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骨科規(guī)培題庫_第1頁
2025年骨科規(guī)培題庫_第2頁
2025年骨科規(guī)培題庫_第3頁
2025年骨科規(guī)培題庫_第4頁
2025年骨科規(guī)培題庫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骨科規(guī)培練習題姓名:得分:0.00總分:100及格分:60考試時間:一、單項選擇題A1(每題只有一種對的答案)1、根據(jù)斷肢損傷的性質,一般將其分為A、碾壓性和切割性斷肢B、切割性和扯破性斷肢C、完全性、不完全性和混合性斷肢D、切割性、碾壓性和扯破性斷肢E、完全性與不完全性斷肢2、股骨頸內收型骨折是指Pauwels角A、不小于50°B、不不小于50°C、不不小于40°D、不不小于30°E、等于30°3、男性,28歲。外傷致肱骨中下1/3骨折,伴有橈神經(jīng)損傷,臨床上除骨折體征外,還可出現(xiàn)的體征是A、手指不能靠攏B、伸指、伸腕功能喪失C、屈指、屈腕功能喪失D、屈指、伸指功能喪失E、伸腕功能存在、伸指功能喪失4、發(fā)生創(chuàng)傷性肩關節(jié)脫位的必備條件是A、患肩疼痛、腫脹B、有方肩畸形C、Dugas征陽性D、有外傷史E、活動受限5、圖為正常髖關節(jié)X線正位片,指出箭頭所示為何解剖名稱A、骨骺B、骨干C、干骺端D、骨骺板E、骨骺線6、有關脊柱結核的描述中,哪項是錯誤的A、脊柱結核多累及2個以上椎體B、T1WI為低信號,T2WI為高信號C、少數(shù)結核可累及椎間盤D、Gd-DTPA增強後,病變周圍明顯強化E、需要與脊柱骨髓炎、脊柱退行性變和轉移瘤相鑒別7、肱骨髁上骨折最常見的類型是A、伸直型B、屈曲型C、青枝型D、內收型E、外展型8、有關髕骨骨折的X線診斷,不恰當?shù)氖茿、橫斷骨折多發(fā)生在髕骨腰部B、粉碎性骨折移位可不明顯C、正側位未見骨折線即可除外骨折D、多伴有髕上囊積血E、診斷有時需與二分髕骨鑒別9、成人脊柱結核和椎體腫瘤在X線上的重要鑒別是觀測A、椎體破壞的程度B、椎體破壞的數(shù)目C、椎旁軟組織陰影的形態(tài)D、椎間隙變窄或消失的狀況E、椎體骨質疏松的程度10、髖關節(jié)後脫位復位措施A、希氏法B、牽引上提法C、Allis法D、一手握患肢,另一手輕握其腕部作輕柔的牽引及旋轉其前臂E、助手固定患肢上臂作對抗牽引,術者握其前臂向遠側順上肢軸線方向牽引11、肱骨髁上骨折最易損傷A、肱二頭肌B、肱三頭肌C、肱動、靜脈D、肌皮神經(jīng)E、橈神經(jīng)12、下述強直性脊柱炎X線體現(xiàn)中哪項對的A、椎間盤纖維環(huán)及椎旁韌帶廣泛鈣化及骨化B、椎體及椎弓少有骨破壞C、椎體可有楔形變D、椎間小關節(jié)不形成骨性強直E、寰齒間隙對稱,無變化13、髖關節(jié)脫位發(fā)生率最高的是A、前脫位B、後脫位C、中心性脫位D、合并股骨頭骨折的脫位E、合并髖臼骨折的脫位14、初診特發(fā)性脊柱側彎,最具臨床診斷意義的影像學特性是A、X線片見脊柱彎曲,未見椎體異常B、X線片上見到椎體破壞C、X線片上見椎旁軟組織影增厚D、MRI見脊髓空洞E、CT檢查見椎間盤突出15、腰椎間盤突出癥,下肢放射痛最常見于A、坐骨神經(jīng)分布區(qū)B、閉孔神經(jīng)分布區(qū)C、陰部神經(jīng)分布區(qū)D、股神經(jīng)分布區(qū)E、股外側皮神經(jīng)分布區(qū)16、有關Bennett骨折,下列觀點哪項不對A、指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伴腕掌關節(jié)脫位B、多為間接外力致傷C、骨折線斜行,并波及掌腕關節(jié)D、骨折比較穩(wěn)定E、易產生畸形愈合17、脊柱骨折脫位并脊髓半橫切損傷,其損傷平面如下的變化是A、雙側肢體完全癱瘓B、雙側肢體癱瘓,同側重于對側C、同側肢體痛、溫覺消失,對側肢體運動和深感覺消失D、同側肢體運動和深感覺消失,對側肢體痛、溫覺消失E、同側肢體運動消失,雙側肢體深、淺感覺消失18、有關肩關節(jié)脫位的說法,哪項不妥A、常見于青壯年和老年人B、在全身關節(jié)中脫位發(fā)生率最高C、檢查Dugas試驗陽性D、前脫位最常見E、易合并大結節(jié)骨折19、不屬于肱骨髁上骨折的并發(fā)癥A、血循環(huán)障礙B、缺血性攣縮C、正中神經(jīng)損傷D、肘外翻E、骨化性肌炎20、7歲男孩,外傷後X線攝片示右脛骨骨干外側骨皮質出現(xiàn)皺褶,可診斷為A、正常B、青枝骨折C、骨骺分離D、壓縮性骨折E、凹陷骨折21、有關移行椎,說法錯誤的是A、為脊柱發(fā)育異常中最常見的畸形B、由間葉性原椎分節(jié)不全或分節(jié)過多導致C、腰椎骶化為移行椎最常見的一種類型D、一般均有臨床癥狀E、移行椎的整個脊椎總數(shù)不變22、股骨頭骨骺缺血性壞死初期有診斷意義的X線征象是A、骨骺形態(tài)變小B、骨骺密度均勻性增高C、髖關節(jié)間隙變窄D、先期鈣化帶不規(guī)則E、軟骨下半月形透亮區(qū)23、對脊柱結核的檢查,MRI優(yōu)于X線平片在于能清晰顯示A、骨質破壞B、骨質增生C、椎間隙變窄D、椎管內膿腫E、鈣化24、下列為骨折不愈合的X線體現(xiàn),除外A、骨折端萎縮、吸取并變細B、骨折間隙明顯增寬,斷面硬化C、骨折端有大量骨痂生長D、骨髓腔封閉E、假關節(jié)形成25、有關脊柱外傷與脊髓損傷的關系,下列錯誤的是A、脊髓損傷節(jié)段與椎骨受傷平面不一致B、胸椎較固定,胸椎的脫位多無脊髓損傷C、有的病例體現(xiàn)為明顯脊髓損傷,但X線檢查卻無骨折脫位D、屈曲型骨折脫位導致脊髓損傷最多見E、椎管狹窄者,脊柱骨折更易發(fā)生脊髓損傷26、肩關節(jié)前脫位中,最常見的類型是A、喙突下脫位B、盂下脫位C、鎖骨下脫位D、肩峰下脫位E、胸腔內脫位27、有關骨折的愈合,下列選項不對的的是A、多次手法復位,不利于骨折愈合B、手術比手法復位更能增長愈合機會C、骨牽引過度可導致延遲愈合或不愈合D、內固定和外固定不充足不利愈合E、合適功能練習有助于愈合28、脊椎結核經(jīng)典X線體現(xiàn)為A、胸椎多見B、骨質密度增高C、椎體楔形變化D、多累及相鄰兩個椎體,椎間隙變窄E、附件受累較多29、女,34歲,右踝關節(jié)不慎扭傷1小時就診。X線攝片如圖所示,應診斷為A、旋後-外旋型B、旋前-外旋型C、旋前-外展型D、旋後-內收型E、垂直壓縮型30、65歲婦女,在地上滑倒,導致股骨近端骨折。下列骨折類型預後最差的是A、股骨頸頭下型骨折B、股骨頸經(jīng)頸型骨折C、股骨頸基底型骨折D、股骨粗隆間骨折E、股骨粗隆下骨折31、股骨頸的頸干角平均是A、117°B、127°C、137°D、147°E、<100°32、開放性骨折現(xiàn)場止血宜首選A、上止血帶B、局部壓迫包扎C、指壓出血血管D、結扎出血血管E、抬高傷肢33、脛骨中下1/3交界處是骨折的好發(fā)部位,其原因是A、此處骨形態(tài)變化大B、此處肌肉少C、此處血液供應差D、暴力好作用于此E、此處骨皮質薄34、腰間盤突出癥與腰椎狹窄癥臨床癥狀的重要不通之處在于A、腰痛及下肢放射痛的程度B、有無鞍區(qū)感覺障礙C、雙下肢無力D、有無間歇型跛行35、骨筋膜室綜合征常見的原因中,不包括A、軟組織嚴重挫傷及擠壓傷B、四肢骨折時小夾板包扎過緊C、肢體嚴重的局部壓迫D、小腿的劇烈運動E、開放性骨折所致的大量出血36、下列哪項不是脊髓損傷後常見并發(fā)癥A、低鈉血癥B、低鉀血癥C、中樞性高熱D、應激性潰瘍37、下列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的指征中,錯誤的是A、骨折斷端間有肌肉等軟組織嵌入,手法復位失敗者B、手法復位骨折未能到達解剖復位的原則C、保守治療骨折未到達功能復位的原則D、關節(jié)內骨折手法復位後對位不好者E、多處骨折或并發(fā)重要的血管損傷38、骨折急救處理時,下列哪項是最重要的A、立即復位固定B、清潔裸露骨折端C、都需使用止血帶D、簡樸妥善固定患肢E、清潔傷口後固定患肢39、骨折的特有體征是A、疼痛B、功能障礙C、反常活動D、腫脹E、瘀斑40、指間關節(jié)脫位且手指向尺側偏斜畸形,此變化見于A、類風濕關節(jié)炎B、退行性骨關節(jié)病C、化膿性關節(jié)炎D、結核性關節(jié)炎E、痛風性關節(jié)炎41、發(fā)病率最高的頸椎病類型為A、脊髓型頸椎病B、神經(jīng)根型頸椎病C、交感神經(jīng)型頸椎病D、椎動脈型頸椎病42、何謂關節(jié)脫位A、關節(jié)分離B、關節(jié)囊扭傷并斷裂C、關節(jié)韌帶斷裂D、關節(jié)面失去正常對合關系E、關節(jié)出現(xiàn)畸形和彈性固定43、下列狀況中,不會影響骨折愈合的是A、骨折斷端有軟組織嵌入B、骨折附近軟組織輕度淤血C、牽引過度及固定不確實D、骨折有骨缺損E、骨折周圍軟組織廣泛損傷44、對脊柱結核的檢查,CT優(yōu)于X線平片在于可顯示A、椎間隙變窄B、骨質破壞C、骨質增生D、鈣化E、椎管內膿腫45、脊柱損傷後,跟腱反射消失,膝腱反射正常,也許損傷的脊髓節(jié)段是A、S1如下B、S2如下C、L5如下D、L2如下E、T12如下46、周圍血管損傷術後動脈痙攣術後()最為多發(fā)?A、12小時內B、24小時內C、1~2天內D、48小時內47、下列有關骨折的說法,哪一項不妥A、不一樣年齡,骨折的好發(fā)部位不一樣B、有時看不到骨折線,只是骨的輪廓發(fā)生變化C、多數(shù)合并有周圍軟組織的變化D、松質骨骨折多體現(xiàn)為密度增長的致密線E、X線平片正常便可除外骨折48、指出強直性脊柱炎X線體現(xiàn)中對的的一項A、病變重要見于手、足小關節(jié)B、骶髂關節(jié)晚期累及,常為一側C、脊柱病變多見于頸椎,胸、腰椎少見D、脊柱呈竹節(jié)樣變化E、椎體呈雙凹變形,并可見Schmorl結節(jié)49、下列骨折復位的處理中,對的的是A、容許成人下肢骨折存在與關節(jié)活動方向垂直的側方成角B、骨折斷端必須解剖復位C、骨折部分的旋轉移位、分離移位不必完全矯正D、若無骨骺損傷,可容許小朋友下肢骨折短縮2cm以內E、肱骨干骨折必須到達解剖復位50、有關斷肢再植,錯誤的是A、斷肢再植傷者全身狀況必須良好B、重要神經(jīng)嚴重撕脫不影響再植後肢體功能C、再植成功與斷肢正保證存有關D、再植時限一般在6~8小時E、斷面不規(guī)則、有污染不是斷肢再植禁忌證二、單項選擇題A2(每題只有一種對的答案)51、患者男,55歲。摔傷致右外踝骨折,經(jīng)手法復位後石膏托固定。骨折愈合後拆除石膏。6個月後右踝部仍腫脹,局部燒灼樣疼痛,局部皮溫低,汗毛脫落。目前,首先要考慮的是A、損傷性骨化B、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C、急性骨萎縮D、外踝缺血性壞死E、踝關節(jié)創(chuàng)傷性關節(jié)炎52、患者男,35歲。低熱、消瘦,駝背伴疼痛5個月。試驗室檢查:血沉112mm/h,血紅蛋白65g/L。X線檢查:雙肺浸潤性結核,6~8胸椎結核,伴椎旁膿腫。在全身支持治療及抗結核治療的同步,還應采用A、病灶清除術B、臥硬板床C、石膏背心D、冷膿腫穿刺E、矯正駝背53、患者男,20歲。高處墜落傷雙下肢不全癱急診入院。X線及CT檢查:T12椎體爆裂骨折,碎骨片嵌人椎管內并壓迫脊髓,T12椎板骨折、無移位。根據(jù)患者目前狀況,治療方案宜采用A、立即脫水、予以神經(jīng)營養(yǎng)藥物,3周後根據(jù)神經(jīng)恢復狀況再考慮與否手術B、除予以脫水及營養(yǎng)神經(jīng)藥物外,立即行大重量復位牽引C、行椎板切除并摘除擠入椎管內的碎骨片,脊柱植骨,內固定D、經(jīng)椎弓根外固定架復位及固定E、行椎管前外側減壓,清除嵌入椎管內的碎骨片,脊柱植骨、內固定54、患者男,34歲。1年前因脛腓骨骨折,行手法復位,石膏外固定。現(xiàn)檢查見骨折處有反常活動。X線顯示脛骨上下端髓腔被硬化骨封閉,骨折端有3mm間隙,并向後呈15°。根據(jù)患者目前狀況,治療宜采用A、手法復位,小夾板固定B、手法復位,石膏外固定C、切開復位,內固定外固定D、切開復位,外固定E、切開復位,植骨內固定加外固定55、患者女,50歲。1年前持續(xù)行走時兩側臀腿痛,需間歇性下蹲休息。開始能持續(xù)行走半小時,隨即問歇期逐漸縮短,目前行走100m就出現(xiàn)癥狀,平臥時無癥狀。查體:腰椎4~5間隙壓痛,無放射,直腿抬高左、右下肢均達80°,兩下肢感覺、肌力均正常。診斷應考慮為A、腰椎滑脫癥B、腰椎管腫瘤C、腰椎管狹窄癥D、腰椎間盤突出E、腰背部軟組織勞損56、患者男,61歲。患頸椎病數(shù)年。MRI檢查見C5~6椎間盤突入椎管壓迫頸脊髓。保守治療無效,癱瘓漸漸加重。現(xiàn)應采用的治療措施是A、大重量牽引B、旋轉復位推拿C、後路椎板切除手術D、前外側椎管減壓術E、前路髓核摘除植骨術57、患者男,21歲。6小時前跑步時摔倒,右肘部著地。傷後右肘腫脹壓痛,半屈位畸形,前臂明顯腫脹,手部皮膚蒼白,發(fā)涼,麻木,橈動脈搏動微弱,測前臂筋膜間室內壓力60mmHg。X線檢查發(fā)現(xiàn)肱骨髁上骨折。此時,應采用的緊急處理措施是A、手法復位B、患肢石膏固定C、防止性應用利尿藥D、夾板固定E、盡快手術58、患者男,68歲。外傷致右Colles骨折,并有嵌插,骨折對位對線良好。該患者的治療宜采用A、牽引治療B、手法復位C、手術治療D、局部理療E、夾板固定或石膏固定59、患者女,18歲。肘關節(jié)半屈位跌倒,手掌著地,致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遠骨折斷端向後上方與橈側移位。手法復位時,錯誤的操作是A、仰臥,屈肘50°,前臂置于中立位,沿前臂縱軸牽引B、拔伸牽引,充足矯正短縮移位與成角移位C、以同側腋窩部向上做反牽引D、充足矯正遠側段的向後移位E、必須完全矯正橈側方移位60、患者男,20歲。外傷致尺骨上1/3骨折并橈骨頭脫位。檢查發(fā)現(xiàn)患側手掌指關節(jié)不能積極伸直。由此可判斷該患者合并有A、尺神經(jīng)損傷B、正中神經(jīng)損傷C、橈神經(jīng)深支損傷D、橈神經(jīng)淺支損傷E、正中神經(jīng)、尺神經(jīng)同步損傷三、多選題(每題有一種或多種對的答案)61、根據(jù)骨折發(fā)生部位的不一樣,股骨頸骨折可分為A、頭下型骨折B、囊內型C、頸中段骨折D、囊外型E、頸基底部骨折62、下列對足部畸形的描述,哪些有誤A、目前病因尚不明確B、均有遺傳及家族病史C、出生後畸形即可出現(xiàn)D、足部測量對診斷有協(xié)助E、男女發(fā)病有明顯差異63、經(jīng)典Colles骨折的X線體現(xiàn)包括A、橈骨遠端骨折塊向背側移位B、橈骨遠端骨折塊向橈側移位C、骨折處向掌側成角D、橈骨縮短,骨折處背側骨質嵌入或粉碎性骨折E、橈骨遠端骨折塊旋後64、骨盆骨折腹膜後血腫的來源重要是A、骨折斷端出血B、盆腔靜脈叢出血C、髂內動靜脈破裂出血D、盆壁肌肉出血E、股動靜脈分支破裂出血65、導致骨折斷端移位的重要原因有A、外傷暴力的推移B、骨折後出血C、外傷時周圍肌肉的痙攣收縮D、不恰當?shù)陌徇\E、治療不妥四、共用題干題(每題子題只有一種或多種對的答案)66、患者男,36歲。車禍致傷2小時。查體:右小腿有一長約16cm斜行傷口,有沙土污染,脛骨斷端外露,出血不多,周圍軟組織廣泛挫傷。66.1、在攝X線片此前,首先要進行的處理是A、行簡樸的外固定及局部包扎B、止血帶止血C、清創(chuàng)術D、跟骨結節(jié)牽引E、靜脈輸液,應用抗生素66.2、徹底清創(chuàng)後,下列處理措施中,違反治療原則的是A、外固定支架固定B、用硅膠管置于創(chuàng)口內最深處,外接負壓引流瓶,于24~48小時後拔除C、應用抗生素防止感染D、一期縫合傷口,將開放傷變?yōu)殚]合傷E、注射破傷風抗毒素67、患者男,41歲。右髖部撞擊傷後疼痛,屈曲內收畸形,彈性固定。67.1、最也許的診斷是A、骨盆骨折B、股骨頸骨折C、髖關節(jié)脫位D、股骨干骨折E、髖臼骨折67.2、首先要做的檢查是A、X線檢查B、DSAC、MRID、CTE、B超68、患者女,29歲。外傷致肱骨中下1/3閉合骨折。來院檢查時發(fā)既有垂腕、垂指畸形。68.1、根據(jù)患者體征,最也許合并的神經(jīng)損傷是A、尺神經(jīng)損傷B、臂叢神經(jīng)損傷C、正中神經(jīng)損傷D、橈神經(jīng)損傷E、正中、尺神經(jīng)同步損傷68.2、治療措施中痛苦小、較穩(wěn)妥的是A、立即切開復位,內固定,同步探查并修復受損的神經(jīng)B、骨牽引C、手法復位,夾板固定D、手法復位,石膏管型固定E、手法復位,懸垂石膏固定,觀測3個月,垂腕垂指無恢復,再行手術治療69、患者男,25歲。40天前銳器刺傷左肘前方,經(jīng)清創(chuàng)縫合,創(chuàng)口已愈合。但左手逐漸呈猿手畸形,不能握筆寫字。69.1、最也許損傷的是A、尺神經(jīng)B、正中神經(jīng)C、橈神經(jīng)D、屈拇指肌E、伸拇指肌69.2、在檢查傷肢時可發(fā)現(xiàn)的體征是A、尺側二分之一皮膚感覺消失B、拇指對掌功能障礙C、手指夾紙試驗陽性D、掌指關節(jié)及指間關節(jié)被動屈曲障礙E、1~5指積極屈曲障礙70、患兒男,3歲。被母親牽拉右手上臺階時忽然哭鬧,拒絕使用右上肢。70.1、檢查時最也許發(fā)現(xiàn)的陽性體征是A、肘關節(jié)腫脹B、肘後三角關系異常C、Dugas征(+)D、橈骨小頭處壓痛E、肘內翻70.2、診斷首先考慮A、右上肢軟組織損傷B、右肘關節(jié)脫位C、右橈骨小頭半脫位D、右肩關節(jié)脫位E、肱骨髁上骨折【參照答案】

單項選擇題A1:

1、D,2、A,3、B,4、D,5、D,6、C,7、A,8、C,9、D,10、C,11、C,12、A,13、B,14、A,15、A,16、D,17、D,18、B,19、D,20、B,21、D,22、B,23、D,24、C,25、B,26、A,27、B,28、D,29、D,30、A,31、B,32、B,33、A,34、D,35、E,36、B,37、B,38、D,39、C,40、A,41、A,42、D,43、B,44、E,45、C,46、B,47、E,48、D,49、D,50、B

單項選擇題A2:

51、D,52、B,53、E,54、E,55、C,56、E,57、E,58、E,59、E,60、C

多選題:

61、ACE,62、BCE,63、ABCDE,64、ABCD,65、AC

共用題干題:

66.1、A,66.2、D,67.1、C,67.2、A,68.1、D,68.2、E,69.1、B,69.2、B,70.1、D,70.2、C一、單項選擇題A1(每題只有一種對的答案)1、根據(jù)斷肢損傷的性質,一般將其分為A、碾壓性和切割性斷肢B、切割性和扯破性斷肢C、完全性、不完全性和混合性斷肢D、切割性、碾壓性和扯破性斷肢E、完全性與不完全性斷肢2、股骨頸內收型骨折是指Pauwels角A、不小于50°B、不不小于50°C、不不小于40°D、不不小于30°E、等于30°3、男性,28歲。外傷致肱骨中下1/3骨折,伴有橈神經(jīng)損傷,臨床上除骨折體征外,還可出現(xiàn)的體征是A、手指不能靠攏B、伸指、伸腕功能喪失C、屈指、屈腕功能喪失D、屈指、伸指功能喪失E、伸腕功能存在、伸指功能喪失4、發(fā)生創(chuàng)傷性肩關節(jié)脫位的必備條件是A、患肩疼痛、腫脹B、有方肩畸形C、Dugas征陽性D、有外傷史E、活動受限5、圖為正常髖關節(jié)X線正位片,指出箭頭所示為何解剖名稱A、骨骺B、骨干C、干骺端D、骨骺板E、骨骺線6、有關脊柱結核的描述中,哪項是錯誤的A、脊柱結核多累及2個以上椎體B、T1WI為低信號,T2WI為高信號C、少數(shù)結核可累及椎間盤D、Gd-DTPA增強後,病變周圍明顯強化E、需要與脊柱骨髓炎、脊柱退行性變和轉移瘤相鑒別7、肱骨髁上骨折最常見的類型是A、伸直型B、屈曲型C、青枝型D、內收型E、外展型8、有關髕骨骨折的X線診斷,不恰當?shù)氖茿、橫斷骨折多發(fā)生在髕骨腰部B、粉碎性骨折移位可不明顯C、正側位未見骨折線即可除外骨折D、多伴有髕上囊積血E、診斷有時需與二分髕骨鑒別9、成人脊柱結核和椎體腫瘤在X線上的重要鑒別是觀測A、椎體破壞的程度B、椎體破壞的數(shù)目C、椎旁軟組織陰影的形態(tài)D、椎間隙變窄或消失的狀況E、椎體骨質疏松的程度10、髖關節(jié)後脫位復位措施A、希氏法B、牽引上提法C、Allis法D、一手握患肢,另一手輕握其腕部作輕柔的牽引及旋轉其前臂E、助手固定患肢上臂作對抗牽引,術者握其前臂向遠側順上肢軸線方向牽引11、肱骨髁上骨折最易損傷A、肱二頭肌B、肱三頭肌C、肱動、靜脈D、肌皮神經(jīng)E、橈神經(jīng)12、下述強直性脊柱炎X線體現(xiàn)中哪項對的A、椎間盤纖維環(huán)及椎旁韌帶廣泛鈣化及骨化B、椎體及椎弓少有骨破壞C、椎體可有楔形變D、椎間小關節(jié)不形成骨性強直E、寰齒間隙對稱,無變化13、髖關節(jié)脫位發(fā)生率最高的是A、前脫位B、後脫位C、中心性脫位D、合并股骨頭骨折的脫位E、合并髖臼骨折的脫位14、初診特發(fā)性脊柱側彎,最具臨床診斷意義的影像學特性是A、X線片見脊柱彎曲,未見椎體異常B、X線片上見到椎體破壞C、X線片上見椎旁軟組織影增厚D、MRI見脊髓空洞E、CT檢查見椎間盤突出15、腰椎間盤突出癥,下肢放射痛最常見于A、坐骨神經(jīng)分布區(qū)B、閉孔神經(jīng)分布區(qū)C、陰部神經(jīng)分布區(qū)D、股神經(jīng)分布區(qū)E、股外側皮神經(jīng)分布區(qū)16、有關Bennett骨折,下列觀點哪項不對A、指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伴腕掌關節(jié)脫位B、多為間接外力致傷C、骨折線斜行,并波及掌腕關節(jié)D、骨折比較穩(wěn)定E、易產生畸形愈合17、脊柱骨折脫位并脊髓半橫切損傷,其損傷平面如下的變化是A、雙側肢體完全癱瘓B、雙側肢體癱瘓,同側重于對側C、同側肢體痛、溫覺消失,對側肢體運動和深感覺消失D、同側肢體運動和深感覺消失,對側肢體痛、溫覺消失E、同側肢體運動消失,雙側肢體深、淺感覺消失18、有關肩關節(jié)脫位的說法,哪項不妥A、常見于青壯年和老年人B、在全身關節(jié)中脫位發(fā)生率最高C、檢查Dugas試驗陽性D、前脫位最常見E、易合并大結節(jié)骨折19、不屬于肱骨髁上骨折的并發(fā)癥A、血循環(huán)障礙B、缺血性攣縮C、正中神經(jīng)損傷D、肘外翻E、骨化性肌炎20、7歲男孩,外傷後X線攝片示右脛骨骨干外側骨皮質出現(xiàn)皺褶,可診斷為A、正常B、青枝骨折C、骨骺分離D、壓縮性骨折E、凹陷骨折21、有關移行椎,說法錯誤的是A、為脊柱發(fā)育異常中最常見的畸形B、由間葉性原椎分節(jié)不全或分節(jié)過多導致C、腰椎骶化為移行椎最常見的一種類型D、一般均有臨床癥狀E、移行椎的整個脊椎總數(shù)不變22、股骨頭骨骺缺血性壞死初期有診斷意義的X線征象是A、骨骺形態(tài)變小B、骨骺密度均勻性增高C、髖關節(jié)間隙變窄D、先期鈣化帶不規(guī)則E、軟骨下半月形透亮區(qū)23、對脊柱結核的檢查,MRI優(yōu)于X線平片在于能清晰顯示A、骨質破壞B、骨質增生C、椎間隙變窄D、椎管內膿腫E、鈣化24、下列為骨折不愈合的X線體現(xiàn),除外A、骨折端萎縮、吸取并變細B、骨折間隙明顯增寬,斷面硬化C、骨折端有大量骨痂生長D、骨髓腔封閉E、假關節(jié)形成25、有關脊柱外傷與脊髓損傷的關系,下列錯誤的是A、脊髓損傷節(jié)段與椎骨受傷平面不一致B、胸椎較固定,胸椎的脫位多無脊髓損傷C、有的病例體現(xiàn)為明顯脊髓損傷,但X線檢查卻無骨折脫位D、屈曲型骨折脫位導致脊髓損傷最多見E、椎管狹窄者,脊柱骨折更易發(fā)生脊髓損傷26、肩關節(jié)前脫位中,最常見的類型是A、喙突下脫位B、盂下脫位C、鎖骨下脫位D、肩峰下脫位E、胸腔內脫位27、有關骨折的愈合,下列選項不對的的是A、多次手法復位,不利于骨折愈合B、手術比手法復位更能增長愈合機會C、骨牽引過度可導致延遲愈合或不愈合D、內固定和外固定不充足不利愈合E、合適功能練習有助于愈合28、脊椎結核經(jīng)典X線體現(xiàn)為A、胸椎多見B、骨質密度增高C、椎體楔形變化D、多累及相鄰兩個椎體,椎間隙變窄E、附件受累較多29、女,34歲,右踝關節(jié)不慎扭傷1小時就診。X線攝片如圖所示,應診斷為A、旋後-外旋型B、旋前-外旋型C、旋前-外展型D、旋後-內收型E、垂直壓縮型30、65歲婦女,在地上滑倒,導致股骨近端骨折。下列骨折類型預後最差的是A、股骨頸頭下型骨折B、股骨頸經(jīng)頸型骨折C、股骨頸基底型骨折D、股骨粗隆間骨折E、股骨粗隆下骨折31、股骨頸的頸干角平均是A、117°B、127°C、137°D、147°E、<100°32、開放性骨折現(xiàn)場止血宜首選A、上止血帶B、局部壓迫包扎C、指壓出血血管D、結扎出血血管E、抬高傷肢33、脛骨中下1/3交界處是骨折的好發(fā)部位,其原因是A、此處骨形態(tài)變化大B、此處肌肉少C、此處血液供應差D、暴力好作用于此E、此處骨皮質薄34、腰間盤突出癥與腰椎狹窄癥臨床癥狀的重要不通之處在于A、腰痛及下肢放射痛的程度B、有無鞍區(qū)感覺障礙C、雙下肢無力D、有無間歇型跛行35、骨筋膜室綜合征常見的原因中,不包括A、軟組織嚴重挫傷及擠壓傷B、四肢骨折時小夾板包扎過緊C、肢體嚴重的局部壓迫D、小腿的劇烈運動E、開放性骨折所致的大量出血36、下列哪項不是脊髓損傷後常見并發(fā)癥A、低鈉血癥B、低鉀血癥C、中樞性高熱D、應激性潰瘍37、下列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的指征中,錯誤的是A、骨折斷端間有肌肉等軟組織嵌入,手法復位失敗者B、手法復位骨折未能到達解剖復位的原則C、保守治療骨折未到達功能復位的原則D、關節(jié)內骨折手法復位後對位不好者E、多處骨折或并發(fā)重要的血管損傷38、骨折急救處理時,下列哪項是最重要的A、立即復位固定B、清潔裸露骨折端C、都需使用止血帶D、簡樸妥善固定患肢E、清潔傷口後固定患肢39、骨折的特有體征是A、疼痛B、功能障礙C、反常活動D、腫脹E、瘀斑40、指間關節(jié)脫位且手指向尺側偏斜畸形,此變化見于A、類風濕關節(jié)炎B、退行性骨關節(jié)病C、化膿性關節(jié)炎D、結核性關節(jié)炎E、痛風性關節(jié)炎41、發(fā)病率最高的頸椎病類型為A、脊髓型頸椎病B、神經(jīng)根型頸椎病C、交感神經(jīng)型頸椎病D、椎動脈型頸椎病42、何謂關節(jié)脫位A、關節(jié)分離B、關節(jié)囊扭傷并斷裂C、關節(jié)韌帶斷裂D、關節(jié)面失去正常對合關系E、關節(jié)出現(xiàn)畸形和彈性固定43、下列狀況中,不會影響骨折愈合的是A、骨折斷端有軟組織嵌入B、骨折附近軟組織輕度淤血C、牽引過度及固定不確實D、骨折有骨缺損E、骨折周圍軟組織廣泛損傷44、對脊柱結核的檢查,CT優(yōu)于X線平片在于可顯示A、椎間隙變窄B、骨質破壞C、骨質增生D、鈣化E、椎管內膿腫45、脊柱損傷後,跟腱反射消失,膝腱反射正常,也許損傷的脊髓節(jié)段是A、S1如下B、S2如下C、L5如下D、L2如下E、T12如下46、周圍血管損傷術後動脈痙攣術後()最為多發(fā)?A、12小時內B、24小時內C、1~2天內D、48小時內47、下列有關骨折的說法,哪一項不妥A、不一樣年齡,骨折的好發(fā)部位不一樣B、有時看不到骨折線,只是骨的輪廓發(fā)生變化C、多數(shù)合并有周圍軟組織的變化D、松質骨骨折多體現(xiàn)為密度增長的致密線E、X線平片正常便可除外骨折48、指出強直性脊柱炎X線體現(xiàn)中對的的一項A、病變重要見于手、足小關節(jié)B、骶髂關節(jié)晚期累及,常為一側C、脊柱病變多見于頸椎,胸、腰椎少見D、脊柱呈竹節(jié)樣變化E、椎體呈雙凹變形,并可見Schmorl結節(jié)49、下列骨折復位的處理中,對的的是A、容許成人下肢骨折存在與關節(jié)活動方向垂直的側方成角B、骨折斷端必須解剖復位C、骨折部分的旋轉移位、分離移位不必完全矯正D、若無骨骺損傷,可容許小朋友下肢骨折短縮2cm以內E、肱骨干骨折必須到達解剖復位50、有關斷肢再植,錯誤的是A、斷肢再植傷者全身狀況必須良好B、重要神經(jīng)嚴重撕脫不影響再植後肢體功能C、再植成功與斷肢正保證存有關D、再植時限一般在6~8小時E、斷面不規(guī)則、有污染不是斷肢再植禁忌證二、單項選擇題A2(每題只有一種對的答案)51、患者男,55歲。摔傷致右外踝骨折,經(jīng)手法復位後石膏托固定。骨折愈合後拆除石膏。6個月後右踝部仍腫脹,局部燒灼樣疼痛,局部皮溫低,汗毛脫落。目前,首先要考慮的是A、損傷性骨化B、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C、急性骨萎縮D、外踝缺血性壞死E、踝關節(jié)創(chuàng)傷性關節(jié)炎52、患者男,35歲。低熱、消瘦,駝背伴疼痛5個月。試驗室檢查:血沉112mm/h,血紅蛋白65g/L。X線檢查:雙肺浸潤性結核,6~8胸椎結核,伴椎旁膿腫。在全身支持治療及抗結核治療的同步,還應采用A、病灶清除術B、臥硬板床C、石膏背心D、冷膿腫穿刺E、矯正駝背53、患者男,20歲。高處墜落傷雙下肢不全癱急診入院。X線及CT檢查:T12椎體爆裂骨折,碎骨片嵌人椎管內并壓迫脊髓,T12椎板骨折、無移位。根據(jù)患者目前狀況,治療方案宜采用A、立即脫水、予以神經(jīng)營養(yǎng)藥物,3周後根據(jù)神經(jīng)恢復狀況再考慮與否手術B、除予以脫水及營養(yǎng)神經(jīng)藥物外,立即行大重量復位牽引C、行椎板切除并摘除擠入椎管內的碎骨片,脊柱植骨,內固定D、經(jīng)椎弓根外固定架復位及固定E、行椎管前外側減壓,清除嵌入椎管內的碎骨片,脊柱植骨、內固定54、患者男,34歲。1年前因脛腓骨骨折,行手法復位,石膏外固定。現(xiàn)檢查見骨折處有反常活動。X線顯示脛骨上下端髓腔被硬化骨封閉,骨折端有3mm間隙,并向後呈15°。根據(jù)患者目前狀況,治療宜采用A、手法復位,小夾板固定B、手法復位,石膏外固定C、切開復位,內固定外固定D、切開復位,外固定E、切開復位,植骨內固定加外固定55、患者女,50歲。1年前持續(xù)行走時兩側臀腿痛,需間歇性下蹲休息。開始能持續(xù)行走半小時,隨即問歇期逐漸縮短,目前行走100m就出現(xiàn)癥狀,平臥時無癥狀。查體:腰椎4~5間隙壓痛,無放射,直腿抬高左、右下肢均達80°,兩下肢感覺、肌力均正常。診斷應考慮為A、腰椎滑脫癥B、腰椎管腫瘤C、腰椎管狹窄癥D、腰椎間盤突出E、腰背部軟組織勞損56、患者男,61歲。患頸椎病數(shù)年。MRI檢查見C5~6椎間盤突入椎管壓迫頸脊髓。保守治療無效,癱瘓漸漸加重。現(xiàn)應采用的治療措施是A、大重量牽引B、旋轉復位推拿C、後路椎板切除手術D、前外側椎管減壓術E、前路髓核摘除植骨術57、患者男,21歲。6小時前跑步時摔倒,右肘部著地。傷後右肘腫脹壓痛,半屈位畸形,前臂明顯腫脹,手部皮膚蒼白,發(fā)涼,麻木,橈動脈搏動微弱,測前臂筋膜間室內壓力60mmHg。X線檢查發(fā)現(xiàn)肱骨髁上骨折。此時,應采用的緊急處理措施是A、手法復位B、患肢石膏固定C、防止性應用利尿藥D、夾板固定E、盡快手術58、患者男,68歲。外傷致右Colles骨折,并有嵌插,骨折對位對線良好。該患者的治療宜采用A、牽引治療B、手法復位C、手術治療D、局部理療E、夾板固定或石膏固定59、患者女,18歲。肘關節(jié)半屈位跌倒,手掌著地,致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遠骨折斷端向後上方與橈側移位。手法復位時,錯誤的操作是A、仰臥,屈肘50°,前臂置于中立位,沿前臂縱軸牽引B、拔伸牽引,充足矯正短縮移位與成角移位C、以同側腋窩部向上做反牽引D、充足矯正遠側段的向後移位E、必須完全矯正橈側方移位60、患者男,20歲。外傷致尺骨上1/3骨折并橈骨頭脫位。檢查發(fā)現(xiàn)患側手掌指關節(jié)不能積極伸直。由此可判斷該患者合并有A、尺神經(jīng)損傷B、正中神經(jīng)損傷C、橈神經(jīng)深支損傷D、橈神經(jīng)淺支損傷E、正中神經(jīng)、尺神經(jīng)同步損傷三、多選題(每題有一種或多種對的答案)61、根據(jù)骨折發(fā)生部位的不一樣,股骨頸骨折可分為A、頭下型骨折B、囊內型C、頸中段骨折D、囊外型E、頸基底部骨折62、下列對足部畸形的描述,哪些有誤A、目前病因尚不明確B、均有遺傳及家族病史C、出生後畸形即可出現(xiàn)D、足部測量對診斷有協(xié)助E、男女發(fā)病有明顯差異63、經(jīng)典Colles骨折的X線體現(xiàn)包括A、橈骨遠端骨折塊向背側移位B、橈骨遠端骨折塊向橈側移位C、骨折處向掌側成角D、橈骨縮短,骨折處背側骨質嵌入或粉碎性骨折E、橈骨遠端骨折塊旋後64、骨盆骨折腹膜後血腫的來源重要是A、骨折斷端出血B、盆腔靜脈叢出血C、髂內動靜脈破裂出血D、盆壁肌肉出血E、股動靜脈分支破裂出血65、導致骨折斷端移位的重要原因有A、外傷暴力的推移B、骨折後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