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準備材料】課本、筆記本、第14課預習案、草稿紙
溫故?知新1、世界殖民體系形成的影響。2、工業革命時期生產組織的變化3、亞洲覺醒的原因。
4、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的影響。
志存高遠
胸懷天下
第14課
第一次世界大戰與戰后國際秩序【課程標準】通過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戰,理解20世紀上半期國際秩序的變動。志存高遠
胸懷天下目錄(一)、秩序失衡——戰爭的醞釀
(二)、戰爭碰撞——世界性的大戰(三)、秩序重建——戰后的灰燼
學習任務1、帝國主義列強瓜分世界的斗爭,是一戰的根源。閱讀課本P84-85頁第一個子目的內容和材料,如何理解“主要資本主義國家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時代背景】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發展到帝國主義階段,掀起了新的瓜分世界的狂潮。志存高遠
胸懷天下主題一、秩序失衡——戰爭的醞釀
帝國主義是發展到壟斷組織和金融資本的統治已經確立、資本輸出具有突出意義、國際托拉斯開始瓜分世界、一些最大的資本主義國家已把世界全部領土瓜分完畢這一階段的資本主義。
——列寧《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不平衡性+力量對比要求重新瓜分世界、爭奪世界霸權
19世紀晚期至20世紀初,隨著第二次工業革命和壟斷組織的產生,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發展到帝國主義階段
。經濟實力與所占殖民地面積呈倒掛現象志存高遠
胸懷天下學習任務2、帝國主義列強瓜分世界的斗爭,是一戰的根源。閱讀課本P84-85頁第一個子目的內容和地圖圖示,分析歐洲列強有哪些矛盾?結果如何?主題一、秩序失衡——戰爭的醞釀1907年三國協約1882年三國同盟【軍事】形成了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兩大敵對軍事集團,他們競相擴軍備戰,國際局勢日益緊張。
學習任務3、薩拉熱窩事件被認為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為什么一次刺殺事件能夠引起列強這么大的反應,并最終導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從背景來看,這場戰爭的性質是怎樣的?“巴爾干火藥桶”巴爾干地區位于歐亞兩洲的接壤處,是歐洲的下腹部,扼黑海、地中海的咽喉,戰略位置十分重要,這里民族成份復雜,宗教多樣。14世紀下半期,奧斯曼帝國入侵;19世紀中期,奧匈帝國入侵;俄國自從15世紀以來一直打著解放“斯拉夫人”的旗號在巴爾干地區爭奪。
薩拉熱窩兩次巴爾干戰爭地理位置重要民族矛盾/宗教矛盾帝國主義的爭奪矛盾巴爾干半島各種問題紛繁復雜,成為歐洲“火藥桶”。性質:這場戰爭是列強重新瓜分世界、爭奪世界霸權的帝國主義之戰。志存高遠
胸懷天下主題一、秩序失衡——戰爭的醞釀
知識拓展
讓·饒勒斯,法國和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的著名活動家,法國社會黨的領導人之一,歷史學家和哲學家,曾為反對軍國主義和帝國主義戰爭威脅進行不懈的斗爭,最后遭到狂熱分子的刺殺。
在19世紀時,歐洲各國興起民族主義,提倡擁有共同文化、語言及歷史的民族建立屬于他們的國家。……例如:比利時脫離荷蘭的統治,在1831年取得獨立;普魯士先后打敗丹麥、奧地利帝國及法國在1871年建立統一的國家。
隨著自由資本主義向帝國主義過渡,歐洲民族主義蛻變為列強對外擴張、爭奪霸權的理論依據和精神動力。……交織糾纏在一起的各種極端民族主義,在輿論界的瘋狂鼓吹和政府的操縱利用下,在民眾的喧囂中,導致歐洲日趨癲狂,局勢逐漸失控。——國家檔案《極端民族主義推動一戰爆發》
【思想】極端民族主義也促進了戰爭的爆發。志存高遠
胸懷天下材料一在十九世紀中葉的歐洲,重大的政治問題都是依靠武力加以解決的。……。但所有歐洲國家都得出了結論,大規模的軍事力量對它們的民族生存是不可或缺的。……1914年,歐洲大陸上每一個強勢國家不僅擁有一支龐大的常備軍,而且在公民中間擁有數百萬經過訓練的后備軍。
——(美)RR帕爾默《現代世界史》材料二參戰各國普遍存在的強烈的民族主義情緒,遠遠超出了人們所了解和想象的程度。這種民族主義情緒與其說是戰前各國政府宣傳煽動的結果,不如說是幾個世紀以來以民族優越性和自豪感為特征的歷史文化傳統的產物。它不僅使參戰各國的民眾把戰爭看作保持民族生存和發展、提高民族威望和展現民族優越性的較量,更使政府動員令暢通無阻,同時也使反戰運動歸于沉寂。
——摘編自張盛發《關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若干思考》材料三之所以發生第一次世界大戰這種錯誤,是因為我們的科學家只知創造一個鋼鐵、化學、電氣的新世界,而忘記人類的思想比故事里所說的烏龜走路還要慢,比著名的懶蟲還要懶。
——(美)房龍《人類的故事》依據上述史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歷史背景。主題探究1、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背景
根本原因:帝國主義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主要原因:各主要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逐漸形成兩大軍事集團;其他:19世紀以來歐洲依靠武力解決政治問題的傳統;各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擴軍備戰,加劇了國際局勢的緊張;極端民族主義的推動;20世紀生產力的迅速發展和科技的飛速進步為世界大戰的爆發和擴大提供了必要的物質和技術基礎志存高遠
胸懷天下總結壟斷資本主階段(帝國主義階段)帝國主義各國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帝國主義國家為重新瓜分殖民地展開激烈爭奪兩大敵對帝國主義軍事集團的形成巴爾干半島問題復雜是歐洲火藥桶導火索:薩拉熱窩事件新式武器應用與軍國主義、極端民族主義促進戰爭爆發性質:
是列強重新瓜分世界、爭奪世界霸權的帝國主義之戰?戰爭爆發的原因從戰爭的起因看志存高遠
胸懷天下拓展:教材85頁“思考點”探究:為什么說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帝國主義戰爭?《凡爾賽條約》是戰勝國單方面對戰敗國簽訂的條約,而戰敗國則認為這是一個“強制的和平”;通過《凡爾賽條約》中對戰敗國嚴懲的具體內容,對中國山東主權的不公正處理,以及華盛頓會議對中國問題的處理,國際聯盟的委任統治條款等,來認識該體系的帝國主義強權政治特征。性質:爭奪世界霸權,瓜分殖民地。戰后:侵害戰敗國、戰勝國中國的權益。志存高遠
胸懷天下學習任務:第一次世界大戰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強的戰爭之一,世界歷史上最慘烈的戰爭之一。閱讀教材84-85頁,指出一戰當中有哪幾條主要戰線?主要戰役有哪些?填寫表格。主題二、戰爭碰撞——世界性的大戰志存高遠
胸懷天下西線:英法—德交戰東線:俄—德奧交戰南線:俄塞—奧交戰
主題探究2、美國參戰一戰美國征兵宣傳海報▲漫畫:《美國的“中立”》VS材料一、材料二、大戰開始時,美國宣布中立。……美國利用“中立”地位同交戰各國大做生意,僅向協約國就提供了約200億美元的物資和貸款。……當時交戰雙方都已筋疲力盡,為參與戰后分贓和爭奪霸權,此時參戰正是好時機。于是便利用德國無限制潛艇戰攻擊了美國商船為理由,在維護公海航行自由的旗幟下,于2月3日宣布對德斷交,4月6日對德宣戰。
——劉宗緒主編《世界近代史》思考: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分析美國前后態度的變化及其原因?態度:由“中立”到“參戰”
①經濟利益:德國與美國在拉美的矛盾不斷加劇;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后,美國同協約國的貿易激增,戰爭期間,美國還供給協約國各種物資和貸款,同協約國的利益已經緊密地連在一起。②政治要求:參戰前的“中立”,是為了撈取戰利品,等待參戰的最佳時機。③戰爭準備:大戰開始時,美國尚未作好戰爭準備,國內人民反戰情緒濃厚。④尋找借口:德國的“無限制潛艇戰”給美國參戰提供了借口。⑤國際形勢:俄國二月革命對協約國不利;雙方精疲力竭,難以為繼。⑥政治目的:攫取戰后世界霸權。志存高遠
胸懷天下戰爭歷時4年零3個多月參戰國家33個戰爭范圍14個國家的400萬平方千米以上土地卷入人口超過15億參戰人員7000多萬傷亡人員3000多萬,另有1000萬人因饑餓和瘟疫死去經濟損失3400多億美元時間長、范圍廣、規模大、破壞強、高新科技廣泛應用感悟戰爭1918年11月11日,晨5時德國的代表終于在巴黎北方森林的火車廂里簽訂停戰協定,11時西線停火生效,第一次世界大戰終于結束。志存高遠
胸懷天下
總結:一戰的影響
①對資本主義國家:動搖了歐洲的世界優勢地位,美、日崛起;③對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促進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民族覺醒;④對世界②對社會主義國家:誕生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c.思想觀念開始改變:戰爭→反戰、和平b.國際格局開始改變:歐洲中心→美日、蘇a.給人類造成巨大災難;d.國際秩序開始改變:建立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志存高遠
胸懷天下
學習任務1、戰后形成了新的國際秩序: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依據教材p87——89頁,思考一戰后形成的國際體系的實質,分析其是否穩定?
1.凡爾賽—華盛頓體系1919年:巴黎和會主要內容通過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與會各國締結了以《凡爾賽條約》《九國公約》為代表的一系列國際條約,在全球范圍內建立了帝國主義的國際新秩序——凡爾賽—華盛頓體系。這一體系的主要內容包括:德國及其盟國承擔戰爭罪責,戰敗國向戰勝國割地賠款,裁減軍備,德國的海外殖民地被戰勝國瓜分;承認波蘭復國,承認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等國家獨立;限制美國、英國、日本等國的海軍軍備;中國收回山東主權,但日本保留了諸多特權;列強同意將“門戶開放”“機會均等”作為侵略中國的共同原則。1921-1922年:華盛頓會議【實質】帝國主義國家按照現有的實力重新瓜分世界。國際秩序:是指在一定世界格局基礎上形成的國際行為規則和相應的保障機制,通常包括國際規則、國際協議、國際慣例和國際組織等。不穩定,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不僅沒有使舊有的矛盾從根本上消除,還滋生了許多新的矛盾,如戰勝國之間的矛盾、戰勝國與戰敗國之間的矛盾、資本主義國家與社會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資本主義國家與被壓迫國家和民族之間的矛盾。這些矛盾埋下了體系崩潰和更大沖突的種子。主題三、秩序重建——戰后的灰燼
志存高遠
胸懷天下
學習任務2.國聯作為第一個主權國家組成的世界性國際組織,其宗旨“促進國際合作和實現世界和平與安全”依據教材p87頁和下面漫畫材料,如何認識國際聯盟的作用?積極方面:開創了國際合作的形式,順應了世界整體發展的趨勢,為后來的國際組織提供了經驗教訓。局限性:美國企圖利用國聯領導世界,英法將國聯作為維護自己既得利益、操縱國際事務的工具,在制裁侵略、保衛世界和平方面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漫畫:國際聯盟的弱點“橋樑中的缺口”▲漫畫:兔子說,我沒有實際的進攻裝備,我只能以我雙眼的力量來震懾它。志存高遠
胸懷天下主題三、秩序重建——戰后的灰燼
委任統治制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后主要戰勝國通過國聯對戰敗國的殖民地進行再分割和統治的一種制度。它比原來的殖民統治有所進步,但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它是一種較為隱蔽的形式,是殖民統治的變種。拓展:如何認識國聯的委任統治制度?1920年成立國際聯盟—戰后國際政治秩序《國際聯盟盟約》第五條:除本盟約或本條約另有明白規定者外,凡大會或行政院開會時之決議應得聯盟出席于會議之會員國全體同意。第二十二條:a.凡殖民地及領土于此次戰爭之后不復屬于從前統治該地之各國,而其居民尚不克自立于今世特別困難狀況之中,則應適用下列之原則,即此等人民之福利及發展成為文明之神圣任務,此項任務之履行應載入本盟約。
b.實行此項原則之最妥善方法莫如以此種人民之保佐委諸資源上、經驗上或地理上足以承擔此項責任而亦樂于接受之各先進國,該國即以受任統治之資格為聯盟施行此項保佐
c.委任統治之性質應依該地人民發展之程度、領土之地勢、經濟之狀況及其他類似之情形而區別之。志存高遠
胸懷天下
主題探究3、英法美的戰后意圖
材料巴黎和會上,瓜分土耳其的中東阿拉伯領地時,法國堅持要占有包括黎巴嫩、巴勒斯坦、摩蘇爾在內的大敘利亞。英國反對,認為大敘利亞的面積過大。即使法國放棄對巴勒斯坦和摩蘇爾的要求后,英國仍不同意大敘利亞計劃,逼得法國總理克里孟梭說,這樣一來“留給勞合·喬治選擇的只有槍或劍了”。關于如何處置戰敗國德國的殖民地和土耳其的中東阿拉伯領地,各主要國家接受了美國總統威爾遜倡議的“十四點原則”中的委任統治主張。即實行委任統治是因為“其居民尚不能自立”,接受委任統治的國家也就是接受了為“此等人民之福利及發展”的“文明之神圣任務”。
——摘編自吳于廑等主編《世界史》⑴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英法發生的爭執及其實質。⑵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圍繞英法爭執,評價威爾遜的委任統治主張。提示:⑴爭執:法國提出大敘利亞計劃,遭到英國反對;法國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制造業生產線設備采購協議
- 高品質床上用品專營授權使用合同
- 食品質量安全檢測服務合同
- 電子商務行業在線購物保障協議
- 農業合作社小區土地租賃合作協議
- 健康食品安全供貨合作協議
- 共享經濟平臺會員服務合同
- 智能電子設備制造合作協議
- 綠色能源供應鏈管理合作協議
- 體育行業賽事參賽人員傷病責任協議
- 物資設備管理試題及答案
- 車間生產追溯管理制度
- 物理跨學科實踐:制作微型密度計+課件2024-2025學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下冊
- 2024四川瀘州市公共交通集團有限公司招聘1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04S519小型排水構筑物(含隔油池)圖集
- 北京市海淀區2024年七年級下學期數學期中考試試卷(附答案)
- 二年級美術下冊課件-第14課 蟲蟲蟲(一)2-蘇少版(共22張PPT)
- 兒童保健學課件:緒論
- 論提高行政效率的途徑 開題報告
- Q∕GDW 11257.3-2020 熔斷器技術規范 第3部分:跌落式熔斷器
- 濃縮機的選擇與計算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