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重點文言文背誦篇目名句默寫過關檢測(二)(附答案)_第1頁
高考重點文言文背誦篇目名句默寫過關檢測(二)(附答案)_第2頁
高考重點文言文背誦篇目名句默寫過關檢測(二)(附答案)_第3頁
高考重點文言文背誦篇目名句默寫過關檢測(二)(附答案)_第4頁
高考重點文言文背誦篇目名句默寫過關檢測(二)(附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考重點文言文背誦篇目名句默寫過關檢測(二)(附答案)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1)文中面對孔子的提問,個性魯莽卻率真的子路急忙回答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文中面對孔子的詢問,公西華認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學習,對于宗廟祭祀之事,他說:“_________,_________。”(3)文中面對孔子的詢問,曾皙描繪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著風,一路酣歌的美麗動人的景象的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文中孔子沒有直接讓弟子言志,而是先用溫和自謙的話打消學生的顧慮,為他們創造一個輕松、親切、活躍的環境。他說:“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2)端章甫,愿為小相焉(3)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4)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2.報任安書(節選)(1)太史公寫作《史記》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報任安書》中描寫古代“圣賢”歷盡磨難,始終不屈,獻身著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報任安書》中司馬遷對古代圣賢歷經磨難著述豐富總體評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2)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不可勝記,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底圣賢發憤之所為作也。(3)此人皆意有所郁結,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來者。乃如左丘無目,孫子斷足,終不可用,退而論書策以舒其憤,思垂空文以自見。3.過秦論(上)(賈誼)(1)《過秦論》中最能表現秦始皇統一天下,勢不可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始皇派遣大將蒙恬北逐匈奴獲得勝利,使得匈奴長時間不敢南下進擊中原,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對此事件效果的概括。(3)《過秦論》中用整句描寫秦始皇據險固守的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極言陳涉出身貧寒和地位低賤。答案(1)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2)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3)然后踐華為城,因河為池,據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淵,以為固(4)然陳涉甕牖繩樞之子,氓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4.禮運(《禮記》)(1)文中體現人才得到重用,社會成員間和睦相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寫表現人們對財富和勞動的觀念都達到了一定境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選賢與能,講信修睦(2)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

5.陳情表(李密)(1)形象刻畫自己幼年寂寞、孤獨慘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通過對比說明盡孝時短,盡忠時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以烏鴉反哺為喻,來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表現活著不惜性命為國出力,死后也要結草來報答君王之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用比喻手法寫祖母劉氏年老病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煢煢孑立,形影相吊(2)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盡節于陛下之日長,報養劉之日短也(3)烏鳥私情,愿乞終養(4)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5)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6.歸去來兮辭(并序)(1)我們經常用陶淵明《歸去來兮辭并序》中的“_________,_________”來表達過去不可挽回,未來則可把握。(2)陶淵明《歸去來兮辭并序》中的“_________,_________”寫了作者問道于行人,恨晨光微弱,不見前路,表達了作者歸心似箭的心情。(3)陶淵明《歸去來兮辭并序》中“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寫作者拄扙或游或息,時時昂首遠望,暢享自然風景。(4)陶淵明在《歸去來兮辭并序》中認為自己走入迷途還不太遠的自怨自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5)《歸去來兮辭并序》表現陶淵明在回家途中,擺脫束縛,重返自然的歡快舒暢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6)《歸去來兮辭并序》中“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寫作者在園中散步,情景交融,作者似乎已經與自然融為一體,悠然地享受涉足園子的樂趣。(7)《歸去來兮辭并序》中“_________,_________”兩句以云鳥自喻,表現詩人過去做官出自無心,如今歸田恰如鳥倦飛而知還。(8)《歸去來兮辭并序》中寫作者跟鄉里故人的交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9)古代詩文有許多描寫自然萬物欣欣向榮的名句,如陶淵明《歸去來兮辭并序》中的:“_________,_________。”(10)《歸去來兮辭并序》中用形象化的手段表現自己快然自足于隱居生活,與親戚愉快地談心,怡然自得地讀書彈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2)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3)策扶老以流憩,時矯首而遐觀(4)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5)舟遙遙以輕飏,風飄飄而吹衣(6)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而常關(7)云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8)農人告余以春及,將有事于西疇(9)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10)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7.種樹郭橐駝傳(1)《種樹郭橐駝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既概括了樹木的本性,也揭示了種樹的要領。(2)《種樹郭橐駝傳》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一般種樹的人關心太過,什么都放不下,結果適得其反,壓抑了甚至扼殺了樹木的生機。(3)《種樹郭橐駝傳》中,對“養人”之不善,文章先簡要地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以概括,這與上文“他植者”養樹管理之不善相呼應。答案(1)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2)雖曰愛之,其實害之;雖曰憂之,其實仇之(3)見長人者好煩其令,若甚憐焉,而卒以禍8.五代史伶官傳序(歐陽修)(1)《五代史伶官傳序》的中心論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五代史伶官傳序》引用《尚書》中的話,結合莊宗得失天下的史實,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結論。(3)《五代史伶官傳序》借莊宗困于伶人而亡國,警戒后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2)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3)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豈獨伶人也哉?9.石鐘山記(蘇軾)(1)蘇軾在《石鐘山記》中用反詰句提出全文中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句話是作者經過實地考察后得出的結論,也是對李渤的主觀臆斷、自以為是的批評。(2)《石鐘山記》寫絕壁下的情景:看見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大石。答案(1)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2)側立千尺,如猛獸奇鬼,森然欲搏人10.登泰山記(姚鼐)(1)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作者不言雪覆蓋青山,卻說青山背負雪,進而說蒼山上的雪反射的光像蠟燭一樣照著天南,形象、生動地繪出了積雪的光彩。(2)太陽將出時的景色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