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語文同步講義(部編版必修上冊)第1課 沁園春·長沙(教師版)_第1頁
高一語文同步講義(部編版必修上冊)第1課 沁園春·長沙(教師版)_第2頁
高一語文同步講義(部編版必修上冊)第1課 沁園春·長沙(教師版)_第3頁
高一語文同步講義(部編版必修上冊)第1課 沁園春·長沙(教師版)_第4頁
高一語文同步講義(部編版必修上冊)第1課 沁園春·長沙(教師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1課沁園春·長沙

目標導航

學習目標重點難點

1.了解詞的基本常識。

2.品味關(guān)鍵詞語,體悟詞中描繪的意象,理解景中寓情,情中1.理解詞作情景交融的表現(xiàn)手法。

顯志的特點。2.抓住關(guān)鍵詞語,賞析語言的表現(xiàn)

力。

3.把握詞的情感脈絡(luò),感受毛澤東博大的情懷和革命壯志。

3.品味詞中意象,感悟詞中闊大的

意境,理解作品的情感。

知識精講

【作者簡介】

毛澤東,字潤之,筆名子任。中國人民的偉大領(lǐng)袖,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chǎn)階

級革命家、戰(zhàn)略家和理論家,詩人,書法家。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縣韶山?jīng)_一

個農(nóng)民家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

成就:毛澤東是中國共產(chǎn)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lǐng)導人,

被視為現(xiàn)代世界歷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時代》雜志也將他評為20世紀最具影響100人

之一。

代表作品:政治理論著作《矛盾論》《實踐論》《論持久戰(zhàn)》等,詩詞作品,如《沁園春·雪》

《采桑子·重陽》《卜算子·詠梅》等。

【探尋背景】

毛澤東“掌上秋千史,胸中百萬兵”的偉人,中國共產(chǎn)黨,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國人民解

放軍的主要締造者和領(lǐng)導人,偉大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理論家、文學家和書法家。這首詞作于

1925年,當時革命運動正蓬勃發(fā)展。五卅運動和省港大罷工相繼爆發(fā),湖南、廣東等地農(nóng)民

運動日益高漲。毛澤東直接領(lǐng)導了湖南的農(nóng)民運動。同時,國共兩黨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已經(jīng)確立,國

民革命政府已在廣州正式成立。這年深秋,毛澤東去廣州主持農(nóng)民運動講習所,在長沙停留,

重游橘子洲,面對如畫的秋景,回憶在長沙的求學生活和革命斗爭經(jīng)歷,寫下了這首詞。

【毛澤東經(jīng)典語句】

1.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

2.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3.把別人的經(jīng)驗變成自己的,他的本事就大了。

4.多少事,從來急;天地轉(zhuǎn),光陰迫。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5.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6.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

7.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

8.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9.雄關(guān)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10.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

11.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jié)底是你們的。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正在興

旺時期,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

【詞的基本常識】

1.詞:詩歌的另一種形式。萌芽于南朝,興起于隋唐,全盛于宋代。

2.詞的分類:①按字數(shù)的多少,可分為小令、中調(diào)、長調(diào);②從片數(shù)上分為單調(diào)(不分片)、雙調(diào)

(分兩片)、三疊(分三片)、四疊(分四片);③從風格上分為婉約派和豪放派。

3.沁園春:詞牌名。沁園,相傳為東漢明帝女兒沁水公主的園林,后來被外戚竇憲奪取,后人作

詩詠其事,這個詞牌由此得名。

【基礎(chǔ)知識】

1.讀準字音

百舸.爭流(ɡě)寥.廓(liáo)橘.子洲(jú)

崢.嶸.(zhēnɡrónɡ)浪遏.飛舟(è)揮斥方遒.(qiú)

沁.園春(qìn)萬戶侯.(hóu)

2.辨明字形

3.辨析詞語

寥廓遼闊

寥廓(天空)高遠空曠一般用于立體空間

遼闊(土地、海洋等)廣闊、寬廣多用于平面方向

義氣意氣

意氣:指意志和氣概,志趣和性格,也可指由于主觀和偏激而產(chǎn)生的情緒。如意氣用事。

義氣:指由于私人關(guān)系而甘于承擔風險或犧牲自己利益的氣概。如講義氣。

遏制遏止

遏止遏制

即用強力壓制住、控制住,不使發(fā)作,或

使停止,不再進行。對象常是來勢兇猛而突然的不使隨便活動。對象常是自己的某種情緒

重大事物。如戰(zhàn)爭、進攻、暴動、潮流等。(喜怒哀樂等),有時是敵人或某種力量。

(一般只能是一定程度上的效果)

“遏制”著重于“制”,“遏止”著重于“止”

4.識記成語

(1)百舸爭流:上百條船爭著在水上疾馳。意指很多人都在奮勇前進。

(2)風華正茂:風采才華正盛,形容朝氣蓬勃,富有才華。

(3)崢嶸歲月:形容不平凡的歲月。

(4)指點江山:指對某件事或天下大事有意見、見解,也指有大的志向和決心。

(5)揮斥方遒:指的是青年人熱情奔放,勁頭正足。

1.選一選(從下列各句后面提供的詞語中選擇一個恰當?shù)脑~語填在橫線處)

(1)“一帆一槳一漁舟,一個漁翁一釣鉤。一俯一仰一場笑,一江明月一江秋!”清朝狀元陳

沆的《一字詩》,寫出了江天寥廓。(寥廓·遼闊)

(2)男孩一時意氣玩“失蹤”,警方徹夜尋找,幫助其母親找回孩子。(義氣·意氣)

(3)國家網(wǎng)信辦對手機瀏覽器開展專項集中整治,網(wǎng)民反映強烈的手機瀏覽器網(wǎng)絡(luò)傳播亂象將

被有效遏制。(遏制·遏止)

2.判一判(判斷下列各句中成語運用正誤,并說明原因)

(1)為什么“老病號”更容易長壽,而那些風.華.正.茂.的人,反倒容易突然倒下?這或許是因為

對自身健康重視的程度不同。(ד風華正茂”形容朝氣蓬勃,富有才華。此處強調(diào)年輕身

體好,可改為“年富力強”。)

(2)聆聽志愿軍老兵的傳奇故事,追憶抗美援朝那段充滿榮光的蹉.跎.歲.月.。(ד蹉跎歲月”

指把時光白白地耽誤過去。此處強調(diào)“充滿榮光”,可改為“崢嶸歲月”。)

重點梳理

1.開頭三句有什么作用?語序和現(xiàn)代漢語的語序是否相同?“獨立”能否改為“站立”“直立”?

(1)交代了人物、時間、地點和特定的環(huán)境氣氛。

(2)它和現(xiàn)代漢語的語序不同,把第二句和第三句顛倒了,這樣做是為了適應(yīng)格律的需要。

(3)不能。①“獨”字寫出獨自一人來此游覽,遠望、凝思的情狀;②與下片開頭“攜來百侶

曾游”相照應(yīng),說明今天是一人舊地重游。③“獨立”顯示了詩人中流砥柱的氣概。聯(lián)系當時

背景,詩人遭軍閥通緝,身處險境卻能獨立寒秋,何等地坦蕩從容!由此可以看出這里更表現(xiàn)

出了無產(chǎn)階級偉大領(lǐng)袖在革命斗爭的驚濤駭浪中昂然屹立的高大形象。

2.上片寫到了哪些景物(意象)?從什么角度來寫的?這些景物的特點是什么?(用詞中的一

句話概括)作者面對此情此景發(fā)出了怎樣的感慨?

上片中的景物(意象):山、林、江、舸、鷹、魚。

描寫角度:遠—近、仰—俯、動—靜、分—總、鮮明的色彩對比。

特點:萬類霜天競自由。(絢麗多姿,遼闊壯美,生機勃勃)

感慨: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3.“崢嶸歲月”指的是什么?詩人從哪些角度寫了“同學少年”?表現(xiàn)出他們怎樣的精神風

貌?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1)“崢嶸歲月”是對往日不平凡的斗爭生活的形象概括。毛澤東在長沙生活、學習、從

事革命工作期間(1911—1925),國內(nèi)外發(fā)生了許多重大事件:辛亥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俄

國十月革命、五四運動、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等,都是影響世界形勢的巨大變革。這樣的歲月,如

歷史群山中聳立的一座又一座的崢嶸的高峰?!俺怼毙蜗蟮卣f明了世界變化的風起云涌。

(2)年齡氣質(zhì):同學少年,風華正茂。

精神狀態(tài):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戰(zhàn)斗行動: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

(3)這群人以天下為己任,蔑視反動統(tǒng)治者,敢于改造舊世界,積極進取,斗志昂揚。

(4)詞人借對“同學少年”的回憶,流露出對往事的無限懷念,表現(xiàn)了他和革命戰(zhàn)友們以天下

為己任,蔑視反動派、改造舊世界的革命戰(zhàn)斗豪情。

4.“中流擊水”這一幅圖蘊含著詞人怎樣的感情?在全詞中有什么作用?

“中流擊水,浪遏飛舟”,采取象征的手法,表達了一代革命青年以天下為己任的凌云壯

志,以及在新時代的大潮里,乘風破浪,鼓槳前進,立志振興中華的慷慨豪情。含蓄地回答了

上片提出的“誰主沉浮”的問題,“主沉浮”的正是我輩同學少年。

5.下片結(jié)尾的問句有什么作用?

下片結(jié)尾的問句是在回憶過去革命斗爭生活之后而問的。它緊承上片結(jié)尾的問句,并在

暗中回答了上片的問題,主宰中國革命的重任只有那些“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的勇敢的年

輕人才能擔當!這里充分體現(xiàn)了一個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的博大胸襟和氣魄。

【考點鏈接】

體會詩歌煉字選詞的精妙

《沁園春·長沙》意象的選擇固然很重要,但意象的表達則更應(yīng)別具匠心。詩人筆下的意

象不應(yīng)是客觀的白描,而應(yīng)是“灌注了生氣的形象”,如上片中“看”字所總領(lǐng)的一組意象群,

其中“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中的“萬”“層”“漫”以及“遍”“盡”“透”這些

詞在范圍、程度、層次等方面,使紅綠兩色更為突出,更為豐富,更為濃艷鮮明,令人感到可

愛。詩人除了表現(xiàn)山紅水綠的靜景的優(yōu)美外,還著意描寫事物動態(tài)的壯美,“百舸爭流”中的

“爭”字,給碧綠無塵的江面增加了昂揚奮進的氣氛,活現(xiàn)出千帆競發(fā)、爭先恐后的熱烈場面。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中,由于“擊”“翔”這兩個富有創(chuàng)造性和表現(xiàn)力的動詞的運用,準

確而生動地刻畫出了在萬里長空中鷹飛的矯健和在清澈見底的江水中魚游的歡愉自在,如果把

“擊”“翔”改為“飛”“游”,就表達不出雄鷹展翅飛翔時矯健有力的姿態(tài),表達不出魚游水

中那輕快自在的情趣。詩人在“萬類霜天競自由”中用一個“競”字,則有力地突出了在寒秋

嚴霜下的萬物蓬勃旺盛的生命力,讓人感受到詩人對大自然的無限熱愛和由衷贊美。

煉字,多指詩歌中那些經(jīng)過推敲,用得準確、生動,能傳神地表現(xiàn)事物和情感等鮮明特征

的字詞。一般是動詞、形容詞,有時是副詞或數(shù)量詞、疊詞。

體會詩歌煉字選詞的精妙有以下三個具體要求:

1.準確理解有關(guān)詞語的特定意義、比喻意義、隱含意義、暗示意義;

2.準確理解重要詞語的深層含義和言外之意;

3.賞析詩歌語言描繪形象、表達感情、創(chuàng)造意境的藝術(shù)效果。

煉字三步驟

【溫馨提示】

賞析字(詞)時不能把該字孤立起來,要注意根據(jù)題目要求,把該字(詞)放到具體的詩(詞)

句之中,并結(jié)合全詩(詞)的結(jié)構(gòu)、意境、情感,特別是主旨來分析該字(詞)的語法特點或表達

技巧。

附:??荚~類例析

???/p>

表達作用教材典例

詞類

使詩歌具有動態(tài)之美,取得化美為媚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亂石

動詞

的效果。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化抽象為具體,變無形為有形,使人

王維《使至塞上》:“大漠孤煙直,

形容詞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如觸其物,如

長河落日圓?!?/p>

歷其境。

疏通文氣、開合呼應(yīng)、悠揚婉曲、活李商隱《無題》:“春蠶到死絲方盡,

虛詞

躍情韻、化板滯為流動。蠟炬成灰淚始干。”

經(jīng)作者精心提煉的數(shù)量詞,能產(chǎn)生豐白居易《長恨歌》:“后宮佳麗三千

數(shù)量詞

富雋永的詩情。人,三千寵愛在一身。”

增強語言的韻律感,起突出強調(diào)的作李清照《聲聲慢》:“尋尋覓覓,冷

疊詞

用。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p>

增強描寫的色彩感和畫面感,渲染氣杜甫《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

顏色詞

氛,烘托感情。一行白鷺上青天。”

能力拓展

1.“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俊边@幾句境界高遠,關(guān)鍵字“悵”也有不同的讀法,

如果讓你朗誦這一句,你會怎樣去讀?

示例一:“悵”字原是“失意”的意思。面對祖國的大好河山,詞人陷入了沉思,河山雖

壯美,但革命的形勢不容樂觀?!皭潯弊直憩F(xiàn)了詞人的迷茫和惆悵,讀起來應(yīng)低沉緩慢。

示例二:從課本注釋來看,“悵”字在本詞中不能理解為“失意”,而是表達了詞人由深思而引

發(fā)的激昂慷慨的心緒。詞人面對生機勃勃的大千世界,思緒萬千,不禁發(fā)問:“廣闊無垠的大

地呀,誰才是主宰你消長興衰命運的真正主人呢?”這一問道出了詞人的雄心壯志,表現(xiàn)了他

的博大胸懷。讀出來應(yīng)高亢有力、短促干脆。

2.“自古逢秋悲寂寥”,文學作品中的秋景不少是蕭條、肅殺的。請你舉出一些悲秋的詩句,

做成讀書卡片,然后思考一下,為什么毛澤東筆下的秋如此絢麗多彩、充滿生機?

(1)古代有關(guān)“秋”的詩句: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張繼《楓橋夜泊》——憂國傷己)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山居秋暝》——恬淡閑適)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王勃《滕王閣序》——少年壯志)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李煜《相見歡》——亡國之愁)

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楚辭》——悲涼蕭瑟之愁)

已覺秋窗秋不盡,那堪風雨助凄涼。(曹雪芹《紅樓夢》——悲涼)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杜甫《登高》——老病孤愁)

碧云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王實甫《西廂記·長

亭送別》——離愁)

(2)與氣度、胸襟、性格、身份有關(guān)。毛澤東是叱咤風云的一代偉人,胸懷大志的杰出政治家。

他不同于那些多愁善感的纖弱文人,所以他的詩詞也不同凡響,充滿豪情壯志。

3.有人認為毛澤東筆下的湘江秋景圖是實寫,就是寫他獨立橘子洲時所看到的那幅圖畫;有

人認為這幅湘江秋景圖是虛實結(jié)合,既指毛澤東當時所見的實景,又暗含當時中國各地的自

然景觀和社會形勢。你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的?

觀點一:贊同前一種說法。因為當時詞人只是站立在湘江中的橘子洲上,不可能看到全

國各地的自然景觀。再說,中華大地,幅員遼闊,各地的秋景是不相同的。

觀點二:贊同后一種說法。詩詞語言并非說明文的語言,不必客觀翔實。詩詞語言具有抽象性,

理解時也可帶有主觀性。這些景物既是湘江周圍的景物,也是整個中華大地的景物;既指自然

景物,也暗示了當時的社會形勢,“萬類霜天競自由”一句可以佐證,“萬類”包括地球上的各

種生物,也包括人。

4.請選取本詞中幾個意象,嘗試寫一首詩表達你的感想和愿望,字數(shù)和詩行沒有限制。有能力

的同學可以嘗試填詞。

參考示例:我是一只搏擊長空的鷹/一條自由翱翔的魚/一朵在戰(zhàn)火盛開的黃花

實踐飛躍

1.橘子洲又稱橘洲、水陸洲,被譽為“中國第一洲”,是長沙市的重要名勝。假如你是這里的

一位導游,請你結(jié)合《沁園春·長沙》寫一段景點講解詞,向游客介紹秋季的橘子洲。

答案:各位游客,“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在這樣一個秋高氣爽的日子里,我們

來到了橘子洲頭,湘江碧水緩緩北流,請大家跟隨我去欣賞這如畫江山。

請大家往遠處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萬千山峰全都變成了

紅色,層層樹林好像染過顏色一樣,江水清澈澄碧,一艘艘大船乘風破浪,爭先恐后。

請大家往近處看,“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鷹在廣闊的天上飛,魚在

清澈的水里游,萬物都在秋光中爭著過自由自在的生活。

2.如果把《沁園春·長沙》上片拍成視頻,哪些畫面需要配音?應(yīng)該如何配音呢?

【明確】

畫面配音

看萬山紅遍,

紅葉在秋風中的簌簌聲

層林盡染

百舸爭流船槳聲、船夫的號子聲

鷹擊長空鷹翅掠過長空的風聲

魚翔淺底魚鰭拍打波濤的水聲

3.如果你是一位美術(shù)老師,你要求學生把《沁園春·長沙》上片描繪的圖景畫出來,你會強調(diào)

哪些關(guān)鍵詞語呢?你會怎樣給你的學生分析這些詞語呢?

【明確】

相關(guān)詞句關(guān)鍵詞效果分析

萬——山之多,寫出了群山重疊之態(tài);

萬山紅遍萬、遍

遍——紅之廣,寫出了樹林紅得徹底

層——林之密;

層林盡染層、染

染——擬人手法,寫出了秋景紅色之深

漫——寫出了江水的溢滿之狀;

漫江碧透漫、透

透——寫出了湘江之水清澈見底的特征

給碧綠清澈的江面增加了昂揚奮進的氣氛,將千帆競發(fā)、爭先恐

百舸爭流爭

后的熱烈場面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

①寫出鷹飛之矯健,準確地展現(xiàn)了雄鷹展翅翱翔、迅猛有力的矯

鷹擊長空擊

健身姿

繪出魚游之輕快,寫出了魚兒在清澈見底、水天相映的水中游動

②魚翔淺底翔

得自由輕快,像在天空中飛翔一樣

萬類霜天競③有力地突出了萬物蓬勃的生命力

競自由

分層提分

題組A基礎(chǔ)過關(guān)練

1.下列對詩句中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漫江碧透,百舸爭.流.爭流:爭相行駛。

B.問蒼茫大地,誰主沉.?。粮?盛衰。

C.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揮斥:指揮呵斥。

D.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擊水:游泳。

【答案】C【解析】“揮斥”,在句中的意思是“縱放、奔放”。

2.下列各句節(jié)奏劃分不正確的一句是()

A.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

B.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C.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

D.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答案】B【解析】“憶”是領(lǐng)起字,應(yīng)該為: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3.詞受格律的制約,與散文的句法有較大的差別,“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如用散文

表述,其語序應(yīng)是()

A.寒秋時節(jié),我獨自站在橘子洲頭,凝望著滾滾北去的湘江

B.我獨自站在寒秋之中,凝望著從橘子洲頭流過的滾滾北去的湘江

C.寒秋時節(jié),我獨自站在滾滾北去的湘江邊的橘子洲頭

D.我獨自站在寒秋之中,湘江滾滾北去,從橘子洲頭流過

【答案】A【解析】此句正常語序為“寒秋獨立,橘子洲頭,湘江北去”。原句突出了“獨立”

二字,仿佛詩人突兀而立。而且,將“獨立”設(shè)在“寒秋”的大背景上,意境雄渾,使詩人形象更

加偉岸。

4.對下列詩句所使用的修辭手法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糞土當年萬戶侯”中的“萬戶侯”是比喻大軍閥、大官僚。

B.“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是借代的修辭手法。“激揚文字”代評論國家大事、寫出激濁揚清

的文章。

C.“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運用了反問和擬人。

D.“鷹擊長空,魚翔淺底”“書生意氣,揮斥方遒”都為對偶。

【答案】B【解析】判定比喻的標準之一是本體和喻體不能是同類事物,A項“萬戶侯”與“大

軍閥、大官僚”是同類事物,不能構(gòu)成比喻;C項不是反問,而是疑問,也不是擬人;D項“書生意

氣,揮斥方遒”不是對偶。

5.對《沁園春·長沙》中的語句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層林盡染”是說山上一層層的樹林全都經(jīng)霜變紅,像染過一樣。

B.“萬類霜天競自由”是說萬物都在深秋競相自由地活動。

C.“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是說,讀書人最講義氣,非常豪爽。揮灑自如,一點都不吝惜。

D.“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是說當年“我們”在江河水流中央游泳,激起的波浪,幾乎阻止了

飛快前進的船。

【答案】C【解析】應(yīng)該是:同學們意氣奔放,正強勁有力。

6.下列對有關(guān)文化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我國漢字中船的名稱很多,如舟、舸、舶、艑、艇、舴艋、樓船、舳艫等。“舸”指大船,

在本詞中泛指船只。

B.“書生”泛指讀書人,古時候指封建社會的秀才,本詞中指注重書本知識,不注重實踐,脫離實

際的知識分子。

C.《沁園春·長沙》,“沁園春”是詞牌名,它從形式上規(guī)定了詞的字數(shù)、平仄等,與內(nèi)容無關(guān);

“長沙”是標題,揭示了有關(guān)內(nèi)容。

D.“中流”指江河水流中央。本詞中“到中流擊水”很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東晉祖逖“中流擊楫”

的典故,表現(xiàn)了改天換地的豪情。

【答案】B【解析】“指注重書本知識,不注重實踐,脫離實際的知識分子”錯誤?!皶?/p>

一詞指作者和其他同學這些當時正在讀書求學的愛國青年。

7.下列對有關(guān)文學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歌在形式上以行為基本單位,分行的主要依據(jù)是節(jié)奏停頓,而不是內(nèi)容。

B.《沁園春·長沙》,“沁園春”是詞牌名,“長沙”是標題,揭示了有關(guān)內(nèi)容。

C.詞在風格上有豪放和婉約兩派。毛主席的詞大多豪邁奔放,屬于豪放派。

D.古人按字數(shù)把詞分為小令、中調(diào)和長調(diào),但無論多少字,都分為上下兩闋。

【答案】D【解析】“都分為上下兩闋”表述錯誤。詞一般都分兩段(叫作上下片或上下闋),

極少有不分段或分兩闋(片)以上的。詞有單調(diào)、雙調(diào)、三疊、四疊的分別。不分段稱為“單調(diào)”,

分段稱為“雙調(diào)”“三疊”“四疊”。

閱讀《沁園春·長沙》,回答8、9題。

沁園春·長沙

毛澤東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慈f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

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

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1925年

8.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分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

A.詞的上闋中,詩人通過遠近相間、動靜結(jié)合、對照鮮明的意象組合,描繪出一幅色彩絢麗、活

潑美好的秋景圖,表現(xiàn)了作者昂揚奮進、喜悅歡快的心情。

B.詩人借助“同學少年”這一意象,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發(fā)的戰(zhàn)斗風貌和豪邁的革

命氣概,表現(xiàn)了英勇無畏的革命精神和壯志豪情。

C.“萬山紅遍”與“漫江碧透”,“同學少年”與“萬戶侯”,“萬類霜天競自由”與人民的被

壓迫,對照鮮明,形象突出。

D.詞人在“萬類霜天競自由”中用一個“競”字,有力地突出了萬物蓬勃旺盛的生命力,讓人感

受到詞人對大自然的無限熱愛和由衷的贊美之情。

【答案】A【解析】詞人的心情是慷慨激昂的,是凝重的,帶有些許惆悵的。詩人越寫山河的

壯麗,就越使人感到人民不能主宰大地的可悲,越認識到革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9.“鷹擊長空,魚翔淺底”兩句中,哪兩個字用得好?請結(jié)合語句的含意進行簡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擊”和“翔”。“擊”字生動形象地刻畫了雄鷹在天空翱翔的樣子,給人以力量感;

“翔”字準確細膩地表現(xiàn)了魚在水中自由自在生活的情趣,給人以美的享受。

10.理解性默寫

1.在《沁園春·長沙》中,面對大千世界,詞人發(fā)出慨嘆,表現(xiàn)詞人雄心壯志的詞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在《沁園春·長沙》中起過渡作用,描寫詞人舊地

重游,引發(fā)了對往昔生活的回憶。

3.在《沁園春·長沙》中表現(xiàn)同學少年評論國家大事,寫出激濁揚清的文章,蔑視反動者

的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沁園春·長沙》中“__________,__________”用夸張手法寫出了劈波斬浪的氣魄。

5《.沁園春·長沙》中用動物來表現(xiàn)生機勃勃的秋景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2.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3.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

4.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5.鷹擊長空魚翔淺底

題組B能力提升練

一、語言運用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英國哲學家羅素曾說過:“中國至高無上的倫理品質(zhì)中的一些東西,現(xiàn)代世界極為需要?!?/p>

一個真正的大國,需要在思想理念上擁有影響這個世界的力量。在這方面,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了豐富的思想資源。當今年夏天北半球的持續(xù)高溫引發(fā)全球變暖的熱議,①

____________________;當網(wǎng)絡(luò)世界不斷爆出安全漏洞,不妨回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黃

金法則;當一些地區(qū)的戰(zhàn)爭陰霾揮之不去,“百姓昭明,協(xié)和萬邦”的世界想象應(yīng)該激起更多共

鳴。把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具有當代價值、世界意義的文化精髓提煉出來、展示出來,不僅能

夠②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且能讓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同世界各國優(yōu)秀文化一道造福人類。

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既要宣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播優(yōu)秀當代文化,展示當代中國

的發(fā)展進步、當代中國人的精彩生活。在中國960多萬平方千米的土地上,14億人民為著美好

生活而奮斗,這正是講好中國故事最深厚的土壤、最豐富的素材。

絲綢之路上,聲聲駝鈴()中西文化交融;鄭和下西洋,滾滾波濤傳遞講和通好、觀風

問俗的聲音。自古以來,中國人走向世界的腳步里不僅記錄著中國故事,更書寫在典籍里。從

1981年中國第一份全國性英文日報創(chuàng)刊,到如今媒體紛紛“出?!?、講述()的中國故事,

中國對外傳播不斷開啟著新的篇章。以過往為序章,以使命喚擔當,推動外宣工作在推陳出新中

別開生面,我們就能③____________________,讓中國聲音傳得更遠。

1.依次填入文中括號內(nèi)的詞語,最恰當?shù)囊豁検?)

A.提供更要推動別有風味

B.提供也要見證原汁原味

C.產(chǎn)生也要推動原汁原味

D.產(chǎn)生更要見證別有風味

【答案】B

【解析】“提供”是供給(意見、資料、物資、條件等)?!爱a(chǎn)生”是由已有事物中生出新的事物;出現(xiàn)。語

境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供給了豐富的思想資源,故選“提供”?!案笔歉右?“也要”是同樣要。語

境是既要宣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同樣要傳播優(yōu)秀當代文化,故選“也要”?!巴苿印笔鞘故挛锴斑M;使工作展開。

“見證”是當場目睹可以做證。語境是聲聲駝鈴可以為中西文化交融做證,故選“見證”?!皠e有風味”是

另有一種趣味或特色。“原汁原味”比喻事物本來的、沒有受到外來影響的風格、特性等。語境是形容中

國故事,是中國本土的故事,故選“原汁原味”。

2.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shù)囊豁検?)

A.自古以來,中國人走向世界的腳步里不僅記錄著中國故事,中國故事更書寫在典籍里。

B.自古以來,典籍里書寫著中國故事,中國人走向世界的腳步里更記錄著中國故事。

C.自古以來,中國故事不僅書寫在典籍里,更記錄在中國人走向世界的腳步里。

D.自古以來,中國故事不僅記錄在中國人走向世界的腳步里,更書寫在典籍里。

【答案】C

【解析】原句的語病是語序不當和主語不當,根據(jù)后文“從1981年中國第一份全國性英文日報創(chuàng)刊,到如今

媒體紛紛‘出?!⒅v述原汁原味的中國故事,中國對外傳播不斷開啟著新的篇章”,可以得知,語段是從自

古以來談到今天,談的對象是中國故事,所以句子的主語應(yīng)是中國故事,而不是“中國人走向世界的腳步”,

排除A、B兩項。接著按照邏輯和語段內(nèi)容可以得知,中國故事應(yīng)先書寫在典籍里,后記錄在中國人走向世界

的腳步里,排除D項。

3.請在文中畫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

超過20字。

【答案】①人們可以重溫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②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③把中國故事講得更好

【解析】前文提到“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提供了豐富的思想資源”,接著以“當……”的形式舉例說明,并點

明正確做法,所以第①處應(yīng)寫出“當今年夏天北半球的持續(xù)高溫引發(fā)全球變暖的熱議”應(yīng)如何做,要寫出中

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提供的思想資源,可以填:人們可以重溫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第②處填寫“把中華優(yōu)秀

傳統(tǒng)文化中具有當代價值、世界意義的文化精髓提煉出來、展示出來”的好處,可從文化自身的角度填寫,

可以填: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第③處應(yīng)寫出如何“讓中國聲音傳得更遠”,結(jié)合前面的外宣工作推陳出新,

再結(jié)合語段講述中國故事的內(nèi)容,可以填:把中國故事講得更好。

4.下面是一篇尋物啟事的內(nèi)容,有五處不恰當?shù)牡胤?請指出并改正。

尋物啟事

今天上午9點左右,敝人不幸在籃球場遺失鑰匙一串,拾到者務(wù)必火速交給高三(3)班李國

華,必有重謝。

(1)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敝”改為“本”;(2)“不幸”改為“不慎”;(3)“務(wù)必”改為“請”;(4)“火速”改為“及

時”;(5)“必有重謝”改為“定有酬謝”。

二、閱讀鑒賞

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5、6題。

憶秦娥·婁山關(guān)

毛澤東

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雄關(guān)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

頭越。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1935年2月

憶秦娥

李白

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橋傷別。樂游原上清秋節(jié)。咸陽古

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

5.下列對《憶秦娥·婁山關(guān)》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描繪了清晨時分西風凜冽、雁聲穿空、霜華鋪地、殘月在天的

景象。渲染了緊張、激烈、悲壯的氛圍。

B.上闋作者通過聽覺、視覺勾勒出一幅凄清的清晨畫面,其用詞造境,呈現(xiàn)出一種暗淡冰冷的色

調(diào)。

C.“馬蹄聲碎”中“碎”的意思是“碎雜”,生動地刻畫出急行軍時的景象;“喇叭聲咽”中“咽”

的意思是發(fā)不出聲,寫出了當時物質(zhì)條件的惡劣。

D.“漫道”的意思是莫道,“真如鐵”的意思是真的像鐵一樣堅固,表現(xiàn)紅軍蔑視困難、不畏強

敵的雄心。

【答案】C【解析】“咽”的意思是低沉,渲染了戰(zhàn)爭場面的悲壯。

6.兩首詞都通過景物描寫渲染氣氛,所渲染的氣氛是否相同?請加以概括說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不相同。毛澤東的詞渲染了一種緊張、激烈、悲壯的戰(zhàn)斗氣氛;李白的詞渲染了一種

凄涼、冷落、傷感的氣氛。

【解析】抓住能體現(xiàn)氣氛的意象分析即可。如“馬蹄聲碎”“喇叭聲咽”等渲染了緊張、壯烈

的氣氛,“灞橋傷別”“西風殘照”等營造了悲涼、傷感的氣氛。

(三)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7~10題。

復活的土地

艾青

腐朽的日子

早已沉到河底,

讓流水沖洗得

快要不留痕跡了;

河岸上

春天的腳步所經(jīng)過的地方,

到處是繁花與茂草;

而從那邊的叢林里

也傳出了

忠心于季節(jié)的百鳥之

高亢的歌唱。

播種者呵

是應(yīng)該播種的時候了,

為了我們肯辛勤地勞作

大地將孕育

金色的顆粒。

就在此刻,

你——悲哀的詩人呀,

也應(yīng)該拂去往日的憂郁,

讓希望蘇醒在你自己的

久久負傷著的心里:

因為,我們的曾經(jīng)死了的大地,

在明朗的天空下

已復活了!

——苦難也已成為記憶,

在它溫熱的胸膛里

重新漩流著的

將是戰(zhàn)斗者的血液。

1937年7月6日滬杭路上

7.下列對本詩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腐朽的日子/早已沉到河底”,作品開篇語出驚人,腐朽的生活即將結(jié)束,表達了對民族

美好的未來充滿信心。

B.“春天的腳步所經(jīng)過的地方,/到處是繁花與茂草”,通過寫河岸上欣欣向榮的春景,表達

對民族覺醒的樂觀態(tài)度。

C.“播種者呵/是應(yīng)該播種的時候了”,詩人呼吁播種者及時播種,就是呼吁人民大眾為了民

族的復興而奮起抗爭。

D.“在它溫熱的胸膛里/重新漩流著的/將是戰(zhàn)斗者的血液”,寫出了詩人為了民族的奮起不

惜獻出自己生命的決心。

【答案】D

【解析】D項,“獻出自己生命”錯,這里表現(xiàn)的是“戰(zhàn)斗者”因土地的復活而產(chǎn)生的情感激蕩、熱血沸騰的

高昂情緒。

8.下列對本詩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整首詩的語言是素凈的、莊重的,雖然沒有用到形容詞,但卻讓讀者強烈地感受到震撼心

魄的藝術(shù)魅力。

B.“為了我們肯辛勤地勞作/大地將孕育/金色的顆?!?運用比喻的手法,暗示大地即將復

活,照應(yīng)標題。

C.第二節(jié)運用了視聽結(jié)合的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詩人看到春天到來大地充滿生機時的

激動與喜悅。

D.“就在此刻,/你——悲哀的詩人呀”,通過聲音的延長,節(jié)奏的變化,情感得到釋放,增強

了抒情效果。

【答案】A

【解析】A項,“雖然沒有用到形容詞”錯,本詩雖不像一般的詩歌那樣大量運用形容詞以描述景物、抒發(fā)情

感,但也運用到“高亢”“辛勤”“明朗”“溫熱”等少量形容詞。

9.如何理解“你——悲哀的詩人呀,/也應(yīng)該拂去往日的憂郁”兩句詩的含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水深火熱的生活即將結(jié)束,詩人勉勵自己拂去往日的憂郁;②“悲哀的詩人”就是指作者自己,作

者讓希望在自己久久負傷的心里蘇醒,也就是暗示光明即將到來;③詩人也是民眾的一部分,詩人所體現(xiàn)的

情感,就是民族的情感,所以也可以理解為借勉勵自己來勉勵人民大眾。

【解析】“悲哀的詩人”顯然指作者自己,從文中來看,寫腐朽的日子快要不留痕跡了,叢林傳來百鳥的歌唱,

體現(xiàn)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因此詩人勉勵自己也要從憂郁中振作起來,看到世界將迎來光明的一面;同時

也是勉勵所有人,苦難已成過去,人們在“復活”的大地上滿懷希望。

10.法國散文家蒙田把預兆或預言稱為“內(nèi)心騷動的影像”和“神圣的靈感”,艾青也說“預

言是‘照亮靈魂的火花’”。有人說艾青就是一個偉大的“預言家”。本詩以“復活的土地”

為題,有何妙處?請結(jié)合詩歌簡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土地”貫串全詩,從眼前所見的大地想到播種者、詩人和戰(zhàn)斗者,使詩歌渾然一體;②“復活的”

指看到春回大地,萬物復蘇,充滿生機之時,詩人發(fā)現(xiàn)了別人還沒有看見的新事物,聯(lián)想到了苦難即將過去,

發(fā)現(xiàn)了曙光似的預兆;③多年郁積在胸中的傷痛、憂患和期待,使詩人全身心體驗到了歷史的風云變幻;④

“復活的土地”采用了象征的手法,表達了自己對國家、對革命、對人民美好前景的向往,對中華民族的覺

醒充滿信心;⑤“復活的土地”中的“地”與整首詩的韻腳更和諧,讀起來朗朗上口。

【解析】“復活的土地”把土地擬人化,從詩歌本身來看,描寫了春天百鳥歌唱,人們播種的生機勃勃的景象,

這使詩人感到“——苦難也已成為記憶”,世界將迎來嶄新的光明,因此鼓舞人們要為光明而“戰(zhàn)斗”。結(jié)

合時代背景是1937年7月6日,正值抗日戰(zhàn)爭時期,表達了人民反抗侵略者的信心。

題組C培優(yōu)拔尖練

一語言文字運用

(2022年新高考1卷)語言文字運用Ⅰ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科學家欒恩杰當年高考時報考的是電機系,因為服從國家安排改學自動控制,從此與國防

和航天事業(yè)有了①

20世紀60年代,欒恩杰到第七機械工業(yè)部工作后參與的第一個重大任務(wù)就是我國潛地導

彈“巨浪一號”的研制,潛地導彈作為秘密武器,在歐美國家是②的國防項目,鮮有資

料可供借鑒,在沒有國外技術(shù)援助、自身又缺乏技術(shù)力量的情況下,整個團隊按照先在陸上發(fā)

射臺發(fā)射、再把導彈裝進發(fā)射筒以模擬水下發(fā)射環(huán)境、最后進行潛艇發(fā)射的規(guī)劃開始了“巨浪

一號”的研制攻關(guān)。這三步被稱為“臺、簡、艇”,但每一步都失敗過。

失敗在航天領(lǐng)域的研發(fā)過程中是③的。奕恩杰從導彈研究的技術(shù)員到中國探月工

程首任總指揮,經(jīng)歷過各種各樣的失敗,大到火箭里面的特殊裝置出現(xiàn)問題,小到一個插頭插

錯了,這些失敗意味著什么?意味著多少個日夜的辛苦付之一炬,意味著接下來的工作更加艱

苦卓絕,意味著你在世界的航天格局中可能突然之間換了賽道,奕恩杰認為:失敗也是在給我

們上課,當問題一一解決的時候,成功就在我們前面。

1.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shù)某烧Z。

【答案】不解之緣秘而不宣(或守口如瓶,秘而不露)屢見不鮮(或司空見慣)

【解析】本題考查正確使用詞語包括熟語的能力。這里考查在語句中正確運用恰當?shù)某烧Z,成語運用一般

可以從語境角度,用邏輯關(guān)系與詞語對應(yīng)解題,還可以從詞義角度,用提及語素與詞義輕重。解題還可以

從用法角度用適用對象與感情色彩解題,另外還要看搭配對象語法功能使用對象等。這里主要采用根據(jù)上

下語言環(huán)境來選擇恰當?shù)某烧Z。第1處填不解之緣,體現(xiàn)科學家與航天事業(yè)密不可分的關(guān)系。第2處用秘

而不宣,來描述在歐美國家潛地導彈技術(shù)的秘密性和獨占性。第3處填司空見慣或?qū)乙姴货r,突出在航天

研發(fā)過程中失敗是常見的,來反面突出科學家從不懼失敗的頑強精神。

2.請將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改成幾個較短的語句。可以改變語序、少量增刪詞語,但不得改

變原意。

【答案】

整個團隊按照規(guī)劃開始了巨浪一號的研制攻關(guān):第一步在陸上發(fā)射臺發(fā)射導彈,第二步把導彈裝進發(fā)

射筒以模擬水下發(fā)射環(huán)境,第三步進行潛艇發(fā)射。

【解析】本題屬于長句變短句的表達能力考查,“長句變短句”,就是把一個結(jié)構(gòu)復雜或修飾成分較多的句

子,轉(zhuǎn)換成幾個結(jié)構(gòu)簡單的句子,可以是獨立的句子,也可以是幾個相互聯(lián)系的分句。轉(zhuǎn)換的方法是:

①整體感知語段,了解句子的基本意思;②分析出長單句的結(jié)構(gòu)特點,找出句子的主干主語、謂語、賓語

成分;③把主干單獨成句,把句中的修飾語成分抽出來,把它變成分句;④依據(jù)一定的邏輯性,對主干句

和幾個分句進行句間順序的重組;⑤檢查變換出來的各語句是否流暢簡明,是否有信息的流失。即“理清

語段結(jié)構(gòu),重組分句順序”。解答此題,第1步了解整個句子的意思是整個團隊按計劃開始了攻關(guān)。第2步

根據(jù)上下文意思,把“規(guī)劃”的三個長定語改寫成三個短句。第3步檢查這三個句子是否有邏輯順序問題,

如果有再加以調(diào)整,最后整合成四個短句。

3.文中畫橫線的句子使用了設(shè)問和排比的修辭手法,請結(jié)合材料簡要分析其表達效果。

【答案】這幾句話重在闡發(fā)“失敗”對航天研發(fā)的影響和意義。首先運用設(shè)問句,引發(fā)人們對失敗內(nèi)涵的

提示與追問,產(chǎn)生一種閱讀期待,強化了表達意味,并使前后銜接緊密自然。后面的三句話構(gòu)成的排比句,

依次從付出辛勞,工作更艱巨,在航天世界中的位置變化,由淺入深,層層推進的論述了“失敗”的內(nèi)涵。

內(nèi)容豐富,情感加濃,富有氣勢,程度加深,強調(diào)各種失敗雖然給航天領(lǐng)域的研發(fā)帶來的危害損失巨大,

但是都無法摧毀奕恩杰百折不撓的科研決心,反而使他更充滿了斗志,反襯出奕恩杰科研決心之堅定。

【解析】此題考查修辭手法運用及其表達效果的分析,解答這類題目首先要了解修辭手法具有的特點及其

表達的效果。然后根據(jù)語言環(huán)境體會這種這種修辭手法在此處表達所起的作用,比如內(nèi)容情感方面,結(jié)構(gòu)

上下文方面,語氣語調(diào)轉(zhuǎn)換方面,最后一一整理出來。

(二)語言文字運用II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4~5題。

節(jié)日期間,無論是家人團圓,還是老友歡聚,“吃”往往是必不可少的。因此,節(jié)后很多

人會增添新的煩惱,那就是“節(jié)日肥”“過年肥”,減肥也就提到日程上來。事實上,生活中

你會發(fā)現(xiàn),有許多整天嚷嚷著要減肥或者正在減肥的人,其實根本不胖,反而是一些真正應(yīng)該

減肥的人對此卻毫不在意,那么,怎么判斷是否需要減肥呢?從醫(yī)學角度來說,身材是否肥胖,

①。體質(zhì)指數(shù)是用體重千克數(shù)除以身高米數(shù)之平方而得出的數(shù)字,國人的健康

體質(zhì)指數(shù)為18.5~23.9,如果低于18.5,就是偏瘦,不需要減肥,而高于23.9,就可以考慮

減肥了。

提到減肥,不少人都為之“奮斗”過,節(jié)食、跳繩、跑步都是常用的減肥方法。臨床中還

發(fā)現(xiàn),很多人用不吃晚飯來減肥,這種方式不但難以長期堅持,②,有人就因此

得了嚴重的胃病。而且,如果以后恢復吃晚飯,③,甚至比以前更胖。不僅如此,

不吃晚餐,營養(yǎng)素供給不足,蛋白質(zhì)供應(yīng)下降,肌肉量也會隨之減少,體重反彈后,在同樣的

體重下,體脂率反而會比減肥前更高。因此,減肥一定要講究科學。

4.下列句子中的“你”和文中畫橫線處的“你”,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你要覺得這段話對深化文章的主題沒什么幫助,就刪了吧。

B.聽了老師的話,三個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吭聲了。

C.他是個非常用功的同學,尤其是鉆研精神叫你不得不佩服。

D.請你選三名學生參加今年五月的“青春和夢想”演講比賽。

【答案】C

【解析】此題考查人稱代詞的作用,近年來練習模擬時關(guān)注度不高,好在本題并不難。題干和選項C中的

“你”都是泛指,沒有指具體,而A、B、D三項都是特指。

5.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

不超過10個字。

【答案】①主更看體質(zhì)指數(shù)②還會損害健康③體重不僅會反彈

【解折】本題考查語言表達簡明、連貫、得體,準確、鮮明、生動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把握語

段,注意前后語境的關(guān)聯(lián)。再根據(jù)語境合理推導出所要填寫的內(nèi)容。這是一道根據(jù)文意填空的題目,既考

查句子的連貫性,又考查學生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