.2m、支護厚度0.1m。鋪底、水溝砌詭混凝土強度等級均為C20。

(2-2斷面)為素碎支護形式,直墻半圓拱斷面設計尺寸為:凈寬5m、墻高1.5m、凈高

4m,凈斷面17.32itf,左幫基礎0.25m、右幫基礎0.5m,支護厚度為0.45m,強度C30。鋪

-12-

底0.1m,水溝設計寬0.3m、凈深0.2m、支護厚度0.1m。鋪底和水溝砌磺混凝土強度等級均

為C20o

(3-3斷面)為素碎支護形式,直墻半圓拱斷面設計尺寸為:凈寬5m、墻高1.5m、凈高

4m,凈斷面17.32itf,左幫基礎0.25m、右幫基礎0.5m,支護厚度為0.45m,強度C30。鋪

底0.1m,水溝設計寬0.3m、凈深0.2m、支護厚度0.1m,井筒內17.5°斜巷段設計臺階凈寬

0.5m、高0.25m。鋪底、臺階和水溝砌耐混凝土強度等級均為C20。

沿井筒向下每隔40m(斜長)設置一個躲避洞,設計斷面為直墻半圓拱形,斷面設計尺

寸為:凈寬1.5m、墻高1.5m、凈高2.25米、深1.5m、基礎0.25m、凈斷面為3.13itf,支護

形式素碎,厚度0.2m,強度為C30。

2、巷道技術特征

井筒特征表

序號A痔征主斜井

X400S014.745

1井口54坐標

Y19529443.672

2井口標高Cm)+1105.446

3井底標高(m)+1071.474

4井筒長唐(m)260.77

5角度8/3/17.5°

6富/凈直徑5.0m

7凈斷面17.32

8井筒方位角(。)151°41'41"

9井筒形狀半圓拱

10支護形式(表土段/基巖段)鋼筋碎/素碎

11支護厚度450

13井筒裝備1.0m寬膠帶輸送機+架空乘人器,無臺階和扶手

14管路消防管一趟

-13-

15動力電纜有

16信號電纜

備注進風

主斜井斷面技術特征見(井筒施工圖)

第五節使用材料規格

1、鋼筋:規格。20的螺紋鋼筋,規格。8的圓鋼。

2、錨桿:規格。20X2400mm的樹脂螺紋鋼錨桿。托盤規格150mmX150mm。

3、網片:采用。6.5鋼筋焊接而成,規格義1000*2000mm,網孔100mmX100mm。

4、錨固劑:MSK2360樹脂藥卷(每孔兩卷端錨支護)。

5、噴射混凝土材料:水泥:42.5礦渣硅酸鹽水泥;砂:粗砂;石子:粒徑5?10mm。

速凝劑采用XPM碎外加劑,添加量為水泥量的百分之三到百分之五。

6、澆筑混凝土材料、配比及強度

水泥:42.5礦渣硅酸鹽水泥;

砂:粗砂;石子:粒徑10?30mm。

強度等級:C30.配合比(kg):水泥1:砂子1.37:石子2.55。水灰比:0.41。

7、鋪底、臺階和水溝混凝土材料、配比及強度

水泥:42.5礦渣硅酸鹽水泥;砂:粗砂;石子:粒徑10?20mm。

強度等級:C20o

配合比:以工程質量檢驗站配比單為準。

第四章施工方法

一、作業方式

本井筒為擴修井筒施工,設計擴掘后先采用錨網噴作臨時支護。因此施工時先擴巷掘進

至井底煤倉,然后再由井底向上進行混凝土澆筑,此施工方案有兩大優點:一施工速度快。

二混凝土澆筑接茬少,整體連接好,規格尺寸誤差控制較好,無論是觀感或強度質量較高。

二、施工組織

"三、八"制作業,每班掘進、打頂部錨桿、掛網、出肝(每班一循環);每天留三小時噴

-14-

漿;每班一名驗收員負責本班的安全和工程質量,一名班長全面指揮生產,一名電工巡進檢

查設備運轉情況。

三、掘進方式:炮掘

四、循環方式及循環進度

循環方式:單/雙排多循環作業方式

1、當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