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科學四年級上冊復習資料
第一單元天氣
1、人們通常從云量、降雨量、氣溫、風向與風速這幾個方面來描述天氣O
2、天氣特征主要包括云量、降水量、風與溫度。通過親自觀察認識到天
氣每天都在發生變化。
3、溫度計、雨量器、風向標與風速儀就是測量天氣的工具。
4、氣象學家就是研究、觀察與記錄關于天氣信息以及應用這些信息預報
天氣的科學家;天氣影響著我們的生活。記錄每天各種天氣現象的表格叫做
天氣日歷。
5、溫度計上標出的溫度往往就是整十數,每兩個數值之間分成5或10個
相等的小格,每個小格代表1攝氏度或2攝氏度。
6、測量時,要把溫度計放置到測量環境內2—3分鐘,待液柱不再升高(或
降低)時再讀數。讀數時,視線要與溫度計的液柱頂端平行。
7、氣溫就是指室外陰涼、通風地方的溫度,每天應選擇同一時間、同一地
點來測量氣溫。室外陰涼通風地方的溫度最能反映當地的氣溫,所以我們應
該選擇合適的地方來測量氣溫。
8、風可以通過自然界中事物的變化來感知,可以用風向與風速來描述。風
向就是指風吹來的方向,可以用八個方位來描述風向。風向可以用風向標來
測量,風向標的箭頭指向的就是風吹來的方向。風的速度就是以風每秒行進
多少米來計算的。風速儀就是測量風速的儀器。氣象學家把風速記為13個
等級。在我們的天氣日歷中可以用簡化的風速等級來劃分風速。
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來測量。根據云量的多少,天氣可分為晴天、多云
與陰云;云在天空中就是會變化的,不同的云預示著不同天氣的來臨。根據云
高度與形狀可以把云分成三類:積云、層云與卷云。
9、天氣就是不斷變化的,對長時間觀察記錄的天氣信息進行分析與整理,
可以幫助我們認識天氣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氣變化的一些規律。
第二單元溶解
10、一些物質容易溶解在水中,有些物質不容易溶解在水中。
n、不容易用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質從水中分離出來。做過濾實驗時,要注
意“一貼、兩低、三靠”。(一貼:濾紙緊貼漏斗內壁。兩低:濾紙低于漏斗
邊緣,濾液低于濾紙邊緣。三靠:傾倒濾液的燒杯緊靠玻璃棒,玻璃棒緊靠三
層濾紙,漏斗末端緊靠承接濾液的燒杯內壁。)
12、食鹽在水里很容易溶解,形成了的溶液我們可以叫做食鹽溶液;沙在水
中不容易溶解,我們則把它叫做沙與水的混合物。
13、溶解就是指物質均勻地、穩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過濾的方法或者
沉降的方法分離出來。
14、溶解現象可以發生在多種狀態的物質之間(液體與固體,液體與液體,液
體與氣體);
15、不同的物質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丕同。一些氣體也容易溶解于水。
16、可溶性的固體物質在水中的快慢與物體顆粒的大小(即表面積的大小)、
水的溫度以及混合溶液就是否被攪動等因素有關。切碎(弄得小些)、加溫、
攪桂等方法可以加快物質在水中的溶解。
17、高鎰酸鉀進入水中時的狀態:極少數溶解,沉入水底。輕輕搖晃杯子后的
高鎰酸鉀的:水底的高鎰酸鉀減少了,杯中的液體變成紫色。攪拌后高鎰酸鉀
的狀態:全部溶解、變成了均勻分布、紫色透明的高鎰酸鉀溶液。
18、膠水或洗發液進入水中的狀態:先浮在水面,再一絲絲的下沉,然后一縷
縷的擴散,輕輕攪拌部分溶解,充分攪拌全部溶解,變成膠水或洗發液溶液。
19、輕輕開啟一瓶汽水,用注射器吸出約1/3管汽水,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
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瞧到注射器里的氣泡變大,變多了,向下推注射器活塞,
瞧到注射器里的氣泡變小,變少了。
20、食鹽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量就是有一定限度的,并不能無限量地溶解
下去。在100毫升水中,食鹽溶解的量就是有限度的,大約就是36克。
21、酒精燈的火焰分為外焰、內焰、焰心三個部分,外焰的溫度最高,內焰
其次,焰心的溫度最低。點燃酒精燈時一定要用燃著的火柴,決不能用燃著的
酒精燈對火。加熱完畢需要熄火時,可用燈帽蓋滅,蓋滅時需再重蓋一次,以
避免以后使用時燈帽打不開,絕對禁止用嘴吹滅火!
22、食鹽溶解于水的變化過程就是一個亙逆的過程。用蒸發的方法可以分
離出溶解在水中的鹽,這種方法被廣泛應用于生活中。如:海水曬鹽。
23、鹽的水溶液中的水分蒸發后,鹽并沒有隨水分一起蒸發掉,而就是形成
了鹽的晶體留在蒸發皿中。
第三單元聲音
24、我們周圍充滿著不同的聲音,我們也可以利用物體來制造出不同的聲音。
25、聲音就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26、音量就是由物體振動的幅度決定的,振動幅度越大,聲音就越強;振動幅度
越小,聲音就越舞。音高就是由物體振動的頻率決定的,振動的頻率越快,聲音
就越高;振動的頻率越慢,聲音就越低。
27、輕輕撥動鋼尺時,鋼尺的振動幅度小,聲音裝。用力撥動鋼尺時,鋼尺的振
動幅度大,聲音強。聲音的強弱變化可以用音量來描述。音量就是由鋼尺的振
動幅度決定的。音量的單位就是分貝(dB)。
28、皮筋松,振動慢,發出的聲音低。皮筋緊,振動快,發出的聲音高。振動快
慢用音高表示,音高的單位就是赫茲(Hz)o
29、尺子振動的頻率受尺子延伸到桌子外的那部分長度的影響。這部分的
長度會引起音高的變化:越長音高越低,越短音高越高。
30、聲音以波的形式傳播,當聲波遇到物體時,會使物體產生振動,聲音就就
是這樣通過各種物質,從一個地方傳播到另外一個地方的。
31、人的耳朵就是由外耳、中耳與內耳構成的,外耳的耳廓把收集到的聲音
通過耳道傳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動,這種振動信號傳遞到大腦,通過大腦的加
工,我們就能聽到各種各樣的聲音了。
32、發聲強,鼓膜振動厲害。發聲蜚,鼓膜振動微弱。距離近,鼓膜振動厲害。
距離遠,鼓膜振動微弱。
33、過高或過強的聲音會對我們的聽力產生傷害,保護聽力就就是要避免我
們的耳朵聽到過高或過強的聲音并控制噪聲。
第四單元我們的身體
34、人體根據外觀特征可以分為頭、頸、軀干、四肢四部分,如果根據做事
情的不同人體還會有不同的結構劃分。軀干部還可以分成胸部、腹部、肩部、
腰部、臀部、背部等。
35、人體的外部特點可以直接觀察到,內部的特點可以借助一些工具觀察
到。
36、應用觸摸、手捏、聽等觀察方法并結合體驗活動,可以了解身體內部的
結構。
37、身體的肢體活動由骨骼、關節與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運動形式.骨骼、
關節與肌肉的組合結構也會有不同。
38、骨骼支撐著我們的身體,保護著我們的內臟器官,使我們能進行各種各樣
的活動。經常參加體育鍛煉,能使我們的骨骼粗壯,肌肉發達,關節靈活。
39、人的呼吸器官有:鼻腔、氣管、支氣管、肺等。人體運動需要氧氣,
肺的氣體交換作用將氧氣吸收進血液,將二氧化碳排出體外。
40、為什么運動時呼吸會加快?人體運動量越大,消耗的氧氣也就越多,就需
要加快地的呼吸,以吸收進更多的氧氣。
41、經常鍛煉身體,可以加大身體的肺活量,這樣有利于身體健康。肺活量就
是指一次盡力吸氣后,再盡力呼出的氣體總量。
42、運動后身體發生哪些變化?(呼吸加快、流汗、心跳加快等)
43、一呼一吸算呼吸一次,平靜時大多數同學的每分鐘呼吸次數在2數40次
左右。
44、人體需要的氧氣由肺吸入后進入血液.再由心臟通過血管輸送到身體的
各個部位,同時收集二氧化碳等廢物,再排出體外。
45、人體運動量的增加,需要血液運輸更多的氧氣,心臟跳動速度的增加可以
加大運輸血液的數量。
46、鍛煉身體可以增強心臟的力量,有利于身體健康。
47、我們的心跳就就是心臟在跳動,也就就是心臟在收縮與舒張。心臟的心
肌收縮,血液離開心臟,心肌舒張,血液回到心臟。
48、為什么運動時心跳會加快?因為伴隨著身體運動量的增加,人需要更多
氧氣,心跳也就逐漸加快,以便輸送出更多的血液。
49、平靜時大多數同學的每分鐘心跳次數在70-90次左右。
50、經常體育鍛煉的人心臟跳動比不經常鍛煉的人更有力,肺的呼吸本領也
強,因此,經常鍛煉的人在運動時,心、肺能為人體提供足夠的氧氣,也就不容
易出現氣喘吁吁的現象。而不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她的心臟不如經常參
加體育鍛煉的人那么有力,心肺的供氧本領不強,不能滿足從事劇烈運動或
繁重工作時人體對氧氣的需要,要靠額外加快呼吸與心跳的次數來彌補,也
就特別容易出現氣喘吁吁的現象。
51、人體活動需要的能量來自于消化器宜對食物中營養的吸收。
52、人體的消化器官有口腔、食管、胃、小腸與大腸,每個器官都有各自的
功能。食物在人體內將會按順序進入這些消化器官,被消化吸收。食物被食
管運輸到胃里,在胃里被進一步磨碎與分解的,在小腸里被吸收。
53、食物在體內的旅行:口腔T食道T胃T小腸T大腸T肛門
54、人體運動需要的能量來自于消化器官對食物中營養的吸收,食物在口腔
里良好的初步消化過程,會利于整體消化器官的工作。
55、牙齒、舌與唾液共同參與了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過程,她們的功能各不
相同。
56、牙齒有三種,門齒、犬齒與臼(四聲就)齒,不同的牙齒有不同的功能,要
保護好牙齒,利于身體健康。經常刷牙可以防止蛀牙。
57、老人們常說“細嚼慢咽”的道理就是牙齒將食物磨碎,以利于食物在體
內消化。
58、如果牙齒不好,消化就會受到影響,還會影響整個身體的運動。
59、人體的各個不同部分在進行各種生命活動的時候,不就是孤立的,而就
是互相密切配合協同工作的。
60、人體活動需要的能量來自于我們每天所吃的食物。
四年級上冊科學復習資料
1v天氣單元
科學概念:
天氣特征主要包括云量、降水、風與氣溫。天氣就是不斷變化著的,天氣變化時可以觀
測與預測的,一些動物或植物可以作為我們的特殊“氣象預報員”。觀察天氣應該在每天的同
一時間,同一地點,一個月的天氣變化不能代表這一年的氣候特點。
云可以瞧作就是天上的霎。不同的云預示著即將來臨的不同天氣,云量的多少就是區分
晴天(小于1/4)、多云(7/10左右)與陰天(9/10以上)的標準。云分為積云(下小雨,棉花堆一樣)、
瓦(扁平層狀,木品雨、大雨與冢卷云(纖細羽狀,冰晶組成,水語)。
溫度就是“天氣日歷”中重要的記錄數據-可以用溫度計進行測量,單位就是攝氏度0℃,
測量一個地區的溫度應該在室外、通風、陰涼處,一天中清晨6時左右溫度最低.下午14時左
五的溫度最高。早上到下午14時這段時間中氣溫就是逐步上升的.下午14時以后氣溫開始
逐步回落。水結冰時,溫度應在此以下。水沸騰時應該在100℃
風向標就是測量風向的儀器,箭頭指向風吹來的方向。風有力量。風力等級表中把風
分為13個等級,風速儀可以檢測風的等級與速度,風的速度就是以風每秒行進多少米來計算
的。天氣日歷中的風力等級也可以用簡化的旗子來表示:無風、微風、大風。(風力等級表見
科學書本第10頁。)
雨量器就是測量降水(降雨)多少的裝置,檢測一天24小時內的降水量(降水的開式很多,
常見的有雨、雪、冰雹等)。雨量器的口徑大小不影響數據準確度,10毫米以下為小畫,10一
25毫米為中雨,25—50毫米為大雨,50—100毫米為暴雨,100—200毫米為大暴雨,200以上為
特大暴雨。
科學實驗:
1、室內外溫度的測量與比較。
使用溫度計的注意點:
把溫度計的拿在手上約一分鐘,直到液柱不再變化后,再正確讀數。
讀數時視線要平視溫度計內液面頂端,不能俯視也不能仰視。
2、小組制作一份天氣日歷,以后進行一個月的天氣觀測并作記錄。
天氣日歷應包括:云量、降水量、風速與風向、溫度等天氣現象(用己學的天氣符號)。日
期不能少
簡答題:
1、您知道可以用哪八個方位來描述風向?(可以用文字或者畫圖表示)
2、溶解單元
科學概念:
溶解的特征:溶解就是指物質均勻穩定地分散在水中,不會自行沉降,不能用過濾或沉淀
的方法把物質從水中分離出來。
高錦酸鉀溶解于水后形成了一種紫色、透明的溶液,它常被用來消毒與防腐。
水能溶解固體(如食鹽、高鎰酸鉀等)、渣使(酒精、白醋等)與包健(氧氣、二氧化碳等),
如水里的動物與植物就呼吸溶解在水里的空氣。
通過攪拌、加熱、碾碎等方法可以加快物質的溶解。
食鹽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量就是二定的,并不能無限量地溶解下去,食鹽能溶解在水里
的多少與水的多少有關。一般100ML水中能溶解36克左右食鹽。如果一杯濃鹽水的底部有
一些再也溶解不了的食鹽可以通過加丞的辦法在增加溶解的食鹽的量。
用整的方法可以分離出溶解在水中的鹽,這種方法被廣泛應用于生活中。
酒精燈的火焰分外焰(溫度最高)、內焰、焰心。
科學實驗:
1、過濾實驗
需要材料:方座支架、漏斗、濾紙、燒杯、玻璃棒
操作要點「'一貼”、“二低”、“三靠”
“一貼”指用水潤濕后的濾紙應緊貼漏斗壁;
“二低”指①濾紙邊緣稍低于漏斗邊緣②濾液液面稍低于濾紙邊緣;
“三靠”指①燒杯緊靠漏斗下部②玻璃棒輕靠三層濾紙邊③漏斗末端緊靠燒杯
內壁
2、怎樣加快溶解?
(1)比較攪拌與不攪拌條件下要點:
材料:兩份食鹽、兩個燒杯、玻璃棒、水
相同條件:水量、水溫、鹽量、觀察時間一樣
不同條件:一杯攪拌、一杯不攪拌
(2)比較加熱與不加熱條件下要點:
材料:兩份食鹽、兩個燒杯、水(熱水與冷水)
相同條件:水量、鹽量、觀察時間一樣,都不攪拌
不同條件:一杯加熱、一杯不加熱
(3)比較碾碎與不碾碎條件下要點:
材料:兩份食鹽(一份粗鹽,一份細鹽)、兩個燒杯、水
相同條件:水量、水溫、觀察時間一樣,都不攪拌
不同條件:一杯中加細鹽、一杯加粗鹽
3、液體與氣體的溶解。
要點:注射器向外拉的時候氣壓減小,氣泡析出(變大,變多)
注射器往回推的時候氣壓增大,氣泡消失(變小直至消失)氣體溶解入水中
4、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鹽?
儀器準備:量筒、天平、藥匙、玻璃棒、食鹽、記錄單
過程:1、用量筒取水100毫升。2、用天平分鹽2克每份。3、放鹽,攪拌加快溶解,溶解
一份再放接下去一份。4、一直放,直至出現不能溶解,在數鹽的份數,然后減掉不能溶解的那
份。
結論:100毫升水中一般可以溶解36克左右的食鹽。
5、分離食鹽與水的實驗。
實驗儀器:石棉網(均勻受熱)、酒精燈(加熱)、蒸發皿、三角架(支撐)
析出的食鹽不能品嘗,檢驗的辦法:析出的結晶可以再次溶解與水中則證明這個就是食鹽
6、使用酒精燈的的注意點:
點燃酒精燈時一定要用燃著的火柴,不能用燃著的酒精燈對點。
熄滅的時候不能用嘴把火吹滅,而應該用燈帽蓋滅,蓋滅后再蓋一次。
酒精就是容易揮發與燃燒的液體,萬一有灑出的酒精在燈外燃燒,不要驚慌,可用濕抹布
或沙土撲滅。
簡答題:
1、面粉溶解了不?
能用過濾的方法分離出來,所以沒有溶解。(用同樣的辦法回答食鹽與沙子就是否溶解)
2、海水怎么變成鹽?
把海水引進鹽田,用太陽的熱量使海水中的水分蒸發,最后就可以析出鹽。
3、怎樣把鹽水中的鹽與水分離開來?
蒸發或者暴曬(會寫簡單的步驟)
4、酒精與食鹽都能溶解于水,請根據您做過的實驗結果判斷:它們都能無限地溶解在水
中不?
酒精能無限的溶解在水中,水也可以無限的溶解在酒精中,食鹽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就
是一定的,她的溶解取決與水的多少,水多則溶解的多,水少則溶解的少,所以食鹽并不能無
限溶解在水中。
3、聲音單元
科學概念:
音叉就是一種發生儀器,用來調試樂器與測量音高。
聲音就是由于物體振動產生的,聲音有大小、高低的不同。可以借助其她物體的變化觀
察到物體的振動。人靠聲帶振動發出聲音。
聲音的強弱可以用音量來描述。振動幅度越大,聲音越強,振動幅度越小,聲音越弱。音量
的單位就是分貝。
聲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來描述,音高就是描述物體振動快慢的一個量,物體振動的越快,
發出的聲音就越高,物體振動的越慢,發出的聲音就越低,音高的位置就是赫茲。
聲音以波的形成傳播的,當聲波遇到物體時,會使物體產生振動*它能在氣體、液體、固體
中傳播,聲音的傳播離不開物質。真空中沒有空氣所以只能瞧見振動但不能聽見聲音,所以在
月球上因為沒有空氣,兩個人即使相隔不遠,也不能互相通話,必須要使用無線電設備。
人的耳朵可以分為外耳、中耳與內耳三部分.耳道傳遞聲音到內耳,鼓膜將聲波轉化為振
動,聽小骨傳遞振動到內耳,耳蝸將振動轉化為聽覺信號,聽覺神經將聽覺信號傳遞到大腦。經
常用MP3等物品會損傷耳朵,不管就是兒童還就是成年人,都有可能出現聽力問題,所以我們
應該保護好自己的聽力器官。
小常識:
1、用同樣的力敲大小不同的兩個音叉,聽到的聲音就是音量不同還就是音高不同?
答:音高不同。
2、用同樣的力敲大小不同的兩個音叉,哪個音叉發出的音高?
答:大的音叉音低,小的音叉音高。
二胡有兩根弦,空弦拉的時候音有高有低,這就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答:弦的粗細。
3、振動物體有長有短,長的與短的比較,哪個聲音高?答:短的。
4、振動物體有粗有細,粗的與細的比較,哪個聲音高?答:細的。
5、振動物體有大有小,大的與小的比較,哪個聲音高?答:小的。
6、振動速度有快有慢,快的與慢的比較朋B個聲音高?答:快的。
7、在聲音強弱、聲音大小,聲音輕重中,哪些就是指音高?哪些就是指音量?
答:聲音強弱、聲音大小,聲音輕重都就是指音量。
科學實
1、探索尺子的音高變化的實驗。
⑴、先預測音高的變化及理由,(2)實驗,確定尺子伸出桌面不同長度下的音高變化:如:高、
較高、較低、低等,(3)記錄每次的音高變化,(4)整理收集的數據并得出結論
2、聲音在不同物質中的傳播。
(1)、先預測聲音在哪種物質中傳播的快,(2)實驗,仔細傾聽與感受音叉的振動,(3)記錄數
據,(4)整理收集的數據并得出結論。
3、控制發聲罐的聲音。
變響的方法:加大音量、發聲物體接近發生罐
變輕的方法:減小音量、發聲物體遠離發生罐、用物品蓋住發聲罐、用手捂住等
簡答題:
1、土電話與聽診器分別就是利用什么來傳播聲音的?
答土電話就是通過拉緊的棉線傳播聲音的、聽診器就是通過連接著的膠管聲音到耳朵里
的。
2、人們控制噪聲的方法?
控制發聲物體的音量、植樹、做防護屏
3、1號、2號、3號、4號四個相同的玻璃杯,分別裝上自來水水(如下圖),用小棒敲擊
杯口。請您判斷:玻璃杯發出的聲音有什么不同?
較高低氐
5、我們就是怎樣聽到蕓音的i
一個振動物體會使它循圍的空氣振云匕振義的空”1^1加的工裝器G鼓膜振動,耳
中的聽小骨再把振動傳遞給扇聲蝸把最麗t為聽春等1聽覺舄宏贏!信號傳遞給大
腦,這樣我們就感受到了聲音。1234
4、我們的身體一,
科學概念:
人體的每一個部分都有特殊的功能。在進行生命活動時,保個部分就是互相密切配合協
同工作的。
人體外觀可分為頭、頸、軀干、四肢四部分。
身體的肢體運動由骨骼、關節與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運動形式會涉及不同的骨骼、關
節與肌肉。骨骼起著支撐身體與保護內臟的作用。
人的呼吸實際上就是進行著氣體的交換,使氧氣進入血液,同時排出二氧化碳等廢氣。知
道人的呼吸器官有鼻腔、氣管、支氣管、臟、橫膈膜。我們的呼吸平靜時一般為每分鐘20
次左右.心跳為每分鐘80次左右
人體需要的氧氣由肺吸入后進入血液,再由心臟通過血管輸送到身體的各個部位,同時
收集二氧化碳等廢物,再排出體外。
伴隨身體運動量的增加,人需要更多的氧氣,呼吸、心跳也逐漸加快,以便輸送出更多的養
分與氧氣。
經常運動,心臟會變得強壯,肺活量增大,能為身體提供更充足的氧氣。
人體運動需要的能量來自消化器官對食物中營養的吸收,人體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旦
腔、食管、胃、小腸與大腸。
食物在口腔中會被消化部分淀粉,然后經過食管運輸到胃里,在胃里被進一步磨碎與分解
的并消化掉部分蛋白質,大部分的營養在小腸里被吸收,然后轉入大腸中,食物在大腸吸收少
量的水分與纖維素然后排出體外。
口腔就是食物消化開始的地方,就是由牙齒、舌頭、唾液共同完成的。牙齒按形狀給牙
齒分類.可分為門齒(8個)、犬齒(4個)、臼齒(20個)。老人們常說“細嚼慢咽”的道理就是牙
齒將食物磨碎,以利于食物在體內消化。
科學實驗:
選擇一個活動會用氣泡圖表示有哪些部位參與了這個活動。見科學書本65頁
用簡單的文字與圖示描述人體器官的協同關系。見科學書本78頁與79頁。
簡答題:
1、為什么我們運動后每分鐘呼吸次數會增加?
身體運動量的增加,人需要更多的氧氣,呼吸也逐漸加快,以便輸送出更多的氧氣。
2、為什么我們運動后每分鐘心跳次數會增加?
伴隨身體運動量的增加,人需要更多的氧氣,心跳也逐漸加快,以便輸送出更多的新鮮血
液。
3、寫出運動對我們身體的一些好處?
經常運動心臟會變得強壯,肺活量會增大,能為身體提供更充足的氧氣,增強體質、
骨骼粗壯,肌肉發達,關節更加靈活等
4、舉例說明人體各器官之間存在的聯系。
呼吸器官提供氧氣給運動器官與消化系統,消化系統提供養分給運動器官與呼吸器官
如果食物在體內消化得好,我們就會吸收更多的營養,為骨骼、肌肉的生長提供養料。如果牙
齒不好,消化就會受到影響,還會影響整個身體的運動。消化食物時,也會消耗氧氣的。
四年級上冊科學期末復習題
一、天氣
一、填空題
1、天氣(總就是在不斷地)在發生變化,它影響著我們的(活動),也影響著地球上所
有(生物)=
2、(云量)、(降水量)、(氣溫)、(風向)與(風速)就是天氣的重要特征,就是天氣中觀
察的重要數據。
3、測量氣溫要選擇室外陰涼、(通風)的地方。通常情況下,一天中(下午2—3時)的氣溫最
高,凌晨與(日出前后)氣溫最低。
4、風向就是指風(吹來)的方向。由北向南吹來的就是(從北吹向南),由西南向東
北吹來的就是(從西南吹向東北)o當紅旗飄向東南時,吹的就是(西北風)o
5、風向可以用(風向標)來測量。風向標的箭頭指向風(吹來)的方向。如指向標的
箭頭指向西北,就就是(西北)風。
6、我們可以用(八個)方位來描述風向。
7、(風速)就是以風每秒行進多少米來計算的。(風速儀)就是測量風速的儀器。
氣象學家把風速記為(13)個等級。
8、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見的有(雨)、(雪)、(冰雹)等。
9、(雨量器)就是測量降水量多少的裝置。氣象學家根據一天(24小時)的降
水量確定下雨等級。如10?25毫米就是(中雨),50?100毫米就是(暴雨),小于(10
毫米)就是小雨。
10、云就是由千千萬萬的(小水滴)或(冰晶)組成的。通常把云分成(層云
)、(積云)、(卷云)三類。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狀云就是(層云),瞧
上去像棉花堆一樣的云叫(積云),纖細的雨狀云就是(卷云)。
11、人們根據云量的多少區分(晴天)、(多云)、(陰天)=當天空中的云量不
超過四分之一就是(晴天),云量不超過四分之三就是(多云),陰天時,云量會超
過整個天空的(陰天)、
二、判斷題
1、從東南方吹向西北方的就是西北風。(錯)
2、降水的形式有雨、雪、冰雹等。(對)
3、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層狀云就就是積云。(錯)
4、氣象學家常把風速分成12個等級。(錯)
5、天氣就是在不斷變化的,它影響著地球上的一切生物。(對)
6、同一時間,任何地方的溫度就是一樣的。(錯)
7、利用對天氣日歷的分析,我們可以發現天氣變化的一些規律。(對)
8、當天空被云覆蓋四分之一左右的時候,這時的天氣為多云。(錯)
9、在雨量器的容器中,水面的高度值就就是降水量。(對)
10、今天下了中雨,我知道降水量在25-50毫米之間。(錯)
11、晴天的時候,天空中就是沒有云的。(錯)
12、溫度、風向、降水量、云量都就是天氣日歷中重要的記錄數據。(對)
13、風向標的箭頭指向北就就是北風。(對)
二、溶解
一、填空題
1、過濾時,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緊貼)燒杯的內壁,漏斗里液體的液面要(低于)濾紙的
邊緣。
2、溶解就是指物質在水中變成肉眼瞧不見的(微粒),(均勻)的分布在水中,不能用
(過濾)或(沉降)的方法分離。
3、膠水放入水中,開始(下沉),經過充分攪拌,會(溶解),因此,膠水(溶
解在水中)?
4、把食用油加入水中,食用油會(上浮),說明食用油(不溶解于水),在食用油與水的
混合物中加入少量洗潔精,振蕩后,食用油(溶解),這說明(食用油溶解在洗潔精
中)。
5、不同物質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就是(不同的),食鹽的溶解能力比小蘇打(強)。
6、物質在水中的溶解速度跟(攪拌)、(切碎)、(加熱水)有關。
7、汽水中的氣體就是通過(加壓)或(化學方法)溶解的。
8、水能溶解(固體)、(液體),還能少量的溶解(氧氣)、(二氧化碳)o
9、水中的動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氣)呼吸的。
10、物質在水中的溶解就是有一定(量)的,如100毫升水大約能溶解(36)克食鹽。
11、溶解在水里的食鹽可以用(蒸發)的方法進行分離,如(海水曬鹽)。
12、酒精燈的火焰分為(外焰)、(內焰卜(焰心)三個部分,(外焰)的溫
度最高,(焰心)的溫度最低,我們用酒精燈的(外焰)進行加熱。
13、濃鹽水的底部有未溶解的食鹽,可以用(加水)的方法讓它溶解。
二、判斷題
1、可溶物質在水中的溶解就是沒有限度的。(錯)
2、溶解的速度只與物質本身有關,與其她條件無關。(錯)
3、酒精能在水中溶解,但水不能在酒精中溶解。(錯)
4、空氣不能在水中溶解。(錯)
5、我們通常利用酒精燈的內焰給物體加熱。(錯)
6、兩塊肥皂同時放入裝水的杯子中,放在熱水中的溶解的快。(對)
7、我們可以用過濾的方法把溶解在水里的食鹽分離出來。(錯)
8、在“攪拌就是否可以加快食鹽的溶解”實驗中,兩個杯子中水可以不一樣多。(錯)
9、在“比較水溫對食鹽溶解快慢的影響”實驗中,我們可以在其中的一個杯子中攪拌。
(錯)
10、把鹽水放在太陽底下曬,也可以將食鹽與水分離。(對)
11、所有液體都可以溶解在水中。(錯)
12、酒精燈溫度最高的就是焰心部分。(錯)
13、小蘇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食鹽強。(錯)
14、石棉網的作用就是讓物體加熱的更快。(錯)
15、肥皂粉、雞精、面粉、白酒都可以溶解在水中。(錯)
16、一些液體不能溶解在水中,但可以溶解在其她液體中。(對)
17、在相同條件下,不同物質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就是有大有小的。(對)
18、為了過濾更多的液體,漏斗里的液體可以超過濾紙的邊緣。(錯)
三、聲音
一、填空題
1、音叉就是一種(發聲)儀器,用來調試樂器與測試(測試音高)。
2、一個物體在力的作用下,能不斷重復地做(往返)運動,這種運動稱為振動。聲音就是
由物體(振動)而產生的。
3、聲音以(波)的形式傳播,當(聲波)遇到物體時,會使物體產生(振動),聲音
就就是這樣通過各種物質,從一個地方傳播到另一個地方的。
4、(耳朵)就是人們身上的一個非常靈敏、可以感受振動的器官。
5、聲音的強弱可以用(音量)來描述,它的單位就是(分貝)o聲音的高低可以用
(音高)來描述,它的單位就是(赫茲)。
6、物體振動幅度越大,聲音越(強),振動幅度越小,聲音越(弱)=
7、物體振動越快,聲音越(高),振動越慢,聲音越(低)?
8、聲音能在(固體)、(液體)、(氣體)中傳播,不同物體中傳播聲音的本領(不
同),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9、(空氣)就是傳播聲音的重要物質,在月球上,因為沒有(空氣),所以兩個人相隔不
遠,也不能互相通話。
10、耳朵就是我們的(聽覺器官),能將聲波轉化為振動的就是耳朵中的(鼓膜)。
11、有一根橡皮筋,用相同的力彈撥,橡皮筋拉的緊,聲音(高),拉得松,聲音(低);當橡皮
筋拉得一樣長短時,用力撥橡皮筋,聲音(強),輕輕撥,聲音(弱)。
12、用相同的力敲打盛水的玻璃杯子的杯口,水越滿,聽到的聲音越(低)o
13、用相同的力撥動伸出桌面4厘米與8厘米的鋼尺,伸出桌面短,聽到聲音(高),伸出桌
面長,聽到聲音(低);把鋼尺伸出桌面8厘米,輕輕撥動時聲音(弱),用力撥動時聲
音(強)o
二、判斷題
1.耳朵可以長時間使用,所以也可以長時間使用耳塞聽音樂(錯)
2.噪聲只會影響我們的聽力,與身體健康沒有多大關系。(錯)
3、當尺子伸出桌面的距離越短,發出的聲音就越高。(對)
4、我們聽到的各種聲音主要就是靠空氣傳播的,但就是固體、液體也就是能傳播聲音的。
(對)
5、物體一般都能傳播聲音,它們傳播聲音的本領有所不同。(對)
6、用手敲擊桌面,可以聽到聲音,但并不瞧見桌面在振動,說明桌面發聲時不振動。(錯)
7、嘈雜刺耳的聲音都屬于噪音。(對)
8、被敲打后的音叉放在水里水花飛濺,就是因為音叉在振動。(對)
9、物體發出聲音的大小就是可以控制的。(對)
10、物體振動幅度越大,聲音越高。(錯)
11、聲音的高低與物體振動的快慢有關系。(對)
12、聲音的強弱與物體振動的幅度有關系。(對)
四、我們的身體
一、填空題
1、從外形上瞧,人的身體一般可以分(頭)、(頸卜(軀干)、(四肢)四個部分。
2、我們的身體了有一個支架,這就就是(骨骼),它(支撐)我們的身體,保護我們的(內臟器官),使
我們能進行各種各樣的(活動)。
3、骨骼與(關節)、(肌肉)協調工作,我們才能運動。
4、人的呼吸實際上就是在進行著(氣體)交換,使(氧氣)進入血液,同時排出(二氧化碳)。
5、人體需要的氧氣由(肺)吸入后進入(血液),再由(心臟)通過血管輸送全身各處,同時
收集(二氧化碳)等廢物,在排出體外。
6、人的呼吸器官有(鼻腔)、(咽”(喉)、(氣管)、(支氣管)與(肺)等。
7、人體的消化器官主要有(口腔、食管、胃、小腸與大腸)。
8、食物的養分主要就是在人體的(小腸)里吸收的。
9、牙齒就是我們身體重要的(消化器官),我們的牙齒可分為(門齒)、(犬齒)、(臼齒)三類或
者就是(切牙)、(尖牙)、(磨牙)。
10、人的一切活動需要身體(各個器官)的協同工作才能完成,如身體的肢體活動由
(骨骼)、(關節)、(肌肉)共同完成,運動過程中要消耗大量(氧氣),心臟
需要向全身輸送更多(血液),需要的能量來自(消化系統)對食物的消化與吸
收。
11、經常參加體育鍛煉,能使我們的(骨骼)粗壯,(肌肉)發達,(關節)靈活。
12、心臟的心肌收縮時,血液(流出)心臟;心肌舒張時,血液(流進)心臟、
二、判斷題
1、身體工作時,需要多個部位同時參與、共同完成。(對)
2、骨骼能支撐身體、保護內臟器官、輸送營養。(錯)
3、我們呼出來的氣體都就是二氧化碳。(錯)
4、鍛煉身體可以增大肺活量,增強心肌。(對)
5、心臟的心肌收縮,血液回到心臟。(對)
6、食物進入人體后,先后經過口腔、食管、胃、大腸、小腸。(錯)
7、口腔對食物的初步消化,就是由牙齒、舌頭、唾液共同完成的。(對)
8、人體在運動過程中要消耗大量氧氣,所以呼吸次數會增加。(對)
9、運動時,心臟需要向全身輸送更多的氧氣。(對)
10、食物中的養分就是在胃中被吸收的。(錯)
12、不同形狀的牙齒在消化食物的過程中,發揮的作用不同。(對)
13、在呼吸器官中,氣管就是進行氣體交換的場所。(錯)
14、消化食物時,不需要消耗氧氣。(錯)
四年級上冊
天氣
1、記錄每天各種天氣現象的表格,我們常叫做(天氣日歷)。
天氣日歷中,用簡化的風速等級來劃分風速:(0就是無風,1
就是微風,2就是大風)
2、制作天氣日歷需要收集記錄:每天的云量、降水量、風向、
風速、氣溫。
3、使用溫度計等到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后才能讀數,視線
與(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4、(室外陰涼通風處)的溫度更能反映當地的氣溫。一天中
的氣溫變化規律就是先上升后下降,(清晨與晚上)溫度最
低,(午后)溫度最高。
5、風向就是指(風吹來)的方向,如北風就是由北向南吹的
風。風向可以用(風向標)來測量,風向標箭頭指向的方向就
就是風向,如箭頭指向南,就就是南風。可以用(八個)方位來
描述方向。(降水)就是天氣的一個基本特征。風速用(風速
儀)來測定。風的速度就是以(每秒行進多少米)來計算的。
氣象學家把風速記為(13)個等級。
6、常見的降水形式有:(雨、雪、冰雹)等。雨量器就是測量
降水量多少的裝置。(直筒)容器可以用來做雨量器。
7、天空中漂浮的云實際上就是由千千萬萬的小水滴或冰晶
組成的,它們的形狀千姿百態。根據云量的多少可以劃分(晴
天、多云、陰天)。
8、氣象學家把云分成三大類:(積云、層云、卷云)。積云像
棉花,晴好天氣,會下雷陣雨;層云一片灰色,在低空,會下雨;
卷云像羽毛,在高空,由冰晶組成。在雷雨前,黑壓壓的烏云
實際上就就是(積雨云)
9、氣象學家根據雨量多少把下雨分為6個等級:小雨(小于
10毫米),中雨(10—25毫米)大雨(25—50毫米),暴雨(50—
100毫米),大暴雨(100—200毫米),特大暴雨(大于200毫
米)。
10、認識常見的天氣符號:晴、多云、陰、雨、雪等。會作
氣溫數據柱狀圖。
二、溶解
1、溶解就是指物質(均勻地、穩定地)分散在水中、沒有沉
淀、沒有漂浮、不能用過濾方法分離。溶解在水中的物體溶
解后,會分布在水的(各個部位)。
2、能溶于水的物質有:食鹽、糖、小蘇打、肥皂、膠水、酒
精、醋、高鎰酸鉀等;不能溶于水的物質有:面粉、食用油、
沙子、石頭、鐵釘、橡皮、塑料等
3、溶解在水中的物體分布在(水的各部分中),不能用過濾分
離,部分溶液能用(蒸發)的方法分離。不能溶解在水中的物
體會有(沉淀)能用(過濾)的方法分離。
4、不同的物質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就是不同的,食鹽的溶解能
力比小蘇打的溶解能力要強。100毫升的水大約能溶解(36)
克的食鹽。一杯濃鹽水的底部還有未溶解的鹽,我們可以用
(加水)的方法讓它溶解。
5、水除了能溶解固體與液體之外,還能溶解少量的(氧氣、
二氧化碳)等氣體。“可樂”“雪碧”等碳酸飲料溶解了大
量的二氧化碳。
6、加快物質在水中的溶解的辦法有:(加熱、攪拌、粉碎)o
7、研究水溫對物質的溶解快慢的實驗中,不同的條件就
是:(一■杯熱水、一■杯冷水)。相同的條件就是:(水量一■樣、
食鹽量一樣、食鹽顆粒一樣、同時倒入水中、都攪拌或者都
不攪拌、杯子一樣)。
8、分離溶解在水中的食鹽可以用蒸發的方法,比如:放在(陽
臺上暴曬、放在鍋子里燒、放在酒精燈上加熱)等。
9、酒精燈火焰分(外焰、內焰、焰心),我們通常用(外焰)給
物體加熱。
10、分離食鹽與水的裝置材料有(蒸發皿、石棉網、三角架、
酒精燈、火柴)等。石棉網的主要作用就是(均勻分部熱量)。
11、過濾就是一項實驗室常用的科學方法,要注意操作的方
法就是:a、過濾時將液體用攪拌棒引流倒入漏斗。b、漏斗
下端管口要靠于燒杯的邊緣。c、漏斗里的液體的液面要低
于濾紙的邊緣。d、將濾紙對折兩次后打開放入漏斗中。
12、酒精燈操作注意事項:a、點燃酒精燈時一定要用燃著的
火柴,不能用燃著的酒精燈對著引火。b、熄火時用燈帽蓋滅,
蓋滅后需再重蓋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時燈帽打不開。c、不
能用嘴吹滅火。萬一有灑出的酒精在燈外燃燒,不要驚慌,可
用濕抹布或沙土撲滅。
三、聲音單元
1、音叉就是一種發聲儀器,用來調試樂器與測試音高。
2、一個物體(比如音叉、鋼尺、橡皮筋、鐵釘等)在力的作
用下,不斷重復地做往返運動,這種運動稱為(振動)o聲音就
是由(物體振動)而產生的。
3、聲音的強弱可以用(音量)來描述。振動幅度越(大),聲音
越(強);振動幅度越(小),聲音越(弱)o聲音的高低可以用
(音高)來描述,物體振動得(越快),發出的聲音就(越高);物
體振動得(越慢),發出的聲音就(越低)。
4、大鐵釘發出的聲音(高),小鐵釘發出的聲音(低);橡皮筋
拉得緊,發出聲音(高),拉得松,發出聲音(低);敲擊不同水
位的水杯,淺水杯發出的聲音(高),滿水杯發出的聲音(低);
吹不同水位的試管,滿水試管發出的聲音(高),淺水試管發
出的聲音(低);用力撥動尺子,尺子振動的幅度(大),聲音
(強);輕輕撥動尺子,尺子振動的幅度(小),聲音(弱);尺子
伸出桌面(長),發出的聲音(低),尺子伸出桌面(短),發出的
聲音高。
5、聲音的傳播方向就是向著(四面八方)的。人說話的聲音
就是由(聲帶)振動而產生的。聲音可以沿著(固體、液體、
氣體)傳播。聲音就是以(波)的形式傳播的。
6、人耳分為(外耳、中耳、內耳)三部分。外耳有(耳道);中
耳有(鼓膜)與(聽小骨);內耳有(耳蝸與聽覺神經)o耳道就
是將聲波傳榆到中耳;鼓膜就是將聲波轉化成振動;聽小骨
就是傳遞振動到內耳;耳蝸就是將振動轉化成聽覺信號;聽
覺神經就是將聽覺信號傳遞到大腦。
7、用棉線連接兩個杯子做一個“土電話”,這個土電話就是
利用(棉線)來傳播聲音的。
8、這些材料傳播聲音的能力由強到弱依次就是(木尺、鋁箔、
尼龍線、棉線)。
9、空氣就是傳播聲音的重要物質。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月球上沒有空氣,所以月球上不能聽到對方的講話聲,她們
就是通過(無線電設備)來進行通話的。
10、控制發生罐發出的聲音變輕的方法:(裝滿物質、用手緊
緊捂住罐壁、罐內壁貼軟物、固定物質在罐內壁、罐子懸掛
在真空當中、放入水中搖晃、物質外面包上厚紙)。
四、我們的身體
1、從外形上,人體一般可以分為(頭、頸、軀干、四肢)。
2、人體骨骼的作用就是(支撐身體,保護內臟器官),進行各
種各樣的活動。
3、運動后人體的(呼吸與心跳)都加快了。運動時人體需要
更多的氧氣。
4、呼出的與吸入的氣體相比,氮氣不變,氧氣減少了,二氧化
碳增加了。
5、人體需要的氧氣由(肺)吸入后進入(血液),再由(心臟)通
過血管輸送到全身各處。
6、心臟在兩次跳動的間隙都有短暫的休息。心臟長期處在
快速的跳動下會感到疲勞。
7、人體的呼吸器官有(鼻腔、氣管、支氣管、肺)等。人的
呼吸實際上就是在進行(氣體交換),使(氧氣)進入血液,同
時排出(二氧化碳)o人體需要的氧氣由(肺)吸入后進入(血
液),再由(心臟)能過血管榆送到全身各處,同時收集(二氧
化碳)等廢物并排出體外。
8、人體的消化器官有(口腔、食管、胃、小腸、大腸)。消
化食物與吸收養分最主要的消化器官就是(小腸)o口腔:攪
拌食物,咀嚼、磨碎食物;食道:把食物向下推進入胃;胃:把
食物變成糊狀;小腸:吸收其中的大部分營養;大腸:從未被
消化的食物殘渣中吸收水分。
9、食物在(口腔)里的有良好的初步(消化)過程,會利于整體
消化器官的工作。
10、(牙齒、舌頭與唾液)共同參與了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過
程,她們的功能各不相同。牙齒有(咬碎食物)的作用;舌頭有
(攪拌)的作用;唾液有(濕潤食物)的作用。口腔中起著消化
淀粉作用的就是(唾液)O
11、我們牙齒按形狀可分為三種:門齒,我有⑻顆;犬齒,我
有⑷顆;臼齒,我有(20)顆;不同的牙齒有不同的功能。門齒
有咬斷食物作用;犬齒有撕裂食物作用;臼齒有磨碎食物作
用。
12、人體的各種器官都就是(相互協同)工作的,瞧起來好象
沒什么關系,實際上關系密切。
科學四年級上冊知識點
第一單元《天氣》
?天氣:天氣就是指我們居住的地區,在某個時間的大氣狀況,與氣候不同。通常
通過云量、降水量、氣溫、風向與風速等天氣特征來描述天氣。
?天氣日歷:天氣日歷就是記錄每天各種(天氣現象)的表格。我們的天氣日歷中,
一般要記錄日期與時間、氣溫、云量、降水情況、風向與風速,如果有云,還要記
錄云的類型。根據天氣日歷,可以分析一段時間內的天氣變化,找到天氣變化的簡
單規律。觀察天氣應該在每天的(同一時間)(同一地點)。
?(溫度計)(雨量器)(風向標)與(風速儀)就是測量天氣的工具。
?溫度與氣溫:
①氣溫就是指室外(陰涼)(通風)地方的溫度,每天應選擇同一時間來測量氣溫。
用(溫度計)測量氣溫。室外陰涼通風地方的溫度才能反映當地的氣溫。
②溫度計的使用:認識溫度計上的刻度;測量時,要把溫度計放置到測量環境內
2-3分鐘,待液柱不再升高或降低時再讀數;讀數時,視線要與溫度計的液面(保持
水平)。
③一般氣溫的最高值出現在(午后2時),氣溫的最低值出現在(日出前后)。
④計算:日平均氣溫=一日內最高氣溫與最低氣溫之與+2;月平均氣溫=一月內日
平均氣溫之與!當月天數。
⑤氣溫隨時都在變化著,整理、分析氣溫記錄,制作氣溫變化(折線圖),可以幫助
我們尋找氣溫變化的規律。
★人體最感舒適的氣溫就是22℃,在35℃的氣溫下,人體感到炎熱難耐;在0℃的
氣溫下,人體感到寒冷。
※設置百葉箱要注意:第一,百葉箱不能設在水泥地上,最好設在草坪上;第二,要
保持百葉箱通風;第三,要朝北方開;第四,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碳酸飲料行業新興市場機會考核試卷
- 棉麻行業生產設備選型與評價考核試卷
- 環境監測無人機技術應用考核試卷
- 液力機械在游樂設施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碳超級電容器制造技術發展現狀考核試卷
- 漁業電子商務案例分析考核試卷
- 經濟林樹種育種新技術考核試卷
- 武漢晴川學院《環境土壤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遼寧廣告職業學院《診斷學A》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武夷山職業學院《生物質復合材料》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貴州國企招聘2025貴州路橋集團有限公司招聘35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衛生管理行業人才培養與社會責任分析試題及答案
- DB32T 5082-2025建筑工程消防施工質量驗收標準
- 2025年北京龍雙利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4-2025學年人教新版七年級下冊數學期中復習試卷(含詳解)
- 2025年中國BOD測試儀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結直腸癌的治療與護理
- 施工安全的教育培訓記錄表
- (正式版)SH∕T 3548-2024 石油化工涂料防腐蝕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
- 農村常用法律法規知識講座課件(村干部培訓)
- 在自己的城里旅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