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城市軌道交通信號工程施工質量urbanrailtransitsignalenginee浙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發布浙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2020年第35號現批準《城市軌道交通信號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為浙江省工程建設標準,編號為DB33/T1207-2020,自2020年11月1日起施行。程質量安全監督總站負責具體技術內容的解2020年7月28日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及相關工程建設標準制修訂計劃〉的通知》(建設發〔2018〕3號)的要求,標準編制組通過深入調查研究,本標準共分為23章和6個附錄。主要技術內容包括:總則,器及按鈕裝置,轉轍設備,列車檢測與車地通信設備,車載設監控,列車自動運行,列車自動控制,全自動運行,維護監測,310005),以供修訂時參考。陳建趙加建鄧文左傳文施云瓊黃高亮薛建華張坤吳德全郭新偉孫郁林張日新邱海峰胡金平高勇軍林文友彭國立朱悅鋒劉錦熙羅育立何妙燕廖蘇丹李玉偉周章武陳春來主要審查人:張建根游勁秋趙宇宏周昊劉諤 2術語和縮略語 2.2縮略語 3基本規定 4光電纜線路 4.1一般規定 4.2支架、橋架及線槽安裝 4.3光電纜敷設 4.4光電纜防護 4.5光電纜接續 4.6箱盒安裝 5固定信號機、發車指示器及按鈕裝置 5.1一般規定 5.2高柱信號機安裝 5.4非標信號機安裝 5.5發車指示器安裝 5.6按鈕裝置安裝 6轉轍設備 6.1一般規定 6.2安裝裝置安裝 6.3外鎖閉裝置安裝 6.4轉轍機安裝 7列車檢測與車地通信設備 7.1一般規定 7.2機械絕緣軌道電路安裝 7.3電氣絕緣軌道電路安裝 7.4阻抗連接器安裝 7.5環線安裝 7.6波導管安裝 7.7漏泄同軸電纜敷設 7.8應答器安裝 7.9AP天線安裝 7.11計軸裝置安裝 7.12LTE-M室外設備安裝 8車載設備 8.1一般規定 8.2機柜及設備、人機界面安裝 8.3天線及測速裝置安裝 8.4車載設備配線 9室內設備 9.1一般規定 9.2機柜安裝 9.3走線架及線槽安裝 9.4光電纜引入及安裝 9.5操作顯示設備安裝 9.6大屏設備安裝 9.7電源設備安裝 9.8室內設備配線 10防雷及接地 10.2防雷設施安裝 10.3接地裝置安裝 11.1一般規定 11.2試車線設備安裝 11.3試車線系統功能檢驗 12信號設備標識及硬面化 12.1一般規定 12.2設備標識 12.3硬面化 13.1一般規定 13.2室內單項試驗 13.3室外單項試驗 13.4綜合試驗 14.1一般規定 14.2數據通信系統檢驗 15信號接口功能 15.1一般規定 15.2聯鎖接口 15.3車載接口 15.4ATS接口 16列車自動防護 16.1一般規定 16.2列車自動防護系統檢驗 17列車自動監控 17.1一般規定 17.2列車自動監控系統功能檢驗 18列車自動運行 18.2列車自動運行系統功能檢驗 19列車自動控制 19.1一般規定 19.2列車自動控制系統功能檢驗 19.3列車自動控制系統外部接口檢驗 20全自動運行 20.1一般規定 20.2全自動運行系統功能檢驗 21.1一般規定 21.2微機監測系統檢驗 21.3維護支持系統檢驗 22.1一般規定 22.2培訓系統設備安裝 23單位工程觀感質量 附錄A施工現場質量管理檢查記錄 附錄B單位工程、子單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項工程和 附錄C檢驗批質量驗收記錄 附錄D分項工程質量驗收記錄 附錄E分部工程質量驗收記錄 附錄F單位工程質量竣工驗收記錄 7Traindetectionandtrainwa 21Maintenanceandmonitoring 23Qualityofappearanceofunitproject 23.1Generalrequiremen 23.4Vehicleequipment project,sectionalproject AppendixCQualityacceptancerecordso project AppendixEQualityacceptancerecordsofpartialproject project 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standard Listofquotedstandards Addition:Explanationofprovisions 1.0.1為規范浙江省城市軌道交通信號工程施工質量管理,統一城市軌道交通信號工程施工質量的驗收要求,做到技術先進、安全適用、經濟合理、確保質量,制定本標準。1.0.2本標準適用于浙江省城市軌道交通信號工程施工質量的1.0.3浙江省城市軌道交通信號工程的施工質量驗收除應符合本標準外,尚應符合國家和浙江省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2.1.1聯鎖interlocking使道岔、信號和進路遵循一定程序,在符合規定的技術條件后才能動作或建立的相互關系的技術。2.1.2高柱信號機highsignal信號機構設于柱上的信號機。2.1.3矮型信號機dwarfsignal無信號機柱的信號機。2.1.4發車指示器traindepartureindicator車長通知司機發車用的指示器。2.1.5轉轍設備switchingdevice牽引道岔轉換開通方向的裝置。2.1.6外鎖閉裝置externallockingdevice從轉轍機外部將其鎖定在某一位置的機械裝置。2.1.7應答器balise用于存儲和發射報文的點式數據傳輸設備。2.1.8有源應答器switchablebalise通過專用電纜與地面電子單元連接,發送實時可變報文的應2.1.9列車自動控制automatictraincontrol為自動實現列車監控、列車安全防護和列車運行控制技術的功能所需成套系統和設備組成的構成體。2.1.10列車自動防護automatictrainprotection為自動實現列車運行間隔、超速防護、進路安全和車門開閉等監控技術的功能所需成套設備組成的構成體。2.1.11列車自動運行automatictrainoperation為自動實現列車運行速度、停車和車門開閉等監控技術的功能所需成套設備組成的構成體。2.1.12列車自動監控automatictrainsupervision為自動實現列車按運行時刻表設定的進路運行、指揮行車和實施運行管理等監控技術的功能所需成套設備組成的構成體。2.1.13車載信號cab-signal由車載設備向列車提供的運行控制命令和監控信息。2.1.14基于通信的列車控制communicationbasedtraincontrol利用無線移動通信技術,實時或在一定周期內實現列車信息與地面信息的雙向和高速通信,并在此基礎上構成列車運行控制2.1.15見證檢驗witnesstesting監理單位對施工單位材料取樣、送樣、檢驗或某項檢測、試驗過程進行的監督活動。AP(wirelessaccesspoint)無線訪問接入點ATC(automatictraincontrol)列車自動控制ATO(automatictrainoperation)列車自動運行ATP(automatictrainprotection)列車自動防護ATS(automatictrainsupervision)列車自動監控CBTC(communicationbasedtraincontrol)基于通信的列車控制DCS(datacommunicationsubsystem)數據通信子系統LED(lightemittingdiode)發光二極管LTE-M(longtemevolution-metro)采用LTE技術的城市軌道交通長期演進系統QoS(qualityofservice)系統服務質量RRU(radioremoteunit)射頻拉遠單元3.0.1城市軌道交通信號工程施工現場應建立健全質量管理體記錄應符合本標準附錄A的規定。3.0.2城市軌道交通信號工程除應按現行國家標準《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的規定進行施工質量控制外,2凡涉及結構安全和使用功能的重要材料、產品,應進行4對涉及結構安全、節能、環境保護和主要功能的試塊、6對涉及結構安全、節能、環境保護和使用功能的重要分3.0.4城市軌道交通信號工程應按單位工程進行驗收,子單位準附錄B的規定。3.0.5城市軌道交通信號工程施工質量驗收對檢驗批、分項工程、分部工程、子單位工程、單位工程合格量不符合要求時的處理規定,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的規定,施工質量驗收記錄3.0.6城市軌道交通信號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的程序和組織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3.0.7在城市軌道交通信號工程中,凡有軌旁設備安裝侵入設4.1.1光電纜線路驗收應包括支架、橋架及線槽安裝,光電纜敷設,光電纜防護,光電纜接續及箱盒安裝等內容。4.1.2光電纜線路施工前應按施工圖對光電纜徑路進行現場定測。定測結果應作為施工的依據。4.1.3光電纜的接續和測試人員應經過專業培訓,考核合格后應持證上崗。4.2支架、橋架及線槽安裝I主控項目4.2.1光電纜的支架、橋架、線槽及附件進場時應進行檢查,其型號、規格和質量應滿足設計要求,金屬材質表面應進行防腐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對照設計文件檢查產品質量證明文件,并觀察檢查外觀。4.2.2支架、橋架及線槽的安裝位置、安裝方式及支架的安裝間距應滿足設計要求。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對照設計文件觀察、尺量檢查。4.2.3支架不應安裝在具有較大振動、熱源、腐蝕性滴液及排污溝道的位置,也不應安裝在具有高溫、高壓、腐蝕性及易燃易爆等介質的工藝設備、管道及能移動的構筑物上。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4.2.4支架應安裝牢固;支架之間應按設計要求電氣連接,并應在站端與綜合接地體連接;當區間有接地極時,支架應與區間接地極連接;接地連接處應進行防腐處理。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用萬用表檢查。4.2.5金屬橋架應可靠接地,并應符合下列規定:1金屬橋架全長不應少于2處與接地干線相連接,長度大于100m的橋架應增設接地連接點,伸縮節處無電氣連接時應設置接地連接;2非鍍鋅橋架間連接板的兩端跨接銅芯接地線截面積不應小于4mm2,跨接銅線兩端可采用0形端子;3鍍鋅橋架間連接板的兩端不跨接接地線,但連接板兩端不應少于2個帶防松墊圈的連接固定螺栓。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鋼尺量測。4.2.6當金屬線槽采用焊接方式連接時,應滿焊,焊接應牢固,內層應平整,不應有變形,焊接處應進行防腐處理。當采用螺栓固定方式連接時,連接螺帽應設置在線槽外部,螺栓數量應滿配,螺栓應緊固。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4.2.7金屬線槽應接地,線槽接縫處應進行電氣連接,跨接銅線兩端可采用0形端子,電氣連接端子螺栓不得共用連接板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4.2.8當支架在帶有坡度的隧道內安裝時,支架應與隧道的坡度相平行;當支架在帶有弧度的隧道壁上安裝時,支架應與隧道壁的弧度吻合密貼。圓形隧道支架安裝時,支架與盾構管片拼縫距離應大于100mm。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4.2.9支架在安裝前應經熱鍍鋅等防腐處理。安裝用錨栓應垂直于安裝面,脹管應全部在面下。當采用預埋槽時,應采用T形螺栓連接牢固,與齒槽密貼,并應進行防腐處理。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4.2.10支架安裝前應設基準線;安裝應橫平豎直、整齊美觀,在同一直線段上的支架安裝間距應均勻,同層托臂應在同一水平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4.2.11直線段鋼制橋架長度超過30m、鋁合金或玻璃鋼制橋架長度超過15m應設有伸縮節;橋架跨越建筑物變形縫處應設置補償裝置。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4.2.12當設計文件無要求時,橋架水平安裝的支架間距應為1.5m~3m;垂直安裝的支架間距不應大于2m。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鋼尺量測。4.2.13線槽安裝應橫平豎直,并應排列整齊;當垂直排列的線槽拐彎時,其彎曲弧度應一致,線槽拐彎處其內角應進行45°倒角防護處理;線槽與支架連接處應垂直,連接應牢固;槽與槽之間、槽與設備盤箱間、槽與蓋之間及蓋與蓋之間的連接處應對合嚴密。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4.2.14當采用混凝土線槽時,槽內應光潔,并應無水泥掉塊、缺損或鋼筋外露現象;當采用金屬線槽時,應經熱鍍鋅等防腐處理,切口處應光滑,無卷邊或毛刺。埋設安裝的金屬線槽接口處應進行防水處理。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4.3光電纜敷設I主控項目4.3.1光電纜進場時應進行檢查,其型號、規格和質量應滿足設計要求。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對照設計文件檢查產品質量證明文件,并觀察檢4.3.2光電纜敷設前應進行單盤測試,測試指標應滿足設計要求。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用萬用表、直流電橋或兆歐表等測試電纜;用光時域反射儀測試光纜。見證檢驗。4.3.3光電纜敷設徑路和位置應滿足設計要求。經過人防門或防淹門時應滿足防災設計的要求。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對照施工設計圖檢查。1兩設備間的徑路應選擇最短或通過障礙物及跨股道最3土質地帶埋設深度不得小于700mm,石質地帶埋設深度不得小于500mm,并均應在凍土層以下;4電纜溝底應平坦、無石塊和雜物,溝內光電纜應自然松5當特殊地段需采用電纜槽防護時,槽頂距地面不得小于200mm。1全塑電纜的彎曲半徑不得小于電纜外徑的10倍;2鎧裝電纜的彎曲半徑不得小于電纜外徑的15倍;3光纜的彎曲半徑不得小于光纜外徑的15倍。4.3.6光電纜敷設后外護層不得有破損、變形或扭傷;接頭處4.3.7光電纜在電纜支架上應分層敷設,并應排列整齊、自然4.3.8當光電纜在線槽內敷設時,應排列整齊,不應扭絞、交叉或溢出線槽。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4.3.9光電纜敷設余留量應符合下列規定:1引至室內的光電纜余留量不應小于5m;2室外設備端光電纜余留量不應小于2m;當光電纜敷設長度小于20m時,余留量不應小于1m;3當光電纜過橋時,在橋兩端的余留量不應小于2m;4當光電纜接續時,接續點兩端的余留量不應小于2m;5當光電纜經過人防門或防淹門時,應按設計要求進行6光電纜經過建筑伸縮縫的余量長度不應小于其最大伸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尺量檢查。4.3.10干線光電纜徑路的下列地點應設置徑路標識:1光電纜的轉向處或分支處;2大于500m的直線中間點;3通過人防門等障礙物處需標明徑路的部位;4室內光電纜盤留架、引入機柜和箱盒處;5光電纜地下接續處。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4.4光電纜防護I主控項目4.4.1光電纜防護用管槽等器材進場時應進行檢查,其型號、規格和質量應滿足設計要求。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對照設計文件檢查產品質量證明文件,并觀察檢4.4.2光電纜線路防護設施的設置地點、設置方式和設置數量應滿足設計要求。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4.4.3當采用金屬管槽作防護時,應經熱鍍鋅等防腐處理。防護用管槽的兩端口處應采取保護措施;端口切割處應進行鋒邊倒角處理;光電纜引入室內時應采用防火材料封堵。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4.4.4當光電纜穿越軌道或排水溝時,應使用管槽防護,并應符合下列規定:1當光電纜通過碎石道床過軌時,防護管槽兩端各伸出軌枕端不應小于500mm,并應埋于地面200mm及以下,管口應封2當光電纜在整體道床處過軌時,防護管槽兩端均應超出軌枕端,并應采用管卡直接固定在地面上;防護管槽與鋼軌應采取絕緣措施;3當光電纜穿越排水溝時,應采用金屬管槽防護,防護管槽長度應大于排水溝寬度,并應在排水溝兩端用管卡直接固定在4防護管槽內徑不得小于光電纜外徑的1.5倍。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檢查隨工檢驗記錄。4.4.5當光電纜在地下接續時,地下接頭裝置應采用線槽進行防護,防護長度不應小于1m。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尺量檢查。4.4.6當光電纜在室外與其他管線、建筑物交叉或平行敷設時,防護應滿足設計要求;當設計未要求時,防護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地鐵設計規范》GB50157的規定。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尺量檢查。4.4.7當敷設在地上區間的光電纜不具備抗陽光輻射能力時,應采取防紫外線措施。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4.5光電纜接續I主控項目4.5.1光電纜接續材料進場應進行檢查,其型號、規格和質量應滿足設計要求。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對照設計文件檢查產品質量證明文件,并觀察檢查外觀。4.5.2綜合扭絞信號電纜接續A端應與B端相接,相同的芯組內顏色相同的芯線應一一對應相接。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旁站。4.5.3電纜接續應符合下列規定:1電纜接續應滿足接續工藝要求;2電纜的地下接頭應水平放置,接頭兩端300mm內不得3電纜接續應采用免維護接續盒,接續盒冷封膠灌注應飽滿、密實、膠體無溢出。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旁站。4.5.4電纜在穿越鐵路、公路及道口時,其距鋼軌、公路和道口的邊緣2m內的地方不得進行地下接續;在距熱力、煤氣和燃料管道2m范圍內不應進行地下接續。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檢查隨工檢驗記錄。4.5.5光纜接續、引入成端、光纜線路測試的檢驗項目及質量要求、檢驗數量、檢驗方法應按現行國家標準《城市軌道交通通信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50382的規定執行。4.5.6當相同芯線數的電纜接續時,備用芯線應連通。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測試檢查。4.5.7接頭裝置宜按設計要求進行編號。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4.6箱盒安裝I主控項目4.6.1箱盒進場后應進行檢查,其型號、規格和質量應滿足設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對照設計文件檢查產品質量證明文件,并觀察檢4.6.2箱盒的安裝位置、安裝高度及距線路中心的距離應滿足設計要求。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尺量檢查。4.6.3電纜引入箱盒應做成端,并應符合下列規定:1電纜外護套和引入孔之間應進行密封處理;2電纜的鋼帶、鋁護套應連通;3金屬芯線根部不得有損傷;對外露金屬芯線、端子和根部以下的護層應進行絕緣保護;4電纜成端后應保持電纜芯組的自然排序,并應避免芯線5電纜引入成端后應灌注絕緣膠固定,膠面應高于金屬屏蔽層,膠面應平滑光亮,無氣泡。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測試檢查。4.6.4箱盒內電纜配線應符合下列規定:1引入箱盒內的電纜應在端子上與其他電纜或設備軟電線進行連接,每根芯線應留有能做2次~3次線環的余量,備用芯線應預留至最遠程端子進行配線連接的長度;2當采用柱型端子接線時,芯線線環應按順時針繞制,線環間及線環與螺母間應設置墊圈;3當采用插接型端子配線時,應一孔一線;4配線應正確,連接應可靠;5配線均勻綁扎,配線弧度一致,箱盒蓋不壓線。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4.6.5當箱盒安裝在混凝土基礎上時,混凝土基礎強度及埋設深度應滿足設計要求。基礎固定螺栓外露部分應采取防銹措施,基礎表面應平整光潔,并應無缺邊掉角現象。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4.6.6當箱盒采用支架安裝方式時,金屬基礎支架應經熱鍍鋅等防腐處理。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4.6.7箱盒內端子編號應符合下列規定:1終端電纜盒端子應從基礎開始按順時針方向依次編號;2分向電纜盒端子應面對車控室按順時針方向依次編號;當采用壓接端子連接方式時,其端子編號應滿足設計要求;3變壓器箱端子編號,靠箱邊側應為奇數,靠設備側應為偶數,站在面向箱子引線孔側端子應自右向左依次編號;4所有箱盒配線起始端子應有醒目標注。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4.6.8箱盒內的設備部件應排列整齊,并應固定牢固。備用引接孔應封堵嚴密。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4.6.9箱盒安裝應端正牢固,箱盒體應無損傷裂紋或銹蝕,箱盒蓋應密封,螺栓應緊固,無松動。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5.1.1固定信號機、發車指示器及按鈕裝置的驗收應包括高柱信號機、矮型信號機、非標信號機、發車指示器和按鈕裝置安裝等內容。5.1.2固定信號機及發車指示器在無遮擋條件下的最小顯示距離應滿足設計要求。5.2高柱信號機安裝I主控項目5.2.1高柱信號機及其附屬設施進場時應進行檢查,其型號、規格和質量應滿足設計要求。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對照設計文件檢查產品質量證明文件,并觀察檢查外觀。5.2.2高柱信號機的安裝位置、安裝高度、顯示方向及燈光配列應滿足設計要求。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尺量檢查。5.2.3當高柱信號機采用環形預應力混凝土機柱時,機柱質量應符合下列規定:1橫向裂縫寬度應小于0.2mm,長度應小于周長的1/2;裂縫條數不應超過5條,且間距應在200mm以上;2縱向裂縫不應超過1條,裂縫寬度應在0.2mm以內,長度應小于1000mm,混凝土面應無剝落現象;3機柱的彎曲度不應大于機柱長度的1/200。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尺量檢查。5.2.4高柱信號機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1機柱埋設深度應滿足設計要求;2機柱應垂直于地面安裝;延伸高度為距離鋼軌頂面4.5m時機柱傾斜量不應大于36mm;3高柱信號機梯子及機構應安全接地,接地方式應滿足設計要求。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尺量檢查。5.2.5高柱信號機光源應符合下列規定:1顯示距離應滿足設計要求;2當采用燈泡為光源時,應使用有主、副燈絲的專用燈泡;3當采用LED為光源時,其電氣特性應滿足設計要求。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測試檢查。5.2.6高柱信號機配線應符合下列規定:1信號機配線型號及規格應滿足設計要求;2配線不得有中間接頭,并應無破損或老化現象;3在箱盒和機構內部配線應綁扎整齊;4配線在引入管口處應進行防護處理。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5.2.7高柱信號機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1除引導信號機構、柱下部調車信號機構和進路表示器外,同一機柱上同方向安裝的信號機構各燈位中心應在一條直線上;固定托架安裝應水平且牢固;2機柱頂端及電線引入管口應封堵嚴密;3信號機梯子中心與機柱中心應一致,梯子支架應水平,梯子應平直,并應連接牢固。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尺量檢查。5.2.8高柱信號機燈室結構應符合下列規定:1各燈室之間不得串光;2色玻璃及透鏡不應有影響顯示的斑點和裂紋;3機構蓋關閉應嚴密,并應無滲漏水現象。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5.2.9高柱信號機組件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1組件安裝應齊全,并無破損或裂紋現象;2連接件應連接正確,緊固件平衡應緊固;3開口銷安裝應正確,劈開角度應為60°~90°。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5.3矮型信號機安裝I主控項目5.3.1矮型信號機及其附屬設施進場時應進行檢查,其型號、規格和質量應滿足設計要求。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對照設計文件檢查產品質量證明文件,并觀察檢查外觀。5.3.2矮型信號機的安裝位置、安裝高度、顯示方向及燈光配列應滿足設計要求。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尺量檢查。5.3.3當矮型信號機金屬支架和機構與隧道體或橋梁體有接地要求時,接地應良好;當要求機械絕緣時,支架和機構與隧道體或橋梁體間的絕緣電阻應滿足設計要求。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測試檢查。5.3.4矮型信號機光源應符合本標準第5.2.5條的規定。5.3.5矮型信號機配線應符合本標準第5.2.6條的規定。5.3.6當矮型信號機采用混凝土基礎安裝方式時,混凝土基礎強度及基礎埋深應滿足設計要求。基礎螺栓應垂直,螺栓間距應準確,外露部分應有防銹措施,基礎表面應平整光潔并應無缺邊掉角現象。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5.3.7當矮型信號機采用金屬基礎支架安裝方式時,支架安裝應平穩且牢固,支架頂面應水平。金屬基礎支架使用前應經熱鍍鋅等防腐處理。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5.3.8矮型信號機燈室結構應符合本標準第5.2.8條的規定。5.3.9矮型信號機組件安裝應符合本標準第5.2.9條的規定。5.4非標信號機安裝I主控項目5.4.1非標信號機及其附屬設施進場時應進行檢查,其型號、規格和質量應滿足設計要求。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對照設計文件檢查產品質量證明文件,并觀察檢5.4.2非標信號機的安裝位置、安裝高度、顯示方向及燈光配列應滿足設計要求。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尺量檢查。5.4.3非標信號機構與機柱云臺應采用螺栓連接牢固。機柱底板與軌道板應采用錨栓固定牢固。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5.4.4機柱出線口應采取防水及防導線磨損措施。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5.4.5非標信號機光源應符合本標準第5.2.5條的規定。5.4.6非標信號機配線應符合本標準第5.2.6條的規定。5.4.7非標信號機燈室結構應符合本標準第5.2.8條的規定。5.4.8非標信號機組件安裝應符合本標準第5.2.9條的規定。5.4.9非標信號機金屬機柱應經熱鍍鋅等防腐處理,并應無銹蝕和裂紋現象。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5.5發車指示器安裝I主控項目5.5.1發車指示器及配線線纜進場時應進行檢查,其型號、規格和質量應滿足設計要求。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對照設計文件檢查產品質量證明文件,并觀察檢5.5.2發車指示器的安裝位置、安裝高度及顯示方式應滿足設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尺量檢查。5.5.3發車指示器配線引入管口處應采取防護措施,防護管應采用卡箍固定。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5.5.4發車指示器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1在站臺地面上安裝時,應采用金屬機柱安裝方式,機柱與地面應垂直安裝牢固;2在站臺頂棚下、隧道壁、建筑物墻壁或高架線路橋梁體上安裝時,應采用金屬支架安裝方式,支架應安裝牢固;3金屬機柱和支架應經熱鍍鋅等防腐處理,并應無銹蝕和裂紋現象。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I主控項目5.6.1按鈕裝置及配線線纜進場時應進行檢查,其型號、規格和質量應滿足設計要求。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對照設計文件檢查產品質量證明文件,并觀察檢5.6.2緊急停車按鈕箱的安裝位置和安裝高度應滿足設計要求;安裝在站臺上的按鈕箱不得妨礙乘客通行。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尺量檢查。5.6.3區域封鎖按鈕箱的安裝位置和安裝高度應滿足設計要求;按鈕操作應靈活,無卡阻,燈光顯示應明亮。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尺量檢查。5.6.4站臺關門按鈕箱的安裝位置和安裝高度應滿足設計要求;按鈕操作應靈活,無卡阻,燈光顯示應明亮。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尺量檢查。5.6.5車輛基地車控室應急盤的安裝位置和安裝高度應滿足設計要求。應急盤應緊貼墻面垂直安裝,并應固定牢固,封印完整。盤面指示燈顯示和功能應符合設計要求,按鈕操作應靈活,無卡阻。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尺量檢查。5.6.6自動折返按鈕的安裝位置和安裝高度應滿足設計要求。安裝在站臺上的按鈕箱不得妨礙行人通行。按鈕應操作靈活,無卡阻,燈光顯示應明亮。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尺量檢查。5.6.7按鈕裝置配線引入管口處應加防護,防護管槽應固定牢固。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5.6.8按鈕裝置應安裝平順且牢固,各部件組裝應完整,箱盤體應無破損、裂紋、脫焊或銹蝕現象。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6.1.1轉轍設備驗收應包括安裝裝置、外鎖閉裝置和轉轍機的安裝等內容。6.1.2轉轍設備安裝前,應檢查道岔結構狀態及預留基坑情況,并應滿足轉轍設備的安裝條件。6.1.3轉轍設備施工驗收時,基坑不得有積水。6.2安裝裝置安裝I主控項目6.2.1安裝裝置及附件進場時應進行檢查,其型號、規格和質量應滿足設計要求。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對照設計文件檢查產品質量證明文件,并觀察檢查外觀。6.2.2安裝裝置的安裝位置和安裝方式應滿足設計要求。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尺量檢查。6.2.3當安裝裝置采用側式安裝方式時應符合下列規定:1固定長基礎角鋼的角形座鐵應與鋼軌緊貼;2長基礎角鋼應與單開道岔直股基本軌或對稱形道岔中心線垂直,其偏移量不得大于20mm;3固定道岔轉換設備的短基礎角鋼應與長基礎角鋼垂直4密貼調整桿、表示桿或鎖閉桿、尖端桿、第一連接桿與長基礎角鋼之間應平行,其前后偏差均不應大于20mm;5各部絕緣及鐵配件安裝應正確,并無遺漏或破損現象。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尺量檢查。見證檢驗。6.2.4當安裝裝置采用軌枕式安裝方式時應符合下列規定:1預留機坑容積應滿足轉轍機安裝空間,并應采取防滲水2基礎角鋼應與鋼軌垂直安裝,角形座鐵應與鋼軌緊貼;3桿件應動作靈活,與機坑邊緣應無卡阻或碰擦現象。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尺量檢查。見證檢驗。6.2.5固定尖軌接頭鐵的螺栓頭部與基本軌不得相碰。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6.2.6當密貼調整桿動作時,其空動距離不得小于5mm。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尺量檢查。6.2.7安裝裝置應經熱鍍鋅等防腐處理,應無脫皮、反銹或鼓泡現象。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6.2.8連接桿的調整絲扣余量不應小于10mm。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尺量檢查。6.2.9安裝裝置的零部件安裝應正確且齊全;螺栓應緊固,無松動;開口銷應齊全,其雙臂對稱劈開角度應為60°~90°。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6.3外鎖閉裝置安裝I主控項目6.3.1外鎖閉裝置及附屬設施進場時應進行檢查,其型號、規格和質量應滿足設計要求。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對照設計文件檢查產品質量證明文件,并觀察檢查外觀。6.3.2外鎖閉裝置的安裝位置和安裝方式應滿足設計要求。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尺量檢查。6.3.3外鎖閉裝置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1鎖閉框、尖軌連接鐵、鎖鉤和鎖閉桿等部件的安裝應正確,并應連接牢固;2可動部分在轉換過程中應動作平穩且靈活,無磨卡現象;3鎖閉框下部兩側的限位螺釘應有效插入鎖閉桿兩側導向槽內,不得松脫。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尺量檢查。見證檢驗。6.3.4各零部件安裝應正確且齊全;螺栓應緊固,無松動;開口銷應齊全,其雙臂對稱劈開角度應為60°~90°。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6.4轉轍機安裝I主控項目6.4.1轉轍機及附件進場時應進行檢查,其型號、規格和質量應滿足設計要求。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對照設計文件檢查產品質量證明文件,并觀察檢查外觀。6.4.2轉轍機和液壓站的安裝位置和安裝方式應滿足設計要求。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尺量檢查。6.4.3轉轍機動作桿與密貼調整桿應在一條直線上,并應與表示桿和道岔第一連接桿平行。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6.4.4液壓轉轍機的液壓站應固定牢固,油管兩端應連接緊密。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6.4.5轉轍機的內部配線應符合下列規定:1配線線纜型號及規格應滿足設計要求;2配線線纜不得有中間接頭,并應無損傷或老化現象;3機箱內部的配線應綁扎整齊;4當絕緣軟線兩端芯線采用銅線繞制線環時,應纏繞緊密,線環的孔徑與連接端子柱外徑應匹配;5配線在引入管口處應加防護;6接插件應插接牢固,防松脫裝置應緊固。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6.4.6各零部件安裝應正確且齊全;各部螺栓應緊固,無松動;開口銷應齊全,其雙臂對稱劈開角度應為60°~90°。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7.1.1列車檢測與車地通信設備的驗收宜包括機械絕緣軌道電路、電氣絕緣軌道電路、阻抗連接器、環線、波導管、漏泄同軸電纜、應答器、AP天線、無線接入單元、計軸裝置和LTE-M設備安裝等內容。7.1.2在軌道電路區段內,連接兩軌條間具有導電性能的裝置均應裝設絕緣。相鄰軌道電路的極性應交叉。7.2機械絕緣軌道電路安裝I主控項目7.2.1機械絕緣軌道電路設備和材料進場時應進行檢查,其型號、規格和質量應滿足設計要求。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對照設計文件檢查產品質量證明文件,并觀察檢查外觀。7.2.2機械絕緣軌道電路設備的安裝位置和安裝方法應滿足設計要求。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尺量檢查。7.2.3機械絕緣軌道電路限流裝置的調整應滿足軌道電路性能要求,不得拆除變阻器的止擋。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7.2.4機械絕緣軌道電路設備配線應符合下列規定:1配線線纜型號及規格應滿足設計要求;2配線線纜應無破損、老化和中間接頭現象。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7.2.5鋼軌絕緣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1軌道電路的兩鋼軌絕緣應并列安裝;當不能并列安裝時,其錯開的距離應滿足設計要求;2設于警沖標內方的鋼軌絕緣,除渡線及其他侵限絕緣外,絕緣安裝位置距警沖標計算位置的最小距離應滿足設計要求;3除轍叉跟部外的鋼軌絕緣夾板螺栓應正反交替安裝,軌端絕緣的頂部與軌面應平齊。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尺量檢查。7.2.6鋼軌引接線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1無牽引電流通過的鋼軌引接線截面積不應小于15mm2,有牽引電流通過的鋼軌引接線截面積應滿足設計要求;2當鋼軌引接線穿越股道時,應采用絕緣橡膠管防護;固定引接線的卡釘和卡具不得與鋼軌鐵墊板和防爬器接觸;3鋼軌引接線連接螺栓的絕緣管和墊圈等部件應安裝正確且齊全;螺栓應緊固,無松動。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測量檢查。7.2.7鋼軌接續線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1有牽引電流通過的鋼軌接續線應為多股銅線,其截面積應滿足設計要求;2鋼軌接續線應安裝在鋼軌外側;在道岔轍叉跟部或其他安裝困難處,接續線可安裝在鋼軌內側;3塞釘式鋼軌接續線應緊貼鋼軌魚尾夾板上部,安裝應平直,無彎曲;脹釘式鋼軌接續線應沿鋼軌底邊敷設安裝;焊接式鋼軌接續線應在鋼軌魚尾夾板的兩側焊接牢固,并呈弧形下垂。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測量檢查。7.2.8道岔跳線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1無牽引電流通過的道岔跳線截面積不應小于15mm2,有牽引電流通過的道岔跳線截面積應滿足設計要求;2當道岔跳線穿越鋼軌時,距軌底的距離不應小于30mm,并應采用卡具固定在軌枕上;當在整體道床處過軌時,應采用卡具直接固定在道床上。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測量檢查。7.2.9回流線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1伸縮軌牽引回流線應采用鍍鋅鋼管防護;伸縮鋼軌兩端回流線的伸縮量應滿足設計要求;2回流線應采用焊接方式或脹釘方式與鋼軌連接,連接應牢固,無松動。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測量檢查。7.2.10鋼軌絕緣配件應安裝正確、齊全且無破損。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7.2.11各類連接線的金屬裸露部分,在安裝完成后應涂刷機械油。鋼絞線應無斷股或銹蝕現象。塞釘不得彎曲,打入深度應為露出鋼軌1mm~4mm,塞釘頭與鋼軌的接縫處應涂漆封閉。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7.3電氣絕緣軌道電路安裝I主控項目7.3.1電氣絕緣軌道電路設備和材料進場時應進行檢查,其型號、規格和質量應滿足設計要求。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對照設計文件檢查產品質量證明文件,并觀察檢查外觀。7.3.2電氣絕緣軌道電路設備的安裝位置和安裝方法應滿足設計要求。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尺量檢查。7.3.3調諧單元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1單元盒內部元器件應安裝牢固,無損傷;2單元盒密封裝置應完整,防潮性能應良好;3單元盒體接地狀態應良好。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萬用表檢查。7.3.4調諧單元盒安裝應端正且牢靠,螺栓應緊固,無松動。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7.3.5塞釘式連接棒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1當采用塞釘方式與鋼軌連接時,鋼軌打眼和塞釘安裝應使用專用工具操作;塞釘不得彎曲,打入深度應為露出鋼軌1mm~4mm,塞釘頭與鋼軌的接縫處應防腐封閉;2當采用拉桿塞釘方式與鋼軌連接時,應使用專用工具冷壓線環,線環應緊貼軌腰,安裝螺栓應緊固。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7.3.6焊接式連接棒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1焊接接頭外觀應光滑飽滿,焊接應牢固,焊位應正確,導線應無損傷,并無漏焊或假焊;2焊料應充滿接頭,并應無凹陷和高出鋼軌踏面現象;3焊接后應涂防銹涂料。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7.3.7連接棒沿鋼軌側敷設部分應緊貼鋼軌,并應采用專用卡具將棒固定在鋼軌底部。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7.4阻抗連接器安裝I主控項目7.4.1阻抗連接器及附件進場時應進行檢查,其型號、規格和質量應滿足設計要求。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對照設計文件檢查產品質量證明文件,并觀察檢7.4.2阻抗連接器的安裝位置和安裝方法應滿足設計要求。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尺量檢查。7.4.3阻抗連接器安裝后,其頂面與軌頂面的高度應滿足設計要求。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尺量檢查。7.4.4阻抗連接器的輸入和輸出均回流線應連接正確且牢固。每個連接孔連接不得超過2根線,超過時應增加連接銅排。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7.4.5阻抗連接器與鋼軌的焊接應符合下列規定:1焊接接頭外觀應光滑飽滿,焊接應牢固,焊位應正確,導線應無損傷,并應無漏焊或假焊;2焊料應充滿接頭,并應無凹陷和高出鋼軌踏面現象;3焊接后應涂防銹涂料。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7.4.6阻抗連接器安裝應端正且牢靠,固定螺栓應緊固,無松動。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7.5環線安裝I主控項目7.5.1環線進場時應進行檢查,其型號、規格和質量應滿足設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對照設計文件檢查產品質量證明文件,并觀察檢查外觀。7.5.2環線的安裝位置和安裝方法應滿足設計要求。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對照設計文件觀察、尺量檢查。7.5.3道岔區長環線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1環線安裝寬度及交叉點應滿足設計要求,每個交叉處的電纜走線應緊密,無縫隙;2當環線沿鋼軌敷設時,環線與鋼軌應接觸緊密,無扭絞,不翹起;環線應采用軌底卡固定在鋼軌上;3當環線不沿鋼軌敷設時,應采用Ω卡固定在承軌臺或自制小枕木上;環線應無扭絞,不翹起。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對照設計文件觀察、尺量檢查。7.5.4車-地通信環線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1環線安裝寬度及交叉點應滿足設計要求;每個交叉處的電纜走線應緊密,無縫隙;2環線走線時應采用Ω卡固定在承軌臺或自制小枕木上;環線應無扭絞,不翹起。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對照設計文件觀察、尺量檢查。7.5.5環線安裝應端正且牢靠,各類卡具應固定牢固。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7.6波導管安裝I主控項目7.6.1波導管及附件進場時應進行檢查,其型號、規格和質量應滿足設計要求。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對照設計文件檢查產品質量證明文件,并觀察檢7.6.2波導管的安裝位置和安裝方法應滿足設計要求。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尺量檢查。7.6.3波導管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1波導管安裝支架的高度、間距、位置及支架與走行軌中心的間距應滿足設計要求;支架與走行軌應垂直安裝;2波導管安裝調整后應與走行軌平行,并應與軌面相對3相鄰波導管分段端頭間距離應滿足設計要求;4波導管雙槽法蘭距離滑動支架的間隙應滿足設計要求;5波導管分段長度應滿足設計要求。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尺量檢查。7.6.4波導管、軌旁無線電子盒、耦合器均應接地良好。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用萬用表檢查。7.6.5當波導管在鋼軌邊緣安裝時,道床應平滑且無建筑碎石,軌枕寬度及軌枕之間距離應滿足波導管安裝空間要求。當波導管在隧道頂部安裝時,安裝面應平坦,且不應有障礙物。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7.6.6波導管與軌旁無線電子盒或耦合器間連接的射頻電纜長度應滿足設計要求,連接應牢固,無松動。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尺量檢查。7.6.7波導管安裝配件應經熱鍍鋅等防腐處理;支架安裝應端正且牢靠,螺栓應緊固,無松動。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7.6.8波導管防護罩應安裝牢固,波導管防護膜應完好。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7.6.9波導管饋線接頭應采取防水和防塵措施。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7.7漏泄同軸電纜敷設I主控項目7.7.1漏泄同軸電纜到達現場時應進行檢查,其型號、規格和質量應滿足設計要求。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對照設計文件檢查產品質量證明文件,并觀察檢7.7.2漏泄同軸電纜敷設前應進行單盤測試,其內外導體的直流電阻、絕緣介電強度和絕緣電阻等直流電氣指標應滿足設計要求;其特性阻抗、電壓駐波比、標稱耦合損耗和傳輸衰減等交流電氣指標應滿足設計要求。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直流電氣特性現場檢測;交流電氣特性檢查出廠測試記錄。7.7.3漏泄同軸電纜的安裝位置和安裝方式應滿足設計要求。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對照設計文件觀察、尺量檢查。7.7.4漏泄同軸電纜安裝的要求及檢驗項目、檢驗數量和檢驗方法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城市軌道交通通信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50382的規定。7.8應答器安裝I主控項目7.8.1應答器及附件進場時應進行檢查,其型號、規格和質量應滿足設計要求。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對照設計文件檢查產品質量證明文件,并觀察檢查外觀。7.8.2應答器的安裝位置和安裝方法應滿足設計要求。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尺量檢查。7.8.3應答器的安裝高度及縱向、橫向偏移量應滿足設計要求。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尺量檢查。7.8.4有源應答器饋電盒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1饋電盒的連接電纜應采取機械防護措施,并應采用卡具2饋電盒內部配線應正確,并連接牢靠;3饋電盒密封裝置應完整,防潮性能應良好。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用萬用表檢查。7.8.5有源應答器饋電盒應安裝平穩且牢固,螺栓應緊固,無松動。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7.9AP天線安裝I主控項目7.9.1AP天線及附件進場時應進行檢查,其型號、規格和質量應滿足設計要求。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對照設計文件檢查產品質量證明文件,并觀察檢7.9.2AP天線的安裝位置和安裝方法應滿足設計要求。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尺量檢查。7.9.3AP天線應安裝牢固,方向準確。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測試檢查。7.10無線接入單元安裝I主控項目7.10.1無線接入單元及附件進場時應進行檢查,其型號、規格和質量應滿足設計要求。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對照設計文件檢查產品質量證明文件,并觀察檢查外觀。7.10.2無線接入單元的安裝位置和安裝方法應滿足設計要求。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對照設計文件觀察、尺量檢查。7.10.3無線接入單元電子箱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1電子箱應密封良好,底部防水接頭應安裝牢固;2電子箱內配線應綁扎整齊,元器件安裝應齊全且牢固;3電子箱體應接地良好;4電子箱盒宜采用向上開門方式。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測試檢查。7.10.4無線接入單元纜線布放應符合下列規定:1布線應走向合理且綁扎牢固,饋線彎曲半徑應滿足最小彎曲半徑的要求;2設備的電源線、饋線和光纜均應接地良好,防水及機械防護應滿足設計要求。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測試檢查。7.10.5電子箱安裝應端正且牢靠,與地面應垂直;螺栓應緊固,無松動。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7.11計軸裝置安裝I主控項目7.11.1計軸裝置及附件進場時應進行檢查,其型號、規格和質量應滿足設計要求。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對照設計文件檢查產品質量證明文件,并觀察檢7.11.2計軸裝置的安裝位置和安裝方法應滿足設計要求。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尺量檢查。7.11.3計軸磁頭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1磁頭的安裝位置應滿足設計要求,磁頭安裝應采用絕緣材料與鋼軌隔離;2磁頭在鋼軌上的安裝孔中心距軌底高度、孔徑、孔距及兩相鄰磁頭的安裝間距應滿足設計要求。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尺量檢查。7.11.4計軸電子盒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1電子盒安裝位置應根據磁頭電纜的布置方式確定,宜靠近信號設備機房;2電子盒內部配線應連接正確且排列整齊;3電子盒密封裝置應完整;4電子盒體應接地良好。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用萬用表檢查。7.11.5計軸裝置采用的專用電纜長度應滿足設計要求;電纜走線不得盤圈或彎折。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尺量檢查。7.11.6計軸磁頭電纜應采用橡膠軟管防護,并應采用卡箍固定。過水溝時應采用鍍鋅鋼管防護。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7.11.7磁頭安裝應平穩且牢固,螺栓應緊固,無松動。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7.11.8電子盒安裝應平穩且牢固,螺栓應緊固,無松動。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7.12LTE-M室外設備安裝I主控項目7.12.1RRU及附屬設備進場驗收應符合下列規定:1數量、型號和規格應滿足設計要求;2圖紙、說明書、合格證和質量檢驗報告等質量證明文件3設備及附件應無變形,表面應無損傷,鍍層和漆飾應完整無脫落,銘牌和標識應完整清晰;4設備內部件應完好,連接應無松動;應無受潮發霉或銹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對照設計文件檢查實物和質量證明文件。7.12.2RRU及附屬設備的安裝方式和安裝位置應滿足設計要求。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對照設計文件觀察檢查。7.12.3室外設備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1設備安裝應牢固且穩定;2抗風、防雨、防震、防結露及散熱功能應滿足設計要求;3接地應滿足設計要求。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對照設計文件觀察檢查。7.12.4室外設備纜線布放應符合下列規定:1布線應走向合理且綁扎牢固,饋線彎曲半徑應滿足最小彎曲半徑的要求;2設備的電源線、饋線和光纜應接地良好,防水及機械防護應滿足設計要求。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測試檢查。7.12.5LTE-M的天線桿塔及天饋安裝應按現行國家標準《城市軌道交通通信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50382的規定執行。7.12.6當LTE-M采用波導管傳輸時,安裝應符合本標準第7.6節的規定。7.12.7LTE-M的漏纜敷設應符合本標準第7.7節的規定。8.1.1車載設備驗收應包括機柜及設備、人機界面安裝,天線及測速裝置安裝,車載設備配線等內容。8.1.2車載設備與制動系統接口連接和管線布置應滿足設計8.1.3車載設備電源不得接入其他用電設備。8.1.4車載設備安裝后應進行靜態與動態調試,調試程序和方法應滿足設計要求。8.2機柜及設備、人機界面安裝I主控項目8.2.1機柜及設備、輔助駕駛設備、人機界面進場時應進行檢查,其型號、規格和質量應滿足設計要求。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對照設計文件檢查產品質量證明文件,并觀察檢查外觀。8.2.2機柜安裝位置和安裝方式應滿足設計要求。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對照設計文件觀察、尺量檢查。8.2.3機柜底座應有防震裝置,底座應與機架電氣隔離,機架應與車體接地連接。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用萬用表檢查。8.2.4機柜內元器件應安裝正確,模塊箱體應安裝端正且牢靠;制動接口單元繼電器應固定牢固,接插件應插接緊密,無松動。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8.2.5人機界面安裝應滿足駕駛人員使用要求。屏幕顯示應正確清晰,操作手柄、扳鍵和按鈕應動作可靠且靈活。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試驗、觀察檢查。8.2.6機柜及人機界面應安裝牢固,并應無歪斜、變形、損傷或腐蝕現象,封印應完整。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8.2.7各部件應安裝端正且牢靠,螺栓應緊固,無松動。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8.3天線及測速裝置安裝I主控項目8.3.1天線及測速裝置、附件等進場時應進行檢查,其型號、規格和質量應滿足設計要求。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對照設計文件檢查產品質量證明文件,并觀察檢查外觀。8.3.2天線及測速裝置的安裝位置和安裝方式應滿足設計要求。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尺量檢查。8.3.3測速裝置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1測速裝置安裝應位置精確,固定牢靠;2測速裝置的接線端子盒應固定牢固,引線管出線部位應封閉良好。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尺量檢查。8.3.4車體外部敷設線纜應采取防護措施,并應與車體固定牢固。出線口及保護管口應進行防護。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8.3.5各類金屬安裝支架和防護管均應經熱鍍鋅等防腐處理。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8.4車載設備配線I主控項目8.4.1配線線纜進場時應進行檢查,其型號、規格和質量應滿足設計要求。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對照設計文件檢查產品質量證明文件,并觀察檢查外觀。8.4.2車載設備配線應符合下列規定:1電源線和信號線應分開布放;線纜布放應避開周圍熱2配線應無中間接頭、背扣或絕緣破損現象;3當配線采用壓接方式時應使用專用工具操作,配線應連接正確,綁扎整齊;4配線電纜應連接牢固,并應防護良好。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8.4.3饋線長度應滿足設計要求;饋線敷設應平順且牢固。彎曲半徑應滿足饋線最小彎曲半徑的要求。車載天饋系統駐波比應滿足設計要求。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測試檢查。8.4.4各類配線應標識正確清晰。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9室內設備9.1.1室內設備驗收應包括機柜安裝、走線架及線槽安裝、光電纜引入及安裝、操作顯示設備安裝、大屏設備安裝、電源設備安裝及室內設備配線等內容。9.1.2室內設備電氣與機械特性、安裝的防護設置應滿足設計要求。9.1.3信號系統設備用房應滿足設計要求,并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地鐵設計規范》GB50157的規定。I主控項目9.2.1設備機柜進場時應進行檢查,其型號、規格和質量應滿足設計要求。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對照設計文件檢查產品質量證明文件,并觀察檢查外觀。9.2.2機房內機柜的平面布置、安裝位置、柜面朝向和柜間距應滿足設計要求。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尺量檢查。9.2.3機柜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1機柜固定方式應滿足設計要求,機柜底座與地面固定應平穩且牢固,當機房內鋪設有防靜電地板時,底座應與防靜電地2機柜安裝應橫平豎直,端正穩固,傾斜度偏差應小于機柜高度的1‰;同排機柜正面應處于同一平面,底部應處于同一3除有特定的絕緣隔離、散熱和電磁干擾等要求外,機柜應相互緊密靠攏,并應采用螺栓連接,柜間縫隙垂直度允許偏差不應大于1.5%;4當機柜間需絕緣隔離時,絕緣裝置應安裝齊全,無損傷;5當機柜有抗震要求時,機柜的抗震加固措施應滿足設計要求;6機柜進出線孔應防火封堵;7機柜柜體應按設計要求可靠接地。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尺量檢查。9.2.4機柜內所有設備的緊固件安裝應完整且牢固,零配件應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9.2.5機柜銘牌文字和符號標識應正確、清晰且齊全。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9.2.6機柜漆面色調應一致,并應無脫漆現象;機柜金屬底座應經熱鍍鋅等防腐處理。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9.2.7柜體與柜門間應采用銅編織帶進行可靠連接。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9.2.8機柜安裝后開門關門應順暢,無阻礙。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操作檢查。9.3走線架及線槽安裝I主控項目9.3.1走線架及線槽及附件進場時應進行檢查,其型號、規格和質量應滿足設計要求。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對照設計文件檢查產品質量證明文件,并觀察檢查外觀。9.3.2走線架及線槽的安裝位置和安裝方法應滿足設計要求。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對照設計文件觀察、尺量檢查。9.3.3走線架及金屬線槽應接地,走線架及金屬線槽連接處應電氣連通。當走線槽構成閉合回路時,應使用絕緣板斷開閉環。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用萬用表檢查。9.3.4走線架及線槽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1線槽引入口和接縫處宜采取線纜磨損防護措施;2走線架及線槽安裝應平直且穩固。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尺量檢查。9.4光電纜引入及安裝I主控項目9.4.1當電纜引入信號設備室時不得有硬彎或背扣,電纜的彎曲半徑應符合本標準第4.3.5條的規定。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9.4.2分線盤柜上的接線端子排列編號應與施工圖紙相符,接線端子上的標識應正確清晰。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9.4.3光纜引入及光配線架檢驗項目及質量要求、檢驗數量和檢驗方法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城市軌道交通通信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50382的規定。9.4.4分線盤應固定牢固,其安裝高度應滿足設計要求。分線柜安裝應符合本標準第9.2.3條的規定。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式:觀察、尺量檢查。9.4.5引至信號設備室的電纜余留量應符合本標準第4.3.9條的規定,盤線應整齊。電纜引入孔應采用防火材料封堵。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尺量檢查。9.4.6引入室內的每條電纜均應進行標識,標識內容應正確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9.4.7引入口到分線盤柜的電纜應進行防護。引入電纜應排列整齊,并應分段固定。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9.5操作顯示設備安裝I主控項目9.5.1操作顯示設備進場時應進行檢查,其型號、規格和質量應滿足設計要求。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對照設計文件檢查產品質量證明文件,并觀察檢9.5.2操作顯示設備安裝位置和整體布局應滿足設計要求。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尺量檢查。9.5.3操作顯示設備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1接口連接應符合設計要求,應連接正確且牢靠;2操作顯示設備配線應采用專用電纜,并應有防護措施;3操作顯示設備顯示屏圖像和字符應清晰,鍵盤和鼠標應操作靈便,打印機和掃描儀等應安裝正確。檢驗數量:全部檢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Brand KPIs for ready-made-food Du darfst in Germany-外文版培訓課件(2025.2)
- 關于建設和諧文化的幾個問題
- 綠地物業服務合同x
- 2025年員工聘用合同協議書(范本)示例
- 2025辦公室租賃合同樣本
- 《隔音排水瀝青路面》課件
- 《面試技巧與策略》課件
- 《智能客服系統發展概況》課件
- 2025設備租賃合同簡易樣本
- 《掌握高效學習之道:課件指引之路》
- 中山大學恙蟲病分析課件
- 高等數學重積分的應用6課件
- 鎮江看守所施工組織設計方案(第三次)
- 灌溉與排水工程設計規范標準
- 醫院患者診療信息安全風險評估和應急工作機制制定應急預案XX醫院患者診療信息安全風險應急預案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本科生畢業論文——基于Web的醫院預約掛號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 T∕AOPA 0018-2021 直升機臨時起降場選址與建設規范
- 高考英語高頻688詞匯(核心版本)
- 涪陵榨菜集團盈利能力分析工商管理專業
- 35kv配電系統繼電保護方案設計(共33頁)
- 中國收藏家協會個人會員入會申請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