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文言文閱讀能力強化訓練題庫考試時間:______分鐘總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甲】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禮記·中庸》【乙】孔子曰:“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論語·衛靈公》1.下列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定:安定,穩定)B.君子有三戒(戒:謹慎)C.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過:過錯)D.君子不重則不威(重:莊重)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組是()A.愛其子,擇師而教之其身正,不令而行B.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知時者,風斯在下水C.誰謂河廣?一葦杭之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D.誰能出不由戶?何莫由斯道也誰謂河廣?一葦杭之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A.《中庸》開篇就提出“君子有三戒”,這“三戒”是孔子一生的修養準則。B.《論語·衛靈公》中的這句話,體現了孔子對道德修養的高度重視。C.從《中庸》和《論語·衛靈公》中可以看出,孔子對“色”和“斗”的態度是不同的。D.《中庸》和《論語·衛靈公》都強調道德修養,但側重點不同,《中庸》側重于“三戒”,而《論語·衛靈公》側重于“好德”。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甲】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子貢曰:“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于是,顛沛必于是。”《論語·衛靈公》【乙】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可謂好學也已。”《論語·學而》4.下列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志:有志向的人)B.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終:始終)C.敏于事而慎于言(敏:敏捷)D.君子食無求飽(求:追求)5.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組是()A.子貢曰:“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B.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C.敏于事而慎于言舍其田獵,以教百姓D.君子食無求飽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A.《論語·衛靈公》中的“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和“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于是,顛沛必于是”兩句話,都強調了君子對仁的執著追求。B.《論語·學而》中的“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三句話,都強調了君子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修養。C.從《論語·衛靈公》和《論語·學而》中可以看出,孔子對“仁”和“好學”的態度是不同的。D.《論語·衛靈公》和《論語·學而》都強調道德修養,但側重點不同,《論語·衛靈公》側重于“仁”,而《論語·學而》側重于“好學”。四、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甲】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論語·述而》【乙】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論語·顏淵》7.下列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君子坦蕩蕩(坦:寬廣)B.君子成人之美(成:實現)C.小人長戚戚(長:經常)D.君子不成人之惡(惡:壞事)8.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組是()A.君子坦蕩蕩君子成人之美B.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C.君子成人之美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D.小人長戚戚君子食無求飽9.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A.《論語·述而》中的“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兩句話,體現了孔子對君子和小人性格差異的觀察。B.《論語·顏淵》中的“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兩句話,強調了君子和小人在行為準則上的不同。C.從《論語·述而》和《論語·顏淵》中可以看出,孔子對君子和小人的評價是截然不同的。D.《論語·述而》和《論語·顏淵》都強調道德修養,但側重點不同,《論語·述而》側重于性格差異,而《論語·顏淵》側重于行為準則。五、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甲】子曰:“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論語·顏淵》【乙】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子路》10.下列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君子之德風(德:品德)B.小人之德草(德:品德)C.草上之風,必偃(偃:倒下)D.其身正,不令而行(令:命令)1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組是()A.君子之德風其身正,不令而行B.小人之德草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C.草上之風,必偃君子成人之美D.其身正,不令而行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A.《論語·顏淵》中的“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兩句話,比喻了君子的品德對百姓的影響。B.《論語·子路》中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兩句話,強調了君子自身行為的重要性。C.從《論語·顏淵》和《論語·子路》中可以看出,孔子對君子的要求是嚴格的。D.《論語·顏淵》和《論語·子路》都強調道德修養,但側重點不同,《論語·顏淵》側重于品德的影響,而《論語·子路》側重于自身行為的重要性。六、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甲】子曰:“道聽而涂說,德之棄也。”《論語·陽貨》【乙】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論語·陽貨》13.下列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道聽而涂說(涂:道路)B.德之棄也(棄:拋棄)C.巧言令色(令:美好)D.鮮矣仁(鮮:少)14.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組是()A.道聽而涂說德之棄也B.巧言令色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C.德之棄也其身正,不令而行D.鮮矣仁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15.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A.《論語·陽貨》中的“道聽而涂說,德之棄也”和“巧言令色,鮮矣仁”兩句話,都強調了道德修養的重要性。B.從《論語·陽貨》中可以看出,孔子對“道聽而涂說”和“巧言令色”的態度是堅決反對的。C.《論語·陽貨》中的這兩句話,反映了孔子對當時社會風氣的批判。D.《論語·陽貨》和《論語·顏淵》都強調道德修養,但側重點不同,《論語·陽貨》側重于道德修養的必要性,而《論語·顏淵》側重于品德的影響。本次試卷答案如下: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1.答案:C解析思路:A項中“定”解釋為“安定,穩定”,符合原文中“血氣未定”的語境;B項中“戒”解釋為“謹慎”,符合原文中“戒之在色”的語境;C項中“過”解釋為“過錯”,與原文中“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的語境不符,應為“過錯的行為”;D項中“重”解釋為“莊重”,符合原文中“君子不重則不威”的語境。因此,選C項。2.答案:B解析思路:A項中“其”分別為“他的”和“那些”;B項中“誰”均為“什么人”;C項中“之”分別為“的”和“這”;D項中“由”分別為“從”和“憑借”。因此,選B項。3.答案:A解析思路:A項中“三戒”是孔子一生的修養準則,與原文“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相符;B項中“好德”與原文“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相符;C項中“色”和“斗”的態度不同,與原文“戒之在色”和“戒之在斗”相符;D項中側重點不同,與原文《中庸》側重于“三戒”,而《論語·衛靈公》側重于“好德”相符。因此,選A項。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4.答案:A解析思路:A項中“志”解釋為“有志向的人”,與原文“志士仁人”相符;B項中“終”解釋為“始終”,與原文“無終食之間違仁”相符;C項中“敏”解釋為“敏捷”,與原文“敏于事而慎于言”相符;D項中“求”解釋為“追求”,與原文“君子食無求飽”相符。因此,選A項。5.答案:B解析思路:A項中“之”分別為“的”和“這”;B項中“吾”均為“我”;C項中“于”分別為“在”和“對”;D項中“何”均為“什么”。因此,選B項。6.答案:C解析思路:A項中“仁”的執著追求與原文“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相符;B項中“好學”的修養與原文“敏于事而慎于言,可謂好學也已”相符;C項中“仁”和“好學”的態度不同,與原文“無求生以害仁”和“君子食無求飽”相符;D項中側重點不同,與原文《論語·衛靈公》側重于“仁”,而《論語·學而》側重于“好學”相符。因此,選C項。三、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7.答案:A解析思路:A項中“坦”解釋為“寬廣”,與原文“君子坦蕩蕩”相符;B項中“成”解釋為“實現”,與原文“君子成人之美”相符;C項中“長”解釋為“經常”,與原文“小人長戚戚”相符;D項中“惡”解釋為“壞事”,與原文“不成人之惡”相符。因此,選A項。8.答案:B解析思路:A項中“之”分別為“的”和“這”;B項中“子”均為“孔子”;C項中“之”分別為“的”和“這”;D項中“令”分別為“命令”和“美好”。因此,選B項。9.答案:C解析思路:A項中性格差異與原文“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相符;B項中行為準則與原文“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相符;C項中評價不同與原文“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相符;D項中側重點不同,與原文《論語·述而》側重于性格差異,而《論語·顏淵》側重于行為準則相符。因此,選C項。四、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10.答案:A解析思路:A項中“涂”解釋為“道路”,與原文“道聽而涂說”相符;B項中“棄”解釋為“拋棄”,與原文“德之棄也”相符;C項中“令”解釋為“美好”,與原文“巧言令色”相符;D項中“鮮”解釋為“少”,與原文“鮮矣仁”相符。因此,選A項。11.答案:D解析思路:A項中“之”分別為“的”和“這”;B項中“子”均為“孔子”;C項中“之”分別為“的”和“這”;D項中“令”均為“命令”。因此,選D項。12.答案:C解析思路:A項中道德修養的重要性與原文“道聽而涂說,德之棄也”相符;B項中反對態度與原文“巧言令色,鮮矣仁”相符;C項中批判社會風氣與原文“道聽而涂說,德之棄也”和“巧言令色,鮮矣仁”相符;D項中側重點不同,與原文《論語·陽貨》側重于道德修養的必要性,而《論語·顏淵》側重于品德的影響相符。因此,選C項。五、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13.答案:C解析思路:A項中“德”解釋為“品德”,與原文“君子之德風”相符;B項中“德”解釋為“品德”,與原文“小人之德草”相符;C項中“偃”解釋為“倒下”,與原文“草上之風,必偃”相符;D項中“令”解釋為“命令”,與原文“其身正,不令而行”相符。因此,選C項。14.答案:B解析思路:A項中“之”分別為“的”和“這”;B項中“子”均為“孔子”;C項中“之”分別為“的”和“這”;D項中“令”分別為“命令”和“美好”。因此,選B項。15.答案:D解析思路:A項中品德的影響與原文“草上之風,必偃”相符;B項中自身行為的重要性與原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相符;C項中評價嚴格與原文“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相符;D項中側重點不同,與原文《論語·顏淵》側重于品德的影響,而《論語·子路》側重于自身行為的重要性相符。因此,選D項。六、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16.答案:D解析思路:A項中“道”解釋為“道路”,與原文“道聽而涂說”相符;B項中“棄”解釋為“拋棄”,與原文“德之棄也”相符;C項中“令”解釋為“美好”,與原文“巧言令色”相符;D項中“鮮”解釋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旅游業商務禮儀精要
- 2025關于中外合作經營合同的范本
- 2025設備租賃合同協議書樣本
- 2025建筑工程施工合同書范本
- 2025年因勞動合同引發的勞動爭議應對策略
- 一線員工安全考試題
- 行業數據:中國雙室熱處理真空爐市場現狀研究分析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 2025駕駛員勞務協作合同范本
- 《福爾摩斯探案集》課件
- 2025租房合同簽訂注意事項范文
- 高中化學常見晶體的結構及晶胞
- 著色探傷作業指導書
- 2002-2022廣東省深圳市中考數學歷年真題(共24套最全)學生版+解析版
- 2022年法考重難點專題刑法習題及答案解析
- GB/T 5900.1-2008機床主軸端部與卡盤連接尺寸第1部分:圓錐連接
- GB/T 4857.13-2005包裝運輸包裝件基本試驗第13部分:低氣壓試驗方法
- AVAYAIP電話IPO500產品介紹課件
- 煤制甲醇生產工藝仿真演示模型流程說明
- 高考作文布局謀篇(正式稿)課件
- 考研考博-英語-北京建筑大學考試押題三合一+答案詳解4
- 護理查房(宮外孕)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