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8單元語言積累梳理與探究任務群·語言家園
詞語積累與詞語解釋
目標導航
學習目標重點難點
1.能從詞語的“家族”和“系統”出發,不斷積累豐富詞語,1.詞語的積累方法。
2.古今異義詞。
關注生活中出現的新詞語,自覺積累詞語。
3.辨析詞語的感情色
2.了解常見古今異義詞詞義的不同,能結合典型例句理解詞義
彩與語體色彩。
演變的常見類型和常用多義詞詞義之間的關系。
3.學會從詞義、色彩等角度辨析具體語境中詞義的細微差異。
知識精講
任務一豐富詞語積累
一、語言知識
1.語素
(1)定義:最小的語音、語義結體,是最小的有意義的語言單位。
(2)構詞方式:
2.詞語
(1)定義:詞語是詞和語的合稱,包括單詞、詞組及整個詞匯,是文字組成語句文章的最
小組詞結構形式。詞是由語素組成的最小的造句單位。
(2)分類:
3.熟語
(1)定義:用詞固定、語義結合緊密、語音和諧,能獨立運用的詞匯單位。
(2)分類:
4.成語
(1)來源:
(2)特征:
5.新詞語
二、關鍵能力
(一)正確理解、積累和使用成語
正確理解成語是有效積累、正確使用成語的前提,正確理解成語,要做到以下方面:
正確理解、積累和使用成語要從以下十個方面著手:
(二)正確理解和使用規范的新詞
1.辨別不規范的生造新詞語。
新詞語中有一些生硬拼湊、格調低俗、不合規范、難以被人們接受的詞語,對漢語的規范
化造成消極的影響。我們要準確辨別并自覺抵制。
2.正確理解和使用新詞語。
要了解新詞語的來源,正確理解其含義和使用對象及場合,并在言語實踐中正確使用。
任務二把握古今詞義的聯系與區別
1.詞的本義與引申義
(1)詞的本義:詞的最初的、最基本的意義。如《師說》中的“師”字,本義是“某些傳
授知識技術的人”。
(2)詞的引申義:由本義引申衍生的意義。如“師”字在本義的基礎上引申出“從師”“學
習”的新意義,就是引申義。
(3)詞義引申規律:
2.古今異義詞
(1)定義:現代漢語與古漢語中有一些字形相同而意義用法不同的詞,叫古今異義詞。
(2)古今詞義演變類型:
一、探究一詞多義
從本冊所學的古代詩文中,梳理一詞多義的例子,試分析義項之間的關系,并與同學們交
流。
示例:
①有碑仆道(《游褒禪山記》)②以咨諏善道(《出師表》)③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師
說》)
二、把握古今詞義的不同
1.從目前所學文言文中選擇典型古今異義詞,參照示例進行梳理,并總結詞義引申的規律。
示例:
博學
(1)古代: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荀子《勸學》)
釋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現代:有兩件事我最憎惡:沒有信仰的博.學.多才和充滿信仰的愚昧無知。(愛默生《處
世之道·崇拜》)
釋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動詞,廣博地學習,廣泛地學習。(2)形容詞,學問廣博精深。
2.閱讀古代白話小說,從四大名著及《儒林外史》中任選一本,梳理其中的古今異義詞,
做成手抄報,貼在班級報欄里與同學交流。
三、避免以今律古,望文生義
搜集容易錯誤理解的成語,小組討論后全班交流,弄清這些成語的含義,避免誤用。
答案:(1)胸無城府:城府,城市和官署,比喻難于揣測的深遠用心。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誠,
心口如一。
(2)不刊之論:刊,削除錯字,古代把字寫在竹簡上,有錯誤就削去。指正確的、不可修改的
言論。
(3)文不加點:點,涂上一點,表示刪去。文章一氣呵成,無須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寫作技
巧純熟。
(4)萬人空巷:空巷,街道里的人全部走空。指家家戶戶的人都從巷里出來了。多形容慶祝、
歡迎等盛況。
(5)久假不歸:假,借;歸,歸還。原指假借仁義的名義而不真正實行,后指長期借用而不歸
還。
任務三詞義的辨析和詞語的使用
一、準確理解詞義,把握詞語的用法
1.下面是某公司的一份聲明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處詞語使用不當,請找出并做修改。要求修
改后語意準確,語體風格一致。
近期有不法分子假扮我公司工作人員進行微信兼職詐騙活動,并收取一定押金。這些不法
行為嚴重損壞了我公司聲譽。在此,我公司特此做以下通告:我公司只會在前程無憂、智聯招
聘等正式招聘渠道發布招聘信息,且未以任何方式收取押金;對該等欺騙行為做出強烈遺憾并
將此事交由相關部門處理,我們將徹查并對不法分子的欺騙行為追究法律責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假扮”改為“假冒”或“冒充”;②“損壞”改為“損害”;③“通告”改為“聲
明”;④“正式”改為“正規”;⑤“遺憾”改為“譴責”。
2.參照示例,對下面句子中的用詞進行點評。
示例: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朱自清《荷塘月色》)
點評:“瀉”字緊扣“月光如流水一般”這個比喻,寫月光照耀,一瀉無余的景象,再加上“靜
靜地”這個修飾語,就準確地寫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傾瀉,但又絕無聲響的幽靜。
(1)仔細看時,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淺淡的部分,在和陽光互相挑.逗.。(宗璞《紫藤蘿
瀑布》)
點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
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朱自清《背影》)
點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山坡上臥.著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臥.著點雪。(老舍《濟南的冬天》)
點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這個句子中的“挑逗”生動而傳神,用擬人化的手法寫出了紫藤蘿花最淺的部分的
色彩特征,花色本來是給人以靜態的視覺感受,經這么一說,就富有動態美了。
(2)這是歷來為人們所推崇的一段經典描寫,這里連用“攀”“縮”“微傾”三詞,非常逼真傳
神地寫出了父親在翻越鐵道時手、腳、身子的動作和姿態,表現了父親翻越鐵道時極艱難的
情形,表達了父親愛兒子的極其真摯樸素的情感。
(3)這個句子中的兩個“臥”字,形象地寫出了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芭P”字帶人格化,寫
出了在這溫晴的好天氣里房屋和雪似乎暖洋洋地曬著太陽的情景。
二、體會詞語的感情色彩
閱讀課本中的相關內容,揣摩下列各句中加點成語的使用情況,分析其正誤。
1.同學們,考入大學僅僅是一個新的起點,讓我們志存高遠,學海無涯苦作舟,在老師們的推.
波.助.瀾.下,直掛云帆濟滄海!(×。推波助瀾:比喻促使或助長事物(多指壞的事物)的發展,
使擴大影響。這里的老師鼓勵學生應該是件好事,用“推波助瀾”褒貶失當。)
2.近年來,新聞學專業越來越熱,許多學生也跟著蠢.蠢.欲.動.,紛紛選修這一專業,希望將來能
做一名新聞工作者。(×。蠢蠢欲動:指敵人準備進行攻擊或壞分子策劃破壞活動,含貶義。
這里用于學生跟潮流選專業,褒貶失當。)
3.極端個人主義者總以為人都是為自己的,在他們心目中,那些舍己為人、公而忘私的行為是
不.堪.設.想.的。(×。不堪設想:指事情的結果不能想象。指預料事情會發展到很壞的地步。也
比喻事情壞到極點。用于指消極方面的事?!肮降男袨椤笔呛眯袨椋荒苡谩安豢霸O想”。)
4.在今年的“排隊推動日”活動中,雖仍有鳳.毛.麟.角.的幾個“不自覺者”,但廣大市民不論乘
車還是購物都能自覺排隊。(×。鳳毛麟角:鳳凰的羽毛,麒麟的角。比喻珍貴而稀少的人或
物。句中用來修飾“不自覺者”,褒貶失當。)
三、把握詞語的語體色彩
閱讀課本中的相關內容,了解詞語的語體色彩,分析下列各句中有無詞語的語體色彩不當
的情況。
1.“不要兩句話說不到一塊,就動刀動槍的?!薄袊l言人在新聞發布會上針對解決
地區間矛盾問題時表達自己的意見。
2.你既然身體欠佳,那你給老師打個電話,請半天假。
3.老大爺遠遠看見我,遂放下趕鴨的竿子,拉起敞開的衣襟擦了擦額上的汗,笑瞇瞇地向我走
來。
4.“三歲四歲狗也嫌?!毙↑c點一會兒爬到床上翻跟頭,喊“我是孫悟空”;一會兒又在地上爬,
喊“我當解放軍,母親給我買槍”。
5.洋柿子是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全株有軟毛,花色黃,結漿果,球形或扁圓形,紅或黃
色,是營養價值較高的蔬菜。
6.老村長一進門就說:“張全家的二畝地,秋里收了一千五!咱都得科學種田,都弄它一千五。”
7.“我這法行不行?”李老漢著急地說,“不對,你給雅正,大叔請你喝酒?!?/p>
答案:1.語體色彩不當,“不要兩句話說不到一塊,就動刀動槍的”是口語化的表達,不適合
用于新聞發布會這種正式場合。
2.根據內容,應是家長和孩子對話,應用口語語體,而“身體欠佳”是書面語體。
3.“遂”屬于文言詞匯,用于此處語體色彩不當
4.“母親”語體色彩不當,應該用“媽媽”。
5.“洋柿子”語體色彩不當,應該用“番茄”。
6.無詞語的語體色彩不當的情況。
7.“雅正”語體色彩不當,應該用“指出”。
能力拓展
豐富熟語積累,讓語言多姿多彩
1.分組梳理討論以往學過的熟語,查閱資料,舉例說明成語的不同來源,并歸納其主要的
類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來源于神話寓言:
我國古代的很多神話傳說、寓言故事含義深刻,富有教育意義,往往被概括成為成語。
例如:
女媧補天精衛填海開天辟地夸父追日
愚公移山守株待兔刻舟求劍拔苗助長
(2)來源于歷史故事:
我國古代有許多著名的歷史故事和歷史事件,后人把它們凝縮為成語。例如:
臥薪嘗膽負荊請罪四面楚歌草木皆兵
破釜沉舟完璧歸趙望梅止渴三顧茅廬
(3)來源于古書成句:
這又分兩種情況:一是從古書中直接摘引原句;一種是經過加工的,或緊縮,或減字,
或增字,或換字。例如:
①一鼓作氣——《左傳·莊公十年》:“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②瓜田李下——古詩《君子行》:“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p>
(4)來源于群眾口語:
有不少成語來源于群眾口頭用的通俗而形象的俗語。例如:
①狼子野心——《左傳·宣公四年》:“諺曰:‘狼子野心?!悄死且玻淇尚蠛?!”
②千夫所指——《漢書·王嘉傳》:“里諺曰:‘千夫所指,無病而死?!?/p>
③小蔥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④秋后的螞蚱——蹦跶不了幾天。
實踐飛躍
1.搜集新詞語,并制作“詞語檔案”,與同學們分享。
示例:
新詞語:C位
來源:游戲領域,即主力輸出地位。
含義:指在合影、舞臺表演等時候,處于中心的人。
2.以下列新詞語為例,分析有關新詞語對其他詞語的影響,完成下面的表格。
新詞語對其他詞語的影響解說
白領衍生出其他詞語衍生出藍領、金領等新詞
②使“山寨”增加了新義項:ɑ.仿造的,非正牌的;b.
山寨①豐富了詞義
非主流的,民間性質的
出爐③替代原有詞語④大多數情況下,替代了原有的“發布”一詞
⑥“問鼎”原指圖謀奪取政權,含貶義;現在指“在比
問鼎⑤改變了感情色彩
賽或競爭中奪取第一名”,成了褒義詞
3.閱讀課本P130《語言的演變》,以下面的表格中所列的新詞語為例,探究新詞語產生的原因,
并完成表格。
新詞語原因闡釋
克隆、云計算科技進步科技前沿知識名詞
①社會發
核心素養提升我國教育國際競爭力的需要
展
動漫求簡心理②“動畫”“漫畫”的合稱
“克隆”是英文“clone”或“cloninɡ”的音譯;“核心素養”源
③國際交
克隆、核心素養于經合組織和歐盟理事會的研究報告,譯自英文“Key
流
Competencies”
分層提分
題組A基礎過關練
一、基礎達標
1.下列各句中加點成語的使用,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①許多走紅的網絡文章文辭并不精美,甚至不.通.文.墨.,言不達意,卻因其觀點與網友的心理相契
合而被追捧。
②每年的旅游旺季,均有多艘郵輪途經香港卻過.門.不.入.,是因為香港沒有一個可容納巨大郵輪
的碼頭。
③某品牌的創始人獨.具.只.眼.,找準了市場切入點,將電子商務事業打理得風生水起,旗下多間店
鋪單品月銷售量過萬。
④清華大學教授趙家和幾十年教書育人,捐贈畢生積蓄,幫助近3000名貧困學生完成了高中
學業。這位被人譽為“炭火教授”的優秀黨員,其品其德,山.高.水.長.。
⑤求學期間,他春風得意,事事順心,沒料到踏入社會后,幾樁生意下來,就被騙得血本無歸,于
是他總是感嘆遇.人.不.淑.,命途多舛。
⑥為倡導清廉風氣,使干部職工都能潔.身.自.好.,該銀行組織全體員工到反腐倡廉教育基地,接受
預防職務犯罪警示教育。
A.①②⑤B.①③④C.②⑤⑥D.③④⑥
【答案】D
【解析】①不通文墨:指人文化水平不高或識字不多。本句中用來指文章,使用對象錯誤。②過
門不入:路過家門卻不進去。形容忠于職守,公而忘私。本句中用于郵輪途經香港,望文生義,
使用錯誤。③“獨具只眼”: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形容眼光敏銳,見解高超。本句使用正
確。④山高水長:像山一樣高聳,像水一樣長流。后比喻人節操高尚,影響深遠。也用來比喻情
意深厚。本句使用正確。⑤遇人不淑:本指女子所嫁的人不好,也泛指所結交的人不好。⑥潔身
自好:指保持自身純潔,不同流合污;也指怕招惹是非,只關心自己,不關心公眾事情。本句使用
正確。
2.下列交際用語使用不得體的一項是()
A.我是職場新人,很多規矩都不懂,不當之處請大家見諒。
B.年前回鄉,給您捎帶了一點土儀,不成敬意,還望笑納。
C.此行承蒙雅愛,全程叨陪,設宴款待,盛情厚意,不勝感激。
D.欣聞兄臺喜得麟兒,衷心祝愿貴公子健康聰明,茁壯成長。
【答案】C
【解析】從“承蒙雅愛”“不勝感激”可看出,此句交際用語是為感謝他人的招待而用的,但“叨
陪”一詞是指榮幸地陪侍,是謙辭。在此不合語境??捎谩叭膛阃?。
3.(2020·南京高一檢測)對下面語段的主旨觀點表述最準確的一項是
()
如今,許多年輕人沉陷“美顏”的泥潭中不能自拔,一味追求完美,卻忽視了對自己的認知,
照片可以被修改得面目全非,而真實的面目無法改變,真實的虛妄在于對現實和幻想的混淆。而
你就是你,那個不完美卻真實的自己。
A.浮華年代,真實不再。
B.真實之美,美在它的坦誠和率真。
C.人的顏值與其價值不成正比。
D.真實生活正美在它的殘缺與遺憾。
【答案】B
【解析】“沉陷”“不能自拔”“一味追求完美”“忽視了對自己的認知”“真實的虛妄在于
對現實和幻想的混淆”等詞句指出了許多年輕人“美顏”的虛假性,“真實的面目無法改變”
“你就是你,那個不完美卻真實的自己”等詞句闡明了“真實面目”的不可欺騙性??梢?文段
強調了“真實就是一種美”,年輕人要“反美顏”,懂得坦誠率真地對待自己的容顏。
4.閱讀下面一段話,用簡潔的文字概括作者強調的兩種研究方向的著眼點。(5分)
語言是經常在變的,語音、語義、語匯、語法都在不斷地變化之中。短時間內看不出,時間
長了就明顯了。因此在對某一種語言進行研討時,必須明確是在研究它的現狀還是研究它的歷
史。第一個強調語言的共時研究(主要指當代)和歷時研究的區別的語言學家是瑞士的索緒爾,
他這個主張對后來的語言研究影響很大??墒怯幸稽c是索緒爾當時沒怎么強調而是后來的語言
學家加以發揮的,那就是歷時的研究是以若干個共時的斷面研究為基礎的。這個認識對于漢語
研究特別重要,因為直到不久以前,還有很多人把“古代漢語”當作一個單純的東西來論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歷時研究著眼于研究語言古今差異,共時研究著眼于弄清某種語言的特點。
【解析】語言的歷時研究著眼于縱向比較,而語言的共時研究著眼于橫向的搜集、綜合和分析、
比較。
5.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
處不超過15個字。(6分)
雞與我們日常生活關系密切,《說文解字》說它是“知時畜也”。“知時畜”指的是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我國一直有“雄雞報曉”的說法。雄雞報曉又稱“金雞
報曉”,這是因為作為十二生肖的雞,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酉”按陰陽五行
屬“金”,于是便產生了“金雞”一說。任何動物的本能原本無所謂好壞,但自從戰國“四公子”
之一孟嘗君門下的兩名門客裝雞扮狗,偷盜狐裘,騙開城門之后,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便成了人們對沒什么大本事或偷偷摸摸做事的人的一種譏諷
與輕蔑。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公雞(雄雞)在黎明(早上)打鳴(啼叫)的生物特性
②按天干地支對應的是“酉”
③“雞鳴狗盜”這個成語
二、閱讀拓展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8題。
留住正在消失的鄉音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自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而方言
文化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同樣蘊含著豐富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
德規范。
近年來,留住鄉音的呼聲之所以越來越高,正是因為許多方言正在萎縮,山歌、童謠、諺語
在青少年中逐漸失傳,戲曲和曲藝抵擋不住流行音樂的沖擊。現代化越來越快,方言的萎縮如暮
春時節萬花紛謝,難以抗拒。一旦鄉音蕩然無存,模糊的鄉愁便會淡出人們的記憶。
心理語言學研究發現,十來歲少年學得母語,就具備了終生語言能力的70%;同時學會幾種
語言,不但不是負擔,還有助于提高智商。大批老科學家小時候學方言和國語,長大以后又學文
言和外語,比誰都聰明,就是好例子。如今的孩子卻學了普通話、丟了方言。《國家通用語言文
字法》規定學校以普通話為基本教學用語是正確的,但在教好普通話的同時,周末組織些唱山歌、
講故事的方言文藝活動,不也很好嗎?
只看到方言妨礙普通話規范是片面的。方言是通語分化出來的,也曾向通語輸送有益成分;
方言和普通話之間存在對應關系,利用對應關系還可幫助方言區的孩子學好普通話。例如,可告
訴沒有翹舌音的人,凡是方言或同聲旁的字讀“d”“t”的,就是翹舌音:都屠—者豬儲署,迢貂
—招召超紹。有的分不清“f”“h”,可指出,凡是方言或同聲旁的字讀“b”“p”的,只能是
“f”:反飯販—板扳,非匪痱—排悲。凡是同聲旁的字讀“ɡ”“k”的只能讀“h”:胡湖—古
苦,混餛—昆棍。20世紀50年代方言普查后,各地都編過這類對應字表,可惜后來沒用于教學。
除了語音對應,方言詞匯、句型和普通話不同的,也可以列表對照。例如:趕趟/來得及,長
腳/高個兒,拐腳/瘸腿,斤半/一斤半,賣沒了/賣光了,找不他到/找不到他。方言調查已近百年,
材料積累不少,應經挑選后,把本地常見誤讀音、誤用的方言詞和方言句式,編成語文補充教材。
此外,各方言的兒歌、童謠、諺語、故事、傳說中,不乏語言精練、意義深刻的精品,比如“不
怕慢,就怕站”“日日守,年年有”“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愛拼才會贏”“兄弟同心,田土
成金”“好天得存雨來糧”,把這些分類編注成冊,讓學生自學,既能學到方言,也能獲得文化的
教益。
當然,留住鄉音不光是學校的事。方言本是家傳的母語,可許多家庭如今也不說了。有的家
長怕影響孩子學普通話,家里不說“土話”。其實,為了學普通話而放棄方言,這是誤解。不同
語言有不同的認知方法,多語人必有多樣的思維。另外,不同方言也有共同的規律。南方方言愛
說“他有去,我有來”,和英語中have的用法大體相當。古今漢語和南北方言,更是可以相互論
證,比如閩語把“高、低”說成“懸、下”,普通話也有“懸崖”和“下策”的說法。
除了學校和家庭,要留住鄉音,社區也有事可做。這些年來,有些地方整治青山綠水,發掘旅
游資源,修飾古樹、草場、水磨、廊橋,唱山歌、吃農家菜,趣味盎然。城里人到“鄉村一日游”
聽到難懂的方言還想探知奧妙呢。有些縣政府為了傳承本地文化,撥款請人編寫方言志、俗語
志,也能喚起鄉思鄉情。
除了作為交際工具,方言還有藝術的形式——戲曲和曲藝。這些鄉音飽含歷史文化積淀,
曾帶給當地人精神的享受?,F在,京戲、大鼓、快書、蘇州評彈、泉州的梨園、穗港的粵劇等,
雖不像過去那樣流行,可一到國外,它們就綻放異彩。有的地方很珍視這份遺產,努力發掘加工,
精心培養新手,讓它繼續煥發青春,值得欽佩和鼓勵。
現實告訴我們,要留住鄉音,必須有學校、家庭和社會三方面的共同努力。
(選自《光明日報》,有刪改)
6.關于“留住鄉音”的原因,下列選項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蘊含著豐富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的方言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
分。
B.許多方言正在萎縮,山歌、童謠、諺語在青少年中逐漸失傳,戲曲和曲藝抵擋不住流行音樂的
沖擊。
C.除了語音對應,方言詞匯、句型和普通話不同的,也可以列表對照,或編成語文補充教材,或經
挑選后分類編注成冊,讓學生自學,既能學到方言,也能獲得文化的教益。
D.如果鄉音蕩然無存,那么模糊的鄉愁必會淡出人們的記憶。
【答案】C
【解析】答非所問,不是原因,而是措施。
7.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大批老科學家小時候學方言和國語,長大又學文言和外語,比誰都聰明,并不能證明高智商和
學好方言之間有著必然聯系。
B.20世紀50年代方言普查后,各地編輯了用于方言區的普通話教學的方言和普通話的對應字
表。
C.方言是通語分化出來的,曾向通語輸送營養,方言和普通話之間存在一定的關系,利用這種關
系還可幫助方言區的孩子學好普通話。
D.不同方言之間存在共同之處,古今漢語和南北方言不是不可以相互論證的。
【答案】B
【解析】A.根據原文第三段可知并無必然聯系。B.根據原文第四段最后一句可知并沒用于教學。
C.根據原文第四段“方言和普通話之間存在對應關系,利用對應還可幫助方言區的孩子學好普
通話。”D.根據第六段可知。
8.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本文既論證了留住鄉音的必要性,也論證了留住鄉音的重要性。
B.父母在家說方言,未必會影響孩子學習普通話,相反,讓孩子在學習普通話的同時學習一些方
言,可能有助于提高孩子的智商。
C.地方政府可以編寫一些方言志、俗語志,這既可傳承本地文化,又能喚起鄉思鄉情。
D.飽含歷史文化積淀的戲曲和曲藝首要體現方言的交際作用,其次才是作為藝術形式帶給當地
人精神的享受。
【答案】D
【解析】根據第八段“除了作為交際工具,方言還有藝術的形式——戲曲和曲藝。這些鄉音飽
含歷史文化積淀,曾帶給當地人精神的享受”可知。
題組B能力提升練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曠野和城市,從根本上講,是對立的。
人們多以為和城市相對應的那個詞,是鄉村,比如常說“城里人”“鄉下人”。其實鄉村不過
是城市發育的低級階段。再簡陋的鄉村,也是城市的一脈兄長。唯有曠野與城市永無聲息地對
峙著。城市侵襲了曠野昔日的領地,驅散了曠野原有的駐民,破壞了曠野古老的風景,越來越多
地以井然有序的繁華,取代我行我素的自然風光。城市是人類所有偉大發明的需求地、展覽廳、
比賽場、評判臺。如果有一雙慧眼從宇宙觀看夜晚的地球,他一定被城市不滅的光芒所震撼。
曠野是舒緩的,城市是激烈的。曠野是寧靜的,城市是喧囂的。曠野對萬物具有強大的包容性,
城市幾乎是人的一統天下……
人們把城市像巨釘一樣,楔入曠野,并以此為據點,頑強地繁衍著后代,創造出溢光流彩的
文明。曠野在最初,漠然置之,甚至是溫文爾雅地接受著。但曠野一旦反撲,人就一籌莫展了。
尼雅古城,龐貝古城……一系列歷史上輝煌的城郭名字,湮滅在大地的皺褶里。
1.下列各句中的引號,和文中引號作用相同的一項是(3分)()
A.“救場如救火”,他二話不說,包上頭就扮戲。
B.這樣的“聰明人”還是少一點好。
C.他有點像契訶夫小說《醋栗》中的主人公,于是大家就叫他“醋栗”。
D.那樣的“看”根本就不能算是看,頂多只能算是一種感覺而已。
【答案】C
【解析】C項中的“醋栗”和文中的“城里人”“鄉下人”都是特殊稱謂。A項表示引用,B項
表示諷刺,D項表示強調突出。
2.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可以改寫成:“曠野是舒緩寧靜的,對萬物具有強大的包容性;城市是激
烈喧囂的,幾乎是人的一統天下……”從語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達效果更好,為什
么?(4分)
答:
【答案】①對比鮮明。原文將曠野和城市的特點進行一一對比,突出各自的特點,令人印象深刻。
②符合散文文體特征。原文是短句,語意舒暢,表達連貫。③排比手法。原文結構相同,形成排
比,充滿抒情性。④意蘊悠長。原文文末有省略號,由于前面三組特點對舉形成排比效果,讀者
看到省略號會自然而然地聯想曠野與城市的其他特點對比,意蘊悠長,改后無此特點。(每點1
分,共4分)
【解析】分析表達效果要抓住藝術手法、語言風格等方面作答。原文句式短小,組組對比,形成
排比,改為長句后則沒有這樣的表達效果。
3.語文課上,同學們對“再簡陋的鄉村,也是城市的一脈兄長”一句的修辭手法產生分歧,有的
認為是擬人,有的則認為是比喻,請談談你的意見,并說明原因。(4分)
答:
【答案】是比喻。擬人是將物人格化,使物具有人的感情、思維等。比喻是用跟甲事物有相似
之點的乙事物來描寫或說明甲事物,關鍵點是相似性。本句強調鄉村與兄長的相似性,兄長之于
弟弟,類似鄉村之于城市,所以是比喻。(觀點1分,分析手法區別1分,結合文段分析2分)
【解析】首先要明確觀點;其次要說明原因,說明原因時要區分兩種修辭;最后結合文段進行分
析。
4.下面是一封信的主要內容,其中有五處不得體,請找出并做修改。(5分)
獲悉文學院下周舉辦活動,隆重慶賀先生教書50周年,我因俗務纏身,不能光臨,惠贈鮮花
一束,以表敬意。隨信寄去近期出版的拙著一冊,還望先生先睹為快。
盛夏快來了,請先生保重身體。
答:
【答案】①“教書”,改為“從教”;②“光臨”,改為“參加”;③“惠贈”,改為“奉上”;
④“先睹為快”,改為“指正”;⑤“快來了”,改為“將臨”。
【解析】通讀語段,準確篩選表達不得體的句子,注意語體色彩、謙辭敬辭,“教書”是口語,
應改為書面語“從教”;“光臨”,敬辭,不能用于自己,應改為“參加”或“前往”;“惠贈”,
敬辭,不能用于自己;送給別人東西,應改為“奉上”或“敬贈”;“先睹為快”,以先看到為快
事,形容盼望殷切,不能用于別人,應改為“斧正”或“指正”;“快來了”是口語,應用書面語,
應改為“將至”或“將臨”。
5.請對下面這段新聞報道的文字進行壓縮。要求保留關鍵信息,句子簡潔流暢,不超過30個字。
(5分)
截至目前,普通話在全國范圍內普及率接近80%,識字人口使用規范漢字的比例超過95%,
文盲率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的80%以上下降至4%以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推廣普及,
極大地促進了國家經濟建設和教育、科技、文化等社會事業發展,為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
提高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了堅實的
基礎。
答:
【答案】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推廣普及成效顯著,作用巨大。
【解析】本題考查壓縮語段的能力。本題要求“對下面這段新聞報道的文字進行壓縮”。閱讀
語段,可發現這則新聞點明了“消息報道對象”——“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推廣普及”,同時還
陳述了“報道的事件”——“……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由此可以按照要求概況
新聞的主要內容,還要注意字數要求。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題。
材料一:
典籍記載,黃帝時代的史官倉頡曾經發明文字。倉頡的傳說在黃河中下游地區廣為流傳,
他被奉為創造漢字的神,尊稱為“字祖”。至今在中原地區的濮陽南樂、開封、魯山、虞城、洛
寧、新鄭等地,還可以看到倉頡廟、倉頡祠、倉頡造字臺、倉頡墓冢等遺存。
關于倉頡其人,我們已不可確知。不過,文字的產生和發展,肯定經過了一個由無序到有序,
由少到多,由表意到意音兼備,約定俗成,逐步系統化的過程。文字系統的形成不可能由一個人
或一個時代來完成。我們推測,大約在黃帝時期,可能確實存在過史官倉頡這樣身份的人。他不
一定獨自創造了文字,卻可能是最初對文字萌芽進行整理和傳播的代表性人物。歷史上對文字
最早進行規范化整理的人還有李斯。他身為秦相,作有秦刻石和《倉頡篇》字書,曾輔助秦始皇
統一文字。歷史上最早把古漢字作為知識體系進行全面解說的是東漢許慎。從文字學史的角度
看,東漢許慎所撰寫的《說文解字》,既是我國第一部系統解釋古代漢字的重要字典,也是一部
總結自春秋戰國以來有關經學、小學的研究成果,進而探究漢字字源,并根據漢字的構形特征從
理論上加以闡發的經典性文字學著作。自《說文解字》問世以來,歷代都有學者致力漢字的研
究,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中國文字學。
近百十年來,黃河中下游地區為我國商周古文字資料的主要出土地。這里地下出土的古文
字門類齊全,資料豐富。僅殷墟、周原出土的10多萬片甲骨文和河南、陜西、山西諸省出土的
8000余件帶有銘文的商周青銅器,16000余片溫縣、侯馬春秋盟書,9000余件魏晉隋唐墓志
碑刻等大宗資料就足以震驚世界。它不僅推動了中國考古學和古文字學的成熟,而且也令世人
對黃河文明刮目相看。如今在許慎家鄉漯河境內的舞陽賈湖裴李崗文化遺址中,還有8000年
前新石器時期刻畫符號的重要發現,已引起學術界對中華文字起源的新思考。近幾十年河北蒿
城臺西出土的象形符號及鄭州小雙橋商代陶器朱書文字,加之20世紀50年代發現的鄭州商城
二里崗期刻辭甲骨,使我們對商代前期的古漢字又有了新的認識。山西襄汾陶寺文化朱書陶文、
偃師二里頭和登封王城崗陶文,則透露出虞夏文字的若干重要信息。所有這些無不表明黃河流
域中原地區與漢字文化淵源的獨特聯系。
據統計,目前海內外刊布的各種殷墟時期的著錄刻辭甲骨已達90000余片,歷代出土的相
當于殷墟時期的青銅器銘文多達6500多件。以這些甲骨文、金文為典型代表的商代文字符號,
是我國迄今所能見到的最早的古漢字系統。殷商文明是在吸收、借鑒夏代文明的基礎上形成的。
商代文字當承自夏文化,而且在殷墟時期尤其是從商王武丁以后有迅速發展的跡象。那時候,
文字載體的門類已經很多,時人大多是用毛筆書寫在簡冊上,可惜今天已不易見到,其他的主要
手段就是刻寫在龜甲獸骨、陶器、玉石上以及翻鑄在青銅器上。今所見殷墟時期的單字字目已
達4100余個,可釋字目1340多個。這些存活著的古漢字多為人、首、口、大、小、山、川、
木、蟲、魚之類的基本字,它們是漢字的基礎,后世通過它們又不斷地孳乳出新字。
從殷商晚期的甲骨文、金文到周秦時期的篆系文字、六國文字,還有秦漢以后的方塊漢字,
包括古隸、八分隸、魏碑、楷書,各時期的漢語文字資料豐富完備。北宋學者沈括在其《夢溪
筆談》一書中,詳細記述了印刷工匠畢昇于北宋慶歷年間發明活字版的經過,并記錄了畢昇活字
版的工藝技術。這種字體萌芽于北宋汴京,所謂“橫平豎直,橫輕豎重,字形方正,筆畫勻稱”,
也許因為這個,后世的“宋體”便成為出版印刷最為理想的正文字體。可以說,宋代是漢字真正
成熟的時期。
(摘編自王蘊智《黃河學視野中的漢字》)
材料二:
漢字發展規律有三:一、漢字形體存在簡化趨勢。作為一種表意文字,漢字最初的形體大都
相當復雜,在數千年的使用過程中,漢字經歷了一個由繁到簡的自然演變過程,簡化的途徑大致
有以下幾種:變圖形為符號,刪減多余和重復的偏旁,用筆畫簡單的字體代替筆畫復雜的字體,
截取原字的一部分代替本字等。漢字字形大致經歷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魏碑—楷書
幾種形體,還有兩種輔助性的字體:行書和草書。
二、漢字形體趨向規范化。早期的漢字形體沒有一定之規,偏旁位置不固定,或左或右、或
上或下,同字異體現象也相當嚴重。漢字在簡化的同時也不斷地進行著規范化。漢字規范化主
要由政府完成,當然,個體也可能影響漢字的規范化,例如撰寫《說文解字》的許慎。
三、漢字形體存在形聲化趨勢。漢字是一種表意文字,甲骨文中主要是象形字和會意字,
形聲字所占的比例僅為20%,到了許慎《說文解字》,形聲字已占80%,今天漢字中的形聲字所占
比例更高達90%以上??梢钥闯鰸h字的發展存在一個形聲化的過程。
可見,漢字是一種與時俱進、能適應現代化要求的、不斷自我調整的文字。
(摘編自徐光春《漢字文化》)
6.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根據倉頡廟、倉頡造字臺等遺存以及文字產生和發展的規律,歷史上確實存在史官倉頡這樣
身份的代表性人物。
B.中原地區出土的大量魏晉隋唐墓志碑刻資料,不僅推動了中國考古學和古文字學的成熟,而
且也令世人對黃河文明刮目相看。
C.殷墟時期甲骨文字中依然存活著的古漢字多為人、山、川、木、蟲等基本字,后人以此為基
礎不斷創造新的文字。
D.漢字形體的簡化、規范化以及形聲化趨勢,是漢字為適應社會發展和時代需求而不斷自我調
整的必然結果。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理解并分析文章內容的能力。A項,可能變必然,“歷史上確實存在史官倉頡
這樣身份的代表性人物”錯。將“可能”說成“必然”,相關信息在材料一第二段,原文為“可
能確實存在過史官倉頡這樣身份的人”。B項,縮小范圍,“中原地區出土的大量魏晉隋唐墓志
碑刻資料”錯。相關信息在材料一第三段,原文說“它不僅推動了中國考古學和古文字學的成
熟,而且也令世人對黃河文明刮目相看”,根據上文,可知“它”所指的不僅是魏晉隋唐墓志碑
刻資料,還包括甲骨文、春秋盟書以及帶有銘文的商周青銅器等。C項,縮小范圍,“殷墟時期
甲骨文字中依然存活著的古漢字多為人、山、川、木、蟲等基本字”錯。相關信息在材料一第
四段,原文為“以這些甲骨文、金文為典型代表的商代文字符號”“其他的主要手段就是刻寫在
龜甲獸骨、陶器、玉石上以及翻鑄在青銅器上”,可知殷墟時期的文字主要包括甲骨文字和金
文。
7.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如果我們將來要學習、研究古漢字體系,或者要探究某些漢字的起源,研讀《說文解字》或是
很好的選擇。
B.我國商周古文字資料主要出土于黃河中下游地區,或許可以推知漢字文化的源頭就在黃河流
域中原地區。
C.殷商文明吸收、借鑒夏代文明,因為文字發展具有傳承性,也因為夏代文字載體的門類非常豐
富。
D.漢字形體源于以象形和會意為主的甲骨文,定形于楷書,這既有歷朝歷代官府的作為,也有個
體的作用。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對文章觀點的理解和推斷的能力。C項,弄錯時間,“也因為夏代文字載體的
門類非常豐富”錯。相關信息在材料一第四段,原文為“而且在殷墟時期尤其是從商王武丁以
后有迅速發展的跡象。那時候,文字載體的門類已經很多”,“那時候”指的是“殷墟時期”,
所以“文字載體的門類非常豐富”的時期是“商代”,而不是“夏代”。
8.根據材料內容,下列各項中不屬于漢字發展規律范疇的一項是(3分)()
A.編寫《漢字簡化方案》
B.秦相李斯主持“書同文”
C.畢昇發明活字版技術
D.武則天造一個“曌”字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的能力。D項,答非所問,相關信息在材料二,根據
原文內容,“漢字發展規律”指漢字形體具有簡化、規范化和形聲化的趨勢。A項直接與漢字
簡化有關,B項和C項都與漢字規范化相關,而D項“武則天造一個‘曌’字”僅是因一己之私,
顯然與漢字發展規律的三個特點都不相關。
9.請結合材料內容,簡要概括《說文解字》的作用。(4分)
答:
【答案】①可以解釋古代漢字;②為研究漢字構形特征、探究漢字字源提供了理論依據;③《說
文解字》開漢字研究之風,成為中國文字學的發軔之作;④促使漢字向著規范化方向發展。
【解析】本題考查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題要求概括“《說文解字》的作用”,材料中
與《說文解字》有關的信息主要集中在材料一第二段和材料二第二、第三段。材料一第二段,
有兩個長句與《說文解字》的作用有關:第一句“既是我國第一部系統解釋古代漢字的重要字
典,也是一部總結自春秋戰國以來有關經學、小學的研究成果,進而探究漢字字源,并根據漢字
的構形特征從理論上加以闡發的經典性文字學著作”,表面上是解釋《說文解字》這本書的,
其實也暗示了它的作用:首先它是一本字典,可以解釋字詞;其次是一本文字學著作,可以給人
提供一些理論依據。第二句“自《說文解字》問世以來,歷代都有學者致力漢字的研究,形成了
獨具特色的中國文字學”,直接寫《說文解字》對中國文字學的作用,即歷代學者從《說文解字》
開始致力漢字研究,《說文解字》也就成了中國文字學的發軔之作。材料二第二、第三段中共
兩處提到了《說文解字》,各有一句話,第一句是“漢字規范化主要由政府完成,當然,個體也可
能影響漢字的規范化,例如撰寫《說文解字》的許慎”,關鍵信息在“個體也可能影響漢字的規
范化”上,也就是說,《說文解字》促使漢字向著規范化方向發展,如果沒有注意到這一句的話,
就可能作答不全;第二句“到了許慎《說文解字》,形聲字已占80%,今天漢字中的形聲字所占
比例更高達90%以上”,這與《說文解字》的作用無關。
10.請簡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脈絡。(6分)
答:
【答案】①可以解釋古代漢字;②為研究漢字構形特征、探究漢字字源提供了理論依據;③《說
文解字》開漢字研究之風,成為中國文字學的發軔之作;④促使漢字向著規范化方向發展。
①首先解說倉頡的影響,以文字的產生和發展規律引出對古漢字的整理與研究;②接著介紹黃
河中下游地區出土的古文字資料,并分析這些古文字與漢字之間的關系;③最后指出各個時期
的漢字資料情況,以及漢字的真正成熟時期。
【解析】本題考查分析文章結構、概括作品內容的能力。材料一共有五個自然段,第一段寫倉
頡對后世的影響,第二段由倉頡引出整理漢字的有關情況,第三段介紹黃河中下游地區出土的
文獻資料及其影響,第四段分析中原地區的古漢字與漢字之間的關系,第五段先說漢字發展的
大概脈絡,再由《夢溪筆談》指明漢字的成熟時期。第一段引出第二段,二者理當為一層;第三
段和第四段分別從不同角度指明中原地區文字與漢字的淵源關系,此兩段為一層;第五段為一
層。對此加以概括,即可形成答案。
題組C培優拔尖練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
材料一
劉宗周《論語學案》中說:“‘學’字是孔門第一義。”認為對“學而時習之”中“學”
的理解是理解本章乃至整個孔子儒學思想的基礎。那么,如何理解“學”呢?
至少在東漢之前,對“學”通行的解釋是“覺”。皇侃認為:“學,覺也,悟也?!边@個理解
不無道理。但皇侃進一步解釋:“言用先王之道,導人情性,使自覺悟。”強調以“先王之道”
來對人的性情進行引導;這一過程不是“自覺悟”,而是學習外在的知識,服從外在的訓導。這
種以“導”為前提的“覺”明顯是不徹底的,要達到“自覺悟”,還需要從自身切近處入手,“遠
取諸物,近取諸身”,來獲取對人生、對世界的基本認識。子夏說“君子學以致其道”,在儒家
那里,天道和人道是一致的,而“天道遠,人道邇”,因此,在學習中,對日常人事的體驗是達到“自
覺”的相對容易的途徑。
對“學”的另一種較為常見的解釋是“效”,有“效法”之義?!靶А钡幕痉椒ㄊ钦b讀
記載先賢言行的著作,即“讀書”?!皩W謂讀書”是宋明理學著述中常見的觀點,不過將“效”
只是理解為效法先賢,甚至進一步引申為讀書,并將其作為“學”的全部意義,則顯得偏狹。因
此,有許多學者對以讀圣賢書為學的做法提出了批評,激烈的如李贄、顏元自不待說,連一些理
學的服膺者也不贊同將學與讀書等同起來,明代的郝敬說:“或問:學是誦讀否?曰:不廢誦讀,
不倚誦讀。”可謂是一種較為中肯的見解。
“學”的過程是“說(悅)”的。中國自古就有“十年寒窗苦”“學海無涯苦作舟”等說法,
愉悅何來呢?通過前文對“學”字的分析可知,孔子所謂“學”,并非后世科舉等功利目的驅動
之下的皓首窮經之“學”,而是將“學”作為完善自身人格、不斷實現人生超越的途徑。如果
將功名利祿當作“學”的目的,并以外在最終結果的獲得為幸福,那么作為達到這一幸福結果的
代價的“學”的過程,往往是苦的。而如果超越外在的功利目的,將“學”作為自身完善的必由
之路,那么“學”一分,便能夠自得一分。從目標上說,學無止境;從過程上說,每一點一滴的進
步都是結果??鞓繁銜殡S著對自身每一個細微進步的體會油然而生,至于別人知與不知,都不
會影響自己的情緒。
(取材于趙清文的相關文章,有刪改)
材料二
對“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中的“時”字,歷來有不同的闡發。
宋代理學家謝良佐在解釋“時”的意義時說:“時習者,無時而不習。”從學習做人之道的
角度來說,謝氏的說法說明了做人的道理存在于“百姓日用之間”,可以說“道不遠人”。要想
達到“無終食之間違仁”,就要時時刻刻謹記做人之道,正如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從這種
意義上來說,“學”在“時”的規范下,內化成一種心性品質,自然可以達到“三月不違仁”,
并進一步達到“隨心所欲不逾矩”。
近代的程樹德則指出“時”有三種蘊義:“凡學有三時:一就人身中為時,二就年中為時,
三就日中為時也?!?/p>
一就人身中為時者,即注意教育的階段性。人的身心發展在不同階段表現出不同的特點,
現代西方心理學家皮亞杰、埃里克森等都對其做了經典的研究。我國先哲的理念雖然沒有準確
的心理學實驗支撐,但是他們的直覺經驗使他們提出了教育的順序性原則,注重抓住學習過程
中的關鍵期,對不同時期的兒童進行針對性的教育。《禮記·學記》中的“時過然后學,則勤苦
而難成”,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二就年中為時者,即根據一年中時令的不同調節學習內容。《禮記·王制》云:“春秋教以
《禮》《樂》,冬夏教以《詩》《書》。”這種學習觀反映了我國先民“天人合一”的特殊思
維,古人在“仰觀天文,俯察地理”的過程中,發現了天、地、人之間具有緊密的聯系,外界自然
變化能夠引起人體內在情感變化。在這種“外象內感”的思維方式影響下,古人不但強調學習
要把握年齡的時機,還要注意學習活動與外界環境的感應關系,把握季節時機。
三就日中為時者,就是每一天的學習也要“適時”。上午大腦功能活躍,要安排邏輯性較強
的課程;中午學生大腦活動減弱,人開始昏昏欲睡,要安排午休;科學證明傍晚最適合鍛煉身體,
要安排體育鍛煉。
(取材于陳祥龍的相關文章,有刪改)
材料三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通常對這句話的理解是:“學問是要大家隨時練習它,不也高興
嗎?”(南懷瑾《論語別裁》)“學了,然后按一定的時間去實習它,不也高興嗎?”(楊伯峻《論
語譯注》)這些理解從字面上看是確切的,但再細加思考,則似嫌簡單,“學”并不僅僅指需要溫
習、練習的學問,而“習”也并不只是溫習、練習的意思。
要理解孔子之學,必須了解“學”的內涵。孔子認為學習內容相當廣泛??鬃訌男【驮鴱?/p>
事多種工作,駕得一手好車,彈得一手好琴,還管理過倉庫、畜牧,孔子對入門弟子的教育即是從
技能開始,內容是“六藝”(御、射、書、數、禮、樂)。孔子一生對《詩》《書》《禮》《樂》
《春秋》《易》進行了系統的學習、整理和研究,并以它們為教材??鬃雍苤匾曀枷雮惱淼赖?/p>
方面的教育,提出了“仁”這一儒學核心思想??鬃舆€十分關心社會政治現實,指導學生如何從
政。
“習”與“學”息息相關,有“實習、實踐”的意思??鬃邮种匾晫嵺`,以是否見于行動,
來確定其是否為“學”或“好學”。技能需要練習,而思想倫理與政治理念則非實習、實踐不
可。孔子教導學生:“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強
調的就是實踐、躬行。把“習”理解為“溫習”,是從書本知識的教學方面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江蘇省無錫市梁溪區2025屆三年級數學第二學期期末監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新疆烏魯木齊市十中2024-2025學年下學期高三期末英語試題含解析
- 浙江省金華市義烏市2025年數學四年級第二學期期末學業水平測試模擬試題含解析
- 全州縣2025年三下數學期末聯考試題含解析
- 項目總監聘請合同簡化范本
- 三輪車銷售協議書
- 豐臺區長辛店第一幼兒園合同續簽順利進行
- 湖北省十堰市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歷史試題(含答案)
- 2025年廣東省湛江市寸金培才學校中考歷史四模試卷 (含答案)
- 果園托管合同范本
- 閱讀提取信息課件
- 2025年河南省中考數學二輪復習壓軸題:動態幾何問題專練
- 《知識產權保護》課件
- 2025-2030中國制造運營管理(MOM)軟件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報告
- 江蘇省2024年中職職教高考文化統考烹飪專業綜合理論真題試卷
- 市政工程施工部署與資源配置計劃
- 2025年理化檢驗面試試題及答案
- 11.1 化學與人體健康(課件)-2024-2025學年九年級化學人教版下冊
- 污水處理廠工程設備安裝施工方案及技術措施
- 2025年電力人工智能多模態大模型創新技術及應用報告-西安交通大學
- 離婚協議書電子版下載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