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河北省保定市蓮池區中考一模考試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1頁
2024年河北省保定市蓮池區中考一模考試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2頁
2024年河北省保定市蓮池區中考一模考試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3頁
2024年河北省保定市蓮池區中考一模考試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4頁
2024年河北省保定市蓮池區中考一模考試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河北省保定市蓮池區中考語文一模試卷第一部分積累運用。(14分)1.(8分)閱讀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問題。??①凡是到達了的地方,都屬于昨天。哪怕那山再青,那水再秀,那風再溫柔。太深的(liúlián)便成了一種羈絆,絆住的不僅有雙腳,還有未來。??②沒見過大山的巍峨,真是遺憾;見了大山的巍峨沒見過大海的浩瀚,仍然遺憾;A._____,依舊遺憾;B._____,還是遺憾。世界上有不絕的風景,我有不老的心情。??③我自然知道,大山有坎坷,大海有浪濤,大漠有風沙,森林有猛獸。即便這樣,我依然喜歡。打破生活的平靜便是另一番景致,一種屬于年輕的景致。真(qìngxìng),我還沒有老。即便真老了又怎么樣,不是有個成語叫“老當益壯”嗎???④人能走多遠?這話不是要問兩腳,而是要問志向;人能攀多高?這事不是要問雙手,而是要問意志。于是,我想用青春的熱血給自己樹起一個高遠的目標。(1)根據文段中拼音寫出相應的詞語。(2分)①(liúlián)②(qìngxìng)(2)給文段中加著重號的詞語注音。(2分)①巍峨②坎坷(3)聯系上下文,在文段第(2分)②段中A、B兩處分別仿寫一句話,使之與前文構成排比句,寫在下面的橫線上。A.B.(4)在文段第④段的段末填入下面句子,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2分)①這目標不僅是為了爭取一種光榮②目標實現了,便是光榮③更是為了追求一種境界④目標實現不了,人生也會因這一路風雨跋涉變得豐富而充實A.②①④③B.①②③④C.①③②④D.②④①③2.(6分)2024年是農歷甲辰年,是龍年,班級以“年逢辰龍”為主題開展綜合學習活動,請你參與。(1)小北同學搜集了與“龍”這個文化符號相關的材料,請你閱讀材料,回答后面的問題。(2分)??龍其實就是一種圖騰,隨著時代的發展,使龍的造型也在不斷變化。漢代瓦當上的行龍、元代高足杯上的云龍、清代皇帝玉璽上的蟠龍、當代的各式祥龍……不同時代龍的造型顯示出不同的風采:漢代雄健豪放,元代成熟穩健,清代繁復華麗,而當代的祥龍總是仰頭挺胸、瞠目振鱗,盡顯軒昂之態。龍的形象深植于中華民族的文化中,關于龍的成語不勝枚舉,如龍鳳呈祥、攀龍附鳳、_____等。①文段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語病,請你提出修改意見。(1分)②請在文段中橫線空缺處再寫一個含有“龍”字的四字成語:。(1分)(2)2024年1月,中國郵政發行了《甲辰年》特種郵票,共1套2枚(如右圖)。請你任選其中一枚,從畫面和寓意兩個方面向同學們進行簡要介紹。(4分)第二部分閱讀。(56分)3.(6分)閱讀下面文字,在橫線上填寫相應的句子。“山不見我,我自去見山。”漫漫長路,總有這么一座“山”,讓你心馳神往,苦苦追尋。青年杜甫決心有朝一日登上泰山絕頂,抒發“①,②”(《望岳》)的壯志;李清照穿過云濤、晨霧、星河,夢回天庭,感慨萬千,卻仍豪情萬丈“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③”(《漁家傲》);曹操登臨碣石山,用想象之景來表達自己的偉大抱負“④,⑤;星漢燦爛,若出其里”(《觀滄海》);蘇軾面對逆境,狂傲不羈,“錦帽貂裘,⑥”(《江城子?密州出獵》),聲勢浩大,表達“射天狼”的人生追求。4.(6分)閱讀下面一首詞,完成各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節選)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1)請說說這幾句詩運用了什么表達方式。(2分)(2)劉禹錫《陋室銘》中“南陽諸葛廬”、陶淵明《飲酒》(其五)中“結廬在人境”與本詩中“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都寫到了“廬”。請簡要說明三位作者分別借“廬”表達了怎樣的情感。(4分)5.(14分)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問題。[甲]龍說①??龍噓氣②成云,云固弗靈于龍也。然龍乘是氣,茫洋③窮乎玄間。薄日月,伏光景,感④震電,神變化,水下土,汩⑤陵谷,云亦靈怪矣哉!??云,龍之所能使為靈也;若龍之靈,則非云之所能使為靈也。然龍弗得云,無以神⑥其靈矣。失其所憑依,信不可歟!??異哉!其所憑依,乃其所自為也。《易》曰:“云從龍。”既曰龍,云從之矣![乙]貓號??齊奄⑦家畜一貓,自奇之,號于人,曰“虎貓”。客說之曰慮誠猛不如龍之神也請更名曰龍貓。又客說之曰:“龍固神于虎也,龍升天須浮云,云其尚⑧于龍乎?不如名曰‘云’。”又客說之曰:“云靄蔽天,風倏散之,云故不敵風也,請更名曰‘風’。”又客說之曰:“大風飆起,維屏以墻⑨,斯足蔽矣,風其如墻何!名之曰‘墻貓’可。”又客說之曰:“維墻雖固,雛鼠穴之,墻斯圮⑩矣,墻又如鼠何!即名曰‘鼠貓’可也。”??東里丈人嗤之曰:“噫嘻!捕鼠者,固貓也。貓即貓耳,何為自失其本真哉?”注:①《龍說》:《馬說》的姊妹篇,文中的龍和云分別喻指君與臣。②噓氣:吐氣,呼氣。③茫洋:遼闊無邊際的樣子。④感:同“撼”,搖動,震動。⑤汩:淹沒。⑥神:這里是顯示的意思。⑦齊奄:人名。⑧尚:崇高,這里是超過的意思。⑨維屏以墻:以墻為屏障。⑩圮:塌壞,倒塌。(1)下面對乙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2分)A.客說之/曰虎誠猛/不如龍之神/也請更名曰龍貓。B.客說之曰/虎誠猛不如/龍之神也/請更名曰龍貓。C.客說之曰/虎誠猛/不如龍之神也/請更名曰龍貓。D.客說之曰虎/誠猛不如龍之神/也請更名/曰龍貓。(2)解釋下列句子中加著重號的詞語。(3分)①薄日月:②然龍弗得云:③捕鼠者,固貓也:(3)請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①失其所憑依,信不可歟!②貓即貓耳,何為自失其本真哉?(4)甲文運用了與《馬說》相同的手法“托物寓意”,請你結合內容簡要分析。(3分)(5)乙文帶給你怎樣的啟示?(2分)6.(9分)閱讀下面文字,回答問題。運動——對付慢性炎癥的雙刃劍??①講到運動對疾病的積極防控作用,大家可能想到的是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癌癥、抑郁等,并不清楚“慢性炎癥”是什么,也不清楚它和運動有怎樣的關系。??②而說到炎癥,大家可能會回憶起自己“紅”“腫”“痛”“燒”的炎癥經歷,想到它“一定”是個“壞東西”。其實炎癥并不是個“壞東西”,相反,如果沒有炎癥,在過去的生存和進化的環境中,大多數人都活不過一歲!這是因為炎癥其實就是人的免疫系統“人體的邊防軍”在與“壞蛋”(包括受傷后細菌的入侵、體內受傷或損害的組織)作戰時所產生的硝煙,同時,炎癥也在提醒人應該做出相應的調整和休息。??③既然炎癥是人類在進化過程中生存的必需功能反應,為什么成了一種疾病???④問題出在“慢性”兩個字上。“慢性炎癥”,可以看作是免疫邊防軍的過度反應,不是火力太猛,而是仗打得太久!而造成仗打得太久的根源不在入侵的細菌,而是我們的“現代生活方式”出了問題。研究表明,抽煙、酗酒,過多的垃圾食品、糖、加工食品、紅肉的攝入,不運動、環境污染、壓力過大、睡眠不足等以及它們的副產品——肥胖都會導致人的慢性炎癥發生。最新的證據表明,慢性炎癥是幾十種疾病和癥狀的起因,包括心臟病、糖尿病、癌癥等。??⑤2007年在著名心血管雜志《循環》上發表的研究揭示了運動對消除慢性炎癥以及減少長期心腦血管事件(心臟病發作,腦卒中)產生的積極作用。在2009年,研究人員采集了27055名女性的血樣和運動情況;11年后,對它們與心腦血管事件的相互關系做了分析,然后發現,有運動習慣的女性慢性炎癥和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都會少很多。可見消除慢性炎癥的有效手段之一就是運動!??⑥另外一個研究表明,每天只要有20分鐘的運動就能有效地防止慢性炎癥的發生。該研究也對運動消除慢性炎癥的機理做了探討。當開始鍛煉和運動肌肉時,人的肌肉細胞會釋放一種稱為Interleukin6或IL﹣6的小蛋白,它在抵抗炎癥中起著重要作用。??⑦但運動在對付慢性炎癥時卻是一把雙刃劍,過高的強度和過長的運動時間所導致的過度訓練反而會使人體免疫力下降,使人體產生慢性炎癥的概率上升。??⑧那么,怎樣才能舞好運動這把雙刃劍?每天可以進行30分鐘的身體活動,比如說可以進行慢跑、打太極、跳廣場舞等;也可以適當地進行養生運動,比如說可以選擇騎自行車、快走或者是普拉提;也可以適當地進行力量訓練,比如說可以進行平板支撐或者是深蹲等。適量的運動有助于身體產生抗氧化劑,可以消滅慢性炎癥所導致的自由基,從而對身體健康有所幫助。(1)文章第④段加著重號短語“免疫邊防軍”“仗打得太久”有怎樣的妙處?由此,可以看出本文具有怎樣的語言特點?(4分)(2)文章第⑤段中畫橫線句子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3)如果你的同學出現了炎癥的輕微癥狀,請你據本文內容,給他提出合理化建議。(2分)7.(15分)閱讀下面文字,回答問題。清霜之味??①菜市有賣一種我故鄉也有的小蘿卜,白皙滾圓,伶俜可愛。買些回家,坐在陽光里切蘿卜絲,攤開于竹篩曝曬。夜里,不收進來,就放在露臺上,星空下,讓它們承接霜氣。??②小時候,我媽常自雜屋扛出木梯,靠在屋檐,攀緣而上,將切好的幾十斤蘿卜絲均勻地揚在青瓦上。白天陽光曬著它們,夜里星星看著它們,如是七八日,蘿卜絲卷縮至一線,吾鄉稱之為“蘿卜菇子”。久經陽光曝曬與夜霜沉浸的蘿卜菇子,清香撲鼻,氣味帶著復調,一層蓬勃的陽光氣息裹挾一層冷冷的霜氣,夾心的那一點點甜,是點睛的一筆。這些珍貴的蘿卜菇子,是要待凜冬大雪封門時才拿來吃的。縱然不放一點肉同烹,卻也滋味殊絕,一直難忘。??③城里很少見霜了。清晨五六點的光景,去居所附近的荒坡散步,枯草上偶見霜跡,晨曦橘黃中,有著鉆石一樣的光芒,凜凜冽冽,直叫人背幾句庾信的《枯樹賦》。霜的氣質里,有古氣,也有坎坷氣,似不太近人,城市如此擾攘喧囂,它怎么肯來光顧???④還是小時候,我家的一畦雪里蕻早已郁郁蔥蔥了,寬大的葉片青里透紫——當別家紛紛采收,我媽總是不急,說不慌,等它們多打幾天霜,更好吃些。??⑤秋日的一個早晨,蹲在街頭的我買一位老人腌好的蘿卜纓子,捻一點品嘗,微苦。老人見我眉頭微皺,輕聲說,再等一星期,等多打些霜,再腌就甜了。為了不讓她失望,還是稱了半斤。我們在悄悄談論霜,猶如交流一種古老的密語。??⑥天下蔬菜,無論塊根類,抑或綠葉類,何以一經了霜,口感驟然鮮甜了呢???⑦還是故鄉。也是寒涼的季節,總是睡不夠,凌晨一夢驚坐起,臉也不及洗,晨曦中狼狽地往學校奔。白日里掉在地上的一根枯瘦的稻草,被寒霜一把抱在懷里痛惜,胖胖壯壯的,儼然裹了一層棉絮。步子邁得急迫,不小心踏上去,哧溜一聲滑老遠。??⑧田畈里寒霜一片——收割后的稻樁,披霜佇立久之,毛茸茸的如若剛出殼的雞雛。田埂上的大片芒花,在霜的包裹下,有一分菩薩低眉的含蓄慈悲。蕎麥禾子堆在不遠處的菜地旁,紅稈黃葉在霜的洗禮下,愈發傲骨錚錚起來。巴根草漸萎漸枯,漫了幾夜寒霜,直追雁來紅的氣質。世間的一切,微茫起來,除了青山隱隱,余外均是夢境一般虛元。只是,當時正著急趕路的少年,覺知不到。??⑨同事不久前去了一趟東北,拍回一張大興安嶺的秋色,充滿無言的霜意。我將這張相片作了電腦屏保,每日開機工作前,總要靜靜地欣賞幾分鐘。浩瀚無垠的藍天下,一排赭黃色的落葉松靜靜佇立山間,木屋上方青煙裊裊,慵懶歪斜地飛啊,飄啊,如若歌聲的余音,也像唐詩的韻腳。可見有炊煙的地方,便有了生氣,亙古不語的大自然一霎時活泛起來了。河流似也受到感召,慷慨地將高遠的青天、茂密的松林、稀疏的木屋一起倒映于懷中……此情此景,奪人心魄。??⑩大興安嶺的深秋何以如此之美?不僅僅在于它高寒凜冽的氣候,更多的在于山川草木在這種氣候里生出的蕭颯之氣。這種氣,即霜氣,正如《古詩十九首》中的寂寥,那深含不盡的遠意。???霜氣再往前一步,便是霧凇了吧,那是高寒地區特有的美:潺潺流水,寒氣清冽,天地上下一白,人行林中,兩鬢一夜飛白,仿佛靈魂也變得深厚起來。???孔子言:“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如今,我到底活到了有霜意的年齡。雖說人生實苦,慢慢地,倒也能體味到生命中鮮甜一二。人可不就像我家菜園里的雪里蕻么,但凡多經些苦寒,慢慢地,便也多得了一份回甘。???所謂吃七分苦,得三分甜,何嘗不算圓滿呢?(選自《光明日報》2023年11月17日,有刪改)(1)閱讀文章,說說本文為什么取題為《清霜之味》。(3分)(2)閱讀文章,完成下面的思維導圖。(3分)①②③(3)從修辭手法的角度,賞析文章第⑦段中畫橫線的句子。(4分)(4)文章的結尾段有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3分)(5)本文可以和下面哪一組課文組成一個大單元?請從寫作手法、文章主旨等方面任選一個角度闡述理由。(2分)A.《藤野先生》《美麗的顏色》B.《紫藤蘿瀑布》《一棵小桃樹》8.(6分)結合整本書的閱讀,回答問題。摘錄一:小馬兒也就是十二三歲,臉上挺瘦……立在老者的身旁,右手接過包子來,左手又自動的拿起來一個,一個上咬了一口。“哎!慢慢的!”老者一手扶在孫子的頭上,一手拿起個包子,慢慢的往口中送。“爺爺吃兩個就夠,都是你的!”……小馬兒對著包子點了點頭,吸溜了一鼻子:“爺爺吃三個吧,剩下都是我的。我回頭把爺爺拉回家去!”【批注1:多懂事啊!我跟他相比,差太遠了!】摘錄二:小蘿卜頭是個九歲多的孩子,頭長得很大,身子卻很纖瘦。他身上穿的衣服,還是兩年前媽媽給他縫的,現在穿起來仍有點嫌大。他太不肯長了,只像個五六歲的孩子。【批注2:讀這一句不由得淚目,唉,是他“不肯”嗎?他沒法兒長啊!】他的手又薄又小,腳也只有一點點大,可是他的頭卻發育得比較正常,和身子不相稱,顯得異常的大。看見他的人,都愛摸著他可愛的腦袋,叫他“小蘿卜頭”,連爸爸和媽媽也這樣叫他。只有一個人,他的老師黃以聲,才從小就叫他的多親——宋振忠。【批注3:_____】(1)【批注1】中說小馬兒“懂事”,小馬兒的懂事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2分)(2)結合原著內容和【批注2】說說小蘿卜頭為什么“不肯長”?(2分)(3)請你對摘錄二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提出一個問題,作為【批注3】寫在文字橫線空缺處。(2分)第三部分寫作。(50分)9.(50分)閱讀下面文字,根據要求寫作。我們可以不美麗,但我們健康。我們可以不偉大,但我們莊嚴。我們可以不完滿,但我們努力。我們可以不永恒,但我們真誠。——畢淑敏《精神的三間小屋》??根據你對上面文字的理解和感悟,選擇一個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可以講述故事,可以發表看法,還可以說明某一現象或事理。要求:①內容健康積極;②表達真情實感;③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④不要套寫、抄襲;⑤不少于600字;⑥不要出現真實的地名、校名和人名。參考答案第一部分積累運用。(14分)1.(1)①流連;②慶幸。(2)①wēié;②kǎnkě。(3)A.見了大海的浩瀚沒見過大漠的廣袤;B.見了大漠的廣袤沒見過森林的神秘。(4)C2.(1)①應把“使”刪去。②示例:龍飛鳳舞。(2)示例:圖二,“辰龍獻瑞”中兩條龍圍繞著中央玉璧,玉璧中有“祥瑞”二字,寓意祥和圓滿、福瑞安康。上方的如意紋樣傳遞出和順致祥之意。下方的水紋、云紋與龍形象共同展現了龍騰四海的宏闊景象,表達出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美好愿望。第二部分閱讀。(56分)3.①會當凌絕頂(易錯字:凌)②一覽眾山小③蓬舟吹取三山去(易錯字:蓬)④日月之行⑤若出其中⑥千騎卷平岡(易錯字:岡)4.(1)議論、抒情。(2)示例:劉禹錫借“廬”自比古代圣賢,突顯潔身自好的品性;陶淵明借“廬”表達自己雖身處鬧市,但心靈遠離塵俗的寧靜淡泊之志;杜甫借“廬”抒發出舍己為人、憂國憂民的高尚情懷。譯文:如何能得到千萬間寬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間貧寒的讀書人,讓他們開顏歡笑,房子在風雨中也不為所動,安穩得像是山一樣?唉!什么時候眼前出現這樣高聳的房屋,到那時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風所吹破,我自己受凍而死也心甘情愿!5.(1)C(2)①迫近,接觸。②不,沒有。③本來。(3)①失去它所依靠的東西,的確是不可以的啊!②貓就是貓,為什么一定要自己喪失了本來面目呢?(4)甲文將龍和云比喻為君王和臣子,強調臣子離不開君王,君王也需要臣子的支持。這與《馬說》中的馬和伯樂的關系相似,都表達了事物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的道理。(5)從乙文中得到的啟示是,做人要誠實,不要盲目追求虛名,要認識到自己的本質和長處,不要喪失自我。6.(1)比喻、擬人,將免疫系統比作邊防軍,并賦予人的動作行為,生動形象地說明了免疫系統抵御細菌的作用之大、時間之久,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生動性的特點。(2)舉例子、作比較。具體突出地說明了運動能有效降低慢性炎癥和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3)可以做適當的休息;調整不良的生活方式;每天可以進行適當的身體活動。7.(1)能夠貫穿文章,是全文線索;能概括文章主要內容;表達主旨情感:“對清霜的喜愛與懷念”。“清霜”從另一個意義上看,實際上就是故鄉、母親、母校、人生。(2)①滋味殊絕、更好吃、口感鮮甜②大興安嶺/大興安嶺白樺林/田畈秋景③多得回甘,圓滿(3)將稻草上的霜比作棉絮、形象地寫出了霜蓬松、柔軟、潔白的特點,表達了作者對寒霜的喜愛之情。(4)結尾段收束全文,對清霜之味進行了高度概括,揭示了人生哲理,即便經歷再多苦難,也會得到甘甜,也可算人生的圓滿,深化文章的主旨。(5)可以放進B組。①從寫作手法來看,該文與B組文章都是托物言志(寫景抒情)散文,借植物、自然景觀闡述人生哲理即樂觀面對人生苦難,正確認識苦難的價值,享受人生的幸福圓滿。②從表達情感來看,該文與B組文章都是通過對景物的描寫表達對人生的感慨。《清霜之味》通過描寫蔬菜經霜后“滋味殊絕”,大自然經霜后“美得奪人心魄”,表達人生需經歷挫折與苦難才能獲得幸福與圓滿的感慨。③從文章主旨來看,該文與B組文章都是表達人生哲思的文章,即表達樂觀面對人生挫折,正確認識苦難的價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