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臨沂市2024屆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擬考試語文試題_第1頁
山東省臨沂市2024屆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擬考試語文試題_第2頁
山東省臨沂市2024屆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擬考試語文試題_第3頁
山東省臨沂市2024屆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擬考試語文試題_第4頁
山東省臨沂市2024屆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擬考試語文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山東省臨沂市2024屆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擬考試語文試題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材料一:除了講求實用以外,我們還要有一種為學問而學問的興趣,為真理而真理的態度。邏輯就它的本身說,是一種純粹科學。邏輯之學,自亞里士多德軔創以來,經過中世紀,到九十余年前,一直是在冬眠狀態之下。而自十九世紀中葉波勒等人重新研究以來,突飛猛進,與純數學合流。由于晚近邏輯發展之突飛猛進,引起數學對于其本身的種種根本問題之檢討與改進。寫文運思而依照邏輯方式,是一件頗不易辦到的事,好比在這個世界上,全然健康的人也不多見。很少人能說他的運思為文全然無邏輯上的毛病,即使是邏輯專家,也不能完全辦到這一點。邏輯訓練,除了積極方面可能助長我們的推論能力以外,在消極方面可以多少防止錯誤的推論,而且可以直接或間接幫助我們免除種種常見的謬誤。(摘編自殷海光《邏輯新引》)材料二:稻草人謬誤是指在論辯過程中通過歪曲對方來反駁對方,或者通過把某種極端荒謬的觀點強加給對方來丑化對方的詭辯手法。就像樹起一個稻草人做靶子,并自欺欺人地以為:打倒了這個稻草人,也就打倒了對方。歪曲對方觀點的重要手法有夸張、概括、限制、引申、簡化、省略、虛構,等等。例如,無政府主義者故意把馬克思主義的一個重要論點“人們的經濟地位決定人們的意識”,歪曲為“吃飯決定思想體系”,并對這個荒謬的論點大加攻擊。有人駁斥了這一偷換論題的詭辯手法:【甲】“究竟何時、何地、在哪個行星上,有哪個馬克思說過'吃飯決定思想體系'呢?【乙】為什么你們沒有從馬克思著作中引出一句話或一個字來證實你們的這種論調呢?誠然,馬克思說過,人們的經濟地位決定人們的意識,決定人們的思想,【丙】可是誰向你們說過吃飯和經濟地位是同一種東西呢?難道你們不知道,像吃飯這樣的生理現象是與人們的經濟地位這種社會現象根本不同的嗎?【丁】如果說人們的經濟地位等同于吃飯,那么有錢人就不買書不看報只是當個飯桶嘍?”稻草人謬誤的另一種表現形式是避強就弱、避重就輕、避實就虛,即論敵本來為自己的觀點提出了很多論據,在反駁時,卻避開對方所提出的那些強有力的、重要的、實實在在的論據,而專挑那些比較弱的、不太重要的、虛的論據展開反擊。這也等于歪曲了對方,故意把對方弱化為稻草人。不過,無論在邏輯上還是在人們的心理上,稻草人謬誤都是不管用的。因為批判的態度應該是科學的態度:在批判對方時,在與對方論戰時,每個人都有義務忠實地轉達對方的觀點,并在此基礎上展開論戰,這是邏輯的要求,也是道德的要求!(摘編自陳波《邏輯學十五講》)材料三:在現實生活中,經常出現對他人的觀點進行轉述的情況,例如,評論家說:“我不喜歡這本書。也許在行至孤島的情況下,沒有了別的書,我才會喜歡它。”出版商轉述為:“評論家說即使在行至孤島的情況,他仍然喜歡它。”從這一案例中可以看出,評論家的原意是“不喜歡這本書”,而出版商則將其扭曲為“喜歡這本書”,但出版商并沒有對評論家的觀點進行攻擊,可見,扭曲的目的顯然不是為了使得評論家的觀點更容易被攻擊,而是出于另一種私利——書本銷量更好。那么,它屬于什么謬誤呢?在《扭曲語境:對承諾的操縱》一文中,作者沃爾頓和馬卡紐認為這是一種欺騙性的引用謬誤。“為了理解在對話中,錯誤的引用作為一種欺騙策略的謬誤,有必要研究引語作為一種常見的工具在論證中使用。”他們首先對“引用”進行了討論,認為引用作為論辯的一種策略有支持和對抗兩種形式。其中,支持策略是指利用引用來支持自己,增加自己立場的可信度,而對抗策略則是利用引用來攻擊對手,降低對方立場的可信度。沃爾頓和馬卡紐基于對多種引用實例的分析,總結了三種引用謬誤,總的來說可以分為兩大類:改變原文和改變語境。其中,改變原文包括錯誤引用和選擇性引用,錯誤引用謬誤即對原文的改寫,選擇性引用則是對原文的省略;改變語境是指扭曲語境謬誤。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改變原文類謬誤,會通過對原文的改寫或省略而造成語境的改變,即改變原文的引用謬誤與改變語境的引用謬誤存在交叉情況。在同一謬誤中,可能既存在改寫又存在省略,如上例中,既省略了“沒有了別的書”,也對原句進行了調整,改變了原句的意思,屬于引用的支持策略。但是,“引用”本身并不是說要對原文不做一絲改動,有些對原文的省略、改寫并不會改變原文的意思,而引用謬誤之所以是謬誤,關鍵就在于其在引用中改變了原文的意思。如上文提及,引用謬誤不同于稻草人謬誤:一是,稻草人謬誤是對對方觀點的扭曲,而引用謬誤可以是對任何人的任何話語的扭曲;二是,稻草人謬誤是利用扭曲攻擊對方,而引用謬誤還可以利用扭曲支持自己的論證。但兩者之間又存在聯系,引用謬誤可以作為稻草人謬誤的手段,幫助完成“扭曲”任務。結合引用謬誤的不同類型,我們發現省略原文、改寫原文和改變語境構成了稻草人謬誤中的三種主要扭曲手段并由此產生了豐富多樣的稻草人謬誤。(摘編自金立、孫玥《稻草人謬誤的性質與類型探析》)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梳理,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2.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分析和評價,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材料一提到數學是為了介紹邏輯學在發展中取得的進展,舉寫文運思的例子則是為了說明邏輯錯誤很難避免并以此引出邏輯訓練的意義。B.材料二第三段“這也等于”中的“也”字很嚴謹,說明“避強就弱”等與歪曲對方觀點雖然屬于稻草人謬誤不同的表現形式,但本質上是相同的。C.材料三為了達到講清引用謬誤類型的最終目的,先以具體案例引人,然后介紹了引用的類型,在此基礎上又對不同概念進行了層層的比較。D.材料一總體上談邏輯的重要性,材料二和材料三則深人具體論述了對稻草人謬誤的認識,這些認識從一定意義上可印證材料一的有關觀點。3.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3分)A.材料一以“冬眠狀態”比喻邏輯學在其發展中經歷的長時間停滯,這說明了在波勒等人重新研究以前,沒有人關注或研究過相關的學問。B.批判的態度應該是一種為真理而真理的科學態度,論戰雙方要客觀呈現彼此觀點,摒棄個人主觀情感,將邏輯的要求置放在道德的要求之上。C.改變原文可能會出現引用謬誤,這種謬誤還會存在與改變語境的引用謬誤相交叉的情況;但并不是改寫了原文,就一定會出現引用謬誤。D.既然引用謬誤可以作為稻草人謬誤的手段,幫助完成扭曲任務,那么,理論上可以依據引用謬誤的類型,劃分出稻草人謬誤的所有具體類型。4.材料二畫線部分是對無政府主義者的駁斥,其中使用了歸謬法的一項是(3分)A.甲

B.乙

C.丙

D.丁5.《孟子·滕文公下》:“楊氏為我,是無君也;墨氏兼愛,是無父也。”孟子對楊朱、墨翟兩人觀點的批評,均存在邏輯謬誤,請結合材料二簡要分析。(6分)(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7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莫姜認夫【注】葉廣芩那是一個炎熱的夏日,母親和父親去聽戲了,戲名是《鴻鸞禧》,沒帶我去。《鴻鸞禧》就是《豆汁記》,是荀慧生演的。慧生是京劇四大名旦之一,不能去看損失實在是大,心里就很不痛快。坐在廊下,托著腮,看著移動的日影,百無聊賴地發呆。莫姜給我端來一碗酸梅湯,對我說,女孩兒家家的,不能托腮。我問怎的不能托腮,莫姜說就是不能托。莫姜這樣地“教訓”我,都是在母親不在的時候,當著我的母親,她絕不會說我的任何不是,背過母親,她會些許露出一點兒對我的親近,但也是極有分寸。莫姜的酸梅湯在冰桶里冰過了,泛著桂花的香味,喝一口,全身通泰,美!烏梅是我從西口“達仁堂”藥鋪買來的,桂花醬是院里桂花腌制的,兩樣東西混到一起竟然達到了如此美妙的效果。炎炎的盛夏,冰涼的酸梅湯,沉沉的四合院,干凈利落的老太太莫姜,成了我永難失卻的記憶。我給莫姜講述父母去看的《豆汁記》,莫姜說她看過,是筱翠花演的金玉奴,筱翠花扮相很美,踩著蹺,婀娜多姿的。我問莫姜在哪兒看的筱翠花,莫姜閉了嘴,再不回應。莫姜進廚房了,我在院里扭扭捏捏地學唱金玉奴,“人生在天地間原有俊丑,富與貴貧與賤何必憂愁”,我覺著自己唱得不錯,身段也好,將來如果不做廚子就去當戲子,這兩個職業都是我的至愛。二門里晃晃悠悠進來個老頭兒,衣衫襤褸,落魄不堪,老頭兒后頭跟著個半大小子,趿拉著張開嘴的鞋,穿著大褲衩子,兩人一樣的臟臭,一樣的齷齪。我問他們找誰,老頭兒說找姓譚的。我說這兒沒姓譚的,他說他打聽半個多月了,就是這兒。小子接茬兒說,沒錯,就是這兒!莫姜聽到院里的說話聲,破例從廚房走出來,站在東廊下,定定地看著來人,老頭兒也一動不動地看著莫姜,站了半天,誰也沒說話。突然,莫姜哇的一聲哭了,蹲在地上用手捂著臉。老頭兒有些慌亂,一雙污臟的手使勁兒地抓捏褲子,木訥地說,我對不住你……莫姜。莫姜說,你還活著?還活著……我問老頭兒是誰,老頭兒說他是劉成貴。我說,你不是死了嗎?劉成貴說,我活著跟死也差不多了。我說,你把莫姜賣了,莫姜現在跟你一點兒關系都沒有,還來找她干什么?劉成貴說,我錯了……莫姜臉色白得像紙。我問莫姜,這老頭兒果真是劉成貴,莫姜點點頭。“死去”的人又復活了,這事變得有點兒復雜,我一時不知怎么辦才好。劉成貴氣力有些不支,挪了幾步坐在臺階上,看見我那碗沒喝完的酸梅湯,問我他能不能喝,我沒言語。他許是渴得很了,還是端起來喝了,喝完說,烏梅是藥鋪買的,一股黨參黃芪味兒,桂花不能用蜜漬,得用綿白糖。不愧是大廚。半天,莫姜緩過勁兒來了,問劉成貴有什么打算。劉成貴說他現在這副模樣還能有什么打算,兜里沒錢,身上有病,除了莫姜,他再沒別的親人了。莫姜說,回來也好,咱們好好過日子,有我一口就有你一口。我說,莫姜,你可想好了,他是只狼!莫姜含著眼淚對我說,您說我能怎么著呢,攤上這么一個男人。劉成貴說,我們是敬懿太妃指的婚,名正言順的。我說,呸,去你的太妃吧,坑人不淺!我們說話的時候,那個半大小子就在院里轉,看著敞亮的北屋說,爸,咱們今天就住這兒吧?莫姜說這里是住不得的,這兒是葉四爺府上,四爺和太太馬上就回來了,有話到外面去說。小子不聽,索性在父親的躺椅上躺了下來,搖來搖去,把椅子弄得嘎吱嘎吱響。小子對莫姜說,你住哪兒我爸就住哪兒,我爸住哪兒,我就住哪兒。我問這個無恥的小子是誰,小子說他是劉成貴的兒子,按規矩,他應該管莫姜叫娘。莫姜有些手足無措,劉成貴解釋說小子叫劉來福,他娘姓衛,死了。我不知這出戲該怎么往下演。太陽西沉,是散下午戲的時候了,父母親馬上就要回來了。莫姜臉憋得通紅,轉了幾個圈說做下人的,不能給主家兒添亂,只要出去,怎么著都好說。小子大大咧咧地說,我們要吃的住的,穿的戴的,使的用的……又補充說,住的不能窄憋,穿的不能寒磣,吃的不能湊合。我看出來了,這小子年紀不大,是個混混兒,無賴。我說,你真不要臉!小子現在成了主角,眉毛一挑說,這是我們家自己的事。劉成貴說,現在能有碗荷葉粥喝最好,就八珍鴨舌,解饑又下火。一切好像倒過來了,好像是莫姜虧了他們,欠了他們,讓他們受苦受難了,在他們面前,莫姜得贖罪。好不容易,莫姜帶著劉成貴走了。父母的晚飯是我給做的。父母到家時,飯菜已經擺到桌上了。父親在飯桌上大贊荀慧生的《豆汁記》改得好。原來的《豆汁記》是以大團圓結尾,即金玉奴被林大人從江中救起,以義女名分許配莫稽,洞房中一通棒打后,夫妻和好。經荀慧生一改,變成了洞房內一通棒打,將莫稽以忘恩負義、害人性命的罪名撤職查辦,以金玉奴“多謝義父為我報仇雪恨,回家去勤操勞做針業,我侍奉爹尊"結束。既善惡有報,又出了氣。【注】《莫姜認夫》選自小說《豆汁記》,題目為編者所加。小說《豆汁記》以舊時老北京為背景,講述了女仆莫姜的故事。6.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3分)A.莫姜做的酸梅湯讓“我”喝“美”了,可見她廚藝很好,不過劉成貴廚藝應在莫姜之上。B.莫姜對自己看《豆汁記》的地點,閉嘴“再不回應”,暗示她與“我"之間有一定隔閡。C.劉來福言語輕浮,一副無賴做派;面對“我"指責時“眉毛一挑”,又滿是俏皮和機敏。D.父親對荀慧生演的《豆汁記》大加贊賞,這主要是因為“荀慧生是京劇四大名旦之一”。7.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文中畫線句的主語部分,結構整齊又有字數變化,加之逗號的巧妙使用,使語言的節奏更為舒緩,蘊含了“我”的懷念之情。B.莫姜“破例從廚房走出來”,“破例”一詞既暗示了主人不在時她可以靈活處事,又表現出她對“我”獨自與陌生人交流的擔憂。C.以“我”作為故事的講述者和見證者,既烘托了主要人物形象,也串聯了情節,這樣寫使讀者產生了一種真實、親切的感覺。D.同是舊社會里的女性形象,莫姜與《祝福》中的祥林嫂、《雷雨》中的四鳳,在身份上有相近之處,性格上則有較明顯差異。8.見面過程中,莫姜與劉成貴的心理有著不同的反應,請簡要概括并分析原因。(5分)9.文中多次出現京劇《豆汁記》,這是富有意蘊的構思,請結合小說談談你的理解。(6分)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材料一:中行穆子①帥師伐狄,圍鼓②。鼓人或請以城叛,穆子不受。軍吏曰:“可無勞師而得城,子何不為?”穆子曰:“非事君之禮也。夫以城來者,必將求利于我。夫守而二心,奸之大者也。賞善罰奸,國之憲法也。許而弗予,失吾信也;若其予之,賞大奸也。奸而盈祿,善將若何?且夫狄之憾者以城來盈愿,晉豈其無?是我以鼓教吾邊鄙貳也。夫事君者,量力而進,不能則退,不以安賈貳。"令軍吏呼城,儆將攻之,未傅而鼓降。中行伯既克鼓,以鼓子苑支來。令鼓人各復其所,非僚勿從。鼓子之臣曰夙沙釐,以其孥行。軍吏執之,辭曰:“我君是事非事土也名曰君臣豈曰土臣?今君實遷,臣何賴于鼓?”穆子召之,曰:“鼓有君矣,爾心事君,吾定而祿爵。”對曰:“臣委質于狄之鼓,未委質于晉之鼓也。臣聞之:‘委質為臣,無有二心。’委質而策死,古之法也。君有烈名,臣無叛質。敢即私利以煩司寇而亂舊法,其若不虞何!”穆子嘆而謂其左右曰:“吾何德之務而有是臣也?”乃使行。既獻,言于公,與鼓子田于河陰,使夙沙釐相之。(節選自《國語·晉語》)材料二:中行穆子帥師伐狄,圍鼓。鼓人或請以城叛,穆子不受,曰:“夫以城來者,必將求利于我。夫守而二心,奸之大者也。”非曰;城之叛而歸己者有三,有逃暴而附德者,有力屈而愛死者,有反常以求利者。逃暴而附德者休之,曰德能致之也;力屈而愛死者,與之以不死,曰力能加之也。皆受之。反常以求利者,德力無及焉,君子不受也。穆子曰:“夫以城來者,必將求利于我。”是焉知非向之二者耶?(節選自柳宗元《非國語·圍鼓》)【注】①中行穆子,即中行伯,春秋后期晉國名將,晉頃公時率軍圍攻鼓國。②鼓,春秋時鼓子國。10.材料一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我君A是B事C非D事E土也F名曰G君臣H豈曰I土臣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克,攻下、戰勝,與成語“靡不有初,鮮克有終”中的“克”含義相同。B.河陰,黃河南岸之地,姚鼐《登泰山記》“其陰,濟水東流”則表明濟水在泰山北面。C.愛,吝惜,與賈誼《過秦論》“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中的“愛”含義相同。D.休,賜福、獎勵,與魏征《諫太宗十思疏》“永保無疆之休”中的“休”含義不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中行穆子率領軍隊討伐狄人,包圍了鼓國,鼓國有人請求獻城投降,穆子卻不接受,他認為對方擔負守城的任務卻懷有二心,這是最奸滑的。B.中行穆子認為奸邪之人獲利會讓善良的人心理不平,而狄人對獻城投降卻被拒感到很遺憾,晉國也有人認為拒絕敵人投降并不利于國家穩定。C.夙沙釐忠心耿耿,堅持只要委身為臣屬就不能有二心的信條,認為至死也不能改變。中行穆子高度認可他的忠義之舉,向晉頃公舉薦了他。D.材料一記述了中行伯拒絕鼓人投降的史實;材料二對中行伯的做法持批判態度,主張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請降者應分不同情況區別對待。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1)鼓有君矣,爾心事君,吾定而祿爵。(2)穆子嘆而謂其左右曰:“吾何德之務而有是臣也?”14.有人認為,柳宗元借《非國語·圍鼓》委婉批評了朝廷對藩鎮割據勢力“務為姑息”的政策。請結合材料二談談你對這一觀點的理解。(3分)(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兩首唐詩,完成15~16題。休假日訪王侍御不遇韋應物九日馳驅一日閑,尋君不遇又空還。怪來①詩思清入骨,門對寒流雪滿山。晚出尋人不遇白居易籃輿不乘乘晚涼,相尋不遇亦無妨。輕衣穩馬槐陰下,自要閑行一兩坊。【注】①怪來:難怪、怪不得。15.下列對這兩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韋詩用“九日”與“一日”、“驅馳”與“閑”對舉,表現出忙里偷閑的難得與愉悅。B.韋詩“又”字表明詩人并非首次拜訪王侍御;寒流和雪山意象,看似凄冷實則不然。C.“乘晚涼”意為乘坐著夜晚的涼風,與不乘籃與形成對照,突出了詩人的閑適之情。D.白詩寫詩人在槐蔭之下刻意放慢了騎馬的速度,想要悠然漫步來享受一兩坊路程。16.尋友人不遇難免失落,但兩詩中詩人一掃失落之情的原因不同,請簡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張孝祥《念奴嬌·過洞庭》中,“

”化用了蘇東坡的“今夕是何年”,表現出豪放坦蕩的志士胸懷。(2)歸有光《項脊軒志》寫東家的狗對著西家叫,又寫“

”表現了分家后的凌亂。(3)小剛寫了一篇題為“聽雨”的文章讓莫老師批閱,莫老師建議可在文中引用一些與之相關的古詩詞,如:“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題。(20分)用典,借古說今,文言中常用,當然是因為這樣表達有好處,好處大致有以下五個方面一是引古可以加重意思的分量。因為所引古事古語幾乎都是名人之事、名人之言,甚至圣賢之事、圣賢之言,其正確性是不容置疑的,文中用了,就會有更大的說服力量。如

,引用老子“五音令人耳不聰,五色令人目不明”的話,比說自己認為如何如何,似乎力量就大得多。二是表達一個意思時,引用大家熟悉的古事古語常常比用自己的話省力。如形容黃憲人品的高不可及,引用古語“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原是形容孔子的),可輕而易舉達到效果;如果不引用而以事實描述,

。三是用典可以簡馭繁,就是用較少的詞語表達較多的意思。如形容文人貧困,引用“室唯四壁”,只用四個字,所表達的除窮以外,還有才學像司馬相如,將來必成大名的意思。在用典的一些好處里,這以簡馭繁的好處分量最重,力量最大,它常常使為文的人不能不用。這種強制性最明顯地表現在作詩方面,古詩詞字數往往有限制,有時還要講究格律,表意還要豐富,不用典就不容易輕松地寫出來,如孟浩然《宴梅道士山房》中“忽逢青鳥使,邀入赤松家”一聯就是這樣。四是用典可喚起聯想,讓意思顯得更形象生動。比如,如果以“驚鴻”來代美麗的婦女,熟悉《洛神賦》的人自然會想到洛神的美,這表達的效果比說一個美女就好多了。五是用典

。通常表難言之意或難寫之情,也就是不好直說的話,盡可以用典故表示。如《資治通鑒》記淝水之戰,符堅大軍南下,謝安故作鎮靜,桓沖很憂慮,說:“天下事已可知,吾其左衽矣!”“左衽"是用典(出于《論語·憲問》),等于說我要當亡國奴了。“亡國”的話當然不好明說,但用了典故就委婉多了。18.下列選項中的“就”,與文中加點的“就”用法一致的一項是(3分)A.大孩子就放在周公館B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