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江蘇天能新材料有限公司廢舊鋰離子電池高值資源化回收利用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
目錄
1前言...................................................................................................................................................3
1.1任務由來....................................................................................................................................3
1.2項目特點....................................................................................................................................4
1.3環境影響評價的工作過程........................................................................................................5
1.5關注的主要環境問題................................................................................................................5
1.6環境影響報告主要結論............................................................................................................6
2總則...................................................................................................................................................7
2.1評價原則....................................................................................................................................7
2.2環境影響識別及評價因子篩選..............................................................................................13
2.3評價工作等級和評價重點......................................................................................................21
2.4評價范圍及環境敏感區..........................................................................................................24
2.5環境影響評價方法的選取......................................................................................................25
2.6環境功能區劃..........................................................................................................................26
2.7江蘇濱海經濟開發區沿海工業園開發建設規劃..................................................................26
2.8建設項目選址可行性分析......................................................................................................35
3建設項目概況及工程分析.............................................................................................................69
3.1建設項目概況..........................................................................................................................69
3.2主要原輔料及其理化性質......................................................................................................78
3.3公用及貯運工程......................................................................................................................82
3.4生產工藝流程及產污環節分析..............................................................................................84
3.5主要設備..................................................................................................................................84
3.6物料平衡..................................................................................................................................85
3.7水平衡......................................................................................................................................87
3.8污染源強核算..........................................................................................................................88
3.9清潔生產................................................................................................................................114
4環境現狀調查與評價...................................................................................................................117
4.1自然環境現狀調查與評價....................................................................................................117
4.2區域污染源調查....................................................................................................................127
4.3區域環境質量現狀調查與評價............................................................................................131
5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153
5.1施工期環境影響分析........................................................................................................153
5.2運營期大氣環境影響分析....................................................................錯誤!未定義書簽。
5.3地表水環境影響分析........................................................................................................161
5.4地下水環境影響預測和評價............................................................................................166
5.5噪聲影響評價....................................................................................................................181
5.6固體廢物環境影響分析....................................................................................................182
5.7土壤環境影響預測和評價................................................................................................184
5.8生態環境影響分析................................................................................................................187
6污染治理措施分析.......................................................................................................................190
1
江蘇天能新材料有限公司廢舊鋰離子電池高值資源化回收利用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
6.1廢氣防治措施........................................................................................................................190
6.2廢水治理措施........................................................................................................................201
6.3固廢治理措施........................................................................................................................209
6.4噪聲治理措施........................................................................................................................211
6.5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212
6.6環保措施投資情況................................................................................................................216
7環境風險.......................................................................................................................................218
7.1評價原則及工作程序............................................................................................................218
7.2環境風險潛勢初判................................................................................................................222
7.3風險識別..............................................................................................................................228
7.4風險事故情形分析................................................................................................................236
7.5風險預測與評價....................................................................................................................243
7.6風險防范措施及應急預案....................................................................................................250
7.7評價結論與建議....................................................................................................................269
8環境影響經濟損益分析..............................................................................................................272
8.1項目經濟效益分析...............................................................................................................272
8.2項目社會效益分析...............................................................................................................272
8.3環保經濟損益分析...............................................................................................................273
9環境管理與環境監測..................................................................................................................275
9.1環境管理................................................................................................................................275
9.2污染源排放管理要求............................................................................................................277
9.3環境監測計劃........................................................................................................................283
9.4環境保護管理........................................................................................................................287
10環境影響評價結論...............................................................................................................292
10.1建設項目概況......................................................................................................................292
10.2環境質量現狀......................................................................................................................292
10.3主要環境影響......................................................................................................................293
10.4項目建設的環境可行性......................................................................................................294
10.5環境保護措施......................................................................................................................294
10.6環境影響經濟損益分析......................................................................................................295
10.7總量控制..............................................................................................................................295
10.8公眾意見采納情況..............................................................................................................296
10.9環境管理與監測計劃..........................................................................................................296
10.10總結論................................................................................................................................297
2
江蘇天能新材料有限公司廢舊鋰離子電池高值資源化回收利用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
1前言
1.1任務由來
天能集團是中國新能源動力電池行業的龍頭企業,創始于1986年。經過30多年的發展,
現已成為以電動車環保動力電池制造為主,集鋰離子電池、風能太陽能儲能電池的研發、生
產、銷售,以及電池回收、循環利用等為一體的大型實業集團,是目前國內首屈一指的綠色
動力能源制造商。2007年,天能動力以“中國動力電池第一股”在香港主板成功上市。集團現
擁有30家國內子公司,3家境外公司,擁有浙、蘇、皖、豫四省九大生產基地,總資產近150
億元。集團綜合實力位居全球新能源企業500強、中國企業500強、中國民營企業500強、
中國電池工業十強。
天能集團在廢舊鉛酸蓄電池的回收再利用方面已經走在了全國前列,旗下專業從事廢舊
鉛酸蓄電池回收的全資子公司——浙江天能電源材料有限公司已建成年處理30萬噸的產能
規模,先后榮獲浙江省工業循環經濟示范企業、全國輕工業兩化深度融合示范企業、國家首
批兩化融合與節能減排重點技術改造項目、第一批全國再生有色金屬行業工程研究中心、再
生有色金屬綜合利用示范工程、省清潔生產階段性成果企業、國家循環經濟標準化試點企業
等稱號。
自2014年以來,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出現了爆發式的增長,截止到2016年底,我國新
能源汽車的保有量已經達到了100萬輛,2017年新能源汽車銷量接近80萬輛,同比增長53%。
2020年11月國務院印發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指出,到2025年,
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到2035年,純電動汽車成為新銷
售車輛的主流,公共領域用車全面電動化,有效促進節能減排水平和社會運行效率的提升。
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壽命通常在3~5年,2020年,國內動力電池報廢量約超過24.8萬
噸。在此背景下,鋰離子電池的回收利用問題已日趨凸顯,未來鋰離子電池回收利用將成為
下一個市場焦點,報廢電池價值預計超過百億元,如回收處理再制造,將產出近千億元的可
用資源,市場空間十分可觀。
《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中已經明確指出:推動動力電池全價值鏈
發展。鼓勵企業提高鋰、鎳、鈷、鉑等關鍵資源保障能力。建立健全動力電池模塊化標準體
系,加快突破關鍵制造裝備,提高工藝水平和生產效率。完善動力電池回收、梯級利用和再
資源化的循環利用體系。
江蘇天能新材料有限公司于2022年2月15日在濱海縣行政審批局登記成立,注冊資金
3
江蘇天能新材料有限公司廢舊鋰離子電池高值資源化回收利用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
20000萬元,法定代表人崔星星。公司是天能集團下屬子公司,地處江蘇省鹽城市濱海縣經
濟開發區沿海工業園,主要從事廢舊鋰離子電池的回收、處置及再利用。為積極響應國家“建
設生態文明、發展綠色經濟”的政策,江蘇天能新材料有限公司擬投資107678.67萬元,在江
蘇省鹽城市濱海經濟開發區沿海工業園內建設廢舊鋰離子電池高值資源化回收利用項目,通
過采用預處理、熱酸浸出和聯合萃取技術循環再造電池材料,提升處理廢舊鋰離子電池資源
循環利用的技術水平和裝備水平,從而實現金屬再生、環境保護、資源循環利用等多重目標。
該項目符合國家及地方產業政策、符合新能源發展方向、符合濱海園區產業鏈配套政策,
符合園區產業規劃。同時,企業通過不斷增強技術創新能力、專業化分工水平、完善工廠各
項功能配套、不僅可以提高企業的生產能力,擴大市場占有率、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和
經濟效益,同時可以提高企業對社會周邊的帶動作用,拉動地方經濟,給當地政府帶來豐厚
的稅收回報,也給當地勞動力就業提供較大的機會,有顯著的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
項目已于2022年7月1日經濱海縣行政審批局以濱行審投資備【2022】335號文備案。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和國務院(1998)第253號令《建設項目環境
保護管理條例》及《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的有關規定,本項目屬于《建設
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中86項“廢舊資源(含生物質)加工、再生利用”中的“。。。
廢電池。。。等加工、再生利用”,該項目應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并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為做
好該項目的環境保護工作,科學客觀地評價項目運營對周圍環境的影響,江蘇天能新材料有
限公司委托南京科泓環保技術有限責任公司承擔該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工作。我公司接受委
托后,在現場踏勘和資料收集的基礎上,根據技術導則和其它相關文件,并征求了當地環保
行政主管部門的意見,編制了該項目的環境影響報告書,報請環保主管部門審批,以期為項
目實施和環境管理提供管理依據。
1.2項目特點
1、本項目為新建項目,屬于C4210金屬廢料和碎屑加工處理。
2、項目廢水主要為MVR冷凝水、純水制備棄水、地面沖洗廢水、廢氣處理設施排水、
冷卻水排水、初期雨水和生活污水等,工藝廢水中含鎳、鈷、錳、銅等金屬;廢氣主要為硫
酸霧、鹽酸霧、鎳、鈷、銅、錳、氟化物、粉塵及VOCs;固廢主要為調值渣、壓濾濾渣、
廢活性炭、混鹽等。
3、該項目建成后能夠回收利用鎳、鈷、銅及錳等重金屬,降低重金屬對外環境的影響,
具有一定的環境正效應。
4
江蘇天能新材料有限公司廢舊鋰離子電池高值資源化回收利用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
1.3環境影響評價的工作過程
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環境保護部令第44號),第三十項“廢
棄資源綜合利用業”中第86條“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業”類中的廢電子電器產品、廢電池等加工、
再生利用”項目,建設項目需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受江蘇天能新材料有限公司委托,南京科
泓環保技術有限責任公司承擔了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的編制工作。
具體流程圖詳見圖1.3-1:
圖1.3-1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程序圖
1.5關注的主要環境問題
根據本項目的特點,總結出本項目評價時應該關注的主要環境問題:
5
江蘇天能新材料有限公司廢舊鋰離子電池高值資源化回收利用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
1、本項目與國家及地方產業政策的相符性;
2、本項目生產工藝及產污節點、產污源強分析,需關注其對區域環境及周圍敏感目標的
影響;
3、工程采取的污染防治對策及污染物排放達標可靠性分析;
4、工程實施后污染物排放對環境的影響預測;
5、本項目環境風險分析;
6、本項目污染物排放總量區域平衡問題。
1.6環境影響報告主要結論
江蘇天能新材料有限公司廢舊鋰離子電池高值資源化回收利用項目符合國家產業政策要
求;項目用地為工業用地,符合江蘇省鹽城市濱海縣經濟開發區沿海工業園總體規劃;項目
總體工藝及設備處于國內先進水平;各項污染治理得當,經有效處理后可保證污染物穩定達
到相關排放標準要求,對外環境影響不大,不會降低區域功能類別,并能滿足總量控制要求,
社會效益、經濟效益較好。公司須制定環境風險應急預案,并經采取有效的事故防范,減緩
措施,項目環境風險水平是可接受的,公眾對本項目的建設無反對意見。因此,從環境影響
評價角度分析,本項目的建設是可行的。
6
江蘇天能新材料有限公司廢舊鋰離子電池高值資源化回收利用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
2總則
2.1評價原則
按照以人為本、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和科學發展的要求,遵循以下原
則開展環境影響評價工作:
⑴依法評價原則
貫徹執行我國環境保護相關法律法規、標準、政策和規劃等,優化項目建設,服務
環境管理。
⑵科學評價原則
規范環境影響評價方法,科學分析項目建設對環境質量的影響。
⑶突出重點
根據建設項目的工程內容及其特點,明確與環境要素間的作用效應關系,根據規劃
環境影響評價結論和審查意見,充分利用符合時效的數據資料及成果,對建設項目主要
環境影響予以重點分析和評價。
2.1.1國家法律法規
(1)《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八
次會議于2014年4月24日修訂通過);
(2)《中華人民共和國噪聲環境污染防治法》(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
員會第七次會議于2018年12月29日修訂通過);
(3)《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第十六次會議于2015年8月29日修訂通過,2018年10月26日修正);
(4)《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
務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修訂通過,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
(5)《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國家主席[2017]70號令);
(6)《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國家主席[2018]8號令);
(7)《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第七次會議于2018年12月29日修訂通過);
(8)《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國務院[2017]第682號令);
(9)《國家危險廢物名錄》(2021年版);
(10)《限制用地項目目錄》(2012年本);
7
江蘇天能新材料有限公司廢舊鋰離子電池高值資源化回收利用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
(11)《禁止用地項目目錄》(2012年本);
(12)《國家安全監管總局關于公布首批重點監管的危險化學品名錄的通知》(安監
總管三[2011]95號);
(13)《關于進一步加強環境影響評價管理防范環境風險的通知》(環發[2012]77號);
(14)《關于切實加強風險防范嚴格環境影響評價管理的通知》(環發[2012]98號);
(15)《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20年版)》;
(16)《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2020年版)》;
(17)《國務院關于印發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通知》(國發[2013]37號);
(18)《關于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嚴格環境影響評價準入的通知》(環辦
[2014]30號);
(19)《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2021年版);
(20)《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21)《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信息公開機制方案》(環發[2015]162號);
(22)《關于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加強環境影響評價管理的通知》(環環評
[2016]150號);
(23)《國務院關于印發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通知》(國發[2016]31號);
(24)《市場準入負面清單(2022年版)》;
(25)《固定污染源排污許可分類管理名錄》(2019年版);
(26)《重點排污單位名錄管理規定》;
(27)《關于提升危險廢物環境監管能力、利用處置能力和環境風險防范能力的指
導意見》(環固體[2019]92號)
(28)《關于做好環境影響評價制度與排污許可制銜接相關工作的通知》(環辦環評
[2017]84號);
(29)《環境保護綜合名錄(2021版)》;
(30)《關于發布<建設項目危險廢物環境影響評價指南>的公告》(環境保護部公告
[2017]43號);
(31)《關于強化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事中事后監管的實施意見》(環環評
[2018]11號);
(32)《國務院關于印發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的通知》(國發[2018]22號);
(33)《工礦用地土壤環境管理辦法(試行)》(2018年8月1日施行);
8
江蘇天能新材料有限公司廢舊鋰離子電池高值資源化回收利用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
(34)《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辦法》(2019年1月1日施行);
(35)《關于發布長江經濟帶發展負面清單指南(試行)的通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
展領導小組辦公室第89號文件);
(36)《關于印發<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治理方案>的通知》(環大氣[2019]53
號);
(37)《關于印發<2020年揮發性有機物治理攻堅方案>的通知》(環大氣[2020]33
號)。
(38)《關于印發紙漿造紙等十四個行業建設項目重大變動清單的通知》(環辦環評
[2018]6號)
(39)《污染影響類建設項目重大變動清單(試行)》(環辦環評函[2020]688號)
(40)《關于加強重點行業建設項目區域削減措施監督管理的通知》(環辦環評
[2020]36號)
(41)《關于進一步加強產業園區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意見》(環環評[2020]65
號)
(42)《關于加強高耗能、高排放建設項目生態環境源頭防控的指導意見》(環環
評[2021]45號)
2.1.2地方法規及政策依據
(1)《關于江蘇省地表水環境功能區劃的批復》(蘇政復[2003]29號);
(2)《關于印發江蘇省建設項目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區域平衡方案審核管理辦法
的通知》(蘇環辦[2011]71號);
(3)《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切實加強關于化工園區(集中區)環境保護工作的通知》(蘇
政辦發[2011]108號);
(4)《省環保廳轉發環境保護部關于進一步加強環境影響評價管理防范環境風險
的通知》(蘇環辦[2012]255號);
(5)《關于印發進一步加強化工園區環境保護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蘇環委辦
[2012]23號);
(6)《關于轉發環境保護部切實加強風險防范嚴格環境影響評價管理的通知》(蘇
環辦[2012]302號);
(7)《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江蘇省工業和信息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2年
本)的通知》(蘇政辦發[2013]9號);
9
江蘇天能新材料有限公司廢舊鋰離子電池高值資源化回收利用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
(8)《關于修改<江蘇省工業和信息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2年本)>部分條目
的通知》(蘇經信產業[2013]183號);
(9)《關于印發<狠抓大氣污染防治實施方案>和<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實施方案>
的通知》(蘇環委辦[2013]18號);
(10)《江蘇省限制用地項目目錄(2013年本)》;
(11)《江蘇省禁止用地項目目錄(2013年本)》;
(12)《省政府關于印發江蘇省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的通知》(蘇政辦
發[2014]1號);
(13)《關于落實省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嚴格環境影響評價準入的通知》
(蘇環辦[2014]104號);
(14)《關于印發<工業危險廢物產生單位規范化管理實施指南>的通知》(蘇環辦
[2014]232號);
(15)《江蘇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已于2018年11月23日修正);
(16)《省政府辦公廳轉發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省發展改革委江蘇省工業和信息產業
結構調整限制淘汰目錄和能耗限額的通知》(蘇政辦發[2015]118號);
(17)《省政府關于印發江蘇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蘇政發[2015]175號);
(18)《關于全省開展“兩減六治三提升”環保專項行動方案》(蘇發[2016]47號);
(19)《關于印發<江蘇省化工園區環境監控預警建設方案技術指南(試行)>的通知》
(蘇環辦[2016]32號);
(20)《關于印發《江蘇省“兩減六治三提升”專項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蘇政
辦發[2017]30號);
(21)《關于進一步加強化工園區水污染治理的通知》(蘇環辦[2017]383號);
(22)《江蘇省國家級生態保護紅線規劃》(蘇政發[2018]74號);
(23)《關于貫徹落實建設項目危險廢物環境影響評價指南要求的通知》(蘇環辦
[2018]18號);
(24)《關于執行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的通知》(蘇環辦[2018]299號);
(25)《省政府關于印發江蘇省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方案的通知》(蘇
政發[2018]122號);
(26)《中共江蘇省委江蘇省人民政府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
治攻堅戰的實施意見》(蘇發[2018]24號);
10
江蘇天能新材料有限公司廢舊鋰離子電池高值資源化回收利用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
(27)《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全省沿海化工園區(集中區)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
(蘇政辦發[2018]46號);
(28)《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全省化工鋼鐵煤電行業轉型升
級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的通知》(蘇辦發[2018]32號);
(29)《江蘇省產業結構調整限制、淘汰和禁止目錄》(2018版);
(30)《省生態環境廳關于進一步做好建設項目環評審批工作的通知》(蘇環辦
[2019]36號);
(31)《省生態環境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危險廢物污染防治工作的實施意見》(蘇環
辦[2019]327號);
(32)《關于做好生態環境和應急管理部門聯動工作的意見》(蘇環辦[2020]101號);
(33)《江蘇省政府關于印發江蘇省“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方案的通知”》
(蘇政發[2020]49號);
(34)《省政府關于印發江蘇省生態空間管控區域規劃的通知》(蘇政發[2020]1號);
(35)《江蘇省化工產業結構調整限制、淘汰和禁止目錄(2020年本)的通知》(蘇
政辦發[2020]32號);
(36)《江蘇省化工行業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審批原則》;
(37)《省生態環境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建設項目環評審批和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
(蘇環辦[2020]225號);
(38)《省生態環境廳關于加強涉變動項目環評與排污許可管理銜接的通知》
(39)《省生態環境廳關于進一步加強產業園區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的通知》(蘇環
辦[2020]224號)
(40)《關于做好江蘇省危險廢物全生命周期監控系統上線運行工作的通知》(蘇
環辦[2020]401號)
(41)《關于進一步加強危險廢物環境管理工作的通知》(蘇環辦[2021]207號)
(42)《關于化工項目大氣環境防護距離、衛生防護距離不達標問題有關要求的通
知》(鹽環辦[2011]175號);
(43)《關于進一步規范建設項目環評文件中防護距離設置、事故池設置、固廢處
置有關要求的通知》(鹽環辦[2012]3號);
(44)《關于貫徹落實環保部、省環保廳切實加強風險防范嚴格環境影響評價管理
相關要求的通知》(鹽環辦[2012]246號);
11
江蘇天能新材料有限公司廢舊鋰離子電池高值資源化回收利用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
(45)《鹽城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轉發鹽城市化工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5
年本)的通知》(鹽政辦發[2015]7號);
(46)《鹽城市“兩減六治三提升”專項行動實施方案》;
(47)《鹽城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全市化工園區整治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
(鹽政辦發[2018]43號);
(48)《鹽城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全市促進化工產業轉型升級培育發展醫藥產業意
見的通知》(鹽政發[2018]21號);
(49)《鹽城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鹽城市打贏藍天保衛戰實施方案的通知》(鹽政
發[2019]24號)。
2.1.3編制技術規范
(1)《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總綱》(HJ2.1-2016);
(2)《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大氣環境》(HJ2.2-2018);
(3)《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表水環境》(HJ2.3-2018);
(4)《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下水環境》(HJ610-2016);
(5)《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聲環境》(HJ2.4-2021);
(6)《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價技術導則》(HJ169-2018);
(7)《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生態影響》(HJ19-2021);
(8)《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土壤導則(試行)》(HJ964-2018);
(9)《江蘇省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編制指南(試行)》;
(10)《江蘇省化學工業揮發性有機物無組織排放控制技術指南》;
(11)《建設項目危險廢物環境影響評價指南》(環境保護部公告,[2017]43號);
(11)《生態環境部財政部稅務總局關于發布計算環境保護稅應稅污染物排放量的排
污系數和物料衡算方法的公告》;
(12《環境保護圖形標志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GB15562.1-1995,GB15562.2-1995);
(13)《工業企業總平面設計規范》(GB50187-2012);
(14)《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標準》(GB18599-2020);
(15)《一般固體廢物分類與代碼》(GB/T39198-2020);
(15)《固體廢物鑒別標準通則》(GB34330-2017);
(16)《危險廢物鑒別標準通則》(GB5085.7-2019);
(17)《排污單位自行監測技術指南總則》(HJ819-2017);
12
江蘇天能新材料有限公司廢舊鋰離子電池高值資源化回收利用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
(18)《鹽城市生態紅線區域保護規劃》;
(19《危險廢物焚燒污染控制標準》(GB18484-2020);
(20)《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DB32/4041-2021);
(21)《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廢棄資源加工工業》(HJ1034-2019);
(22)《電動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技術政策(2015年版)》;
(23)《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范條件》、
(24)《廢舊電池破碎分選回收技術規范》;
(25)《廢電池污染防治技術政策》;
(26)《廢舊電池破碎分選回收技術規范》(YS/T1174-2017)。
2.1.4項目依據
(1)環境影響評價委托書,2022年6月;
(2)《江蘇天能新材料有限公司廢舊鋰離子電池高值資源化回收利用項目可行性
研究報告》;
(3)鹽城市濱海縣行政審批局備案表,2022年7月1日;
(4)江蘇天能新材料有限公司提供的其它技術資料。
2.2環境影響識別及評價因子篩選
2.2.1環境影響因素識別
根據工程特征及其原輔材料使用和排污特征,對環境影響因子加以識別,識別結果
詳見表2.2.1-1。
表2.2.1-1環境影響識別表
自然環境生態環境
影響受體主要
地表地下
環境土壤聲環陸域水生灘涂漁業生態
水環水環
影響因素空氣環境境生物生物生物資源保護
境境
區域
施工廢
0-1SD-1SD-1SD000000
(污)水
施工揚塵
施工-1SD000000000
期施工噪聲0000-2SD00000
渣土垃圾0-1SI-1SD-1SD0-1S0000
基坑開挖0-1SI-1SD-1SD0-1SD0000
廢水排放0-1LI-1LI00-1LI-1LD0-1LD0
運行
廢氣排放-1LD0000-1LD0000
期
噪聲排放0000-1LD00000
13
江蘇天能新材料有限公司廢舊鋰離子電池高值資源化回收利用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
固體廢物00-1LI-1LI0-1SD0000
事故風險-2SD-1SD-1SI-1SI0-1SI-1SI0-1SI0
廢水排放0-1S00000000
服務
廢氣排放-1SD000000000
期滿
固體排放
后00-1SI-1SI0-1SI0000
事故風險0000000000
注:“+”、“-”分別表示有利、不利影響;“L”、“S”分別表示長期、短期影響;“0”至“3”數值分別表示無影響、輕微影
響、中等影響、重大影響;用‘D’、‘I’分別表示直接、間接影響等。
由表2.3-1可以看出:工程運行期排放的廢氣、廢水和噪聲等將對環境產生長期不
利影響。通過上述環境影響因素識別,根據工程運行期產生的不利長期環境影響,評價
將進行詳細預測分析,提出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將不利影響降至最低程度,使工程建
設實現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的統一。
2.2.2評價因子篩選
根據環境影響因素識別,結合工程排污特征和當地環境質量現狀,工程運行期評價
因子篩選和確定詳見表2.2.2-1。
表2.2.2-2評價因子確定一覽表
項目現狀評價因子影響評價因子總量控制因子
SO、NO、PM、
SO、NO、PM、PM、CO、O、鎳、錳、2210顆粒物、SO、
22102.53鎳、錳、硫酸霧、氯2
大氣硫酸霧、氯化氫、NH、硫化氫、非甲烷總烴、NO、非甲烷總
3化氫、硫化氫、非甲X
氟化物烴
烷總烴、氟化物
pH、COD、BOD5、溶解氧、非離子氨、無機COD、NH3-N、TP、
地表水氮、活性磷酸鹽、鎘、鉛、六價鉻、砷、銅、SS、鎳、鈷、錳、銅COD、NH3-N
鋅、鎳、氰化物、揮發酚、硫化物、石油類等
鉀、鈉、鈣、鎂、碳酸根離子、碳酸氫根離子、
2-
Cl-、SO4、pH值、總硬度、溶解性總固體、
硫酸鹽、氯化物、鐵、錳、銅、鋅、鋁、揮發
2-
地下水性酚類、耗氧量、氨氮、硫化物、總大腸菌群、SO4、鎳、鈷、錳/
細菌總數、硝酸鹽、亞硝酸鹽、氰化物、氟化
物、汞、砷、鎘、六價鉻、鉛、鎳、鈷、石油
類
GB36600-2018中45項基本因子+鈷、鋅、石油鎳、鈷、銅、鋅、石
土壤/
烴油烴
噪聲等效連續A聲級/
固廢//工業固廢排放量
水土流失、土地利
生態區域生態環境/
用、植被損失
2.2.3環境質量標準
1、大氣環境質量標準
SO2、NO2、PM10、PM2.5、CO、O3、氟化物執行《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
14
江蘇天能新材料有限公司廢舊鋰離子電池高值資源化回收利用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
二級標準;錳及其化合物(以MnO2計)、硫酸霧、氯化氫執行《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
則大氣環境》(HJ2.2-2018)表D.1標準限值;非甲烷總烴和鎳執行大氣污染物綜合排
放標準詳解中非甲烷總烴的標準。相關標準值見表2.2.3-1。
表2.2.3-1環境空氣質量標準
污染物取值時間濃度限值標準來源
1小時平均500μg/m3
3
SO224小時平均150μg/m
年平均60μg/m3
1小時平均200μg/m3
3
NO224小時平均80μg/m
年平均40μg/m3
24小時平均75μg/m3
PM2.5
年平均35μg/m3《環境空氣質量標準》
24小時平均150μg/m3(GB3095-2012)
PM10
年平均70μg/m3
24小時平均4000μg/m3
CO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關注實務裁判員試題及答案
- 2024年足球裁判員如何在群體中形成良好領導力試題及答案
- 2024年農作物種子考試復習試題及答案
- 裁判員考試角色認知試題及答案
- 《巨大噴發》課件
- 體育經紀人應對市場變化的策略試題及答案
- 職業目標營銷與實現策略的試題及答案
- 籃球裁判員考試復習要點 試題及答案
- 四則混合運算水平練習試題
- 模具設計的關鍵解析試題及答案
- 香港繁體合同協議
- 喘病中醫護理常規
- 2025屆陜西省高考適應性檢測(三)數學試題+答案
- 山東省高中名校2025屆高三4月校際聯合檢測大聯考物理試題及答案
- 上海外服招聘考試試卷
- 大型活動籌備的總體進度計劃
- 農田土壤污染的治理技術分析試題及答案
- 記者證考試問題解析試題及答案
- 天津市河西區2025屆高三一模試卷語文試題(含答案)
- 易制毒危險化學品管理制度
- 重癥血液凈化血管通路的建立與應用中國專家共識解讀2025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