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國慶節升旗儀式_第1頁
幼兒園國慶節升旗儀式_第2頁
幼兒園國慶節升旗儀式_第3頁
幼兒園國慶節升旗儀式_第4頁
幼兒園國慶節升旗儀式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幼兒園國慶節升旗儀式【篇一:幼兒園大班迎國慶主題活動】幼兒園大班“迎國慶、樂中秋”主題活動方案活動名稱:迎國慶,樂中秋活動目標:1、知道中國傳統的中秋節是農歷八月十五,知道祖國媽媽的生日是十月一日。2、認識國旗、國徽、學唱國歌,快樂而又規范地參與升旗儀式。3、學會傾聽并分享自己的所見所聞,大膽而又自信地在同伴面前展現自己。活動準備:*教師準備:合適的視頻,并做好“迎中秋、慶國慶”及月末匯報的一切準備。*家長準備:1、配合老師,幫助幼兒感知中秋節、國慶節的相關知識,掌握相關的本領。2、合理安排時間,參與幼兒園的活動。活動過程:活動一:“祖國媽媽我愛你”幼兒詩歌朗誦會(1)《祖國祖國我愛你》(2)《長大真好》(3)《長大做什么》(4)《鏡子里的我》(5)《身體寶貝大集合》(6)《讀書與吃酥》(7)《我愛祖國一萬年》活動二:“別樣”的中秋節(1)和解放軍叔叔一起過中秋幼兒設計月餅,請爸爸媽媽在月餅旁幫寶寶寫上寶寶想向解放軍叔叔說的話。(2)團團圓圓品月餅請孩子們依偎在爸爸媽媽的懷抱里,和爸爸媽媽一起分享美味的月餅。活動三:“迎國慶,我能行”幼兒親子游戲親子游戲:吹球進筐準備:桌子若干張,球,塑料筐玩法:寶寶拿塑料筐,桌旁放幾只球。家長吹球進筐,寶寶用塑料筐接球。看誰進球多。活動四:“迎國慶,來拍手”師幼、家長互動活動小朋友們,今天爸爸媽媽來幼兒園和我們一起參加活動,你們開心嗎?幸福嗎?爸爸媽媽們,今天來幼兒園和孩子們一起參加活動,你們開心嗎?幸福嗎?那如果感到幸福請你拍拍手,掌聲告訴我你究竟有多幸福。結束語:今天是快樂的一天,也是難忘的一天,讓我們祝愿我們的祖國媽媽更加美麗和繁榮!【篇二:2015年國慶節升旗儀式精品講話】在國慶節升旗儀式上的講話同學們,老師們:今天我們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國慶節。十月一日是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成立了一天。距今66周年前的1949年的10月1日,在天安門廣場上匯集了來自全國五湖四海的56個民族的代表和首都北京軍民共30多萬人。我們偉大的領袖、新中國第一任主席毛澤東莊嚴地向全世界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于是天安門廣場上響起了一片“祖國萬歲!”、“人民萬歲!”“毛主席萬歲!”的響徹云霄的陳陳歡呼聲。這聲音通過電波傳邊了祖國的大江南北,飛越千山萬水,穿過蒼茫的天宇傳向全世界每一個想往獨立、想往自由、想往幸福、想往和平的人們的心中。毛澤東親手升起了象征中華民族精神的第一面五星紅旗。于是每年的十月一日就被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慶節。同學們,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多年的文明歷史,中華民族在世界上是一個非常卓越和偉大的民族。我們有過繁榮昌盛的唐朝,有過強盛無比疆域遼闊的漢朝和元朝,更有燦爛美麗的唐、宋文化;但是也有屈辱的近代歷史,從距今167年前的雅片戰爭到距今66【篇三:幼兒園國慶節活動方案(共8篇)】篇一:幼兒園國慶節活動方案小二班“慶國慶”活動方案——祖國媽媽生日啦!活動時間:2011年9月30日活動目標:1、幼兒初步了解十月一日是國慶節,是祖國媽媽的生日。2、在掛彩旗與分享活動中,感受節日的愉快氛圍。活動準備:1、五星紅旗、天安門圖片2、彩色手工紙剪成的三角形若干,固體膠,底板人手一份3、零食(老師準備)國慶節活動方案:國慶節幼兒園活動方案十一國慶節就到了,在這里為大家特別準備整理了各種國慶節活動、國慶節活動方案等相關精彩內容供大家參考!有興趣的朋友不妨看一看吧。時間活動地點27日上午大班級組遠足活動電視塔28日下午4時中班級組慶國慶活動一樓大廳29日上午小班級組遠足活動南浦公園29日(1)升旗儀式(2)早操表演(3)為9月出生的全園幼兒辦集體生日會(下午4時)一樓大廳因大廳有活動,請家長于28、29日兩天下午從側門入園接孩子。謝謝合作!兒童活動中心幼兒園9月27日篇五:國際幼兒園國慶系列活動方案英皇幼兒園慶祝建國60周年系列活動方案第一階段:祖國在我心中活動時間:9月1日—9月16日活動目的:通過看電影、看圖片、聽故事、唱歌曲等各種形式、豐富幼兒對祖國的認識,讓幼兒對“祖國”的概念有個初步的感性認識。各班級老師應該根據各年齡段的幼兒不同發展水平,提出具體的活動目標和活動計劃。活動形式:班級活動具體活動方案1.活動名稱:建國60周年愛國電影周電教組提供適合各年齡段的幼兒愛國影片,各班級老師和電教組老師協調時間,組織幼兒觀看愛國電影。負責:電教組,各班級教師2.活動名稱:紅歌永流傳活動口號:愛國歌曲大家一起唱,每周一歌各班級教師自選愛國歌曲,每周教會幼兒一首。國歌作為必選歌曲。負責:各班級教師3.活動名稱:革命故事知多少活動口號:每周一故事各班級教師自選革命故事,每周給幼兒講一個革命故事。負責:各班級教師4.活動名稱:革命圖片展通過各種形式收集革命圖片,電教組教師可提供圖片全園共享,班級教師也可組織和家長共同搜集,然后各班級集中展示圖片,并進行講解。負責:電教組,各班級教師第二階段:學做解放軍活動時間:9月17日—9月24日活動目標:這個階段重點是感受和體驗解放軍叔叔的生活,可以借此對幼兒進行常規訓練,提高幼兒生活自理能力,針對幼兒的性格弱點對幼兒實行挫折教育。活動形式:年級組活動具體活動方案1.活動名稱:軍事演習,過五關針對幼兒應該發展的運動能力提出具體實際的指標,在幼兒早晨入園和其他戶外時間進行有針對性,有目的性的體能鍛煉。有意識,有計劃的對幼兒進行隊列隊形的訓練。全園軍事運動會,中大班幼兒可進行適當的障礙訓練,學習解放軍叔叔軍事演習。負責:唐鋒2.活動名稱:“憶苦思甜”自助餐各班級教師組織幼兒自制食物,菜式盡量選取長征中紅軍叔叔吃的食物。讓幼兒動手做,動口嘗,用心感受,紅軍叔叔長征的艱辛。負責:陳凡提供菜式3.活動名稱:登上井岡山各年級組組織幼兒蓮花山負重登山活動。教師統一設計路線,并在途中設置站點(長征途中的標志性站點),幼兒負重登山。負責:唐鋒4.活動名稱:爭做解放軍各班教師組織幼兒學習解放軍叔叔的生活習慣,全園幼兒學習疊被子、洗衣服、襪子等,(可以班級活動,可以實行大幫小的活動,可以同年級之間進行比賽活動等)。負責:班級教師第三階段:祖國發展我成長活動時間:9月25—9月29日活動目的:這個階段的重點是匯報,是前兩個階段的成果展示,幼兒繪畫、手工作品,愛國歌曲演唱,革命故事演講和文娛演出。活動形式:全園集中活動具體活動方案:1.活動名稱:慶祝建國60周年《祖國發展我成長》作品展前一個階段的美術課主題都是建國60周年,將幼兒的繪畫、手工作品做一個展示。負責:綜藝組、全園教師2.活動名稱:英皇幼兒園(隊列隊形)閱兵儀式模仿國慶大閱兵的形式,對上個階段幼兒隊列隊形訓練的一次匯報。負責:唐鋒3.活動名稱:“革命故事知多少”全園革命故事朗誦以班級為單位,對上個階段學習的革命故事進行匯報演出。4.活動名稱:紅色的10月《紅歌永流傳》全園愛國歌曲聯唱以班級為單位,對上個階段學習的愛國歌曲進行匯報演出。國歌必選,另外一首各班自選。負責:綜藝組、全園教師5.活動名稱:“我為祖國過生日”國慶暨園慶大型活動向全園家長發起倡議書,共同參與節目演出,提前排練。負責:綜藝組、全園教師篇六:2010年幼兒園慶祝國慶節活動方案2010年幼兒園慶祝國慶節活動方案為了更好地迎接“十一”國慶節的到來,歌頌祖國所取得的偉大成就,表達我園教職工對祖國的熱愛之情,我園行政、黨支部、工會、共青團決定聯合舉行“我創造,我快樂”慶祝“十一”國慶節活動,以豐富我園教職工的節日文化娛樂活動,活躍教職工的身心,并在輕松愉快的活動中培養教職工的創造力。一、參賽單位參賽對象為全體教職工,采用抽簽的形式將全體教職工分成五個組,以組為單位參賽。二、活動內容和要求1、制作參賽組的標志要求各參賽組的全體成員,根據所提供的材料,共同設計和制作本組的參賽標志。此項不計分,但在必要的時候可作為評獎的參考。(時間安排15分鐘)以競賽性游戲的形式來進行,以組為單位參賽,并體現人人參與。2、看誰說得多要求根據評委提出的與國慶節、國歌、國徽、祖國建設成就、祖國的美好河山等有關的問題進行搶答,答對一個問題得一分。(時間安排15—20分鐘)3、即興表演根據評委的示范,有創造性地進行表演。要求邊說邊做相應的動作,且要符合情理,如:評委邊說邊做“小鴨子,呷呷呷”,參賽的人可說和做“小貓叫,喵喵喵”,或“小烏龜,爬爬爬”(不能與前面有重復)。比賽分組按順序進行,前面一組結束,后面一組馬上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