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金鈺礦業貿易有限公司雙橋溝金、伊利石粘土礦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_第1頁
吉林金鈺礦業貿易有限公司雙橋溝金、伊利石粘土礦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_第2頁
吉林金鈺礦業貿易有限公司雙橋溝金、伊利石粘土礦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_第3頁
吉林金鈺礦業貿易有限公司雙橋溝金、伊利石粘土礦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_第4頁
吉林金鈺礦業貿易有限公司雙橋溝金、伊利石粘土礦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吉林金鋅礦業貿易有限公司

雙橋溝金、伊利石粘土礦

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

吉林金鋅礦業貿易有限公司

二0二三年七月

目錄

前言....................................................................1

一、任務的由來.......................................................1

二、編制目的.........................................................I

三、編制依據.........................................................2

四、方案適用年限.....................................................5

五、編制工作概況.....................................................6

第一章礦山基本情況.....................................................8

一、礦山簡介.........................................................8

二、礦區范圍及拐點坐標.............................................9

三、礦山開發利用方案概述..........................................10

四、礦山開采歷史及現狀............................................15

第二章礦區基礎信息...................................................24

一、礦區自然地理...................................................24

二、礦區地質環境背景..............................................25

三、礦區社會經濟概況..............................................27

四、礦區土地利用現狀..............................................28

五、礦山及周邊其他人類重大工程活動................................29

六、礦山及周邊礦山地質環境治理與土地復墾案例分析...............29

第三章礦山地質環境影響和土地損毀評估...............................41

一、礦山地質環境與土地資源調杳概述...............................41

二、礦山地質環境影響評估..........................................42

三、礦山土地損毀預測與評估........................................50

四、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分區與土地復墾范圍...........................53

第四章礦山地質環境治理與土地復墾可行性分析.........................56

一、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可行性分析....................................56

二、礦區土地復墾可行性分析........................................59

第五章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和土地復墾工程................................68

一、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預防................................68

二、礦山地形地貌景觀治理..........................................71

三、礦山地質災害治理..............................................73

四、礦區土地復墾...................................................75

五、含水層破壞修復.................................................82

六、水土環境污染修復..............................................82

七、礦山地質環境監測..............................................82

八、礦區土地復墾監測和管護........................................84

第六章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和土地復墾工作部署...........................86

一、總體工作部署...................................................86

二、階段實施計劃...................................................86

三、近期年度工作安排..............................................87

第七章經費預算與進度安排.............................................88

一、經費預算依據...................................................88

二、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程經費預算..................................91

三、土地復墾工程經費預算.........................................106

四、總費用匯總與年度安排.........................................116

第八章保障措施與效益分析............................................119

一、組織保障.......................................................119

二、技術保障.......................................................119

三、資金保障.......................................................119

四、監管保障.......................................................120

五、效益分析.......................................................120

六、公眾參與.......................................................121

第九章結論與建議.....................................................123

一、結論...........................................................123

二、建議...........................................................125

附圖

順序號圖名

1工程布局平面布置圖:

2礦山地質環境調查實際材料圖:

3礦山地質環境問題現狀圖;

4礦山地質環境問題預測圖;

5礦區土地利用現狀圖;

6礦區土地損毀預測圖;

7礦區土地復墾規劃圖:

8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程部署圖:

9礦區地形地質圖;

1016號勘探線剖面圖;

118號勘探線剖面圖:

12土地利用現狀圖,

附表

1.礦山地質環境現狀調查表:

2.吉林金桂礦業貿易有限公司雙橋溝金、伊利石粘土礦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

公眾參與調查表。

附件

1.委托書;

2.吉林金桂礦業貿易有限公司提供資料真實性承諾書;

3.企業存儲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保證金承諾書;

4.礦山企業土地復墾承諾書;

5.土地權屬證明;

6.吉林金錢礦業貿易有限公司對《吉林金鈕礦業貿易有限公司雙橋溝金、伊利石粘土礦礦

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的意見;

7.土地權屬人對《吉林金鈕礦業貿易有限公司雙橋溝金、伊利石粘二礦礦山地質環境保護

與土地復墾方案》的意見;

8.原《方案》審查意見;

9.采礦許可證;

10.項目環評批復:

11.《吉林金桂礦業貿易有限公司雙橋溝金、伊利石粘土礦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案》評審意

見;

12.內審意見;

13.采礦設計變更審查意見書;

14.繳納基金證明文件。

III

前言

一、任務的由來

吉林金鈕礦業貿易有限公司雙橋溝金、伊利石粘土礦(以下簡稱“金、伊利

石粘土礦”)隸屬于吉林金鋅礦業貿易有限公司,為生產礦山。礦山現有采礦許

可證號為C2200002016067210142205,生產規模240萬噸/年,礦區面積

4.1448km2,有效期限自2016年6月12日至2046年6月12日,開采方式為露

天+地下開采。根據《國土資源部辦公廳關于做好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

方案編報有關工作的通知》(國土資規(2016)21號)等文件要求,”采礦權

申請人在申請辦理采礦許可證前,以及在辦理采礦權延續時,礦山企業原礦山地

質環境保護與治理恢復方案和土地復墾方案其中一個超過適用期的或方案剩余

服務期少于采礦權延續時間的,應當自行編制或委托有關機構編制礦山地質環境

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原《吉林金桂礦業貿易有限公司雙橋溝金、伊利石粘土

礦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與土地復墾方案》于2015年10月由吉林省地質工程勘

察院、長春市曉華礦產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進行編制,原方案適用年限為5年,原

方案已超出適用期,因此吉林金鉆礦業貿易有限委托吉林鴻邦冶金設計研究院有

限公司開展《吉林金鈕礦業貿易有限公司雙橋溝金、伊利石粘土礦礦山地質環境

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的編制工作。

二、編制目的

為保護和合理利用土地資源,改善礦山地質環境,防治礦產資源開采等生產

項目因壓占、挖損等造成的土地損毀和礦山地質環境破壞,根據《中華人民共和

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礦山資源

法》、《土地復墾條例》、《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規定》、《吉林省環境保護條例》

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要求,按照“建設綠色礦山、嚴格保護耕地”、“預防為主、

防治結合”、“誰破壞、誰治理、誰損毀、誰復墾”的原則,聯系礦山工程建設、

開采實際,結合施工工藝與區域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情況,圍繞礦體開采造成的土

1

地損毀區域與礦山地質環境破壞區域,采取相應的防治措施,避免和減少礦山地

質環境問題對礦山建設的危害,使其治理后土地恢復并達到可供利用的狀態。確

保本項目土地復墾和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目標、任務、措施和計劃落到實處,

為土地復墾工程和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工程的實施、管理、監督、檢查以及

土地復墾費用和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基金的使用提供依據,特編制本《方案》。

本方案的編制與實施,將達到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和礦區社會經濟的綜合發

展相協調的目的,對保護土地資源、礦山地質環境、山區水土保持和改善礦區及

周邊生態環境具有重要意義和作用。

三、編制依據

(-)法律法規及相關文件

1、《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2009年

8月修訂);

2、《中華人民共和國礦山安全法》(2009.8.27);

3、《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2020年1月1日);

4、《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2016年7月2日第12屆人大常委會第21次

會議修正,公布之日起施行);

5、《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2019年7月24日);

6、《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2014年4月修訂);

7、《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2021

年4月修訂);

8、《地質災害防治條例》(2004年3月);

9、《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規定》(國土資源部,2019年7月修訂);

10、《吉林省地質災害防治條例》(2015年11月20日修訂);

11、《土地復墾條例》(2013年3月);

12、《土地復墾條例實施辦法》(國土資源部,2019年7月16日修正);

13、《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屆全

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笫七次會議修正);

14、《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2015年4月);

2

15、《關于取消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保證金建立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

基金的指導意見》(財建[20171638號);

16、《土地開發整理項目預算定額標準》(財政部經濟建設司、國土資源部

財務司編,2012年2月第一版);

17、《自然資源部關于規范和完善砂石開采管理的通知》(自然資發

[2023]57號);

18、財政部、國土資源部聯合頒布的《土地開發整理項目預算編制暫行規定》

(財建[2015]169號文);

19、《國土資源部辦公廳關于做好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編報有

關工作的通知》(國土資規(2016)21號);

20、《國務院關于印發礦產資源權益金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國發[2017]29

號);

21、《吉林省落實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工作方案》(2016年1月7日印發)。

(-)規范規程技術文件

1)《綜合工程地質圖圖例及色標》(GB/T12328-1990);

2)《礦區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勘探規范》(GB12719-1991);

3)《綜合水文地質圖圖例及色標》(GB/T14538-1993);

4)《量和單位》(GB3100-3102-1993);

5)《1:50000地質圖地理底圖編繪規范》(DZ/T0157-1995);

6)《地質圖用色標準及用色原則(1:50000)》(DZ/T0179-1997);

7)《土地開發整理項日規劃設計規范》(TD/T1012-2000);

8)《土地開發整理項R規劃設計規范》(TD/T1012-2000);

9)《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

10)《土地基本術語》(GB/T19231-2003);

11)《耕地后備資源調查與評價技術規程》(TD/T1007-2003);

12)《造林作業設計規程》(LY/T1607-2003);

13)《地下水監測規范》(SL/T183-2005);

14)《地下水質量標準》(GB14848-2017);

15)《耕地質量驗收技術規范》(NY/T1120-2006);

16)《崩塌、滑坡、泥石流監測規范》(DZ/T0221-2006);

3

17)《第三次全國土地調查技術規程》(TD/T1055-2019);

18)《水土保持綜合治理技術規范》(GB/T16453-2008);

19)《耕地地力調查與質量評價技術規程》(NY/T1634-2008);

20)《土地復墾方案編制規程第1部分:通則》(TD/T1031.1-2011);

21)《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編制規范》(DZ/T0223-2011);

22)《土地復墾質量控制標準》(TD/T1036-2013);

23)《建筑邊坡工程技術規范》(GB50330-2013);

24)《生產項目土地復墾驗收規程》(TD/T1044-2014);

25)《區域地質圖圖例》(GB/T958-2015);

26)《生態環境狀況評價技術規范(試行)》(HJ/T192-2015);

27)《建設占用耕地表土剝離技術規范》(DB22/T2278-2015);

28)《耕作層土壤剝離利用技術規范》(TD/T1048-2016);

29)《礦山土地復墾基礎信息調查規程》(TD/T1049-2016);

30)《土地利用現狀分類》(GB/T21010-2017);

31)《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18);

32)《土壤環境質量標準農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GB

15618-2018);

33)《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規范》(GB/T40112-2021)。

(三)其他相關文件

(1)《吉林省安圖縣雙橋溝地區金、伊利石粘土礦詳查報告》及其及附圖、

附表、附件(吉林省有色金屬地質勘查局六O六隊,2014年4月);

(2)《吉林省安圖縣雙橋溝地區金、伊利石粘土詳查報告》礦產資源儲量

評審備案證明(吉國土資儲備字[2014W43號,吉林省國土資源廳,2014年7月

10日);

(3)《吉林金鈕礦業貿易有限公司雙橋溝金、伊利石粘土礦(北區)最高

洪水位標高證明》(吉林省有色金屬地質勘查局六。六隊,2016年3月);

(4)《吉林金鋅礦業貿易有限公司雙橋溝金、伊利石粘土礦礦產資源開發

利用方案》(吉林東北亞國際工程技術集團有限公司,2014年10月);

(5)《吉林金鉆礦業貿易有限公司雙橋溝金、伊利石粘土礦礦產資源開發

利用方案》審查意見(吉國土院礦審字[2015]第04號,吉林省礦業聯合會,2015

4

年1月30日);

(6)《吉林金鈕礦業貿易有限公司雙橋溝金、伊利石粘土礦礦山地質環境

恢復治理與土地復墾方案》(長春市曉華礦產科技有限責任公司,2015年4月);

(7)《吉林金鈕礦業貿易有限公司雙橋溝金、伊利石粘土礦礦山地質環境

恢復治理與土地復墾方案》:吉林省地質工程勘察院,2015年10月):

(8)《吉林省環境保護廳關于吉林金鈕礦業貿易有限公司雙橋溝金、伊利

石粘土礦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的批復》(吉環審字[20151252號,吉林省環境保

護廳,2015年12月);

(9)《吉林金鉆礦業貿易有限公司雙橋溝金、伊利石粘土礦(北區一期)

安全設施設計》(吉林東北亞國際工程技術集團有限公司,2016年4月);

(10)非煤礦礦山建設項目安全許可意見書(吉安監非煤項目設計審字

[2016]795號,吉林省安全監督管理局,2016年4月28日);

(11)《吉林金鋅礦業貿易有限公司雙橋溝金、伊利石粘土礦尾礦庫初步設

計說明書》(吉林東北亞國際工程技術集團有限公司,2020年4月);

(12)《吉林金鈕礦業貿易有限公司雙橋溝金、伊利石粘土礦采礦許可證》

(證號:C2200002016067210142205,有效期2016年6月12日至2046年6月

12日,安圖縣自然資源局,2021年10月14日);

(13)《吉林金鈕礦業貿易有限公司雙橋溝金、伊利石粘土礦(北區一期)

初步設計變更》(吉林東北亞國際工程技術集團有限公司,2021年10月);

(14)非煤礦礦山建設項目安全許可意見書(延州應急非煤項目設計審字

[2022]2號,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應急管理局,2022年3月1日);

(15)現場調查收集及礦山提供的相關資料。

四、方案適用年限

(一)方案服務年限

根據國土資源部2016年12月《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編制指

南》,“生產礦山的方案適用年限原則上根據采礦許可證的有效期確定”。確定

采礦證剩余服務年限為23.0年、1年復墾期、3年管護期,確定方案服務年限為

27.0年,即2023年8月~2050年7月。

方案適用年限為5年,原則上方案使用滿5年后,要進行修編。若采礦權人

5

擴大開采規模、變更礦區范圍、變更開采方式應重新編制方案,以更好地適應礦

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工作進行。

(二)方案基準期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白然資源部2016年12月印發的《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

地復墾方案編制指南》,金、伊利石粘土礦為生產礦山,生產礦山以相關部門批

準該方案之日算起,暫定本方案基準期為2023年8月。

五、編制工作概況

根據《自然資源部辦公廳關于做好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編報有

關工作的通知》(國土資規[2016]21號),礦山企業委托我公司編制礦山地質

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根據通知要求,我單位組建了項目組,自2023年2

月開始編制該方案。

本次工作嚴格按照《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編制指南》(2016

年12月)進行,并在充分收集和利用區內已有資料的基礎上,開展了地質環境

現狀、土地資源情況調查工作。為了確保編制的方案質量,項目負責人對方案編

制工作進行全程質量監控,對野外礦山地質環境調查工作、室內綜合研究和報告

編制等工作及時進行質量檢查,并組織單位有關專家對礦山地質環境條件、評估

級別等礦山地質環境等關鍵問題進行了重點把關。報告編制完成后,單位組織有

關專家進行了報告內審工作,之后報告主編根據專家審查意見再進一步修改完

善。

金、伊利石粘土礦項目產品為金精粉(品位為1.llg/t)和伊利石粘土礦石

(品位為AL0313.15%),礦區安全設施設計即為礦區開采總體設計。我單位承諾

方案中涉及的基礎數據、結論均真實有效,無偽造、編造、篡改等虛假內容。方

案的編制工作程序框圖如圖QT所示。

6

圖0-1工作程序圖

7

第一章礦山基本情況

一、礦山簡介

(一)礦山地理位置

項目位于安圖縣城(明月鎮)260°方向,直距50km,行政區劃隸屬安

圖縣萬寶鎮。

礦區中心點地理坐標(國家2000坐標):

東經:***;

北緯:***;

長(春)~圖(們)鐵路、長(春)~輝(春)高速公路在礦區北東側

約30km的大石頭鎮通過,大石頭鎮與礦區之間有鄉間公路相連,交通較方

便(見圖1—1交通位置圖)。

(-)采礦權設置情況

1、項目名稱:吉林金銃礦業貿易有限公司雙橋溝金、伊利石粘土礦;

2、地理位置:安圖縣萬寶鎮新合林場;

3、企業性質:有限責任公司;

4、開采礦種:***;

5、礦山設立情況:***;

6、開采方式:***;

7、生產規模:***;

8、采礦證有限期:***;

9、行政隸屬關系:安圖縣萬寶鎮管轄;

10、開采標高:***。

11、礦區面積:***。

8

圖1—1交通位置圖

二、礦區范圍及拐點坐標

依據《采礦許可證》(證號:***,有效期自***),礦區范圍由以下7個拐

點坐標圈定:

9

3******

4******

5******

6******

7******

***

三、礦山開發利用方案概述

(-)礦山規模

礦山分為南區和北區兩個區開采。根據開采技術條件,確定北區采用地下開

采,南區一期采用露天開采,北區生產規模40.0萬t/a(金礦石4.0萬t/a,伊

利石36.0萬t/a);南區生產規模200.0萬t/a。設計年工作日330d,每天按

三班工作,每班8h。礦山最終產品為金精粉和伊利石粘土礦石。

(-)開采對象、資源量

(1)露天開采對象及開采儲量

南區設計開采7條金礦體(1、2、3、4、5、6、7號)和5條伊利石粘土礦

體(①、②、③、④和⑤號)。

扣除露天邊幫占用的資源量后,對剩余資源量122b按100%利用,333按70%

利用,則金礦南區設計利用333資源量為31.92kt,金屬量為48.03kg,平均品

位為1.5g/t;伊利石露天設計利用資源量為40188kto

(2)地下開采對象及開采儲量

北區設計開采5條金礦體(1、2、3、4、5號)和6條伊利石粘土礦體(①、

②、③、④、⑤和⑥號)。

北區790m以上棄采礦量和東三岔溝河流保安礦柱,對剩余資源量122b按

100%利用,333按70%利用,則金礦北區一期設計利用資源量為545.14kt,金屬

量為683.18kg,其中122b:105.04kt,金屬量為164.45,333:440.Ikt,金屬

量為518.73kg;二期設計利用資源量為333:106.68kt,金屬量為129.62kg。合

計利用資源量為651.82kt,金屬量為164.45kg,其中122b:105.04kt,金屬量

為164.45,333:546.78kt,金屬量為648.35kg。伊利石一期設計利用資源量為

4906.26kt,其中122b:3074.5kt,333:1831.76kto二期設計利用資源量為

22921.48kt,其中122b:4860.05kt,333:18061.43kto合計設計利用資源量

10

為為827.74kt,其中122b:7934.55kt,333:19893.19kto

(三)南區開采方案

南區設計確定南區370m水平以上作為一期,采用露天開采;370m水平

以下作為二期,由露天轉為地下開采。南區露天轉地下開采(二期)預計開采標

高370170nb井巷工程標高830~80nb開采規模為200萬噸/年,服務年限8

年,詳細設計將根據露天開采后揭露情況另行設計。

a)露天采場

根據礦巖物理力學性質及礦體的節理裂隙與構造情況,礦區水文地質條件

簡單,工程地質條件中等復雜,參照同類礦山實際指標并結合有關規定,設計確

定邊坡參數如下:

計境界參數如下:

境界尺寸:上部長1230m

寬910m

下部:長90m

寬60m

露天頂標高815m

露天底標高370m

露天封閉圈標高660m

b)開拓運輸方案

根據采區地勢情況、礦體賦存條件及開采工藝特點,設計采用公路開拓一一

汽車運輸方案。

開拓公路布置在境界外西側山坡上,采用直進的方式布置線路。外部運輸可

利用現有的外部公路。

固定坑線是用于凹陷露天運輸的汽車線路,位于最終邊幫上,660m水平以

下場內運輸坑線采用螺旋式布置開拓公路,總出入溝口位于采場南側,由660m

標高逆時針螺旋向下展到各個開采平臺標高。

路面采用泥結碎石結構,結構層用碎石鋪墊,厚度約35~40cm,面層用泥

結碎石鋪墊,厚度約15~20cm,磨耗層用沙土鋪墊,厚度約2~3cm。

c)開采順序

根據礦體賦存情況、礦山生產規模及開拓運輸方式,設計采用水平分層縱向

11

采剝法,即采礦工作線垂直礦體走向布置,沿礦體走向推進。開采順序為由上至

下分臺階開采。

d)采場排水

由于礦區北側有山脊,匯水面積較小,減少大氣降水直接流入開采境界內,

在礦區南側露天開采境界外設置截水溝。即在采場境界外201r處設置截洪溝,截

洪溝底寬2.0m、上寬5m、深1.5m,全長1100m。

礦山進入凹陷開采時(封閉圈標高660m),礦區西側采坑和東側采坑分別

采用兩段和三段接力式排水。

e)排土場

根據開發利用方案,本礦露天開采所產生的廢棄物為廢石。充分利用開采產

生的廢石,將新產生的表土、廢石分區分梯級堆放于排土場,其中廢石用于鋪墊

作業平臺和運礦道路等;表土用于礦區復墾、綠化,排土場設置在采場南側山坡

上,地勢較緩,適合排土場選址。

(四)地下開采方案

a)開采順序

設計礦床自上而下分中段開采,中段內采用自遠而近后退式開采。中段內遇

平行礦脈原則上首先開采上盤礦體,當礦體相距較近時上下盤礦體可同時開采。

b)地下開拓運輸方案簡介

設計確定北區分為兩期開采,一期開采700m標高以上礦體,采用平碉開拓;

二期開采700m標高以下礦體,采用平嗣-盲斜坡道聯合開拓。

(1)一期開拓系統

一期(700m標高以上)采用平胴開拓,設700m、730m、760m和790m四層

平碉,其中790m為回風平碉,其他為生產平胴。各中段內采用ZK7-6/250型電

機車牽引YCC1.2-6型(容積1.2m3)礦車運輸礦巖,鋪設22kg/m鋼軌,混凝土

(或木)軌枕,線路曲率半徑不小于15n)o巖石出坑后,可用于筑路(或外銷)

外,剩余巖石堆放在坑口附近廢石堆場;礦石出坑后,堆存于各坑口附近的臨時

礦石堆場,待裝運汽車外銷。

為解決礦石、人員、材粒的運輸,修筑上山公路,到達各設計坑口。

礦井采用機械通風,端部并列式抽出式通風系統。初期在790m回風平碉內

設風機胴室,新鮮風流由各生產平胴進入井下,沖洗工作面后經倒段回風天井進

12

入790m回風平碉,最后由風機抽至地表。經計算,風量78.14m7s,負壓1800Pa,

初選用DK45-6-NM9型風機,配套電機功率2X200KW。后期在730m回風平碉內

設風機碉室,新鮮風流由700n生產平銅進入井下,沖洗工作面后進入730m回風

平胴,最后由風機抽至地表。經計算,風量78.14m/s3,負壓1780Pa,初選用

DK45-6-N219型風機,配套電機功率2X200KW。790m以下各中段間,在礦體端

部倒段布置回風井,斷面為2.5X2.5m\

700m中段以上各平嗣采用自流排水,冬季為防止碉口結冰,在距碉口100m

處設集水坑,用潛水泵將水排至790m平胴內的350ms高位水池儲存,供井下生產

及消防,多余涌水由790m平碉自流外排。

(2)二期開拓系統

二期(700m標高以下)采用平碉-斜坡道聯合開拓,設670m、640m、610m>

580m、550m、520m、490m、460m和430九個中段。700m平碉作為二期主運平胴。

在700nl平碉內、礦體下盤巖移范圍25m外,掘進斜坡道,坑口標高700m,坑底

標高430m。斜坡道采用折返式布置,坡度10^12%,線路曲率半徑不小于20m,

該斜坡道為主運輸斜坡道,人員出入井乘坐專用運人汽車。

坑內運輸采用12t井下運礦車運輸礦巖,轉彎半徑不小于12m。礦石出坑后

先送至700m坑口附近臨時礦石堆場,然后裝汽車外銷。廢石可用于筑路(或外

銷)外,剩余巖石堆放在坑匚附近廢石堆場。

礦井采用機械通風,端部并列式抽出式通風系統。利用一期730m回風平胴

回風,風機設在回風平胴內。回風平胴以下各中段間,在礦體端部倒段布置回風

2

井,斷面為2.5X2.5mo新鮮風流由各生產中段、斜坡道進入井下,沖洗工作面

后經倒段回風天井進入7301r回風平砸,最后由風機抽至地表。經計算,風量

78.14m:7s,負壓2500Pa,初選用DK45-6-N"9型風機,配套電機功率2X200K隊

二期采用兩段接力機械排水,一段在520m斜坡道井底車場附近設排水系統,

將礦井涌水排至地表790m平胴內的350nl3高位水池儲存,供井下生產及消防,多

余涌水由790m平碉自流外排。初選3臺D155-30X9型水泵,配套電機功率180kwo

選用6219X5mm無縫鋼管兩條,正常涌水時一條工作,最大涌水時兩條同時工

作。二段在430m斜坡道井底車場附近設排水系統,將礦井涌水排至一段排水系

統。初選3臺150D-30X6型水泵,配套電機功率132kw0選用小219X5nun無縫

鋼管兩條,正常涌水時一條工作,最大涌水時兩條同時工作。

13

基建具體內容包括:790m平胴、760m平嗣;風機胴室;高位水池;回風井(760m~

790m);施救水池;集水坑;采切工程等。基建工程量為45480m3,折標準10701m。

c)采礦方法

根據礦體的賦存條件、礦床開采技術條件,礦體緩、厚度較大,頂、底板巖

石穩固,頂板不易冒落,礦石品種價值不高,品位低,因此,采用空場法,設計

采用全面淺孔房柱采礦方法、預切頂中深孔房柱采礦方法,即礦體傾角小于20。、

礦體厚度小于5m,采用扒渣機出礦的全面淺孔房柱采礦方法;礦體傾角大于等

于20°、礦體厚度小于5m,采用電耙出礦的全面淺孔房柱采礦方法;礦體傾角

小于20。、礦體厚度大于等于5m,采用扒渣機出礦的預切頂中深孔房柱采礦方

法;礦體傾角大于等于20°、礦體厚度大于等于5m,采用電耙出礦的預切頂中

深孔房柱采礦方法。

d)坑內排水系統

700m中段以上各平碉采用自流排水,冬季為防止洞口結冰,在距洞口100m

處設集水坑,用潛水泵將水排至790m平碉內的350d高位水池。700m中段以下

采用兩段機械排水,一段在520m斜坡道井底車場附近設排水系統,水泵站內設

3臺D155-30X9型水泵,配套電機功率180kwo二段在430m斜坡道井底車場附

近設排水系統,將礦井涌水排至一段排水系統。水泵站內設3臺150D-30X6型

水泵,配套電機功率132kwo排水管路為6219X5mm無縫鋼管兩條,正常涌水時

一條工作,最大涌水時兩條同時工作。

(五)礦山固體廢棄物及廢水排放處置

礦山地下開采階段不設置永久廢石堆場,斜井、平碉出口均設置廢石臨時

堆場,用于生產期間的廢石中轉。礦山正常開采時期產生的廢石量很小,廢石外

售建筑企業;礦山露天開采階段設置排土場,部分廢石可外售,剩余廢石可堆至

排土場內。

生活垃圾集中排放,集中處理;礦井涌水經水倉沉淀后排入地表高位水池,

供井下生產、消防用水;生活污水經一體化水處理設備處理,達到國家排放標準

后排放。

14

四、礦山開采歷史及現狀

(-)開采歷史

2013^2014年,吉林省有色金屬地質勘查局六O六隊受托在該探礦權內進

行詳查工作,并于2014年4月提交了《吉林省安圖縣雙橋溝地區金、伊利石粘

土礦詳查報告》(后簡稱為《2014年詳查報告》),并于當年7月,通過評審

后備案。依據《〈吉林省安圖縣雙橋溝地區金、伊利石粘土詳查報告>礦產資源儲

量評審備案證明》(吉國土資儲備字[2014]043號),備案的金礦(南北區合計)

資源儲量為931.76kt,金金屬量1159.27kg;備案的伊利石粘土礦(南北區合計)

資源儲量為U4543kto

2016年1月,吉林東北亞國際工程技術集團有限公司編制了《雙橋溝金、

伊利石粘土礦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案》。該《開發利用方案》經過吉林省礦業聯

合會組織的審查后,取得了《<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案》審查意見》(吉國土院礦

審字[2015]第04號)。該《開發利用方案》確定了礦山分為南、北兩個礦區開

采。其中,北區采用地下開采,分為一期、二期接續建設,開采規模為40X104t/a

(其中,金4X10t/a'、伊利石36X10't/a)0南區采用露天轉地下開采,分為

一期露天開采(伊利石200X104t/a),二期地下開采(伊利石200X104t/a)。

2016年4月,吉林東北亞國際工程技術集團有限公司編制了《雙橋溝金、

伊利石粘土礦(北區一期)安全設施設計》(后簡稱為《原設計》),該安全設

施設計通過吉林省安全監督管理局組織的審查后,建設單位取得了《非煤礦礦山

建設項目安全許可意見書》(吉安監非煤項目設計審字[2016]795號)。《原設

計》確定北區一期采用平洞開拓,空場法采礦,同時回采金礦體和伊利石礦體,

開采規模為40X10t/a'(金4X10t/a*,伊利石36X10,t/a)o

2016年6月,礦山取得了《采礦許可證》,該采礦證許可規模為240X10t/a1

(南區一期露采:200X10*t/a,北區一期地采:40X104t/a)。

受資金短缺、市場低迷、征地受阻等內外部因素的影響,北區一期工程自

2019年開始建設,就一直處于斷續施工的狀態,且由于《原設計》中的所有平

碉口均位于礦區西北側溝谷茂密的林地內,該區域征林征地困難,導致基建工程

難以推進。后為盡快開展基建工程,建設單位在礦區中部溝谷的北側,從礦體上

盤施工了“700措施平碉”、“768措施平胴”、“措施斜井”用于先行開拓,

15

并考慮從礦區西側透出地表形成與《原設計》基本相符的平洞開拓系統。

建設單位在施工中發現,礦區內西北側溝谷近地表巖體穩固性較差,平胴在

其中反向掘進透出地表的施工難度很大,加之至今未能解決在西北側溝谷區域內

征林征地的問題,遂考慮根據已經施工的措施工程現狀,變更《原設計》在西北

側溝谷內布置平洞口的方案。

近兩年伊利石市場行情持續低迷,產品沒有銷路,短期內很難具備開采價值。

企業完成了大量的基建工程,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后發現,遵照《原設計》的建設

方案投產,將采出大量的伊利石,既無法銷售也無處堆存。為盡快回籠資金,企

業考慮盡量利舊己經施工的措施工程作為主要開拓工程,并改變《原設計》中共

生礦體的開采順序。由同時開采金、伊利石礦體,改為首先開采金礦體,待伊利

石市場回暖,礦石具備開采價值后,再開采伊利石礦體。另外,根據已施工的工

程揭露,北區淺部的金礦體還存在較大的負變的問題,主要體現在768m以上金

礦體逐漸尖滅,不具備開采價值。

2021年5月,建設單位委托吉林東北亞國際工程技術集團有限公司對雙橋

溝金、伊利石粘土礦(北區一期)進行變更設計。要求盡量利舊現有的措施工程,

取消《原設計》中礦區西北側溝谷內的所有平碉口。將礦區范圍內5線至20線

之間,首先開采768m^700m之間的1、2、3、4號金礦體。

初步設計變更涉及:開采范圍和開采對象發生變化,開拓系統根據工程現狀

重新設計;利舊位于礦區中部溝谷內700措施平碉口的臨時工業場地,總平面布

置根據現狀重新設計;通風系統根據開拓系統布置重新設計;變更后增加了輔助

斜井提升,補充提升系統設計;供配電系統重新設計;另外,相應調整了安仝避

險“六大系統”設計。

(二)礦山開采現狀

由于伊利石市場行情持續低迷,產品沒有銷路,短期內很難具備開采價值。

因此礦山企業根據變更后的初步設計只對北區礦區范圍內,7?20號勘探線之間,

76811r700nl標高的金礦體進行開采。礦山企業按照變更后初步設計進行基建工

程。

方案中廠區布置結合現場實際情況,分為六個區,即采礦工業場區,選礦廠、

尾礦庫、礦山道路、露天采區、排土場。

(1)采礦工業場區

16

該礦的采礦工業場地區是指為滿足礦山生產規模而修建的地面設施和場地。

主要包括700平碉口,730輔助斜井、768回風平碉、臨時廢石堆場、倉庫及炸

藥庫。采礦工業場地主要布置在700m平碉口附近。在700m平洞東側,由北向南

布置依次布置機修及倉庫、派班室、調度及辦公室、食堂、宿舍、鍋爐房等。另

在700m平嗣西側,由東向西依次布置空壓機室、變配電室、充電間等輔助設施。

在700m平碉口的西側設置臨時廢石堆場,整個服務年限內需堆放2X10V

廢石。廢石比重2.6t/m3,松散系數取1.6,沉降率取20%,堆場地形坡度為15。~

18°,堆場長度約75m,頂標高700nb底標高6851Tb總堆積高度15nb按廢石自

然安息角排放,最終坡面角為38°,廢石堆場頂寬約33m,底寬約52m,長度約

60m,最大堆高15.0m,可堆存廢石約2.IXlO'n?,滿足礦山堆存需求。

在700m"735m中段之間B線附近設輔助斜井,作為735m中段生產時人員、

材料等的運輸通道,兼作入風井巷道。輔助斜井整體上位于礦體下盤巖石移動界

線20m之外,方位角186°,傾角25°,井口、井底均設平車場。輔助斜井采用

三心拱斷面,凈規格:寬X高=2.5mX2.5m,井口段采用性支護。

768m平碉口布置在礦區中部8線附近的山坡上,平洞自礦體上盤進入,由

南向北掘進,穿過礦體后,下盤脈外巷道沿東西方向展布。768m中段石門(平

洞口至下盤脈外巷之間的巷道)作為全礦的主要通風巷道,兼做緊急安全出口。

本次變更對其按照I級保護,65。的巖石移動角,留設保護礦柱。768m平碉均

采用三心拱斷面,凈規格:寬X高=2.3mX2.3m,碉口須設洞門,碉口段采用鋼

筋股支護(厚度300mm),長度以通過風化層為宜(不少于20m)。目前768工

業場地只有768平碉口,以及平碉口處的空場地,可為未來礦山生產臨時堆積廢

石提供場地。

采礦工業場地內的倉庫為一處空場地,主要堆存礦山生產所需的必要物品。

倉庫西北部為礦山生產所需的炸藥庫。

2

采礦工業場區占地共3.87hmo

17

圖1—2700平碉口

圖1—3768平碉口

18

圖1—5700工業場地(二)

(2)選礦廠

選礦廠為采區金礦的配套設施,選礦廠選礦工藝為單一浮選,選礦流程為破

碎篩分、磨礦分級、浮選、脫水等作業工序。選別后的金礦尾礦排入尾礦庫堆存。

選礦流程為破碎、磨礦、重選、濃縮、過濾。選礦廠破碎和篩分順等高線橫向布

2

置,篩分至主廠房垂直等高線縱向布置。選礦廠共占地1.95hm0

19

圖17選礦廠(一)

圖1—7選礦廠(二)

20

(3)尾礦庫

尾礦庫庫址位于雙橋溝西側的無名溝內,選礦廠位于尾礦庫北側鄰溝山坡

上,直線距離750m。尾礦壩址處最低標高為646nb尾礦庫為傍山型,三面圍壩。

尾礦庫所在主溝谷嶺頂最大標高為859.4m,相對高差214.4m。主溝谷匯水面積

2.12km2,主溝谷全長2.38km.

設計尾礦庫最終堆積標高為656m,經計算,當尾礦堆積至最終標高656m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