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ACM 1374.159-2021 檳榔規范化生產技術規程_第1頁
T-CACM 1374.159-2021 檳榔規范化生產技術規程_第2頁
T-CACM 1374.159-2021 檳榔規范化生產技術規程_第3頁
T-CACM 1374.159-2021 檳榔規范化生產技術規程_第4頁
T-CACM 1374.159-2021 檳榔規范化生產技術規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前言 12規范性引用文件 13術語和定義 14檳榔規范化生產流程 15檳榔規范化生產技術要求 25.1生產基地選址 25.2種質與種子要求 3 35.4采收 45.5產地初加工 45.6包裝、放行和儲運 4附錄A(規范性)禁限用農藥名單 6參考文獻 7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請注意本文件中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文件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和藥用植物研究所海南分所提出。本文件由中華中醫藥學會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海南分所、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重慶市藥物種植研究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周亞奎、盧麗蘭、甘炳春、魏建和、王文全、王秋玲、楊小玉、辛元堯、王苗苗。1本文件確立了檳榔的規范化生產流程,規定了檳榔的生產基地選址、種質與種子、種植、采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GB5084農田灌溉水質標準GB15618—2018土壤環境質量農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T/CACM1374.1—2021中藥材規范化生產技術規程通則植物藥材按照《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范》(簡稱中藥材GAP)的要為實現中藥材生產順利、有序進行,保證中藥材生產質量,對中藥材生產的基地選址,種子種苗,種植或野生撫育,采收與產地初加工,以及包裝、放行與儲運等,所做的技術規定和要求,是實檳榔的規范化生產流程圖見圖1。T/CACM132V—}}排水良好的沖積土為佳;丘陵地則選擇海拔300m以下,坡度小于15°的陽坡地較好來源為無黃化病發生區,果實果皮呈橙黃密度每公頃1600株~1650株病蟲害草害防治采用綜合防治方法,保持園區通風透光、降低濕度圖1檳榔規范化生產流程圖5檳榔規范化生產技術要求5.1生產基地選址5.1.1產地選擇海南省全省均可種植,以中東部地區的文昌、瓊海、萬寧、陵水、保亭、五指山、定安、瓊中、3定植地應選土層深厚、肥沃、疏松的紅壤或磚紅壤,排水良好的沖積土為佳;丘陵地則選擇海拔300m以下,坡度小于15°的陽坡地較好。灌溉水質應符合GB5084的規定,并保證生長期間持續符合標準的要求。使用棕櫚科植物檳榔ArecacatechuL.,物種須經過鑒定。種子檢驗按GB/T3543執行。應選擇20年~30年樹齡,葉青綠而稍下垂,帶有9片葉以上,莖節均勻,每年有3個以上花序結果,產量穩定的作為留種母株,且留種區域未發生過黃化病。采種時果大、色金黃、無斑點的作種,果形為雞蛋形及近橢圓為佳。檳榔種可保存7天,低溫4℃時,可保存20天。檳榔需先育苗,選擇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的地塊,清除苗圃內雜草,周圍挖溝排水,做畦后用福爾馬林溶液噴灑消毒,晾曬3天~4天。搭建遮陽蔭棚,遮光度50%,作為催芽床和育苗床區。置備噴灌系統。將選好的種果,用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浸果2h,洗清干凈,鋪開晾干。在苗圃平地鋪一層河沙,點播消毒后的種子,再鋪一層河沙,然后蓋一層薄草,或用透氣的遮陽網覆蓋。催芽期間保持營養土為腐熟的有機肥和壤土比例1:3混合土。營養土用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攪拌。將消毒后的營養土裝2/3袋后,把芽苗移進袋內,繼續填營養土至蓋過種子,壓實營養土。用小鏟在裝好營養土挖一個略大于檳榔種果的穴,把芽種移進去,埋土,露出芽點。檳榔育苗可參考DB46/T386—2016。選苗:選擇莖粗,具有6片葉、高60cm~100cm、1年~2年壯苗,心葉剛抽出,葉未展開的苗4種植密度:依據氣候、土壤條件和撫育管理水平不同而定,一般株距2m~2.5m,行距2.5m~3m,1600株每公頃~1650株每公頃。定植時選陰天將表層肥土填入坑內,并施用基肥,去掉營養袋,將種苗放進穴內,距地表面6cm,覆土后澆定根水,土壤和苗緊貼,再蓋稻草,減少水分蒸發。每天適當澆水,到成活長出新葉,可減少澆水次數。生產可參考DB46/T77—2007。移栽后及時補苗、除草,及時排灌。每年應除草3次~4次(人工除草),將除下的草覆蓋根系;成齡園每年除草2次~3次,并結合松土和培土。無自然遮陰條件的幼苗地塊,應搭棚遮陰,以漸減蔭蔽度。施肥分幼齡期和成齡期兩個階段。定植2年后至開花前,每年每株施青肥15kg~20kg,或堆肥等有機肥5kg~10kg,混合過磷酸鈣0.2kg~0.3kg,結合擴穴或在樹冠外沿挖30cm~40cm深的半月形溝施肥。成齡期根據生長規律,每年施肥3次。第一次為花前肥,在2月花開放以前施下,以鉀肥為主;第二次為青果期肥,在6月~9月施下,以氮肥為主;第三次為入冬肥,在11月中施下,應采用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法:選用無病種苗,合理施肥,保持樹勢,加強檳榔園管理,通采用化學防治時,應當符合國家有關規定;優先選用高效、低毒的生物農藥劑、殺蟲劑和殺菌劑等化學農藥;不使用禁限用農藥。禁限用農藥名單應符合附錄A的規定。移植后7年~8年開始結果,檳榔(榔玉)每年春末至秋初果實黃熟時即可采收。冬季至次春采收用水應符合GB5749的規定。包裝前應對每批藥材按照國家標準進行質量檢驗。符合國家標準的藥材,采用不影響質量的編織袋等包裝,禁止采用包裝過肥料、農藥等的包裝袋包裝。包裝外貼或掛標簽、合格證,標識牌內容應5T/CACM13應制定符合企業實際情況的放行制度,有審核批生產、檢驗等的相關記錄。不合格藥材有單獨處理制度。應存儲于陰涼干燥處,定期檢查,防止蟲蛀、霉變、腐爛、泛油等的發生。倉庫控制溫度在20℃以下、相對濕度75%以下;不同批次等級藥材分區存放;建有定期檢查制度。禁止磷化鋁和二氧化硫6(規范性)禁限用農藥名單A.1禁止(停止)使用的農藥(46種)六六六、滴滴涕、毒殺芬、二溴氯丙烷、殺蟲脒、二溴乙烷、除草醚、艾氏劑、狄氏劑、汞制劑、砷類、鉛類、敵枯雙、氟乙酰胺、甘氟、毒鼠強、氟乙酸鈉、毒鼠硅、甲胺磷、對硫磷、甲基對硫磷、久效磷、磷胺、苯線磷、地蟲硫磷、甲基硫環磷、磷化鈣、磷化鎂、磷化鋅、硫線磷、蠅毒磷、治螟磷、特丁硫磷、氯磺隆、胺苯磺隆、甲磺隆、福美胂、福美甲胂、三氯殺螨醇、林丹、硫丹、溴甲烷、氟蟲胺、殺撲磷、百草枯、2,4-滴丁酯。A.2部分范圍禁止使用的農藥(20種)部分范圍禁止使用的農藥應注意藥食同源中藥材及來自其他作物的中藥材。部分范圍禁止使用的農藥見表A.1。表A.1部分范圍禁止使用的農藥(20種)通用名禁止使用范圍甲拌磷、甲基異柳磷、克百威、水胺硫磷、氧樂禁止在蔬菜、瓜果、茶葉、菌類、中草藥材治衛生害蟲,禁止用于水生植物的病蟲害防治甲拌磷、甲基異柳磷、克百威禁止在甘蔗作物上使用內吸磷、硫環磷、氯唑磷禁止在蔬菜、瓜果、茶葉、中草藥材上使用乙酰甲胺磷、丁硫克百威、樂果禁止在蔬菜、瓜果、茶葉、菌類和中草藥材上使用禁止在蔬菜上使用丁酰肼(比久)禁止在花生上使用禁止在茶葉上使用禁止在所有農作物上使用(玉米等部分旱田種子包衣除外)禁止在水稻上使用A.3有關說明本附錄來自201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官方發布的《禁限用農藥名錄》(http://www.Z/gzdt/201911/t201911296332604.htm)。7[3]么歷,程慧珍,楊智,等.中藥材規范化種植指南[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6.[4]甘炳春,李榕濤.影響海南檳榔單產的原因和對策,耕作與栽培,2004(4):57-58.[5]譚業華,魏建和,陳珍,高微微.海南檳榔園土壤重金屬含量分布與評價,中國環境科學2011,31(5):815-819.[6]杜道林,甘炳春,王有生.檳榔規范化種植與保護撫育標準操作規程的研究,現代中藥研究與實踐,2005,19(3):18-22.[7]盧麗蘭,甘炳春,許明會.海南檳榔土壤養分與其養分特征及作用研究進展,中國農學通報,2010,26(9):372-376.[8]王祝年,鄒冬梅,龐玉新.檳榔種苗,農業標準,NY/T1398-2007.[9]GanBing-Chun,LuLi-Lan,Weijian-He,XuMing-Hui,ZhouYa-Kui,Effectsof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