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1412-2011-中國對蝦增殖放流效果評估技術規程-河北省_第1頁
DB13-T1412-2011-中國對蝦增殖放流效果評估技術規程-河北省_第2頁
DB13-T1412-2011-中國對蝦增殖放流效果評估技術規程-河北省_第3頁
DB13-T1412-2011-中國對蝦增殖放流效果評估技術規程-河北省_第4頁
DB13-T1412-2011-中國對蝦增殖放流效果評估技術規程-河北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65.150B50DB13河北省地方標準DB13/T1412—2011中國對蝦增殖放流效果評估技術規程河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發布DB13/T1412—2011前言本標準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本標準由河北省水產局提出。本標準起草單位:河北省水產研究所。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周軍、許玉甫、李怡群、張海鵬、高文斌。IDB13/T1412—2011中國對蝦增殖放流效果評估技術規程1范圍本標準規定了中國對蝦[Fenneropenaeuschinensis(Osbeck,1765)]增殖放流效果評估的原則、程序、內容及方法。本標準適用于中國對蝦增殖放流效果評估。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12763.2—2007海洋調查規范第2部分:海洋水文觀測GB/T12763.6—2007海洋調查規范第6部分:海洋生物調查GB/T12763.8—2007海洋調查規范第8部分:海洋地質地球物理調查3效果評估原則遵循科學、公正、客觀、真實的原則,保證評估工作的獨立性,排除非技術人為因素的影響。自然中國對蝦數量分布、敵害生物類組成及數量分布、放流海域的水溫、鹽度和底質。根據放流點所處海域的地理位置、調查范圍和中國對蝦的分布特點,采用均勻或梯度定點法布設調查站點。4.4.1自然對蝦及敵害生物取樣每站拖曳時間為0.5h,在到站前1nmile處放網,拖速控制在2nmile/h~3nmile/h。拖網時間計算從拖網曳綱停止投放和拖網著底,曳綱拉緊受力時(拖網開始時間)起至起網絞車開始收曳綱時(拖網1DB13/T1412—2011結束時間)止。調查應在白天進行,風力小于5級。調查網具為單船有翼單囊拖網(160m×80.44m/34.6m)。4.4.2資源密度計算資源密度(尾數和重量)按式(1)計算:D=C/qa…………………(1)式中:22D——漁業資源密度,單位為尾每平方千米(ind/Km)或千克每平方千米(Kg/Km);C——平均每小時拖網漁獲量,單位為尾每網每小時(ind/網.h)或千克/網.小時(Kg/網.h);a——每小時網具取樣面積,單位為平方千米每網每小時(Km/網.h);2q——網具捕獲率,取值范圍為0~1。4.4.3資源現存量計算資源現存量按式(2)計算:n∑N=DiAii=1,2,3LL……………(2)i=1式中:N——整個調查區漁業資源現存資源量,單位為千克(kg)或尾數(ind);Di——第i個調查海域的資源密度,單位為尾每平方千米(ind/Km)或千克每平方千米(Kg/Km);2中國對蝦放流后的數量變動、中國對蝦放流后的分布情況及移動規律、中國對蝦放流后的生長情況及開捕前中國對蝦數量變動。共進行3次跟蹤調查。第一次跟蹤調查時間為放流后10d~15d左右;第二次跟蹤調查時間為八月初。1m以下水深用手推網,手推網調查的走向與岸平行,每站推網100m。1m以上水深用密目扒拉網,扒拉網主尺度為22.40m×6.36m(3.00m),每站拖15min,船速2.0節。2DB13/T1412—20115.4.2第二、三次跟蹤調查調查方法同4.4.1。6樣品采集及漁獲物分析樣品采集及漁獲物分析應符合GB/T12763.6—2007、GB/T12763.2—2007、GB/T12763.8—2007的規定。分別測定雌蝦、雄蝦的體長、體重,計算雌雄比例,求加權平均體長和體重。7資料整理資料整理應符合GB/T12763.6—2007的規定。根據資料整理結果,利用ArcGIS9.3軟件繪制中國對蝦生物量及密度分布圖。8社會調查8.18.2調查區域河北省沿海地區。調查對象漁民、漁業協會、水產經銷商、漁業主管部門等。調查內容包括中國對蝦捕撈生產規模、捕撈船只數量、網具類型及數量、作業方式、作業海區、作業時間、單船產量、產值及成本等。調查方法:按主要作業方式的漁船數量的2%選取樣本船,發放生產情況記錄表(見附錄A)及生產成本統計表(見附錄B),由船長按要求填寫;走訪漁民、漁業協會、水產經銷商和漁業主管部門,了解中國對蝦市場價格、成交數量、捕撈生產從業人員及相關行業發展等情況。調查內容包括中國對蝦放流時間、放流地點、放流數量、放流規格、放流投入等。調查方法:走訪增殖放流的回捕率是指捕撈的放流數量與放流苗種數量的比值,用百分數表示。回捕率按式(3)N=n1n2×100%………(3)N——回捕率(%);3DB13/T1412—2011n1——捕獲放流數量,單位為尾(ind);n2——放流苗種數量,單位為尾(ind)。投入產出比按式(4)計算:R=K/IN=1/NK=(K1+K2+K3);IN=M×C……………(4)式中:R——投入產出比;K——投入總額,單位為萬元;IN——產出總額,單位為萬元;K1——苗種費,單位為萬元;K2——管理費,單位為萬元;K3——捕撈成本,單位為萬元;M——放流中國對蝦產量,單位為噸(t);C——中國對蝦價格,單位為萬元每噸(萬元/t);N=IN/K,N值越大,說明效益越好。9.2生態效益生態效益主要是通過增殖放流增加自然中國對蝦補充群體的數量,在增加捕撈產量的同時,適當增大繁殖群體的規模,用補充量表示。Rt=N?n………(5)中國對蝦增殖放流的社會效益評估主要用對比分析法。通過中國對蝦增殖放流前后漁民增收情況、增殖與捕撈從業人口情況、相關行業發展情況等對比分析,并結合所做的滿意度調查,分析中國對蝦增殖放流的社會效益。4DB13/T1412—2011AA附錄A(資料性附錄)中國對蝦樣本船生產情況記錄表樣本船名稱:船主姓名:船主聯系方式:捕撈地點中國對蝦產量網具類型作業方式作業網具數量作業調查船名捕撈日期緯度重量尾數(個)(kg)經度(E)起止時間(N)單位:5DB13/T1412—2011BB附錄B(資料性附錄)中國對蝦捕撈成本調查表被訪者姓名:聯系電話:職業:船員工資柴油費用生產材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