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絕密★考試結束前2024學年第二學期臺州市山海協作體期中聯考高二年級生物學科試題1.本卷共8頁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2.答題前,在答題卷指定區域填寫班級、姓名、考場號、座位號及準考證號并填涂相應數字。3.所有答案必須寫在答題紙上,寫在試卷上無效。4.考試結束后,只需上交答題紙。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1.“碳中和”是指到2060年CO2排放量和吸收量實現“收支平衡”。下列人類活動不利于早日實現“碳中和”的是A.開發新能源B.公共交通出行C.秸稈“過腹還田”D.圍湖造田2.人體內環境保持相對穩定以維持正常生命活動。下列物質不存在于內環境中的是A.淀粉B.Ca2+C.葡萄糖D.甲狀腺激素3.對生物技術應用于人類,在安全與倫理方面有不同的觀點,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試管嬰兒技術應全面禁止B.治療性克隆需要監控和審查C.生殖性克隆不存在倫理道德方面的風險D.利用基因編輯技術設計試管嬰兒,使個體終生不患艾滋病4.嬰兒痙攣是一種嬰幼兒時期嚴重的癲癇綜合征,研究發現患兒14號染色體部分片段重復,其中重復區域包含FOXGI基因。據此推測該病形成的原因屬于A.基因突變B.染色體結構變異C.基因重組D.染色體數目變異5.病原體侵入細胞后,細胞內蛋白酶L在無酶活性時作為支架蛋白參與形成特定的復合體,經過一系列過程,導致該細胞炎癥性壞死,病原體被釋放,該過程屬于細胞焦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蝌蚪尾的消失是通過細胞焦亡實現的B.細胞焦亡與細胞凋亡都可產生炎癥反應C.細胞焦亡釋放的病原體使B淋巴細胞致敏D.敲除編碼蛋白酶L的基因不影響細胞焦亡6.下列有關水在生命活動中的作用敘述錯誤的是A.水是良好溶劑,維生素D等物質易溶于水中B.水分子間大量氫鍵的存在使水可以調節溫度變化C.水對植物的分布、繁殖、生長發育有著深遠影響D.種子萌發時,細胞內自由水的比例變大,代謝加強7.細胞中的核糖體由大、小2個亞基組成。在真核細胞的核仁中,由核rDNA轉錄形成的rRNA與相關蛋白質組裝成核糖體亞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原核細胞無核仁,不能合成rRNAB.可以用是否有核糖體來區分藍藻和黑藻C.溶酶體中的蛋白酶由附著型核糖體合成D.細胞分裂中期可以在高倍鏡下觀察到核糖體高二生物學科試題第1頁(共8頁)高二生物學科試題第2頁(共8頁)8.維持細胞的Na+平衡是植物的耐鹽機制之一。鹽脅迫下,植物細胞膜(或液泡膜)上的H*-ATP酶(質子泵)和Na+-H+逆向轉運蛋白可將Na+從細胞溶膠中轉運到細胞外(或液泡中),以維持細胞溶膠中的低Na+水平(見下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H+-ATP酶細胞外細胞內ATPADP+Pi△H+。Na+-H+逆向轉運蛋白A.Na+是通過主動轉運的方式運輸到細胞外B.膜上的H+-ATP酶運輸H+時伴隨著空間構象的改變C.H+-ATP酶抑制劑會干擾H+的轉運,但不影響Na+轉運D.鹽脅迫下,Na+-H+逆向轉運蛋白數量增多,將更多的Na+運出細胞9.編碼某蛋白質的基因編碼鏈的一段序列為5'—ATG—3',則該序列所對應的密碼子是A.3'—UAC—5'B.5'—UAC—3'C.3′—AUG—5'D.5'—AUG—3'10.下列發酵產品不能用萃取發酵或真空發酵的是A.燃料乙醇B.單細胞蛋白C.丙酮D.淀粉酶閱讀下列材料,完成下面11-12小題。為提高轉基因抗蟲棉的抗蟲持久性,可采取如下措施:①基因策略:包括提高殺蟲基因的表達量、向棉花中轉入多種殺蟲基因等。例如,早期種植的抗蟲棉只轉入了一種Bt毒蛋白基因,抗蟲機制比較單一,現在經常將兩種或兩種以上Bt基因同時轉入棉花。②田間策略:主要是為棉鈴蟲提供庇護所。例如我國新疆棉區,在轉基因棉田周圍種植一定面積的非轉基因棉花,為棉鈴蟲提供專門的庇護所;長江、黃河流域棉區多采用將轉基因抗蟲棉與高梁和玉米等其他棉鈴蟲寄主作物混作的方式,為棉鈴蟲提供天然的庇護所。③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如實施分區種植管理等。11.關于上述基因策略,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轉入棉花中的多種Bt基因構成一個基因庫B.提高Bt基因的表達量,可降低抗蟲棉種植區的棉鈴蟲種群密度C.轉入棉花植株的兩種Bt基因的遺傳一定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D.若兩種Bt基因被同一個T-DNA整合到棉花基因組,則它們互為等位基因12.關于上述田間策略,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轉基因棉花具有抗蟲性,會誘導棉鈴蟲發生抗Bt基因變異B.非轉基因棉花庇護所的存在,會降低棉鈴蟲抗Bt基因頻率C.混作提高抗蟲棉的抗蟲持久性,體現生物多樣性的重要價值D.對棉鈴蟲施用殺蟲劑,可提高轉基因抗蟲棉的抗蟲持久性13.蝗蟲通常膽小、喜歡獨居、危害有限。研究發現干旱會造成地面植被稀疏,導致蝗蟲卵的大量產生和孵化、本地食物資源匱乏后它們就被迫發生彼此觸碰產生相互影響,在本地組成有秩序的蝗群。蝗群會統一行動進入鄰近的棲息地,導致越來越多的蝗蟲加入集體遷飛形成蝗災。對農業造成極大損害。據此判斷以下敘述錯誤的是高二生物學科試題第3頁(共8頁)A.通過樣方法調查本地蝗蟲卵密度信息可為預測蝗災提供依據B.干旱和食物等對種群數量的作用不受蝗蟲自身種群密度的影響C.若能干擾蝗蟲的相互觸碰效果則可以有效地防止蝗災形成D.環境因素可通過影響遷入率和遷出率進而影響種群數量14.采用稻田養蟹的生態農業模式既可提高水稻產量又可收獲螃蟹。水稻為蟹提供遮蔽場所和氧氣,蟹能攝食害蟲、蟲卵和雜草,其糞便可作為水稻的肥料。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稻田養蟹的生態農業模式需要施加更多有機肥B.稻-蟹共養模式能提高經濟效益,但不能提高能量傳遞效率C.成年雄蟹釋放信息素求偶,體現信息傳遞能促進個體生存D.蟹同化的能量除用于呼吸外,還用于自身的生長發育繁殖15.植物生命活動受植物激素、環境因素等多種因素的調節。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小麥經春化作用后促進開花,這個過程中感受低溫的部位是葉片B.水稻倒伏后,莖背地生長與重力引起近地側生長素含量較高有關C.桃花是自然條件下春季開花的植物,遮光處理可使其延遲開花D.干旱條件下,豌豆根部合成的脫落酸向地上運輸可引起氣孔關閉16.植物甲抗旱、抗病性強,植物乙分蘗能力強、結實性好。科研人員通過植物體細胞雜交技術培育出兼有甲、乙優良性狀的植物丙,過程如下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植物甲④,愈傷⑤組織植物甲④,愈傷⑤組織②雜種細胞植物丙生質②雜種細胞植物丙生質體乙的原生質體A.過程①的混合酶是指纖維素酶和果膠酶B.過程②可用滅活的仙臺病毒誘導原生質體融合C.過程③再生細胞壁是誘導融合成功的標志D.過程⑤的生芽培養基中生長素少細胞分裂素多17.研究者探究不同濃度的雌激素甲對牛的卵母細胞和受精卵在體外發育的影響,實驗結果如下表所示。根據實驗數據,下列敘述錯誤的是甲的濃度卵母細胞(個)第一極體排出(個)成熟率卵裂數(個)卵裂率066.040.0165.84658.246.928.34842.85A.本實驗中,以第一極體的排出作為卵母細胞成熟的判斷標準B.實驗結果說明甲低濃度促進卵裂,高濃度抑制卵裂C.甲濃度過高抑制第一極體的排出和卵母細胞的成熟率D.添加不同濃度的甲均可提高受精后胚胎發育能力高二生物學科試題第4頁(共8頁)18.將一批剛采摘的大小及生理狀況均相近的新鮮藍莓均分為兩份,一份用高濃度的CO?處理48h后,貯藏在溫度為1℃的冷庫內,另一份則直接貯藏在1℃的冷庫內。從采后算起每10天定時定量取樣一次,測定其單位時間內CO?釋放量和O?吸收量,計算二者的比值得到如圖所示曲線。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對照組對照組處理組CO?2oA.本實驗的自變量是貯藏天數,因變量是CO?和O?的比值B.第10天時,對照組和CO?處理組的有氧呼吸強度相同C.第40天,藍莓在細胞溶膠中將全部的丙酮酸轉化為乙醇D.對藍莓脫色處理后可用酸性重鉻酸鉀鑒定其是否生成酒精19.信息經突觸傳遞存在時間延遲。圖1中ab=cd,分別在a、b、c、d點給予適宜強度的電刺激,圖2中①~③表示測得的其中部分電流表指針偏轉情況。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圖2中①的結果表示刺激a點后左側電流表指針的偏轉情況B.圖2中②的結果表示刺激b點右側電流表指針的偏轉情況C.圖2中③的結果表示刺激c點后左側電流表指針的偏轉情況D.圖2中③的結果表示刺激d點后右側電流表指針的偏轉情況20.遺傳病的監測和預防對提高我國人口素質有重要意義。某家族具有成骨發育不全和Joubert綜合征兩種遺傳病,為了解后代的發病風險,進行家系分析和Joubert綜合征相關基因的PCR電泳檢測,結果如圖。不考慮突變和染色體互換,下列敘述正確的是IⅡⅢ□O正常男女□患Joubert綜合癥男性●患成骨發育不全女性條帶1條帶2A.成骨發育不全和Joubert綜合征都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B.IⅢ-5的Joubert綜合征相關基因片段電泳圖譜有2個條帶C.IⅢI-1與IⅢ-3的Joubert綜合征相關基因的PCR電泳結果相同D.II-3與Ⅱ-4再生一個只患成骨發育不全孩子的概率是7/16高二生物學科試題第5頁(共8頁)非選擇題部分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60分)(1)溫帶森林群落中喬木、灌木和草本等不同分布型的植物配置在不同高度上,形成了群落的21.橫斷山區是我國重要的天然林區,植物種類繁多,在不同海拔高度分布著不同植被類群,從熱帶植物、亞熱帶植物一直到高山寒溫帶的植物都可以見到。下表是研究人員對某一海拔區域內(1)溫帶森林群落中喬木、灌木和草本等不同分布型的植物配置在不同高度上,形成了群落的植物分層鳥種活動情況樹冠層一種雀鳥以高大喬木的種子為食下木層煤山雀、黃腰柳鶯、橙紅鶴等營巢草本層血雉、白尾梢虹雉等以種子、幼嫩植物體、苔蘚或昆蟲為食 結構,這種分層現象的意義是和(2)不同鳥類的分層現象與、棲息場所有關。同一層次的鳥類會發生以緩解競爭。為了解血雉、白尾梢虹雉是否發生上述現象,除表格中內容外,還可對兩種鳥的 (寫2個調查指標)進行調查。(3)表格的草本層中,昆蟲也以植物為食,故血雉和昆蟲的種間關系為_。昆蟲的同化量流向分解者的途徑是經過自身的尸體殘骸和。熱帶森林與寒帶森林相比,后者土壤中有機碳儲量高,對此現象可提出合理假設進行解釋:假設1.熱帶森林中分解者分解能力強;假設2.熱帶森林中分解者22.山區早春低溫寡照導致茶樹新梢生長遲緩,采摘期延遲。研究人員于茶樹新梢開始生長時進行夜間不同光源補光處理,以期明確適宜該茶園使用的LED補光燈光質配比,為春茶高品質栽培提供理論依據和實踐指導。部分實驗數據如下表,回答下列問題:處理芽頭生長情況茶葉中相關物質含量百芽鮮重(g/百個)發芽密度(個/m2)多酚游離氨基酸(%)酚氨比CK20.721922.7A29.025227.92.4B22.027125.6C21.720924.1(CK:夜間不補光、A:紅藍光質比0.81補光、B:紅藍光質比1.65補光、C:紅藍光質比2.10補光)分離制備葉片中的葉綠體時,需要將其與其它細胞器分離,可以采用的方法是0高二生物學科試題第6頁(共8頁)分離葉綠素時常用的試劑為,茶園補光采用紅藍光而非綠光的主要原因(2)氨基酸、茶多酚含量及酚氨比能衡量茶葉品質。茶多酚最可能存在于葉肉細胞的(細胞器)中。采摘后,茶多酚在多酚氧化酶的作用下,極易被氧化,從而使茶葉變紅。綠茶制作過程中的“殺青”需對剛采摘的茶葉進行高溫處理,其目的是-0(3)綠茶要保持濃而鮮爽的口感,要求多酚和氨基酸多,酚氨比低。實驗結果表明,用A組的LED燈進行補光,實現高產優質的效果顯著,依據是①;②多酚和氨基酸多,酚氨比低。23.油菜物種I(2n=20)與Ⅱ(2n=18)雜交產生的幼苗經秋水仙素處理后,得到一個油菜新品系(注:I的染色體和Ⅱ的染色體在減數分裂中不會相互配對)。(1)秋水仙素通過抑制分裂過程中的形成,導致染色體數目加倍;獲得的新品系植株進行自交,子代(會/不會)出現性狀分離。(2)觀察油菜新品系根尖細胞有絲分裂,應觀察區的細胞,處于分裂后期的細胞中含有條染色體。(3)該油菜新品系經多代種植過程中因變異出現不同顏色的種子,已知種子顏色由一對基因A/a控制,并受另一對基因R/r影響。現有純合子甲乙丙,甲產黑色種子、乙和丙產黃色種子,進行以下實驗:組別親代F1表現型F1自交所得F2的表型及比例實驗一甲×乙全為黑色種子黑色種子:黃色種子=3:1實驗二乙×丙全為黃色種子黑色種子:黃色種子=3:13①由實驗一得出,種子顏色性狀中黃色對黑色為性。②分析以上實驗可知,當基因存在時會抑制A基因的表達。實驗二中丙的基因型為,F2產黃色種子植株中純合子的比例為③有人重復實驗二,發現某一F?植株,其體細胞中含R/r基因的同源染色體有三條(其中兩條含R基因),請解釋該變異產生的一種具體原因:讓該植株自交,理論上后代中能穩定遺傳的產黑色種子的植株所占比例為④請畫出實驗一F?自交的遺傳圖解(2分)高二生物學科試題第7頁(共8頁)24.血糖的平衡狀態是機體各類組織細胞進行正常代謝活動的重要條件。下圖為血糖平衡調節模型,其中X、Y是胰島中的兩種細胞,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直接食物血糖升高食物血糖升高直接(1)血糖平衡調節中樞是。據圖判斷,分泌甲激素的X血血降糖低細胞為_細胞。當血糖濃度升高時,直接刺激X細胞,分泌的甲激素與相應靶細胞_(填“細胞膜上”、“細胞核內”或“細胞質中”)的受體結合,激活靶細胞內一系列信號轉導通路,引起相應靶細胞膜上的葡萄糖轉運載體數量增多。此過程的意義是促進組織細胞加速、儲存和利用葡萄糖,從而降低血糖。同時,(填“交感”或“副交感”)神經也可以促進X細胞分泌甲激素。(2)當血糖濃度較低時,Y細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即乙激素會增加,促進分解,并促進一些非糖物質轉化為葡萄糖,從而使血糖濃度升高。該激素含量增加會(填“促進”或“抑制”)甲激素的分泌。此外,機體還可以通過促使腎上腺髓質分泌或促使腎上腺皮質分泌來發揮類似的調節作用。25.(一)回答有關發酵工程的問題合理使用消毒液有助于減少傳染病的傳播。某同學比較了3款消毒液A、B、C殺滅細菌的效果,結果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1)該同學采用_法和菌落計數法分別測定同一樣品的細菌數量,其中菌落計數法測得的細菌數量(填“大于”或“小于”)前者。(2)該同學從100mL細菌原液中取1mL加入9mL無菌水中得到10mL稀釋菌液,再從稀釋菌液中取0.1ml涂布平板,菌落計數的結果為100,據此推算該100mL細菌原液中細菌數量為 個。(3)菌落計數過程中,從_中取出的涂布器應先在酒精燈上灼燒,冷卻后再涂布。灼燒的目的是_(4)據圖可知殺菌效果最好的消毒液是_,判斷依據是。(答出兩點即可)高二生物學科試題第8頁(共8頁)(二)回答有關基因工程的問題將天然Ti質粒改造成含有Vir基因的輔助質粒(輔助T-DNA轉移)和不含有Vir基因、含有T-DNA的穿梭質粒,共同轉入農桿菌,可提高轉化效率。細菌和棉花對密碼子偏好不同,為提高翻譯效率,增強棉花抗病蟲害能力,進行如下操作。回答下列問題。棉花植株組織培養分離和擴增Bt基因Bt基因與毒性有關↓1848與毒性無關3540酶切IFI1362R1k2R3導入F31363-1848基因序列人工合成1-1362基因序列拼接(氨基酸序列不變)HygBR棉花葉圓片共培養、轉化p35sp35sT-DNA-LB輔助質粒天然序列穿梭質粒農桿菌注:F1-F3,R1-R3表示引物;T-DNA-LB表示左邊界;T-DNA-RB表示右邊界;Ori表示復制原點;KanR表示卡那霉素抗性基因;HygBR表示潮霉素B抗性基因。(1)從蘇云金桿菌提取DNA時,為防止DNA被破壞,常加入蛋白酶,其作用是提取過程中為了溶解蛋白質等物質并析出DNA,所用的試劑是(2)本操作中1-1362基因序列是化學合成的,而1363-1848基因序列是通過擴增得到的。圖中酶切和拼接分別用酶和酶。(3)穿梭質粒中p35s為啟動子,其作用是,啟動目的基因轉錄。穿梭質粒導入態的農桿菌。(4)根據圖中穿梭質粒上的KanR和HygBR兩個標記基因的位置,用基因對應的抗生素初步篩選轉化的棉花愈傷組織。(5)為檢測棉花植株是否導入目的基因,提取棉花植株染色體DNA作模板,進行PCR,應選用的(6)本研究采用的部分生物技術屬于蛋白質工程,理由是A.通過含有雙質粒的農桿菌轉化棉花細胞B.將蘇云金桿菌Bt基因導入棉花細胞中表達C.將1-1362基因序列改變為棉花細胞偏好密碼子的基因序列D.用1-1362合成基因序列和1363-1848天然基因序列獲得改造的抗蟲蛋白2024學年第二學期臺州市山海協作體期中聯考高二年級生物學科參考答案審稿:三門二高劉開鳳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題號123456789答案DABBCACCDB題號答案BABCABDDCD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60分。)21.(10分)除說明外每空1分(1)垂直緩解競爭提高了植物的光能利用率或提高資源利用率(2、3空位置可以互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項目管理過程中的反饋與改進策略試題及答案
- 寧夏中衛市本年度(2025)小學一年級數學統編版專題練習((上下)學期)試卷及答案
- 小學課題申報書范例
- 項目管理學術評價試題及答案
- 注會考生個性的試題與答案
- 2025年證券從業資格證考試關鍵考點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證券從業資格考試的練習題試題及答案
- 四川省瀘州市龍馬潭區2025年中考語文一模試卷(含答案)
- 準確識別項目管理考試的題型和難度試題及答案
- 關于課題申報書字號
- 2025北京豐臺高三一模物理試題及答案
- 江南美術遺產融入美育的數智化路徑探索
- 西雅圖駕駛證考題及答案
- 綜合執法考試試題及答案
- 軟式內鏡消毒管理與質量標準
- (高清版)DB11∕T2324-2024腳手架鋼板立網防護應用技術規程
- 無人機吊裝作業安全措施
- 《永輝超市營運能力現狀、問題及優化建議探析》10000字【論文】
- 2024鐵路通信線路施工合同規范范本3篇
- 2025年拉桿箱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個人北京租房合同范本下載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