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學案例_第1頁
案例:《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學案例_第2頁
案例:《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學案例_第3頁
案例:《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學案例_第4頁
案例:《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學案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案例:《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教學設計】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跨越、海峽、桂樹、蒼白、紅海、移

植、談何容易、幸運、彼岸、臺灣、襲擊、平安無事、期待、突如其來、空曠、暫停、骨肉

同胞、血脈親情”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朗讀中體會李博士和臺灣青年一心為他人著想

的高尚品質,感受海峽兩岸人民的血脈親情,理解"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

3.梳理文章結構,品詞析句,感悟作者的敘述特點和表達感情的方法,內化、積累課

文中的經典語言和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理解臺灣青年及李博士的高尚品質。

教學難點:理解"生命橋”的含義。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總體設計:

一、初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交流初讀感受:

二、細讀重點語句,提升感受,相機指導有感情朗讀,表達感受;

三、梳理文章結構,拓展口語交際,積累內化語言:

四、書面表達、交流,運用語言,升華情感。

【第一課時基本完成前兩個板塊,初步完成教學目標1、2(注:生字詞語只認不寫,

第二課時寫字);第二課時完成第三、四個實踐板塊,完成全部目標。]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質疑導入

1.揭示課題,質疑:看到課題,你有什么疑問?

2.導入:讓我們帶著這些疑問一起走進一個真實的故事。

二、初讀課文,學習詞語,把握主要內容

1.自由讀課文,要求學生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好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2.屏幕出示詞語。引導學生自主提示需要注意的詞語。

A提示"凋零"、"含苞"、"綻放"一讀通句子”這個18歲的年輕人,患了嚴

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將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這朵生命之花綻放

理解這三個詞語在課文中指的是什么。

B提示"輾轉",兩個字都是翹舌音。訓練學生用聯系上下文展開想象的方法理解詞

語,從而讀通難讀的句子。

C提示暫停,訓練學生讀準生詞,把句子讀通順:"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

地震動暫停的間隔,臺灣青年的骨髓,從身軀里涓涓流出……”

3.把整篇課文連起來讀一遍,思考課文寫了一件公么事。訓練學生抓住故事發生的時

間、地點、人物及關鍵詞語概括課文內容。

三、再讀課文,理解感悟,指導朗讀

1.過渡:課文講的就是這樣一個真實而感人的故事。這個故事最讓你感動的是什么?

2.引導默讀課文的第3、4、5自然段,畫出臺灣青年和李博士令人感動的做法,讀

給同桌聽,抓住關鍵語句,聯系上下文說說為什么感動。

3.默讀畫語句,同桌間交流。

4.引導全班交流: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隨機引導交流以下重點語句。

A交流第四自然段表現臺灣青年博大愛心的語句:”在這場災難中......他的親人......期

待著他的骨髓。"

1)指名先朗讀畫出I來的語句,再談感受。

2)看錄像,體會當時的臺灣是一種什么情形,練讀”就在昨天,一場歷史九3級的

大地震襲擊了臺灣地區。此刻,大地還在余震中搖晃。”

3)聯系自己的感受想象臺灣青年此時的心里會對親人說些什么。

4)結合課文的第二自然段,引導學生感悟、想象,走進臺灣青年的內心世界,深入體

會臺灣青年博大的愛心。

策略:首先教師范讀,讓學生感受到小錢的不幸,激發學生的同情心;然后情感遷移,

讓學生運用文中詞語練習說話"臺灣青年心里想著,自己的骨髓會讓小錢",從而感受到臺

灣青年那善良的、博大的愛心。

5)帶著敬佩之情朗讀第4自然段的語句。

B交流表現李博士高尚品質的語句。

1)朗讀描寫李博士的語句,說說李博士的哪些做法讓你感動。

2)抓住"沉著"、"突如其來"、"空曠"、"一次又一次"、"涓涓"等詞語體會

李博士博大的愛心。相機指導有感情朗讀。

3)出示李博士送骨儲的時刻表,體會"奔波"和"連夜”等詞語表達出的李博士的愛

心,引讀第六自然段。

5.體會生命橋的含義,版畫愛心,回扣課題。

四.朗讀結束,布置作業

1.課件出示第七自然段后兩句話,師生配樂朗讀”也許,小錢和臺灣青年……傳下去。”

2.結束語:同學們,如果有一天,小錢和這位臺灣青年見面了,他們會說些什么呢?

卜節課你們可以在班級里交流交流。

【課堂實錄】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課前談話)

師:你們學校的版圖上寫著四個字,哪四個字?

生:愛我中華!

師:你們天天能看到祖國的版圖,(示地圖)能在地圖卜找到你的家鄉太原嗎?再找

一找我的家鄉哈爾濱。

生:(在地圖上找)

師:我這次來坐了兩天的火車才從哈爾濱來到太原,你能用一個詞語來形容這段更離

嗎?

生:千里迢迢。

生:路程遙遠。

師:啊,非常的遠。想象一下,在哈爾濱與太原之間架設一座橋梁,可以嗎?

生:不可能的。

生:絕對不行!

師:看來跨越千山力水把太原與哈爾濱市連起來是不可能的。如果在杭州與臺灣連起

來呢?也是不可能的。現在我們開始上課,今天我們來學習22課,一起讀課題。

(大聲地讀課題——跨越海峽的牛.命橋)

師: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

生:為什么會有生命橋?

師:到底會是怎么回事?我們一起來讀讀課文。遇到不懂的多讀幾遍,也可以翻翻桌

面的字典。

(大聲地讀課文)

(師巡回指導)

師:這課的詞語很多,自由讀讀屏幕上的詞語。

(出示課文9個詞語)

師:你覺得哪些詞語需要提醒大家注意?

生:"凋零"不要讀成第二聲。

師:誰知道這個詞語是什么意思?

生:花枯萎了。

師:有一個詞正好與它意思相反,哪個?

生:"綻放"。

師:還有一個寫花的詞語。

生:“含苞"。

師:課文中還是寫花嗎?讀讀課文。

(生大聲讀)

師:在課文中指什么?

生:指他的生命剛即開始。

師:同學們真的讀懂了。一起讀讀。還有哪個詞語要大家注意?

生:"暫停"。

師:非常好。輪流讀一讀。用"暫"組一個詞。

生:暫時。

師:現在讀得很準確,到課文中還能讀準嗎?

生:(齊讀)

師:這句話還有一些詞。

(示句子“經過一次又一次......”)

生:(自讀)

師:真不錯。還有嗎?

生:"輾轉"都是卷舌音。

師:很好,是分么意思?

生:......(查字典)

師:這是一個好辦法,向字典請教。不過,我們還可以從課文中找到答案。

(示課文片斷“然而……的人")

師:說明什么?

生:很不容易。

師:想象一下醫生可能在哪些地方為他找骨髓?

生:臺灣。

生:美國。

師:剛才我們想象了這么多的過程,這就叫“輾轉"。現在我們一起讀讀這兩句話。

生:......

師:詞語我們可以到課文中繼續學習,現在我們一起再讀讀這9個詞語。

(生大聲讀詞語)

師:現在讓我們分小節再讀讀課文,其他同學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個什么事?

生:(指名分小節讀)

師:現在能回答這個問題嗎?

生:小錢......

師:哪個小錢?

生:在杭州的,患白血病的。

師:連起來一句話說。

生:臺灣大地震余震后,臺灣同胞送來了杭州市患白血病的小錢急需要的骨髓,救了

小錢。

師:說得很詳細(相機板書),能倒過來說嗎?

生:……

師:在這個故事中你最感動的是什么?

生:我最感動的是臺灣的同胞冒著生命危險,給杭州市的小錢送骨髓。

生:我最感動的是李博士在危險的情況下來給小錢做手術。

師:課文中感人至深的地方我們要細細品讀。課文的3-6小節,細細地寫了這些內容。

默讀這部分內容,劃下臺灣同胞與李博士最感動你的地方。用一兩個詞寫下你的感受。

生:...

師:誰先來說說你劃下的部分,然后再來說說自己的感受。

生:我劃下的是"......那位青年......李博士沉著地站在病床"。

師:他是通過"沉著",通過他的動作感受到的。還有嗎?

生:這句話中,我還感受到博士的無私奉獻的精神。

師:我們向這兩位同學學?學,?起來看看李博士的表現。找?找李博士的表現,

生:"突如其來"。

師:這個詞找得準。此時,李博士的表現是“沉著”,可現在什么地方最安全?

生:空曠的地方。

師:想想這會手術室還有什么在搖晃?

生:手術的器具在捶晃。

師:他在等什么?

生:等余震停下來

師:讀一讀相應的句子

(生齊讀)

師:一個"沉著"寫出了李博士的品質。再找一找描寫青年的句子。

生:"一個青年人正躺在……"

師:還有沒有描寫青年的句子?

生:"但是,他知道,在海峽的另一邊,有一青年正滿希望……"

師:他知道自己的骨髓會帶給小錢什么?

生:希望。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課文第二自然段。

(配樂,師范讀第二自然段)

師:現在,你有什么樣的感受?

生:小錢快要去世了。

生:小錢很想活下去。

生:要找到合適的骨髓多不容易!

師:那么小錢在臺灣找到的這個人是什么樣的人?他是不是也在想著小錢?讀"小

(出示課文)

師:"臺灣青年心里想著,自己的骨髓會讓小錢”。

生:......

師:正是因此,所以臺灣青年會這樣,讀課文”......他知道有一位青年正躺在……”

(生讀相應的段落)

師:再看最后一句話“涓涓流出”,流出的僅僅是骨髓?

生:友誼。

師:骨髓只能保存24小時(示:相應時間表)同學們算一算,這個過程用了多少時間?

生:差5分鐘就在12小時。

師:這是怎么樣的12小時?

生:緊張。

生:漫長。

師:第6自然段有一個詞語就寫出了緊張與漫長?

生:"奔波"。!

師:齊讀。

生:

師:之后呢?他沒有休息就繼續做手術。第6自然段又有一個詞語表現出來了。

生:"連夜"。

師:他都沒有休息呀!齊讀這一段。

生:……

師:小錢這樣得救了。故事讀到這里,關于課題的問題你解決了嗎?

生:解決了。"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是指兩岸同胞相互救助的愛。

師:是什么讓這座生命橋跨越了兩岸?

生:愛心。

師:是的。愛心(相應畫板書"愛心”),有沒有誰想讀一讀課文中令你感動的語句?

生:……

師:看到這個結果,你高興嗎?讓我們一起再來讀讀這一句!

生:......

師:最后一次機會,再來讀讀令你感動的句子。

生:……

師:讓我面對祖國的版圖,來讀讀下面的句子。

(相機示課文”也許,小錢和這位臺灣……”)

師:同學們,茫茫的海峽隔不斷骨肉親情,也許有一天小錢會與這位臺灣青年見面,

小錢會怎么感謝他?他們會說些什么呢?留待我們下節課再交流。下課!

【教學反思】

學生對課題的理解水到渠成、恰到好處,課前的疑問順利解決。語文課就是語文課,

要通過語言文字的理解使學生受到情感熏陶,不能?味地上綱上線把語文課上成單純的思想

政治課。

本節課的教學有以下幾個突出的特點;

1.本節課無論是詞語教學,還是理解課文內容,都準確理解并較好地體現了三個維度

課程目標的整合。如,在理解三個描寫花的詞語"凋零"、"綻放"、"含苞"時,教師就

引導學生先理解詞語的本意,是分別描寫花開前、開放時和將要凋謝時的樣子,再引導學生

聯系課文理解這三個詞在文中是在寫什么,使學生懂得文中是用來形容人的生命的。在理解

詞語的過程中讓學生受到熱愛生命的教育。一節課不可承載的任務太多,本節課教學目標、

任務確立得切合實際,重點突出,充分體現了由讀不好到讀好,由理解不深到有所理解的學

習過程。

2.把課文讀對、讀通、讀好是閱讀教學最基本的要求,本節課讀得充分,能夠看出教

師指導的過程和學生朗讀的進步,讀的能力的提高過程,如,開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