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江蘇師范大學美術學院美術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課程作業論文題目獅子山漢畫像石賞析學生姓名周琦學生學號11061031班級專業11美13任課教師楊修鴻2014年6月20日一.選題立論依據(闡述課題的來源與依據;課題研究的目的、價值和意義)
從內容上看,畫像石所表現的幾乎無所不包,它不但反映了一個漢代社會而且表現了一個想象奇異的神話世界,把漢朝人腦子里所想的,所需求的都揭示出來了。事隔兩千年左右,社會的變化很大,當我們在欣賞這些刻在石頭上的畫面時,有的雖已不明其意,也有的并不陌生。譬如那些禮儀和宴會上的場面,庖廚和雜技,以及耕田者,紡織人和打鐵的人。有些生活和生產的方式仍然繼續。由此也可以看出"民族文化的脈絡是難以割斷的。它的變化正是說明文化的生命力,源遠流長不等于一成不變,有變化才有活力,有活力才能發揮前進,所以說,事隔兩千年左右,我們回頭看那些畫像石時,有的看得懂,有的看不懂。可以說是很自然的現象。因此需要對畫像石進行“解讀”和詮釋,基此我們開發了以獅子山漢墓為代表的漢畫像石賞析課題,同時比較各地區漢畫像石的異同,一次了解各地區的文化差異和審美傾向。漢化像石很好的反映了當時人民的生活以及風俗文化,幫助我們更好的了解漢代歷史提供了很大的幫助。本課題研究的目的主要了解漢化像石的價值地位與成就,獅子山漢墓的構造以及漢畫像石的具體位置,漢化像石形制的演變以及創作題材的來源。最后,對漢畫像石所反映的當地的歷史文化、雕刻藝術等區域性特征進行了初步的探討與總結。課題研究方法1、調查法基于漢畫像石研究,開發以獅子山為主的漢畫像石研究,展開實地考察,親身感受漢畫像石的美妙,同時對漢墓的結構構造以及漢畫像石的位置直接感受。文獻法通過相關文獻資料進行研究,深入了解漢畫像石的相關知識,通過文獻的對比選擇,選出自己命題的視角,參考前人留下的財富,更好的進行課題研究。案例研究法研究漢畫像石,全國各地各種漢畫像石選擇一個地區的漢畫像石作為代表重點研究,同時可以將研究結果與其他各地區進行比較尋找異同點,更好的了解各個地區的文化差異。課題研究方法,不要拘泥一種方法,要將多種研究方法綜合運用,從而促使課題更加深入的研究拓展。五.論文撰寫計劃(課題研究的可行方案;進度與時間安排;階段成果與最終成果):1.2014年5月10日前定好論文選題方向匯總。2.2014年5月15日前與導師相互溝通確定選題。3.2014年5月30日前,在指導教師的幫助下,將收集的相關材料整合,整理出論文初步框架,寫出論文初稿。4.2014年6月初,在指導教師的幫助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項目管理關鍵指標設計的考點試題及答案
- 玻璃制品安全生產與應急預案考核試卷
- 生物農藥在病蟲害防治中的綜合評價考核試卷
- 證券從業資格證考試心理準備試題及答案
- 磷肥工藝優化與節能減排考核試卷
- 2025年【金屬非金屬礦山支柱】模擬考試題及答案
- 機械加工中的智能供應鏈管理考核試卷
- 油田投球機安裝施工方案
- 復述上面已經提到的主題以下是新的個主題名稱考核試卷
- 園藝師參與科研項目的必要性試題及答案
- 第8課《集字練習》課件-【知識精研】六年級上冊書法北師大版
- DB37-T 5312-2025 《建筑施工安全防護設施技術標準》
- 基于Scrum的軟件產品自動化測試框架研究
- 2025年廣東韶關南雄市衛生健康局下屬事業單位招聘工作人員67人歷年高頻重點模擬試卷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度商鋪租賃代理服務合同(含獨家代理權)
- (完整版)中醫醫院醫療設備配置標準(2012年)
- 高壓配電室操作規程(3篇)
- 2025護坡護岸施工及驗收規范
- 工程項目不可抗力補充協議
-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課件
- 實驗室智能化設備的技術發展與趨勢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