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醫學鑒定 動物尸體剖檢規程(禽)_第1頁
動物醫學鑒定 動物尸體剖檢規程(禽)_第2頁
動物醫學鑒定 動物尸體剖檢規程(禽)_第3頁
動物醫學鑒定 動物尸體剖檢規程(禽)_第4頁
動物醫學鑒定 動物尸體剖檢規程(禽)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

點擊此處添加中國標準文獻分類號

團體標準

T/CVMAXXXXX—XXXX

動物醫學鑒定動物尸體剖檢規程(禽)

Veterinarymedicalidentification-necropsyprotocolforanimalcarcasses(poultry)

(征求意見稿)

XXXX-XX-XX發布XXXX-XX-XX實施

中國獸醫協會發布

T/CVMAXXXXX—XXXX

動物醫學鑒定動物尸體剖檢規程(禽)

1范圍

本文件規定了禽類尸體剖檢的場所、人員、剖檢原則、剖檢流程、剖檢記錄、生物安全處置等技術

的要求。

本文件適用于禽類尸體的剖檢。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

文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

《醫療廢物管理條例》

《病死及病害動物無害化處理技術規范》(農醫發〔2017〕25號

GB19489《實驗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GA/T147《法醫學尸體檢驗技術總則》

GA/T148《法醫病理學檢材提取、固定、包裝及送檢方法》

GA/T150《法醫學機械性窒息尸體檢驗規范》

GA/T167《法醫學中毒尸體檢驗規范》

GA/T168《法醫學機械性損傷尸體檢驗規范》

GA/T170《法醫學猝死尸體檢驗規范》

GA/T1198《法庭科學尸體檢驗照相規范》

3術語和定義

本文件沒有需要界定的術語和定義。

1

T/CVMAXXXXX—XXXX

4符號和縮略語

本文件沒有需要標注的符號和縮略語。

5尸體剖檢場所和人員要求

5.1尸體剖檢場所

剖檢場所應遠離人員或動物飼養密集區域。劃分為清洗區,準備區,污染區,不同功能區域應分開。

清洗區為剖檢人員進行器械清洗、消毒的區域;準備區為存放消毒器械、防護用品及工作人員穿戴防護

用品的區域;污染區為剖檢操作區域。

剖檢場所應具有剖檢臺的剖檢室、冷庫或冰箱;配備托盤、手術刀柄、刀片、手術剪、鑷子、骨鋸、

結扎針線等剖檢器械;防護服、膠鞋、口罩、面罩、帽子、手套、急救包等防護用品;以及消毒藥品、

尸體袋、紫外線消毒燈、噴霧消毒器、稱量器具、攝影器材等剖檢所需的其他物品。

5.2人員要求

5.2.1剖檢前準備工作

從事剖檢的人員應具有獸醫剖檢相關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經過專業的生物安全培訓。病理剖檢前

做好生物安全控制的預案,檢查需用的剖檢器械和防護用品是否備齊并根據實際情況采取科學合理的剖

檢方案和具體操作步驟。另外應做好人員分工,以便在剖檢過程中各盡其職,一般分為剖檢操作者、助

手和記錄人。

5.2.2防護要求

剖檢前應穿戴好防護服、口罩、帽子、手套和膠鞋等個人防護裝備方可進入剖檢操作區域,必要時

佩戴防護眼鏡或面罩;剖檢中應保證個人防護裝備的完好,如有破損應及時更換;剖檢完畢后依次脫掉

防護服、帽子、面罩、口罩、膠鞋、手套,將暴露面向內折放入醫療廢棄物包裝袋,然后按《醫療廢物

管理條例》的規定進行消毒處理。

6剖檢基本要求和原則

6.1風險評估

尸體剖檢前應了解動物的基本信息、流行病學、臨床癥狀和防治經過等基本情況,對可能攜帶的病

2

T/CVMAXXXXX—XXXX

原微生物進行風險評估,懷疑有重大動物疫病時應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的要求及時報告疫

情。

6.2剖檢要求

禽死亡后應在六小時內實施剖檢,對當天不能及時剖檢的尸體,應保存在4℃冰箱留待次日剖檢。

6.3剖檢原則

由表及里,先實質器官后腔性器官,臟器的剖檢順序應服從于剖檢的目的。在進行剖檢時,剖檢人

員應隨時將剖驗所見口述,記錄者可用筆錄或錄音術后再根據筆錄或錄音進行文字整理,必要時加以繪

圖說明損傷位置、形狀、大小和方向。

對有損傷或病變的器官,應充分暴露清楚后在原位進行拍照,切取后將臟器沖洗置于清潔背景上,

旁置比例尺并拍照,必要時進行特寫照相(如損傷或病變區域、管腔內異物、阻塞等)。對于某些損傷

(如皮膚咬痕、工具所致損傷等)應垂直拍取照片,便于比對鑒定。

7剖檢流程

7.1體表檢查

觀察禽的品種、性別、毛色、體重和營養狀況等,并對冠、皮膚、嗉囊、天然孔、腿、爪以及關節

等進行檢查(見附錄A)。

7.2體表消毒

將病死禽或處死禽放入消毒液中浸濕全部羽毛,洗去污物,以達到全面消毒的目的。

7.3尸體固定

尸體取背臥位姿勢,先將腹壁和大腿內側的皮膚切開,用力將兩大腿按下,使髖關節脫臼并將兩大

腿向外展開,從而固定尸體。

7.4檢查皮下組織

由泄殖腔沿腹下、胸下和頸下正中線至下頜間隙切開皮膚,跗關節皮膚環形切開,從跗關節切線沿

腿內側與體正中線做垂直切開,然后剝離皮膚,使整個胸腹及頸部的皮下組織和肌肉充分暴露,檢查皮

3

T/CVMAXXXXX—XXXX

下有無充血、出血、水腫等病變。

7.5體腔檢查

7.5.1暴露體腔

從泄殖腔至胸骨后端沿腹正中線切開腹壁,然后沿肋骨弓切開肌肉,暴露腹腔。從龍骨突兩側由后

向前剪開肌肉,并沿龍骨與肋骨間將兩側胸壁剪開,再用骨剪剪斷烏喙骨和鎖骨,然后握住胸骨向前上

方翻轉,切斷心臟和肝臟與胸骨的聯系及其周圍軟組織,暴露胸腔。

7.5.2觀察氣囊

暴露體腔后觀察氣囊是否渾濁,表面是否有滲出物。

7.5.3觀察體腔

檢查胸腹腔有無積液、滲出物和粘連等情況。

7.6臟器檢查

7.6.1心臟

檢查有無心包積液、纖維素性滲出物以及心包積液的數量和混濁度;檢查心臟有無出血、腫瘤、結

節、壞死、擴張等病變;打開心臟,觀察心內膜有無出血、壞死、結節等病變。

7.6.2肝臟

檢查肝臟大小、硬度、形狀和色澤,觀察有無出血、壞死、腫瘤等病變;檢查膽囊大小、膽囊粘膜

的變化情況;檢查膽汁顏色、膽汁充盈情況。

7.6.3脾臟

檢查脾臟的大小,觀察有無出血、壞死、腫瘤等病變。

7.6.4腎臟

由于腎臟位于脊椎深凹處,需要用鈍性剝離方法取出,然后檢查腎臟色澤變化,有無腫脹、出血、

尿酸鹽沉積、腫瘤等病變。

7.6.5胸腺

從背部的頸部剪開皮膚,露出胸腺,檢查胸腺有無出血、壞死、腫瘤等病變。

7.6.6胃

檢查腺胃有無穿孔等變化;剪開腺胃和肌胃,檢查腺胃、肌胃交界處有無出血以及腺胃粘膜有無出

血、腫瘤、潰瘍等病變;剝離肌胃的角質層,檢查肌胃有無出血、潰瘍等病變。

4

T/CVMAXXXXX—XXXX

7.6.7腸

依次剪開十二指腸和空腸,用剪刀背輕輕刮掉糞便,檢查腸粘膜有無出血、糜爛、潰瘍、壞死等病

變;剪開盲腸和盲腸扁桃體,檢查盲腸扁桃體有無腫脹、出血、潰瘍等病變;檢查盲腸內容物有無寄生

蟲、血液、干酪樣物等情況;剪開直腸,檢查直腸粘膜有無出血等病變。

7.6.8胰腺

檢查胰腺的形態、色澤,有無出血、腫脹、壞死、腫瘤等病變。

7.6.9生殖系統

檢查母禽卵泡有無充血、出血、萎縮等病變;檢查卵巢有無出血、腫瘤等病變;檢查輸卵管有無萎

縮、充血、出血、水腫等病變;檢查公禽睪丸有無腫脹、出血等病變。

7.6.10輸尿管

檢查輸尿管有無結石、尿酸鹽等情況。

7.6.11法氏囊

檢查法氏囊大小、色澤、囊內滲出物,有無出血、腫瘤等病變。

7.6.12泄殖腔

檢查泄殖腔有無出血、潰瘍等病變。

7.6.13口腔

用骨剪沿喙角剪開口腔,將舌、食管、嗦囊從頸部剝離下來,觀察口腔、上顎粘膜、舌粘膜有無結

節、假膜、潰瘍等病變。

7.6.14鼻腔

從鼻孔上方切斷喙,露出鼻腔,用手輕輕壓迫,觀察鼻腔、眶下竇以及鼻腔內有無粘液、干酪樣物,

粘膜是否充血、出血等病變。

7.6.15喉氣管、食管和嗉囊

沿喉頭剪開喉氣管,檢查喉氣管粘膜有無出血、粘液、血凝塊、纖維素性滲出等病變;剪開食管和

嗉囊,檢查食管和素囔粘膜表面有無假膜、潰瘍、結節、出血等病變。

7.6.16肺臟

剪開一側肋骨和胸骨及其附著的肌肉組織,露出支氣管和肺臟,觀察支氣管有無栓塞和肺臟有無充

血、出血、結節、腫瘤等病變。

7.6.17腦

5

T/CVMAXXXXX—XXXX

用剪刀剝離頭部皮膚,再剪除顱頂骨,露出腦膜,檢查腦膜有無充血、出血等病變;剝離腦膜,檢

查腦組織表面有無水腫、出血、壞死灶等病變。

7.6.18坐骨神經

剪開大腿內側肌肉,分離兩側的坐骨神經,檢查坐骨神經的粗細情況。

7.6.19跗關節

檢查跗關節有無腫脹。剪開跗關節,檢查跗關節積液的數量和混濁度等情況。

8樣本的采集、保存和送檢

8.1樣本采集

對于病料樣本進行采集時,要遵循一定的原則。比如對于病變臟器組織的采集,應該采集交界處組

織。采集順序要遵循先實質臟器、后腔腸等臟器的順序。在對病料進行采集之前,還應該根據臨床癥狀

或剖檢情況來進行判斷,初步確定要采集哪些組織病料。在對病料進行采集的過程中,要做好相應記錄

工作,并填寫采樣信息(樣品編號、所采樣品名稱、樣品所屬動物的種類及日齡、所采集樣品的數量、

動物免疫情況等)。采集的樣品需要選擇合適的容器進行包裝,在所采樣品包裝的過程中,首先要貼上

標簽,標明是何種樣品,盡可能做到容器完好,既不能打碎,也不能夠有樣品遺漏在容器內。如采集血液,

所使用的注射器及試管要保持清潔且干燥、無菌。對于血液采集的全過程都應該要做到無菌、嚴格貫徹

實施無菌化操作。血液采集即將開始時,要使用酒精棉來對相應的被采集部位進行嚴格消毒。常見采血

方式為靜脈采血、心臟采血。

8.2樣本的保存與送檢

8.2.1剖檢提取的血液、尿液、肝臟、膽囊、胃內容物等樣品,最好用無毒的且有內塞的新廣口瓶裝,

在封口部位加密封條,樣品容器上貼詳細標簽。

8.2.2所有剖檢得到的樣品應在冰箱內保存,盡量不往檢材中加任何防腐劑。

8.2.3所有剖檢得到的樣品如不能及時檢驗或送檢,應放在-20℃以下的低溫冰箱中貯存。

8.2.4所有剖檢得到的樣品運送要確保送檢檢材不腐敗變質,可用干冰保存運檢。

9剖檢記錄

6

T/CVMAXXXXX—XXXX

記錄應如實反映尸體的病理變化,書寫規范,完整詳細,真實可靠、展示每一器官病變的特殊性。

對主要病變和用文字難以描述的病變,可采用圖像記錄方式,記錄的順序與剖檢順序相同。填寫《尸體

剖檢記錄表》(見附錄B),其中剖檢病變記錄符合“病變的描述規范”(見附錄C)。剖檢完畢,記錄

人員和剖檢人員在記錄表上簽名,填寫剖檢日期。

10剖檢的生物安全處置

10.1物品的消毒

應用消毒液浸泡重復使用的物品,用清水漂洗后進行滅菌消毒。一次性使用物品、剖檢后產生的廢

棄物應裝入專用的醫療廢棄物包裝袋,按《醫療廢物管理條例》的規定消毒、處理。應使用紫外照射或

酒精棉擦拭對不能用于浸泡消毒的物品進行消毒。

10.2剖檢場所的生物安全防護

人員離開后開啟紫外線、或噴灑和熏蒸等方式對剖檢場所進行消毒。尸體剖檢過程中,應隨時用消

毒液噴灑地面和墻面,以保持污染區環境中消毒液的濃度。剖檢后,應對剖檢間進行噴灑消毒,重點消

毒剖檢臺、地面等操作區域。

10.3剖檢人員的防護

剖檢人員剖檢完后應換衣消毒,特別應注意鞋底的消毒。

10.4污水的處理

尸體剖檢過程中的沖洗用水,應集中回收于消毒池,添加消毒藥品進行消毒處理。應用脫脂棉吸干

動物尸體的血液、體腔積液等液體廢棄物或沖洗入專用消毒池中,嚴禁直接排入下水道。

10.5尸體、組織的處理

應對剖檢產生的尸體、組織等送無害化處理部門進行無害化處理或深埋、焚燒。遵守《病死及病害

動物無害化處理技術規范》的規定。

A

7

T/CVMAXXXXX—XXXX

A

附錄A

(規范性附錄)

體表檢查

A.1禽冠:檢查禽冠的色澤變化,有無腫脹、潰爛等病變。

A.2皮膚:檢查皮膚色澤,皮膚有無瘀血、出血、腫塊、結痂、脫毛等病變,皮膚毛囊有無腫脹、結

節等病變。

A.3嗉囊:觸診檢查嗉囊的充盈情況。

A.4天然孔:檢查口、鼻、眼、泄殖腔等分泌物的顏色、性狀等;檢查可視粘膜的色澤,可視粘膜有

無充血、瘀血、出血、貧血、假膜等病變;檢查泄殖腔周圍的羽毛糞便污染情況。

A.5腿、爪、關節:檢查腿、爪、關節有無腫脹、扭曲、粗大、變形、出血、潰瘍等病變。

A.6營養狀況:檢查體況是否消瘦、營養不良等。

8

T/CVMAXXXXX—XXXX

附錄B

(資料性附錄)

尸體剖檢記錄表

記錄號:剖檢地點:

單位名稱電話

地址日齡

品種性別

體重發病日期年月日

其他

流行病學

免疫情況

用藥情況

臨床癥狀

采樣情況

剖檢病變

初步診斷

剖檢人員:剖檢時間:年月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