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念奴嬌·赤壁懷古》知識點匯總+專項練習
一、知識點匯總
1、原文
念奴嬌·赤壁懷古〔北宋〕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2、譯文:
大江之水滾滾不斷向東流去,滔滔巨浪淘盡千古英雄人物。
那舊營壘的西邊,人們說那就是三國時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
岸邊亂石林立,像要刺破天空,驚人的巨浪拍擊著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千萬堆白雪。
雄壯的江山奇麗如圖畫,一時間涌現出多少英雄豪杰。
遙想當年的周瑜春風得意,小喬剛剛嫁給了他做妻子,英姿雄健風度翩翩神采照人。
手搖羽扇頭戴綸巾,談笑之間,就把強敵的戰船燒得灰飛煙滅。
如今我身臨古戰場神游往昔,可笑我有如此多的懷古柔情,竟如同未老先衰般鬢發斑白。
人生猶如一場夢,且灑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
3、課下注釋:
念奴嬌:詞牌名。又名“百字令”“酹江月”等。赤壁:此指黃州赤壁,一名“赤鼻磯”,在今湖北黃岡
西。而三國古戰場的赤壁,文化界認為在今湖北赤壁市蒲圻縣西北。
大江:指長江。
淘:沖洗,沖刷。
風流人物:指杰出的歷史名人。
故壘:過去遺留下來的營壘。
周郎:指三國時吳國名將周瑜,字公瑾,少年得志,二十四為中郎將,掌管東吳重兵,吳中皆呼為“周郎”。
下文中的“公瑾”,即指周瑜。
雪:比喻浪花。
遙想:形容想得很遠;回憶。
小喬初嫁了(liǎo):《三國志·吳志·周瑜傳》載,周瑜從孫策攻皖,“得橋公兩女,皆國色也。策自
納大橋,瑜納小橋。”喬,本作“橋”。其時距赤壁之戰已經十年,此處言“初嫁”,是言其少年得意,
倜儻風流。
雄姿英發(fā):謂周瑜體貌不凡,言談卓絕。英發,談吐不凡,見識卓越。
羽扇綸(guān)巾:古代儒將的便裝打扮。羽扇,羽毛制成的扇子。綸巾,青絲制成的頭巾。
檣櫓(qiánglǔ):這里代指曹操的水軍戰船。檣,掛帆的桅桿。櫓,一種搖船的槳。“檣櫓”一作“強虜”,
又作“檣虜”,又作“狂虜”。
故國神游:“神游故國”的倒文。故國:這里指舊地,當年的赤壁戰場。
神游:于想象、夢境中游歷。
“多情”二句:“應笑我多情,華發早生”的倒文。
華發(fà):花白的頭發。
一尊還(huán)酹(lèi)江月:古人祭奠以酒澆在地上祭奠。這里指灑酒酬月,寄托自己的感情。尊:同
“樽”,酒杯。
強虜:強大之敵,指曹軍。虜:對敵人的蔑稱。
4、創作背景:
這首詞是宋神宗元豐五年(公元1082年)蘇軾謫居黃州時所寫,當時作者四十五歲,因“烏臺詩案”
被貶黃州已兩年余。蘇軾由于詩文諷喻新法,為新派官僚羅織論罪而被貶,心中有無盡的憂愁無從述說,
于是四處游山玩水以放松情緒。正巧來到黃州城外的赤壁(鼻)磯,此處壯麗的風景使作者感觸良多,更
是讓作者在追憶當年三國時期周瑜無限風光的同時也感嘆時光易逝,因寫下此詞。
5、賞析:
抒發了詞人對昔日英雄人物的無限懷念和敬仰之情以及詞人對自己坎坷人生的感慨之情。“人生如夢”,
抑郁沉挫地表達了詞人對懷才不遇的無限感慨。“一尊還酹江月”,借酒抒情,思接古今,感情沉郁,是
全詞余音裊裊的尾聲。
《念奴嬌》詞分上下兩闕。上闕詠赤壁,下闕懷周瑜,并懷古傷己,以自身感慨作結。作者吊古傷懷,
想古代豪杰,借古傳頌之英雄業績,思自己歷遭之挫折。不能建功立業,壯志難酬,詞作抒發了他內心憂
憤的情懷。
上闕詠赤壁,著重寫景,為描寫人物作烘托。前三句不僅寫出了大江的氣勢,而且把千古英雄人物都
概括進來,表達了對英雄的向往之情。假借“人道是”以引出所詠的人物。“亂”“穿”“驚”“拍”“卷”
等詞語的運用,精妙獨到地勾畫了古戰場的險要形勢,寫出了它的雄奇壯麗景象,從而為下片所追懷的赤
壁大戰中的英雄人物渲染了環境氣氛。
下闕著重寫人,借對周瑜的仰慕,抒發自己功業無成的感慨。寫“小喬”在于烘托周瑜才華橫溢、意
氣風發,突出人物的風姿,中間描寫周瑜的戰功意在反襯自己的年老無為。“多情”后幾句雖表達了傷感
之情,但這種感情其實正是詞人不甘沉淪,積極進取,奮發向上的表現,仍不失英雄豪邁本色。
二、專項練習
《念奴嬌·赤壁懷古》復習訓練
題號一二三總分
評分
閱卷人一、單選題
得分
1.下面劃線字的讀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A.檣櫓(qiáng)酹(lèi)吟嘯(xiào)羽扇綸巾(guān)
B.箋注(qiān)赤鼻磯(jī)蓑衣(suō)料峭(qiāo)
C.針砭(biǎn)粗糙(cāo)差別(chā)創傷(chuāng)
D.戰栗(zhàn)熾烈(chì)對稱(chèng)萬箭攢心(cuán)
2.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一項是()
A.“大江東去”中的“大江”指長江。
B.“故國神游”一句中,“故國”指舊地,這里指赤壁古戰場。
C.“卷起千堆雪”和“檣櫓灰飛煙滅”兩句都運用了比喻修辭格式。
D.“羽扇”“綸巾”都是古代儒者的裝束。
3.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A.驚濤拍岸
B.乍暖還寒時候
C.一尊還酹江月
D.贏得倉皇北顧
4.下列不存在詞類活用的一項是()
A.羽扇綸巾
B.—尊還酹江月
C.贏得倉皇北顧
D.尚能飯否
5.下列句子中加線的詞語的用法與眾不同的一句是()
A.大江東去,浪淘盡
B.檣櫓灰飛煙滅
C.卷起千堆雪
D.都門帳飲無緒
6.下列對“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分析,錯誤的一項是()
A.一個“穿”字,表現了山崖“刺破青天鍔未殘”的氣勢。
B.“拍”字不僅給人以大浪撞擊巨石的視覺形象,而且給人以聽覺形象。
C.“卷”字用擬人手法,展現了驚濤翻滾之貌,寫出了浪花激濺之狀。
D.“驚”字不僅寫出了浪濤之氣勢,更寫出了浪濤給人的心理感受。
7.下列語句中劃線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大江東去(長江)卷起千堆雪(比喻浪花)
B.檣櫓灰飛煙滅(代指曹操的水軍)酹江月(將酒灑在地上,以表示憑吊)
C.一蓑煙雨任平生(沙湖道中雨)已而遂晴(過一會兒)
D.回首向來蕭瑟處(風吹雨落的聲音)故國神游(古戰場)
8.下列加粗字的意義和用法與其他選項不同的—項是()
A.故壘西邊
B.已而遂晴,故作此
C.故國神游
D.故人西辭黃鶴樓
9.從下列說法中選出正確的一項()
A.“大江東去”中的“大江”指長江;“長河落日圓”中的“長河”指黃河。
B.“故國神游”一句中,“故國”指舊國,舊地,即今天的中原地區。
C.“檣櫓灰飛煙滅”運用了擬人修辭格。
D.“羽扇”“綸巾”都是古代武將的裝束。
10.下列對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
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強虜灰
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A.開篇從大處著筆,寫盡雄偉壯闊的長江氣勢,并化空間為時間,從具體有形的長江,寫到抽象的歷
史長河;從對自然偉力的驚嘆轉到對歷史英雄的羨嘆。
B.“亂石穿空”三句,運用比喻、夸張等手法,展現出有聲有色富有動態感的畫面,不僅寫出了赤壁壯
觀的景物特點,也為下片追懷英雄人物周瑜渲染了氣氛。
C.“小喬初嫁了”一句以美人襯英雄,顯示出周瑜的年輕有為,春風得意,與上文中的“風流人物”“豪
杰”相照應,也與“早生華發”,壯志難酬的詞人形成對照。
D.上片抒發對英雄偉業不滅的贊嘆,下片借景引出自己壯志難酬的感慨。全詞氣勢磅礴,格調豪放,以
虛實相生的藝術手法,將眼前的景物與古代的人事融為一體,境界恢弘。
11.下列對《念奴嬌·赤壁懷古》的理解與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詞人來到當年赤壁戰場,由流逝的江水聯想到風云人物,感慨萬千。
B.詞中年輕有為的周瑜與“早生華發”、壯志難酬的詞人形成鮮明對比。
C.“故國神游”即神游故國,指詞人想象周瑜當年大破曹軍的情景。
D.此詞用“大江”“驚濤”“千堆雪”等意象,營造了雄渾壯闊的意境。
12.從下列說法中選出不正確的一項()
A.“大江東去”中的“大江”指長江;“長河落日圓”中的“長河”指黃河。
B.“故國神游”一句中,“故國”指舊國,舊地,這里至當年的赤壁戰場。
C.“卷起千堆雪”和“檣櫓灰飛煙滅”兩句都運用了比喻修辭格。
D.“羽扇”“綸巾”都是古代儒將的裝束。
13.對《念奴嬌·赤壁懷古》的理解欠妥的一項是()
A.“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開頭幾句,寫得氣勢磅礴。作者從眼前滾滾東去的長江寫起,
聯想到歷史就如一條流淌千古的長河,有多少風流人物,都被歷史長河的波濤所淘盡。
B.“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這三句正面描寫赤壁的景色,歷來為人所稱道。“穿”“拍”
“卷”三個動詞,非常富有表現力,形象地傳達了赤壁兩岸懸崖絕壁、直插云霄的形態,驚濤拍岸所發出
巨大的濤聲,以及像千堆雪一樣洶涌的波濤的情狀。寥寥13字,繪聲、繪形、繪色,寫出了赤壁壯麗的
景色。
C.“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這兩句中,“江山如畫”是對前面寫景的總結,“一時多少豪杰”既
是對前面“千古風流人物”的照應,也為下闋寫周瑜張本。
D.詞的下闋通過對周瑜的回想,表達了詩人渴望建功立業的感情。但在詞的最后,詩人得出人生如夢的
感慨,不如及時行樂,因而覺得前面的感想是多余的,是自尋煩惱。
閱卷人二、默寫
得分
14.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蘇軾在《念奴嬌·赤壁懷古》中從視覺、聽覺的角度,同時運用比喻生動地描寫赤壁雄奇壯闊之景物
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念奴嬌·赤壁懷古》中描寫周瑜指揮赤壁之戰時正值青春年少的英雄形象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
(3)蘇軾在《念奴嬌·赤壁懷古》中,憑吊英雄人物以一杯清酒祭月,抒發自己壯志難酬的苦悶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像孫權那樣的英雄豪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閱卷人三、詩歌鑒賞
得分
15.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下列小題。
念奴嬌·赤壁懷古
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
生華發。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1)上片中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和“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兩句在全詞中分別起
什么作用?
(2)在詞的下片中蘇軾為何要加入“小喬初嫁了”這一細節?
16.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問題。
念奴嬌·赤壁懷古
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
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
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1)這首詞寫了哪些景物?有何特點?有何作用?
(2)這首詞的下闋集中筆墨懷人,在眾多的風流人物中,作者為何僅寫周瑜一人?
(3)簡要分析這首詞的主要藝術特色。
(4)這首詞的上闋寫景懷人,在眾多的風流人物中,作者為什么把懷念的對象鎖定為周瑜?
(5)下列對《念奴嬌·赤壁懷古》的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起句寫長江給人以雄奇壯麗之感,既寫江景,又點明懷古,從大處落筆,氣勢磅礴,感情飽滿。
B.“浪淘盡”三字,含蓄有力地表達了作者憑吊古戰場的心情,也蘊含了“是非成敗轉頭空”的意思。
C.“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十三字,從形、聲、色三方面勾畫了古戰場的雄奇壯麗。
D.這首詞在“懷古”的基礎上“傷今”,詞作最后回到現實,抒發自我的感傷,感情沉郁而又悲慨。
17.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后面小題。
滿江紅·赤壁懷古
戴復古①
赤壁磯頭,一番過、一番懷古。想當時,周郎年少,氣吞區宇。萬騎臨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魚龍怒。卷
長波、一鼓困曹瞞②,今如許?
江上渡,江邊路。形勝地,興亡處。覽遺蹤,勝讀史書言語。幾度東風吹世換,千年往事隨潮去。問道
傍、楊柳為誰春,搖金縷。
【注】①戴復古,南宋詞人。其時南宋小王朝偏安一隅、茍且求存,抗金少有勝利。②曹瞞:曹操小名阿
瞞。
(1)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A.與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相比,這首詞起勢同樣不凡,同樣氣勢雄偉,有先聲奪人的效果。
B.這首詞與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都對赤壁大戰場面進行濃墨重彩的描繪,把戰爭的場面表現得淋
漓盡致。
C.“卷長波,一鼓困曹瞞”句,刻畫出波瀾壯闊的中流水戰,氣勢磅礴,與“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有
異曲同工之妙。
D.“幾度春風吹世換,千年往事隨潮去”。由三國至今,改朝換代的事已經發生不只一次了,歷史的往事
已經隨江湖而逝去。
E.下片的結處,詞人向道旁楊柳發問,言下之意是,由于自己感時傷世,面對“春風楊柳萬千條”的美景,
再也無心觀賞了。
(2)此詞與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都寫到周郎故事,該故事在兩詞中的作用有何異同?請簡要回答。
18.詩詞鑒賞
念奴嬌?登石頭城①次東坡韻
(元)薩都剌
石頭城上,望天低吳楚,眼空無物。指點六朝形勝地,惟有青山如壁。蔽日旌旗,連云檣櫓,白骨紛
如雪。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
寂寞避暑離宮②,東風輦路,芳草年年發。落日無人松徑冷,鬼火高低明滅。歌舞尊前,繁華鏡里,
暗換青青發。傷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
[注]①石頭城:即金陵城,昔為六朝都城。②離宮:皇帝在京城以外的宮室。
(1)薩都剌詞運用了虛實結合的手法,請結合全詞簡要分析。
(2)簡要分析這首詞與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所抒發的情感的異同。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識記現代漢語普通話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
A項,正確;
B項,箋(jiān)注,料峭(qiào);
C項,針砭(biān);
D項,對稱(chèn)。
解答語音題的關鍵主要在于平時的積累,要養成注意讀準字音的習慣,特別要注意那些多音字和容
易被聲旁誤導讀音的字以及報刊上常見但容易人們讀錯的字。本題考查的是:箋、峭、砭、稱等。
2.【答案】C
【解析】“檣櫓灰飛煙滅”句運用了借代修辭格式。“檣櫓”代指船只。
此題考查辨析修辭手法的能力。常用的修辭手法有比喻、擬人、夸張、排比、對偶、反復、設問、
反問等。借代是不直接說出要說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與這一人或事物有密切關系的名稱來替代,如以部
分代全體,用具體代抽象,用特征代本體。
3.【答案】C
【解析】
A.無通假。譯文:如雷的驚濤拍擊著江岸。
B.無通假。譯文:一時覺暖一時覺涼。
C.“尊”通“樽”,古代盛酒的器具。
D.無通假。譯文:結果只落得自己回顧追兵,倉皇失措。
本題考查文言文中的通假字,通假字是中國古書的用字現象之一,即“通用、借代”,用讀音相同
或相近的字或其他類型的字代替本字。需要考生平時對通假字多歸納匯總,并熟悉常見通假字。
4.【答案】B
【解析】
A.“羽扇”名詞作動詞,執羽扇;
C.“北”名詞作狀語,向北;
D.“飯”名詞作動詞,吃飯。
此題考查把握實詞詞類活用的能力。詞類活用包括名詞用作動詞,形容詞用作動詞,形容詞用作名
詞,名詞作狀語,使動和意動等。需要放入句中看前后是否符合句意。
5.【答案】C
【解析】C是詞的比喻用法,其它都是名作狀
6.【答案】C
【解析】C.“卷”并非擬人手法。故C錯誤。
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語句的能力。做此類題目要注意答題的規范性,答題步驟為:解釋該字在句
中的含義;展開聯想,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點出該字烘托了怎樣的意境,或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分析詩的第二句中哪個字運用巧妙,要從含義、手法、效果這三個方面組織答案。
7.【答案】C
【解析】“煙雨”指江湖上煙波浩渺,雨絲風片的景象。
“一蓑煙雨任平生”為蘇軾《定風波》之文眼,意境極高,表指此行之煙雨,實指紛繁人生的困境,
他早已看透,無須再提。縱觀全詞,一種醒醉全無、無喜無悲、勝敗兩忘的人生哲學和處世態度呈現讀者
面前。
8.【答案】B
【解析】B項的“故”是“所以,因此”的意思,其余三項的“故”是“原來的,從前的,舊的”的意思。
故B與其他意義不同。故選B。
此題考查學生理解常見文言實詞的能力。文言實詞一般著重考查多義詞、通假字、古今異義詞和活
用詞。此處涉及一詞多義現象。文言實詞可能有本義、引申義、假借義、比喻義等多種含義,平常要注意
積累,做題時可以聯系語境辨析判斷正誤。
9.【答案】A
【解析】B.指詞人想象當年周瑜大破曹軍的情形。C.借代和比喻。D.文將(名士)的裝束。
要了解常見的古代文學和文化知識,注意積累。借喻與借代有相近的地方,都是用一事物代另一事
物,但它們的性質卻完全不同。
借喻是喻中有代,借代是代而不喻;
借喻側重相似性,借代側重相關性;
借喻可以改為明喻,借代則不能。
借喻是一種省略了本體和比喻詞的比喻,完全可以根據具體語境把本體找出來,再加一個“像”字將
借喻還原成明喻的形式。比如: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燕雀”和“鴻鵠”都是借喻,我們把它們還原成
明喻形式:那些目光短淺的人好象渺小的燕雀;自己好象翱翔萬里的鴻鵠。
修辭效果不同,借喻重在形象美感,借代則靠相關聯想來揭示事物的特征,以達到渲染氣氛,將情感
與形象融為一體的目的。
10.【答案】D
【解析】D項,“英雄偉業不滅”分析錯誤,詞的上片對像周瑜那樣年紀輕輕就建立了卓著的功業而感嘆。
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的基本能
力。詩歌鑒賞的選擇題綜合考核詩歌形象、語言、表達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內容,每個選項一個考點,幾乎
涵蓋詩歌的所有內容,注意結合全詩進行分析,注意的錯誤是意象的含義不對,手法不準確,手法的解說
和藝術效果的分析不對,語言方面主要是風格不正確,內容一般為曲解詩意或只答表層含義,或故意拔高
等。
11.【答案】A
【解析】A項,“詞人來到當年赤壁戰場”有誤,赤壁古戰場的真正地址是有爭議的。“人道是、三國周郎
赤壁赤壁”,作者用詞嚴謹,很有分寸,不能判斷為詞人來到赤壁戰場。故選A。
此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理解鑒賞能力。這是一道綜合考核詩歌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和思想情感的
題目,每個選項一個考點,幾乎涵蓋詩歌的所有內容,注意結合全詩進行分析,主要的錯誤是意象的含義
不對,手法不準確,手法的解說和藝術效果的分析不對,語言方面主要是風格不正確,內容一般為曲解詩
意,答題時注意仔細辨析。
12.【答案】C
【解析】C,“檣櫓灰飛煙滅”中的“檣櫓”是借代的修辭手法。
此題考查學生對文中重點詞句意思的理解能力。特別是比喻和借代兩種修辭手法的辨別。
13.【答案】D
【解析】詩人最后的感慨,實質上是一種無可奈何,因而D項理解欠妥。
此題考查學生對課文內容的有關知識的理解能力。
14.【答案】
(1)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2)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3)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解析】此題考查學生對詩文的背誦、理解、默寫能力。考查直接性默寫和理解性默寫兩種類型,此題屬
于理解性默寫。要求學生平時既要注意記憶、積累,同時在此基礎上加以理解、應用和賞析。此題中需注
意“尊”“酹”的書寫。
此題考查識記和默寫名篇名句的能力。默寫要求學生在識記時候要以理解為基礎進行識記,可根據
對課文知識的積累答題,平時對富有教育意義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要多記憶,還要注意錯別字的正確寫法。
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寫法,不能出現錯別字或漏字、多字,書寫務必規范。
15.【答案】
(1)“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是全詞起興之筆,把寫景與寫人融合在一起,創造了一個曠
遠、深沉的意境,為“周郎”出場蓄勢。“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起過渡作用,總束上片,帶起下片,
將懷古之情和江山之勝融為一體。
(2)加入“小喬初嫁了”這一細節,一是借周瑜娶小喬的事實,說明周瑜在指揮赤壁之戰時,年紀很輕,
且才華橫溢,很有作為。二是以美人配英雄,更能襯托周瑜瀟灑的風姿。
【解析】
(1)上片開頭寫浩蕩的長江水向東流去,沖走了歷史上多少英雄人物。作者面對滾滾東流的長江浪濤,觸
景生情,感到歷史的流逝,有如東去的江水,不禁引起下句中對“三國周郎”歷史英雄人物的緬懷。“大
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在上片的第一句,“大江東去,浪淘盡”創造了一個曠遠、深沉的意境,
是全詞起興之筆,把寫景與寫人融合在一起,為周郎出場蓄勢。“江山如畫”是用贊嘆的語句總結了前面
的寫景句“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緊接著又用“一時多少豪杰”啟下,自然引出下片“羽
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即引出所要贊頌的英雄人物周瑜。該句在結構上是上下片的過渡句,
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內容上將懷古之情和江山之勝景融為一體。
(2)這道題考的是“小喬初嫁了”這一細節描寫的作用。“小喬”是周瑜的妻,是當時著名的喬氏姊妹中
的妹妹。詞中提到“小喬初嫁了”,他們的婚事是為了突出周瑜年輕得意的神態。作者用“雄姿英發”來
形容周瑜氣度雄偉、人才出眾。在作者的想象中,周瑜身著戎裝,手搖羽毛扇,頭戴束有黑絲帶的頭巾(綸
巾),風度瀟灑,從容指揮,在說笑間,輕而易舉地就把曹操水軍戰船燒成灰燼。“檣櫓”代表曹軍的戰
船。“羽扇綸巾”,寫出了周瑜的神態。“談笑間”,突出了他的自信和才略。“檣櫓灰飛煙滅”,六個
字就再現了一場歷史性的赤壁大戰,字里行間傾注了作者對周瑜由衷贊賞、欽佩、向往之情。所以,加入
“小喬初嫁了”這一細節,是為了刻畫周瑜少年英俊,才華橫溢,從容對敵的雄姿。此外,以美人“小喬”
配英雄“周瑜”,襯托周瑜瀟灑的一面。
16.【答案】
(1)大江、故壘、亂石、驚濤、檣櫓灰飛煙滅。景物特點:氣勢宏大、雄起壯麗。作用:將江山之勝和懷
古之情融為一體。
(2)這首詞是蘇軾貶居黃州時所作,是借古事以抒懷。下闋由“遙想”領起,集中筆力塑造青年將領周瑜
風姿瀟灑、韶華似錦、年輕有為、運籌帷幄、決勝千里,而自己一生壯志難酬、華發早生、功業難就。在
此對比中表達了詞人的郁憤和感慨。
(3)烘托:詞中以“千古風流人物”引出赤壁之戰時的“多少豪杰”,最后集中為周瑜一人。用眾多的豪
杰來烘托周瑜,突出周瑜在作者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映襯,詞中有兩種映襯:①實景與虛景映襯。作者親眼所見的景象是實,作者想象的戰爭情景是虛,二者
互相襯托。②周瑜的“雄姿英發”與作者的“早生華發”相互映襯,既顯出周瑜的少年得志,又顯出作者
的壯志未酬。
(4)作者在千古風流人物中,把追懷的對象鎖定在周瑜身上,不僅因為此地是三國赤壁之戰的遺址,更因
為作者懷有年老而無為、壯志不得施展的惆悵。這樣自然而然地聯想到年少而功成名就、意氣風發的周瑜,
使作者與周瑜形成鮮明的對比,表達作者英雄無奈的情感。
(5)B
【解析】
(1)解答此類題目,重點是讀懂詩句大意,然后就題目要求概括寫了哪些景物,景物的特點,描寫這些景
物的作用。先回答前面具體的問題,然后再對其作用做總體概括。
(2)本題考查評價詞作的思想內容和觀點態度的能力。作者意在拿自己與周瑜比較,以顯現出自己至今
功業未成的憂憤。
(3)本題考查鑒賞文學作品的表達技巧。烘托與映襯是本文的主要特色,回答時一定要結合文本進行分
析。
(4)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年末梳理的小語種證書考試試題及答案展示
- 非常規案例分析2025年國際金融理財師考試試題及答案
- 《春筍》少兒美術教育繪畫課件創意教程教案
- 深入審視小語種證書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4年畜牧師考試復習建議試題及答案
- 2024年畜牧師考試的全球化挑戰試題及答案
- 小語種考試中的共同習慣與試題及答案
- 畜牧師職稱考試持續更新試題及答案
- 2024小語種證書考試技巧分享試題及答案
- 從容應對2024年網絡編輯師證書考試試題及答案
- 年干股合作協議書簡單版
- 品牌授權工廠生產授權書合同
- (上海市)高中生物學業水平合格考試 必修1+必修2 知識點總結
- 2023年江蘇南京鐵道職業技術學院招聘25人筆試參考題庫(共500題)答案詳解版
- 九年級中考數學復習《分式》專項練習題-附帶答案
- 招標代理機構入圍服務 投標方案(技術標)
- 幼兒園保育員隊伍現狀及專業化建設探究
- 試產到量產項目轉移清單
- RO裝置操作維護手冊
- 培訓課件 -溝通的方法 -溝通訓練營 脫不花
-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