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昆山市新鎮中學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歷史卷(滿分50分,時間50分鐘)一、選擇題(共24題,每題1分,共24分。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1.小唐同學繪制了如圖“朝代更替”示意圖,與①處相關的是()A.罷黜百家,興辦太學 B.南下滅陳,統一全國 C.政權更迭,動蕩不安 D.前期繁盛,后期割據2.隋朝末年,許多老百姓為逃避徭役和兵役,被迫采用斷手斷足的方式,時稱“福手福足”。起義軍在發布的檄文中,痛斥隋煬帝:“罄南山之竹,書罪無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對上述史事評價正確的是()A.隋文帝勵精圖治使隋朝的國力強盛 B.科舉制度提高官僚隊伍的文化素質 C.隋煬帝的殘暴統治加劇了社會矛盾 D.大運河的開鑿貫通加強了南北聯系3.《百家講壇》中在介紹隋朝最重要的貢獻時曾評價道:“可以毫不夸張地講,隋文帝也罷,隋朝也罷,一半的功業就在于此。”該貢獻是指()A.創立分科考試制度 B.結束分裂實現統一 C.創立中央集權制度 D.開鑿了南北大運河4.有學者指出,隋唐時期皇權再度高漲,統治者認為想要將地方大族的優秀分子吸收到國家體制內,最有效且持久的手段就是科舉制度。該學者認為,隋唐時期科舉制是為了()A.強化皇權需要 B.推動教育發展 C.促進社會階層流動 D.打擊世家大族勢力5.唐玄宗統治后期,貪圖享樂,不理政事,最終導致安史之亂,這場叛亂的敘述正確的是()①是唐朝國勢由盛轉衰的轉折點②此后中央衰微,逐漸形成藩鎮割據局面③對北方地區社會經濟造成極大破壞④是給予唐朝致命打擊的農民大起義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6.如圖所示內容反映了唐朝()A.民眾審美標準變化 B.農業生產技術進步 C.生產方式徹底改變 D.商業活動范圍擴大7.隋朝針對前代選官看重門第的弊端,改成個人報名參加政府舉辦的各級考試,從而擴大了官吏選拔的范圍。這種做法較之以前是進步的,主要是因為()A.注重血緣 B.看重才能 C.八股取士 D.存續千年8.“她繼續推行減輕百姓負擔的政策和措施,重視發展生產,經濟得以持續發展,社會相對安定,人口不斷增長,為后來開元盛世局面的出現奠定了基礎。”材料評述了()A.唐中宗的統治 B.武則天的統治 C.宋神宗的統治 D.元世祖的統治9.唐朝考核官員的首要標準是“四善”,即德義、清慎、公平和勤政。唐玄宗曾主持對縣官的考核,當場就罷免了40多個不合格的縣令。這反映出唐玄宗統治前期()A.整頓吏治,政治清明 B.以民為本,重視農業 C.任人唯賢,不重門第 D.注重文教,文化發達10.王建《涼州行》云:“多來中國收婦女,一半生男為漢語。蕃人舊日不耕犁,相學如今種禾黍。城頭山雞鳴角角,洛陽家家學胡樂。”詩句反映了唐朝()A.中外文化交流 B.文學藝術多彩 C.民族交往交融 D.經濟十分繁榮11.唐朝時,政府在西域設置的管理機構是()A.渤海郡王 B.安西都護府 C.懷仁可汗 D.西域都護府12.杜甫在動亂時代創作了《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該動亂()A.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大起義 B.沉重打擊了東漢的統治 C.導致北宋統治出現了嚴重的危機 D.使唐朝的國勢由盛轉衰13.如表所示內容體現了這一時期的特點是()政權建立時間(年)民族滅亡時間(年)遼907契丹族1125北宋960漢族1127西夏1038黨項族1227金1115女真族1234南宋1127漢族1276A.政權并立 B.交往交融 C.和戰相間 D.共同繁榮14.物理學科中的“鐘擺理論”是指鐘擺總是圍繞著一個中心值在一定范圍內作有規律的擺動。李華同學在復習中國古代史時,借用該理論繪制了如圖示意圖。鐘擺在10世紀中后期向右擺動的原因是()A.唐朝在地方增設節度使 B.北宋實行重文輕武政策 C.元朝設置北庭都元帥府 D.朱元璋設立五軍都督府15.宋朝民間“耕讀傳家”的風氣濃厚,農村人在冬閑時會送孩子入學,稱為“冬學書”,所讀的是諸子百家類的蒙學讀物。這主要是由于()A.崇文抑武政策推動 B.南北經濟趨于平衡 C.社會階層流動頻繁 D.民族之間關系融洽16.如圖可以印證宋代()A.國家統一 B.經濟發展 C.民族交往 D.外交輝煌17.貨幣在社會發展和經濟生活中起著重要作用。由如圖中國古代貨幣的演變可知()①科技不斷進步②經濟日益發展③生活更加便利④文藝日趨繁榮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8.如圖思維導圖反映的遼宋夏金時期階段特征是()A.宋與西夏的互市 B.民族政權并立與民族交融 C.金與南宋的對峙 D.中外文明促進社會發展19.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莆田市博物館邀請你參與布展。下圖物件應歸入的主題展區是()圖1泥活字版(模型)圖2司南(模型)圖3元朝火銃A.科技發明 B.文學創作 C.藝術創造 D.生活用品20.宋朝時,出現了“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清朝中期,又有“湖廣熟,天下足”的諺語。這說明宋代之后中國經濟重心在()A.東方 B.西方 C.南方 D.北方21.古代詩句都有其特定的歷史背景。與下列詩句相關的政策方針是()為將不知古今,匹夫之勇耳。——范仲淹做人莫作軍,做鐵莫做針。——宋朝俗語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民間俗語A.崇文抑武 B.重農抑商 C.和親會盟 D.富國強兵22.北宋初年,政府規定:凡兵民、錢谷、戶口、賦役、獄訟等州府公事,須通判簽字方能生效,并且通判還有權監督和向朝廷直接奏報州府長官的言行。這是為了()A.派文臣管理地方 B.加強中央集權 C.取消節度使財權 D.提高行政效率23.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提及,“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時期值得注意的是發生了一場名副其實的商業革命”。證明此觀點最有力的證據是()A.占城稻的引進 B.船塢的建造 C.交子的出現 D.青瓷的研發24.他是南宋政治家、文學家,元軍進攻臨安時,他散盡家財組織義軍,馳援臨安,苦戰不敵。謝太后執意投降,派他與元朝談判,被扣留后逃脫。他繼續領兵抗元,兵敗被俘后寫下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他”是()A.岳飛 B.文天祥 C.辛棄疾 D.陸秀夫二、非選擇題(共4題,共26分)25.唐朝在民族交往與交融方面有很大的建樹,呈現出盛唐的景象。閱讀材料,回答問題。(6分)材料一唐太宗時,吐蕃贊普松贊干布統一了青藏高原的各個部落。松贊干布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者到唐朝請婚。641年,□□公主入藏,帶去了蔬菜種子、茶葉、絲綢、工藝品,以及佛經、醫藥、歷法、生產技術等方面的書籍。松贊干布也派遣貴族子弟到長安學習。——摘編自義務教育教科書《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材料二自古皆貴中華(指中原),賤夷、狄(周邊民族),朕(唐太宗)獨愛之如一。(貞觀四年三月)四夷君長詣闕請上(唐太宗)為天可汗,上曰:“我為大唐天子,又下行可汗事乎?”群臣及四夷皆稱萬歲。是后以璽書賜西北君長,皆稱天可汗。——摘編自司馬光《資治通鑒》材料三唐初統治者對邊疆地區的軍事行動十分慎重。盡管唐王朝曾發動對東、西突厥汗國的戰爭……然而在戰爭之后,根據不同地區的社會實際和民族情況,唐朝在西域地區實行不同的管理制度,逐漸形成了由州縣管理……以及“羈縻州府”構成的多重管理體系。——摘編自唐子慶《中國古代史(下)》(1)材料一中的“□□公主”指的是哪位公主?根據材料一說說,這次和親對唐蕃之間有什么影響?(2分)(2)材料二反映了唐初統治者實行怎樣的民族政策?根據材料二,分析這一政策產生的影響。(2分)(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舉出唐朝管轄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區的史實。(1分)(4)綜合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你認為我們今天應該如何正確處理民族關系?(1分)26.隋朝短暫的繁榮在歷史上曇花一現。閱讀材料,回答問題。(7分)【強盛】如表隋初與隋盛時人口、墾田面積隋初隋盛時人口3000多萬人4600多萬人墾田面積1900多萬頃5500多萬頃(1)根據如表內容,概括隋朝強盛的表現。(2分)【貢獻】材料:這種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為公卿,可以參政的機會……——徐中約《中國近代史》(2)大運河是古代世界最長的運河,請寫出圖中A處的名稱。大運河竣工后,隋煬帝欲攻打遼東。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把糧食從洛陽運到戰場,需要走哪一段河道?這一段河道連接了哪兩大水系?(2分)(3)材料中“制度”的名稱是什么?依據材料歸納這一制度的積極影響。(2分)【滅亡】如表:時間項目人數605年營建洛陽每月征發民夫200萬人(一年建成)605﹣610年開大運河征發民夫220余萬611年準備征高句麗征調民夫200余萬612﹣614年三次征高句麗共征發兵卒、役夫達300多萬人605﹣616年三下江都、六巡北塞(造大型龍舟及幾千艘船)——據《通典》《隋書》整理(4)根表格內容概括,隋朝滅亡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27.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8分)材料一(遼)與朝廷和好年深,蕃漢人戶休養生息,人人安居,不樂戰斗。——蘇轍《欒城集》材料二宋向金稱臣,“世世子孫,謹守臣節”;宋金疆界,東以淮河中流,西以大散關(陜西寶雞西南)為界。宋割唐(河南唐河)、鄧(鄧縣)兩州及商(陜西商縣)、秦(甘肅天水)兩州之半予金;宋歲貢銀25萬兩,絹25匹。——《中國古代史》材料三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國,開始在黃河流域擴張發展勢力。……陸續攻滅了當時與宋并立的……少數民族政權,……1271年,忽必烈取《易經》上“乾元”的意思,定國號為元。……8年后滅南宋統一全國。——《中國通史》請回答:(1)材料一中“遼”是由哪個民族建立的政權?“(遼)與朝廷和好年深”是通過什么盟約實現的?結合所學,該盟約簽訂后產生了怎樣的積極影響?(3分)(2)結合所學,舉出一位反對宋金議和的抗金將領。據材料二指出宋金議和劃定的分界線。此次議和后,形成了怎樣的政治局面?(3分)(3)材料三中被蒙古國陸續攻滅的“與宋并立”的少數民族政權是哪些?元“統一全國”有何歷史意義?(1分)(4)綜上所述,歸納這一時期歷史發展的基本趨勢。(1分)28.政治制度的創新是人類社會發展中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它對歷史的演進和發展產生著深遠影響。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5分)材料一(宋太祖)召趙普問曰:“天下自唐季以來,數十年間,帝王凡易十姓,戰斗不息,蒼生涂地,其故何也?”普日:“此非他故,方鎮太重,君弱臣強而已。今所以治之,亦無他奇巧,惟稍奪其權,制其錢谷,收其精兵,則天下自安矣。”——義務教育教科書教師教學用書《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1)根據材料一,概括趙普認為自唐以來“戰斗不息,蒼生涂地”的原因是什么?為“制其錢谷”,北宋在地方上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材料二為防止唐末以來武將專橫跋扈的弊端重現,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軍政大權。后繼的宋太宗繼續采取抑制武將、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統兵的格局逐漸形成。當時的文官擔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職,甚至主持軍務。武將帶兵打仗要按照朝廷授的“陣圖”行軍布陣……——摘編自人教版七年級《中國歷史》下冊(2)材料二反映的是宋朝的什么方針政策?結合所學談談該方針有何積極作用和消極影響?(2分)材料三中國地方行政區劃,自秦漢以來,基本上按山川地形的自然境界建置。元統治者吸取了漢唐以來地方割據勢力據險對抗中央政府這一教訓,打破了自然的疆界,極力避免某一地區成為地方長官據險稱雄的國中之國。地方區域的設置,人為地使自然區域割開,造成犬牙交錯的局面。——李孔懷《中國古代行政制度史》(3)根據材料三指出元朝行省制在地方行政區劃上有何創新之處?該制度對后世有什么影響?(1分)
參考答案1-10BCBAABBBAC11-20BDABABABAC21-24ABCB25.(1)公主:文成公主。影響:促進了唐蕃之間的文化交流;推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加強了唐蕃之間的政治聯系,進一步鞏固了兩國的友好關系。(2)政策: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影響:各民族對唐朝的認同和歸附,促進了民族團結;鞏固了對邊疆地區的統治,減少了民族沖突,維護了國家的統一和穩定;促進了文化的融合和發展。(3)唐朝設立安西都護府、北庭都護府。(4)堅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尊重各民族的文化和習俗,消除民族歧視和偏見;促進各民族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增進相互理解和信任;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反對任何形式的民族分裂活動。26.(1)人口數量和墾田面積大幅增長。(2)A余杭郡;永濟渠;連接海河、黃河。(3)科舉制;擴大統治基礎,對社會階層的流動起到積極作用。(4)隋煬帝的殘暴統治。27.(1)民族:契丹族;盟約:澶淵之盟;積極影響:保持了較長時間的和平局面。(2)抗金將領:岳飛;分界線:東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技術服務企業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考核試卷
- 4-5負邊沿JKFF電子課件教學版
- 生態保護與海洋資源可持續利用考核試卷
- 納米技術在儀器制造中的應用前景考核試卷
- 親情600字初三語文作文
- 紡織品批發商國際市場拓展考核試卷
- 線上線下融合的文具用品零售模式考核試卷
- 機床裝備智能制造裝備產業鏈構建與優化考核試卷
- 礦山機械加工工藝參數優化考核試卷
- 硅冶煉廢渣、廢水的處理與利用考核試卷
- 中班故事活動《小馬過河》 課件
- DB34∕T 2839-2017 模塑聚苯板薄抹灰外墻外保溫系統
- 中國血脂管理指南(基層版2024年)解讀
- 教科版四年級科學下冊期中試卷
- 2024年企業質量月知識競賽試題庫500題(含答案)
- 福建省能源石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招聘筆試題庫2024
- 河港總體設計規范
- 腹膜后隙局部解剖
- 年度廣告物料制作安裝 投標方案(技術方案)
- 第16課 經濟危機與資本主義國家的應對(課件)-【中職專用】《世界歷史》(同課異構)(高教版2023基礎模塊)
- 中國肺血栓栓塞診治與預防指南解讀專家講座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