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陋室銘》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七年級語文下學期(統編版2024)_第1頁
初中語文《陋室銘》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七年級語文下學期(統編版2024)_第2頁
初中語文《陋室銘》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七年級語文下學期(統編版2024)_第3頁
初中語文《陋室銘》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七年級語文下學期(統編版2024)_第4頁
初中語文《陋室銘》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七年級語文下學期(統編版2024)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3/5《陋室銘》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目標學生能夠準確朗讀并背誦《陋室銘》,掌握重點字詞的含義,流暢翻譯全文。了解駢體銘文的特點,體會本文駢散結合的語言特色。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反復誦讀、小組合作探究,理解文章內容,分析作者的寫作手法和表達技巧。學習作者托物言志的寫法,提升文言文閱讀理解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體會作者安貧樂道、高潔自持的精神境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二、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積累文言詞匯,準確翻譯重點句子,理解文章大意。把握文章主題,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學難點理解文中運用的對比、象征、用典等寫作手法及其作用。領悟作者在困境中堅守高尚品德的精神,并從中獲得啟示。三、教學過程第一課時導入(5分鐘)展示一些古代文人的居所圖片,如杜甫草堂等,引導學生思考:這些居所看似簡陋,卻誕生了許多流傳千古的佳作,居所與文人之間有著怎樣的聯系?由此引出劉禹錫的《陋室銘》。背景介紹(3分鐘)

結合文本中給出的歷史背景信息,向學生介紹劉禹錫因參與“永貞革新”被貶謫,在和州寫下《陋室銘》,他借陋室明志,展現不屈傲骨與超然心態。初讀課文,整體感知(12分鐘)教師范讀,要求學生邊聽邊注意字音、節奏和語氣。如“馨(xīn)”“鴻儒(hóngrú)”“案牘(dú)”等。學生跟讀,模仿教師的讀音和節奏。學生自由朗讀,讀準字音,初步感受文章的韻律。指名朗讀,其他學生認真傾聽并評價其朗讀情況,教師針對問題進行指導。任務一:逐段翻譯,理解字詞(20分鐘)第一段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重點字詞:“在”(在于),“名”(出名,有名),“靈”(神異),“斯”(這),“惟”(只),“德馨”(品德高尚)。翻譯: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會有名氣。水不在于深,有了龍就會有靈氣。這是簡陋的房子,只是我品德好就感覺不到簡陋了。第二段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重點字詞:“上”(長到,蔓到),“鴻儒”(博學的人),“白丁”(平民,指沒有功名的人)。翻譯:苔痕蔓延到臺階上,使臺階都綠了;草色映入竹簾,使室內染上青色。到這里談笑的都是博學之人,交往的沒有知識淺薄之人。第三段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重點字詞:“調”(調弄),“素琴”(不加裝飾的琴),“金經”(指佛經),“絲竹”(指弦樂器和管樂器,這里泛指音樂),“亂”(擾亂),“案牘”(指官府文書),“勞”(使……勞累),“形”(形體、軀體)。翻譯:可以彈奏不加裝飾的琴,閱讀珍貴的佛經。沒有世俗的樂曲擾亂心境,沒有官府公文勞神傷身。第四段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重點字詞:“廬”(簡陋的小屋子),“云”(說)。翻譯:南陽有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有揚子云的亭子。孔子說:有什么簡陋的呢?課堂小結(5分鐘)

總結本節課重點字詞和句子翻譯,強調學生需掌握的字詞含義,回顧文章大致內容。作業布置(5分鐘)背誦《陋室銘》。整理課堂筆記,復習重點字詞和翻譯。第二課時復習導入(5分鐘)請學生背誦《陋室銘》,檢查背誦情況。隨機提問重點字詞的含義,鞏固上節課所學。任務二:分析內容與主題(15分鐘)活動一:小組討論文章內容(10分鐘)將學生分成小組,討論以下問題:文章開頭寫“山”“水”“仙”“龍”,與“陋室”有什么關系?作者從哪些方面描寫了陋室?這些描寫體現了陋室怎樣的特點?作者提到“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有什么作用?各小組派代表發言,分享討論結果。教師引導學生明確:開頭以“山”“水”起興,用“仙”“龍”象征精神高貴,與“陋室”形成對比,突出“德馨”重要;從環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三方面寫陋室,體現其清幽、高雅、寧靜特點;以“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自比,暗示自己心懷天下、志存高遠?;顒佣荷钊胩接懼黝}思想(5分鐘)

引導學生結合文本解析中的主題思想內容,思考:作者通過描寫陋室,表達了怎樣的價值觀?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作者表達了物質雖貧、精神卻豐的價值觀,借“陋室”自喻,強調品德高尚是人生核心追求,暗含對權貴浮華生活諷刺及對知識分子清高自守贊美。分析藝術特色(15分鐘)結合文本解析中的藝術特色內容,引導學生分析本文寫作手法。對比與象征:讓學生找出文中對比與象征的語句,如“山不在高……有龍則靈”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對比,“仙”“龍”象征精神高貴,體會其作用是突出“德馨”重于物質;“苔痕”“草色”反襯陋室清雅脫俗。用典與自喻:分析“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及結尾引用孔子“何陋之有”的作用,體會作者自比古人,將個人情操與儒家理想結合,升華主題。駢散結合,音韻鏗鏘:找出文中駢句,如“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體會其對仗工整、節奏明快特點,感受結尾散句“孔子云:何陋之有?”自然有力。總結拓展(10分鐘)總結:回顧文章內容、主題及藝術特色,強調《陋室銘》作為經典的價值,它不僅語言優美,更傳達出安貧樂道、高潔自持的精神。拓展:引導學生思考《陋室銘》對當代人的啟示,結合文本解析中的現代啟示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